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世纪的思维

中世纪的思维

作者:(美)亨利·奥斯本·泰勒

分类:文学

ISBN:9787542638076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标签: 中世纪  思想史  历史  文化研究  欧洲史  思想情感  泰勒  文化 

章节目录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第一卷 第一编 中世纪思维的基础 第一章 中世纪精神的起源 第二章 西方的拉丁化 第三章 希腊哲学:教父理解事实的前提 第四章 拉丁教父的思想旨趣 第五章 古代和教父思想的拉丁传播者 第六章 蛮族瓦解帝国 第七章 高卢和爱尔兰的凯尔特血统 第八章 日耳曼特质:盎格鲁-撒克逊、德国和挪威 第九章 基督教和古代知识进入北方民族 一、爱尔兰人的活动;卢克瑟的哥伦班 二、英国的皈依;阿尔弗雷德和比德的学问 三、高卢和德国;从克洛维到圣维尼弗雷德-博尼法斯 第二编 中世纪早期 第十章 加洛林时期:吸收教父和古代知识的第一阶段 第十一章 11世纪的思想层面:意大利 一、从查理曼到希尔德布兰 二、人的状态 三、意大利承继古代文化 四、意大利思想上的虔诚:彼得·达米安尼和圣安瑟伦 第十二章 11世纪的思想层面:法国 一、热尔贝特 二、克吕尼的奥蒂洛 三、富尔伯特和沙特尔学校:三科四学 四、图尔的贝伦加尔、洛色林和到来的时代 第十三章 11世纪的心灵层面:德国、英国以及结论 一、德国借用基督教和古代文化 二、奥斯洛的精神冲突 三、英格兰:最后的比较 第十四章 中世纪成长的阶段 一、十字军 二、城镇和行会 第十五章 中世纪情感的发展 一、教父的激情图示 二、拉丁基督教的情感化 第三编 理想与现实:圣徒 第十六章 修道院改革 中世纪的两端:阿尼安的本尼迪克;克吕尼;《爱的宪章》;“沉思生活”接受“实践生活” 第十七章 隐士气质 彼得·达米安尼;罗穆尔德;多米尼克·劳瑞卡图斯;加尔都西会的布鲁诺和纪果 第十八章 圣伯纳德:爱的性质 第十九章 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 第二十章 禁欲妇女的神秘幻觉 舍瑙的伊丽莎白;宾根的希尔德加德;瓦尼的玛丽;通根的丽特嘉德;马格德堡的麦赫蒂尔德 第二十一章 有污点的现实 谩骂和讽刺的证据;大主教利高德的记录;科隆的恩格伯特;民众的信任 第二十二章 萨利姆本的世界 第四编 理想与现实:社会 第二十三章 封建主义与骑士精神 骑士美德的封建和基督教起源;圣殿骑士 团;布永的戈弗雷;圣路易;弗罗莎特的《编年史》 第二十四章 浪漫骑士与典雅爱情:从罗兰到特里斯坦和郎斯洛 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帕西法尔,慢慢学乖的勇士 第二十六章 爱洛依丝的心 第二十七章 日耳曼的思考:瓦尔特·德·福格威德 第五编 象征主义 第二十八章 中世纪早期的圣经隐喻,奥顿的洪诺留 第二十九章 可见世界的原理:圣维克多的雨果 第三十章 大教堂与弥撒,赞美诗与富于想象的诗歌 一、威廉·杜兰达与博韦的文森 二、圣维克多的亚当的赞美诗与里尔的阿兰的 《完美的人》 第六编拉丁文化与法律 第三十一章 古典的魅力 一、古代典籍的阅读 二、语法 三、对中世纪人物的影响:拉瓦丹的希尔德伯特 第三十二章 中世纪拉丁散文的演进 第三十三章 中世纪拉丁诗歌的演进 一、音步诗 二、音重代替音量 三、继抒咏圣歌和书生歌谣 四、主题向世俗化的过渡 第三十四章 中世纪对罗马法的借鉴 一、民法 二、罗马人的立法和外邦人的立法 三、中世纪的借鉴 四、教会法 五、政治理论 第七编 十二和十三世纪的根本思想旨趣 第三十五章 经院哲学:精神、范围与方法 第三十六章 话题的分类、演化的阶段 一 科学的哲学分类,文森的百科全书的体例, 伦巴德《语录》的体例,阿奎那《神学大全》的 体例 二 演化的阶段、语法、逻辑、元逻辑 第三十七章 十二世纪经院哲学 一、共相之争:阿伯拉尔 二、神秘链:雨果与伯纳德 三、后来的年代:伯纳德·西尔维斯特,拉坡里 的吉尔伯特,康克斯的威廉,索尔兹伯里的 约翰,里尔的阿兰 第三十八章 大学,亚里士多德与托钵修士 第三十九章 波那文图拉 第四十章 大阿尔伯特 第四十一章 托马斯·阿奎那 一、托马斯关于人类蒙福的观念 二、人认识上帝的能力 三、上帝如何知道 四、天使如何知道 五、人如何知道 六、由爱升华的信,并由此得来的知识 第四十二章 罗杰尔·培根 第四十三章 邓斯·司各脱与奥康 第四十四章 中世纪的总结:但丁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史学名著.主要探讨中世纪思想情感发展的历程及其特征,全面概括了中世纪思维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下载说明

