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中国大陆版序
前言 探寻邓小平
导言 这个人和他的使命
邓小平的人生经历
1. 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1904—1969
曲折的登顶之路,1969—1977
2. 放逐与回归,1969—1974
3. 整顿,1974—1975
4. 向前看,1975
5. 靠边站,1976
6. 复出,1977—1978
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
7. 三个转折点,1978
8. 为自由设限,1978—1979
9. 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内容简介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 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 式描述。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全书人物、事件众多,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相互关系的细致解读,又有对三中全会、权力过渡、中美建交、政改试水、经济特区、一国两制、政治风波、九二南巡等重大事件和决策的深入分析。全书持论严谨、脉络清晰、观点鲜明、叙述生动,力图使人物言行符合历史情境,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亦时有独特看法,引人深思,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读懂《邓小平时代》,读懂这段历史,读懂“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的我们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下载说明
1、邓小平时代是作者傅高义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胡耀邦下台后,邓小平还数次邀请胡耀邦去他家打桥牌,都被胡婉言谢绝,只有一次例外:1987年12月30日,即胡耀邦得知自己要被解职那天的整整一年后,他接受了邓小平的邀请。邓问胡对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想通了,胡耀邦没有回答。
赵ZY又说,“耀邦同志不遵守纪律,如果条件有了变化,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不在了,我是无法继续与他共事的,那是我就要辞职了。他不管你常委会怎么定的,党代会怎么定的,他想怎样就怎样。”胡YB对这些话很吃惊,他没有想到赵ZY会这样批评他。
离开中国前,撒切尔在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中说,“如果签约一方对[现存的]条约或协议说,'我不同意,我打算违约',那么你也很难相信他们会尊重新的条约。”
驻北京的外交官大都知道邓小平常用吐痰来强调重点;在场的人看到,邓小平和撒切尔会谈时,不时往痰盂里吐痰。
国宴之后是肯尼迪艺术中心的演出,演出向全国电视观众做了直播,一位美国官员说它“大概是整个卡特当政期间最风光的一个晚上”。 佐治亚的花生农场主卡特和军人邓小平,他们各自代表自己的国家,手拉着手站在一起。当他们被介绍给观众时,乐队奏响了《好想认识你》。
选拔干部要考虑德才兼备,但德(对党的忠诚)是第一位的
制定政策上,邓的前提是对内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不能动摇;对外要以一个中国为首要,不能动摇。 十三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它的好处是既可以让那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护者继续坚持中国最终将走向社会主义的信念,又给予了那些相信市场的人发展生产路所必需的自由空间。
邓小平不太在乎头衔,他更为看重建立一个能干的班子和组织,他能与之一起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北京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干部认为,邓小平等黄山,就像毛泽东著名的游长江一样,他要让人们看到一个健康的领导人,准备在国内政坛上大干一场。
