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最新电子书

  • 凛冬之罪

    作者:岳勇

    凛冽冬日,许敬元如往日出门上班,却再也没能回家。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家人心急如焚。年轻的刑警毛乂宁坚持查案,却连遭排挤。十五年后,旧案重启调查,好不容易发现的线索再次中断。似乎每一个接近真相的人都难逃磨难。

    而当真相大白时,相比作案诡计,真正的杀人动机更加令人扼腕叹息。那年凛冬时犯下的罪恶能否得到救赎……

  • 谜托邦03

    作者:华斯比 主编 / 塘璜 / 拟南芥 / 白泽葳朋

    华文推理新大陆,推理迷的乌托邦。

    牧神文化重磅打造的主题向推理MOOK

    幽灵、伪人、魔女、神仙、人鱼,万物皆可入推理;

    科幻、奇幻、魔幻、志怪、童话,逻辑才是真王道!

    国内首部“设定系”推理小说集,名家新锐齐聚一堂

    拟南芥、白泽葳朋、凌小灵、塘璜、林星晴、钱一羽、孤杳、关山

    著名科幻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韩松作序推荐!

    原来,推理小说还可以这样写,科幻、玄幻和魔幻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从《乌有乡》中,我看到了年轻作者挑战想象力边界的勇气,感受到他们用强大科学逻辑创造新世界的力量,而他们用类型文学的方法来审察我们现世斑驳芜杂之人性的努力,更值得赞叹。——韩松

    【内容简介】

    《谜托邦》是牧神文化旗下推理小说品牌“谜托邦”文库推出的推理类主题MOOK,旨在为原创中短篇推理小说提供一个实体发表平台。该MOOK每辑一个主题,诚邀活跃在华文推理小说创作一线的名家和新锐进行主题创作,并配有精美插图。

    目前已推出两辑,分别是《中国女侦探》和《我的日常之谜》,第三辑《乌有乡》是国内首部“设定系”推理小说集——

    [未来与日常]未来已来,日常异常

    第六届牧神计划•新主义悬疑文学大赛“中短篇组”三等奖获奖作同台PK:

    塘璜《幽灵侦探的反向密室》VS关山《伪人入侵》

    2022年荣登“双悬疑年选”的新锐作者孤杳新作《红绿人》

    “百妖捕物帐”系列作者拟南芥告别“童年阴影”之作《故事湮灭之地》

    [剑与魔法]奇幻魔幻,逻辑为王

    第十六届全国高校BBS侦探推理大赛“最佳谜题”:凌小灵《永恒之剑》

    第六届牧神计划•新主义悬疑文学大赛“双奖”得主林星晴新作《通往幸福之路》

    “谜想故事奖”悬疑长篇征文比赛“悬疑+特别奖”得主钱一羽新作《仙凡一梦》

    [志怪与童话]经典文本,全新演绎

    中国妖怪文化学者白泽葳朋以《李忌斩蛇诡道传》重述志怪故事《李寄斩蛇》

    超级新人塘璜拓展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世界观而成《再见,海的女儿》

    《谜托邦》后续还将推出“历史推理”“密室推理”“倒叙推理”等主题,敬请期待!

    《谜托邦》虽然初试啼声,但殷切地希望能为华文推理打造一块新大陆,保留一个小小的推理“火种”!

    【作者寄语】

    设定系在拓宽推理创作可能性的同时,更是对推理本源的回归。制定规则、理解规则、运用规则,一切谜题皆诞生于这样的规则。它是由想象力孕育而成的没有边界的花,却少不了逻辑作为根茎支撑。本格推理永恒不变的魅力,便藏在这微妙的平衡之中。——塘璜(《幽灵侦探的反向密室》《再见,海的女儿》作者)

    在本格推理的游戏性和趣味性被推至极限的时代,设定系应运而生。设定系将本格推理的边界从有限的现实世界拓展到了无限的想象力空间,同时也印证了一个观点——诡计不会穷尽,本格推理也不会消亡。——关山(《伪人入侵》作者)

    设定是梦的衍生物,我们借由设定的名号,去描绘那些与生活脱节的、虚构中的虚构。但“设定”二字终究是为推理本身服务的,若抛开设定,推理仍旧成立,那设定本身也就沦为装饰和附庸。设定是推理肢体的延伸,若将肢体截下来别在发梢,那任谁都会觉得奇怪;但若将新生的肢体延展开来,它所能触及的空间、所能采撷的奇迹,必定比原本的更加广袤、更加繁密。——孤杳(《红绿人》作者)

    推理小说诞生近两百年,各种传统模式下的矿藏已几乎穷尽,读者们喜新厌旧,设定系推理无疑拓宽了推理小说的边界,引入更多光怪陆离的元素,再将读者的眼球夺回来。——拟南芥(《故事湮灭之地》作者)

