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自序 一 文学是一块遮羞布 在云南继续写诗/ 一间小房,门里的门,没有窗,白天采访诗人,夜晚不用来阅读他们的作品、准备提纲,而是试着也写些分行句子。我假装自己也在写诗,我甚至逐渐喜欢上这种写法,无论好坏,它让人肃穆,慎独,暂时放弃絮叨,在深夜也有所敬畏、有所珍惜。 致昆明诗人余地的信 舍丽·杰克逊在《难忘山居》里说:“没有任何活物可以在绝对现实的条件下神智清楚地长久生存;一些人认为,甚至连云雀和蚂蚱也有做白日梦的时候。 文学是一块遮羞布/ 荣誉就是一本书,印出来比手稿小很多,有时你以为你写了那么多,曾在大腿上写,在膝盖上,屁股上,在胸脯上,在脚背上,在额头,在指甲盖,在一切大大小小的平面上,它们的密度不均匀,统一印出来其实只有那么一点,你自己首先脸红了,也许就这么死了当作家的心。一本精美的书后面是饥寒,子女失学,家庭危机。 二 门外的自我 灵山史诗/ 他手中的歌词,和天与地一样混沌,既包含着一切秘密,又不可继续穿凿,如远古顽石,除了凝视它,你不可能有别的破解它的方法。 寻找木牛流马的幽灵/ 王湔一生苦于不能有充分的机会把话说完,连1996年的那期《实话实说》也没有给他充分的时间——尽管“小崔是个厚道人”,但小崔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当王湔准备辩护他的古机械项目并非伪科学时。小崔赶紧说:“打住打住,想不到知识分子争起来也挺……” 狮子岩村的老同学/ 有人评价他:与农民结合得太紧,说话也越来越像农民,他在和领导交谈的时候,越来越直率,反而毫无艺术可言,乡村干部的工作严重改变了他,用他的话说,“思想越来越琐碎……”那是一次关键的理论考试,但他发现自己再也写不出当年那种挥斥方遒的文章来,代之以一种朴实的风格,一个完全抽离掉套话的老百姓的口述…… 青藏铁路漫游记/ 它是青海海拔最高的派出所,如果你在这里当警察,“一定要记住,追捕嫌犯的时候,冲刺不要超过20米……跑过了,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这时候该开枪就得开枪……”子弹壳落在地上,滚来滚去。 三 现实感 自由的森林/ “火烧得那么大,我都保持着理科的头脑”,但这清醒并未在救火的时候帮助他提防以后的陷害,“我平日很谨慎,可救火的时候顾不了那么多陷阱……”——而且庄学义并不在生人面前掩饰自己也曾精神几近崩溃,特别是坐牢的那一年,虽然连那些一同关押的盗窃犯、杀人犯和强奸犯都尊敬他,他们都曾是林区的职工。 河魂/ 且让我们仅仅观察一下河南省项城市至沈丘县的那些河流,各种颜色的工业废水重得无法行走,每个村庄喝下不同颜色的水,等于慢性吞金,患上不同的病——红色的泉河流经袜子庄,袜子庄的人主要患的是各种结石、心脏病、各种癌——其中以乳腺癌、肠癌和胃癌为主。 樟市电站采访记/ 为了养家,他开始寻找更多的工作,考乡上的水利员,最老的一个,开始接政府工作队的活,去乡村担任计生干部,曾是最暴力的工作。查电的时候始终当自己是政府的人。这个民间小水电的合伙人仍然经常幻觉自己是人民公仆,执行罚款,村民则永远认为他们是电老虎,私有化之后,为大家干活更是理所当然。申报烈士的时候,县里犹豫,一个股份制电站的站长,不是国家电力的人,其修电的动机是否出于自己的私利。 重生/ 儿子既已回来,罗美婷不再有什么可期盼的,生活几乎又回到从前了,只有活着的痛苦,地震并没有化解从前的痛苦。地震反而让人一时发懵,忘记平时的痛苦。 布吉舞者/ 女孩子嘛,若要爱持久,就得持久花钱,“这就是深圳”。