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子书
-
零度分离
一份赛博时代的罪案调查报告
23世纪“生物朋克”启示录
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科幻诗人”伊格言
阔别七年后的最新作品,两岸同步出版
对于伊格言宇宙来说,这只是个开始……
————————————
【内容简介】
零度分离。即生即灭,量子泡沫般的短暂交会。
每一次的对视,都堪称一次难以重现的奇遇。
公元2154年,人类联邦政府最高法院颁布《种性净化基本法》,正式赋予人类唯一优先物种之权利。然而,在“类神经生物”技术发达,生化人、AI与其他“类人物种”泛滥的年代,该法律频频受到挑战。
调查记者Adelia Seyfried,分别深入探访了六桩轰动一时的伦理公案:AI反人类叛变、梦境治疗师杀人事件、能与鲸鱼对话的科学家、虚拟偶像诈骗案、邪教“地球觉知”大屠杀、影后人间蒸发之谜——于2284年集结成书出版。
而Adelia自己的身份亦是扑朔迷离,有证据显示,她似乎已经存活了超过两百年的时间……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设定于23世纪的近未来科幻作品。调查记者Adelia Seyfried身份成谜,她只身涉入谜团,企图窥见时代真相。六篇深度报道,既是Adelia的时代速写,也是伊格言的大胆预言。
★《黑镜》×《盗梦空间》×《赛博朋克2077》,科幻文学对下个世代的最新想象!
★当虎鲸拥有自己的语言,科学家为何成为全民公敌?用来播放梦境的设备,何以犯下反人类的终极罪行?温和友善的小镇暖男,如何变身施行屠杀的邪教教主?家庭事业美满的中年女人,因何堕入虚拟偶像诈骗的陷阱?当梦境成了处方药,缘何医生对患者起了杀心?万众瞩目的国际影后,怎能做到旦夕之内人间蒸发?
★全书如同一部第一人称视角的浸没式RPG,每个读者都能经历一番穿越至未来解谜的快感,同时悟出作者对当下时事议题的精准讽刺。
————————————
【名人推荐】
蒋勋、马家辉、焦元溥、徐则臣、胡晴舫、张凯婷联袂推荐
伊格言的大哉问,一面质疑、解构人的存在与意义,但同时又指向一种古典的关怀。“未竟的梦想,无法付出的爱”正是人类创伤的起源。就在那一刻,电光石火,夜海轰鸣,死亡与生命接轨,幸福与幸福的终结无分轩轾。爱是神迹么?抑或是一场虚拟梦境的完美高潮?
——王德威(学者)
21世纪现代人的困惑和焦虑,在23世纪未来人的故事里复调而显现。《零度分离》作为一部虚构性作品,却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施行性力量。它仿佛正在为我们所处的迷惘时代而领航,同时也是一份早先到来的未来人类警示书:在那条道路上,我们将会有诸多与深渊不期而遇的时刻。
——阎连科(作家)
《零度分离》这部小说的时空太广大了,伊格言站在全球的视角,并不停流转。人物的身份也是世界性的。这是一部关于人类的小说,文学性和思想性都很了不起。
——韩松(作家)
每个故事都说不出地好看......如果有同为写小说的顶尖对手问我,我最“平凡人”的回答,就是“厉害!”“真是厉害!”对我而言,这已经不是“天才”或“才华”的层次,而是另一种新的智能人种抢走了古老的卖梦人、食梦貘,或仅属于幻影(与毒品对大脑作用无异)的旧一套VR的IP公司,这些人的古老行当。
——骆以军(作家)
这是继《噬梦人》之后的野心之作。私心认为,入选“2019年年度小说选”的书中首章《再说一次我爱你》是台湾当年最好的短篇小说……《零度分离》最后,那位神秘的Adelia Seyfried像一个埋伏暗处已久的杀手,身份揭露时,几乎给了我致命一击。我知道这本书还有后续,如此,更令人拭目以待了。
——张贵兴(作家)
从《噬梦人》到《零度分离》,伊格言依然以梦为刀,切剖人性。这本新的作品层叠式的结构,一如文学对现实的摹写,也是小说家对生活的戏拟与致敬。从这个角度上说,《零度分离》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也是这个大时代的预言与寓言。
——葛亮(作家)
伊格言是台湾最重要、最前卫的作家之一。我几次见到他,他都仿佛在修行,沉静地待在一边。具体说就是对外在世界的活动反应迟缓,整个脸都因为内心在想什么而微微颤栗。当时我想他或许有些抑郁。现在看来,他是在像炼金一样,锻造一个脱离现实的空间。啊,就是我们眼前看到的这本书。它如此危险而美丽,真像是拍一个巴掌就会震碎的精致的水晶宫。
——阿乙(作家)
伊格言有一种迷人的说服力。这些猜不透原因和动机的故事,这些“零度分离”的人物,他们无法达成一致的对话,以及没有被回答的追问,都能让读者感动不已。
——小白(作家)