在1979年的国庆30周年讲话上,叶剑英明确地说,国家翻下“大跃进”和“文革”这些错误时,正是毛泽东主政时期。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公开承认,虽然不太直接地说毛要为这些错误承担一定责任。 叶的讲话也向去全国人民以及各阶层领导干部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指中共能够正视自身的问题,迈向务实方面。这也为今后邓大刀阔斧的改革提供政治基础。这些广泛的讨论,反映着高层干部是多么重视毛泽东的名誉问题,因为毛在历史上的地位,决定着他们自己的政治前程和他们亲属及同事的待遇
习大大作为红二代主政,必然又开始强调毛的作用和意识形态,习大大上台肯定会在“红”和“专”中选择“红”。这是与邓在毛去世后第三次上台所强调的“专”相违背的,邓已经否认了“红”的作用,而此时又提起,能不能说是一种倒退。在党的历史评价中邓小平把握住了一种微妙平衡,既对毛泽东给予充分赞扬,以免削弱党的权威,又批评了毛泽东在“大跃进”和“文革”中的作用。党内高层对毛泽东在晚年犯有严重错误形成了基础广泛的共识,这使邓小平能够踏上新的征途。这条征途不会为毛泽东所赞成,但邓小平相信,这对中国是有利的
“文化大革命”其实是一场“反文化的革命”,它攻击了旧文化,却并没有创造出新文化。
在邓公看来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有两点原因: 1:政治制度不科学合理,造成毛的权力过大,没有人能对他错误的思想进行干预 2:给人民的话语自由权没有设限 邓在第三次复出后明显加强了这两点的完善。其中第二点的民主,对于邓来说只是一把推进自己改革开放,实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武器—就拿民主墙来说,它使群众能够有一个渠道表明他们反对“两个凡是”,反对“四五”事件的处理方式,反对毛的错误。这为邓提供了更大的政治空间,使他可以实行新的路线,而又不必亲自参与这种批判。 在务虚会第一个阶段由于邓还忙于访美以及越战等国外事务,无暇顾及国内。导致第一阶段务虚会虽党内虽有分歧,但还是以解放思想自由民主为调子。然而由于第二阶段邓的介入,党内分歧被暴露出来。但像党的其他高层干部一样,邓始终认为,党内领导人的意见分歧不应当公之于众。 但同时邓有需要人民自由的言论来弱化党对毛思想的坚持、不再死板的解释毛说过的每句话,为批评党在过去20年的错误创造空间。也正是由于邓对于自由民主的暧昧态度,最终导致8964那年夏天的惨案。薄一波后来说,如果邓小平肯定“文革”,他就无法进行整顿,无法做到“实事求是”,也无法实行新的改革政策,解放人们的思想。他会留下拥护过去错误政策的记录,使他无法去做他认为推动国家前进必须做的事。一些被他行撤职的造反派也会卷土重来,使他的工作变得更加艰难,尤其是在教育和科技领域。假如他能在毛泽东死后获得一定的统治权,他需要与阶级斗争划清界限,继续他的整顿政策,使那些在“文革”受到过迫害、视“文革”为一场灾难的人与他充分合作。
党的集体领导 美国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是由担心权力过度集中的领袖们设计的。而由毛泽东设计、邓小平及其同事作了重大修正的体制,则是为了解决相反的问题:为动乱不已、举步维艰、地区差异巨大的中国提供统一的领导。 与美国人不同,邓小平及其同事相信,最终决策应以最高领导层对全局的政治判断力为基础,这要比以法律规范政府行为的独立司法制度作为基础更有益于国家。他们认为,立法机构制定法律但不负责执行法律的体制,不如集立法与执行于一身的体制更有效率。 党的上级部门下达有关领导班子如何开展工作的规定,不断向每一级发布指示。它们也与下级召开会议,有时让下级领导参加上级的会议,或是派上级干部到下面视察。如果上级干部认为某个问题很重要,他们可以、也确实会进行干预。但是对下面的监督很难面面俱到,因此领导班子在领导本级工作时,一般享有相当大的自由。 虽然组织部的干部保存着人事档案,能够进行推荐, 但各级领导班子的成员最终决定着在他们的辖区内哪些人能得到提拔。 然而,让地方干部享受较多自由也存在着风险。邓小平建立的这种延续至今的体制,更重视结果而不是遵循规则, 它所培养的干部要具有评估问题的全局观和创业精神,能够支持快速发展。但由于缺少上面的严密监督,很多干部不但能够想办法造福国家,而且也能关照自己与朋党并排挤其他势力。 这种党的领导班子体制并不是由邓小平所创,但他稳定了这种体制,使其工作更加专业化,把评价干部的基本标 准从对政治运动的贡献变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一基本体制被他的接班人沿用至今。 现代的精英治国 事实上,邓小平在各级建立了一套高度竞争性的精英考试制度,从小学到大学直到官场。他的目标不是促进社会平等,而是挑选最有才华的人,为其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都举行入学考试,考入竞争最激烈的学校的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教师和设施。 邓小平留给他的接班人的,是一种精英主义的干部选拔制度,它遵循着与帝制时代同样的通过考试选拔干部的原则。但是,这种制度在内容和结构上又完全不同于科举制度。此外,这种体制也把精英治理的原则扩展到干部选拔系统之外,贯穿了各行各业的人才选拔与培训体系。
