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問題的提引 第一節 故事的開端 第二節 故事的衍續鋪陳 第三節 背後隱藏的問題意識 第二章 慾望與需求的世界──社會思想史之意涵的啟闔 第一節 議題的鋪陳 第二節 霍布斯之嗜慾說的理論意涵 第三節 類存有與需求--馬克思思想的底蘊面向 第四節 性與攻擊性的慾望--佛洛依德原慾說的歷史意涵 第五節 霍布斯、馬克思與佛洛依德的需求--使用價值說還有效嗎? 第三章 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 第一節 象徵交換的哲學人類學存有源起預設基礎--曼納與神聖性的經營 第二節 儀式迷思的原型是遊戲的形式 第三節 正負情愫交融的社會學意涵 第四節 理性化之命運驅使下的正負情愫交融現象 第五節 作為鋪陳論述轉折的簡短結語 第四章 尼采思想對當代文明的社會學啟示 第一節 什麼是尼采企圖回應的現象 第二節 「 非歷史」(或「超歷史」)質性作為塑造人之行動的原始基素--以及其衍生的歷史意涵 第三節 「相同的永恆輪回」概念與生命意涵的交錯糾結 第四節 熱愛命運(amor fati)作為「永恆輪回」下人存在的必然前提 第五節 酒神戴奧尼修斯精神對人存在的意義--形塑自我克制的超克人 第六節 權能意志與超克人的成就 第七節 正負情愫交融心理狀態的「永恆輪回」--代結語 第五章 個體化的消費導向社會中倫理意識的轉化 第一節 什麼是尼采企圖回應的現象 第二節 自由主義信念與資本主義精神結合下的理性 第三節 誘惑(seduction)與後現代場景裡的象徵交換 第四節 冷誘惑驅動下的倫理意識 第六章 修養貞定做為理解當代人的歷史─文化意義 第一節 人與自然之關係的愛恨交織--一種正負情愫交融的糾結 第二節 關係與責任意識的當代解讀 第三節 冷誘惑下的正負情愫交融心理狀態 第四節 修養貞定與正負情愫交融心理狀態的化解 第五節 最後一些想說、也應當說的話 參考文獻
内容简介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在《生產之鏡》(The Mirror of Production)與《對符碼的政治經濟學批判》(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中,同時宣告了「需求的死亡」和「價值的死亡」。在葉啟政看來,這不啻是把整個西方社會思想的核心議題拆解了,而引發葉啟政思考布希亞的立論基礎:簡言之,就在於本書書名所標示的「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 布希亞認為,後現代社會的特徵表現在符號消費社會的來臨,「為了成為消費的對象,一個客體必須先成為符號。」人所消費的不是物自身,而是物背後隱藏的象徵符號。於是,在資本主義市場邏輯的引導下,人耽溺於符號,而符號本身是武斷、飄盪、流動、拼貼、蔓延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價值與意義被中空化的象徵交換,其決定原則是正負情愫交融的心理狀態。 葉啟政以布希亞的思想為底蘊,開展了對於溯及涂爾幹(Emile Durkheim)和牟斯(Marcel Mauss)的「人類學認知傳統」,科耶夫(Alexander Kojeve)、瓦爾(Jean Wahl)等人的「法國的黑格爾」學風、布荷東(Andre Breton)與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日常生活社會學」的探索。
下载说明
1、象徵交換和正負情愫交融是作者葉啟政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