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作者:[美] 黄仁宇

分类:历史

ISBN:9787101054491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标签: 历史  明史  明朝  中国历史  经典  中国 

章节目录

出版说明
自序
第一章 万历皇帝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参考书目
附录一
《神宗实录》一
《神宗实录》二
附录二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融会作者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万历十五年》英文本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好评如潮,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韩文等版本。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下载说明

1、万历十五年(增订本)是作者[美] 黄仁宇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周游的评论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09 12:59 (高亮) 原文: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09 13:03 (高亮) 原文:即算本朝推行伦理道德以作为治国的标准,收效不如理想,可是也别无更好的办法。假如没有这些观念和原则,我们政府靠什么而存在?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09 13:03 (高亮) 原文:个人的私心会随时随地变迁,只有伦理道德永恒不变。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11 10:11 (高亮) 原文:而权术又总是和诚信背道而驰的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11 10:23 (高亮) 原文:芝兰当路,不得不锄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2 20:14 (高亮) 原文:而在皇帝那里,虽然无法挽留群臣所不齿的大官,却必须表示有能力斥退他们所欣赏的小官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6 19:36 (高亮) 原文:百官之所以绝对服从皇帝,即使不说是有条件的,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6 19:37 (高亮) 原文:主专制本来与文官制度相辅相成,在这庞大的组织中,下层的官员把无数不能尽合事实的书面报告逐级递送到中枢,以其数量之多和情况之复杂而要期望中枢事事处置得宜,自然是不可能的。端坐在宝座上的皇帝,他的力量带有宗教色彩,其神秘之处,就在于可以使不合理的处置合理化。换言之,皇帝的处置纵然不能事事合理,但只要百官都能俯首虚心地接受,则不合理也就成为合理。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6 19:44 (高亮) 原文:正德要求实现个性的发展,而帝国的制度则注意于个性的收缩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6 19:47 (高亮) 原文:文官们让他从小接受翰林的教育,注意他的家庭生活和私人活动,尤其防止他接受武官和宦官的不良影响。在后来闹得满城风雨的立储问题,其实也是把他纳入规范的一种节目,其目的在于使他懂得皇位的继承乃是国本,必须取得众人的公认而不能凭一己的好恶作出不合传统的决定。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17 20:31 (高亮) 原文:所有措施均出自诚意,这一大前提使他扪心无愧,至于成败利钝,那又并非他个人的力量所能左右。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17 20:38 (高亮) 原文:申时行虽然号称谦虚抑让,但毕竟没有达到唾面自干的境界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19 09:42 (高亮) 原文:如果和平的希望没有断绝就决心接受全面战争,这不能说是明智的办法。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19 09:42 (高亮) 原文:说到底,即使本朝的军队获捷一百次,也不能宣布占领了大沙漠;而对方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则可以使本朝彻底垮台。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20 20:08 (高亮) 原文:平日他们以道德的名义解决技术问题,现在却要用技术的名义去解决道德问题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20 20:11 (高亮) 原文: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 13-08-22 19:27 (高亮) 原文: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 13-08-25 09:48 (高亮) 原文:俭朴本来是一种美德,然而在这种条件下提倡俭朴,充其量也不外是一种手段,意在使行政问题简化,以适应政府本身的低能。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 13-08-25 09:48 (高亮) 原文: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 13-08-25 10:30 (高亮) 原文:这些乡民也似乎只是一群动物,既浑浑噩噩,又狠毒狡诈,易于冲动。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5 10:45 (高亮) 原文:武人在刀剑矢石之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在文官的心目中不过是血气之勇,即使克敌制胜,也不过是短暂和局部的成功而已。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5 10:46 (高亮) 原文:如果将领当机立断,指挥部队迅速投入战斗,那是贪功轻进,好勇嗜杀;要是他们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有利的战机,那又是畏葸不前,玩敌养寇。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5 14:44 (高亮) 原文: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9 19:02 (高亮) 原文:中国的古典诗歌,如果用冲淡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深切或激动的情绪,就谓之含蓄;如果用棱角分明的粗线条勾画出不受拘束的气概,则谓之豪放。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9 19:09 (高亮) 原文:但是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遮盖这些事实,就是不忠实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3-08-29 19:15 (高亮) 原文:祸来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苦海之难逃也。可如何!”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3-09-04 23:04 (高亮) 原文:以立异为标榜,立异的目的还是立异,所谓放浪形骸,无非是为了博取超凡脱俗的美名。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5-03-07 20:36 (高亮) 原文: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5-03-20 11:27 (高亮) 原文:创造一种哲学思想比较容易,因为它是哲学家个人意识活动的产物。但是宣布一种政治思想,以之作为治国的原则,其后果则为立竿见影,它必须在技术上符合现状,才能推行无碍。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5-03-20 11:37 (高亮) 原文: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 15-03-31 17:56 (高亮) 原文: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
  • 我系吖虫啊的评论
    自序 3: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46: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知道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 47: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勿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这一帝国既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饿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
  • 的评论

