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最新电子书

  • 汉瓦

    作者:刘三解

    知名学者葛承雍、李鸿宾、张帆、蒙曼等联袂推荐!

    作者刘三解以一贯的严谨,爬梳出土简牍和传世文献,以刘邦的原生家庭切入,深度解析刘邦如何彻底埋葬周秦血统贵族主导的社会,代之以刘氏“家天下”的“新贵”。

    《秦砖:大秦帝国兴衰启示录》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勾勒周秦之变后秦制的完整架 构;而《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则以历史人物为线索,聚焦刘邦、项羽、吕雉、项梁、韩信、魏豹、曹参等人,侧重秦制因何而变,如何变为汉制的描写。

    翻开目录,随着作者的文字进入西汉初年的历史情境:“一张汉初军功表,半本历史密码簿”;“吕氏家族到底是不是被刻意遗忘的‘创业合伙人’? ”;“鸿门宴真正的赢家,一顿饭吃下半个楚国 ”;“为什么项羽选对了所有答案,还是失败了?”

    ———————————————————————————

    “周秦之变”是公认的中华文明“分水岭”,这一长达数百年的巨大变革,一般认为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告一段落,以秦制的全面推行和底定而终结。自此之后,中国社会陷入“朝代循环”,直至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终止了这长达两千年的历史循环。

    《汉瓦》侧重于探索“秦制为什么变为汉制”的答案,也就是“周秦之变”后半段的变化历程。作者通过爬梳传世文献与出土简牍资料,勾勒出一幅秦朝制度完全体的图景,认为后世延续两千年的王朝体制,在秦代仍未成形,而真正开启这个循环的,其实是汉高帝刘邦。本书聚焦于刘邦、项羽、吕雉、项梁、熊心、韩信、魏豹、曹参、周勃、刘恒等大家熟悉的名字,在史书字缝之中,一片一片地复原、审视我们耳熟能详的“汉瓦”。

    ———————————————————————————

    ※ 学者推荐

    两千多年来,秦汉之际的波诡云谲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文明认知。从秦人到汉人并不是种族的变化,也不是不同信仰的改变,在不同地域背景下的王侯将相、秦吏楚将、客卿术士、同乡平民,都以不同的江湖经历,构建着中华文化形成时期的统治秩序。《汉瓦》作者没有被传统解释和演绎所束缚,而是建筑出自成一系的历史殿宇。

    ——葛承雍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毫无疑问,本书颠覆了我们的诸多印象。坦白地讲,作者并没有全然说服我,但这也正是阅读的最大乐趣——我在内心深处和作者不断争辩,并且因此翻阅起其他相关的资料和著作来。事实上,历史正是因为千秋万代的持续审视而不断丰富,并且不断溢出它的边界,让文学的讲述、史学的探究与哲学的思辨各取所需,从不同的角度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心灵。而这,也正是我们对《汉瓦》的期待。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楚汉相争引发的西汉建国,因有司马迁脍炙人口的描述而家喻户晓;又以班固的编纂纳入正史而世代相传。作为一统王朝初始奠基、中国政治体统因而塑形的学术研究之长盛不衰,自不在话下;而那波折激荡折射出的人生历练, 尤其这种历练蕴示的生命意涵,才是秦汉之交乃至刘邦王朝的兴衰嬗替成为口耳相传的“谈资”至今畅而不衰的因缘。尊重史事的严肃并以通达的奉献,这部《汉瓦》承《秦砖》之后再次推向书界,以舒朗上口的笔调于非以为业的读者而言,是否是一个获取历史“本真”的最佳选项?这全凭阅读之后的感觉了。

    ——李鸿宾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钩稽史料中的残缺信息,对于秦末汉初历史提出了不少新颖有趣的见解。这充分说明, 看似题无剩义的领域,仍有继续挖掘的空间。

    ——张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张明楷刑法学讲义

    作者:张明楷

    ◎内容简介

    母亲和女朋友同时掉进河里,应该先救谁?

    妇女强行与男子发生性行为的,构成犯罪吗?

    为了救五个小孩而杀害一个小孩,构成犯罪吗?

    成人之间秘密实施集体淫乱行为,构成聚众淫乱罪吗?