虚构中的虚构,迷狂中的迷狂。伊格言以骇人想象与磅礴笔力构建出未来历史篇章,在那样的一个未来,人类不再是唯一的智慧生命,现实与梦境也不再泾渭分明。
——陈楸帆(作家)
伊格言的《零度分离》将科幻投入叙事的迷宫,思想上的实验走在深渊的边沿。六个属于未来的故事闪烁着巴洛克的璀璨光芒,点燃后人类技术时代的情感迷狂——“再说一次我爱你”,人与非人的区隔已然倒塌。这是关于未来最出人意料的预言,这是关于我们时代最深不可测的寓言。
——宋明炜(学者)
伊格言的作品其实多年以来一直都相信一件事:人类文明必然会衰败的。在这部作品里,他试着以两百年后的人们的视角去描绘这种衰败,以及,试图追问这种衰落对于文明的意义。什么是未竟的梦想,什么是未付出的爱?他是中国科幻文学独特而浪漫的一支力量。
——笛安(作家)
在科技世界中注入感性,一方面暖化柔化科技的冰冷,另一方面又让情爱显得凉薄虚幻,是伊格言从《噬梦人》以来的独特笔触,新作《零度分离》尤其发挥极致,温柔旖旎又绝望。未来世界的荒芜莫过如斯。伊格言在科技航道中探情,冷冽中透着少许迷离、一丝忧伤、些许浪漫,堪称是科幻小说的抒情诗人。
——范铭如(学者)
什么力量能打破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让六度分离成为零度分离呢?从六到零的距离,是不是就是一整个宇宙?还是其实,只是我们意识的幻象?伊格言在《零度分离》一书中,实现的就是这样的,创造的力量。此书终将在历史留名。
──黄健玮(演员)
-
无爱的世界
西餐馆学徒藤丸阳太爱慕着植物学研究员本村纱英,但纱英对植物的兴趣远超美食和人……在纱英周围,还有一群像纱英一样的“阿宅怪胎”:外表像杀手的教授、研究木薯的老教授、不小心将仙人掌巨大化的学弟。他们看似不通社会人情,却因为对植物的热情比任何人都更加敬畏生命。备受鼓舞与感动的阳太似乎更加懂得了眼前的女孩为什么“奇怪”又可爱……所以,他的情敌居然是杂草?!
他们倾注热情,只为解开每个生命体的生死之谜,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力量与光芒。这是一本超级好读又有趣,又宅又燃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神秘的植物学家的“正常”生活,让每个人感受到生命的敬重与伟大。
-
马利亚的自白
★ 爱尔兰文学大师科尔姆·托宾三度入围布克奖的惊人之作
★ 给圣母马利亚,这位在十字架下沉默的妇人一次发声的机会
★ 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献声录制有声书
★ 同名戏剧在纽约、伦敦、都柏林、芝加哥等地巡演,入围托尼奖最佳编剧奖
圣母马利亚的形象透过西方绘 画和雕塑深入人心,可是除了《圣经》里的只字片语和一些宗教研究著述,几乎没有作品以文学艺术的手法刻画过这位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母亲。
科尔姆•托宾通过小说《马利亚的自白》,把想象力投向最神圣却又最神秘的母子——马利亚和耶稣。他直接通过马利亚之口,让一向以沉默温婉形象示人的圣母发出自己的声音。
耶稣殉难数年后,马利亚独自在以弗所生活。在恐惧和悲伤中,她回忆起儿子罹难前后的过程。她觉得,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她的儿子是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人,他周围的那些人都不值得信任。
马利亚努力说出她所理解的真相。一个性格饱满、令人难忘的马利亚形象,在托宾丰富的想象力和简洁有力的语言刻画中,深入读者的心中。
-
这本书篇幅很短,但它像钻石一样密实。它既像一座西班牙的圣母哀子像那样悲哀,但也完全颠覆正统……托宾没有采用多年来形成的关于马利亚的种种神话,却维护了马利亚的尊严。
——埃德蒙•怀特,《爱尔兰时报》
一部优美而大胆的作品……它出乎意料的语言和几乎令人震惊的人物塑造使得它充满力量。
——玛丽•高顿,《纽约时报》
《马利亚的自白》描写母子之间痛心的失落和逃避,托宾创作出一个颠覆性的圣母哀悼像,他把母亲抱在自己的怀中。
——《独立报》
-
盲视
★人类最终的进化方向到底是什么?如果唯有摒弃自我意识才能在茫茫星海中生存下去,这是进化还是灭绝?雨果奖得主彼得·沃茨代表长篇,近十年硬科幻领域集大成之作,获加拿大极光奖、法兰西学院科幻文学翻译奖、日本星云奖等诸多科幻大奖。
★重新定义人类与异星的“第一次接触”,打破历代作品中千篇一律的“外星人”形象,直接对生命形态发出拷问。以严肃文学的写作手法、科幻冒险的起伏跌宕,探讨存在与意识的终极命题。
