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绪章 “我们的交往!” 远古的精神交往是怎样从神秘状态走过来的? 平日孤立状态下需要几十、上百年才能充分表现出来的社会矛盾,由于交往打破这种孤立状态而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改革的需要。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 如果拿“物质决定精神”去简单地套用,许多问题便无法解释。“关于人本身的本质、关于灵魂、魔力等等形形色色的虚假观念,大都只有否定性的经济基础,要给这一切原始谬论寻找经济上的原因,那就太迂腐了。”(恩格斯) 第一节 精神交往与物质活动 德国哲学家施米特提出一个命题:思想、说话、歌唱者,必须从无中创造自身。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得出否定性结论。 如果精神交往笼罩着神秘气氛,那么便是人们处于崇拜、恐惧和不理解之中。 第二节 处于“力的平行四边形”中的交往 在专制制度筑起的相当牢固的精神万里长城的国家里,出现各种最不可思议的和离奇古怪的思想是不足为奇的。(恩格斯) 德国是一个很坏的国家,民事关系和政治关系狭隘琐碎,在这个“大幼儿园”里,许多人变得很幼稚了。(恩格斯) 第三节 “需要的体系”与精神交往 普鲁士专制制度下终于出现了自由报刊,这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当我们每个人不能满足自己而需要很多人互助的时候,就产生了城邦。(马克思引证柏拉图) 第四节 交往内容和形式的延续性 旧的传统观念被生活揭穿得愈多,它们对自身的捍卫愈坚决,语言上愈加虚伪,愈加道德化,愈加神圣化。(马克思和恩格斯) 精神力量的韧性远比物质力量大,所谓“大批判开路”,不过是对精神批判迷信的表现。 第五节 统治阶级的思想与精神交往 一个时代的精神交往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不同意见斗争,要比反映与其他阶级的斗争激烈得多。 由于种种具体的原因,统治阶级中眼光短浅的部分可能会摧毁代表他们思想的精神交往手段,排斥他们的思想代表。 第二章 从民族交往到世界交往 人们再也不能互相回避或坚持闭关自守的政策,低效率的交往和沟通,或缺乏相互理解,意味着世界末日的降临。 第一节 民族交往 精力充沛的美国佬征服毫无作为的墨西哥人,这使我们十分高兴。墨西哥受合众国的监护是符合其发展利益的。(恩格斯) 谈到西方对中国的入侵,马克思实际上站在“恶”一边。他认为,半野蛮的中国人维护道德原则,而文明的西方人则以发财的原则来对抗。天朝帝国终于要在这场决斗中死去。 第二节 世界交往 人们能够自由地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的信息,才能得到完全的精神解放。 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马克思) 第三章 人的本质与精神交往 必须这样安排周围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够认识和真正领会合乎人的东西。(马克思) 第一节 人的自然本质与交往 人的精神活动和交往是人生命存在的组成部分。对精神的箝制,只能把人推向动物界。 精神归根到底会受到物质的纠缠,政治、艺术、语言、文学等等是已经获得了的精神生产力。 第二节 人的社会本质与交往 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如果我没有权利成为别人的精神力量,我也就没有权利成为自己的精神力量。(马克思)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马克思) 第三节 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 不得不为了金钱或由于强加的政治主题而进行的精神活动,会使人感受到对人完整本质的否定。 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里肯定自己。(马克思) 第四节 “需要的人的本性”与交往 人一旦成为人,就很少直接用肉体需要来解释行为了。 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恩格斯引证拉甫罗夫) 第四章 交往媒介——语言 语言知识是超越狭隘民族观点的杠杆。(恩格斯) 第一节 语言的产生 人们不能不相信:驯化后的马、狗等动物,常常感觉到不能说话是一种缺陷。(恩格斯) 人不通过不同的音节,就无法表达思想。 第二节 语言与思维同轨迹 “家庭”一词的原始意义是指属于一个人的全体奴隶,并非温情脉脉。 