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章节目录
读者调查
第一部分 知觉、记忆和情境
第一章 选择性知觉
第二章 认识不协调
第三章 记忆和事后聪明式仿差
第四章 情境依赖性
第二部分 问题如何影响答案
第五章 可塑性
第六章 问题的措辞和框架的影响
第三部分 决策模型
第七章 期望效用理论
第八章 理性决策的勃论
第九章 描述性决策模型
第四部分 直觉与偏差
第十章 代表性直觉
内容简介
本书的对象是希望了解决策与判断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的非专业人士。它着重是实验结果而不是心理学理论,是出人意料的结论而不是猜想,是对研究的描述而不是数学公式。一句话,这本书是想要大家高兴而且思考,同时也是为了传播和普及心理学的知识。 本书共分6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介绍决策与判断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觉、记忆、情境和提问方式。第三和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决策的经典模式,并与最近有关判断偏差的新模式做对比。第五部分探讨由团体做出的判断和关于团体的判断。第六部分讨论决策与判断的一些常见的陷阱。第一章都设计成能够单独成立的专题,所以读者可以自由地跳跃不同的章节或随意地安排阅读顺序。 本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第1章之前的读者调查,这个调查的问题是根据以后章节中涉及的研究问题改编和复制而成的。
下载说明
1、决策与判断是作者斯科特·普劳斯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决策与判断是人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建立在数学和逻辑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人的感情、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的。我们做出决策和判断的标准并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最佳选择,而是建立在人类心理上的第一满意选择。 决策和判断的基本要素:知觉、记忆、情境和提问方式。 1.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形成对某个事物的积极态度,那么就引导他,使他致力于得到这个事物。 2.如果你希望一个人对某种错误行为的道德判断变得温和一些,那么就引诱他做出这种行为。相反,如果你希望一个人时某种错误行为的道德刻断更加强硬,那么就引诱他,但不足以使他做出这一行为。 众所周知,态度的改变会引起行为的改变。但有关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研究表明,态度的改变也叮能是由于行为的改变所引起。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为了保持一致性。人们常常不得不去改变他们的信念使之与行为一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会扭曲或者忘却他们原有的信念。 记忆并不是在我们过去经历发生的时候被我们存进记忆库中的拷贝。相反,记忆是在我们提取它的时候才建立起来的。在发生重建的这一瞬间,我们所用到的重建材料也就是那些填补缺失细节的逻辑推断、与原始记忆混合在一起的关联记忆以及其他一终相关信息。 问题的形式,即使只是有一个词不相同,也能够显著地影响到人们对一件事情进行记忆重组的过程。储存在脑海中的记忆并不是固定的。每个记忆并不是与其他记忆分开来单独储存的。人们并不是简单地记住句子,他们构造并记住了一个总体的情境。一旦一部分信息与其他信息相结合,有时候就很难分清楚哪些信息是新的,哪些信息是早已经存在于脑海中的了。 事后聪明式偏差(我早就知道一切)效应是这样一种倾向,它将已经发生的事情视为相对不可避免和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忽略了自己的判断实际上已经受到已知结果的影响。 如果你希望减少事后聪明式偏差,那么你应该仔细考虑,过去的事件在什么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果你只考虑为什么事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可能你就会高估这一结果出现的必然性以及类似结果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实际上,如果只是单纯地告诫人们存在事后聪明式偏差并鼓励他们避免出现这种偏差,还不足以消除这种偏差。要避免受到事后聪明式偏差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另一种结果可能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决策者并不是孤立地去感知和记忆某个事件,而是根据他们过去的经验和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去理解和解释新信息。在不同情况下,同一个人对同一刺激(如某种人格特征)的认知可能会完全不同。 那些职业的说客很早就认识到了对比效应的力量。比如说,地产经纪在劝说买家买下其想要出售的房屋之前,常常会让买家看一所破旧或者是标价过高的房子,以利用二者之间的对比效应。