    ……先进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高层结构及低层结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础。

  • 的评论
    这种现象并没有从现代生活中消失。特别是出身农村、县城的“功成名就”之人更是被这种琐事所累。而提出要求的相邻却认为理所当然。 <图片2> <图片3>
  • 的评论

    然而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伟大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实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守的成文条例。……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过于精密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 我系吖虫啊的评论
    耗时一个多星期终于粗略的读完了 之所以说粗略不是因为一目十行,而是读完之后还颇为懵懂,很多都不懂,理解不了 所以要准备看第二遍了 不过按照这本书来说,我估计得读3遍才行
  • 的评论

    所有办理文牍事务的技术人员称之为“吏”,和文官属于两个不同的阶层,如泾渭分明。官吏可以罚降为吏,吏却很少能上升为官。

  • 的评论
    关于立常洵为储可行性的逻辑辩驳。以及关于法治与传统伦理关系的精彩分析。立储实则有法律依据,却拘于千年的三纲五常,中国社会的传统。
  • 的评论
    贵为一国之君的万历都无法遂愿册立最为宠爱的常洵为皇储,遂荒废朝政,疏远群臣,想想自己的命运也没有那么悲惨。
  • 的评论
    <图片1>
  • 的评论
    因之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派,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
  • 的评论
    难道一个人熟读经史,文笔华美,就具备了在御前为皇帝做顾问的条件?难道学术上造诣深厚,就能成为大政治家?……因为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
  • 我系吖虫啊的评论
    好吧,我连自序都没勇气看下去 这本书会很难很难吧 不要太复杂太深奥啊
  • Juneau的评论

    一个奇才卓识的人,在为公众的福利作出贡献的过程中,决不能过于爱惜声明,因而瞻前顾后,拘束了自己的行动。他可以忍辱负重,也可以不择手段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种舍小节而顾大局的做法被视为正当,其前提是以公众的利益为归依,而在伦理上的解释则是公众道德不同于私人道德,目的纯正则不妨手段不纯。李贽在这些方面的看法,和欧洲哲学家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极其相似。

  • Juneau的评论

    他应该直接地说良知是一种无法分析的灵感,有如人类为善的可能性属于生命中的奥妙。

  • falcon的评论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 BluePool的评论
    在我们这个古老的礼仪之邦里,绝大多数的农民实际上早被列为顽民愚氓,不在文化教养之内,即使在模范官员海瑞的笔下,这些乡民也似乎只是一群动物,,既浑浑噩噩,又狠毒狡诈,易于冲动。
  • Juneau的评论

    今天,有思想的观光者,走进这座地下宫殿的玄宫,感触最深的大约不会是这建筑的壮丽豪奢,而是那一个躺在石床中间、面部虽然腐烂而头发却依然保存完好的骷髅。它如果还有知觉,一定不能瞑目,因为他心爱的女人,这惟一把他当成一个”人“的女人,并没有能长眠在他的身旁。同时,走近这悲剧性的骸骨,也不能不令人为这整个帝国扼腕。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没有能把自己的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了活着的祖宗。张居正不让他习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那么他贵为天子并且在年轻时取得了祖宗的身份,对事实又有什么补益?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这里的地下玄宫,加上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所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冲破的凝固和窒息。他朱翎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 Juneau的评论

    一个从七品的下级文官,过去对朝廷的惟一贡献只是检举了张居正,今天居然具有这种道德上的权威,敢于直接指斥皇帝,其凭借者安在?万历的看法是,邹元标和其他诤谏者并非对他尽忠,而是出于自私自利,即所谓“讪君卖直。这些人把正直当做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人君的方法作本钱,然后招摇贩卖他正直的声望。 这种看法不无事实上的根据。有些文官熟读诗书,深知百世流芳之说,他们可以找到一个题目,宁可在御前犯不敬之罪,今日受刑,明日名扬史册。这样的说法,说明了忠臣烈士的名誉,确乎是一种高贵的商品。否则,何以有许多人愿意付出这样昂贵的代价,放弃经过千辛万苦挣来的进士出身,继之以血肉甚至生命去追求?

  • 你才是懒猫的评论
    <图片1> <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