    幼童盗窃他人手机,父母在旁边看着不管,构成盗窃罪吗?

    孩子杀了人,父亲说人是自己杀的,构成包庇罪或伪证罪吗?

    本来想杀人,但碰巧杀死了正在行凶的罪犯,成立正当防卫吗?

    ……

    那些你在新闻中旁观过或听说过,甚至是完全没想过的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解释。

    当然,在本书中,你还会看到,刑法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肩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命运,更关乎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刑法学也不仅仅是对正义的追求,更是人类智慧的高峰,而学习刑法学就是在进行一场思维风暴。现在,不妨打开这本书,以此作为你用智慧寻求正义的起点。

    ◎编辑推荐

    ·清华大学教授、国内知名刑法学家张明楷全新力作。

    ·兼具专业刑法书籍的深度和一般科普书的可读性,各行业各的人都能读,而且都能有所收获。

    ·要准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牢记这本书里的观点和逻辑,刑法题目不用愁。

    ·即将成为一名法学生?这本书就是极合适的刑法学入门书。

    ·已经走上了学法的道路?这本书看一遍,顶你花几倍时间去复习。

    ·在以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等为职业?将本书当工具书,10分钟一节,哪里有疑问看哪里。

    ·没学过法律,但对刑法感兴趣?来感受一下高能案例的冲击和刑法的思维方式。

  • 短史记

    作者:谌旭彬 / 杨津涛

    真实的历史经过后世小说、戏曲等形式的演绎,往往失了真,再加上读者对传统固有思维的认知,往往对历史存在着诸多偏见或误解,例如: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他的游记是靠幻想拼凑出来的旅行小说吗?

    杜甫活着时,他的诗为什么无人转发、无人赞赏?

    宋朝的GDP真的占到世界的60%-80%吗?

    《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呢?

    本书作者引经据典,查阅大量史料,以“疑今察古,鉴往知来”的严谨态度,以历史考据的方法为大家揭开历史的真相。

  • 中世纪的王权与抵抗权

    作者:[德]弗里兹·科恩(Fritz Kern)

    本书是对中世纪早期西欧宪法与宪制进行的经典性研究,第一部分“中世纪早期的神圣王权与抵抗权”系统论述了欧洲中世纪时期君主的神圣王权与臣民的抵抗权这样一对对应权利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并考察了二者与近现代绝对君主制和立宪制度的关系渊源;第二部分“中世纪的法律与宪法”则聚焦于中世纪欧洲法律的一大特点,即法律必须是“古老而良善的”,以及这一特点在中世纪法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同时该部分还进一步探讨了第一部分已经提及的中世纪抵抗权向近现代立宪制转变的过程。

  • 清醒地活

    作者:[美]迈克尔·辛格(Michael A. Singer)

    畅销书作家、瑜伽和冥想大师迈克尔·辛格从崭新的视角带你探索内心、认识自我内在能量的来源和觉察束缚你心灵成长的阻碍,为你正经历的烦恼、压力、纠结、痛苦找到一味良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救的力量,这个力量来自于清醒的自我。

    面对漫漫人生之旅,我们都会迷茫、焦虑,会不知所措,会被卡住,那是因为我们受到了自己习惯性思维、情绪和能量模式的影响,从而迷失了自我。当我们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内心世界就会打开,内心蕴藏的无限能量就会被激发出来,生命将畅通无阻地在你身上自由流动。

    《清醒地活》分五个部分,循序渐进地带你觉察清醒的自我。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倾听头脑中的声音,与内心的室友对话,从而唤醒自己的意识,找到清晰的自我。然后,你才会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能量,学会现在就放手,拔掉内心的刺,超越封闭的自我。最后,你要做的就仅仅是拥抱和享受当下的生活。

    如果你愿意全然体验、悦纳和臣服于生活,而不是与之抗争,你就会被深深地感动。当你达到这个境界,你就会开始看到心灵的秘密。能量需要流经心灵,才能支撑你。这种能量激发着你,滋养着你。

  • 丝绸之路大历史

    作者:郭建龙

    知名作家郭建龙2021年重磅新作!

    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两千年丝路兴衰史!