然而,不管对天安门悲剧的看法如何,很多人钦佩他以 87 岁高龄毅然踏上南行之路以确保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步伐的举动。确实,在生前的最后几年里,邓小平看到了自己选定的接班人仍遵循着他所制订的政策,而这些政策推动着中国的进步。最后几年他与家人一起度过,并受到党和人民的爱戴。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走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假如中国人要感谢某一个领导人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人就是邓小平。在为改善如此之多的人民的生活做出的贡献方面,20 世纪是否还有其他领袖能够与他相比?20 世纪是否还有其他领袖对世界史产生了如此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邓小平曾说,他要让人们记住一个真实的他。他希望人们好好地记住他,但不想让人们像吹捧毛泽东那样为他大唱赞歌。毛主席自视为功高盖世的皇帝,邓小平则从不自视为「天子」。他只想让人们记住他是一个凡人,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按照邓小平的遗愿,他的眼角膜被捐出供眼科研究,内脏被捐出供医学研究,遗体被火化,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1997 年 3 月 2 日,他的骨灰被撒入大海。 邓小平于 1992 年退出政治舞台时,完成了一项过去 150 年里中国所有领导人都没有完成的使命: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民强国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关于统治和自由的问题,邓小平说,「民主集中制」仍是「最合理的制度」,要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加以坚持。 领导人要想办法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决定一旦作出,就应当服从集体决定。
对于优秀且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来说,必须少数服从多数,这是否也是中国学生不善于发表独特见解,国人往往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中共十四大 1992 年当选的政治局委员,都是与邓小平的政策完全步调一致的人。进入政治局的两名政府部长——外交部长 钱其琛和外贸部长李岚清——以外交事务和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本职工作。在 1992 年以前的政治局委员中,有一名代表内陆省份的成员,但他在 1992 年落选,新增的五名担任省级职务的政治局成员,都来自在邓小平开放政策下蓬勃发展的沿海省市:广东的谢非、北京的陈希同、上海的吴邦国、天津的谭绍文和山东的姜春云。仍然留在政治局的北京干部也都是来自沿海地区:乔石、杨白冰和刘华清,他们曾于邓小平南巡期间在珠海与他一起策划战略。这些资深领导人的年龄使他们不会忘记大跃进的失败。他们多数在 1960 年代早期就担任重要职务,在文革中受过冲击。1978 年之后他们成了坚定的改革派,决心贡献他们的余生纠正错误的政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与这些人相比,江泽民手下后来成为第四代领导人的都不是老革命,而是在邓小平那一代领导人建立的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好学生。他们出生在战争年代,却是在 1949 年后共产党的领导下接受的教育。他们年龄太小,没有赶上去苏联或东欧学习的机会;又因年龄太大,错过了去西方留学的年代。他们上学时,西方的法学、经济学和商业管理这些学 科还没有被引入中国,但他们在任职期间通过文件、会议和短训班的形式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他们是既能干又眼界开阔的技术官僚,大多数人是学工程技术出身,接受现有体制并希望维持它的有效运转。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优点是做事负责,与同事和下级都能搞好关系,不会挑战上级。他们没有经历过严重危机的考验,也不准备挑战现行体制。他们只是在邓小平那一代人建立的框架内,务实而勤奋地工作着。
