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最新电子书

  • 新世界 : 秩序之书

    作者:[英] 克里斯•雷诺兹

    ★克里斯·雷诺兹——20年来备受忽视的邪典艺术家

    ☆外星人入侵地球的超现实愿景

    ★苦乐参半、烦躁不安的生命流逝于眼前

    ☆“黑白黑”的浓墨线条、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颠覆传统、另类猎奇漫画风格

    ☆探索世界的奥秘与奇迹的理想指南

    ◎ 编辑推荐

    ◆被低估20年的英国邪典艺术家,跨维度的超现实主义呓语

    从80年代起,克里斯·雷诺兹就在创作他的“毛里塔尼亚”漫画系列。因为年少时期深受爱德华·霍普、塔可夫斯基的影响,使他对场景的理解有一种罕见的敏锐性——严谨的构图中传达着一种专注、沉默的隐喻,这种超越纯粹的存在让他创造了一个拥有着异常外壳、超现实触感的奇妙世界。

    《新世界:秩序之书》精选了“毛里塔尼亚”漫画系列中17个短篇故事。这些在不同时期完成的作品看似十分碎片化,但彼此又可镶嵌成一个的魔方,使得这部长期远离聚光灯的作品让人一窥难忘。

    ◆模糊不清的平行世界,是战后英国的时代缩影

    《新世界:秩序之书》的故事像是发生在不列颠岛的某个地方,虽然这里的生活依旧照常进行,但整座城市弥漫着一股微妙的荒谬与脱节:由于外层空间的战争,地球上出现了各种奇异现象,采矿的外星人、凭空消失的建筑物、新涌现的奇怪组织和宗教、人类的死而复生像是多年之后的如雨而返……含混不清、具有误导性的元素像是在暗示:这是一场无意识与理性之间的全面竞争。雷诺兹刻意安排的留白为这个世界蚀刻出一幅独特的肖像,它类似一个战后英国的扭曲版本,以更倾斜、更诗意的方式让这个平行世界变得出乎意料,创造出一个奇怪却又充满希望的未来。

    ◆暗流涌动的地下文化,突然感觉不到地心引力的失落感

    《新世界:秩序之书》的故事偏离了时下的流行文化,它带着一股强烈的无法言喻的个人情绪。就像外星人无缘由的入侵,又或是一种预先存在古老咒语。尽管书中有不详的人物和超现实的隐喻,但在被巨大的历史事件震颤后,全世界弥漫着一种压倒性的失落感:人类的短视、对事物的盲从、错失的机会和逝去的时间正在一点点根除人们曾经的认识。正如书中短篇《温和的返回》所讲:我们是站在漂流的一边而不是陆地,我们被潮流冲昏头脑不知道应该往哪儿走。

    ◎ 内容简介

    一次星际大战失败后,人类逐渐失去对地球的控制。平淡友好的外星人潜伏在市区边缘,不过它们似乎对人类不感兴趣,只是每天沉迷于采矿。时间与空间也发生了变化:有人获得了飞行的力量、照片上突然出现了神秘人物、家人无缘无故的消失……

    周围的一切在重塑,一个新世界即将诞生……

    ◎ 媒体推荐

    “毛里塔尼亚”不指代一艘轮船、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星球。之所以叫这名字是因为它本该如此,别无他选。

    ——克里斯·雷诺兹

    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想做的事情,写下对他的赞赏并且试图给他迷人的漫画带来一些关注。克里斯·雷诺兹是一个你应该知道的名字。

    ——赛斯

    正如作家埃德帕克在前言中暗示的,单纯的把雷诺兹的作品称为黑白漫画是不公正的。它们更像是由黑、白、黑组成的漫画。而那额外的一层黑暗,正是雷诺兹被称为天才的地方。

    ——卫报

    雷诺兹独特鲜明的黑白画风令人着迷,读完之后,还会想再读一遍,细细品味它的怪异之处。

    ——品味阅读

    只要花些时间阅读下雷诺兹的“毛里塔尼亚”漫画,你就会被他独特的视觉风格所吸引。以黑色为主的背景上,繁星点亮夜空。然后你会感觉自己置身阴影之下,在这个愈发神秘的世界找寻那一点点意义。这本书里的角色与我们相隔万里,他们安静、沉默、不擅情感。但他们的挣扎也会成为我们的挣扎。

    ——巴黎评论日报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漫画家雷诺兹就自费出版了他的“毛里塔尼亚”漫画。多年来,雷诺兹的漫画受到广泛好评,其中就包括汇编这本书的漫画家赛斯。希望这部精美的作品可以被更多人所熟知。

    ——书单

  • 地狱星REMINA

    作者:[日] 伊藤润二

    伊藤润二另类之作!

