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代序 故人无少年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为什么不敢“留点余地”
三十未立,二十而蹲
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
中产阶级的孩子
天才的出走
被绑架的盗火者
长安青年
想象的祖国
作家真正的恐惧,是被“国家”所魇住
文学中的乡土中国
中国作家梦魇
我们的谎言是纯净的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孤单做伴
内容简介
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 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 2008年秋天,作者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12年毕业,受聘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回首过往五年,课业之外,作者亦经常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及多种社会活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不精彩。然而在忙碌与喧腾背后,作者却渐感迷失与困惑:参与的讨论越多,离真相仿佛越远;战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写越多,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剑拔弩张的嘴脸。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本书特别收录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长文《审判童年》。在四万余字的篇幅中,作者博采众议,纵横捭阖,重新审视与阐发涉及童年的若干命题,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读之或忍俊不禁,或瞠目结舌,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蒋方舟
下载说明
1、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作者蒋方舟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面对让人万分痛苦的新旧交替,鲁迅和沈从文采取了同样的应对方式:他们在记忆里重塑故乡,追忆那些美好淳朴的人或事,把今朝和往昔穿插混淆,营造出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氛围,让真实与虚构,记忆和现实变得无法界定。
其实收录在第二部分“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的文章,我都挺喜欢的。 这段文字让我想到《呼兰河传》(小蒋在后文也提到了它),读书时只是喜爱萧红的娓娓道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那个东北的旧年乡镇。元旦时分看了《黄金时代》,初步了解了萧红生平,却也始终不了解为何在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时代,她却固执地用笔记录着那个平和的故乡。这部作品在那个时代不受重视,不足为怪。 这篇文章给了我答案。也许可以称之为“避世”,但他们怀念着儿时那个无忧无虑的、混杂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的世界——闰土戴着银项圈、用叉子叉着猹的瓜地,住着女孩、老人和黄狗的白塔脚下,还有小姑娘屁颠屁颠跟着祖父种菜的后园。 啊啊,它们是那么令人心生向往。 可是执笔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们,却都浴血奋战在那个最黑暗的时代啊。“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恶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的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这段话出自黑塞的《悉达多》,讲的是一个青年人孤独地寻找世界之真理、生命之真理、自我之真理的故事。
这段文字虽然不是小蒋所撰,但给了我莫大宽慰。既来之则安之,虽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建构起一个想象中的家园,但毕竟它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又被一个点名刷屏了——“如果不考虑现实因素,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也有很多平凡的职业,更多的却是存在于理想中。 这个点名的流行除了从众心理作祟外,也是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在缓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宣泄负面情绪。引用知乎上的一段话,“认识和行为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会让人感受到很多负面情绪。” 当然,这种情绪会使人消沉颓废(就如本章中的天才少年柳传志,最后拂袖归依佛门),也可能使人获得动力。而只有“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它才得以成为动力。虽然现实永远不可能成为童话,但当我们爱上现实时,会发现它比童话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