★十年全新修订版,特别收录作者专门提供的《上校》《零和》番外中短篇二则及完整版后记,以供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故事线和书中关于自我意识的讨论。同系列续作《模仿》即将于年底出版。
◎ 内容简介
2082年2月13日,65536个外星探测器包围了地球,初时它们如同镶嵌在大气层中的无数个黑洞,其后它们一起燃烧殆尽,引发了地球以及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所有无线电同声共鸣,每一架红外线望远镜都只能看到一片雪花。一场短暂的、明亮的,来自不明生物的窥测。
地球方面探测到信号的来源,先后派出三支队伍前往源头——海王星轨道附近柯伊伯带上的一颗彗星,本斯—考菲德进行勘测,前两支队伍均为无人探测器。在第二波无人探测器即将靠近时,星核中埋有人造仪器的本斯—考菲德爆炸了。
天火坠落两个月后,包括主角在内的第三支探测队出发,途中爆炸的消息传来,飞船自行改变航向,载着船员前往大朝型星体大本。
船员们陆续从星际旅行的休眠中醒来:一个拥有四重人格的语言学家;一个以植入机械设备取代五感的生物学家;一个战斗指挥官;一个吸血鬼;以及一个综合家——人工去除了一半心智的拓扑信息观察者,作为向中心汇报情报的纽带。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战斗还是谈判?他们能否解读外星生命的密码,揭开天火坠落的真相?
◎ 媒体推荐
沃茨在这部令人激动的科幻小说中探索了意识的本质,将迷人的外星环境与引人入胜的战斗完美融合。他对我们所熟知的异星接触题材进行了令人战栗和本质性的颠覆。——《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彼得·沃茨掌控了第一次接触的核心并将其粉碎,最终成就了这部令人震撼又充满创意和警示的杰作。这是一部罕见的、可以为科幻小说创作开启全新篇章的作品。——加拿大科幻小说作家卡尔·施罗德(Karl Schroeder)
彼得·沃茨的外星人既不是有着奇怪外表的人类,也不是人类无法理解的怪异组织——它们是新事物,而且无限地令人不安,这迫使我们面对有关意识本质的难以置信的可能性。强烈推荐。——雨果奖得主、《末日奇点》作者查尔斯·斯特罗斯(Charles Stross)
-
沙漠与沙
“最可怕的不是变成一粒沙,变成千万粒沙中的一粒,而是落到沙漠尽头之外的沙漠之中,消失在一切注视之外。”当代文坛罕见的学者型小说,以元小说的策略,追寻被历史“谋杀”的意义。《沙漠与沙》完整收录赵毅衡所有小说作品,旨在展现著名学者学术之外的创作才情,既包括其中篇小说代表作《居士林的阿辽沙》《沙漠与沙》,也收录了《妓与侠》《夜与港湾》《开局》《山河寂寞》等短篇佳构。作者文笔凝练,视角独特,其小说作品与其叙述理论完美融合,别有一番境界。
-
毒药手帖
☠️ 不可告人的犯罪狂想,大开眼界的毒杀百科
贪婪,爱欲,信仰,权谋……
东洋鬼才涩泽龙彦,以毒药之名书写文明的暗面
☠️ 编辑推荐
◎ 以小见大的“毒药学”小书
本书论及毒药的分类与分类法变迁、毒杀事件的原因归纳、解毒剂的发明与发展、各式各样的投毒方法……十三篇文章,以 时间为经,以“毒药”为纬,编织出小而繁复的文化史壁毯。
◎ 科学与巫术角力的文明史
从古代博物学著作、草本书中记载的奇妙现象,到现代化学、生物学、医学的实验与论争,作者将毒药的发展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侧面,投射出“神”的隐退与“人”的崛起。
◎ 荒谬与猎奇的毒杀案件
古罗马的权力斗争、瓦卢瓦王朝的宫闱秘事、毒药学家争论不休的百年悬案、扑朔迷离的报头新闻……细说从古至今的代表性毒杀事件,带领读者走入历史迷雾之中,探寻投毒杀人的心理动因。
◎ 文学作品的暗黑灵感之源
上至荷马史诗、下至现代推理小说,爬梳文学作品中的投毒事例,在莎士比亚、萨德、巴尔扎克、大仲马的作品中,一瞥毒药的魅影。
☠️ 内容简介
《毒药手帖》是一本以“毒药”为主题的西方文化史研究散论。全书主要围绕毒药的演变和历史上以欧洲为主的毒杀事件,逐篇谈及了古代巫术,古罗马—中世纪政权更迭的秘密,毒杀者的性别、职业和心理特征分析,文学名著中毒杀桥段的史实由来,医学解剖对法庭判决的影响,近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对解毒的促进作用与反作用等等。
☠️ 名人推荐
如果没有涩泽龙彦,日本该是一个多么无趣的国度。
——三岛由纪夫
涩泽龙彦至今仍被称为异端文学,但他的文学作品建立在惊人的博学之上,如鲜艳强烈的光遍及人心不可思议的幽深之处,此谓文学的本道。
—— 埴谷雄高,《死灵》作者
-
“绝对”的制图学:图绘资本主义
-编辑推荐-
资本是否可以被看见?
我们从月球上能看到多少资本主义的影子?
一次对西方认知图绘力量的大型巡礼
