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章节目录
出版说明 中国人的骄傲 第一章 我的家世(1859-1908) 一、醇贤亲王的一生 二、外祖父荣禄 三、慈禧太后的决定 四、摄政王监国 五、亲王之家 第二章 我的
内容简介
《我的前半生(全本)》是我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全本)》按时间顺序叙述,先从家世开始介绍,然后对童年、在位、逃难、改造等这几个人生大片段按顺序介绍。全书语言通俗,故事情节强,适合对末代皇帝的生活感兴趣者阅读。
下载说明
1、我的前半生是作者爱新觉罗·溥仪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据郑孝胥说,头山满是个佛教徒,有一把银色长须,面容“慈祥”,平生最爱玫瑰花,终年不愿离开他的花园。就是这样一个佛教徒,在玫瑰花香气的氲氤中,持着银须,面容“慈祥”地设计出骇人的阴谋和惨绝人寰的凶案。
想到我也认识自称佛教徒的心狠手辣之人我曾仿照这些中外古今作品,按照自己的幻想,编造了不少“传奇”,并且自制插图,自编自看。我还化名向报刊投过稿,大都遭到了失败。我记得有一次用“邓炯麟”的化名,把一个明朝诗人的作品抄寄给一个小报,编者上了我的当,给登出来了。上当的除了报纸编者还有我的英国师傅庄士敦,他后来把这首诗译成英文收进了他的著作《紫禁城的黄昏》,以此作为他的学生具有“诗人气质”的例证之一。 …… 我在没有伴读同学的时候,确实非常淘气。我念书的时候,一高兴就把鞋袜全脱掉,把袜子扔到桌子上,老师只得给我收拾好,给我穿上。有一次,我看见徐坊老师的长眉毛好玩,要他过来给我摸摸。在他遵命俯头过来的时候,给我冷不防的拔下了一根。徐坊后来去世,太监们都说这是被“万岁爷”拔掉寿眉的缘故。
这里还有一段插话。奕謨这对老夫妇,膝下无儿无女,得着一个儿子,自然非常高兴,那边作为女儿陪嫁,这边就当做儿子出生,第三天大做弥月,广宴亲朋。不料这个举动叫慈禧知道了,这位贝子平时对慈禧的作为就看不惯,更不会奉承,早使慈禧心中不满,心中更有了气,就决定不给他好气受。慈禧更有一句“名言”:“谁叫我一时不痛快,我就叫他一辈子不痛快。”不知道究竟奕謨都受了她的什么折磨,后来再发牢骚时画了一张画,画面只有一只脚,影射慈禧专门胡搅,搅得家事国事一团糟,并且题了一首发泄牢骚的打油诗:“老生避教实堪哀,竭力经营避脚台,避脚台高三百尺,高三百尺脚仍来。”不知怎的,被慈禧知道了,这已是七叔过继的五年之后,她突然又下“懿旨”,让七叔重新过继给我祖父的八弟鐘郡王奕詥。奕謨夫妇受此打击,一同病倒。不久,奕謨寿终正寝,慈禧故意命那个抢走的儿子载涛代表太后去致祭,载涛有了这个身份,在灵前自然是不能下跪,这是慈禧有意泄愤的行为。接着不到半年,奕謨的老妻也气得一病呜呼。
我十五岁时从庄士敦师傅的谈话中,知道了有位提倡白话文的胡适博士。庄士敦一边嘲笑他的中英合璧的“匹克尼克来江边”的诗句,一边又说“不妨看看他写的东西,也算一种知识”。我因此动了瞧一瞧这个新人物的念头。有一天,在好奇心发作之下打了个电话给他,没想到一叫他就来了。这次会面的情形预备后面再谈,这里我要提一下在这短暂的而无聊的会面之后,我从胡适给庄士敦写的一封信上发现,原来洋博士也有着那种遗老似的心理。他的心中有一段说: “我不得不承认,我很为这次召见所感动。我当时竟能在我国最末一代皇帝——历代伟大的君主的最后一位代表的面前,占一席位!”
——《溥仪自传》,台湾长歌出版社,1975年,第156页。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然而见溥仪时候的心态,从他给庄士敦的信中可见。溥仪对这次会面的感受是“短暂而无聊”。胡适是所有新派人物心中的英雄,但几乎无人注意到他的这种“遗老”心态。不得不说,人是多么复杂的混合体。“为了一件黄马褂,为了将来续家谱时写上个清朝的官衔,为了死后一个谥法,那时每天都有人往紫禁城跑,或者从遥远的地方寄来奏折。绰号叫梁疯子的梁巨川,不惜投到北京积水潭的水坑里,用一条性命和泡过水的遗折,换了一个“贞端”的谥法。”
这是溥仪的回忆,当时民国已经建立。梁巨川是梁漱溟的父亲。 后来,梁巨川的死被很多海内外学者深度诠释。但没有一位诠释者从士大夫爱名求利的角度进行过批判。而看看《溥仪自传》就明白了一切。 ——《溥仪自传》,台湾长歌出版社,1975年,第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