    中西之间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

    从中国出发抵达世界,从历史着眼预见未来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西域 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

    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时期,玄奘远赴印度取经;进入宋朝,东南海上贸易贸易兴盛,瓷器、丝绸远销海外;明清时期,伴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执行,丝绸之路逐渐衰弱。

    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编辑推荐】

    1.梳理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全史,展现中国在丝路历史上扮演的角色。

    这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路兴衰史,完整梳理丝绸之路大舞台上与中国相关的征伐、贸易和文明交融。着重挖掘中国传世史料中的传奇故事,从中国出发,展现丝绸之路的形成、演变、兴盛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以及中国在丝路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2. 人物故事和文明交融双重叙事线索勾勒丝绸之路大历史。

    从穿越地理障碍的探险家、僧人和外交家的传奇故事切入,展现中西之间纵横交错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历史上的世界格局,由表入里呈现丝绸之路上的地缘政治、信仰传播、商贸往来和文明碰撞。

    3. 读懂丝绸之路的历史,预见未来的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

    欧亚大陆的地理构造塑造了中西之间地理通道的路线和走向,一定意义上也决定这沿途国家的历史命运和文明底色。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 美利坚帝国

    作者:[英] A.G.霍普金斯 / A.G.Hopkins

    《英国广播公司历史杂志》2018年年度图书之一

    颠覆美国例外论神话,以大胆的、全新的全球视角揭示了美利坚帝国与欧洲帝国的类似轨迹。

    ◎ 编辑推荐

    美国是如何崛起的?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看待殖民主义?《美利坚帝国》一书给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视角:将帝国历史和全球化进 程相融合,论证帝国是全球化力量的传播中介。

    美国并不是例外的国家,它也经历了和其他西方帝国相似的命运。这些帝国面临相似的矛盾和危机,转向殖民扩张,这个过程将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地区拉进全球化的复杂大网。借助殖民剥削,帝国列强完成了民族-工业国家的建构,发展了资本主义。

    以这种开阔的视角,作者挖掘了美国历史很多有意思或被忽视的方面,例如美国独立后英国对美国的非正式影响力,美国的民族-工业国家建构过程与全球化的关联,从古巴、夏威夷、菲律宾、波多黎各的视角观察美帝国,美国在伊拉克重演英国的悲剧等。本书篇幅巨大,细节丰富,引发我们多多思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著作,视野开阔,又有丰富的材料,作者以比较史学的方法指出了全球化进程中殖民帝国一再重演的衰败命运。彻底颠覆了美国例外论,以大胆的、全新的全球视角来看待美国的历史。论证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遵循了类似的发展轨迹,走上帝国扩张道路,成为全球化力量的中介。

    作者以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分析美国历史。在早期全球化阶段,欧洲军事-财政国家陷入扩张危机,引发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革命,美国是帝国殖民的产物。

    在现代全球化阶段,美国和欧洲诸帝国一样,困扰于国族建构、民主化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动荡纷争。为了转移矛盾,美国逐步侵吞加勒比和太平洋的诸多岛屿,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帝国列强之一,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重现了欧洲的帝国主义。

    二战后的后殖民全球化时代,民族独立浪潮冲击全球,终结了欧美帝国罪恶的殖民时代。

    ◎ 媒体推荐

    《美利坚帝国》的叙述引人入胜,细节闪闪发光,展现了作者对广阔学识的深刻把握。因此,在未来的数年里,它将成为这一主题学术研究的一块试金石。

    —— 布兰登·米尔斯,《美国历史评论》

    一部集雄心壮志、宏富学识和启发性洞见于一身的宏伟历史书……任何研究现代诸帝国以及美国在其中地位的人,都不能忽视这本书。

    —— 戴恩·肯尼迪,《外交史圆桌会议评论》

    霍普金斯的智慧和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全球史中的美国现象,从美国的殖民起源到伊拉克战争,特别关注美国如何成为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大国。……此书既是一部新的美利坚帝国史的奠基之作,也是一个示范,展示了美国问题如何让我们以新的方式思考更广泛的帝国和全球化的历史。

