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贝恩:承前启后的形式主义诗人_1 贝恩显真容—希勒勃兰特的版本打开了新视界 [ 德] 海森比特尔_12 强求的和解—论卢卡契的著作《反对误解现实主义》 [ 德] 阿多诺_19 1. 不幸者的故乡(1910)_27 2. 白霜(1910)_28 3. 陈尸所(1912)_29 4. 盲肠(1912)_34 5. 男女走过癌病房(1912)_37 6. 夜咖啡馆(1912)_39 7. 产房(1912)_42 8. 男人(在海滩)(1912)_44 9. 特快列车(1912)_49 10. 西方咖啡馆(1913)_51 11. 娼妓(1913)_52 12. 欧罗巴(1913)_53 13. 地铁(1913)_54 14. 青年黑贝尔(1913)_56 15. 逆子的呐喊(1913)_58 16. 唐璜与我们为伍(1913)_61 17. 母亲(1913)_62 18. 歌曲(1913)_63 19. 威胁(1913)_65 20. 猿猴之歌(1913)_68 21. 圣母(1913)_70 22. 强盗席勒(1913)_73 23. 此处无安慰(1913)_71 24. 女像柱(1916)_73 25. 克里特花瓶(1916)_77 26. 哦,黑夜—(1916)_79 27. 医生(1917)_82 28. 精神病科医生(1917)_87 29. 夜曲(1917)_89 30. 舞会(1917)_93 31. 合题(1917)_95 32. 咖啡馆(1921)_96 33. 牧师之子(1922)_97 34. 迟到者(1922)_100 35. 淋病(1922)_104 36. 长虱子的投机商(1922)_106 …… 133. 忧郁(1954)_355 134. 美好黄昏(1954)_360 135. 但是你—?(1954)_361 136. 奥林匹斯山(1954)_363 137. 两个梦(1954)_364 138. 花楸(1954)_366 139. 哀伤(1954)_367 140. 人性(1954)_369 141. 你们的练习曲(1954)_371 142. 歌曲(1954)_373 143. 即兴曲(1954)_375 144. 走出家门(1954)_377 145. 某夜(1954)_379 146. 家(1955)_381 147. 铝土矿(1955)_382 148. 湖(1955)_385 149. 万物太短暂(1955)_387 150. 词语(1955)_391 151. 来吧—(1955)_393 152. 请问在何地?(1955)_395 153. 尾声(1955)_396 154. 诗(1955)_398 155. 最后的春天(1955)_400 156. 尼克(1955)_401 157. 遇见普通人(1955)_403 158. 舒曼(1955)_405 159. 寂静(1955)_407 160. 别悲伤(1956)_409 诗应当改善人生吗? [ 德] 贝恩_411 贝恩与政治 _425 贝恩生平和创作年表_460
内容简介
●贝恩在早期作为一个狂热的圣像破坏者活跃在德国诗坛,其创作主题多为肉体的崩溃:疾病和死亡。1912 年贝恩发表了惊世骇俗的诗集《陈尸所和其他诗歌》,该诗集像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德国文坛。组诗《陈尸所》由五首诗歌构成一个尸体解剖系列,诗人以跳跃性的、涩滞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幅幅恐怖的死亡场景,其细节描写令人作呕。然而正是这种极端化的表现形式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1932年4月贝恩当选为普鲁士艺术院院士。1949年贝恩在出版家尼德迈尔的帮助下重返德国文坛。1951年8月21日他在马堡大学作演讲《抒情诗问题》,引起轰动。1951年10月他荣膺德国最高文学奖——毕希纳奖,1952年荣获联邦德国一等勋章,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诗人在思想上与传统的欧洲文化决裂,在语言上也打破了语言规范的束缚,文法和句法被粉碎了,诗的语言要么变得简短、破碎,要么变得笨拙、艰涩。 ●从总体上看,贝恩的诗歌创作是一场语言的暴动和形式主义的革命,是一种带有虚无主义色彩的唯美主义。他的诗歌和诗学继承了波德莱尔、马拉美、格奥尔格和瓦莱里开创的“纯诗”传统,启发了二战以后的抽象诗和具体诗,并对当代德国诗人雷曼、克罗洛夫、皮翁特克、赫勒雷、吕姆柯夫、恩岑斯贝格、格林拜恩等人以及当代欧美和日本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恩诗选》精选了贝恩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诗歌代表作,是对诗人创作生涯的完美呈现。贝恩的早期诗歌在题材上沿承了波德莱尔,在内容上直面人类的恶之花——丑陋和病态,在语言上打破了文法和句法,被评论家称为“纯粹的丑学”。步入中年之后,贝恩徜徉在神话、幻想和哲学的国度,创作了大量辞藻华丽、形式完美的诗作,为他赢得了“静力学诗人”的美誉。