    推理小说作为一种想象力与逻辑性交织的小说类别,自然与各类幻想文学拥有不错的相性,他们都力求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其下暗藏的事件逻辑之间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塑造世界观、安排事件因果、想象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或许这些幻想的世界会比现实更适合作为推理小说这个沙盒艺术的舞台。——凌小灵(《永恒之剑》作者)

    所谓设定系,就是预设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成立的设定,然后从这个设定出发,完善小说的诡计布局及推理的逻辑链。理论上,设定系可以给推理小说带来无穷的新可能,而善于构思设定,能将设定融入推理小说的作者,或许可以踏上前人尚未涉足的领域。——林星晴(《通往幸福之路》作者)

    设定系拥有将一切元素纳入到推理结构中的可能性,即使是看似毫不相关的修仙与魔法也是如此。还需要更多的创造力来“破坏”推理的边界。——钱一羽(《仙凡一梦》作者)

    设定系推理,是推理小说亟待开发的平行宇宙。推理小说的本质=设谜+解谜。在设定系的宇宙中,作者本身就是创造万物的元神,游戏规则、环境条件、人物能力……一切都是崭新的,界限尚未被探明,一切皆有可能,谜的魅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白泽葳朋(《李忌斩蛇诡道传》作者)

  • 梵高画传

    作者:[意] 埃内斯托·安德勒 编绘

    ★★★★★ 以热爱对抗世间所有孤独 ★★★★★

    「我只有在绘画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活着。」

    ————————————

    ★ 豆瓣高分梵高类图书,ins无数粉丝追更的漫画式传记

    ★ 原作获众多大V推荐,中文版首度集结出版

    ★ 梵高真实书 ... (展开全部) (正在采用) (你提供的)

    ★★★★★ 用一生为热爱而战,哪怕无人为我喝彩 ★★★★★

    为每一个与生活对峙的人献上勇气!

    ————————————

    ★ 豆瓣高分梵高类图书,ins无数粉丝追更,原作获众多大V推荐

    ★ 以漫画浓缩梵高热烈而坎坷的一生,无压力入门梵高的世界

    ★ 首版好评如潮,2024全新升级彩色刷 边珍藏版,颜值up↑

    ★ 梵高真实书信改编,以独特视角揭秘他深埋心底的温柔

    ★ 赠送未收录原画明信片1张

    ————————————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梵高悲伤、疯狂、忧郁,然而他在和弟弟提奥的通信里,却常常流露出温柔、阳光的一面,热爱生活,积极接纳身边的一切。

    《梵高画传:为画画而活的人》从这些真实信件中汲取灵感,用图画生动有力地揭示了这位天才画家鲜为人知的一面:他是如何走上艺术道路的?他的一生为何总在颠沛流离?他的感情世界究竟是什么样?……作者用线条与色彩徐徐涂抹出梵高“为画画而活”的一生,每一页都饱含对世间情感的真挚赞美,闪耀着令人动容的人性光辉,为每一个想走进梵高世界的人提供了通途。

  • 葛兰西的二律背反

    作者:[英] 佩里·安德森

    20世纪70年代,西欧多国的共产党员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进入资产阶级政府担任职务,还是忠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理想。而对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权力的结构以及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核心地带的革命策略作出最具开创性的分析的,正是葛兰西。

    本书是安德森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对葛兰西的一次回望,对葛兰西的《狱中札记》进行了细致的语文学分析,使读者得以领略葛兰西高度原创的思考以及其中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缝隙与空白,从而为人们未来向何处去提供了一些启示。

  • 域外汉籍研究入门

    作者:张伯伟

    《域外汉籍研究入门(增订本)》是为域外汉籍研究的初学者提供切实指导的工具书。本书介绍了域外汉籍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史、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具体提供了域外汉籍研究方面所需的工具书、资料集、论文集、网站及参考书目。为方便深入理解,本书从考证、专书、专题、综合等角度,列举了作者几十年来在该领域内的部分代表性成果与研究实例,为如何开展域外汉籍研究作了生动的方法论演示。此次增订本除了文中资料的更新,主要增入了十二篇附录文章,体现了作者近十年来对域外汉籍研究的更深入思索与开掘。

  • 争权之路

    作者:[英]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

    ★“除非女性获得选举权,否则蹂躏我们文明的可怕罪恶永远无法消除。”

    ◎英国政治活动家、“妇女选举权之母”埃米琳·潘克赫斯特自传首次引进。

    ◎1903年,她创建妇女社会和政治联盟(WSPU)。

    ◎20世纪初她掀起了一场英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妇女参政运动。

    ◎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她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百位人物之一,称她“塑造了我们这个时代女性的观念,使社会进入一个全新模式,从此再没有回头路”。