一次对理论、媒体和艺术的反资本主义面向的探索
重温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认知图绘方面的里程碑式工作
聚焦一直伴随资本主义持续性危机的表征危机
看电视编剧、好莱坞导演和魅力四射或处于挣扎中的艺术家们如何演绎出资本主义剥削体系中复杂、混乱和邪恶的东西
呈现那些与主宰我们生活的广阔、不可见且复杂的抽象性作斗争的全新视界与全新的艺术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研究的基础上,对表征和图绘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体系这一重大议题做了详尽的研究。书名中的“制图学”这一术语来自詹姆逊著名的、讨论后现代主义时所使用的“认知图绘”一词,它试图突破“整体性不可被表征”的后现代困境,是一种力图去“表征”整体性的政治策略。
作者列举了大量实例,包括摄影艺术和电影艺术,这一系列在最近几十年产生的艺术作品都回应了詹姆逊所提出的如何表征全球体系的问题。詹姆逊的“认知图绘”很大程度上将空间问题变成了“表征”全球化、后现代状况的核心问题。在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各种空间,不仅有地形学空间,还有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文化空间等;他还比詹姆逊更加具体而微地处理了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些新状况,比如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导航系统、定位系统等代表科技精确性的一些“图绘”技术,而书名中的“绝对”一词指示的就是这种“绝对精确”。
本书具有极大的理论潜力,特别是让我认识到了当代艺术家在表征世界体系时的可能性以及重要性,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探索表征问题提供了足够的启发。
-媒体/名人评论-
本书是一次大型的博物馆展览,展出了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人工制品,并有意无意地传达出晚期资本主义中随处可见的残忍的极权主义;它同时也是一项深刻的理论工作:事实上,它呼吁我们去思考这个资本主义系统以及如何使其可见的全新的哲学思想,它要求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看待批评的任务和艺术本身的生产。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本书带领我们超越了如今流行的透视主义和平面本体论,也带领我们超越了陈旧的(通常是寂静主义的)公式,它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复杂性永远不可能为人类所把握。作者为一系列美学实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见解,并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要刺破我们面前的物化社会形式所必需的扭曲、折射和狡计,他们阐述了一种“非正统”的总体主义实践,以此来对抗资本的有限视界。
——盖尔•戴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的文化只有一个简单的职责:成为萧条时期的梦想生活。它用各种参差不齐、庸俗、混乱、美好等方式回应了这一呼吁,但它最终还是对这场可恶的灾难进行了一种隐晦的解读。我们要如何才能从流动的图像中醒来,如何才能从梦中跳到现今的地图上呢?在这里,我们需要一群阅读文化的理想读者,本书的作者就最接近于这种理想读者。他们对宏大景观和全球资本转变的大胆呈现成为一种新知识,这是一种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方向和可能性的精神寄托。
——约书亚•克洛弗
关于我们如何看见、表征和理解塑造我们历史时刻的最伟大力量这一最棘手也最紧迫的问题,本书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指南。
——特雷弗•帕格伦
-
加缪笔记:1935—1959(精选集)
“我最喜欢的十个词:世界,痛苦,土地,母亲,人,荒原,荣誉,贫穷,夏天,大海。”
加缪研究专家郭宏安据“七星文库”版精心选译
特别附赠法语引文书签和封面同款纪念卡片