    首次简体中文版出版

    入侵的星球、偶像美少女、迫近的末日!

    反思“偶像”与“人性”的本质

    危机面前,理智的选择与狂热的盲信只有一线之隔

    荣获艾斯纳最佳编绘奖、最佳引进作品奖

    在希望与绝望中挣扎

    伊藤润二引人反思的独特长篇

    单本完结!

    *建议18岁以上读者阅读

    ------------------------------------------------

    ★内容介绍

    “虫洞”中出现了未知的行星。

    大黑博士以女儿丽美奈的名字为其命名,称之为“REMINA星”。

    这一发现使大黑博士荣获诺贝尔奖,也令丽美奈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REMINA星”开始一个一个地消灭其他星球,地球也面临毁灭的危机。

    人类的命运,将会驶向何方?

    与日版相同,书末收录著名短篇《亿万个孤独者》

    ------------------------------------------------

    ★媒体评价

    荣获美国艾斯纳最佳编绘奖、最佳引进作品奖!

    伊藤润二的漫画中常常会出现群体。例如一排排的稻草人、一大堆吊着人头的汽球、占据道路的墓碑群。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那些怪异的群体,并没有说明。不需要说明才叫恐怖漫画,是读者自己意图加以解释,故事才变得恐怖。——小野耕世

  • 秒速五千公里

    作者:[意] 曼努埃尔·菲欧

    致那些无法消退的爱情与乡愁

    安古兰、卢卡漫画节获奖作品

    跨越三个国家、贯穿三个人生阶段的情感纠葛

    爱情如此让人欲罢不能,却不料自始至终都是三人游戏

    几何图形化构图,省略分镜黑框,用色彩修饰情绪

    编辑推荐

    我是特吕弗的超级粉丝,必然会受到某些影响。这个爱情故事,因空间距离及时间流逝而变得遮遮掩掩、面目全非,并被高度理想化。面对现实时,其中的人物原先的想法逐渐有了改变。另外,科技的进步给人一种假象,以为可以借此弥补时空差距,任何情境下都能沟通,即使已成为陌生人……

    ——曼努埃尔·菲欧

    图形、虚实距离、情感的本质——菲欧漫画里的具体艺术与概念艺术。

    菲欧的艺术是几何图形化的——三角形的鼻子、半圆形的耳朵和时常省略掉的轮廓线——果断的落笔和简洁明快的构图充分展现了具体艺术所特有的纯粹。他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意大利、挪威、埃及三个国家,也将角色做出了相应的对标:留下的人、离开的人和回来的人。故事中,人物间的物理距离会因情感波动而产生变化,可当物理距离被拉回到最初位置时,情感却并未随之归位。当大多数爱情故事还在靠跌宕起伏的剧情去吸引读者时,菲欧笔下的故事却已将人们引入更接近概念艺术范畴的思考:如果文字、影像、对话、思绪、距离等都能用来诠释爱情,那么哪一种形式才能反映出爱情的本质?

    电话里的停顿,是通讯信号故障,还是对通话双方而言无比漫长的沉默?

    当年轻的皮耶罗拨开百叶窗望向对面新住户时,他深知自己已经坠入爱河,可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如此想要接近的人,却在未来的某一天,身处在与他相隔5000公里的地方。漫画家菲欧以电话作为媒介,让两个人在彼此相距最远的时候“重逢”了,他们心中一直未能释怀的情感也藏在电波中若隐若现。

    ✨当浪漫主义故事遇见自然主义创作风格,看曼努埃尔·菲欧如何打破传统漫画形式,用更加动人、新颖的方式诠释爱情。

    主修建筑专业的菲欧在尝试创作漫画时,发现建筑学帮他免于束缚在漫画世界的条条框框,而在其之上寻到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也因此开拓出自己独特的漫画风格。他打破传统分镜模式,省略掉黑色线框,带有留白的分镜会与间隔处的白色相融,白色的部分像在无限延伸,留下意味深长的余味,其他颜色又会因明确的边界而让奔放的笔触得以停歇。菲欧还根据剧情走向来制定不同章节的色调,几乎每一章用色都不超过三种主色,当你快速翻阅此书,在获得色调浓淡变幻的奇妙观感的同时,还能看到人们在不同年龄遭逢爱情时的颜色。

    内容简介

    “亲爱的皮耶罗,我写信给你,是为了让你放心,我想告诉你,无论你在电话里对我说了多么恶毒的话,我都无所谓。我其实是想说,是时候把话说清楚了。我不爱你了。”

    当皮耶罗再次接通露西的来电时,已是相隔两地。两个人的通话因距离而产生了一秒的延迟——每秒5000公里。一秒的空白足以让往事历历在目:尼古拉、皮耶罗、露西,三个年轻人相识于意大利的烈日下,暧昧,冲动和不解充斥着整个青春……爱情如此让人欲罢不能,却不料自始至终都是三人游戏。

