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序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后记
内容简介
胡颂平先生在随侍胡适之先生的岁月里,将先生晚年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除了编入《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的以外,都收入这本书里。 胡适之先生学识渊博、见闻广阔,他们谈话的内容,小到一个字的读音、一首诗词的字句,大到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无所不包。或茶余饭后,娓娓道来,逸趣横生;或有感而发,意气飞扬,跃然纸上。不仅呈示了胡适之先生幽默风趣的谈吐、忧国忧民的情怀,更难能可贵地体现出他的日常生活状态、晚年的思想与智慧。无论对研究者或普通读者,本书都是重要的参考读物。 今天回想当年面对面的谈话,我个人常有如同“江海之浸,膏泽之润”的感受。但愿一班尊敬胡先生而不得及见的年轻朋友分享我的感受。 ——胡颂平 ********************* 在胡适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本书作者一直侍奉于左右,像学徒,秘书,助手,又是记录言行的史官。我们应该感谢胡颂平先生,给后人留下了这部堪与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相媲美的著作……喜欢近世典故的读者读起此书来会更津津有味。胡适一生交际广泛,老来对各种人物不免有所品评,尤其是私下言谈,更少顾忌,读来颇广见闻。 ——贺卫方 我向很多人推荐《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非常翔实,非常零碎,但是读过以后会觉得每天跟着胡适,他的片言只语会影响你。我偏爱鲁迅,这些年才开始走近胡适,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还会再读好几遍。 ——陈丹青 在最初的一年里,胡适并不知道胡颂平在记载自己的言行,有一天偶然得知后,胡适先是诧异,继而说:“你还是当作我不知道地记下去,不要给我看。将来我死了之后,你的记录是有用的。”正因为初衷便是默默如实记录,而胡适本人也未加润饰与干涉,从而得以让后来的众多读者通过胡颂平的记录,从胡适的生活细节中一窥他的真实一面。 ——刘炜茗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无疑为文化史、学术史提供了重要史料,或许正因为是“晚年”,而且又是“谈话录”,才别具价值。中国人向来认为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从心所欲不逾矩”,谈话不像口述那么正规,所以这种随意的方式处处将胡适的真性情“口述实录而立此存照”,一个真实的日常生活化的胡适就这样慢慢走近读者。 ——唐小兵
下载说明
1、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是作者胡颂平 编著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伊Sabrina的评论“总觉得爱乱写草书的人神经不正常”,“字写得规矩与否,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负责任”,“写字叫人认不得是一件不道德的事”。――《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
东坡门下走狗的评论东写(818):《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翻到“一九六二年”了。后人都知道,这时胡适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最终将在这年二月二十四日的一次演讲时突然倒下。“预知”这个结果,令人不免有些叹惋,天不假年,奈何奈何?以胡适的学养与气度,若得享高寿,定能取得更大成就,启发更多‘‘传人’’。
-
72ren的评论听长者说话。之前晚上看《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常觉得心里很安静。但是好像没什么用啊[悲伤]@哈囉李敖
-
煮酒君谈史的评论“郭沫若这个人反复善变,我是一向不佩服的。大概在十八、十九年之间,我从北平回到上海,徐志摩请我吃饭,还请郭沫若作陪。吃饭时,徐说:沫若,你那篇文章,胡先生很赏识。郭听到后跑到上座来,抱住我,在我脸上吻了一下。我恭维了他一句,他就跳起来了。”——《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煮酒君谈史#
-
名山风雨百年心的评论读两本和胡适之有关的书: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胡颂平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唯蒋中正挽胡适之: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最是入木三分。君子之风,已成绝响。
-
观之语芝的评论43.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胡颂平 4.8 和《歌德谈话录》对照着看挺好玩 《一站到底》里的北大...
-
花点时间看书的评论#夏花读书#断断续续终于把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看完了,胡先生问及年轻人的志愿说,你现在的志愿还不是最后的志愿,要多方面去摸,才能摸出自己觉得最相宜的一种。跟新闻记者谈话,得特别注意,随便说说都能被当资料用。看到老友“病愈”准备大干一场,苦笑,人苦不自知。收获良多,多谢@重结晶 推荐。
-
张哲______的评论#kindle114论坛#[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无删减台版)]喜欢胡适网页链接
-
不將袍子換袈裟的评论很早就听说过徐复观先生的名字,但因为对新儒家有些偏见,又因为《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谈到徐攻击胡,一直没读他的书。一年多前偶然读到徐先生论文学之文,大为叹服!他的研究似乎不太被古代文学研究界重视,而他自己原也早有吐槽。徐、牟(也是去年方读)实是了不起的“儒家”!
-
哒哒的马蹄wb的评论夜深,人静,读《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70页,感念先生“天性之厚、内行之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