他们经济仍然拮据,收入忽多忽少,龙岗夜总会大火烧死那么多人,市政府从此对任何表演噤若寒蝉,户外的促销演出全取消,接着是金融危机。 卓别林在北京/ 等雨停了,我们看见彩虹,他扯掉防雨布,不小心陡落西服内衬数张折过的报纸,像雨后飘落的梧桐叶——报纸上全是他那张照片:翘着屁股,伸出拐杖,像被摩登时代的生产线拉扯的卓别林。他慌乱地用大头皮鞋接住一张。但仍彻底弄脏了。他的复制过的形象落在泥水里,水像火一样侵蚀了他每一张面目——他立刻向一个还在滴水的大屋檐的报亭跑去,我从没见过卓别林那样奔跑。 冻土测量员/ ……然而,在南方遥远的高原,山上的观测工,通过山上长年累月的工作转正希望也很渺茫,孙师傅也永远是个工人,何况他们——现在这个阶级日益形成的社会,身份转化越来越难,比起路遥写《人生》那会更难了,那时一个高中毕业的农村子弟进城甚至还充满着出人头地的希望,身份禁忌和歧视也少,活动范围也要大一些。 在轮下/ 他六十多了,眼睛深邃,但除了真正的智慧,还有其他许多黑暗的气质也能造成那样深沉的眼神,比如老谋深算,比如衰老,比如疼痛。人群貌似怀疑,挑剔,其实轻信,你在一个道理绕上一个弯子,或者说出了好听的顺口溜,他们就觉得深刻可信了,于是他算命,写卦挣钱。 奋斗/ 他说话让人产生好感,当年是白衬衣的清秀的小生,现在母亲的优雅仍然活在他眉宇和皱纹之间。带着母亲那样纤细的面容,他去郑州无论做什么,拉煤,收废品,卖猪肉,都招人喜爱,都交到了各种朋友,从省长到科长,到科长的太太、居委会主任大妈,人人说他白面书生干啥都可惜了,干啥都仍是个白面书生,像藕洗干净了塘泥。 平凡的世界/ 不过说到声乐班的女生郭静,高校长则显得相当内疚:为这个天生髋关节脱位的贫困生,校长“用两袋辣椒贿赂了西安的人”,从全省200个为残疾学生免费手术的名额中争取到一个,“帮她做了左腿的手术,可右腿手术至少还需4万块钱”,目前孩子仍无法正常行走,过了20岁,就完全没有可能自然恢复—— 但“机会已经用完”,对同一个人,国家就再没有重复的政策,孩子的父亲一天才挣几块钱,无法筹到右腿的手术费。 秋收/ 随着农民成为城市居民,然后村逐渐解体,村委会一解散,当事人一跑,许多项目贷款也成了坏账。这比个体农民生产亏本导致的坏账数额大多了。农行因噎废食,或者说以此为借口——许多乡的农行,二十多年没贷过一分钱给农民,包括农民大企业,有的甚至是亿元规模的,也贷不到,只有农民打工收入源源进本乡的银行,没有贷出,银行金库对于本乡是死钱,又反而长期贷给各级政府及城里的大企业。 四 并非自然深处 在海口/ 我找到一本漂亮的天鹅绒日记本,扉页上写着一个人对哲学思考的虔诚,打开之后是狂撕,狂撕,狂撕,直到第21页归于宁静,向毛主席保证,我爱你;接着是《关于武汉永胜五金生产合作社阶级成分划分的问题调查报告》,日记体,其实是口气像被打倒的旧公子哥在谈论性爱,彻底颓废,记录了许多那个年月的黄段子,甚至还有点古朴,这本日记本是一个人从一个旧书店里买来的,它的锁坏了,所以《天涯》杂志也要调查其真实性。 东北之北/ “依兰”,听起来就是呼吸之间的城市,虚词的城市,邮寄起来非常轻。我意识到要写一个城市的故事,就得写出那种轻的感觉,人与事物互相侵蚀却不疼痛,城市漂浮在乡村上空,邮政气球停在天花板,犹如依兰那低矮的房顶。 云南是平的/ 到这里搞项目每一个年轻的志愿者仿佛都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第一个来这里的搞乡村建设的人,正如一个年轻的写作者,总以为世界上是自己第一次写出了某句话。这种妄想让人塌实地做事情,正如缺少了懵懂,你就无法让任何事情持续——大西村人缓慢的变化也增加了志愿者信念里的这种创世感。 