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最新电子书

  •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增订版)

    作者:刘后滨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是关于唐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准确地说,是关于唐代政治体制变革的研究。从所针对的问题来说,表面上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提出问题的角度却与一般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有所不同,更不同于传统的职官制度史。政治体制是一个现代政治学的概念,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国家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而取代传统的职官制度史,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重要学术取向。仅就唐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来说,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在陈寅恪、岑仲勉、严耕望、唐长孺、谷霁光、陈仲安等前辈学人以及内藤乾吉、砺波护等日本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在职官、军事、法律等制度方面,近年都有一些高水平的论著发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是在广泛吸收学术界相关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政治体制的整体运作机制及其变迁进行初步的探讨。

  • 南京城市史

    作者:薛冰

    前有蒋赞初《南京史话》 今有薛冰《南京城市史》

    全面讲述南京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

    中国首部城市史 南京文化经典读本

    完整呈现清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

    明朱之蕃《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

    ★编辑推荐

    ◎第一次全面讲述南京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南京首部通史;中国首部城市史

    本书为大家展示的,是同一空间的时间图景,也就是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古到今的历程。从远古时期的北阴阳营文化到21世纪的“和谐南京”,打通时间的脉络,全景展现南京城市成长史图卷。为中国首部城市史。

    ◎南京文化经典读本,曾获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荐

    南京是帝王也是佳丽地,是六朝古都也是十代都会 ,是悲情城市也是和谐之都,本书道尽一座2500年城市的辉煌与磨难、前世与今生、内涵与外延,为南京文化经典读本,已长销十五年。

    ◎以文字为本,辅以历代地图、文物考古图、古画、老照片、摄影新作,古今呼应,从数个层面,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对南京的生长和发展进行想象、描述和还原

    最新版的《南京城市史》,收入历代地图50幅、文物图20幅、古画45幅、老照片60幅、现当代摄影家新作40幅。南唐以前,以文物考古图为主,明清时代侧重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摄影家、旅行家的南京影像,唐宋、明朝和21世纪,分别增加图文特辑,补足金陵胜景与意象空间。

    ◎经南京德基美术馆授权,将长达十米的清代宫廷画师《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全卷收入,单独印刷,作为附册,以呈现南唐至宋代的金陵风貌

    国宝级《清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为研究宋代社会风俗史、经济史、商贸史、农业与手工业史、建筑史乃至交通运输史等,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图画参考依据。此图由南京德基美术馆于2015年斥五千万巨资竞拍获得,回归南京,首次收入大众图书。

    ◎收入明代金陵状元朱之蕃的《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印证“世界第一大城”的城市想象与记忆格局。

    晚明文人士大夫兴起游冶观览胜景风潮。朱之蕃自选“金陵四十景”,调和金陵王气与文人品位,顺应城市想象的惯性路径,远追南京的六朝文化,从而形塑记忆城市的格局,确立了影响至今的南京城市游冶空间。书中以特辑完整呈现。

    ◎20多张新世纪高清大图,从黑白记忆跃入彩色现实,城市生长具体化、细节化

    本书最后汇总南京几位青年摄影师方飞、赵耀、阮忠等在新世纪所拍摄的今日飞速发展的南京新城面貌和老城历史文化遗产新貌,展现当下和谐发展的新南京。

    ★媒体推荐

    国内第一本为单个城市撰写的通史,全面、系统阐述南京城市发展历程。——南京日报

    ★内容简介

    《南京城市史》首次全面、系统、完整、清晰地阐述了南京 2500 年建城史和近 500 年的建都史。全书分上、下两编 :

    上编主要回溯古代南京城市成长、变迁历程,从新石器时代的北阴阳营遗址、湖熟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棠邑、濑渚邑、越城、金陵邑、冶城,到六朝时期的石头城、建业、建康,从南唐的金陵城到明都南京,再到清代的现代南京城,从解读文献和实地踏勘入手,在广阔的时空范畴中,探寻失落的环节,拼合碎裂的画面,梳理旧识,补充记忆,辨疑解难,阐明新见,勾勒出一轴较为完整、清晰的南京城市成长史图卷。