    ◎每年的7月15日被英国定为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日,以纪念这位为妇女选举权做出重要贡献的倡导者。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展现了英国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至“一战”前,妇女参政论者(Suffragettes,以妇女社会政治联盟的活动为主)争取投票权,与各党派人士、议会、官员的纠缠斗争,对群众号召发动的全过程。从打断发言、代表团请愿,到绝食、砸玻璃、烧邮箱、烧废弃房屋、破坏画作甚至自殉赛马场。作为标杆人物的埃米琳·潘克赫斯特通过自己的讲述,辅之珍贵的历史照片,将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妇女参政论者的勇敢无畏和坚定不屈跃然纸上。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将毕生心血都投入争取妇女投票权的努力之中,本书的写作主旨如作者所言,是“向世人简明扼要地陈述英国妇女革命的前因后果”“让未来的读者更清晰地感受到战斗的艰苦卓绝与奋不顾身,还有女性前所未有、难以想象的勇气和战斗力,她们在领会到战斗的乐趣之后,丢掉了一切恐惧,继续抗争,直至跨越死亡之门,在途中的任何一步都不曾退缩”。这本传记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个人事迹的陈述,成为对那场动人心魄的选举权之战的热忱记录。

  • 王安忆的浙大文学课

    作者:王安忆

    “大概是这份和杭州的渊源,让我接到浙大的开课邀请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王安忆说。

    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作家都曾到大学上文学课,比如鲁迅、沈从文、老舍、梁实秋、钱钟书,等等。

    浙江大学“驻校作家”计划是由浙江大学沈善洪基金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一项活动,聘请了王安忆驻校讲课。

    驻校期间,王安忆讲了八堂课,从小说的“物质”出发,通过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讨论“小说的载体”、通过杰弗雷·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讨论“小说的模型”,之后,取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讲“禁忌”、取巴尔扎克的《贝姨》讲“阶级”、取阿加莎·克里斯蒂的《ABC谋杀案》讲理趣、取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讲“贵族”、取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讲“纪实小说”,最后借由张爱玲的“五四遗事”归宿到了小说的“精神”。用王安忆自己的话说,无论是题材的历史感、思想的哲学性、社会生活的宏伟度,还是解读的勇气,都收缩了尺寸,回归世俗,合乎大众的品味。因此,这本课稿并不是象牙塔里的艰涩学术项目,如同这八次向社会开放的课堂一样,是献给所有文学爱好者们的一次“亲近”。

  • 看见看不见的世界

    作者:[日] 伊藤亚纱

    ★ 关于“看”的颠覆之作,关于身体多元化的崭新领悟!

    人类有八至九成的信息通过视觉获取。渐渐地,我们以为用眼睛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貌。

    看不见的人,是感知“世界的另一种样子”的专家。他们用手阅读,用耳朵眺望,把脚当做探照灯;还能通过语言借他人之眼,用幽默态度翻转种种“不便”。

    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伊藤亚纱经过与视障人士的长期相处,从空间、感觉、运动、语言和幽默五大主题,带领我们一起走进“看不见”的世界。在那里,当视觉消失,身体生长出意想不到的崭新可能。就好比这世界上有四只脚的椅子,也有三只脚的椅子,二者有着各自的平衡。这本书想去关注的,不是四只脚的椅子少了一只脚的“欠缺”,而是原本就由三只脚创造出的“完整”。

    我们已经迎来身体多元化的时代,认识他们的世界,同时意味着认识自身的更多可能。

    【编辑推荐】

    ★ 北大医学博士、知名眼科专家陶勇诚挚作序,领路阅读!

    ——“这本书的主题是帮助大众理解视障人士如何认知世界。我做了20年眼科医生,因为职业和“光·M计划”公益项目的关系,我结交了很多视障朋友。我的视障朋友们可以潜水、跑马拉松,可以自己化妆,可以做程序员、做翻译、做老师,可以从事艺术创作、做音频主播。他们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感知和理解与我们眼中不一样的世界,这种独特的体验值得我们每个明眼人尊重和学习。”

    ★ 带有温度地观察与记述视障人士的生活,打破刻板印象,倾听真实心声

    ——触觉敏锐?盲人摸象?推拿高手?无法自理?世界只有一片黑暗?必须要用眼睛,才能看?……

    ——在这之前,先听听他们说:我可摸不出这是什么玩意儿;看不见,所以没有死角;看不见之后,反而不容易摔倒了;我其实更愿意一个人住;我们盲人也有看罗丹的权利!……

    ——身体如此多才多艺,视障人士“解绑”了器官与能力,也解锁了种种令人想不到的可能性。

    ★ 那些和视障人士一起“看”过后才会明白的事,原来残疾可以这样对待!

