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内容简介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下载说明
1、我们仨是作者杨绛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锺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
我说:“挤车来往费时间,时间不是金钱,世间是生命,记着。你来往都“打的””
记着,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生命。想起咪蒙说的……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已经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要飞上一两个月。飞絮还没飞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然后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
p42他嘴里不说,心上和我一样惦着阿圆。我每天和他谈梦里所见的阿圆。他尽管发烧,精神很萎弱,但总关切地听。
女的说:“她自己说,她得的是一种很特殊的结核病,潜伏了几十年又再发,就很厉害,得用重要。她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流眼泪。 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p46我心上又绽出了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我想到她梦中醒来,看到自己孤零零地躺在医院病房里,连梦里的妈妈都没有了。而我的梦是十足无能的,只像个影子。我依偎着她,抚摸着她,她一点也不觉得。
阿圆清澈的眼睛里,泛出了鲜花一样的微笑。她说:“是的,爸爸,我回去了。”
p48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得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pita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跨进门,店家正要上门。
p50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鐘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他黯然看着我,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然流泪,把胸中那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湿润得软和了些,也光滑了些。
她只是希望赶紧病好,陪妈妈看望爸爸,忍受了几次治疗。现在她什么病都不怕了,什么都不用着急了,也不用起早贪黑忙个没完没了了。我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善良的人拥有幸福。为他人想,想最好的他人。 p51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她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p52晨光熹微,背后远处太阳又出来了。我站在乱山顶上,前面是烟雾蒙蒙的一片云海。隔岸的山,比我这边还要高。被两山锁住的一道河流,从两山之间泻出,像瀑布,发出哗哗水声。 我眼看着一叶小舟随着瀑布冲泻出来,一道光似的冲入茫茫云海,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 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 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还没到客栈,一阵旋风把我卷入半空。我在空中打旋,晕眩得闭上眼睛。我睁开眼睛,我正落在往常变了梦歇宿得三里河卧房的床头。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
p67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客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p75能和鐘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鐘书刻薄了。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鐘书和我就以此自解。
我从来不是啃分数的学生,可是我很爱惜时间,也和鐘书一样好读书。
p80神仙煮白石,吃了久远不饿,多没趣呀,他不羡慕。
那段时候我们很快活,好像自己打出了一个天地。
p82这一学年,该是我生平最轻松快乐的一年,也是我最用功读书的一年,除了想家想得苦,此外可说无忧无虑。鐘书不像我那么苦苦地想家。
p84我以为肚里怀个孩子,可不予理睬。但怀了孩子,方知我得把全身最精粹得一切贡献给这个新的生命。在低等生物,新生命得成长就是母体得消灭。我没有消灭,只是打了一个七折。
p90他觉得为一个学位赔掉许多时间,很不值当。他白费功夫读些不必要得功课,想读得许多书都只好放弃。我们虽然继续在巴黎大学交学费入学,我们只各按自己定得课程读书。
p93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得伤心事,悲苦得不知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鐘书百计劝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得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鐘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
p98我们讲定满意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p99其实,“严父”的骨子里是“慈命”。爹爹是非常慈爱的父亲。
p112鐘书虽然遭厄运播弄,却觉得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离别。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p114爱之深则责之严,但严父的架势淹不没慈父的真情。
p121“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p122但我们也明白,对国家有用的是科学家,我们却是没用的知识分子。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p124鐘书与世无争,还不免遭人嫉恨,我很忧虑。鐘书安慰我说:“不要愁,他也未必能随心。”
p128“三反“是知识分子第一次受到的改造运动,对我们是”触及灵魂的“。我们闭塞顽固,以为”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人不能改造。可是我们惊愕地发现,”发动起来的群众“,就像通了电的机器人,都随着按钮统一行动,都不是个人了。人都变了。就连”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也有不同程度的变:有的是变不透,有的要变又变不过来,也许还有一部分是偷偷儿不变。
p135我们觉得政治运动总爱走向极端。我对鐘书说:“请吃饭,能不吃就不吃;情不可却,就只管吃饭不开口说话。”
p137我们在旧社会的感受是卖掉了生命求生存。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p139可是,她不常回家。我们觉得阿圆自从上了大学,和家里生疏了;毕业后工作如分配在远地,我们的女儿就流失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
父母在,不远游 p144阿圆的朋友真多也真好,我们心上舒坦又温暖。
p150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p155《管锥编》这类著作,他们容许么?鐘书干脆叫他们看不懂。他不过是争取说话的自由而已,他不用炫耀文学。 “嘤其鸣兮,求七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鐘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的。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识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 p164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晚事,间日,每日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