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分类:历史

ISBN:9787301215692

出版时间:2013-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标签: 中国哲学  哲学  思想  文化  中国  大师作品  好书 

章节目录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 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给了她战胜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唯一版本! 在20多万字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 ,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 季羡林、杨振宁、厉以宁、赵启正、李慎之、易中天、张颐武推荐阅读! 所获荣誉: “全国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简介: 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融会贯通的讲解。 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 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同样,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 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名家评论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李慎之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下载说明

1、中国哲学简史是作者冯友兰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饼饼的评论

    道家是这样的人,他们隐退了,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他们中间,最早的著名代表人物看来是杨朱。

  • 晃晃的天平的评论
    若走在真理的路上,即便布满荆棘,也是幸福的。 <图片1>
  • 晃晃的天平的评论
    这也是深入这么看似生涩的学科,总能给予我无限的智慧,带我走出迷茫。 <图片1>
  • 乐贝的评论
    在儒家、墨家、道家等强调道德的学说都没能帮助君主们实现统一的情况下,然后秦国采取了法家的意见,以势、法、术治国,最终国力强盛,统一中国;随后又因法家思想太过严苛,很快又被推翻,所以法家是开国临危之法,而非长治久安之道。
  • 馬小鴿的评论

    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 蛋蛋的评论
    哲学分为“出世的哲学”和“入世的哲学”。出世的哲学认为,

    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而入世的哲学,

    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者不愿意讲超道德价值。

    中国的哲学不是完全出世或者入世的。出世和入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求解决这个合命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按照中国哲学,谁在理论和行动上都完成了这个问题的统一,谁就是圣人。他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具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它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比这严肃的多的东西。

    由于哲学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哲学必定是与政治思想不能分开。
  • 蛋蛋的评论

    实际上,我们用来思想思想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用来思想的能力,都是同一种能力。”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说的宗教。” 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一定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 馬小鴿的评论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 馬小鴿的评论

    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 馬小鴿的评论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 馬小鴿的评论

    至于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 乌石子的评论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从实用的角度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

    儒家的知命

    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各派哲学中心概念 儒家:仁、义;主张爱有差等。 墨家:兼爱,主张爱无差等; 道家:利己,出发点是全生避害;道家三阶段:杨朱(为我,轻物重生),老子,庄子。

    《老子》的大部分思想表现出另一种企图,就是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这是先秦到家发展的第二阶段。

    "无为"的学说,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不过度)、自然的(顺乎个人的德而行,不做人为的努力)范围内。

    老子说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攻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幸福---《逍遥游》

    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是相对幸福。

    知识---《齐物论》

    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的有限观点上。所以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

    从道的观点看事物的人,好像是站在圆心上。他理解在圆周上运动着的一切,但是他自己则不参加这些运动。这不是由于他无所作为,听天由命,而是因为他已经超越有限,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

