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套装上中下册)》内容简介:历年真题详细解析,解题速成技巧全面揭秘。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二、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下载说明
1、四书五经是作者宋元人注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萨蛮的评论小学的中式教育本身就是伪命题。知识是西方的,制度也是西方的。除非玩私塾教四书五经
-
桂栖月的评论管一楼是不是教师,他说的对不对?古代学霸只会死读书?那是明清时期!再说,考试标准就是四书五经,正说明了学霸超人的适应性。//@心随风动88888:一楼是教师//【专稿:BBC中式教育试验出结果了 学生获高分】 网页链接
-
海淀小博儿的评论说孔子不好的人就是无知。。。。学校赶紧教儒教的四书五经吧,别把祖国的花朵给毁了
-
孟家有个好儿郎的评论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会发现春秋时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所以四书五经我从来不读,它们早已经被修改成统治阶层奴化国人的工具。
-
913C的评论我们早已忘记四书五经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拿高考的分数而是为了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人。人区别于动物的不仅仅是智慧思想上的,更多的是德行。野狗交配为人所不齿,倘若人如狗一般,再多的知识有何用?
-
晨暮抚痕的评论我并非熟读四书五经,也非博古通今,但是喜欢历史研读历史的我从历史深刻得知,得民心这得天下,但是得了天下,又失民心。 郑州·英协路
-
史佩杰的评论准备开读《四书五经》,聊补一下无文化之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哈哈!装13也不过如斯!
-
黄庆麟的评论高中之前熟读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四名著廿五史都不在话下 有些东西不在一时 而在潜移默化的积累//@在少女花影之下: 有些书要等时候到了才能看得懂… 硬啃生涩的文章是没用的 只是单纯的浪费时间 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 如果不知道美国殖民历史以及其文化背景 根本没法理解
-
安徽卫视学霸是怎样炼成的的评论#学霸是怎样炼成的#【国学汉字砖[doge]】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国学知识挑战项目!节目组从“四书五经”数以万计的经典名句中,随机抽取五句话,分别粘贴在红色汉字砖上。。然而所有汉字砖的排列顺序都被打乱[晕],同时还有很多干扰汉字增加挑战难度。小编PO来近景大图,同学萌来试试可以找出几句哈~[嘻嘻]
-
似墨非白--奈何明月负的评论啊……那个时候喜欢四书五经之类的//@白小埃:和现在没区别,看漫画打游戏度日。我真是//@鬼雨哥哥想静静:14岁看钱钟书,马克吐温,欧亨利,中庸,笠翁对韵(就这顺序)…我觉得我从小就思维跳跃性比较大肯定是因为看书不规律…
-
李幺傻的评论近年兴起国学热,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让孩子阅读四书五经这样艰涩难懂的书,读国学,远不如读浅显有趣的好文章。我正在给孩子编写一套适合他们阅读的书,里面分年级选择精美文章,古今中外都有,全是名家名篇。每一本50篇,篇篇都会受到孩子喜欢。这套书是我给我女儿编写的,所以我非常用心。
-
做对了事的评论咱們中國往古代去,三皇五帝,文武周公,堯舜禹湯,孔子孟子,都是大徹大悟。你把四書打開來看看,那跟佛的大乘經沒有兩樣,用佛法可以解釋經典,用經典可以解釋四書五經。一通一切都通了,還有障礙那是沒通,通了哪有障礙?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是一切法的本體,只要見了性哪有不通的道理!净空法师
-
南师读书会的评论中國文化講教師是兩個要點,“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什麼是經師呢?教知識,四書五經、數理化、國文,教這個知識容易。人師呢,他的人格,他的一切,在導師制的書院可以做一位人師,人格的表率,像孔子、孟子一樣,不容易!所以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南懷瑾《漫談中國文化》
-
我是叶子徐小瑞的评论#轩轩# 所以人要高度警惕,下一秒有可能曾经高呼道义的人就堕落了。国人还是读书少啊,看下“四书五经”嘛。老祖宗们很早之前就懂了世间的智慧。#我真的是公务员考试看书看累了,闲得蛋疼啊# 不管了,先自救才能救人。 我是叶子徐小瑞的主页
-
帘下百合的评论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快要窒息了~在这个只看颜值的时代,还去谈论四书五经,人家细思极恐。笑贫不笑娼,不读书只残酷蹂躏文字或文化的年代,缺少的不仅仅是信仰[惊恐]。
-
多勉强的评论还是鲁迅看的透,去他妈四书五经论语道德经,纸缝里全“吃人”二字
-
丸子园长的评论#沈从雯夫妇# 咦 我在cut里面出不来了真的掉进去了呢哎哟喂我的假期都废在这了四书五经都没翻过呢鹅鹅鹅一个小表情可以循环八百万遍!来~吃下这颗安利吧![爱你][爱你][爱你]
-
傳古樓的评论@范宽_ 明日书展上的讲座,欢迎到场的书友过来交流,现场会发四书五经所有的书签,以及影印说明汇编。
-
_爽籽梓子的评论反过来他们中文也不见得学好啊~四书五经背一个再不济来三字经啊… //@墨家道具师阿月: //@Akira于爷:然而一般那种人英语学的也是屎一样//@棉花花_痴汉模式全开:然而有人会说“劳资学英语是被逼的 你们学日语是自愿的”//@乐酱_想要一个可以喜欢的人:转发微博
-
Adolescentjsm的评论我记得我读小学他就给我看好多书 什么《他们是如何考上清华北大的》[挖鼻屎]我们家族的小孩都要背弟子规啊老子啊四书五经啊。在学校每次打电话和我讲半个多小时~说实话以前都蛮讨厌的感觉这些有毛用 不过现在长大了觉得生命中舅舅是一个重要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