树上的孩子/ 我始终认为,要尽早地让孩子接触经典,重要的是,其中阅读要大大超过写作,要增加记忆(也就是经验),如同努力经验人类共同的生活一样,那些刻意讨好儿童的金龟子的嗓音是多么的浪费这些朝阳般的头脑啊。谁都不是人类的玩物。没有人应该充当小可爱。这是人类最好的智力。最过目不忘的,最纯真而有力的人类的早期。黄金岁月,可以最聪明地决断事物,如果使他们充分觉察那个命题。 小旅行/ “我老婆最怕我产生辞职的想法,最怕看到我回来一脸下了决心的样子,我老婆什么都想要,要我保住工作,甚至还要我兼顾家里的田,玉米和小麦,她什么都想要。不过,我和我的老婆,感情真的是好,我们只在两个人都上夜班的第二天,去她在城里的小房子相会,见面也只是一起呼呼大睡。每次都使我一时忘掉了辞职。” 上海同学会/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这几个好朋友,都已经陆续生了我们的下一代。北京、上海,郊区的小区里,我们都已30多岁了。这天普陀区阳光普照,但更远的天空还是有一些雾霾。中环之外的上海街道,终于有些直了,让人好记住。中环之内都是一些曲线,要和这些老同学邂逅不容易。通讯手段又让人觉得轻佻。msn我们很少交谈。 后记:灵魂交给魔鬼
内容简介
现实即弯路, 是一个虚幻的人迂回的现实感建立的过程。年轻人,被一些浮华的动机刺激,旅行,然后,如今,感觉到现实的切肤之痛,旅行开始发生变化。 文章按心理变化编排,本身又像一个小说。作者从对中国各地模糊的认识和感情出发,然后渐渐清楚自己感情的根源,祛魅,重生出更真实更深邃的新情感。旅行,生活,共鸣,成长。从“空中的梦想家”经过“大地上的事情”找回“真实的自我”。
下载说明
1、现实即弯路是作者邹波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南大金陵传媒学院的评论【传媒•推荐】《深度体验式新闻写作集:现实即弯路》现实即弯路,是一个虚幻的人迂回的现实感建立的过程。年轻人,被一些浮华的动机刺激,旅行,然后,如今,感觉到现实的切肤之痛,旅行开始发生变化。文章按心理变化编排,本身又像一个小说。via腾讯读书
-
杨奕就叫杨奕的评论6年没在老二中的操场上跑过圈了,今晚拒绝了老爹出去吃饭加唱K的提议去整了半小时,跑步也能很怀旧啊。@现实即弯路 @红发和白胡子
-
都要不难过的评论《现实即弯路》,我没看懂,但随意翻页中想了许多。我乐意接受也必须只能接受:我所追求的简单和纯粹只能是思想上的。
-
Dai_Bo的评论《《现实即弯路》》 许知远说:“现代人都是头脑懒惰之辈,他们掌握的物质与信息越多,越难保有独立的思维空间。”我们接受的越来越多,感受却越来越少。常常是工作像山一样压过来,我像一只陀螺从早上9点片刻不休的转到晚上9点,甚至更晚。回家的出租车上,除了发呆,《现实... 网页链接
-
羊城地铁报的评论【书香时刻】《现实即弯路》邹波 著。现实即弯路, 是一个虚幻的人迂回的现实感建立的过程。年轻人,被一些浮华的动机刺激,旅行,然后,如今,感觉到现实的切肤之痛,旅行开始发生变化。文章按心理变化编排,本身又像一个小说。从旅行出发,然后是生活,引起了共鸣,最后一起成长。
-
切粗片的榛子的评论我今天早上去中山图书馆了,因为那里关闭了几年,我还以为是倒闭了,听别人说它又开了,我那96年的证也要换了。借了很多英语的书给宝贝,而我自己借了一本同龄人写的书。其实没看内容只是名字吸引我。邹波的现实即弯路。其实我不一定喜欢知名的作家......因为我的好奇心很强。[哈哈][哈哈]
-
杨奕就叫杨奕的评论从前天下班放假一直折腾到昨天半夜才回房间,都忘记哪天是清明了,今天再和@现实即弯路 补说句生快吧。出生算起20多年的发小很是难得,简单的好基友也早就很难概括咱俩关系了,还是称我们为相同人生观的两种不同表现,在两条路上追寻一致的东西吧...其他话不多说了,要不,祝你早点找个好妹纸?[嘻嘻]