    ——大家都有自己的做得到和做不到。看不见是一种身体特征,不是能力不足的象征。

    ——在基础与必须的福利保障之外,收起同情,放下怜悯,别把关爱变成障碍。

    ——助力“残健融合”新思路:真正的无障碍,是平视与尊重,像朋友和邻居一样相处。

    ★ “明眼人真不方便啊”:从看不见的世界折返,抵达被双眼隐蔽的真相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一闲下来,就不自觉地刷起手机?你的眼睛,是否除了睡觉总没有一刻休息?一旦停止“观看”,身体便会经历无可遏制的饥饿?

    ——翻开这本书,逐渐体会看不见人与世界交往的方法时,你将意识到我们对身体的利用是多么狭隘、缺乏灵活性。一眼望尽,我们以为掌控了一切,其实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世界之门

    作者:[英]阿什利·沃德

    40亿年的生物演化,如何缔造出人类感知世界的界面;更新感官知识,助力日常生活,改变你的世界观

    本书介绍的是感官的运作——不止视听嗅味触五感,也不止人类的感觉。作为身处研究一线的生物学家,作者利用感官生物学的新近发现,用生动的笔触和富有奇趣的案例,揭示了人类如何与环境、与彼此进行感觉交互,人类又能从鸟类、鱼类、甲壳动物、蚯蚓乃至微生物的感觉生活中学到什么,并匡正了关于感觉的一些流俗看法。

    【全面更新你对自身感官的认识】

    五味中有鲜没有辣,因为辣是一种触觉;

    触觉也不止一种,就比如——

    痛觉和伤害觉都是触觉,但感到受伤后不一定感到痛;

    女性往往更为痛感、苦味、怪颜色所困扰,因为女性群体的感官更敏锐;

    人类的嗅觉常被大大低估:人理论上能嗅查万亿种气味,少数方面甚至强于狗狗,

    人也都有独特的嗅觉“指纹”,还能凭嗅觉辨别他人的情绪甚至是不是自己的良配;

    感觉不止视听嗅味触,或许超过50种,但又全都不是客观的存在……

    【“神奇生物”就在我们的世界中】

    蜜蜂和鸟类看得到紫外光,

    鱼、蛙能改变自己的可见波长范围,

    深海“皮皮虾”的视觉系统包含12原色、分眼景深外加看见偏振光;

    猎犬的嗅感受器是人类的40倍(味蕾只有人类的1/4,但仍比猫多三四倍);

    奶牛的味蕾数是人类的三四倍,但丰富的味蕾主要是为了尝出毒素的苦;

    甚至真菌也会“看”阳光,豌豆也能“听”水声……

    【收获奇怪但有用的生活小知识】

    太酸加糖能遮(但伤牙),太苦放盐有用(当心中毒);

    蚊子找到你,靠的是你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皮肤的红外)“辐射”;

    晕车的人可能是平衡觉受了冲击,也可能是因为味觉不太灵……

  • 女人想要什么

    作者:[英]钟美凤

    【内容简介】

    从客体到主体,从女孩到女人,从躲藏到寻找。

    七个探索灵魂的女性故事,七场发现渴望的深度对话。

    女人并不神秘,我们的渴望和需求亦是如此。

    在对女性灵魂进行了30年的研究之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觉得蕞大的未解之谜仍然是:“女人想要什么?”

    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在工作15 年之后,钟美凤确信自己知道这个答案。在《女人想要什么》中,她通过讲述她的七个女性病人的故事来证明这一点。这是一本交叉探讨女性生活以及她们与欲望的关系的真实故事合集。如果你感觉自己的欲望像一座陌生的岛屿,那这本书就是一扇轻轻打开的窗,你会发现自己因为有了全新的认知而停顿下来。

    ————————————————————

    【编辑推荐】

    ✧察觉内心欲求,解除自我封印。是什么让女性一直处于遭受否定、缺乏爱和始终心怀渴望的状态?在一切对话开始前,请先理清前提:女人都有渴望。

    ✧超15年临床经验心理治疗师钟美凤真实记录,七个探索灵魂的女性故事,七场发现渴望的深度对话。情爱、孤独、创伤、身份;做母亲、不做母亲;爱异性、不爱异性……无法宣之于口的隐秘叩问,独属女性的自我探索。

    ✧你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了吗?如果臣服于恐惧,不敢改变现状,失去自己应有的人生,那该有多遗憾?获得认知,便是解放,发现并摆脱规训支配,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会得到它。

    ✧得益于丰富的从业经历,钟美凤用剥洋葱般的讲述方式,层层探索主角的内心,锋利、深入又温情。

  •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作者:[美] 列文森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久负盛誉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为三卷,视野广阔,目光如炬,既对儒教/儒家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皇权、官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又聚焦于近现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以及儒教在历史进程中的沉浮,洞见迭出,启人深思,以其宏大的架构和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经典巨著。

  • 什么是情感史?

