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章节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主要国名、地名译名对照主要姓名译名对照
内容简介
席勒的名字在中国读者中并不陌生,特别是他的名剧《阴谋与爱情》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搬上中国的舞台。但是席勒作为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他的活动的历史地位,我们却知之甚少。现趁翻译席勒名著《三十年战争史》的机会,根据我们之所学,对此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同时是一位学者,在德国的文坛上与大文豪歌德(J.W.Goethe,1749-1832)齐名,被喻为“德国文坛上的双子星”。两人整整十年的合作,谱写了德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华彩乐章”,主创了德意志的古典文学,并使德意志的民族文学决定性地提升为世界的进步文学。德意志民族不仅把席勒视为民族的骄傲,而且是把席勒当作“统一和自由的”象征而加以纪念的。
下载说明
1、三十年战争史是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席勒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豆叔的评论如果硬件条件允许,我将为大家现场直播美国精品咖啡中心地区之一的奥克兰和旧金山的情况。伴随我们这次长时间飞行的是这本席勒的书《三十年战争史》。
-
史海悠游的评论近日在电商处看到@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帝国的分裂 1618-1648 三十年战争史》、作者席勒,这应该就是@商务印书馆 2009年出版的席勒《三十年战争史》的翻版吧,公版书多家出版很常见,但商务那版的译者是沈国琴、丁建弘;而光明这版的译者是雨轩。不知道这新版是不是真的重新翻译的?
-
_Rorschach的评论果然中世纪后欧洲国王里最喜欢的就是古斯塔夫·阿道夫。为被压迫的民族挺身而出、正直睿智却英年早逝的君主。看《三十年战争史》就很喜欢,最近看《伟大的逃亡》又更如此。“我知道我将冒付出生命的危险…最终会为保卫祖国而献出生命…你们要正义、忠贞、循无可指责之道,则我们就会在九泉之下相会。”
-
杨yangdyu的评论【新书展望】帕拉茨基《波西米亚史》代表了研究波西米亚历史的一座高峰,全书从波西米亚远古历史写到1526年,是研究古代波西米亚的重要著作,另一位波西米亚历史学家金德利编写了一部《鲁道夫二世时代》和一部《三十年战争史》,以上三书均在寻找译者,2016年底出版。@孙力舟
-
PanzerA的评论看过《佣兵传奇》:西班牙武侠巨制,三十年战争史少有的西班牙视角描述。 ★★★★ 网页链接
-
大黄聪的评论[草泥馬]看三十年战争史的时候非常费力,不知道是作者本身行文就是这么拗口,还是翻译的问题。很多地方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比如“XX事件是这时期最重要的事件”这样。但是他偏不,非要写成“在这一时期,如果不把XX事件算上的话,那就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件了”……
-
史海悠游的评论#晒书房好书推荐# 《三十年战争史》,席勒著,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三十年战争”作为欧洲中古史和近代史的分水岭,古往今来很多史学届前辈都曾著书立说于此,不知道商务选题时是如何考虑的,居然把非其所长的席勒的一本小册子作为该题材被引进的首本著作,不失浪漫而缺乏体系、完整性,即该书的特点
-
冷健2013的评论今天看Vanessa van Ornam的一篇论文的时候看到她说那会儿独身的女人大多是妓,或者用这一行赚过钱。我想所谓那会儿就是三十年战争的时候啊,Wallenstein将军的年代,后来…不行,席勒的三十年战争史拿出来,这个作品我一直没看完,我感觉他应该不会讲这个point… 遍地都是的prostitution真凌乱啊真凌乱
-
重铁萧甬的评论文学家笔下的战史,往往以激情四射的笔触,描绘出壮怀激烈的场景与高大光辉的人物。席勒的《三十年战争史》即是一例——古斯塔夫与华伦斯坦的对决,英勇与高贵、无耻与背叛,在戏剧家的笔下栩栩如生。以复兴光荣的传统来照亮颓唐的社会现实,或许正是作者对“德意志,你在哪里”这一发问的最个性回答。
-
Cardinalee的评论《三十年战争史》 我的评分:★ 翻译好渣 网页链接 @豆瓣App
-
OV-105_Endeavour的评论遗忘了的商务印书馆的《三十年战争史》,我见过的最垃圾的翻译之一 //@amigojeff:有些译本还不如原本看得明白。
-
书林苑的评论【三十年战争史【PDF】】席勒的名字在中国读者中并不陌生,特别是他的名剧《阴谋与爱情》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搬上中国的舞台。但是席勒作为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他的活动的历史地位,我们却知之甚少。现趁翻译席勒名著《三十年战争史》的机会… 网页链接
-
Bahn的评论以前读席勒《三十年战争史》见过把摩拉维亚(Mähren)错翻成摩尔多瓦的,今天读《德意志史》又见到把"摩尔多瓦"翻译成"伏尔塔瓦"的,不过后者可以理解,毕竟在德语里都是die Moldau[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