政党候选人经常宣扬他们过去的一两个成功事例,以利用晕轮效应向选民们展示自己所具备的各方面能力。广告商则费尽心机地为他们所促销的产品制造出吸引人的情境。 有时候,即使只改变一两个词语,不管是问题本身变化还是答案选项变化—也会对人们回答问题产生深刻影响。 重构问题能产生惊人的结论。决策者不仅会构架他们的选择,他们也会构架选择的后果。 *不要被很细节的情境所迷惑。正是情境中的细节使得整个情境看起来更加具有代表性,但是同时也减少了其发生的可能性。一般而言,情境越是具体,其发生的可能性越低—即便这样的情境看起来能够非常好地代表最可能发生的结果。 *只要有可能,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注愈基线值。当一个事件极少发生或者是非常普通的事件时,基线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基线值是一个极端数值时,代表性往往成为发生可能性的误导因素。 *记住偶然性并不具备自我修正的功能。一系列的坏运气,就是一系列的坏运气。它并不意味着相应的好运气必然会来临,也不意味着事物总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个随机的过程(就像投掷一枚没有偏差的硬币)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产生一定的结果,那么过去的事件对将来发生的结果并不会产生影响。 *不要错误地理解向平均数回归。即使出现了一系列的坏运气,也不一定会有一系列的好运气与之相平衡(或者相反),但是一些极端的成绩往往会跟随着一些更接近平均数的成绩。向平均数回归是非常正常的,无论结果是否受到一些随机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某些时段,这些随机因素结合在一起可能产生一些非正常的结果,但是在接下去的情境中,成绩通常会回归正常。 决策者“通常会依据一些容易想起来的事例来判断一种类别出现的频次或者事件发生的概率”。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直觉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在所有条件都平等的前提下,普通的事件要比不寻常的事件更容易被记住或者想像出来。决策者利用易得性直觉来估计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往往能够将困难的决策内容简化。 但是,无论你使用何种直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这样的一般原则都可能失效并导致系统性偏差。有一些事件相对于其他事件而言更容易想到,并不是因为这样的事件更经常发生或者具有更高的发生概率,而只是因为这样的事件更容易被提取。可能是因为这样的事件是刚刚才发生的,也可能是这样的事件掺杂了很多情绪的因素。 易得性直觉是一个误导人们进行频率判断的因素。 人们的直觉会根据事件在大脑中唤起的难易程度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由于交通事故、龙卷风或者谋杀几乎都是媒体的头条新闻,因此它比那些发生频率更高的事件:胃癌、雷电或者糖尿病更“容易提取”。 当某些事件本身很难被想像时,易得性直觉也可能会导致偏差。 当结果在视觉上更容易辨认时,易得性直觉同样可能会导致偏差。 生动性通常是指某事件多么具体和易于想像,尽管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它还会有其他的含义。有时候,指某事在情绪上的令人激动,或者是事件之间在时间或者空问上的接近性。许多研究的结果表明,决策者更加容易被生动的信息所影响,而不是平淡的、抽象的或者是统计的数据。 生动信息的力量深得广告人、政客以及许多其他的“专业说服者”的青睐。而生动性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领域是法庭。信息的生动性可以影响陪审团最后的决策。 尽管生动效应在某些情境下是可以产生作用的,但是其适用的范围和效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依据易得性直觉的一般原则,相对于平淡信息而言,对事件的生动描述可以提高人们对其发生概率和频率的判断。 正如相关关系并不能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一样,因果关系也不能保证一定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首先,决策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正性的、已被确认的关系。在判断相关关系时,没有出现的事实往往是最为关键的。 第二,在判断一个关系是否存在之前,决策者应该问自己,他们的判断是基于自己的观察还是期望。如果是前者,相关关系就有可能被低估;而如果是后者,相关关系就有可能被高估。这种差异与关于相关错觉和无法识别的相关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最后,决策者必须很好地识别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两个存在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可能只存在很弱的相关。 群体盲思有8个普遍的特征: 1)群体中大多数或所有成员都抱有一种自己“无懈可击”的错觉,这种错觉导致过分乐观以及过度的冒险。 