-
手持麦穗的评论一本好书必带给人一些难忘的或优美或诙谐的句子,一种久违的心情,一份深刻的思考。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浮躁的社会里沉淀自己,还原自我。有感于<现实即弯路>。
-
手持麦穗的评论坦白的讲,如果不是读过作者的只言片语并悄悄的喜欢上他的语言,即便在书店里看见这本书,我也不会买。矫情的性格让我的喜好经常从书名开始。<现实即弯路>怎么看都充满了哲学味道。我并不讨厌哲学,只是对自己极差的领悟力没有信心。倒是那一行旁白的小字让我心灵一颤:刺痛我游荡的,如今刺痛我
-
大蕾de围脖的评论在读《现实即弯路》 “刺激我游荡的,如今刺痛我……看到“现实感”一节,发现心底的某处真的被打动了~这才是真正做采访的真正的记者的样子吧。邹波,我要开始认识你了……” 网页链接
-
不难过__的评论年轻人,被一些浮华的动机刺激,旅行,然后,如今,感觉到现实的切肤之痛,旅行开始发生变化。------现实即弯路
-
magicta的评论20或30多年前,可能正是这样一个孩子,写下小学课本里那篇:「……我的故乡在祖国富饶美丽的兴安岭……」那孩子的口气听起来似乎既体会不到父辈的艰辛,也觉察不到前途的复杂。他的口气也因没有写森林中任何具体的事件而永恒。在那篇课文里有四季,但感觉不到森林里有历史在流逝。—邹波《现实即弯路》
-
magicta的评论牧业的基层不是人,而是动物。我常见牧民认真地对羊群训话,发表长篇演说,那不是仪式,是行政管理的环节,羊们排成很宽的队伍聆听,但它们在离细小的牲畜通道50米远就提前变换成三列纵队,比通道稍微窄一些,其中比较肥胖的家伙很自制地收缩着身体,像毛虫那样涌进去……——邹波《现实即弯路》
-
墙柱砼学的评论每一个屌丝逆袭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土豪——给阿森纳@杨奕就叫杨奕 @现实即弯路
-
绿色青浦的评论#腹有诗书#《现实即弯路》讲述的是一个虚幻的人迂回的现实感建立的过程。文章按心理变化编排,本身又像一个小说。作者从对中国各地模糊的认识和感情出发,然后渐渐清楚自己感情的根源,祛魅,重生出更真实更深邃的新情感。从“空中的梦想家”经过“大地上的事情”找回“真实的自我”。
-
诗人邹波的评论新浪的推荐?#现实即弯路#现实即弯路-邹波
-
孚就是乳没有那个勾的评论半睡半醒,坐起以后,发现生活才开始了。想了想这几天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情。遇见了一个比我大二十岁的知己,他还与许知远老师有过交往,送了我一套《退步集》。买下了邹波老师的《现实即弯路》,一直放不下其中的《灵山史诗》。开始尝试看李泽厚老师的《康德评述》。现在只缺一首随意的诗。
-
迎着太阳向着光的评论一百块买了六本书,是我买书以来最物超所值的支出了,亚马逊还要送两张五十的礼券哦!最物超所值的就是现实即弯路了,没想到是这么厚一本,还是干货!四天前买时十五块,今天已涨到十九了!哈!另外四本已在收藏夹躺了几个月了,终于抓到手心里来了!
-
沉凇的评论邹波《现实即弯路》:「在远离政治与文化中心的地方,汉族流放者以一种平实的、普遍的方式重新认识自己,被自然洗脑之后,重新用原始的语言和歌来讲述自己,并同其他民族沟通、融合。」
-
陈公子一支婳笔单挑宇宙的评论秒到了,头一回。@现实即弯路 辛苦,谢了。 @阿信 你一定看到了那么多碎碎念。晚安,十月上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