    下编关注的是现代规划出现之后的一百余年中,从民国的首都计划建设到 21 世纪“山、水、城、林”一体的和谐城市建设,人们面对历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进行再度建设的问题。由对史实的探寻升华到史实的提炼,梳理出现代南京城市生长的脉络和城市建设的若干重要经验,如跨江发展、面向大海的胸怀,善于利用自然山水的传统,功能区分明确的特色,尊重原住民权益的原则,保老城建新城、跨越式发展的优势等 ;尤其是通过反思近百年间历次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得失,探索面对历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进行再建设的问题,对于现当代南京的城市建设,做了宏观层面上的品评,也为城市未来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 如果不得不离开

    作者:[美] 萨缪尔·哈灵顿

    在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怎样的与世长辞才是好的选择?有超过30年从医经验塞缪尔·哈灵顿(Samuel Harrington)博士,通过自己与其父母、病患的亲身经历,对“如何走好最后这一程”,给予了详尽且深入浅出的分析。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定义了何谓“更好的死亡”,以及医疗体系的战无不胜的神话的虚假;第二部分描述了六种主要慢性病的进程和临终阶段的状况,第三部分提出了临终关怀和具体的准备工作。

    本书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除此之外的更大意义,是让我们重新看待“死亡”。或许现在就为最后的时刻做准备为时尚早,但对于一个已经成年的人来说,为这最后一步做出打算永远都可以再早一点。如果你依然觉得有些困惑,那么对你来说,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迈出这一步。等到了恰当的时机,你自然就会明白:为最后一程做好规划,就能让自己保有哪怕一点点自主和一点点尊严。

  • 崩溃

    作者:[美]贾雷德·戴蒙德

    本书所说的“崩溃”,是指某一人类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社会复杂程度骤降,终至瓦解。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许多壮丽的文明遗址引发幽古之思,人们在抚今追昔时,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有些社会得以繁荣延续,有些社会却走向衰亡,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本书中,戴蒙德延续其思考框架,聚焦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在比较历史研究的视野下,戴蒙德以自己熟悉的美国蒙大拿州作为引子,纵向比较了复活节岛、玛雅文明、格陵兰岛的维京社会、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等过去社会的兴衰存亡,又横向分析了卢旺达、海地与多米尼加、中国、澳大利亚等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困境。这些文明社会面临着相似的危机——在污染、瘟疫、战争、饥荒的背后,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是社会走向败亡的大前奏,而不同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选择决定了它们迥异的结局。基于此,生态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命运这一议题,从一个宏大模糊的背景角色走到前台的聚焦点下,一些从前历史研究所忽略的关键信息被提取出来,重塑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知。

    今天,现代社会同样面临危机——前所未有的人口压力、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地区性的崩溃可能会迅速向全世界蔓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不可兼得?戴蒙德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抉择将决定当今社会的兴盛或衰落。

  • 剧变

    作者:[美] 贾雷德·戴蒙德

    《剧变》是一部恰逢其时的巨作。在个人与国家都对未来充满迷茫,危机接踵而至的当下,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再一次回归历史,尝试解答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命题。

    对个人而言,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如处理不当,个人终其一生会生活在负面情绪中。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危机可使一种文明没落,使一个国家解体,使一个时代终结。但在戴蒙德看来,二者并无差异,国家甚至可以借鉴个人化解危机的逻辑框架以实现自救。就此,戴蒙德再一次跳脱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设的知识壁垒,重建自然状态与文明秩序相融的历史叙事线索,巡礼7个案例国家的危机应对历史。他以一位社会观察者的自谦视角,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进化生物学等多学科出发,给出了“危机应对12个步骤”:

    1.直面危机

    2.主动承担责任

    3.明确问题的边界

    4.寻求帮助

    5.借鉴榜样

    6.自我力量/国家认同

    7.诚实自我评估

    8.应对危机的过往经验

    9.耐心

    10.自身灵活性

    11.核心价值观

    12.个人约束条件/国家地缘约束

    正如丘吉尔所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危机与剧变总是结伴而行。戴蒙德的危机应对方案或许可以帮助人类重塑危机意识,毕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个人、企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要不断进行选择性变革。你做好准备了吗?这或许也是戴蒙德为我们设下的一个开放性思考题。

  • 昨日之前的世界

    作者:[美]贾雷德·戴蒙德

    传统社会对现代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充满冲突和混乱的蛮夷之地,还是尽享田园生活的世外桃源?无论如何,它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传统社会的实践要比现代国家更久远,前者在如何组织一个人类社会的问题上,已经进行了成千上万次自然实验。容易迷失于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我们,不妨回顾人类祖先的原始生活方式,追溯那些曾经帮助人类完善自我、建立文明与有序社会的良好根基,而这就是“昨日之前的世界”。

