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章节目录
序Ⅰ 旧世界 索卡尔颜料商店 御赐宝剑 学好德语 光华——光耀中华 凤凰保险公司 外国人的城市 五月三十五日Ⅱ 遥远的城市 “现在你们只剩下是犹太人了” 西班牙风格的楼房 啊,你这个可怕的城市 在寺庙里避难 另一种瘫痪Ⅲ 新时代 隔离区的黎明 杨村 Bon ami 一位悲观女人的信 在Love Lane里弄散步 贵重的珍珠,光辉的荣誉 上海最后的日子 “小孩儿回来了!”跋译后记
内容简介
《最后的避难地上海:索卡尔和杨珍珠的爱情故事》像小说,像回忆录,又像报告文学,但好像又都不是。它没有任何虚构,是作者在采访杨珍珠和索卡尔本人及其熟人基础上完成的。作者让两个主人公交替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灵历程,娓娓道来,如拉家常般亲切。作者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考察和历史资料糅进故事的背景之中,仿佛电影里的旁白者,始终隐居幕后。故事犹如两条铁轨平行地向前伸展,同时又像一根绳子的两股紧密地拧在一起。结构新颖,内容真实,令人回味。 一些幸存下来的珍贵照片使他们的故事显得更加厚重。
下载说明
1、最后的避难地是作者施台凡·舒曼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mig贝贝的评论悲了个催的,到处都淹了。。。我们最后的避难地。我在这里:#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街# 网页链接
-
zxyzm1989的评论看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是青春最后的避难地 ★★★★ 网页链接
-
GiovannaTse的评论在读《最后的避难地》 ★★★ “要是这个故事让陈丹燕来写就更好了。 去犹太难民纪念馆前要自己补课呀~要不满足于对哥哥说“求讲解”!” 网页链接
-
独立观察员的评论发表了博文 《故国不堪回首》 - 杨珍珠与索卡尔,约1946年在上海 故国不堪回首 ——读《最后的避难地:上海。索卡尔和杨珍珠的爱情故事》 去年末某天,欣闻德国记者和作家史岱帆· 舒曼先生携其 网页链接
-
君君-凯莉私人皮肤管理的评论下周二,德国作家stefan schomann来宁波开新书见面会,《最后的避难地----上海. 有兴趣的请今天联系我,到时我也会到,【他读德文,我读中文,哈哈】网页链接
-
陈枷旭的评论看完《最后的避难地---上海》,走出图书馆时,我有些恍惚,仿佛从民国近代史的上海被拉回了现实。。
-
浸浸的评论真巧,在《最後的避難地上海》一書裡看到。又拍。
-
艾伟的评论在上海,屋顶花园战前颇受欢迎,战后又繁荣起来了。那不仅是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城市人口密集的后果。屋顶资源充分利用,使房屋的收益最大化。从上面可以鸟瞰虹口区。舞场四周摆放着一圈咖啡桌,小乐队演奏着《你为什么撒谎,切丽》等德国或奥地利歌曲。摘要自《最后的避难地》
-
艾伟的评论日本占领其间,上海的街道仍然受英国影响靠左行。战后,为了使美军的车辆行使方便,或为了和中国其他城市相适应,都调整为靠右行驶。那是一场大规模的行动:交通灯、交通牌,所有的公共汽车都必须改动——拴死左边的车门,在右边重新做一道门。摘要自《最后的避难地》
-
艾伟的评论日本要把亚洲从白人的监护中解放出来,即使德国,也被看成“友好的敌人”,日本人不愿和白人分享中国的权力。当德国援军在外滩列队,试图接管法租界,日本人毫不犹豫地解除了他们的武装,打发他们回家。摘要自《最后的避难地上海》
-
艾伟的评论二战期间上海犹太人群落:一,早期定居精英,祖先来自巴格达,随东印度公司来到中国,如沙逊、哈同等;二,来自俄国犹太人和阿什肯纳齐犹太人,在上海生活多年,四五千人;三,纳粹上台后从中欧流亡而来,约一万六七千人;四,波兰犹太人,1941年多达一千人。摘自《最后的避难地上海》。
-
艾伟的评论然而中国是个不同的世界。比如说一个新牌子的香烟,起初质量不错,很多人为它做广告,但只要它打开销路,厂家立刻就会掺进不好的烟叶,热衷于极其狡诈的欺骗。摘自《最后的避难地上海》[——看来这种事儿不是现在才这样,仿佛历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