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音乐使人自由

音乐使人自由

作者:坂本龙一

分类:传记

ISBN:9787562471738

出版时间:2013-7-1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标签: 音乐  传记  日本  自传  艺术  楚尘文化 

章节目录

前 奏
第一乐章1952—1969
1 小兔之歌幼儿园时期
2 镜子里的自己,乐谱中的世界——小学时期_1
3 披头四——小学时期_2
4 自己原来如此喜爱音乐——初中时期
5 特别时期登场——升高中
6 彩色人生——高中时期_1
7 1967、1968、196——高中时期_2
8 两股趋势的交集——高中时期_3
第二乐章1970—1977
9 日比谷野外音乐堂与武满彻——大学时代_1
10 民族音乐、电子音乐,以及结婚——大学时代_2
11 走向舞台、踏上旅程——大学时代_3
12 拥有共同语言的朋友——YMO成军前夕_1

内容简介

用音乐与世界对话:国际知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唯一自传 ★大岛渚、贝托鲁奇、阿莫多瓦的御用音乐家 ★麦当娜、大卫•鲍伊的亲密合作者 ◆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格莱美最佳影视配乐专辑……日本最负国际盛誉的电影音乐大师 ◆《末代皇帝》、《俘虏》、《遮蔽的天空》、《高跟鞋》、巴塞罗那奥运会……动人音乐背后共同的名字—— 坂本龙一 这是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唯一一本自传。音乐家回忆了自己儿时如何初次接触音乐,而后在母亲和老师的影响下逐渐走上音乐道路,并最终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盛誉的历程。坂本龙一在回忆中检视自己一路走来的经过,对于自己怎样“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做了一次最全面的叙述,充满成长的趣味描述和引人深思的语句。书中穿插坂本龙一不同时期的个人照片50余幅,展现了这位音乐大师充满魅力的人生旅程。

下载说明

1、音乐使人自由是作者坂本龙一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Bleaker的评论

    我虽然也关心这股潮流,不过就因为爱政治上遭遇失败,就转而投向有机农法,或是成为嬉皮士,这种做法根本就如同丧家犬,所以我都尽量与这群人保持距离。

  • Bleaker的评论

    如果要搭讪女孩子,我通常都是聊政治。“越南现在发生的事,你的看法如何?”一问之下,对方就会回答:“我觉得战争是不对的事。”然后,我就约对方一起去示威游行:“我赞成你的看法,我们明天一起去游行吧!”游行时,则体贴地保护女孩子,让她尽量站在队伍中间,不要被警方的机动队打到。

    这得让多少人感叹生不逢时....
  • Bleaker的评论

    虽然学长是男的,现在想想,当时对他真的就是爱慕的感觉。学长的五官明显,长相英俊,侧面看起来很帅。学长当然也很喜欢音乐,在合唱团里担任指挥。他读的是自然组,强项是数学。由于喜欢这位学长的缘故,社团活动还是很快乐的。

    这莫名其妙的轻音部既视感....
  • TAKUMiii的评论

    这绝对不是什么容易的抉择。然而,我心里的某个部分深信,只要跨越过某些难关,就能到达不同的境界。一直以来,似乎在关键的时刻,我大概都是选择困难的道路。

  • εros的评论

    我和武满老师都非常喜欢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唯有一点,我们两人都看不过去。小津的电影虽然很棒,配乐却是糟糕透顶。于是,我们两人发出豪语,总有一天要一起将小津电影的配乐全部重作。我、大卫、武满老师三人谈论着要创作什么样的音乐,愈谈愈起劲。在这之后,武满老师生了病,结果那次在伦敦的聚餐,就是我与武满老师最后一次见面。那次聚餐时,我有事要先离开,武满老师送我到餐厅外头,精神奕奕地与我挥手道别。我永远无法忘记他当时的身影。 散发传单的故事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我印象中的武满老师,是与这段回忆一同留存在我的心中。

    小津不在了,武满彻也走了,如今,坂本龙一也身体抱恙不再工作了。
  • 林 木 暮的评论

    我升上初中的那一年是1964年,也就是东京举办奥运会的那年。我虽然就读家里附近的区立初中,不过这里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小学,很多人我都不认识。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我的同学,于是我逢人就问:“你知道披头士吗?”知道披头士的同学就归类到好友;不知道的人,就不用太过理会。认识这个乐队的刚好有四五个人,我们会拿着扫把,模仿起披头士。那段日子里,我也开始留起了头发。 我读书的那个年代,小孩的人数还很多,一个班级大概有五十五人左右。在人数如此多的班级里,知道披头士的却仅有四五人而已。班上大多数同学听到披头士的名字时,大概的反应都是:“那是什么鬼东西?”而且还会用鄙视的眼神看着我们,就像是看到脏东西一样。然而,他们的反应反而带给我们莫名的快感。

