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章节目录
谢辞
序
译注者序
第一卷 善
第二卷 道德德性
第三卷 行为
第四卷 具体的德性(续)
第五卷 公正
第六卷 理智德性
第七卷 自制
第八卷 友爱
第九卷 友爱(续)
第十卷 快乐
附录一 全书内容提要
附录二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表
内容简介
尼各马可伦理学,ISBN:9787100035750,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廖申白译注
下载说明
1、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作者[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Aristotl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在完善的友爱的意义上,一个人不可能是许多人的朋友,正如一个人不能同时与许多人相爱(因为,爱是一种感情上的过度,由于其本性,它只能为一个人享有)。
P240-241然而上面所谈到的友爱都包含着平等。因为,双方或者都提供同样的东西并希望得到同样的东西,或者以不同的东西,如快乐和好处,相交换。
P242友爱上的平等同公正上的平等不同。在公正上,平等首义为比例的平等,数量的平等居其次;在友爱中,数量的平等则居其首,比例的平等居其次。
P243而被爱的感觉十分接近于多数人所追求的被授予荣誉的感觉。然而,人们喜欢荣誉不是因其自身,而是因偶性。(注3) 注解3 荣誉是自身即善的事物,但是它可能被当作手段来追求。当它作为手段被追求时,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它是在偶性而不是本性的意义上被追求的。
爱似乎是一种感情,友爱则似乎是一种品质。(注3)因为,对无生命物也可以产生爱,回报的友爱则包含着选择,而选择出于一种品质。人们在因所爱的人自身之故而希望他好时,这种善意不是基于感情而是基于一种品质。爱着朋友的人就是在爱着自身的善
注解3 ……品质只是对感情进行调整之后的结果……亚里士多德更明确的理论在于友爱是品质,而品质被理解为自然感情的理智的表达。友爱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显然是德性品质,包含着最多感情的一种品质。
既然德性同感情与【实践】相关,既然【出于意愿的】感情和实践受到称赞或谴责……
苗力田译德性既然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所以对于那些【自愿的】行为就赞扬和责备……
τῆς ἀρετῆς δὴ περὶ πάθη τε καὶ 【πράξεις οὔσης】, καὶ ἐπὶ μὲν τοῖς 【ἑκουσίοις】 ἐπαίνων καὶ ψόγων γινομένων... 出于ὤν/οὖσα/ὄν,出于既在,便理解成了出于意愿。 πράξεις οὔσης既可以理解为属实践的οὖσα,也可以理解为εἶδος为οὖσα的实践?有些人则正像已经抓过别人的痒自己就不再怕被抓痒那样,由于能预见事情的来临,并预先提高自己,即提升自己的逻各斯,而经受住感情的——不论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冲击。
读书的原因,一个是怕以后读不进了,还有一个就是上面说的这个。快乐与痛苦是政治哲学家考察的对象
不知悔改的人便不可救药
青年人可以在几何和数学上学习得很好,可以在这些科目上很聪明,但是我们在他们身上却看不到明智。这原因就在于,明智是同具体的事情相关的,这需要经验,而青年人缺少经验。因为,经验总是日积月累的……青年人可以咏诵表达着始点的词句然而不相信它们,而数学的知识内容则是明明白白的。此外,在考虑上可能发生两种错误:活在普遍知识方面发生错误,或在具体内容方面发生错误
这里对廖申白老师的后一句翻译质疑下,179页翻译有一句【一个人可能会说,所有的重水都有益健康,也可能会说这种水是重水】,这里的【重水】是具体什么东西,难道是氧化氘…… 古希腊的时候哪有这个东西?有些人说,一个人如果知道了那个行为是恶的,就不会去做。因为,如苏格拉底所说,一个人有知识,又奴隶般地被别的事物宰制,这是荒唐的。苏格拉底一直完全反对这种观点。他坚持说,既然没有人会明知而去做与善相反的事,除非不知,那么就完全不存在不能自制的情形。这种说法与现象不符。
如果德性是品质,那么仅仅知道德性就并不能使我们做事情更有德性。这与健康和强壮的情形一样。健康和强壮这两个词并不带来健康和强壮,而恰恰产生于健康和强壮。仅仅知道什么是健康和强壮不等于做有益健康和强壮的事情。因为懂得医学和运动学并不使我们更能从事有益健康和强壮的活动