---------------------------
从1935年初入文坛到1960年猝然离世,在大约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加缪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下对创作和人生的思考。他总共写了九本学生用的练习簿,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关于人类命运的观点,以及写作计划、读书随想、风景、游记、交往等,将作为艺术家、作家、哲学家的加缪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行所为,通过简明扼要、澄澈如水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
美好时代的背后
“由于世界的运作方式,我没办法成为更好的人。”
这是我见过对经济不平等最有力的控诉之一。——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
·
★ 比尔·盖茨、奥巴马、诺奖得主阿马蒂亚·森一致推荐——小小贫民窟为何获得全球关注?
★ 潜入印度底层三年,参考上千份官方档案,揭示 全球资本主义神话下贫穷的真相与本质
★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书写大城市里小人物的生、死和希望——这不是一小撮人的故事,而是许许多多人的命运
★ 在这里,失业比断指更可怕,读大学是为了嫁得更好,腐败成了穷人翻身的绝好机会,希望像毒品一样令人上瘾
★ 作者获普利策奖、麦克阿瑟天才奖,何伟激赏“极具洞察力”,《无依之地》作者杰西卡·布鲁德最喜爱的作家,被誉为“乔治·奥威尔最出色的追随者”
★ 非虚构文学里程碑之作:入选《时代》周刊2010年代10年10佳非虚构权威榜单,《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20多家权威媒体年度好书
·
在孟买国际机场旁写着“永远美丽”的广告牌背后,贫民窟安纳瓦迪的居民不时梦想着更美好的生活。
垃圾回收者阿卜杜勒梦想有个不嫌弃他身上味道的老婆,两人一起到除安纳瓦迪以外的任何地方安家;他的母亲泽鲁妮萨则梦想在安纳瓦迪有个更干净的家,要有一扇可以排放油烟的小窗户,要铺着像广告里那样美丽的瓷砖;厕所清洁工拉贾·坎伯梦想能有钱换一副心瓣膜,好保住来之不易的工作,继续供养全家;热衷于调解邻里纠纷、从中捞取好处的阿莎梦想成为安纳瓦迪最有权有势的人物,让自己的女儿成为贫民窟第一个女大学生。
在都市的繁华表象之下,他们就像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努力地为梦想奔走。然而,他们掌握不了任何东西,一个普通日子里的微小变动便足以让他们的生活天崩地裂。这是印度的故事,却是全世界的问题。
·
无论是她的文字还是写作目的,都让人想起狄更斯和左拉。《美好时代的背后》就像是一个关于谋杀的悬疑故事,一个反应日常生活的、情节复杂的故事,它提醒我们,有时对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倾听。 ——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词
如果你想阅读关于印度贫民窟生活原汁原味的第一手的报道,我向你推荐这本书。——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这本书通过精巧的叙事,讲述印度大城市中那些生活动荡、无权无势之人的悲伤与喜悦、忧愁与坚忍,他们无法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被抛在一边。这是一部散播智识、掀起讨论、燃起义愤、唤起同情、激发行动的杰作。——阿马蒂亚·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以真实而又动人的笔触刻画了孟买贫民窟安纳瓦迪的居民们。拾荒者、窃贼、不公正的受害者——凯瑟琳·布把我们带入他们的生活,他们也紧紧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无法离开。一部杰出的作品。 ——特雷西·基德尔,《非虚构的艺术》作者