    媒体推荐

    在相互层叠、交融的水彩风格中,拥有建筑师背景的菲欧也将具体艺术和概念艺术很好地运用在里面……这本出版同年就获奖的作品,无疑是图像小说狂热读者的必读书籍。

    ——安妮·博斯特罗姆,《书单》杂志副主编

    菲欧对“爱”的表达是如此成熟,这本书就像一个人长大后所要经历的某些时刻,人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自己年轻时对“爱”的所知甚少。

    ——动漫资讯网站Comics Beat

    菲欧选择水彩作为绘制媒介堪称完美,它赋予角色一种优美且自然的灵动之美,同时运用颜色巧妙地绘制出贯穿整个故事的情绪波动。

    ——音乐和流行文化在线杂志《沉睡者》

    曼努埃尔·菲欧将故事节奏及走向把握得十分出色。阅读前请做好心碎的准备,结局可能也有悖于你的预期,但终将获得一次不虚此行的情感之旅。

    ——图像小说评论网站Grovel

    获奖记录

    2010年卢卡国际漫画节大奖

    2011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杰出创作金兽奖”

  • 康斯坦丁2: 你认识的恶魔

    作者:[英] 杰米·德拉诺 编 / [英] 约翰·里奇韦 等绘

    魔法师、侦探、烟鬼、骗子、难以超越的另类超英

    约翰·康斯坦丁即将直面来自地狱深处的追杀!

    《帝国》杂志评选史上伟大的漫画人物第三名

    VERTIGO经典系列之一,政治讽刺与英式恐怖的绝妙结合

    ✍编辑推荐

    永久风衣,烟不离手,谎话连篇的另类超英

    即便是在怪咖云集的DC宇宙,康斯坦丁也是超英中极为特殊的一个。

    起初,康斯坦丁只是《沼泽怪物》系列中的一个配角,当时执笔连载的画师是警察乐队的粉丝,于是以主唱在电影《蜂蜜与硫磺》中的恶魔流浪汉为蓝本创作了这个角色。这个永远穿着一身米色长风衣、叼着香烟的角色一出场就大受欢迎,因此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系列故事。

    虽然康斯坦丁有魔法傍身,但他却并不喜欢以魔法解决问题,宁愿凭借自己的计谋和巧舌,靠利诱和哄骗达到目的。他游走在危险的边缘,总是以极端的方式和手段消除危机,这让“渣康”的名声毁誉参半。他的种种行事方式在诸多超英中独树一帜,和风衣香烟一起成为这个角色的标志。

    魔法师与地狱的终极对决

    在第一册《康斯坦丁:原罪》中与康斯坦丁结下仇怨的恶魔奈尔伽尔的再次登场,发誓要将把自己骗得团团转的魔法师拖入地狱。面对穷追不舍的宿敌,康斯坦丁不得不独自踏上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被强行注入血管的恶魔之血和不断在脑中回响的死人之声,让他几乎无处可逃。但这位来自利物浦的魔法师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狡诈的智慧和蛊惑人心的巧舌,以及对现代科技出人意料的巧妙运用,将地狱恶魔逼上绝路,既摆脱了终日悬在自己头上的利剑,也重新摆正了正义的天平。

    隐藏在冷硬与恐怖之下的政治尖刺

    《康斯坦丁:你认识的恶魔》除了为《原罪》中留下悬念的恶魔追杀画下一个休止符,还收录了两篇风格迥异的独立短篇。一篇用“康斯坦丁”这个名字玩了一次文字游戏。将君士坦丁一世的历史与亚瑟和梅林的传说融合,借由历史嘲讽如今的主流宗教态度。另一篇则将恐惧化为人形,以画面和隐喻串联起诸如恐怖主义、暴力事件、饥荒、歧视、白人社会的傲慢等等极具争议的社会议题。虽然两篇故事背景不同,各有侧重,但都延续了康斯坦丁系列一贯的犀利和深刻,透过康斯坦丁之口,一展创作者尖锐的政治锋芒和对社会的批判。

    美国漫画界的不列颠入侵

    20世纪80年代,DC漫画迎来了一批英国编剧,这批编剧凭借自己更为敏锐的文字,更成熟的故事线以及另类的超级英雄,为DC的超英漫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这次“不列颠入侵”为DC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面向成人的子品牌——VERTIGO。而杰米·德拉诺正是这次“不列颠入侵”的一员。正是他,为康斯坦丁这个《沼泽怪物》中的配角开启了独属于自己的故事线,将自己独有的英式恐怖风格和神秘色彩注入其中,把这个角色打造成了大受欢迎的超英角色。