    —— 理查德·德雷顿,《自然的政府:科学、帝国式不列颠以及世界的“改良”》作者

    霍普金斯写了一部出色而博学的著作……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线索。他认为,只有在全球化和世界范围的帝国形成和竞争的动态下,才能理解美利坚帝国。

    这本书很可能成为关于美国史和世界史的典范书籍。

    —— 伊恩·蒂勒尔,《浪费之国的危机:西奥多•罗斯福的美国的帝国与节约》作者

    霍普金斯把美国的历史置于更广阔的全球历史中,克服了例外主义思想的局限,将美帝国的发展与包括英国及欧洲帝国主义的叙述联系在一起。

    —— 朱利安·戈,《帝国模式:英帝国和美帝国,1688年至今》作者

  • 达达主义百年史

    作者:[德]马丁·米特尔迈尔

    1916年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小群艺术家、文学家和戏剧家在中立的苏黎世创办了名为“伏尔泰卡巴莱”的剧团,在那里很快上演了闻所未闻的表演。雨果·鲍尔迫使自己穿上方尖碑形状的戏装,吟唱着无意义的音节;埃米·亨宁斯扮演成预知未来的蜘蛛;理查德·许尔森贝克打着虚构的“黑人诗歌”的鼓点;特里斯坦·查拉指挥着同时发出的咆哮声中的各种杂音……达达主义诞生了,并且从苏黎世席卷了全世界。达达主义的特点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所不同,因为达达主义者决定,不从达达中产生新的项目。因此,在杜尚的“现成品”、格罗茨和赫特菲尔德的摄影蒙太奇,以及布勒东的巴黎丑闻之后,达达主义很快就又过时了。但是,它的影响却一直持续到100年后的今天。

    马丁·米特尔迈尔带领我们共同参与了许多达达主义式的颠覆,令我们发出一声声惊叹,并且向我们呈现了,面对越发扑朔迷离、难以一目了然的世界,一群个性迥异的艺术家如何灵活、绝望而又疯狂地作出回应,如何以独辟蹊径的理解和惊世骇俗的表现力,将艺术、文学和语言从市民文化意识形态的钳制下解放出来,直到后者被迫承认自己的苟延残喘,继而交出隐藏其中的最后几分荒诞。那样一个世界与我们今天的世界相似得让人容易混淆。

  • 流言与真相

    作者:李斌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者以及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以及坊间对郭沫若的的认识多有偏差,将郭沫若塑造成“两面人”“墙头草”等形象,诸多言论都是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之上。本书对于一个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及其他问题上的种种“流言”与“抹黑”,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加诸郭沫若身上的不实之词。同时对其中几类主要“流言”和“抹黑”的原由进行了分析,还原历史事件本来面目,为读者呈现了一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的一生的不同侧面。

    廓清迷雾,摒弃流言,通过丰富的材料与扎实的考证,认识真实的郭沫若。

    本书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兼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

  • 魏玛共和国史

    作者:[瑞士]埃里希·艾克

    ☆一部纪念失败政治的历史

    ☆关于魏玛共和国史的权威之作

    【编辑推荐】

    与其分析纳粹为什么会诞生,不如检讨魏玛共和国为什么会失败。

    “一战”后人们设计出来最为完美的民主制共和国,何以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就宣告破产?

    作为德国民主党的领导者,埃里希·艾克亲身经历了魏玛时期的政治沉浮。但他 并非当局者迷,被纳粹驱逐后,他一直在反思为之奋斗的政治体制,为何难以在德意志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该书写成虽然距今六十余年,但其中观点仍不过时。特别是作者作为魏玛共和国高层政治的亲历者,使得该书除了独到的学理分析之外,也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

    【内容简介】

    魏玛共和国在德国历史上存续时间不长,但由于其居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而有了特别的意义。它的建立和解体是值得进行深刻反思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德国人在政治体制构建过程中的一次探索和选择。

    本书论述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议会民主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即从1918年德国“一战”失败、魏玛共和国建立,到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上台、魏玛共和国解体的历史。作者根据大量一手材料,深入地描述了这一时期德国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并评述了艾伯特、拉特瑙、施特雷泽曼、兴登堡、泽克特、格勒纳等重要人物的历史作用。