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语言的发展水平对人的思维有决定性意义。 第三节 作为人类群标志的语言 人类曾齐心协力建造一座通天的“巴比塔”,这使上帝大为恼怒。 人类群的语言造成了文化的隔绝,也就造成了利益冲突,冲突本身又成为打破隔绝局面的契机。 第四节 语言的分化与融合 有的语言失去了文法结构,有的失去了词汇,它们的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语言。 现代的普遍交往正在突破北纬35度的语言分界线,正在填平由历史、地理、心理造成的沟壑。 第五节 现代文明语言的形成 路德扫清了教会这个奥吉亚斯牛圈,也扫清了德国语言这个奥吉亚斯牛圈。(恩格斯) 最近几百年,世界用于交往的语言已经从1万多种融合为不到6000种。 第五章 交往媒介——文字和印刷术 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而进入文明时代。(恩格斯) 印刷术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广泛的杠杆。(马克思) 第一节 文字产生的历史过程 印地安酋长说:我的话都保存在这条贝珠带上。 海洋文明造就以音表意的标音文字;内陆稳定的活动范围造成了以形达意的现代象形文字汉字。 第二节 文字的演进 巴比伦的钉头文字已经不适应新的书写条件而被自然淘汰。 印度的梵文只限于宗教上层使用而在大众交往中失去了媒介作用。 任何文字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必须循着易于书写、应用和规范口语的方向演进。 第三节 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大自然按照一个模型,创造出无数不朽的生命,跟它学吧,我的发明!(恩格斯) 中国11世纪的印刷术,在15世纪欧式印刷术普及后才被世界所知晓。 第四节 文字交往的局限 一旦电话通了,我就用电话给她送去一桶比尔森啤酒。(恩格斯) 文字交往使全息化的交往变成了乏味的有形符号,损失了相当多的非文字信息。 第六章 交往革命 被忽略了的19世纪交往革命,是大众传播和其他信息产业形成和急遽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第一节 交往革命的进程 蒸汽开辟了穿过阿尔卑斯山脉和波西米亚森林的道路,使多瑙河失去作用。(恩格斯) 电报已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证券交易所。(马克思) 第二节 交往革命与文明的传播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言:太平洋将是世界最重要的贸易大洋;大西洋的作用会降低;地中海成为欧洲的内海。 亚洲社会出现的印度人和欧洲人的共同子孙所领导的自由报刊,是改建这个社会的新的强有力的因素。(马克思) 在不久的将来,会在万里长城这个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上看到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 自由 平等 博爱。(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三节 “用时间消灭空间” 交往革命决不听从诗人的亲切话语:既然福在眼前,何必舍近求远。(马克思) 像抢行情、抢新闻这种现象,终究会随着时间完全战胜空间而成为多余的了。 第四节 对信息社会的预见 顷刻间就可以把自己的信息传遍全世界的报刊和电讯,在一天之中所制造的神话,比前一个世纪之内所制造的还要多。(马克思) 现代交往手段的实质:科学和知识的力量,人的创造性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第七章 交往形态——宗教 简单地说宗教是骗子手凑集成的无稽之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恩格斯) 第一节 宗教交往的特征 最伟大的哲人也表示了对最高存在物的深切渴望。(马克思) 和基督一致,就在于同基督有最密切的和最生动的交往。(少年马克思) 请我主赐福,你的霞光把我笼罩,好让我亲睹圣容。(少年恩格斯) 所有宗教最普遍的基本原则主观思想方式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马克思) 第二节 人为宗教传播的条件 一种新的世界宗教是不能用皇帝的敕令制造出来的。(恩格斯) 可兰经把一切外国人都宣布为敌人,所以谁也不敢没有预防措施而到伊斯兰国家去。(马克思) 基督教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民族,它本身成了第一个可行的世界宗教(恩格斯) 第三节 宗教宣传 在宗教狂热背后,每次都隐藏着实实在在的利益。