    作者:王晴佳

    【编辑推荐】

    世界史学名家王晴佳,用一本小书讲透情感史:从史学史与基本概念梳理、认识论与方法论探讨到案例研究,系统完整。书中还有大量东亚,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的案例研究,深入浅出,适合入门学者。

    直击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对各史学领域均有所启发:情感史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包括种种传统-现代的历史分期,自然/社会、身/心的二元论,男性中心与西方中心的历史叙述等。方法上打破了文本材料至上的观念,关注口述证言、身体姿态动作等人类各种表达方式。价值观念上超越语言学转向与后结构主义思潮,质疑所谓的“中立客观”态度,重新引入对历史学者道德立场的思考……如此种种,都为当代史学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也为普通读者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角度,而本书是对这些变革的集中呈现。

    【内容简介】

    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从自然/社会、身/心的二元论,到男性中心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述,也带来更多反思:究竟什么是历史事实?史料的价值如何检验?历史学家是否应该持有道德立场?历史叙述是否需要连贯一致?

    本书为世界史学史专家、光启情感史主编王晴佳教授多年来介绍与实践情感史研究的论文集,系统梳理情感史的缘起与发展、理论与价值、方法论与认识论,并在此基础上以案例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评论推荐】

    当代史学出现了一个“情感转向”,将历史研究从理性层面拓展到感性层面。本书从理论探索与方法实践两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外学界的最新进展,尤其是情感史与社会史、性别史、身体史、心理史、儿童史、动物史、医疗疾病史等领域的关联,为读者在知识上开拓了一个崭新与宽广的天地。

    ——黄克武 “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员

    王晴佳教授从世界史角度叩问“情为何物”的脉络,思考情感研究对当下人文学科的启发。全书从西方情感史的发生及论述开始,佐以现代东西方案例,钩沉发微,颇有洞见,尤以顾颉刚研究最为引人入胜。“情理之辨”是传统中国学术的重要命题,王教授以情感史作为方法,为传统命题带来崭新维度。

    ——王德威 哈佛大学东亚系与比较文学系教授

    王晴佳本人是情感史这一史学新趋向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不仅在书中对其理论和方法问题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提供了个案研究。我尤为喜欢关于顾颉刚的那几篇,其对一代史学大家自负自傲又自卑的复杂心理状态和情感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总之,对那些希望了解情感史的发展脉络、理论方法及今后研究取向的读者,这都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必读书。

    ——王笛 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

  • 纠纷与秩序

    作者:[日] 中岛乐章

    本书利用大量徽州文书,深入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开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状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志《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 反求诸己

    作者:罗祎楠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学者如何反观并分析自身的认识实践过程,照亮被“实证思维”长期遮蔽的方法世界。作者尝试以“史观”与“历史质性分析”勾勒这一方法世界的基本形式,以新的方法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转型”“士大夫政治”等经验问题与“治理现代性”“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等理论问题。在“反求诸己”的认识实践过程中,“历史”可以获得远比“研究对象”丰富的意涵,为理解自身时代提供更多可能性。由此,本书以“方法”为切入点,讨论了时代变革中“为学”者可能的精神生活。

  • 欧洲反犹史

    作者:[德] 格茨·阿利

    ◆当邻人变成恶魔,亲友反目相向

    ◆欧洲为何走向种族迫害的深渊

    当初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出声……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自1880年以来,在民族主义和社会危机的推动下,西欧和东欧地区的反犹太主义愈演愈烈,引发了许多悲剧。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利首次将现代反犹太主义作为一种跨国现象进行考察,在不减轻德国历史罪责的前提下,他说明了竞争和嫉妒、歧视和大屠杀如何在许多地方为驱逐犹太人和种族灭绝埋下伏笔,最终导致二战期间纳粹占领终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本书以泛欧洲的视角,对大屠杀的历史成因进行了全新的剖析。

  • 见怪啦

    作者:豆子

    ◎一句话推荐

    赛博聊斋,中式奇谭,比电子榨菜还要上头的脑洞故事,知乎知名答主豆子首部短篇小说集

    ----------

    ◎内容介绍

    柠檬精只听好话,空耳怪不出恶言,痴心人因一段意外闯入的记忆殉情而死,疯秀才被自己所写的故事迷惑虚实不辩,磨镜人困于镜中,运时者为时所误……

    本书共收录奇谭式短篇小说二十余篇,有发生在普通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有科举制度下落魄读书人的奇遇,有改变普通人命运的离奇事件,亦有改编自民间轶事的传说故事。

    关于这部作品,书中的两位角色段于淳与衣鱼虫也有一些议论要发,且听他们一问一答:

    段于淳: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衣鱼虫:这本书是豆先生的首部小说集。都是些志怪奇谭,背景多是明清,有的则发生在现代,穿越古今。行文带一点点的古文翻译腔,是一本完完全全中国化的故事集:失意的士子当上虫类的知县,为虫类主持公道;野兔为了族群生存,利用兵勇繁衍后代;明代女孩被带到现代社会;一个可以压缩和拉长时空的老头被袁崇焕逮捕……总之,是真正的中国奇谭。

    段于淳:这本书是怎样创作的?创作这本书有什么目的?

