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

作者:朱迎平

分类:文学

ISBN:9787532549092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标签: 宋史 

内容简介

刻书肇始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繁荣发展的经济生活和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刺激下,刻书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系统,涌现了一大批善本佳刻。本书对宋刻书产业在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进而深入探讨它与宋代文学发展的关系,将文学放在印刷史、社会史的背景上来看,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刻书的大规模发展使得诗词文集及各类总集数量明显增多,著名文人都非常注意自己文集的编辑,甚至有机会在生前刊刻自己的作品,这使得名家的文集变得齐整可观,也使后人能够更清楚地掌握一家集子的源流演变。本书书后附有现存的宋版集部书录,资料详备,有参考价值。

下载说明

1、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是作者朱迎平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88 宋代之前的书籍装帧,多用卷轴装和经折装;宋代流行的书籍装帧是蝴蝶装(向内对折)和包背装(向外对折)。宋版书的装帧形式也有创新之处。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74 宋代刻工队伍,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是从事个体生产的手工业匠人,他们分别受雇于官府或私家书坊,尚未见形成固定的行业组织,仅有临时性的劳动组合。在整个刻工队伍中,专业的刻工估计数量不多,绝大多数作为个体手工艺人副业存在。刻工工价低微,反映了宋代刻工社会地位的低下。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69 综上发展历程,宋代刻书产业的演变趋势是:官刻在北宋前期占据主导地位,后重心下移地方官刻,总体呈衰落之势;家刻、坊刻在北宋前期受压制,中期开始渐呈蓬勃发展之势,南宋更持续兴旺,成为南宋1刻书产业主力军。宋代刻书格局这一态势,为整个古代刻书业奠定了基本的产业架构。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66 坊刻本为追求利润而出现的质量参差使其在历史上名声不佳。其实,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播上,官刻、家刻中的精品往往被藏于金匮石室,难以流传,而坊刻作为通行本,其在古代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价值,常常被低估了。况且,坊刻中也有精品。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65 坊刻从一开始就明确地以赢利为目的,从而与官刻为传道教化、家刻为学术名声截然不同。由此,书坊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完全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刻书求新求快,以及时抓住商机,刺激购买欲望。如宋代采取科举取士,供士子科考釆掇和诗文獭祭之用的类书、选本,成为坊刻的重要内容。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60 家刻一般不以赢利为目的,其刊刻宗旨约有几种:1.惧怕古籍湮没,通过刻印使之化身千万,如南宋左圭刻《百川学海》;2.弘扬前辈先贤功业文章,启迪子孙后学,如周必大刻《欧阳文忠公集》;3.纠正前人刻本舛误,提供可靠的善本,如蔡梦弼刻《杜工部草堂诗笺》。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56 北宋中期形成的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统构成的刻书产业格局,一直延续到宋末,但每一系统内部以及各系统之间,都经历了不同的演进过程。1.地方官刻兴起。2.家刻日益繁盛。3.坊刻后来居上。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38 早在宋初,国子监内就有名为“印书钱物所”的专门机构,后称“书库”,职责是“掌印经史群书,以备朝廷宣索赐予之用”,相当于国家级的出版社。此外,北宋官府刻书机构还有专门印刷佛经的“印经院”、雕印历书的“雕印历日所”、刊印《前汉书》的“雕造前汉所”等。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37 唐代刻书最初兴起于民间,五代时官府开始介入,但民间刻书仍是主流。入宋以后,民间刻书稍显消歇,官府刻书占据主导地位。经过此消彼长的演变,至仁宗年间,终于形成较为稳定的刻书产业格局,即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统平行发展,各自占据特定市场,相互补充,共同满足社会需求
  • 红蓝书屋的评论
    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37 宋代刻书产业初步形成的标志有五点:产业格局的稳定(官刻家刻坊刻平行发展);产业规模的可观;刻书机构的建立;政府管理的介入;关联产业的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