(恩格斯) 要防止两种共产主义宗教,即用甜蜜词句组成的原始基督教共产主义和具有政治军事独裁性质的伊斯兰教共产主义。(恩格斯) 第八章 交往形态——文艺 美创造出来的一切,对人的心灵最亲热。(马克思) 构成生活享受的最内在的核心正是艺术享受。(恩格斯) 第一节 文艺交往的特征 密尔顿创作《失乐园》,是他如春蚕吐丝般的天性的能动表现。(马克思) 把教条谱成乐曲是荒唐的想法。(马克思) 我想要欣赏艺术神赐的最好礼物,用智慧和感情的力量,我要把全世界掌握住。(马克思) 第二节 物质生产发展同文艺生产的不平衡 小孩不相信精神却相信鬼怪,但这种想象能够给人以艺术享受。 诗歌里不朽的东西,在生活中注定要灭亡。(恩格斯引证席勒) 诗歌作品的美,绝对不会由于它不断求助于毫无诗意的时代而更加出色。(恩格斯) 第三节 创作方法和文艺批评 人始终是文艺作品生命力的中心,但他们不应是脚穿厚底鞋、头上绕着灵光圈的浪漫主义样子。 如果我们的文学家像野兽一样彼此相对,并且运用自然历史的规律,那么这就像动物园了。(恩格斯) 第四节 “世界文学” 《共产党宣言》中的“工人没有祖国”是马拉的名言;《宣言》的最后一句话,借鉴了松巴特的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可以从海涅的作品中看到它的影子。 第九章 交往形态——舆论 我们不再怀疑,世界历史进入了舆论时代。(恩格斯) 第一节 舆论的历史演变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重要得多。(恩格斯) 甘受奴役的现象发生在整个中世纪,农民请求国王让他们继续处于受奴役的地位。(恩格斯) 封闭社会的舆论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市场经济使舆论变成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天平的重要法码。 第二节 现代舆论的特征 西里西亚战争的消息,仅仅通过民间的口头电报,转瞬间就从欧洲传到了亚洲。(马克思) 我们的政治意识越发展,舆论便越自由和越响亮。(恩格斯) 要实现变革,哪怕只是一种考虑,首先需要的是舆论的巨大进步。(恩格斯) 第三节 舆论的力量 在社会力量的较量中,舆论站在哪一边,无疑标志着一种道义上的胜利。 舆论是国家立法最丰富、最可靠和生气勃勃的源泉。(马克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趋向于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监督权力,平等、自由的意识成为国民的牢固成见。 第四节 对舆论的社会控制 普鲁士国王说:必须制止不良刊物把舆论引入歧途。诱惑的毒素在什么地方放出来,就在什么地方进行消毒。 调查调解组织是官方减轻舆论压力的安全阀。(马克思和恩格斯) 在警察和入场券的保卫下舆论才敢成为舆论,这是多么微妙的有组织的舆论啊!(马克思) 第五节 报刊与舆论 具有各种各样色彩和深刻矛盾的舆论,会找到相应的报刊。(马克思) 报刊是不可数的无名的舆论机关,报纸是作为舆论的纸币流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十章 交往形态——宣传 宣传无非就是运用以民主的法律为基础的人民的出版、结社等各项自由权利。(恩格斯) 第一节 宣传的内涵和意义 马克思:从事宣传令我讨厌,占去许多时间,纯粹的科学工作完全是另一回事。 《资本论》是纯学术性的,纯粹的科学著作不能直接等同于宣传。(恩格斯) 斗争是最好的宣传手段。(恩格斯) 第二节 宣传的理论“支柱”和物质基础 德国工人从小就受官僚主义的训诫,相信权威,相信上级机关,首先应当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精神。(马克思) 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权力能够强制那处于健康而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恩格斯) 煽动家的词藻和权谋家的废话决不能使局面发生危机。(马克思) 第三节 宣传者和宣传媒介 除了乏味的体裁之外,其余一切体裁都是好的。(马克思引证伏尔泰) 最丰富的是精神,就像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一样。(马克思) 我们要像耶稣基督说的那样,像鸽子一样驯良,像蛇一样灵巧。(恩格斯) 第四节 宣传对象 如果你想感化人,你必须是一个能鼓动和推动人前进的人。(马克思) 恩格斯对马克思说:你的风格需要他们思考。你必须定一条规矩,尽量写得很坏和零乱些,否则你就会失去读者的好感。 宣传上的策略在于影响还没有卷入运动的群众。(恩格斯) 第五节 宣传方式和宣传效益 对手说黑,我就说白,这纯粹是服从对手的规则,一种幼稚的政策。