    与新几内亚传统社会长期接触的戴蒙德,通过观察、记录传统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行事方式等来剖析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本书从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生理学、营养学和演化生物学等角度,剖析了划分区域、解决争端、教养子女、对待老人、应对危机、宗教信仰、语言多样性、健康饮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代表传统社会的小切面同样主宰着今日世界,因此值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思考和借鉴。

    戴蒙德在书中再次展现了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颠覆了我们看待社会与秩序的视角,指引着我们在传统社会中寻找现代文明新脉搏。

  • 作为哲学家的尼采

    作者:【美】阿瑟•丹托

    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广泛的阅读,也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普遍的误解。当丹托的经典尼采研究在1965年首次出版时,许多人将尼采视为一位才华横溢却又难以捉摸的思想家。然而,丹托呈现了一幅极为不同的画像,他认为,尼采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融贯的哲学,这种哲学超前思考了众多界定当代哲学的问题。丹托清晰而又富有洞察力的评述,有助于将尼采正式当作一位哲学家,并进而阐明尼采作品中的精妙之处,以及他对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巨大贡献。

    本书自20世纪60年代出版,再版多次,作者还在后续的再版版本中以“后续文本”的形式补充了5篇论文,持续不断地补充尼采研究的最新内容,而且对那些持续污名化尼采智识声誉的误解做出了回应。这些论文还思考了尼采的特定作品(包括《人性的,太人性的》与《论道德的谱系》),以及这位作为哲学家的艺术家的形而上学和语义虚无主义。

    丹托以高超的技巧与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潜藏于尼采纷繁复杂的谜团之下的重要线索,并将这些线索梳理为一种模式。

    ——《纽约时报书评》

  • “后工作”理论

    作者:徐志伟, 王行坤 主编 / 王行坤 等 译

    本书收录了西方学界关于“后工作”研究的16篇代表性成果。“后工作”理论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下异化劳动的弊端,萌生出的对未来文明的一种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工作机制导致“很多人无所事事,其他更多的人做无用功,并且强迫真正有益的劳动力从事最繁重的过度工作”,造成了劳动力和资源的巨大浪费,无益于个人发展和公共利益。

    针对西方社会种种与工作有关的畸形现象——机器生产加剧劳动异化,人工智能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时长持续上升和工资相对停滞,全球范围内劳动力的竞争,跨国公司以转移生产线为威胁要求补贴和税收减免,对劳动的不正常狂热,将贫穷归根于懒惰的偏见,大规模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具有迷惑性的零工经济——本书对资本主义工作制度展开了批判,对理想的未来工作模式进行了畅想,呼吁以创造性的、自由的工作取代异化的、无意义的劳动。

  • 祖先的风景

    作者:吉德炜[David,N.,Keightley]

    本书分“气候”、“农业”、“时间:白天、黑夜、太阳”、“时间:历法构造”、“空间:中央与边界”、“空间:宇宙与方向”、“社会:土地及其人口”、“宇宙观和遗产:商代的‘风’”这八章介绍了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引证全面,既有学术上的严谨性,而且写法比较大众化,可以作为商史入门的书籍,读者面相对较广。

  • 羌在汉藏之间

    作者:王明珂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详解川西羌族历史文化

    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聚十余年田野研究之力,深入羌民千年根脉。

    从汉代河湟西羌、唐代西山诸羌、明清羌民,到当今羌族,羌何以为“羌”?

    深谷村寨到街市城镇,孟获后代或大禹子孙,白石信仰与端公唱词,当代羌族身份认同何在 ?