    德国人既已选择了魏玛政体,为何很快抛弃了它,再次走上独裁制和战争之路?该书全面分析了魏玛共和国的成败,深度剖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欧洲尤其是德国社会,清晰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

    本书被评价为魏玛共和国史的权威之作。

    【媒体评价】

    论述魏玛共和国的作品已有很多,但是艾克的这部书将长久地被视作“关于这个时期历史的最好著作”。

    ——瑞士卢塞恩《祖国报》

    由于对事件的全面认识,由于他的追求真实,也由于他的美好的文笔,这部书成了所有人——不论他是赞成还是反对共和国——的一面镜子。

    ——巴登·巴登《德意志评论》

  • 凉山纪

    作者:何万敏

    这是一部徐徐展开的凉山人文地理笔记,也是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凉山人文史和精神史。身为凉山人的作者多年间不断深入彝族聚居区,用图像与文字记录了凉山的季候、山河、植被、风俗,从西昌到金沙江,从毕摩文化到彝人之歌,作者通过刻画个体来放大历史的细节,用极具人文关怀的笔触为我们还原和呈现了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完整风貌,弥补了公众对凉山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认知的空白,更让我们透过这偏远的地域和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加深对广袤中国大地的了解。

    ★ 终于有了一本凉山人书写凉山的绝佳读本,揭开了大凉山的神秘面纱

    四川的地理地貌几乎算得上是一个微缩型的中国地貌,川西是高原藏区,川东则是湿热南方。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凉山总给人一种遥远和蛮荒的感觉,这里是国内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因其偏远的地域和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只有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遍布街巷的彝族古文字,何万敏笔下的《凉山纪》便为我们呈现了关于凉山的一切。

    ★ 不止是凉山的地理风貌,更是关于凉山人的故事

    作者以地理作为时空坐标,以具体的人和事来勾画世居族群的历史面貌,他的足迹与历史之道合辙、合股而绞缠,由此托举起扎实、丰满、感人、绵延的叙事。在本书中,他用“历史微观写作”的方式把这方土地跟生活在那里的一个个具体的人联系了起来,通过刻画个体来放大历史的细节,也从一个个寻访者口中的讲述,了解在大山里的他们,作为个体普通却不平凡的生命“踪迹”。

    ★ 透过凉山这个切面,看到从绝对贫困到全民脱贫的中国故事

    只有走进基层的田间地头、大山深处,才能加深对广袤中国大地的了解,作者在书中真实记叙了大凉山这些年来悄然发生的变化:甘洛县挖曲村第一书记杨海军等人探访“鬼山”,探讨开发旅游的可能性;美姑县板诺洛村党支部书记阿侯娘娘带领村民脱贫摘帽的轶事;冕宁县锦屏镇农民王仕明盖新房算的流水账;以及为了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历史性地解决,奋战在凉山各处的基层干部与村民们的日常……

    ★ 讲述了包括吉克隽逸、莫西子诗在内的彝族音乐人的故事

    当年参加《中国好声音》的吉克隽逸,以一个纯朴彝族姑娘的形象走进大众视野,谁也没想到,这一位来自大山深处的彝族姑娘,竟能在日后成长为极具国际范的女歌手……在流行歌曲同质化倾向明显的潮流中,彝族音乐人的创作辨识度极高,他们音乐的灵性和天赋,流动着只有山歌才有的纯朴的优美。作者在书中讲述包括“山鹰组合”“彝人制造”、吉克隽逸、莫西子诗的音乐故事,今天,许许多多的彝族音乐人都正以他们的音乐创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凉山、认识彝族文化。

  • 古今之争

    作者:[英]C.S.路易斯

    本书是C.S.路易斯关于“古今之争”的一部经典伦理学文集,由邓军海先生编选翻译。书中所选文稿,包含无数精彩论断。无论是对生命图景的比喻性描绘,还是对日常生活难题的独到观察,都饶有趣味而发人深省,甚至直击人心;路易斯对“古今之争”的见解,也无疑有利于治疗我们的“时代势利病”。

  • 柏林

    作者:(德)亨利·维尔纳

    一部柏林史,就是半部德国史。

    柏林的官方历史记载是从1237年开始的,然而,实际上,柏林有人定居的历史要比这更久远。

    从最初的小镇,慢慢发展成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最后成为德国首都,柏林见证了无数的历史,经历了无数的改变。就像记者和艺术评论家卡尔·舍夫勒说的:“柏林,注定了始终在变化,永远未定型。”

    罗马帝国时代的选帝侯时期、普鲁士帝国时期、魏玛政权时期、希特勒统治时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时期,以及现在的时期。

    试问世界上还有哪座城市曾在8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8次成为首都?还有哪座城市经历过如此多的变革和危机?