鄧小平顯示出自信:中國有1950 年代和1960 年代幾乎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經歷,一定能夠挺過1989 年之後外國的制裁。他說,民主國家的政治變化很快,嚴厲的制裁最多只能延續幾年。他認為外國商人會向他們的政府施壓改善對華關係,以便他們能夠進入中國市場;外國政府也會重新認識到需要中國的合作。中國要站穩立場,鼓勵外國友人終 止制裁,為好好利用將來的每一個機會作好準備。 鄧小平的估計被證明是正確的。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James Baker)在1990 年11 月為使要求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的決議在安理會獲得通過,便與中國談判達成協議,以布殊總統會見錢其琛為條件來換取中國的支持。雖然在這個協議之後大多數制裁措施仍在繼續,但此事是向恢復中美工作關係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然而大問題依然如故:很多中國人想得到更多自由,而黨內元老則毫不動搖,認為維持秩序必須收緊控制,如何彌合雙方的鴻溝?對於瞭解鄧小平的人來說,他採取的戰略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他要推動經濟發展,加強「思想教育」。也就是說,他對知識分子實行西方式民主改革的呼籲不予理睬,並且他要讓群眾相信現行的制度最適合當前的中國。 …… 维持中美交流 天安門事件後不久,喬治・布殊做了一件過去的任何美國領導人都沒有對中共領導人做過的事情——他試圖與鄧小平通電話。 但是,當布殊在1989年6月想與鄧小平通電話時,鄧小平並未接回應。回應外國領導人的電話不合中國領導人的慣例。於是布殊在1989年6月21日給鄧小平寫了一封親筆信:…… 鄧小平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是打了22 年仗、死了2,000 萬人才換來的,任何力量都無法取代中國共產黨統治中國。這是一個感到他的國家的命運處在危險之中的人發出的嚴厲信息,他認為美國對中國的抗議者持續的支持加劇了這種危險。 東歐和蘇聯共產主義制度的崩潰 讓中國人和鄧小平本人尤其感到震驚的,是發生在羅馬尼亞的、反抗中國的老朋友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及其妻子的日益高漲的群眾運動,它在12 月25 日以兩人被槍決而達到頂點。齊奧塞斯庫是東歐領導人中唯一下令軍隊向平民開槍的人,中國領導人不可能不想到七個月以前北京類似的軍事行動。
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挺过来的呢?和鄧小平一樣,江澤民要在緊張的局勢中表現出鎮靜;他解釋了為何中國的情況與東歐有著根本的不同。他說,中國共產黨能夠在1949年建立政權,是依靠自己的軍隊而不是蘇聯軍隊取得勝利的結果;中國沒有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中國一直以來都在改善人民的生活。江澤民解釋說,在中國實行戒嚴不是為了對付不守規矩的學生,而是為了維護秩序。就像1957年時的鄧小平一樣,江澤民肯定了民主是一個可取的目標,但能做到多大程度的民主,取決於國家的政局穩定。 從1989年到1991年底蘇聯解體,北京負責宣傳工作的幹部感到很難處理從東歐和蘇聯傳來的消息。儘管作了很大的努力去掩蓋、淡化、拖延甚至歪曲新聞,但事件本身畢竟還是時常讓他們感到頭痛。 鄧小平堅信加快發展經濟是保持人民擁護的關鍵,因此他一再表示實行能使經濟不斷進步的政策的重要性。 在這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努力中,最有效者莫過於重拾抗戰時期的反日宣傳。 沒有紀錄表明他在1992 年退休前反對宣傳部門激發愛國主義的做法,即使其中包含排外傾向。中國存在著像東歐和蘇聯那樣陷入分裂的危險,因此需要作出認真的努力重新贏得年輕人的支持。愛國主義、經濟發展和經濟機會的增加,共同構成了解決問題的手段。
在6月4日之前,無論何人,不管是中共領導人、知識分子還是學生領袖,事實上都無法阻止愈演愈烈的亂局。黨內領導層的分裂,對中國當時能容許多少自由的分歧,曾為革命浴血奮戰的老幹部和習慣於舒適生活的學生之間的觀點差異,城市居民擔心通貨膨脹與就業的不安全感,示威運動的浩大規模,以及學生領袖在控制自身運動上的無能,國內外民眾對示威者的同情,中國軍隊在控制群體事件上缺少經驗——凡此種種,使中共領導人在控制局面上一籌莫展。 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 全世界的記者聚集在北京,本來是要報道中蘇和解的過程,卻發現學生運動更加引人入勝。確實,廣場上的大戲很快就使戈巴卓夫的訪華黯然失色,不再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外國記者們很難不被學生的理想和熱情所打動,而學生也遠比以往的中國人更加大膽敢言。在國際社會的關注下,他們愈加相信解放軍不會對他們動武。有些學生意識到這是向世界展示的機會,便派會講英語的示威者站在遊行隊伍的周邊,向全世界講述他們對民主自由的渴望和消除高層腐敗的必要性。一些連續報道此事的外國記者力求做到不偏不倚,他們說,大多數學生其實對民主自由瞭解很少,對如何實現這些目標也沒有多少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