  • 乌石子的评论
    2014.07.27〜开始读
  • 姜二的评论

    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

  • 无云晴空的评论
    这书里提到,希腊文明是重商的海洋型文明,开放、理性、平等制度。中国文明是重农的农业型文明,保守、感性、等级制度。放下书想了会,西方文明的平等只是对内的,在内部找不到可以压榨利用的对象,就转而向外部找,如斯巴达人奴役希洛人。中国在内部就能找到剥削的对象,所以没有侵略他国的动力。但是不论是哪一种社会形态,都不能同时满足平等和富足两者,要么克制欲望,大家都受穷,要么当剥削者,问题是谁都不愿意低人一等,由于不得民心的缘故,剥削阶级背负的业债在慢慢积累,终有一天还报自身。所以我个人的选择是克制欲望。 当今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试图将繁重的劳动转嫁给机器,这个选择看起来较优,但是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加剧了根本的问题。逻辑是,因为资源的总量没有增加,而机器的使用提高了产能,丰富的产品刺激了人的胃口(包括资本家为了刺激消费有意识地引导),反过来大大加速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换句话说在过去剥削的对象是人力,人力对资源的消耗可以忽略不计,而今剥削的对象是自然环境,前者由于人权运动的普及已经失败,后者显然也不是一条可行的出路,大自然不会说话,但它会以天灾的形式回应。所以说根本的问题仍是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摆脱自身的欲望。 只是想到哪写到哪,希腊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只有在摆脱了基督教的影响后才上升到一定高度,基督教的逻辑是怎么回事还没想好。 在现有资源下,平等和富足不能齐备是个事实,这样看来儒家被批虚伪一点都不冤,具体一点说,儒家提出的那一套在现实中不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于是乎只会沦为统治者沽名钓誉的愚民工具,正如庄子所批驳的那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孔子在世时其主张都没有被采纳过,何以死后反而成了一面旗帜?无非活人骗不过,死人好利用。这个道理,统治者怎会不明白,但是,老百姓也不算冤,是他们的口味决定了统治者的选择,因为当时看来只有儒家能拿得出老百姓需要的、治家的那一套东西,接地气,仅此而已。作者在书里扬儒抑佛道挺明显的,让人感觉格局有限,是我不太喜欢这书的原因之一。
  • 你看你看是他诶的评论
    禅,梵语,原意是沉思、静虑 1.禅宗传述的宗系 2.第一义不可说 3.修行的方法 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种修,正如不知之知本身是一种知。这样的知,不同于原来的无明;不修之修,也不同于原来的自然。因为原来的无明和自然,都是自然地产物;而不知之知,不修之修,都是精神的创造。 4.顿悟 5.无得之得
  • 你看你看是他诶的评论
    1.佛家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玄奘取经的相宗只能叫做在中国的佛学,影响有限。佛教得中道宗和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对中国影响深远。 2.佛学的一般概念 大乘佛学对国人的影响是它的宇宙的心得概念,以及称为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业,通常解释为行为、动作。 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 “无明”,宇宙一切事物是心的表现,是虚幻暂时的,可无知的个人还是渴求,这根本无知就是“无明”。无明 生 贪嗔痴恋。 菩提,梵语,表示觉悟。 涅槃:在不断地对菩提贡献中,个人积累了不再贪恋什么而能避开贪恋的业,从生死轮回解脱出来。 3.二谛义 俗谛,真谛 4.僧肇的哲学 具体化了第二层次的二谛,说万物是有是静,说万物是无是动,都是俗谛。说万物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是真谛。 5.道生的哲学 善不受报 顿悟成佛 第三层次:无可言说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 你看你看是他诶的评论
    1.“风流”和浪漫精神 汉朝的时候文雅也是“风流”的特征之一。 2.《列子》的《杨朱》 任从冲动而生 3.任从冲动而生活 对于超乎形象者的感觉,超越感。具有道家学说养心即具有玄心的人,必然对于快乐具有妙赏能力,要求更高雅的快乐 4.情的因素 有风流精神的人的动情,倒不在个人得失,而在于宇宙人生某些方面 5.性的因素
  • 你看你看是他诶的评论
    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 1.名家兴趣的复兴 名家将“超乎想象”的观念贡献给道家 2.重新解释孔子 接受孔子,按照老庄精神重新解释孔子 3.向秀和郭象 4.“道”是“无” 道是真正的无 5.万物的“独化” 物自生,而不是他物所生。类似于特殊经济条件下产生共产主义而不是个人产生 6.制度和道德 社会随行势变化,制度和道德随之而变。 7.“有为”和“无为” 一个人在他的活动中,让他的自然才能充分而自由的发挥,就是无为。 8.知识和模仿 9.齐物 万物同等,登上了通向混沌一体没有差别境界 10.绝对的自由和决定的幸福 有限范围内自得其乐 幸福也是有限的。而超越有限,与无限合一,从而享受无限而绝对的幸福
  • 你看你看是他诶的评论
    1.统一思想 儒学为官方学说 2.孔子在汉代思想的地位 3.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 儒家理想与现实 4.杨雄和王充 科学怀疑,反对偶像崇拜 5.道家与佛学 佛学与道家最精妙结合:禅 6.政治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