    •民族史与民族志写作范本

    “一截骂一截” “毒药猫” “英雄祖先历史心性” “弟兄民族历史心性”,众多创造性历史人类学论述。

    以羌民研究实践边缘视角,剖析华夏的融合演进,诘问“民族” “文化” “历史”之新解。

    •经典再版,全本修订,新增长篇序言

    《羌在汉藏之间》初版由中华书局于2008年推出,现已断版多年。当年出版时正遇汶川地震,举国哗然,汶川、北川、理县等地也因此为大众所知。此次再版全本修订,新增万字长序,及30幅彩图,带领读者走入震前的川西田野。

    ——————————————————

    《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进行了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羌”为案例,深入讨论了“民族”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群的融合变迁,提炼出众多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三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与所有其他“民族”一样,汉代的河湟西羌、唐代的西山诸羌,到20世纪前半叶的羌民,以及当今的羌族,都是历史的创作物,而他们也以各种表征与行动回应主流叙事,促成种种现实,并借此完成族群的内部塑造。

  • 我爱你,废柴

    作者:[以色列] 拉斐尔·鲍勃-瓦克斯伯格

    《马男波杰克》编剧拉斐尔·鲍勃-瓦克斯伯格首部短篇小说集。18个都市男女笨拙相爱的故事,在你把事情搞砸的每一个瞬间,在漏洞百出的生活里,我也爱你。

    “马男之父”作品中文版首次引进。“当你面对生活时,你可以胆怯,也可以勇敢。不管怎样,你都要活下去。所以,不如选择勇敢。”面对爱时,也是如此。

    《华盛顿邮报》:“鲍勃-瓦克斯伯格成功地平衡了诙谐幽默与真挚深情,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欢乐……(这些故事)实现了只有好作品才能达到的神奇效果:让你内心颤抖,让你眼含泪水,让你嘴角上扬,抑或三者兼而有之。”

    《出版人周刊》:“奇妙而怪诞,意外而感人……时而深刻,时而荒唐,但永远不变的是真诚。”

    内容简介:

    《我爱你,废柴》是动画《马男波杰克》的编剧拉斐尔·鲍勃-瓦克斯伯格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一本在海外好评如潮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8个都市男女笨拙相爱的故事。他们孤单、羞涩、善良,怕被伤害,也怕伤害他人,然而内心深处对爱的永恒渴望,又让他们彼此靠近。

    《跟甩了你的人一起吃午餐》:你有设想过跟前任一起吃午餐的情景吗?是摒弃前嫌,还是剑拔弩张?是破镜重圆,还是怀念过往?都没有关系,或许吃完这顿午餐,真正的离别才算到来,你的心碎才会过去。

    《吉日良辰》:举行婚礼的麻烦和繁琐把人逼到崩溃,不知为何要用这种昂贵和无聊来见证爱情,但却是在这种混乱中,男女主感受到了真爱的幸福。

    《科学男》:七年之痒如期到来,科学男跨过“反物质”之门爱上了自己生活的反面,引发灾难。到底哪一种生活是更好的,或许每个人都没有答案,只是我们都设想过:如果当初如何如何,或许现在就拥有了更好的生活。

    《错失的缘分——男找女》:他在地铁上怦然心动却不敢开口问话,而列车就这样一直行驶着,行驶了六十年,直至二人头发花白,而对方终于下车……

    “你们心照不宣——你们两个都是普通人,怯懦而软弱的普通人,既受过伤害,也犯过错误,在艰难的日常生活中,你们已经竭尽全力了。”拉斐尔·鲍勃-瓦克斯伯格用擅长的冷幽默方式,结合真实的生活感受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营造出新生代“魔幻现实”之感,在渐渐走向平凡普通的人生道路上,在常常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的瞬间,在漏洞百出的生活里,难道我们就不配拥有爱,不值得获得幸福了吗?或许有肯定的回答,那就是:我爱你,废柴,哪怕在这一刻我们洗着碗红着脸,下一刻也要抬头看那片浩瀚的星海。

  • 希望你是人类

    作者:雷钧

    岛田庄司奖得主——雷钧创作新本格故事!我,是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名人类?

    ————————

    最后十页、反转一切!

    故事性X游戏性X本格推理

    奇妙紧张的叙述展开僵尸vs 人类的冒险故事!

    不断用零星的事实去拼凑“有可能的一种真相”!