    衣鱼虫:我听说,安宁的人,从来不问结果,只管潜心耕作;焦虑的人,关心的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事。故事里不存在的人,都是我们的心猿。这些故事,豆先生有“三得”——从古籍中采撷只言片语,改编成长文,此谓“拾得”;在田间茶肆,采访耆老,将故事润色成文,此谓“问得”;将梦中支离破碎的故事发挥成文,此谓“梦得”。

    ----------

  • 隐身衣

    作者:格非

    我曾一心要走到自己的对立面,追赶别人的步调,把隐身衣换成刀枪不入的盔甲。

    可所有的人,无论早晚,都会掉队,不是吗?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作品,鲁迅、老舍文学奖双料得主!

    《隐身衣》的主人公是最让我牵挂的一个人物。他和我们一样生活在人群中,原本是一个无法看清面目的人,命运被锁在了保险箱里。但是他有手艺,就像一座桥梁,联结了泛泛的日常和纯然的艺术,让他得以生活在全然的自足中,最终成为拥有命运的人。

    ——格非

    ———— 内容介绍 ————

    你大概已经知道了,我是一个专门制作音响胆机的人。在北京,靠干这个勾当为生的,加在一起不超二十。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几乎意识不到我们这伙人的存在。

    这倒也挺好。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来蔑视这个社会,躲在角落里,过着自得其乐的隐身人生活。

    不过,这样的日子背后,也有难言的苦衷。在外人看来,我大概是个彻彻底底一事无成的人:守着有限的客户聊以为生,老婆跟着别人跑了,寄住在亲姐姐的公寓,姐夫却变着法儿想要把我赶出去。

    在这座高速运转的繁华城市,当人人都奔着成功飞驰向前时,我落了单。

    还好我的老朋友没有忘记我。就在这天,他给我介绍了一位“有些邪行”的神秘客户,想要安装全世界最高档的音响,越快越好。

    这是一笔收入不菲的买卖,而唯一的条件是,不该问的,一句也不要多问。

    ———— 编辑推荐 ————

    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作品!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双料得主!

    ◇被译成英、法、西、意、瑞、芬等8国语种出版;英译本获苏珊·桑塔格翻译奖!

    ◇“江南”三部曲的延展,呈现迷人角色完整生命图景。

    我做梦都想穿上隐身衣,生活在陌生人中。

    ◇失踪的人、朝不保夕的工作、有始无终的脆弱感情……我们都被一种不安全感笼罩着。每个人都是黑白混合体,每个人都有一件隐身衣。

    ◇我在想,在所有人都追求物质时,有没有人往反方向走?事实上是有的,这是我书中所描绘的这一群人:他们穿着隐身衣,固执地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格非

    不论是人还是事情,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是人还是事情,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底子,但你最好不要去碰它。”

    ◇“如果你不是特别爱吹毛求疵,凡事都要去刨根问底的话,如果你能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改掉怨天尤人的老毛病,你会突然发现,其实生活还是他妈的挺美好的,不是吗?”

    幽默荒诞,悬念十足,“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秒会写什么!”

    ◇《倩女幽魂》里走出来的同名人物,终如鬼魂般消失;

    毁容女子的神秘过往令“我”生畏,却也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感情;

    被宣告死亡的欠债人,却在死后往“我”的账户里存入了26万……

    ◇这是我极喜欢的中国现当代小说。这部作品并没有描写战争的恐怖、家庭与体制的毁灭,而像是带来了一阵清新的风。它复现了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他具体的挣扎与困境,有村上春树早期作品的独特魅力。——goodreads读者

    ———— 各界推荐 ————

    ◇格非的两次改变,有两个文本在我脑子里留下印象。第一个是《人面桃花》,第二个是《隐身衣》。格非以格非式的、大家都习惯的温文尔雅的语言,在他50岁以后写了一个《隐身衣》,这个让我感到非常佩服。——苏童

    ◇《隐身衣》写了一个音响师傅的故事,极为独特、鲜活以及坚实,其感受经验得到一次极为丰富多彩的释放,与诸多洛可可化的都市小说拉开了足够的距离。——韩少功

    ◇复杂的人物、成熟的笔触、巧妙运用悬念和歧义的叙事结构,在小说篇幅越来越长、叙事越来越宏大的今天,没有一本书像《隐身衣》这样雕琢得如此精细。——Canaan Morse(英文版译者)