    内容简介

    《康斯坦丁2:你认识的恶魔》收录了该系列的第十期至第十三期。讲述了康斯坦丁与来自地狱的强大恶魔奈尔伽尔的初次交锋。并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高明的骗术,巧妙的利用新型高科技,消灭恶魔,摆脱了这个与他纠缠不休的敌人。本书是康斯坦丁系列中至关重要的一部作品。尽管故事充满幻想色彩,但其实折射出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愤怒与嘲讽。

    名人推荐

    由杰米·德拉诺报道的《约翰·康斯坦丁的肮脏都市怪谈》,尖锐的政治态度,充满街头智慧。如果你曾经琢磨过雅皮士究竟是怎么来的,或者与僵尸对话的正确方式,这本书值得你读。

    ——尼尔·盖曼

    杰米·德拉诺精彩地证明了,英国式恐怖并未同维多利亚晚期的浓雾及煤气灯下的石板路一起消失。

    ——阿兰·摩尔

    《康斯坦丁》有着神秘的风格,但令它与那些悲伤诡异的“黑暗幻想”大异其趣的,是它对恐怖的清晰认识:真正的恐怖并非来自童话剧里的怪兽,也非来自在黑暗中现形的、有着愚蠢名字的苍白之物。真正的恐怖来自人,仅仅是人。人类是整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物。

    ——沃伦·埃利斯

  • 一只猫的存在主义思考

    作者:[美]卡尔·史蒂文斯

    这里有一只猫,有那么一点点特别:

    她会引用田纳西·威廉斯的那句“我们所有人都在自己的躯壳内,被判处终身单独监禁。”来感慨孤独。

    她常常盯着睡着了的人,疑惑于“我是在观察人类睡觉以确定他们没事,还是说我在等着他们死,然后吃掉他们?”

    她说:“真正的超越必须来自内在。我内心有一片欢愉的绿洲正等着被解锁。”

    她认为:“爱是人类为了活下去而编造的概念。”

    她不解:“让自己屈服于平庸,卑劣吗?”

    这只猫的名字叫潘妮PENNY。

    潘妮曾是纽约街头的一只流浪猫,在被一对夫妻“绑架”后,她被迫开始了与人类的同居生活,不停思考、试图逃跑、坚持梦想,从此成了她生活的重心。

    这本漫画可以说是潘妮的“囚禁”日记,全面展现了喵星人潘妮的清奇脑回路。我们将有幸窥见她对虚无与存在、生命与死亡、自由与安逸、快乐与悲伤的富有哲理的思考,对自我的“精准”定义,对人类的毒舌吐槽,以及时不时冒出的荒唐诡异的行为。

    也许,猫真的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刻”……

    献给每一个喜欢动物和热爱生活的人读到,爱猫人士尤其不要错过。

    搞笑之外,这本漫画一定会让你有意外收获。

    愿世上每只猫都有窝可住、美食饱腹、觉随意睡,有好运遇到善良的人。

  • 艺术的价值

    作者:[英]迈克尔·芬德利

    艺术世界像一场少数人的游戏,激动人心,却有着普通人不懂的规则。美国艺术品交易商协会主席迈克尔·芬德利,从金钱、社会、美三个层面,为你拆解艺术世界的逻辑。

    金钱——

    是什么在创造艺术世界的财富奇迹?在20世纪60年代,你或许可以用几百美元的价格买到安迪·沃霍尔的画,四十年 后,他的作品价值数千万美元。是什么在影响艺术品的价格?为何有的作品可以卖超过1亿美元?艺术品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吗?

    社会——

    艺术对个体与社会的潜在影响,远超我们想象。一幅现代艺术画作被挂进公司食堂,让人们彼此交流起来,提振了士气;艺术捐赠可以悄然改变一个人的社会形象,把犯罪者塑造成贤人。艺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社交与社会生活?谁在塑造我们的品味?

    美——

    真正的艺术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要如何磨练自己的眼光,学会甄别优劣、体会艺术之美?在拆解艺术的商业、社会逻辑之后,迈克尔·芬德利带着他为艺术工作半世纪的伟大热情,教我们如何观看和享受艺术。无论升值或贬值,无论你是否真的会购买一件艺术品,艺术都可以成为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

    【编辑推荐】

    ⚪长期占据美国亚马逊艺术交易类畅销榜,被誉为“关于艺术世界的*好作品之一”。

    ⚪要想作品卖出好价格,不如画得大一点;要想持有的艺术品升值,可以多多把它送出去展览;拍卖行拍出的“天价”已经足够惊人?跟私人交易中的价格相比,那简直不值一提……一位半生穿梭于艺术世界的老手,将艺术的“内幕”和盘托出。