    德国历史学博士、德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撰写者之一亨利·维尔纳,以“博物展示”的方式,将柏林这一千年画卷徐徐展开。

  • 十字路口的明朝

    作者:赵现海

    决定明朝历史发展方向的因素是什么?

    放眼14世纪的世界,明朝为何做出一个与其他文明不同的选择 ?

    在早期全球化历史潮流中,明朝为何错失了历史机遇?

    14世纪中期,蒙古帝国开始瓦解,拉开了世界历史新序幕。1368年,在东亚大陆上,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大明王朝建立;与此同时,西欧迎来了“文艺复兴”和此后的新航路开辟;阿拉伯文明在亚欧大陆扩张势力,充当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中介;莫斯科公国在蒙古帝国疆域的基础上,整合罗斯部落,建立起俄罗斯文明。蒙古帝国瓦解后留下的一片权力空间,四种文明开始竞逐其间,勾勒未来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推动世界近代史大幕的开启。

    与其他三种文明相比,孤处东亚的明朝,在疆域政策上,采取“内敛”取向。明朝在大体收复元朝旧疆之后,并未利用强大的国力,追随蒙古帝国的世界扩张脚步,而是重回亚洲,建立 起传统的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中华亚洲秩序”。 在世界走进近代的十字路口之时 ,明朝的这种选择错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其他三种文明的扩张提供了历史空间,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置身于历史中,便会发现明朝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是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性格综合而成的必然结果。

    作者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明代历史中17个典型人物和事件,以明朝的“内敛”取向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诸层面,生动讲述了明代纷繁复杂的人与事,深刻揭示了这种繁杂图景背后的深层内涵,并指出这些人与事对明代中 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 征服,1016—1130

    作者:[英] 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

    西西里的诺曼王朝第一部

    展现来自北方的诺曼人是如何立足这个阳光普照的南方岛屿的

    ◎ 编辑推荐

    ☆从1016到1130年,诺曼人来到南意大利并在各方角逐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势力。最终,奥特维尔家族脱颖而出,成为南意大利最强大的诺曼家族,夺取了西西里岛。

    ☆作者诺威奇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教皇国、拜占庭帝国、德意志的政治状况,为南意大利的史诗画卷勾勒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背景,并且在这个王朝建立、政治角力的过程中勾画出了罗贝尔· 吉斯卡尔和罗杰等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

    ◎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中世纪时期发生在意大利的另一场“诺曼征服”。11世纪,居住在法国的诺曼人因缘际会,来到南意大利,他们本来是雇佣兵,却逐渐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在南意大利复杂的政局中不断壮大,最终统一了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在12世纪建立了西西里王国。本书以罗贝尔·吉斯卡尔和罗杰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西西里王国建立之前诺曼人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了教宗、德意志、拜占庭、伦巴第人和阿拉伯人等政治势力与诺曼人的互动,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宏大而不失详细的历史画卷。

    ◎ 媒体推荐

    作者既有勤奋和叙事的技巧,也拥有带着满腔热情的学识。——《星期日电讯报》

    本书的启发性贯穿始终,而娱乐性也始终在线。——《纽约时报书评》

  • 通鉴版本谈

    作者:辛德勇

    这是一部有关《资治通鉴》版本知识的简明读本。全书以清嘉庆胡克家仿刻的胡注《通鉴》入手,细致探讨了胡三省《通鉴注》出版以来有关《资治通鉴》的版本源流问题。全书最大的贡献在于,作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版本学知识和历史学方法,将胡注《通鉴》撰述及出版的相关历史背景与中国古代图书的版本学基本问题,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让广大读者在了解《通鉴》版本的基础上,对其史料价值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这是本书在版本学、历史文献学方面的重要贡献。

  • 好心情练习手册

    作者:[日] 西多昌规

    日本著名精神科医师×斯坦福大学客座讲师×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带给你的情绪疗愈指南,28个日常小练习立即治愈所有不开心,做一个内心强大、情绪稳定的人!

