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作者:蒋方舟

分类:文学

ISBN:9787549543519

出版时间:2013-1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杂文  随笔  青春  成长  中国文学 

章节目录

代序 故人无少年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为什么不敢“留点余地”
三十未立,二十而蹲
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
中产阶级的孩子
天才的出走
被绑架的盗火者
长安青年
想象的祖国
作家真正的恐惧,是被“国家”所魇住
文学中的乡土中国
中国作家梦魇
我们的谎言是纯净的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孤单做伴

内容简介

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 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 2008年秋天,作者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12年毕业,受聘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回首过往五年,课业之外,作者亦经常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及多种社会活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不精彩。然而在忙碌与喧腾背后,作者却渐感迷失与困惑:参与的讨论越多,离真相仿佛越远;战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写越多,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剑拔弩张的嘴脸。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本书特别收录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长文《审判童年》。在四万余字的篇幅中,作者博采众议,纵横捭阖,重新审视与阐发涉及童年的若干命题,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读之或忍俊不禁,或瞠目结舌,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蒋方舟

下载说明

1、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作者蒋方舟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姜姜的评论
    指责国民劣根性以及素质低下是鲁迅以来知识分子的职业许可证。它既说出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声,又巧妙规避了政治上的风险,同时也有个优美的愤怒姿态。
  • 姜姜的评论
    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恶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的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黑塞《悉达多》)
  • 姜姜的评论
    这事如同其他骇人听闻的社会新闻一样,引起一阵激愤和讨伐之后就被迅速遗忘,并没有点燃什么东西。人心像是早就被烤成了灰烬,用手一捻,不过是多了一层灰。
  • 姜姜的评论
    他们大概没有以自己期待的方式改变世界,但还在非常努力地让自己不被世界改变。
  • 姜姜的评论
    我们不求能成为剧院里的主角,但是至少要做一个成功的小丑。
  • 姜姜的评论
    三十而立,立的也不过是安身立命的立;全副武装,对抗的不过是不断攀升的房价走势。 古人说三十而立,说明三十岁已经是很关键决绝的岁数了。三十岁,已经决定了后半生定格的形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古人寿命短,所以生命周期都压缩加速,反正我周围的80后,都仍保持着“二十而蹲”的姿势,他们将立未立,下一个动作还暧昧未卜,不知道会昂然地顶天立地,还是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 姜姜的评论
    这个社会已无旁观者,已无局外人。悠闲静坐的人要么被消灭,要么站起来做出起跑的姿势。这个社会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不在允许有人弃权,有人拒不起跑。
  • 姜姜的评论
    青春这个大园子,有点美丽,有点诱惑,有点危险,就是没有用。但若全拔了无用的劳什子,改种饱腹的卷心菜,伊甸园变成菜园子,未免也太可惜了。
  • 姜姜的评论
    对信仰消费主义的青春,我给予有所保留的尊重。对于把青春本身就当做一件巨大消费品的人,我才是立正敬礼,表达最大程度的敬畏。
  • 姜姜的评论
    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就能称王,因为他拥有了自由。
  • 姜姜的评论
    每一代人的青春期都是不满的,无条件的不满,无条件散发恶。青春期的凶猛看起来完全是每个人必经的生理阶段。但是随着新的网络时代到来,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期已超出了它本身的范围。
  • 姜姜的评论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音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 萧然的评论
    我原本以为,蒋方舟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乖乖女”“好学生”,才看了个开头,已经完全颠覆了她在我心中的形象,看着她自嘲似的调侃要在“残酷青春”文学中呐喊几声,我已经开始认同她和我们处在同一个青春了,不愧是才女,先于同龄之人很多年。
  • 加菲先森的评论
    台北是很容易让人喜欢上的城市,刚到大城市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往往是设计和规划过的“城市印象”而在台北,面对的则是一种复杂和旺盛的生命活力。规划是生活的延伸,该有树的时候便出现了树,在要有路时就有了路,所有的路都沿着房屋和包裹,而不是一拍脑门的设计和切割。
  • 加菲先森的评论
    台北应该是简-雅各布斯最爱的那种城市,它是自然生长的结果,这种生长是连贯、有感情且不可预测的,有自己的逻辑,规划在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 加菲先森的评论
    到了90年代以后,农民开始远离土地,“离土”让传统价值观日益衰落断裂。钱理群教授曾经写过这样一个令人无比唏嘘的故事:某农村,在“文革”时仍保存着儒家的传统秩序,知识分子逃入乡下开设私塾,教授小孩读书,在动乱的年代,这里仍然保留着有条不紊的耕读文化。然而到了90年代,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生意,倒买卖,终于,村里的年轻人为了买卖木材而砍掉了村里的一颗千年老树。老树的轰然倒下仿佛是个象征,象征着某种价值观的彻底轰塌。连大的政治动乱都无法摧毁的道德传统,最终还是被经济利益所摧毁。
  • 微笑的长颈鹿的评论

    面对让人万分痛苦的新旧交替,鲁迅和沈从文采取了同样的应对方式:他们在记忆里重塑故乡,追忆那些美好淳朴的人或事,把今朝和往昔穿插混淆,营造出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氛围,让真实与虚构,记忆和现实变得无法界定。

    其实收录在第二部分“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的文章,我都挺喜欢的。 这段文字让我想到《呼兰河传》(小蒋在后文也提到了它),读书时只是喜爱萧红的娓娓道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那个东北的旧年乡镇。元旦时分看了《黄金时代》,初步了解了萧红生平,却也始终不了解为何在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时代,她却固执地用笔记录着那个平和的故乡。这部作品在那个时代不受重视,不足为怪。 这篇文章给了我答案。也许可以称之为“避世”,但他们怀念着儿时那个无忧无虑的、混杂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的世界——闰土戴着银项圈、用叉子叉着猹的瓜地,住着女孩、老人和黄狗的白塔脚下,还有小姑娘屁颠屁颠跟着祖父种菜的后园。 啊啊,它们是那么令人心生向往。 可是执笔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们,却都浴血奋战在那个最黑暗的时代啊。
  • 微笑的长颈鹿的评论

    “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恶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的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这段话出自黑塞的《悉达多》,讲的是一个青年人孤独地寻找世界之真理、生命之真理、自我之真理的故事。

    这段文字虽然不是小蒋所撰,但给了我莫大宽慰。既来之则安之,虽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建构起一个想象中的家园,但毕竟它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又被一个点名刷屏了——“如果不考虑现实因素,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也有很多平凡的职业,更多的却是存在于理想中。 这个点名的流行除了从众心理作祟外,也是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在缓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宣泄负面情绪。引用知乎上的一段话,“认识和行为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会让人感受到很多负面情绪。” 当然,这种情绪会使人消沉颓废(就如本章中的天才少年柳传志,最后拂袖归依佛门),也可能使人获得动力。而只有“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它才得以成为动力。虽然现实永远不可能成为童话,但当我们爱上现实时,会发现它比童话要美好。
  • 加菲先森的评论
    冷漠的一代 调侃的一代 <图片1>
  • 加菲先森的评论
    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就能称王,因为他拥有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