    ⚪迈克尔·芬德利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品交易商、佳士得前部门总监、美国艺术品交易商协会主席。他青年时期便在纽约开办了自己的画廊,经历了波普艺术兴起、艺术投资热、金融海啸等潮起潮落;他是足迹遍及世界的名作猎手,是新艺术家的伯乐,是藏家信赖的伙伴。在这部书中,你将看到一位业内大佬透彻的观察、真诚的经验之谈。

    ⚪总是幽默,偶尔刻薄。伴随花式吐槽,怪咖纷纷登场;金句连连,宛如在看现代艺术版的电影《午夜巴黎》。著名收藏家去其他藏家家中做客时为何总是去二楼上厕所?拍卖行为了拉拢顾客使出了怎样的手段?还有弄潮儿安迪·沃霍尔、古怪的艺术收藏家……

    ⚪在看透营销、虚荣的浮沫之后,让我们与艺术本身坦诚相对吧!怎样才能体会艺术品的本质之美?这个半世纪以来经手名作无数的人,教你如何磨练自己的眼光。

    ⚪读完这本书,你将——

    了解艺术市场的基本逻辑,能够大致估计艺术品的价格动向;

    了解艺术家是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的;

    了解艺术交易,明白哪里有坑;

    入门艺术欣赏,对艺术品形成自己的判断;

    知道一兜儿不吐不快的八卦。

    ⚪封面烫金、覆触感膜,内页全彩印刷,一部值得收藏的精致艺术书。

    ///

    【媒体推荐】

    《艺术的价值》是迄今出版的关于艺术世界的最重磅作品之一,几乎涵盖了你想知道的一切,包括如何购买、出售、观看和享受艺术品。

    ——米尔顿·埃斯特罗(Milton Esterow), 《艺术新闻》(ARTnews)

    无论你是收藏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鉴赏家,迈克尔·芬德利都是你了解当前艺术世界的最佳领路人。他几十年的经验、魔鬼般的机智以及对好作品的激情,引导着读者直面商业、社会和艺术本质之美中的逻辑。

    ——迈克尔·菲茨杰拉德(Michael Fitzgerald,三一学院美术系教授)

    芬德利的《艺术的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八卦),这些知识来自他投身于艺术事业的半生。

    ——《外面杂志》(Out Magazine)

    《艺术的价值》首先是对艺术爱好者的一个优雅的请求——永远不要停止欣赏,也不要认为世界已经揭示了它所有的秘密"。

    ——《艺术+拍卖》(Art + Auction)

    关于艺术世界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演变,芬德利传递给了我们有趣的观点。他倡导我们关注艺术的本质和内在价值——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主题。

    ——《华尔街日报》

    迈克尔·芬德利写了一本关于艺术世界的权威指南。这本书引人入胜、内容丰富且严谨。

    ——朱迪斯·戈德曼(Judith Goldman),作家

  • 高增长手册

    作者:[美]埃拉德·吉尔 (Elad Gil)

    领英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

    推特前CEO迪克·科斯特洛

    爱彼迎联合创始人柏思齐

    比特币基地CEO布赖恩·阿姆斯特朗

    贝宝联合创始人马克思·列夫琴 等力荐!

    企业如何从0到1,我们读Peter Thiel;而如何从管理10人到10000人,Elad Gil这本书是初创企业CEO最实用的行动指南。——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如何做赚钱的好企业?全球技术高管、连续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埃拉德·吉尔(Elad Gil)曾与爱彼迎、推特、谷歌、Stripe和Square等高增长科技公司合作,帮助它们从小公司发展成全球企业。所有实现突破式发展的公司都有一套共同的模式,埃拉德将其提炼出来,形成了这本传授可复制模式的《高增长手册》。这本书为面对高增长和规模化的创始人、CEO和雇员面临的最复杂挑战提供了策略层面的实战建议。从时间管理、产品管理、董事会管理到团队与企业文化等等方面,作者都详尽列出干货建议,是企业从0到1之后,面对进一步高速增长,做赚钱好企业的“宝典”。

    本书穿插了多位让作者获益良多的硅谷名人访谈,包括里德·霍夫曼(领英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安德森霍洛维茨投资公司联合创始人)和亚伦·利维(Box公司CEO)等。《高增长手册》是一部清晰明了的指南,帮助高增长初创公司的领导者和运营者应对重重复杂挑战。

  • 美日博弈

    作者:[美]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

    【编辑推荐】

    1.美国商务系统前高管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回忆录,亲历者讲述还原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与谈判细节,涉及汽车、高铁、半导体等领域。

    2.这本书对当年克林顿政府采取对日贸易约束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形成了目前决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诸多法案。结合当下,阅读这本书也能理解美国为什么会实行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