(恩格斯) 一个社会的进程深深地扎根于传统和现实的经济结构中,决不是用人为制造的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就可以扭转乾坤的。 第六节 “灌输”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使用过列宁和考茨基所讲的那个“灌输”词汇。任何翻译都会有意无意地把译时流行的习惯用语附加在先辈的身上。 第十一章 交往形态——新闻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马克思引证《圣经》) 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听听。(恩格斯引证《圣经》) 第一节 事实与新闻的产生 如果周围空无一物,皇帝也会失去权力。本地没有发生什么事情,现在给报纸写东西非常困难。(马克思) 上帝可以作证,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可报道的,已经进入通讯员的淡季。(恩格斯) 第二节 作为新闻载体的报纸 在缺稿的时候,《泰晤士报》情愿接受哪怕是来自魔鬼之手的有意思的文章。(马克思) 恩格斯:我不再渴望这份社会主义小报,除非它刊登真正的新闻、真实的新闻。 第三节 新闻的社会作用 这个消息像一股电流刺激了一下瘫痪的病人,僵死的局面变活了。(马克思) 从印度来的独特的好消息,出售可以得到利润。(恩格斯) 因事实变动而产生的一种势能,与新闻受众的某种强烈的心理状况相契合,是新闻发挥较大社会作用的原因。 第四节 新闻时效 马克思对恩格斯说:你应当立即动手写,因为这里时间就是一切。 恩格斯对马克思说:请乘马车立即赶到报社,丧失时机对新闻来说是致命的。 报纸的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马克思) 第五节 有机的报纸运动 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上永远不会有终结的东西,今天它所报道的事实或发表的见解中的错误之处,明天它就会推翻。(马克思) 酷爱新闻的公众不会恪守“我相信它,因为它荒唐”的原则。 第十二章 交往媒介——报刊 报刊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一节 报与刊,报刊的种类与功能 自由报刊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马克思) 如果你夜不能寐,请拿起这张报纸,保管你马上进入甜蜜的梦乡。(恩格斯) 真正的报刊即人民的报刊。靠公众支持的报刊和靠公费支持的报刊,对人民的态度完全不同。(马克思) 第二节 报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自由报刊的人民性和历史个性,对于诸侯等级说来是不合心意的。(马克思) 拿报来!我从人民生活的源泉中,汲取新的勇气。(恩格斯) 无论报刊的影响多么广泛,它毕竟只是一种精神力量。 第三节 报刊与政治 报刊的自身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通常决定着报刊的政治态度,这种利益也可能使报刊的政治态度相当模糊,或者无所谓态度。 美国报刊“玩”政治比英国报刊要强得多。 第四节 有产阶级报刊与工人运动 不论报刊的阶级和党派倾向如何,报刊的社会性质要求它不能经常回避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明显事实,并且要努力用全面报道来赢得更多的人。 马恩从来不认为请资产者办工人报刊有什么不好,出版商是认钱不认人的。 第五节 “一般的公正”和客观报道 在实际交往中,如果要对事物作出较为公正的姿态,就不能为强烈的情绪所支配。 自由报刊是管理机构和被管理者都需要的第三个因素,它具有公民的头脑和市民的胸怀。(马克思) 我作为一个编辑,可以不赞成他,但必须承认他有权利维护自己。(恩格斯) 第六节 报刊的监督职责 报刊的首要指责保护公民不受官员逞凶肆虐之害。(恩格斯) 报刊是公众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报刊有权冒犯从事社会活动的人。必须记住,不要玫瑰的刺,就采不到玫瑰花!(马克思) 报刊的社会监督职责是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中通过各种并非纯正的动机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第七节 报刊经营 把报纸寄给工人聚集的啤酒店,有可能会扩大订户。(恩格斯) 任何报纸广告都是智力的表现。(马克思) 精神资本在工业化社会是办不成一家报纸的。