大度的人就是这样的。这种品质上不及的是谦卑的人,过度的是虚荣的人。这两种人也不被看做坏人。因为他们并不伤害别人,而是做错了事情。谦卑的人剥夺了自己所配得的重要性。而且,他似乎是对他自己不好。因为,由于不认为自己配得那种重要性(而且似乎不认识自己),他没有去追求那些否则他就会去追求的善事物。我们并不认为这样的人愚蠢,而是认为他们过于谦让。不过这种评价反倒使他们的情况更糟。因为,人们追求的都是相应于他们的那种善,而他们却由于认为自己不配得而放弃那种高尚[高贵]的活动和对那些善事物的追求
首先标记一处问题原文【他没有去追求那些否则他就会去追求的善事物】这句话很别扭,语句不通顺,不知道是商务版排版的勘误还是廖申白老师当初的一个疏漏。由于希腊文不懂,对照Ross的英译本看一下这个部分,贴出来如下 For the unduly humble man, being worthy of good things,robs himself of what he deserves,and to have something bad about him from the fact that he does not think himself worthy of good things , and seems also not to know himself ;else he would have desired the things he was worthy of ,since these were good 这一句翻译为【他没有去追求那些本来他可以配得上的善事物】。 然后这里特别记录的原因是,这一段对过度谦卑以致说是自贬的人 可能就是指苏格拉底,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式的自贬提出了批评,廖申白老师在注释里面做了归纳 1.它不是出于对自己的重大价值的正确的判断 2.它使人没有去追求他本应该追求的重大的东西慷慨的人,也像其他有德性的人一样,是为高尚[高贵]的事而给予。他会以正确的方式给予:以适当的数量、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当的人,按照正确的给予的所有条件来给予。他在给予时还带着快乐,至少不是带着痛苦。因为德性的行为是愉悦的或不带痛苦的。
读到此处首先反应过来的确实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当中对慷慨的相关说法,应该讲马基雅维利的确是在颠覆古典的意义上谈了另一番君主当如何慷慨。【此处待贴上马基雅维利的相关论述】 亚里士多德给出的慷慨的确是古典意义的,慷慨是一种适中的德行,慷慨在于人对财务的处置关系,在于人的给予和接受财务的行为,尤其是就人的给予财富方面的行为。这种行为和品质的过度状态是挥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挥霍是自我毁灭的行为。不及的状态是吝啬。 结合此段文本,这里尤其想要说的是关于给予的积极认识。因为至少在亚里士多德、尼采、弗洛姆这三个人那里同时看到了这种大思想家对给予的艺术的严肃而且重大的思考。 亚氏的论述文本就在此处,而尼采通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讨论的政治哲学的重大问题是给予,查拉图斯特拉的第一次下山便是因为他要给予,因为他对人类的爱,而且第一次的下山失败原因之一也是先知查拉图斯特拉本身对给予的艺术把握不足,民众们天然地怀疑有人会只想给予而不偷窃。在尼采这里,给予是哲人完成自己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此处待贴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相关段落】 而在弗洛姆这里,给 的定义更加强调了人的创造性活动,能够给予的人必然是富有创造力冲动者,是生命力量的满溢者,其实这里弗洛姆深刻地收到了哲人柏格森的影响,给予的概念和创造力的驱动 紧密联系在一块,弗洛姆的给 更多是在爱的意义上讲。 三位哲人在各自的角度阐释了 “给”的积极内涵,给应该是创造性的,应该是快乐的,应该对他人有益/友善,应该是做对自己好也对他人好的事情。……人们就是以这几种方式中的某一种来规定友谊,善良的人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其他的人,只要把自己当作好人,也是这样。正如所说的那样,德性和善良看来就是事物的尺度)。因为,这样的人表里如一,全心全意地追求着同一事物。所以,他希望自己善良,或者认为善良,并加以实践。(因为这就是思索的部分,看来这部分才是人的真实存在。)他想望生活,自我保存,特别高贵的是思考,对于善良的人来说,善良才是真实的存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好。如若让一个人变成其他东西,给什么他也不会要。(就是神也要把现在当作最高的善。)他就要保持现在的这种样子。看来理智就是每个人的真实存在,它是高于一切的。好人愿意与自己作伴,并且以此为乐。过去的回忆使他欣慰,未来的美好希望使他愉悦。思辨盈溢着他的心怀。他比谁都易于感受快乐和忧愁,他无时不在快乐和痛苦,而不是一会儿快乐,一会儿痛苦,正好像他从不后悔。