    3.书中就对外贸易实务中,美国相关各方间的信息壁垒、博弈甚或互相拆台的记录,颇有画面感,有利于旁观者厘清对美国内部决策体系的认知。

    【内容简介】

    20 世纪80 年代前半段,是日美经贸关系的转折期——美国从容忍来自日本的巨额贸易逆差,到通过贸易制裁扼制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进而挑战日本的产业政策和市场体制。

    这一转变并非美国出于日本在经济总量上追赶的顾虑,而是包括本书作者普雷斯托维茨先生在内的一线谈判官员和美国产业界人士就美国产业所面临的威胁不断发出警示所产生的影响。

    本书作者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营商多年,自卡特政府时期即参与美日贸易谈判,历经三届美国政府,深谙日本文化,是深刻理解东亚模式的美国一线贸易官员代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美国本土,他是有名的知日派,被称为“日本通”;在日本,他则被视为美国对日经贸政策的“鹰派”,《日本经济新闻》甚至在头版称其为“造成日美经贸关系紧张的罪魁祸首”。

    《美日博弈》一书详细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激烈的10年中两国各界就贸易问题的政策和态度变化过程:日本如何一步步在贸易和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美国如何从放任日本的追赶到从协议和制度上约束日本,进而形成目前决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诸多法案。

    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的一手材料,从汽车、钢铁、飞机到半导体领域,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留下了外人无法了解的细节。

    本书英文版甫一出版,即入选当年美国《商业周刊》年度十佳商业书籍;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便让其财经阁员熟读本书。本书也有助于理解美国时下为什么实行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

  • 沸腾新十年(上)

    作者:林军 / 胡喆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了清晰的时间线。2010年之前,是中国PC互联网崛起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的发家史;2010年之后,中国移动互联网呼啸而来,业界以为的既定局面开始涌现无限可能,美团、快手、抖音、今日头条、拼多多……许多新鲜面孔开始挑战三巨头的权威,催逼这个行业进行更多的技术变革。

    技术、商业、竞争、资本、并购等,开始逐渐成为新十年的主题。

    本书采用了编年体体例,在快速回顾2007—2009年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后,深度记录了中国互联网2010—2020年狂飙突进的新十年,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江湖群侠传”。十年间,众多人、事、物或是昙花一现,或峰回路转,或是强者愈强。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在纷繁的人物沉浮、企业兴衰、资本博弈之中书写。本书介绍了十年间中国互联网江湖中的著名事件、典型企业,以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阅读本书,能让我们站在前浪的肩头,用长远的眼光,更好地谋划个人与企业的发展,学会通行世界的商业语言,甚至推动国家更进一步的繁荣与开放。

  • 心力

    作者:邓亚萍

    ·中国体育初代“大魔王”、乒坛传奇邓亚萍个人作品

    ·大心脏世界冠军解读人生关键时刻制胜心法

    ·实力=技力×心力,技力奠定下限,心力成就上限

    ·人人都要学会掌控心态、战胜拖延、提升效率、精准抗压

    ·郎平欣然作序,陈薇、董明珠、曹国伟、白岩松、王潮歌、杨澜、撒贝宁、樊登联袂力荐

    实力不等于简单的能力积累,心力不足就难有匹配实力的表现。现代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处处有压力,意志力时时要经受考验,即使“躺平”也要有坚定的心态。本书浓缩作者多年直面挑战积累的心理提升技巧,结合心理学经典洞察,针对生活与职场痛点提出稳定心态、提升效率、打造强大抗压力与意志力的可复制技巧,以帮助读者从容应对种种挑战。

  • 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手册

    作者:李奇霖

    宏观经济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宏观数据是观察经济运行的窗口,也是分析经济形势的根基。但很多耳熟能详的宏观数据,多数人对它的统计方法、指标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分析,理解并不透彻,以此为基础做宏观研究也易出现偏差。本书作者长期在金融机构做宏观研究,以实用和有价值”为导向,对常用宏观数据做系统和深度的分析,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全书一共分为14章,分别从GDP、工业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金融数据PMI、外汇数据、财政数据角度展开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有的还有具体案例分析。本书受众面极广,可以作为金融从业者、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宏观感兴趣者的枕边书,成为他们掌握更高阶应用宏观知识的敲门砖。

  • 贝佐斯传

    作者:[美] 布拉德·斯通

    1995年,杰夫•贝佐斯创立了亚马逊。今天,亚马逊早已不再拘泥于一家电商平台,在物流、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内容、新零售等多个领域成就斐然,成为全球科技界无边界成长的企业典范。 从一家网上书店到市值超1.6万亿美元的商业巨擘,贝佐斯做对了什么?

    智能家居入口、市场占有率达70%的声控音箱Echo是如何被开发出来的?

    先发制人的云计算平台AWS,在和谷歌、微软的竞争中是怎样保持竞争优势的?