    ————————

    异变发生在艾德华•布莱亚兹医生前往梭机村出诊的途中。某种原因不明的怪病打破了这座偏僻村庄的宁静:患者们仿佛陷入了邪恶的阴影,不顾一切地攻击撕咬每个出现在附近的人,而被咬到的人随即也会感染发病。侥幸逃离梭机村的艾德华,却发现瘟疫已经蔓延到了自己居住的城镇。

    一名曾经横越大洋的老水手坚称,这是源自新大陆的巫术,让失去生命的亡者变成恐怖的“僵尸”。僵尸虽然能够活动行走,却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幸存者们筑起了对抗丧尸的沟垒,然而堡垒内部也逐渐出现了案件。

    越来越多的人遭到感染,甚至直接死于非命。随着对丧尸的了解逐渐深入,艾德华想出了一个计划,试图扭转人类迈向灭亡的命运……

  • 中间人

    作者:苏丹

    本书包括作者苏丹《中间人》《中间人:代理》《十地》三篇作品。《中间人》《中间人:代理》背景为平行时空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地球被网络覆盖,人类依赖电子脑,自由穿行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在动荡里,网络谍战专家沈汉生在一次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获得胜利,追寻事件的真相。《十地》讲述了在一个名为“系统”的虚拟世界中,玩家被隔离记忆,进行长达一生的比赛的故事。作品悬念感十足,讲述了人类个体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追寻真实,不断探索、牺牲与感悟的故事,一次次对人类理智与意志的试炼为读者提供了刺激又能引发思考的阅读体验。

  • 无极形

    作者:[爱尔兰]科伦·麦凯恩

    ● 令人心碎地呈现了中东大地世世代代仇恨与和解的谱系

    ● 两个失去女儿的父亲 向世界证明唯一可能的报复是缔造和平

    ● 2020年法国最佳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品

    ● 入选布克奖长名单、奥威尔奖短名单、都柏林文学奖最终名单

    ● 《辛德勒的名单》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买下小说电影改编版权

    以色列人拉米•埃尔哈南是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巴勒斯坦人巴萨姆•阿拉明曾因参与反抗活动入狱七年,出狱后参与创立“和平战士”组织,致力于以和平手段解决巴以冲突。从种族到宗教到领土到车牌的颜色,他们各自的生活原先处于对立的两极:直到1997年,拉米14岁的女儿斯玛达尔在一场自杀性爆炸袭击中丧生;十年后,巴萨姆10岁的女儿阿比尔在学校外被以色列边境警察射出的橡皮弹击穿后脑勺。

    两位痛失爱女的父亲决定用悲恸作为武器,不为复仇,只为和解。他们对全世界一遍遍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挑战用暴力和谎言维持的不公正的现状,呼吁用和平终结世代相传的仇恨与创伤。最重要的,用记忆延续斯玛达尔和阿比尔的生命。

    无极形是无限可数边的形状。这本小说也采取了独特的章节编排,用1001个章节带领我们走近前法国总统密特朗生前最后一顿圃鹀大餐、博尔赫斯在耶路撒冷听到的诗句、那本被子弹击穿的阿拉伯语版《一千零一夜》、去死海狂热探险并一去不返的爱尔兰教士、走钢丝艺人菲利普•佩蒂在希农姆山谷宛如神谕的表演……科伦•麦凯恩大胆地将真实和虚构交织,让读者在小说密实而彼此呼应的层层褶皱中,抵达不同的世纪、大洲、历史,抵达充满张力、犬牙交错的冲突内部,还有两位父亲如此沉重而令人惊叹的友谊。

  • 河流引路人之死

    作者:理查德·弗兰纳根

    我的故事将按螺旋状讲述。

    塔斯马尼亚郊野,我不慎坠入河底。溺水的弥留之际,记忆随着湍急的水流旋转,生出层叠幻象,在我眼前汇成无数斑斓的漩涡。

    我身在中心,视线沿一圈圈扩散的水波望去,那是我、我的父母、这片土地上我所有的族人活过的生命:

    秋夜的满月将清辉洒满 我出生的产房;曾经的爱人站在海滩,挥动一面信号旗;父亲划一条小船驶向荒野,去砍下洁白如蜡的泪柏;流放此地的先祖走入雨林,在河边蹒跚而行。

    旋转,沉溺,渐渐窒息。无数的幻象围绕着我。

    我,阿利亚什,溺水的河流引路人,此时正目睹一切。

    ﹍﹍﹍﹍﹍﹍﹍﹍﹍

    ★余华作序推荐

    ★布克奖得主 理查德·弗兰纳根代表作

    ★澳大利亚版魔幻现实主义:与活着的暴虐相比,死亡根本不值一提。

    ★《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作家之一”/《纽约书评》评选为“最为多才多艺的英语作家之一” /BBC评选为“同时代澳大利亚作家中最好的一位”

