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目录 对欧洲哲学史的再思考(代序) 概论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政治经济状况 二、哲学思想和文化发展状况 三、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批判封建神学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二、提出并论证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矛盾同一的发展过程 三、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丰富成果和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化过程 第一章 从路德到莱布尼兹、沃尔夫――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 第一节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第二节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和唯理论 一、莱布尼兹的生平和著作 二、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三、莱布尼兹的唯理论 第三节 沃尔夫的形尔上学 第二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 引言 一、康德哲学的历史地位 二、康德的生平和著作 三、康德的社会历史、伦理宗教和政治法律思想 四、康德哲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节 康德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学说 第二节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思想 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二、感性――数学如何可能 三、知性―一物理学如何可能 四、理性―一“形而上学”如何不可能 第三节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基本思想 一、总论 二、实践理性的核心思想 (一)“道德律令”(“绝对命令”) (二)“人是目的” (三)“意志自律” (四)“道德概念”(“善恶概念”) (五)“道德感情” 三、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与“至善” 四、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第四节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基本思想 一、总论 二、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与辩证论 (一)对美的分析 (二)纯粹美与依存美 (三)对崇高的分析 (四)自然美与艺术美 (五)审美判断力的“二律背反” 三、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与辩证论 (一)目的论的分析论 (二)目的论判断力的“二律背反” (三)“自然向人的生成”和人是自然的“最终目的” 第三章 费希特哲学和谢林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改造 第一节 费希特的“自我非我同一哲学” 一、费希特的生平和著作 二、社会政治思想 三、自我与非我的同一 第二节 谢林的“同一哲学” 一、谢林的生平和著作 二、自然哲学 三、先验哲学 第四章 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完成 引言 一、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地位 二、黑格尔的生平和著作 三、黑格尔哲学的一般特点 第一节 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一、实体与主体 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三、合理的即是现实的,现实的即是合理的 第二节 黑格尔的逻辑学――绝对观念的自在自为阶段 一、存在论 二、本质论 三、概念论 第三节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绝对理念发展的异在阶段 一、力学 二、物理学 三、有机物理学 第四节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绝对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自身的发展阶段 一、主观精神 二、客观精神 三、绝对精神 第五章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引言 一、费尔巴哈的生平和著作 二、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哲学的产生 三、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出发点 四、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人是思维与存在同一的主体 一、人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 二、以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 第二节 人造了神――费尔巴哈的宗教观 一、上帝是类概念 二、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 三、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第三节 人的本性――利己主义和爱是历史发展的动因 一、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自爱、利己主义 二、合理节制自己――对人以爱 三、对人的爱是真正的宗教 四、历史变迁仅仅由于宗教变迁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出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政治和经济状况 二、哲学思想和科学文化发展状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本身的两个伟大革命意义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到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德国古典哲学中是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及其思想,在清晰描述各思想家主要哲学观点的同时,构划了其间思想演进的规律以及先后承袭关系。
下载说明
1、德国古典哲学教程是作者杨文极,等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