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关于此书 5 前言 7 第一章 约定 1 第二章 胜利之鸣 25 第三章 新生 75 第四章 烙印 101 第五章 旅行的意义 159 跋 208
内容简介
★灰雁的爱情和人类几乎一样? 如果你认为了解灰雁,研究灰雁,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毫不相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洛伦茨之所以偏偏选择灰雁作如此漫长的研究,其实决定性意义是:灰雁的家庭生活在很多关键问题上都和人类有着及其相似的地方。在书里,绝对没有把动物人格化,而是完全客观却不无惊奇地发现:灰雁的婚配过程几乎和人类一样。 ★灰雁中也有“小三”和“拉拉”?一本故事一般的鸟类专著 作者对于灰雁的生活描写非常细致有趣,与其说是科普读物,不如说是在读一本故事。 书中灰雁的争斗,灰雁的惬意;灰雁对于正宫娘娘的珍视与对于“小三”的冷漠;两只同性灰雁之间相互吸引而又无奈的爱情,无不牵动人心。 而读完全书,你又必须承认,这是一本关于灰雁的科普性专著,作者的细致和专业令人叹服。 ★“森”系生活的完美诠释 灰雁,是一种生活态度……书中147幅彩照及美文记载了灰雁在自然环境中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唤醒人们对自然生命的关爱以及对本质生活的回归——这即是现在最潮的“森”系生活的完美诠释:有氧,自然,本真,随心。 卡拉斯夫妇用147幅彩色照片记载了灰雁在自然环境中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康拉德•洛伦茨则用生动的语言为欣赏这些照片的人讲述了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他们眼里,它们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是感情丰富的人。它们像人一样重视自己的家庭,珍视亲情。它们也像人一样有自己的痛苦和快乐,对未知世界的追求和对故土亲人的依恋。它们也有真挚忠实的相爱,有失意的放纵,热烈的追求,悲哀的失去,嫉妒的争斗,无怨无悔的追随……
下载说明
1、灰雁的四季是作者[奥] 康拉德•洛伦茨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我只是记不住的评论找出一本06年入的“老”书——《灰雁的四季》,诺奖获得者所著科普作品,灰雁的家庭、社会活动完整展现。再次翻阅,有感于所配大量照片,不刻意追求光影,却无不展现自然之美。明天给拉拉看看,也推荐给热爱自然的大人 孩子们!
-
foxgarden的评论《灰雁的四季》洛伦兹的热情笔调依旧,但正如他反复强调的:这不是一本完整的书,而是对若干图片进行解说的介绍文字。主线是围绕着所获得的珍贵的灰雁生活图片展开,介绍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但难免显得思维跳跃,不够系统详尽。更可惜的是许多美丽图片都被缩小到不足巴掌大,失色很多。
-
张书嘉Morris的评论#灰雁的四季# 作者是位生物学领域的诺奖得主;曾以为Birding必然是乏味的,诚然是偏狭解读了它的趣味;直到书中有关灰雁生息的最初几行字触动我。它们如同人类一般的族群属性、审美和择偶动机,以至所笃信的伦常理念;使之不同于寻常的鸟类,惟是优游于独有生物位格和体面优雅的风度之下的生灵【待续】
-
小小豌豆黄儿的评论“在情感方面,动物和人类比我们普遍预想的要相像得多。只有在理智上它们和我们有着天壤之别。”“动物比你相像的要笨得多,但在情感与情绪中,它们和我们的差距却比你预想的要小得多。”——《灰雁的四季》
-
安琪和萝拉的评论今晚因为买了她喜欢的动物科普书,给大人看的非童书,《灰雁的四季》,所以早早同意上床听我读书。因为这书的字体实在太小,我不同意她自己看,说好买回家我读的。读了二十分钟,觉得很累,熄灯睡觉。上午在东郊和同学疯了两小时,晚上倒头就睡着了。
-
Silver_J_Fox的评论书籍《灰雁的四季》:"我不知道这些鸟往哪里飞,但我想和他们一起走。一种对漫游大自然的完全浪漫的渴望在我心中油然而起,这感觉令人心旷神怡,又让人心碎、伤感。" 太喜欢这本书了,如果老年时能拥有和动物们一起生活在大自然的回忆,那一定是无限温柔的!! 网页链接
-
不过神仙的评论#book# 51 「灰雁的四季」,很美,很感动的小书,推荐给喜欢动物的人,以及喜欢知道一些"没有用"的知识的人。文笔清爽,图片好看,用爱、专业精神和坚持创造的小小奇迹。
-
远空海的评论吐血推荐!洛伦茨的科普经典系列《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灰雁的四季》,尤其是《所罗门王的指环》,写得那叫一个妙趣横生!之前在初中的时候就想入这本,无奈当时的译本基本快绝版,刚才在AMAZON翻书发现了半年多前竟然出了新版!太激动!推荐基友们看起来!
-
小鱼钱钱的评论读过《狗的家世》 ★★★★ “感觉没有《灰雁的四季》有条理,或许因为狗是更复杂的动物?” 网页链接
-
朱木几的评论“通过认真查阅记录,我们发现一个事实,彼此怀恨多年的雄雁以前都曾是同性恋关系。” Lorenz《灰雁的四季》
-
新闻已死的评论爱狗之人,给你们推荐一本书,《狗的家事》,奥地利动物行为研究大师洛伦茨的出品,他还写过《灰雁的四季》。不幸的是,这位学者已经于上世纪80年代末去世,但作品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