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第一讲 真善美的“错位” 一 假美学的“真”和真美学的“假” 二 想象:假定、自由和苦闷的象征 三 真善美的“错位” 四 恶不必丑,善不必美 五 情感的审美超越实用 第二讲 小说:因果关系、打出常规和情感错位 一 为什么要从文学形式开始? 二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荒谬性 和“生活的横断面” 三 情节的构成:假定的、独特的情感因果性 四 把人物打出常规,暴露深层心态 五 让同一情感结构之中的人物心理发生“错位” 第三讲 曹操从热血青年变为血腥屠夫的条件:多疑 一 多疑是从美化转化为丑化的关键 二 陈宫的眼睛在小说结构中的“错位”功能 第四讲 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 一 武松神性中的人性 二 为什么不能让老虎把武松吃了? 三 从不怕老虎到害怕老虎 四 李逵杀四虎为什么不及武松打一虎? 第五讲 《祝福》: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一 八种死亡中最精彩的一种 二 悲剧的凶手:荒谬的自相矛盾的偏见 三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来? 四 “你放着吧,祥林嫂!”这一句话为什么会 致祥林嫂于死地? 五 与情节无关的“我”为什么占了那么多篇幅? 六 情节链锁性淡出和人物多元感知错位的强化 第六讲 《孔乙己》:鲁迅为什么最偏爱? 一 为什么让与情节无关的小店员来叙述? 二 “笑”的多重意味的错位 三 平静叙述中的“大家风度” 四 杂文成分对小说构成干扰吗? 第七讲 古典诗歌:比喻、意象、意脉、 意境和直接抒情 一 比喻和诗的比喻 二 审美规范形式强迫内容就范 三 诗的意象:意决定象 四 意脉的三种形态和意境 五 推敲典故的片断意脉和整体意境的矛盾 六 意境的“情景交融”和直接抒情的“无理而妙” 第八讲 从李白《下江陵》看绝句的结构 一 为什么杜甫的绝句评价甚低? 二 唐人绝句的“压卷”之作和感知变异 三 为什么不能说轻“心”已过,而要说 轻“舟”已过? 四 吴乔:“诗酒文饭”之说 五 杨载:绝句第三、四句的“婉转变化”工夫 六 流水句的功能 七 “诗中有画”的片面性 八 诗中之画应该是动画 第九讲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赤壁豪杰风流和智者风流之梦 一 上片并不是“即景写实” 二 风流:名士风流和豪杰风流 三 智者风流之梦 第十讲 《再别康桥》:无声独享的记忆是最美好的音乐 一 是分析文本还是主观强加? 二 哪里来的“离愁”? 三 从语词还原入手揭示内在矛盾 四 为什么不能放歌而只能沉默? 五 从强烈的感情到潇洒的感情 六 从全过程到凝聚在一个焦点上 第十一讲 《死水》:“以丑为美”的艺术奥秘 一 象征派和浪漫派的不同 二 “以丑为美”的难度的克服 三 闻一多的爱国与反共 四 闻一多的现代格律诗追求 第十二讲 散文:从审美、(亚)审丑到审智 一 “真情实感”论的贫乏和僵化 二 直接归纳:诗的形而上和散文的形而下 三 审美、审丑和幽默的亚审丑 四 审智的高度 第十三讲 古典审美散文赏析原则和方法 一 文本是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 二 突破表层意象揭示中层意脉的起伏 三 同类相比:现成的可比性 四 《隆中对》和《三顾茅庐》:文学规范 形式的深层分析 五 《小石潭记》和《江雪》:形而下和形而上 六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永远忧愁和 无限快乐 七 语言节奏的奥妙 第十四讲 现当代散文个案分析 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情理交融的悲歌和颂歌 二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听出整个生命的 文化记忆 三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的审丑核心词: 伟大的神力 四 汪曾祺《跑警报》:在灾难面前的“不在乎”哲学 第十五讲 西方散文:审智与审美的结合 一 培根《谈读书》 二 梭罗《瓦尔登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文本细读理论与实践成果的一个“集锦”,在本土理论的框架下,回到文学文本自身,尝试“审美阅读”,以对《三国演义》、《水浒传》、《孔乙己》、《祝福》、《下江陵》、前后《赤壁赋》、《再别康桥》、《死水》、《记念刘和珍君》、《听听那冷雨》等作品的赏析, 引领我们进入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展开有趣有味的文学之旅。
下载说明
1、审美阅读十五讲是作者孙绍振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Mary-专业汽车猎头顾问的评论我在京东JD.COM购买了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审美阅读十五讲,★★★★★:推荐大家看;北大的通识系列讲座分享,不去北大,也可以感受北大文化!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