1、中世纪的思维是作者(美)亨利·奥斯本·泰勒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WS知白守黑的评论
    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是水平高低的问题。21世纪,还在用中世纪的思维与方式执政。
  • 王兆献的评论
    中世纪的思维境界,现代的国家机器,后现代的荒诞,融汇的真TM浑然天成。等出书。
  • 张锐强-写作者的评论
    中国,或者这个民族,我感觉没救了。现在还是中世纪的思维。//@章诒和: //@陈远: 何方老八万字长文!
  • 广州城堡堡主的评论
    童老师终于回来啦[鼓掌][鼓掌]我敢说你统计完那帮中世纪思维的人里根本没有我[哈哈]
  • 小童看天下的评论
    朋友们,请相信,我要再一次说,我们今天共同面对的和与要之斗争的是愚昧。我搜集了微博左、中、右500人关于政治、经济、社会的言论,查找他们的思维共性。结果不出所料,无一例外,全部是中世纪的思维方式和水平。他们用着20世纪新鲜出炉的书籍,用他们那中世纪的脑子解读。这就是我今天面对的问题。
  • 哎大闲的评论
    一边泡茶,一边翻看中世纪的油画,结构、光影、色彩…经由思维的不断重构,太迷人了。是的,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犹豫着要不要重新买一块画板#
  • 老留学李嘉玉的评论
    我曾花很大力气研究这题目。本文题目先入为主了“信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这让人以为:“科学的发展是因为有信仰或是为了信仰。” 其实对于中世纪之后的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创造了批判性思维模式。后者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标准化。只能说科学起初是寻找上帝的副产品。
  • 罗亚蒙的评论
    #亚蒙社会观察#「宗教必须与人类文明同步」想当年,教廷火烧布鲁诺时,也像今天的ISIS一样邪恶血腥,希望尚残留中世纪思维的那些宗教尽快改良跟上人类文明步伐![蛋糕]
  • 导演朗辰的评论
    信教信得忘了自己是哪国人。这里有一组势力的劳作,成本很简单,因为宗教基础好。另有一组人也在劳作,拎着筐子满世界装人,循着前一组势力的目的不断追加成本,理由如草民般无前瞻,竟是难分敌我。一组顶个中世纪的脑袋,另一组用春秋战国的脑袋回顶⋯⋯政治思维先得现代国家化,分清啥是用法和用情绪
  • 红_山的评论
    进入现代文明时代,为什么思维还停留在元清中世纪的层次?“我们,你们”到底都是谁们?独立的“人”的时代还远未到来
  • 牙儿们的评论
    过去一百年华人真是命贱如纸,至今还有大批大棋党思维停留在中世纪以为自己的命比狗都不值钱,天天下大棋的
  • vivikikico的评论
    刚刚看到天主教在中世纪的事迹,整个人都不好了。那种血腥的思维方式真是太离谱了。死亡已经是天主给人类最大的惩罚了?那些折磨都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残酷的洗涤灵魂的酷刑令人发指。太可怕了。 哈尔滨·宣化街
  • 欧洲炼金术士东城君的评论
    珍爱网提议一律死刑,古风圈跟进提议恢复肉刑。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少女骑士团为了达到惩罚一种犯罪的目的,愿意支付让一国的法制倒退回中世纪的代价,我觉得她们的思维世界可能没有“成本”这个概念,而且她们对复古的追求已经不仅限于翻唱了。
  • 梓玥下的流星的评论
    挺喜欢权利的游戏的,故事情节,思维逻辑还有中世纪的魔幻大陆,但是实在受不了血腥和恐怖了[悲伤][悲伤],做梦都在打打杀杀,大白天还把自己给吓到了。哎呦哎呦,我的小心脏[怒骂][怒骂]
  • hecius的评论
    美国历史学家 David M. Potter (1910-1971)1957年说的话,如今仍很深刻。美国的影响不是其民主其法制,而是其物质其发明。世界上有很多人手里拿着 iPhone 6,其思维比中世纪的还落后。
  • 蓝星初终的评论
    突然有种想法,理性思维其实是另一个百年悖论,西方用宗教走出上古,用科学打破中世纪的牢笼,现在又被理性所囚禁。一切发展的源头不论中西,都是以经验或是灵感。好比,感性从心顿悟为1%,而理性则是那99的努力。但现代社会过于夸大理性而忽视感性的重要性,不想让太多的人去走感性的道路。
  • 腻歪穿袜纸呼呼的评论
    人类的故事,房龙。手捧创作于一百年前的世界简史,很是感慨!尤其喜欢中世纪的几章,剥去繁冗细节,阐述自我观点,呈现出笔者思维的光辉与魅力!相比之下,很多现代作品却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历史不只是某天某地发生了某事,而是彼此间如何相互影响,迸发出隐秘却惊人的力量,让历史的车轮前进至今。
  • 丁栋虹的评论
    [罪人笔记]身处 21 世纪,一些大国的纠结与悲哀在于:它的统治者还囿制于 19 世纪甚至中世纪的心智与思维!
  • FranzLiszt-p的评论
    对中世纪的痴迷已入骨髓。克罗地亚,一个经历过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的国家。现今最典型的中世纪遗迹国家。马克西姆的《克罗地亚狂想曲》毫无顾忌的展现属于斯拉夫人的冒险气质。《冰与火之歌》一部完全违背戏剧理论的美剧,冲击着每一个热爱中世纪人的思维。等待冰火5。 一场美景与惊情的密谋
  • 冷-冷-碎的评论
    欧洲人有两个错误:一,没有像美国反恐那样宣布处于战争状态;二,总是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敌人是少数恐怖分子,其实要包括一大批中世纪思维的宗教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