    无人商店“Amazon Go”为何一推出就博得全球瞩目,颠覆了传统便利店的运营模式?

    资深商业记者布拉德•斯通历时8年,采访超过200名亚马逊中高层管理者,深度挖掘亚马逊的精彩成长历程,揭开了贝佐斯在战略制定、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企业经营层面未曾披露的独特理念和经营法则。

  • 贝佐斯如何开会

    作者:[日]佐藤将之

    开会是人在职场每天必做的事,但沉闷的发言、混乱的讨论、成员之间的对抗与误解……往往让会议成为吞噬效率的“黑洞”,变成不断给人添堵的“万恶之源”。

    亚马逊公司很擅长开会,其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有很多开会技巧在商界零星流传。本书作者是日本亚马逊的创始成员、核心管理者,他系统性公开了贝佐斯在亚马逊制定的独到开会方法,并从日常工作中提取代表性案例,引导读者在实践场景中掌握具体技术,将会议变为高效决策、高效沟通、高效执行的协作工具。

  • 福格行为模型

    作者:[美]B.J.福格(BJ Fogg,PhD)

    在这本书中,福格博士亲自拆解了他提出的福格行为模型,揭示了驱动人类所有行为的3个关键要素,解析了每一个要素在驱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激发每一个要素以更好地推动行为改变的有效方法。此外,福格博士还给出了让福格行为模型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两个方法,通过设计情绪来设计行为,通过打造高频率小成功让小改变自然生长。

    本书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毫不费力地养成好习惯,也能够指导人们成功对抗坏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个人实现改变,也能够帮助群体直面挑战。只要掌握福格行为模型的精髓并加以灵活运用,每个人都能够轻松改变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本书给出了福格行为设计工具箱,包含15种人生情景与挑战、300个微习惯配方、100种庆祝方式,手把手地教你减重、减压、改善睡眠质量、摆脱坏习惯、提升效率……

  • 黄金

    作者:[德] 伯德·史蒂芬·格雷

    本书以黄金的历史为主线,回顾了人类狂热追求黄金的历程。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黄金神话到中世纪的欧洲、非洲黄金宝藏,从美洲、澳大利亚的淘金热再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再现了黄金从单纯的稀有金属到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全球财富的流动和权力中心的变迁以及世界各区域间的经济、外交、文化交流,是一本趣味性和深刻性俱佳的杰作。

  • 语言的发展(原书第9版)

    作者:[美]琼·伯科·格利森(Jean Berko Gleason) / [美]娜恩·伯恩斯坦·拉特纳(Nan Bernstein Ratner) / Carol Stoel-Gammon / Lise Menn / Paola Uccelli / Catherine E. Snow / Meredith L. Rowe / Barbara Alexander Pan

    《语言的发展》由儿童语言研究国际协会主席琼·伯科·格利森领衔编写,众多优秀学者和前沿研究者担任各自擅长领域的作者。书中讨论了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在言语产出、词汇、语法、语用、读写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同时关注导致儿童语言环境和语言发展特征出现群体及个体差异的文化影响。

    帮助人们更好驾驭和使用语言,双语语言发展和第二语言学习,增进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效。

    1. 中国心理学会推荐教材,在儿童心理语言学方面是一面旗帜。

    2. 学科专家领衔,第一编著者琼·伯科·格利森博士是心理语言学家、全球儿童语言领导专家、语言心理学领域的开拓者,是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每章都由她挑选的该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这本书就像一本语言学的百科全书。1985年出版,成为美国各大高校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相关课程广泛使用的主要教科书。

    3. 译文流畅。译者毕业于剑桥大学理论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本书并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讲师陈思担任主审。

    4. 本书彩色印刷,每章都有独立的色彩系统,方便根据需要查找、选择阅读,图表清晰美观,术语也单独颜色标出,可以作为收藏价值的案头工具书使用。

  • 长江文明

    作者:冯天瑜 / 马志亮 / 丁援

    人类文明是江河的赠礼。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是史学界的共识,也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印证。自唐宋以来,中华文明的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长江孕育并见证了数千年来中国历史的勃兴与流变。本书纵览古今,在全球视野之下,综合介绍了长江文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文化优势,及其发展历程、文化分区。长江全流域资源丰厚、人文兴盛、经济繁荣,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符号,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维持着中华文明的持久生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长江流域的自然与人文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并历数了世界其他大河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与长江文明进行对比辨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长江流域的认识和考察也是逐步形成的,作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打破区域阻隔,从中华文明的高度重新建立对长江文明的整体性认知,详解长江、黄河并立的文明格局,定义长江文明的历史角色。本书提纲契领、面面俱到,从时间、空间、自然、文化多个维度讲述,同时又简明、易读、丰富、权威,是史学名家面向大众推出的文化读本,一书通晓长江文明分支及内核。在长江文明的统一概念之下,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更成体系,因此本书也是剖析长江全流域自然条件与人文理路的指导性书籍,对长江地区未来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江水滔滔而逝,奔涌数千年,长江沿岸孕育了太多中华文化地标、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英杰,形成了推动中华大地不断更新发展,塑造我们共同的民族品格与家国记忆的强大文化力量。在长江文明这一统一的概念之下,文化记忆与遗存将更成体系,唤起对长江流域历史与将来的更多关注。