下载说明
1、贝恩诗选是作者(德)戈特弗里德·贝恩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北师大野草书店的评论午后遇见一摞美丽的毛边诗集,新陆诗丛,外国卷,包括有卡瓦菲斯诗集、法国现代诗抄、贝恩诗选、诺瓦利斯作品选集、拉斯克-许勒诗选...@重庆大学出版社
-
诗网络的评论发表了博文 《穗穗读诗》 - 1)贝恩诗选 干玮 译 Gottfried Benn(1886-1956),贝恩,德国诗人。 从未更加孤独(1936) 从未比在八月更加孤独: 收获的时 穗穗读诗
-
动态louis的评论贝恩诗选(德国诗坛的尼采,继格奥尔格和里尔克之后最著名的德语诗人:直面人类的丑陋与病态,极具表现力和--6.5折,当当价:?49.40 (分享自 @当当网) 网页链接
-
西安杨芳侠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 《[转载]穗穗资料库:《贝恩诗选、简介和其他》》 - [转载]穗穗资料库:《贝恩诗选、简介和其他》
-
紫穗穗的评论穗穗资料库:《贝恩诗选、简介和其他》:1)贝恩诗选 干玮 译 Gottfried Benn(1886-1956),贝恩,德国诗人。 从未更加孤独(1936) 从未比在八月更加孤独:收获的时辰——田野上那些红色和金...文字版>> 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长微博_长微博工具_长微博生成器:新浪长微博官方网站)
-
黄土路的评论到了几本书:米沃什《被禁锢的头脑》《诗的见证》,路也诗集《地球的芳心》,贝恩诗集《贝恩诗选》,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虽然看过,忍不住多买一本,放在办公室,平时可以再翻翻)。
-
啸啸如的评论读过《贝恩诗选》 ★★★★★ “德意志的精魂” 网页链接
-
斛建军的评论想读《贝恩诗选》 网页链接
-
紫穗穗的评论发表了博文 《穗穗资料库:《贝恩诗选、简介和其他》》 - 1)贝恩诗选 干玮 译 Gottfried Benn(1886-1956),贝恩,德国诗人。 从未更加孤独(1936) 从未比 穗穗资料库:《贝恩诗选、简介和其他》
-
蘼芜室主人的评论新陆诗丛外国卷到了,先收着,拿到宿舍一身汗,封面有点艾略特新版系列的范,诗丛中有卡瓦菲斯诗集,法国现代诗抄,贝恩诗选,诺瓦利斯作品选集,拉斯克-许勒诗选,R,S,托马斯诗选(上下两本)[爱你][爱你][爱你]
-
行走在沙滩1的评论我拥有这套丛书。//@楚尘文化: 新陆诗丛·外国卷 (共6册), 这套丛书有《法国现代诗抄》,《卡瓦菲斯诗集》,《贝恩诗选》,《诺瓦利斯作品选集》,《拉斯克-许勒诗选》,《R.S.托马斯诗选》。网页链接
-
kikiomomo的评论这颜色好正[给力]//@楚尘文化: 新陆诗丛·外国卷 (共6册), 这套丛书有《法国现代诗抄》,《卡瓦菲斯诗集》,《贝恩诗选》,《诺瓦利斯作品选集》,《拉斯克-许勒诗选》,《R.S.托马斯诗选》。网页链接
-
FridaGan的评论这里的九首贝恩诗选是我自己同意交给元知网收藏的,不算正式发表,也从无稿费。如果投给有稿费的地方,会有多少稿费呢?我能靠这个生活吗? ——看到李以亮的博文《贝恩诗选》有感而发的评论。戈特弗里德•贝恩诗选
-
嗜书瘾君子他爸的评论读过《贝恩诗选》 ★★★★★ “贝恩两个时期的诗就是“美”的两个极端。” 网页链接
-
FridaGan的评论这里的九首贝恩诗选是我自己同意交给元知网收藏的,不算正式发表,也从无稿费。如果投给有稿费的地方,会有多少稿费呢?我能靠这个生活吗? ——看到李以亮的博文《贝恩诗选》有感而发的评论。http://t.cn/zOglIlC
-
大大泡泡糖能用么的评论中国通史+贝恩诗选。床头尚有几本没翻的书....[汗]够看到九九加一九的时候了。[可爱]
-
enjoyGUDIAN的评论【2012值得读的书++诗歌】诺奖得主、波兰女诗人维斯拉瓦·辛波斯卡的诗集《万物静如谜》。她的诗善于从日常事物入手,描述那些被灰尘遮掩的诗意,让人们重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另,《卡瓦菲斯诗集》、《法国现代诗抄》、《R.S.托马斯诗选》、《拉斯克-许勒诗选》、《贝恩诗选》和《诺瓦利斯作品选》
-
sylviaswen的评论想读《贝恩诗选》 “今天去季风看到的,简介上说是德语诗歌界的尼采...读了一首,蛮癫狂” http://t.cn/zOeCHeZ
-
鲤newriting的评论#2012好书推荐# 阿乙推荐:1.《押沙龙,押沙龙!》(美)威廉・福克纳@上海译文 2.《贝恩诗选》(德)戈特弗里德·贝恩 3.《卡瓦菲斯诗选》(希腊)卡瓦菲斯 @楚尘文化 4.《南诏史概要》谷跃娟 5.《罗马皇帝尼禄》(美)阿瑟·韦戈尔 6.《诗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 感谢@阿乙 !
-
春树的评论谢谢楚尘送的《新陆诗丛.外国卷》之《贝恩诗选》,我很喜欢。“没有人能理解,创造的意义:向着唯一的目标,忘记你我的分离。”——《歌手》(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