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目 录 出版说明 总序 导言 从村落到国家 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 春秋列国风俗考论别录 战国时代列国民风与生计——兼论秦统一天下之背景 汉魏士人同乡间系考论 东魏、北齐内部的胡、汉问题及其背景 孝道与北魏政治 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 割据势力、经济利益与政治抉择——宋、金、蒙政局变动下的李全、李璮父子 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 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以江、浙地区为例 科场竞争与天下之“公”:明代科举区域配额问题的一些考察 哭庙与焚儒服——明末清初生员层的社会性动作 明表城市“民变”的集体行动模式及其影响 一九二四年上海徽帮墨匠罢工风湖——近代中国城市手艺工人集体行动之分析 另一种“伪组织”:抗战时期婚姻与家庭问题初探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经济史或中国社会政治史曾是台湾过去五十年史学研究比较热衷的课题之一。社会变迁是其中的一个子题。要说明这个子题,不能不先说说社会经济史或政治社会史研究的大脈络。大体来说,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点特色: 第一,不以马克思理论为框架,也比较不再关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史论战期间所争议的生产方式、阶级竞争、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性质等议题。这一方面是从大陆来到台湾的老一辈学者,在立场上绝大多数反对马克思或倾向于从史材料入手,不套用现成的理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实环境不允许学者自由接触和发表与马克思理论同调的著作和意见,总有的论战议题几乎不可能在台延续。 第二,由此形成的理论空白,六七十年代以从,在相当大程度上由西方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理论以及若干日本学者的学说来填补,研究方向比较集中到所谓的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和功能、阶层化现象、社会流动和变迁等等问题上。 第三,在材料上,文献与出土材料结合,不再偏重传统文献。1987年解除戒严以前,台湾学者一般少有机会接触到1949年以后中国新出土的文物和相同的研究。探讨社会史多继续在传统文献中打转。 第四、像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等那样从理论出发,综论中国古代社会的通贯性著作不再出现,而偏向于较细致地分析和讨论不同时代、地域、阶层里的社会现象,也推展出较多和社会相同新领域的研究。探索这些新领域的概念和方法,多源自近年流行的文化史、与过去社会史种类似问题的讨论已大不相同。 本册前半部前辈学者较多,后半部青壮辈学者较多,也展现出较多新的议题和多亲的风貌。
下载说明
1、社会变迁是作者邢羲田,林丽月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