(马克思) 办一份编辑记者都不领报酬的日报,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恩格斯) 第八节 关于“报刊的内在规律” 专制主义的新闻政策使报刊几乎无法运转。 必须承认报刊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不能从外部强加给它。内部也不应任意摆脱它。应当从规律出发说明偏离,而不是相反,从偏离出发说明规律。(马克思) 第十三章 交往政策 当你能够想你愿意想的东西,并且能够把你所想的东西说出来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马克思引证塔西佗) 第一节 书报检查 占有他人意志是统治的前提。(马克思) 书报检查是典型的实行精神恐怖的法律。(马克思) 惩罚思想方式的法律不是国家为它的公民颁布的法律,而是一个党派用来对付另一个党派的法律。追究倾向的法律取消了人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马克思) 不允许任何书报检查,要么完整无缺,要么根本不印。(恩格斯) 第二节 知识税及保证金 知识税的存在,在日常信息沟通方面造成少数财力雄厚的大报刊的垄断局面。 知识税是对自由精神创作的作品的一种禁止制度。(马克思) 第三节 表现自由观念与商品经济 政治生活仅仅是实现人权的手段。(马克思) 法国思想界的大部分代表,从来不讲究政治良心,随时准备为任何政体效劳。 (马克思) 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正是头脑的解放才使手脚的解放对人具有重大意义。头脑的行业应当比手脚的行业有更多的自由。(马克思) 第四节 19世纪表现自由史论 英国表现自由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英国的出版物为争取出版自由,经历了几个世纪残酷的、常常是野蛮的斗争。(马克思) 在海德公园自由集会,是伦敦劳动人民最珍贵的权利。(恩格斯) 第五节 表现自由与工人运动 我们的上帝让你们生来享自由;他把生命和自由给了所有的人,决没有让谁生来当畜生。(英国宪章派的歌) 没有出版自由、结社权和集会权,就没有工人运动。(恩格斯) 第六节 表现自由与法 意见领域是对任何人都没有约束力的领域(恩格斯) 自由的界限是法律,这是一种利己主义人权观的表现。(马克思) 要求内心服从法律是荒谬的。守法的义务是法律上的,而不是道义上的。(恩格斯) 第七节 几项具体的交往法律、惯例 在人们的精神交往中,马克思很重视人的不可侵犯的隐私权利。 监视普通人的私人谈话、私人通信和在家里发表的意见,是最卑鄙的特务活动。(马克思) 与公共利益联系的政治家的私事甚至阴私,失去了不被揭示的权利。隐瞒这些事实就是伪造历史。(恩格斯) 根据伯尔尼协定,版权归我所有……(恩格斯) 第十四章 交往心理 任何人的精神活动都不可能超乎心理学规律之上。(马克思) 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恩格斯) 第一节 交往心理与环境条件 有一种心理学专门用琐碎的理由来解释伟大的事情:只有细小的利益,只有不变的利己的利益。(马克思) 英国人从不把自己的政府看作主人和统治者,而是看作随时可以解雇的唯一仆人。(恩格斯) 巴黎人把追求享乐的热情同从事历史活动的热情结合了起来,他们像最讲究的雅典享乐主义那样生活,也像最勇敢的斯巴达人那样死去。(恩格斯) 所有沙皇俄国的学者都奉命答复和写反驳文章。(马克思) 第二节 心理认同和精神交往 长久不能实现的希望使人痛苦,长久不能证实的预言使人怀疑。(马克思) 出版自由也有它自己的美(尽管这种美丝毫不是女性的美),要想能保护它,必须喜爱它。(马克思) 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马克思) 狂信是不能持久的。(恩格斯) 第三节 精神交往的心理障碍 在编造英雄事迹和民族功绩方面起作用的是无知和民族虚荣心。(恩格斯) 被禁的书两倍三倍地畅销。(恩格斯) 如果自由永远不会不被人所珍视,普遍的不自由的例外就更加可贵了。(马克思) 第四节 交往中“注意”的形成 轰动一时的事件给诗人以声望,为他的作品开辟了市场。(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我期望的是攻击或批评,只要不是完全不理,书就会有销路。 惊奇是探求哲理的开端。人们要求新的东西——形式和内容都新。(马克思) 第五节 流言 谣言像森林之火。(马克思) 依靠封闭的环境保持谎言的代价是致命的。一旦社会信息畅通,真相暴露,原有的帝国会顷刻瓦解。 第十五章 工人的精神交往 只有大工业的发展才能唤醒工人对自身精神发展的意识。 为了使人民在精神方面更自由地发展,他们不应当再做自己身体需求的奴隶和肉体的奴仆,他们首先要有用于精神活动和精神享受的余暇。(马克思引证舒耳茨) 第一节 大工业与工人的精神发展 物质贫困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体力上都摧残着工人。