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章节目录
总序
叙论
弁言
自序
第一讲 温庭筠(上)
第二讲 温庭筠(下)
第三讲 韦庄
第四讲 冯延巳(上)
第五讲 冯延巳(下)李? 李煜(上)
第六讲 李煜(下)晏殊 欧阳修(上)
第七讲 欧阳修(下)晏几道 柳永(上)
第八讲 柳永(下)苏轼(上)
第九讲 苏轼(下)秦观(上)
第十讲 秦观(下)周邦彦
第十一讲 辛弃疾(上)
内容简介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下载说明
1、唐宋词十七讲是作者叶嘉莹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李商隐写的是一个女子。中国的古人,一向是常常喜欢用女子作比喻的,因为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之中,夫妻的男女的关系,与君臣的伦理的关系,是相当的。妻子在丈夫面前没有自由,丈夫可以喜爱她、选择她,可以抛弃她,可以休弃她,她的一切都是操纵在男子的手中,这是夫妻的关系。…所以很多男子汉大丈夫写起诗来,想到他自己的不得知遇,没有一个人欣赏他的才能,没有一个人能任用他,就把自己比做一个女孩子,没有找到一个托身的人。
比的作用是由心及物,兴的作用是由物及心。可是,中国古代的诗人,把这种最基本的心物交感的作用,喜欢从伦理政治的角度来做解释。他们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是“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物以喻劝之”。比兴本来只是心物交感的作用,被中国的这个传统的道德政治的观念一解释,就有了政治上的美刺的作用。(《周礼·春官·大师》)
在中国的韵文的各类文学体式之中,有一个传统,就是“文以载道”,读诗也讲究诗教,说“温柔敦厚”是“诗之教也”。 一般说来,中国的散文是要求文以载道,中国的诗歌也讲求诗教。“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它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价值的。 词,我认为是在中国的文学体式之中一个非常微妙的文学体式,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伦理和道德的思想意识在其中。为什么叫做词呢?其实只是歌词的意思。
这几段文字应该可以很明晰地告诉我们,诗和词的不同,说得更简单一些,“诗以言志,词以传情”。中国被称作“诗的国度”,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诗歌创作的辉煌成就,还因为诗歌悠久的历史,词在宋朝也达到过巅峰,和唐诗并举,但不管它多高,总是要差一个“辈分”,我们从词的一个别名“诗余”也可看出一二。 词的形成大概是这样的:隋唐以来,中国社会旧有音乐融合了当时外来音乐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而配合这种音乐唱出来的,就是“词”,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词”其实就是歌词;最早这种歌词在民间流行,后来读书人觉得,曲调很美但是歌词很俗,所以就自己开始填写,词于是逐渐开始转变它的角色和地位了。 顺便说一句,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是先秦时候的经典了,最早的文人诗集应该是屈原的《楚辞》,那也是公元前四世纪的事儿了;而最早的一本文人诗客写的词集叫做《花间集》,完成已是晚唐五代十国期间,诗的高峰已经过去,所以我前面说“词”这个东西,比起“诗”来,至少要差一个“辈分”,在中国这样一个论资排辈的社会,可不是这样。 前段时间看袁腾飞的书,他说中国人从宋朝开始失去尚武精神。这个很有道理,在宋朝之前,比如唐朝,恢宏壮阔,积极进取,从诗歌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比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到了宋朝,主基调成了“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成了“庭院深深深几许”了。确实变得精致文雅了不少,不那么粗鲁了,但从整个国家来说,由诗到词,变得内敛而且失去锋芒了。 ###“出题先生”张皋文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词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本来不在中国过去的文以载道的教化的、伦理道德的、政治的衡量之内的。······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一种很奇妙的现象,就是后来词学家、词学评论家,他们就把道德伦理的价值标准,加在中国这个本来不受伦理道德限制的歌词上面去了。
在这个事情上,张皋文是一个典型。看过叶先生几本书之后,对张皋文这个人也有了一些了解,叶先生很喜欢举这个张皋文的例子,皋文兄在他的《词选·序》中说词这种文学形式,可以表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用叶先生翻译过来的话说就是:可以表现那些有品德、有理想、有意志、有抱负的贤人君子他们内心之中最隐约最深曲的一种内心的怨悱,一种感动,一种追求而不得的这样的感情。
显然皋文兄是个道德家,典型的天朝读书人,他老人家觉得,词这东西根本不是只用来抒情的,或者只用来调情的,每一次抒情或调情的背后,都有贤人君子内心的怨悱和追求;当然不能否认,有部分读书人确实是一身正气,但是还有更多人只是嘴上仁义道德,看起来一本正经,内心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内心就不能怎么样,意思是,拜托,大家都表里如一点好么。 王国维先生显然就比较实在一些,在著名的《人间词话》里,他就批评张惠言说:固哉皋文之为词也
意思就是,张惠言讲词,真是太顽固了。像这些写词的词人,并没有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之情的用心,而张惠言要这样讲,所以说他是“深文罗织”,是自己画了一个框框,要把别人的作品都套在这个模式之中,这是错误的,这是顽固的,这是不应该的。
这段话除了说给张皋文老兄听,还可以说给谁听呢?出题先生。 考试的时候,尤其是语文试卷“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部分,做起来很痛苦,原因就是出题先生们犯了皋文兄的病,自己定了一个框框,把选文套到这个框框里,然后让学生猜,这个框框是什么。 张皋文兄显然比出题先生要仁慈很多,因为他直接就讲给你听了,不用你猜,但是他想要在讲完之后,看到你对着他,信服而又赞许地不断点头。这样,他就满足了,给你高分。 本章完结,欲知后文,且听下回。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好有名的柳永词,记录兼纪念!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流连。《戚氏》
温庭筠写女子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得腮雪。
六一居士: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书一万巻、金石逸文一千卷,一个老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故自号为“六一”也
当有一个大的考验,大的苦难来到你的面前的时候,你怎么要的反应,那个时候才看到你真正的本质是什么,一定是如此的。我以为命运、机遇,这不是我们所能掌握的,不是我们所能够预测的。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你的品格、你的感情、你的操守,是要在苦难之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王国维待踏马蹄清夜月
好句子 选自李煜的《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风萧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咏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陶渊明有诗句说:“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饮酒二十首》,你在这短暂的生命之中,要完成你自己,不是外表的别人的赞美,不是外表的一些成就,是真正的在你品格情操各方面要尽你的力量,完成你自己。无论做什么工作要尽你的力量去做,要完成你这个生命。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有些有才华有志意的人,他常常是“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恐惧年华消逝,正是希望完成自己。所以,觉得光阴很短促,要掌握、抓住这个光阴,好好地做一些事情。这是生命摇落的悲哀。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的种种不同的背景的,不管你是欣赏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无法避免,你就是你,你无论是解脱,无论创作,都带着自己的背景在其中了。
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
一定要全篇集中起来,产生一种感动的力量,带给读者一种鲜明的感受,这样才是好的作品。
真正有理想的人, 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利害的。我愿意为理想而奉献, 我就这样做, 将来就是拿不回来诺贝尔奖金, 我也心甘情愿地这样做了。
近来甚少读诗词,而花大时间于经济管理英文等实用书。实乃不敢也不愿读。好生怕与美好的理想化世界相碰撞,然后不免挫伤为事业为生活而奋斗之斗志。。但,如此美丽的世界,又怎能拒绝它。稍稍翻阅,便已羞愧满面,无言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