    ◎ 编辑推荐

    ☆ 被上司训斥后,一直无法平息怒气;失恋后,迟迟无法走出来;看到负面信息,很容易影响心情……生而为人,很难不抑郁,只是一味地压抑或隐藏情绪并不是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快速摆脱负面情绪,及时整理内心,将被情绪影响的痛苦化为前进的动力。

    ☆ 日本知名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专家西多昌规首次探讨现代人的“情绪修复”主题。书中运用脑科学、神经科学知识深刻解析会被负面情绪长久困扰的原因,并结合作者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迅速且有效管理情绪,能够及时治愈内心的28个实用性技巧。面对压力,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努力的期限;与其过度在意过去的“创伤”,不如立即开始行动,用“自我行动”来打破当前痛苦的现状;疲惫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风景……

    ☆ 匡威、NB、国誉联名设计师,日本知名插画艺术家Noritake特别绘制封面,并随书附赠4枚治愈书签,带你自我调节,重归平静,用稳定且坚定的内心度过每一天。

    ◎ 内容简介

    愤怒、焦虑、恐惧、不安… …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情绪,包括自己的情绪、周围人的情绪、社会的情绪。当我们无法排除和整理情绪时,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混乱不堪”“焦躁不已”。

    本书作者西多昌规是日本知名精神科医师。他不仅在大学医院看诊,同时也是投身医学研究的精神科医师、医学博士。他在多年临床咨询中发现,情绪问题对现代人的生活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在本书中,他针对“如何不被情绪影响”“正确处理负面情绪”这些事项,提出了 28 个一定能够做到的日常练习。比如,给压力定一个期限,尽最大的努力,做不到就彻底放弃;让情绪达到临界值的自己“暂停一下”,暂时放下不愉快的心情,只专注眼前的工作;想烦恼时,就尽情地烦恼,等到大脑里出现其他事情时,就代表烦恼结束了;等等。

  • 电力商人

    作者:[美]约翰·F.瓦希克

    这是个引人入胜的警世故事, 关于一个你们从未听说过的、有趣的历史人物。

    ——《财富》

    一部讲述创新、创业和金融探索的故事。英萨尔帝国的崩溃与近七十年后的安然事件遥相呼应。瓦希克不仅出色地记录了英萨尔的生平和经历,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20世纪初丰富的社会画卷。

    ——乔·曼苏托,美国晨星公司CEO

    英萨尔是美国商业史上最重要的工业企业家,他造就了现代大都市。

    ——乔治·A. 兰尼,《2020芝加哥大都市区规划》总裁兼CEO

    真正让美国家庭不再靠点蜡烛照明的人,不是爱迪生。当时,电只是富豪才消费得起的奢侈品。爱迪生的得力助手,来自英国的送奶工之子塞缪尔·英萨尔将爱迪生的理念付诸实践,推广中央电力系统,创建广泛覆盖的城市供电网,通过自然垄断降低用电成本,让电在平凡家庭中得到普及,彻底改变了 人类的生活方式。

    英萨尔的经历无疑是“美国梦”式的奋斗史:他白手起家,凭着天赋在商界大显身手,与政界回旋游刃有余,铸造起庞大的电力商业帝国,成为辉煌一时的电力大亨,身价一度超过1.5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7亿美元)。然而大萧条让他失去了一切,成为无数人憎恨的对象。

    英萨尔掀起的电气革命开启了消费时代,其商业帝国的崩溃是美国当时最大规模的企业破产案件,直接促成了一系列影响至今的证券监管法律。这位企业家被时运毁了名誉,并未受到历史善待;他的遗产却早已扎根,泽被后世。