    ◇这部绝妙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失败者在当代北京维持生计、在经济和情感上屡屡挣扎的艰难经历。在不知不觉中,读者会发现自己正为这位无名之人加油鼓劲。这部作品诙谐幽默,社会分析和情感共振之深令人惊叹,这在近来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柯克斯评论》

    ◇格非的黑色幽默与尖锐的社会讽刺完美融合,进入了奇妙的境界,让人阅读时乐在其中。——《星期日新闻》

    ◇格非在创作中同时穿梭在音乐、传奇和恐怖中,将先锋性和现实性融汇到小说中,能深入到中国问题的肌理,但同时他又不得不遭遇某种写作自身的矛盾,总是不得不在历史中遭遇其自身的反讽。——老舍文学奖授奖词

  • 操控

    作者:[以色列] 利拉斯·马加利特(Liraz Margalit)

    胡泳 姜宇辉 一致推荐!

    身处数字世界的警示说明,用户体验设计专家“逃离”科技公司后的反思之作

    .

    科技公司极力想要掩盖这则事实:人们正被人为地塑造成它们期望的样子。

    请尝试回想数字世界中常见的几个场景:收到一条直击兴趣点的推送,点进阅 读;跳出一个红包界面,点进领取;看到一则“限时优惠”信息,立即下单……为什么数字世界总能说服人们,让人毫无抵抗地理性失灵?

    科技公司前用户体验专家利拉斯·马加利特,结合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向读者揭露了数字用户被算法/技术所操控的事实。她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被广泛应用于科技产品的脑科学机制,并进一步讨论了技术对人产生的生理、心理,乃至文化方面的影响。作者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数字世界中的交互,警惕趋于无形的数字操控。

    .

    【推荐】

    所有的技术和工具,都既可以用于积极的目的,也可以用于消极的目的。利拉斯·马加利特看到了硬币的两面。为机器学习在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感到兴奋的同时,她也对技术日益左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警告。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创作于忧患之际,由此亦试图对这个时代的重重危机进行全面反省。作者并没有如很多人文研究的俗套那般,搬弄诸多批判理论的经典立场,而更是直指人心,直面现实。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如充满警示和启示的纪录片一般,将读者的目光带向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暗处,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或许,“操控”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作者更试图带给我们诊断病理的眼光,乃至走出困境的勇气。推荐给每一位深陷迷惘但却苦苦求索的读者,也期待大家都能从书中获致属于自己的那一线光亮。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垂向时间

    作者:[美]马西娅・比约内鲁德

    地球科学与地史学对话大众,景观、海洋和大气见证深时之力

    对地球韵律和地球过程的更深层认识

    时间无处不在,过往并未消逝

    地质学时间观念帮助应对人类世环境危机

    ◎ 编辑推荐

    夷平喜马拉雅山脉需要多长时间?

    极地钻取出远古冰雪,封存其中的气泡如何揭示大气演化?

    时间无处不在,过往并未消逝

    为我们带来对地球韵律和地球过程的更深层认识。

    ——《自然》

    地质学指出了一条折中之道,介于人类对自身重要性的自恋式骄傲,与人类对自身的渺小所萌生的存在主义绝望之间。

    ——马西娅•比约内鲁德

    与大众对话的地球科学:地质学家以教学、科研和生命经验在学科层面构建地球科学与大众的对话,精练地球演化史与人类对地球认知的发展史,回顾两百年来人们如何校准地质时间,用地球科学新进展为大众读者重建对地球过程的时间尺度的认知,使我们了解人类作为地球居民所拥有的共同历史与命运。

    景观、大气和海洋见证时间的转化之力:以地质学为镜头,遍览经过时间雕琢的地球今昔:地质构造与地貌的演化步伐、地球大气层数十亿年的变化、地球历史上环境危机的起因和后果、依据深海沉积物解析气候变迁、人类世的意义、气候工程引发的争议……

    像地质学家一样觉察时间无处不在:我们是否对地球历史中恢弘篇章的持续时间、过去环境不稳定期之间的变化速率,以及地下水系统等自然资本的固有时间尺度知之甚少?像地质学家一样思考,意味着培养能将空间与时间收放自如的想象力,感受深时中地理景观之间的距离远近,洞悉众多地球过程逐渐进行并紧密结合的节奏,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类与地球历史的深层根源和密切关系,进而更明智地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 媒体推荐