    实在忍不住想摘这段出来……槽点不断……无论看几遍都觉得……= =
  • Kurt的评论

    无论是高中时期认识、让我深受感动的John Cage,或是我现场听过的Terry Riley, Steve Reich, Philip Glass,还有La Monte Young,知道这些作曲家的朋友,音乐学院一个都没有,反倒是美术学院的那群朋友还能够和我聊得上话。美术学院的学生读遍了《美术手贴》之类的刊物,不仅知道Andy Warhol,白南准等艺术大师,对于同时代的前卫艺术也相当清楚,而且通常也会因此延伸认识Reich等作曲家的音乐。因此,自然而然地,我就完全融入美术学院的学生当中。

    哈哈全世界音乐学院都是一个屌样
  • Kurt的评论

    这段期间,我也开始与Alva Noto, Christian Fennesz等人合作专辑,他们都是年纪小我一轮以上的年亲人,带给我非常正面的刺激。我成长过程中听过的现代音乐,好比施托克豪森、泽纳斯基等人的作品,在他们的音乐中全都融合为一股源流。而且,他们的音乐定位是通过CD形式流通的一种流行音乐,而不是专门写给少数乐迷的现代音乐。我很高兴彼此之间宛如有着共同的精神源头,而且我的旧有思考模式仿佛也因为他们有了新的触发,不再认为创作流行音乐就得将前卫音乐的某些元素封印起来,于是,我的音乐发展方向似乎变得更为开阔了。

    就这样一小段说到了和Alva Noto等人的合作,读完之后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 出发的评论
    我们一直都砸思考现在要如何才有趣,或是未来该怎么做才会变得有趣。这大概是一种贪心吧,即使我们已有了点年纪 保罗·尼赞:“我二十岁。我不想从任何人的口中听见,这是一个最美好的年纪 (年轻,不见得就是件好事)
  • 出发的评论
    因此,我能够理解在“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后,施托克豪森为何会声称“这是宇宙间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他因为这句话而遭到世人的指责,然而这场恐怖袭击确实将所有人引入一团迷雾中,已经是超出解释范围的一场节目、一场演出。让人瞬间陷入无法解释的状态,并且带来某种宛如恐怖或畏惧的感觉,这不正是艺术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吗?无论是安迪·沃霍尔、约瑟夫·博伊斯,或是约翰·凯奇,都是在追寻这个目标。就这层意义而言,也可以说,在这起事件所带来的绝对冲击前,艺术都不算什么了。
  • 出发的评论
    面对这场战争,此时我几乎没想过自己应该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因为我才移居美国不久,根本不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国家。然而,开战之后,身边的人突然上了战场,这真是让我感到冲击的经验
  • 出发的评论
    这件事情过后,我大概消沉了半年左右,心里不禁觉得这一切毫无道理,真正重视的东西突然消失时,自己为何无法阻止。除此之外,我还有另一个强烈的感受。每当失去亲近的人时,我总是会有这样的感受,也就是自己多么不了解对方。我和生田有好几年的时间每天都黏在一起,然而我却不清楚他实际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人与人之间无法跨越的这道鸿沟,让我感到彻底的挫败。
  • 出发的评论
    无论多么天才的音乐家,也绝对无法胜过民族长时间孕育而成的音乐。
  • 出发的评论
    无论是限制还是他者的存在。我认为都是重要的
  • 出发的评论
    我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离开。不过,经历这些死亡后,让我体会到,一旦亲近的人去世,才能够发现人与人的距离多么遥远,自己对于已逝者又是多么不了解。我一直觉得,对方还活着的时候,彼此通过适当的沟通,无论如何都有办法相互了解。然而,等到对方去世,我才发觉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这件事上,我自己的情况一直都是如此。
  • Léa的评论

    在这么小的世界,成了各据山头的大王后,一切也到头了。我得逃出去才行。...然而,不论是孤军一人,还是加入YMO,我都可以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有非常大的不同。我想也就是由于这个因素,我才能每天持续创作到天亮。

  • 五公子子子子子的评论

    日后我才知道,新宿高中的社研是中核派的据点,一直以来都带着浓厚的反战高协色彩

    那个年代怎么会那么牛呢,是因为有那样牛的时代背景才诞生了这些牛人吧,为什么我从来不相信牛人推动社会进步呢?否则这么多牛人都还在,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却这么庸庸碌碌?
  • Elimu Yoichi的评论
    末代皇帝背后的八卦 <图片1>
  • Elimu Yoichi的评论
    虽然是老段子,但是还是跪舔 <图片1>
  • Elimu Yoichi的评论
    <图片1> 继续跪舔,教授的童年生活真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