  • 印象派遇见浮世绘

    作者:[法]瓦莱丽•叙厄尔-埃梅尔

    法国国家图书馆倾力推荐

    带你欣赏200多幅浮世绘风格的法国风景画

    全面解读“和风”画师亨利•里维埃的艺术人生

    ‍ 编辑推荐

    ◎法国国家图书馆精心出品,为读者呈现200多幅亨利•里维埃的精彩画作

    亨利•里维埃是19世纪末法国著名的创作型版画家和图片画师,深受印象主义和日本主义的熏陶。本书回顾了亨利•里维埃长达60年的艺术生涯,从黑猫夜总会的舞台画到 “和风”风景版画,再到水彩画,他一直在用不同艺术表现手法重构法国的自然风光。

    ◎以小见大,挖掘法国和日本文化友好的“大秘密”

    今天,法日之间的文化艺术合作非常密切,法国人也很喜欢日本的饮食、动漫、设计。在这本书里我们能追溯到这种“文化契合”的起源,它会告诉你,19世纪中后期,林忠正等日本艺术商如何为亨利•里维埃及当时的法国艺术圈启蒙了日本艺术。

    ◎以惊艳的技巧与色彩表现了“浮世绘式”法国风光

    从布列塔尼、巴黎、诺曼底一直到普罗旺斯,这位举世无双的“和风”版画大师兼色彩大师为读者呈现了不同季节及不同时刻的“浮世绘式”法国风光,足见其独特的审美以及对彩色版画的创新。

    ◎国内罕见的亨利•里维埃传记及作品集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法国艺术家亨利•里维埃这位不该被艺术史遗忘的创作型版画家和图片画师。在印象主义和日本主义激烈碰撞的那个时代,他的全部作品,从“黑猫夜总会的影子戏”章节里的版画到“曲折之路”章节里的水彩画,充分吸收了浮世绘的创作特点,表现出法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刻里的自然风貌。他每个系列作品的名字都很迷人,比如《时刻的仙境》《布列塔尼风景》《海,海浪研究》《西北风吹》《巴黎风光》《铁塔三十六景》…… 一一见证了艺术家对大自然诗意又凝练的观察视角。亨利•里维埃是一位举世无双的色彩大师,19世纪末,他在彩色版画领域的创新令人惊叹。

    本书集合了亨利•里维埃的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木版画、石版画、蚀刻版画和水彩画,足见他对图像艺术研究之广博;此外,还精选了他私人收藏的一部分画稿和日本版画,能让我们更接近这位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 王国,1130—1194

    作者:[英] 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

    西西里的诺曼王朝第二部

    展现西西里的诺曼王朝六十余载的历程及其遗产

    ◎ 编辑推荐

    ☆从1130到1194年,奥特维尔家族在西西里岛开创的这个诺曼王朝只存续了短短六十余载,但毕竟在强敌环伺的地中海中心地带生存了下来,躲过了数次试图毁灭这个王朝的军事行动,甚至还能对外用兵。此外,他们为西西里岛带来了西欧、拜占庭、伊斯兰文化的融合。

    ☆切法卢主教座堂,蒙雷阿莱主教座堂,巴勒莫王宫,马尔托拉纳教堂……今日,人们仍能从这座岛屿上的纪念性建筑中,看到诺曼西西里文化的遗产。

    ◎ 内容简介

    西西里王国建立之后一度是地中海区域的强国,深刻影响了意大利的政局,甚至派兵去海外征战。王国内则在宽容的氛围下一片繁荣。但是诺曼人的王朝前后仅延续了约60年,最后在悲惨的境况中宣告灭亡。本书讲述了诺曼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生动地描述了它与德意志、教宗国、拜占庭、十字军等势力的互动过程,展现了一个繁荣的中世纪王国如何在内忧外患之中逐渐走向灭亡。作者以通俗风趣而略显怜惜的笔调写作,能让读者既感受到诺曼王朝的辉煌成就,又体会到衰落过程中的辛酸和无奈。

    ◎ 媒体&名人推荐

    诺威奇勋爵作为历史学家,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作为作家,他对美感有良好的品味,对语言怀有热爱,还拥有能带来生气的智慧。——休·特雷弗-罗珀,牛津大学教授

    诺威奇勋爵拥有透视历史事件的天赋,同时也不缺乏清晰度和智慧。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擅于讲故事。——《观察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