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作者:王铭铭

分类:文学

ISBN:9787563353552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人类学  王铭铭  中国研究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  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  中国  文化 

章节目录

引言 致谢 一.社会人类学与汉学 1、社会人类学及其基本特点 2、汉学人类学:中国社会的人类学探讨 二.从民族志方法到中国社区论 1、太平洋民族志模式在中国的传播 2、社区研究的新试验 3、社区中的历史与社会一文化力量 4、小地方中的大社会 三.宗族、社会与国家 1、“宗族范式”的谱系 2、弗里德曼的悖论 3、“边陲地区”的社会 4、宗族:国家与社会 5、宗族与现代性 6、汉学人类学的概化困境 四.市场与社会结构理论批判 1、核心地点的级序 2、宏观区域的结构功能与发展周期 3、国家行政网络与非正式权力对经济区系的依赖 4、对经济空间理论的挑战 5、经济人类学的启示 五.象征与仪式的文化理解 1、民间宗教的界说问题 2、民间宗教与“大传统”的关系 3、民间宗教的社会与文化分析 4、民间宗教与区域历史中的社会 5、民间宗教与现代化理论 6、民间宗教的再体验 六.“反思运动”及其理论挑战 1、三十年来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变化 2、多元变异中的主题及其对汉学人类学的启示 七.社会人类学的本土化 1、西方人类学回归本土的试验 2、中国本土人类学的思考 3、“颠倒的东方论”的危险与中国人类学者的使命 八、结语:汉学人类学的继承与反思 附录 (一)关于中国人类学及其发展的对话 (二)人类学的中国相关性――围绕《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的对谈 (三)寻找中国人类学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简介

在写作本书时,我的主要考虑是要对中外社会人类学者研究中国问题时提出的论点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此外,我还想通过此书的写作对社会人类学视角及其在具体研究中的运用作出一个交代。第一章是对社会人类学和中国学关系的简要评论,其目的在于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引入“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路径”,提出社会人类学与汉学人类学之问关系存在即问题。第二章总结吴文藻、费孝通等开创的中国社区研究学派的理论,但是也试图把它们放在社会人类学民族志方法问题中讨论,其中涉及的“民族志方法是否足以代表中国社会”的问题也将与中国人类学未来面向的讨论联系起来。第三章是对被称为“汉学人类学导师”的英国人类学家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理论的评述,其焦点是中国宗族研究中社会与国家关系分析的内在困境j听要解决的是社会人类学从“简单社会”转入“复杂的文明社会”之后出现的方法论和理论独特性问题。第四章评述的是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的中国乡民社会之经济人类学理论,所提出的问题仍然与中国社会人类学理论方法的独特性有关,但是,其切入点是“理性经济人”(rational economic man)模式的弱点。第五章概括了社会人类学者对中国宗教和仪式的论述,并力图从这一概括中提出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的关系、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历史与人类学的关系问题,并主要涉及武雅士(Arthur Wolf)、马丁(Emily Martin [Ahern])、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桑格瑞(Steven Sangren)、萧凤霞(Helen Siu)等人的理论。第六章从近年社会人类学的理论转变和“反思人类学”(reflexive anthropology)的出现观察西方汉学人类学的危机,重申“汉学”与人类学关系的复杂性及其社会理论背景。第七章是围绕“本土人类学”展开的,其前一部分是有关在西方出现的本土人类学潮流的概观,后一部分则是对中国本土人类学的评论。通过国内外本土人类学的比较以及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我试图为中国学界未来的发展提出若干可供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最后,我把有关本人近年研究的介绍和一篇近作放在两个附录中,供了解本人近年力图实验的主要研究取向。 ――王铭铭

下载说明

1、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是作者王铭铭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泉鸢江蓉的评论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生活·读书·新知).pdf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
  • 厦大讲座的评论
    【每日讲座推荐】那些年的乡村生活——人类学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研究漫谈时间:2013年05月14日(星期二)19点00分地点:【翔安校区】学武楼A103主讲:杜树海 详情请参见网页链接
  • 厦大讲座的评论
    【每日讲座推荐】“那些年的乡村生活——人类学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研究漫谈” 主讲人:杜树海 时间:5月14日 星期二 地点:【翔安校区】学武楼A103 更多详情请见:网页链接
  • 厦大人文大讲堂的评论
    #人文大讲堂讲座预告#5月14日,主讲人:杜树海(人类学系助理教授)。主题:《那些年的乡村生活——人类学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研究漫谈》。 人类学研究一直非常关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生活,这是为什么呢?你对中国的乡村生活感兴趣吗?那就过来吧!!!
  • 厦大人类学民族学的评论
    那些年的乡村生活——人类学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研究漫谈 主讲人: 杜树海 时间: 2013年05月14日(星期二)19点 地点: 【翔安校区】学武楼A103 溯源“道”之本义,进而阐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存天理灭人欲”、“内圣外王”乃至“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之义。
  • 厦大讲座的评论
    5月14日,那些年的乡村生活——人类学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研究漫谈。网页链接
  • 世纪华旅欧洲西语部的评论
    西班牙是一个面临老龄化的国家这一点与中国也颇为相似,他的社会人类学、营养学、健康中心的管理、老人研究及服务、医学、医疗机构管理也是西班牙极具特色的专业。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一般来说大家集中在科学的学科方面和语言的学科方面学习西班牙语教学,在科学方面有一些研究,基本处于这两个领域里面
  • 周末假日版的评论
    【学者谈“中日”关系中的“西藏问题”】中国西藏网独家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秦永章研究员。1995年至2002年,秦永章研究员曾两次赴日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和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做访问学者,并发表专著《日本涉藏史——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等。 网页链接
  • Nardin-Merlin的评论
    【续】博士论文《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吴毅教授长期专注与中国农村政治研究,曾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社科重点项目,目前主要承担课题:中国政治社会变迁研究,政治人类学与农村研究。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评论
    #名师风采#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会员 、城市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与文化 。主要著作(含合著及译著)为《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闽台三村五论》、《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等。
  • 港台學術資訊的评论
    【好書推薦】《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王明珂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王明珂,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範圍是羌族與中國西南民族,北方遊牧社會歷史與人類學研究;研究主旨在於人類生態,社會認同與區分,及相關歷史記憶與文化表徵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