    ★获阿德莱德图书节国家小说奖、维多利亚总理文学奖

    ★内外双封、塔斯马尼亚独有元素设计,来自“世界尽头的美”

    (弗兰纳根)写下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故事,他家乡的故事,已经在当代世界文学里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位置。

    ——余华

    《河流引路人之死》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叙述学指南,对于热衷探索文学奥秘的读者,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书;对于刚刚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作者,这是一部关于叙述的教科书。

    ——余华

    我可以写出泥土、气味、炎热和血液,却是读者带来了情感、同情、悲伤和怜悯。这本书没有得到太多评论,但它得到了读者。这足以赋予一本书生命。

    ——弗兰纳根

    弗兰纳根的小说处女作《河流引路人之死》使读者骤然降落于一个目眩神迷的语言万花筒之中:写意、梦幻、“原始”、个性,描绘一位河流引路人在塔斯马尼亚富兰克林河里的激流中船只倾覆、溺水而亡的故事。塔斯马尼亚的起源是一片刑罚殖民地,由无数的民族混居而延续——透过主人公意识扩张与收缩的棱镜,弗兰纳根把个体的私人故事与其祖辈传承、与塔斯马尼亚的神话历史紧密绑缚。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纽约书评》

    弗兰纳根的作品是对塔斯马尼亚、对口述传统故事的赞歌;是对常常被故意忽视的、失落过去的爱意再现;是庆祝,是安魂曲,是对诸多沉默的愤怒;它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就对澳大利亚知之甚少的人来说,是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弗兰纳根以一己之力为塔斯马尼亚提供了声音。

    ——英国文化协会

  • 金阁寺

    作者:[日] 三岛由纪夫

    一场暴烈的对美的祭奠

    关于“美与毁灭”的杰作

    编辑推荐

    三岛由纪夫重要代表作,三岛独特美学观成熟的标志之作。

    内容简介

    小说以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金阁寺的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青年沟口醉心于金阁,坚定地认为“金阁之美,地上无双”,同时又认为“不朽的东西可以永久毁灭”,最终在爱与恨的交缠下,一把火烧毁了金阁寺的过程。

    媒体推荐

    日本评论家奥野健男:“这是三岛文学中的高水平,三岛美学的集大成。可以说,《金阁寺》在战后文学史的潮流中完成了一个划时代的任务。”

    日本评论家中村光夫:“《金阁寺》即使放在日本现代小说佳作系列里也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获奖情况

    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 深宫女捕快

    作者:暗布烧

    华语推理人气作家暗布烧 宫廷女捕快方欣媚系列第一部

    本格推理 古风韵味

    机敏宫女搭档温润公子

    一串冷僻宫院的雪地脚印

    一场众目睽睽之下的谋杀

    意外与谋划,身世与命运,深宫没有真相!

    ------------------------------------------------

    ★内容介绍

    江南名捕之女方欣媚为调查父亲被害的真相,化身司药房宫女,却卷入一桩桩宫廷谜案。

    透露见过宫中秽乱之事的宫女腊梅,在一个雪夜溺死在渡月轩的古井中,案件现场雪地上的一串脚印有去无回。

    长公主掩人耳目逃往鸡鸣寺,与情人私奔。次日鸡鸣寺众僧侣便惨遭屠戮,案发时寺院大门竟从内部紧锁。

    失踪的长公主再次被人发现时,却是在青楼会馆众人玩闹之夜,陈尸于众目睽睽之下……

    案件越发离奇,欣媚在调查过程中屡次陷入险境,身世神秘的真公公和太医出手相助,初露头角的女捕快能拨开深宫的迷雾吗?

  • 接触

    作者:[美] 卡尔·萨根

    ◆ 知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卡尔•萨根长篇科幻小说,英文版两年内畅销170万册

    ◆ 硬科幻史上的高峰之作,在严谨的科学论述中融合各种意象、诗歌,为肃穆、冷静的空间科学增添了神秘和温情。以科学研究级的技术细节与隽永诗意,呈现人类对地外文明的恢弘想象

    ◆ 刘慈欣赞叹:“卡尔•萨根的书为我打开了看科学的第三只眼。”

    ◆ 改编电影《超时空接触》由《阿甘正传》导演泽米吉斯执导,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影后朱迪·福斯特主演,获雨果奖最佳戏剧长片、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豆瓣评分8.4分,影迷心中的科幻电影“无冕之王”