    对地质时间的丰富、深邃和复杂进行了深刻思考,巧妙地浓缩了从18世纪詹姆斯·赫顿《地球理论》到20世纪约翰·麦克菲《昔日的世界》等地质学里程碑之作。

    ——罗伯特·M. 索尔森(Robert M. Thorson),地质学家,《华尔街日报》

    一本令人愉悦的读物,作者的行文节奏和插画师的配图让人感觉像是与一位在餐巾纸上绘图解释地质学历史的朋友一同享受红酒时光。

    ——《科学》

    让大众了解地质学一直是一个挑战,但《垂向时间》并不费解,在使用专业术语方面也很谨慎。读者们很容易就能跟上作者发自内心的叙述。比约内鲁德的书是人类的宣言——在一个非常长的时间尺度上。

    ——《新科学家》

    ◎ 名人推荐

    清晰、引人入胜的作品,它根植于作者多年的教学、思考和对话,讲述了人类在将自身与地质时间联系起来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

    ——杰德·斯塔尔·拉基(Jade Star Lackey),地质学家

    写作精湛,掷地有声,准确体现了最新的科学进展,在地质学语境下探讨了现代气候变化问题,呼吁人们采取行动。

    ——詹姆斯·劳伦斯·鲍威尔(James Lawrence Powell),地质学家

    ◎ 获奖记录

    2019年美国出版商协会大众科学与数学类的专业与学术卓越奖

    入选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科学图书奖短名单

    入选2019年《洛杉矶时报》科技图书奖决选名单

    入选2019年度笔会/E. O. 威尔逊文学科学写作长名单

    ◎ 内容简介

    万物皆变,无物消逝。身处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如何理解无处不在的时间?又如何理解人类出现之前的悠久过往与没有人类参与的未来?就像显微镜和望远镜扩展了人类的视野,地质学也是一种镜头,让我们能够以一种超越人类经验限制的方式见证时间。《垂向时间:地质学家的计时簿》在讲述地球演化史与人类对地球认知的发展史的同时,带我们用地质学的思考方式来认识地球、海洋和大气的时间韵律,理解我们身处的人类世环境,面向可持续的未来。

  • 印地语公共领域1920—1940

    作者:[意]弗朗切斯卡·奥尔西尼

    论语言与文学如何影响和塑造社会公共领域

    这部著作引入“公共领域”概念,以被称为现代印地语文学“黄金时代”的1920年至1940年为背景,探讨了“剧变时刻的文学文化全貌”。本书拓宽了语言一文学的传统研究视野,全面呈现了在与文学、历史、社会及政治的互动中形成的广阔的印地语公共领域。书中富于创见性的视角、观点及材料为深入认识和思考现代印地语文学的发展,并以此理解印度民族主义和殖民时期印度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想象提供了可贵的思路和方法。

    ——郭 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古代印度斯坦是一片形散而神不散的邦国林立的土地。本书立体地描绘了印度民族主义知识精英是如何把隐形的“不散的神”显然锻造为对抗殖民话语的团结纽带,并为印度的独立构建了一套属于自我的语言、文学和政治思想体系。

    ——穆宏燕(北京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

    图书亮点或编辑推荐:

    语言和文学繁荣的时代往往是人类精神文明飞速前进的时代,1920—1940年的印度印证了这一事实。19世纪上半叶,在英国思想和制度的影响下,许多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开始发展规范准则、机构以及一种语言,以表达对“统一”“进步”“共同文化遗产”等新概念的需求。供争辩和辩论的公共空间得以建立,规范准则得到发展,由此,人们认识到他们正在进入共同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不仅容纳了,更是超越了人的社会存在。20年代,文学和政治角色、公共空间与制度、出版市场以及文学和政治读者都在数量上均实现了增长,从而带来了质的飞跃。新主体发出不容忽视的批判性声音,而且还时常形成真正的“反公众”。印地语文学媒介的开放性和视野成就了大胆的实验,促使产生了新的文学类型,缔造了独立作家。与此同时,19世纪的努力所形成的潜在公众似乎终于真正地现身。规范性趋势与批判性声音之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语言和文学是呈现这种张力的显著标志。对于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而且很多人是第一次承担公共角色,这是一个振奋人心、令人陶醉的时代。印地语界把这个时代称作现代印地语文学的“黄金时代”,而且各领域都展现了真正的、超乎寻常的文学创造力。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上半叶以标准印地语为基础形成的北印度地区性公共领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言、文学、性别、历史以及政治话语的角度分析印地语区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而探索语言和文学勾勒与书写一个新的民族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现代印度的政治、文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实践、新视角、大胆批评,以及重新讨论一切的意愿,助推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统一的印地语受教育群体的品味。1920年至1940年是一个振奋人心、令人陶醉的时代。印地语界把这个时代称作现代印地语文学的“黄金时代”,而且各领域都展现了真正的、超乎寻常的文学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