  • 什么心理

    作者:陈晓

    本书是社会心理学的通俗读物,在书中你会遇到:

    迷失方向的年轻人、狂热的粉丝、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纠缠不清的亲子关系、虐你千百遍的领导和“奇葩”的同事……

    作者通过有趣的案例结合学了就能用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向你解释:

    什么是自我、什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我们为何为情所困以及社会上那些令我们难以理解的现象。

    你会发现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本书可以让你真正将社会心理学思维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变身为生活中的心理学家。

    用讲故事的方式助你轻松获得心理学知识;

    用科学的心理学研究升级你的思维模式;

    用幽默的讲述打开你观察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心理学视角;

    用贴心实用的心理学测验和练习提升你的生命质量。

    ·念念不忘,真的必有回响吗?——自证式预言

    ·领导总骂我是不是跟我过不去?——三维归因理论

    ·小王子为什么独爱那朵玫瑰花?——认知失调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外表吸引力

    ·读书无用论是怎么来的?——偏见的影响原因

    ……

    你所好奇的问题,都将在这本书中看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 癌症·免疫与治愈

    作者:[美] 迈克尔·金奇(Michael Kinch)

    如今,癌症与每个人近在咫尺。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数迅速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估计,仅2018年新增1810万癌症病例——其中有48%在亚洲,死亡人数高达960万。这样下去,到本世纪末癌症将成为全球头号“杀手”,因此有人将肿瘤视为“众病之王”。

    一直以来,在癌症和人类之间,有一场艰难的、代价惨重的战争。传统癌症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些“切割、燃烧和毒杀”癌细胞的技术,不但有强烈的副作用,而且只能够治愈一部分癌症患者,而剩下的另一半癌症患者急需更好的治疗方法。

    与化疗等损伤性旧疗法不同,主动免疫的应用和被动免疫(预示了一种新的、经过改进的武器的诞生,它将在抗击癌症的战争中充分释放巨大的潜能。这种前景光明的新疗法就是2018年斩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免疫疗法。它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借助免疫系统的力量来对抗癌细胞。

    这本书是一部免疫肿瘤学的演化史,主要讲述了免疫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功——尤其是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包括人类对癌症的理解如何演变,以及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动态相互作用如何得到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在这段鼓舞人心的历程中,我们将会见到各种用来瞄准难以捉摸的肿瘤细胞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看到突破性科学进展的积累如何迅速转化为拯救生命的技术应用,这些技术已开始极大地提升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数量。我们也会看到无数科学家、药物研发人员和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做出了怎样可歌可泣的贡献和牺牲,有着多么动人心弦的故事。作者还在书中穿插了自己的科研和人生故事,作为这段癌症免疫疗法发展史的有力佐证。

    免疫疗法改变了患有转移性黑色素瘤等疾病的患者的预后,在过去的十年里,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部分患者已经被治愈,更多的人会很高兴地同意这种预后方案。这种光明的前景属于IO(Immuno-Oncology,免疫肿瘤学)。展望未来,正如1942年11月10日丘吉尔发表的题为"The End of the Beginning"的演讲中所说那样:“这不是结束,甚至这也并非结束的序幕已然到来,但或许,这是序幕已经结束!”也就是说,免疫疗法有望成为癌症的终结者,结束艰难对抗癌症的时代。

  •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

    作者:王兴

    家人得了癌症,我该怎么办?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

    如何跟医生有效沟通?

    要不要告诉家人他得癌症了?

    癌症病人饮食有哪些禁忌?

    工薪阶层该如何有效应对癌症带来的经济压力?

    什么时候该放弃治疗?

    临终关怀该怎么做?

    本书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肿瘤科主治医生为癌症病人家属写的书,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以幽默诙谐而不乏温情的叙述,解答了癌症病人及家属广泛关注的困惑和问题:如何正确就医?如何与医生交流?如何决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如何正确看待癌症?怎样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掌握哪些护理技巧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如果大限来临,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作者不仅分享了科学、系统的医学指导意见,便于病患和家属查询、借鉴,也揭示了很多“只有医生知道”的行业内幕和医学从业者的酸甜苦辣,富有亲和力和实用性,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