(马克思) 产业革命前的工人守着自己的织机和园子,生活过得很舒适,很理想,但到底不是人过的。(恩格斯) 农民被逐出家园成为工人,这正是他们获得精神解放的最首要条件。(恩格斯) 第二节 工人精神交往的历史形态及特征 公妻制思想暴露了早期共产主义的粗陋和无思想,是贪欲的另一种隐蔽形式。(马克思) 早期共产主义把文明中最精致的东西科学、艺术等看作最危险的东西,这是一种偏见。(恩格斯) 必须站在进步的立场上反对工人的反动欲望及其偏见。(恩格斯) 第三节 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 资本破坏一切旧的生活习惯,摧毁一切利用和交换精神力量的限制,把整个社会,从而把工人阶级也卷入了广泛的社会联系中。 报纸(便士报)同面包、啤酒、牛奶、肉一样,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马克思) 第四节 巴黎公社的精神交往 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民众。不以承认错误为耻而勇于改正。(马克思) 新闻自由和结社、集会的权利一样是绝对的、首要的、天赋的权利。如果我们成了胜利者,尚不能让人们认真尊重它们,尚不习惯于执行这些原则,我们将永远不可能在法兰西建立真正的原则。(公社委员阿尔努)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报刊 我们不是教条地以新原理面向世界:真理在这里,下跪吧!我们是从世界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马克思) 做隶属于一个党的报纸编辑,对任何一个有首创精神的人来说,都是一桩费力不讨好的差事。马克思和我向来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我们永远不担任这种职务,而只能办一种在金钱方面也不依赖于党的报纸。(恩格斯) 党内的分歧并不使我不安,经常发生这类事情而且人们都公开发表意见,比暮气沉沉好得多。(恩格斯) 第十六章 交往的三种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的特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一节 交往的人的依赖形态 海上势力的强大永远是同自由结合在一起的。与外界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 在中国太平军看来,一个人头并不比一个菜头贵。(马克思) 第二节 交往的物的依赖形态 在接受文明方面,任何人都没有妇女那么快。她们很清楚地知道,她们的魅力的全部财富应当归功于城市,归功于摆脱了一切粗活,归功于金钱和文明。(恩格斯) 一切最高尚的脑力劳动、艺术劳动都变成了交易对象,只根据它们的商品价值来估价,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呵。(马克思) 资本等于文明。(马克思引证约·威德) 第三节 交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态 未来社会里财富的尺度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表明财富本身建立在贫困之上。(马克思)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系统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开放的思想体系。全书16章75节、45万字,论证了他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传播理论、世界交往的基本理念,详尽地阐述了他们所谈到的几乎所有涉及人类传播的各种现象和形态,诸如思维、语言、文字、印刷术、宗教、文艺、宣传、新闻、报刊等等。还论证了他们关于传播与法、传播心理、工人政党内部的精神交往、人类传播历经的三个发展形态等等观点。作者写作此书,历时十年,通读他们的全部著作,作了名目索引约1万条、卡片3000张和一本提要笔记,书中介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传播观点,是人们所不熟悉的,对于开阔思想很有教益。一些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将该书列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础理论书目。
下载说明
1、精神交往论是作者陈力丹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