    ◆ 《宇宙》译者虞北冥再度献译,天体物理学博士于浩然任科学顾问

    ——————————————————————

    女科学家艾莉·艾罗维幼年失怙,凭借自己的聪敏坚毅在男性主导的射电天文学界闯出一席之地。她在系统地探测地外无线电信息时突然从织女星方向收到具有严格数学意义的信息。经过艰难破译,艾莉发现那是一种神秘交通工具的制造图纸。经历了一番科学家与政客的激烈交锋之后,消息被公之于众,全球都极度亢奋地投入到交通器的建造中。同时,与先进文明的接触带来了“神迹”的联想,民众的宗教狂热也被激发,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冲突和对抗。由美国、苏联和中国等国的科学家组成的五人小组,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下午作为人类代表乘坐交通器飞向织女星。在见证了一系列宇宙奇观后,在宇宙中一个中转站上降落。五名成员在这里分别经历了属于个人和民族的奇幻体验。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这次接收消息、制作机器、穿梭黑洞飞抵银河的冒险探访的全部过程,诠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对人性、科学精神、地外文明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辨与探索。

  • 拖神

    作者:厚圃

    内容提要:

    这是一轴呈现潮汕平原近代历史变迁、人们精神嬗变的艺术长卷,作品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主要背景,跨度六十多年,凭借人神鬼的多重视角,探索潮汕人的灵魂家园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皈依。小说以樟树埠的崛起与没落为主线,着力描写主人公陈鹤寿为代表的潮汕商人、商帮的命运与传奇。主人公逃亡途中拐走“表妹”,贩卖“鬼火灯笼”,当过走乡药郎,经历了疍民、畲族和潮州人三个族群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艰难历程。造巨舟、遇风潮、上花艇,下南洋、救海贼、创船行、与神一战,同行倾轧,埠权易手……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鸦片战争再度爆发,汕头开埠,火轮垄断洋货倾销,父子反目兄弟突围,国仇家恨恩怨缠绵,老一代潮商悄然沉落,新一代潮商向海而生,潮起东南,龙行天下。

    独特的构思,魔幻的视角,深邃的思想,复杂的人性,色彩瑰丽的风土人情,悲壮开阔的时代背景,真实的历史事件,诡异的草莽传奇,共同构筑起人神鬼共处、血肉交融、动人心魄的神奇天地。

    题目《拖神》由来:拖神,是潮汕平原独一无二的游神活动,当地人以扳倒神偶、惩罚警醒神明的方式,祈求来年丰收富足。拖神暗合了尼采的“超人”哲学: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既能超越自我又能超越别人,打破一切旧框框以体现人的生命意志,旺盛创造力,做生活中的强者。

  • 作者:[意] 露西娅·斯库代里 绘 / [意] 基娅拉·卡尔米纳蒂 文

    在大画幅中感受海洋的壮美与奇瑰,

    绘画艺术与诗文与的完美结合!

    两位资深童书作者联袂奉献图画与文字,

    带领读者体验充满惊奇的沉浸之旅。

    编辑推荐

    ◎ 通过大开本的壮丽图画,精选十余条隽永的诗文,意大利插画家带领读者欣赏海洋的魅力与神奇,聆听古今各家诗人对海洋深情的歌咏。

    ◎ 致力于童书推广的安徒生奖得主基娅拉·卡尔米纳蒂为本书撰写文字;已出版作品十多种,被译介到十多种语言的童书绘者露西娅·斯库代里为本书绘图。

    ◎ 绘画艺术与诗文创作的完美结合,翻页之间仿佛置身于蓝色海面,心灵也会跟着浪涛一起摇曳。

    内容简介

    《海》由两位作者合作奉献,露西娅为本书绘制了精美的图画,描绘了海洋的各种情形下的大海,有蔚蓝平静的时候,有狂涛怒浪的样子。基娅拉则是文字部分的作者,引用了凡尔纳、洛尔迦、吉卜林、惠特曼等文豪的诗文,来配合相应的图画,同时撰写了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说明文字。大海是生命和冒险的象征,它一直令人类着迷。通过这个绘本,我们可以体验图画呈现出的海洋,将海洋的具体形态和诗句融汇为一起,沉浸在令人惊奇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