2)集体努力对警告采取忽视的态度或者对其进行合理化。 3)对群体固有的道德观加以毫不质疑的信任。 4)对提出建议者充满刻板印象,认为他们都太邪恶而不值得与之谈判,或者认为其太弱或太愚蠢而不会构成严重成胁。 5)任何不赞同多教人意见的群体成员都会感受到压力。 6)关于全体意见一致的共同错觉。 7)对与表面上一致的群体意见相背离的想法进行自我审察。 8)自封的群体“精神保卫者”,使群体远离任何可能破坏群体自满感的信息。 避免出现群体盲思的预防措施: 1)群体领导应该明确鼓励不同的意见和批评,包括对他们自身观点的批判 2)群体领导应该避免在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个人偏好 3)与其他群体—或者与其他领导—一起考虑同一个问题(这样就可以比较不同的答案) 4)群体成员应该与受信赖的同事定期对群体进行审议,并且向群体报告讨论的内容 5)群体应该要求群体外的专家或者有资格的同事参加群体的会议,并且鼓励他们挑战群体的一致意见。 避免群体盲思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正式任命某位群体成员担当批评者的角色。每条措施都是使不同的意见合理化,都是在利用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所能起到的减少群体盲思的作用。 群体讨论容易增强群体成员达成一致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极化。 被试在参加群体讨论后,似乎更愿意提倡和用户冒险的行动。这一变化称为“风险转移”。 (1)避免群体盲思的最好方法是明确地鼓励成员发表不同见解, (2)在这一见解正确的情况下,少数人可显著地提升群体判断的正确率。开放性的讨论课大幅度提高正确率。但是如果群体中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正确的,那么群体讨论也无济于事。群体讨论可以使正确率显著提高,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群体成员都回答正确。 判断数量和大小,群体通常比个体稍微准确一些; 判断逻辑问题,群体通常比个体表象更好,但是群体中最优秀的成员独自解决问题的结果往往好于群体整体 判断一般知识性问题,群体通常比水平中等的成员表现更好,但群体中最优秀的成员往往超过群体的成绩或与之相当。 从这三种判断任务可以发现,群体比起水平居中的成员作出的判断更为准确,但群体中最好的成员经常胜过群体整体。对于容易的任务,增加群体的人数只能增加一个人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对于困难的任务,群体合作的主要优势在于,群体成员称汇聚所有人的资源并纠正他人的错误。独立产生想法后汇总要比群体会议更加有效。群体讨论的优越性主要在于汇集的功能,而不是实质上的群体互动。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解决难题的最好方法是让几个人独立思考问题然后汇集他们的想法。 5种群体决策技术: (1)“一致意见”,即面对面的讨论,直到形成所有成员都接受的意见; (2)“辩证”技术,即要求群体成员讨沦可能导致判断偏差的因素; (3)“独裁者”技术(也称最佳成员技术),即面对面的讨论选择出一位成员,他的判断代表了整个群体; (4)“德尔菲”技术,即群体成员不直接见面,而是以某种顺序循环匿名提供答案,直到形成一致意见或稳定看法(这一技术的优势是避免了个别成员或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的成员垄断讨论); (5)“集体”技术,即禁止群体成员有任何形式的互动,只是把成员们的判断平均化,得到“群体”判断。 群体决策和判断的研究暂有如下结论: 1)很多个体水平的直觉和偏差在群体中发挥了同样的效力。 2)群体讨论通常会加强已有倾向。 3)群体通常比一般的个体表现好一些,尤其是在一名指定的领导者鼓励全体成员发表见解的情况下。 4)群体中最好的成员通常比群体表现更好(有时可使用独裁者决策技术来利用这一点)。 5)几个人独自使用头脑风暴法比群体会议更为有效。 困扰决策者的三个常见问题 1)过度自信 2)自我实现的语言 3)行为陷阱 行为陷阱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人或者群体从事一项很有前景的工作,最后却变得不尽人意并且难以脱身。 “诱捕”,被定义为:一个决策过程,此过程中人们持续提高对已经被证明是失误的先前选择行为的忠诚度,目的是使他们以前的投入显得合情合理。 当责任重大时,失误导致了更多的投入,而非更少。 (1)在被动地维持现状的情境中(例如自动的再投资计划)比在主动选择继续 与否的情况下更加有诱捕倾向 (2)诱捕在竞争的社会条件下比非竞争的社会条件下来得激烈,这一点至少对男性而言是成立的 (3)诱捕不仅在个体中,在群体中也会出现,尽管这可能仅对女性成立。 减弱或避免诱捕的方法: 1)在做出一个承诺之前把结束的成本明确化,就是说,在投入一项长期风险之前要清楚地考虑中止行为的代价。决策者在任何可能的时候事先设定极限,并且用下述方法利用所设定的极限: 并不是说达到极限所设定的数量就马上主动退出,决策者应该利用他们所设定的极限点,作为一个重新衡量继续或终止行为的决策时间点,而无论他们事先已经投入了多少。也就是说,如果个人决定继续投资而超过事先设定的极限的话,应该以对未来的(而不是过去的)成本一效益分析为基础。 2)让不同的人进行最初和后续的决策。这样的好处是后来的决定是由不必为先前错误负责的人做出的,但是缺点是,决策的不连贯性以及组织记忆的潜在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