对于善的型也只得这样。就算有某种善是述说着所有善事物的,或者是一种分离的绝对的存在,它也显然是人无法实行和获得的善。而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人可以实行和获得的善。然而有人可能认为,对于善的型的知识,作为可以帮助我们获得那些可以实行和获得的善事物的手段,还是值得去获得的。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型,我们就更清楚哪些事物对我们是善的;清楚了哪些事物是善的,就更能够获得它们。这个论点虽然有几分道理,但是却不合乎科学的实际。因为,尽管所有科学都在追求某种善并且尽力补足自身的不足之处,它们却不去理会这种善的知识。如果它果真有如此重要的帮助,所有的技艺就不会不知道它、不去追求它。很难看清,善的型式将给一个织工、一个木匠什么帮助。也很难看出,对善的型进行沉思如何能使一个人成为更好的医生或将军
在这里的整理是不够完整的,Plato与Aristotle在善概念的理解或者是说更根本的形而上学方面的分歧实际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在本书该部分【柏拉图的善概念】里面,Aristotle还有对Plato的驳论加立论: 最核心的是形而上意义上,亚氏认为善只是实体之间某种性质或关系的陈述和形容,但世界上根本性的存在只是实体,所以他攻击柏拉图主义者所推及的“善本身”根本不存在对应实体。原文14页【而绝对或实体在本性上优先于关系,关系似乎是实体的派生物或偶性】。按这样的思路,单独讨论善本身是不可能的,任何善的讨论必定源于对某种善的具体体现事物的讨论。比如说我们在讨论医术的善时,就必定源自对医术具体内容和具体技艺本身达致的健康效果。亚氏也站在学科的角度提醒我们,最能够推进对这种善的增益的是对具体善的对应实体的讨论,而只构想出那个善本身与思考那个善本身并不能帮助我们增长什么善。“善自身”与具体的善事物,就它们都是善的而言,也就没有什么区别。“善自身”也并不因其永恒就更善,因为长时间的白并不比一天的白更白
而亚氏也考虑到柏拉图主义者对自身理论的一种重新解释,这种解释见于《理想国》当中。善本身的提法的理论价值在于区分两种善的事物,并以这种区分来重新规划和理解我们的日常政治与伦理生活。我们可以看出一种反对意见,即这种理论所说的不是所有的善的事物;那些因其自身故而为我们所爱、所追求的事物是因属于一个单独的型式而被称作善的;任何产生或保持着这些善或阻止着它们的对立物的善事物,都是因作为它们的手段而被称为善的。这样,善事物就可以有两种:一些是自身即善的事物,另一些是作为它们的手段而是善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个柏拉图理论的说法的证明似乎是采用了归谬法,他的逻辑基本是: 将柏拉图主义者观点认定为惟有善的型之外便无任何其他事物属于自身即善的事物,而他又给点善的概念是在同类事物当中显现,柏拉图主义者提出的荣耀、智慧、快乐等几种属于自身即善的具体实例,然而这几种内在却并不属于同类事物——因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结论是柏拉图主义者认定的自身即善的事物也必定无法通过善本身的型通过型向下理解获得型的一系列同类实例获得,这样这个善的型本身也是一个空洞的摆置(【这个型式就是空洞的】原文15),亚氏提醒我们这些被柏拉图主义者认定自身即善的事物仍然是在不同的型当中抽象获得的,也就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善的型式并没有什么演绎的意义。读好的伦理学著作亦有不同的阶段:读到并记住一些词句,认同一些道理,对生活事物可以提出一些意见,此其一;悟到作者的真实体验,进而对作者的思想达到一种整体性的理解,并可在实践中借鉴和体会,此其二;对作者的思考可以作批评性的研究,并能旁通若干其他理论,进而对人的生活事务与政治事务作出独立的、融会贯通的思考,不因人附言,也不因人废言,并进而对生活事务、政治事务乃至人类的精神有所贡献,此其三。
所以,智慧显然是各种科学中的最完善者。有智慧的人不仅知道从始点推出的结论,而且真切地知晓那些始点。所以,智慧必定是努斯与科学的结合,必定是关于最高等题材的、居首位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