《美好时代的背后》开头就以阿卜杜勒逃跑的故事吸引了我,随后又用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和家庭串联起来。让人们通过接连不断的冲突和矛盾了解到印度贫民窟里的艰苦生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贫民窟里穷人与穷人之间的“互害模式”。“互害模式”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底层和贫困人群改变自身命运无力感,他们只能通过争夺捡垃圾的蝇头小利来维系生存,却无从融入大都市的现代化生活。凯瑟琳·布所写的书,文字流畅、可读性强,且不失深刻的观察和启示。——田丰,《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这本书是至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印度的最佳报道,它可以和另一部与贫穷相关的开创性作品——乔治·奥威尔的《通往维根码头之路》——相媲美。——《纽约时报》
凯瑟琳·布兼具诗人的文笔,小说家的叙事技巧,优秀新闻记者的报道才能。如果哪本书能把人物写活,那一定就是这本。 ——《纽约客》
一场十分真诚、毫无功利之心的报道,一部充满人性、力量和深刻见解的作品,它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下,穷人的生、死与希望。——《波士顿环球报》
令人惊艳的好书,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立足底层叙说大都市里底层人物的故事;报道深入且敏锐,对常被主流叙事排除在外的人们的生活、希望与恐惧感同身受;讲述了一个从未被外国人讲述过的印度故事。但最令人震撼的还是这本书的诞生。——《华盛顿邮报》
《美好时代的背后》着实是一份馈赠,是人类精神丰富且饱满的体现,也是底层人民在这个原本下沉的世界中奋力向上的见证。安纳瓦迪的故事既让人惴惴难安,也让人备受鼓舞。这是一本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阅读并回味的作品。——《芝加哥论坛》
这是关于印度残酷转型时代的最佳作品……凯瑟琳·布生动刻画了安纳瓦迪居民的生活,让我们得以了解他们,并赞叹他们在艰难时世中的生存智慧。——科克斯书评
-
夜间的战斗
16世纪,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传说生而有胎膜的农民在某些夜晚陷入沉睡时,其灵魂会“飞往”田野里与巫师“战斗”,以保护庄稼收成。
这些男男女女,名为“本南丹蒂”,字面意思即“慈善的行者”。本南丹蒂是些什么人呢?一方面他们宣称自己反对女巫、男巫和 他们邪恶的阴谋,治愈了一些因巫师的加害而受伤的人;另一方面,和他们的假想敌一样,他们骑着兔子、猫或别的动物参加神秘的夜间聚会。然而,他们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祈求丰收的仪式却被教会斥为异端巫术
历史学家金茨堡依据宗教法庭审判档案,着眼于审判官和被审问者之间的互动,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农民如何在教会权威的压力之下,对自我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还复原了这一时期民间文化和农民的心理世界。
“在这部书中我研究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上半叶之间弗留利人的宗教态度,从广义上说,是一个农民社群的心理状态,但是从一个十分狭隘的观点来看,这一民间信仰核心的历史,由于特殊势力的作用,逐渐被等同于巫术。”
——卡洛·金茨堡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以来经久不衰的史学经典,已有十几种版本在全球出版
本书自1966年在意大利出版以来,享誉全球,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日语、中文等多种文字出版,仅意大利、美国和英国就在不同时期出版了不同版本。这本书经过时间的检验,已成为微观史、新文化史和巫术研究等领域的经典之作,霍布斯鲍姆、彼得·伯克对其赞誉有加。本次出版在旧有译文上作了部分修订,同时新增2020年意大利新版后记。
★意大利版《叫魂》,呈现显微镜下扑朔迷离的巫术审判
为丰收而战的那些据说灵魂可以离开身体的人们(“本南丹蒂”)在夜间到底做了什么?他们与底层民众的节庆狂欢、亡灵游行、巫魔集会、狼人传说等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被审判的本南丹蒂对自己的思想传统、仪式、身份和所作所为都有自觉吗?宗教当局为什么感到恐惧?审判者们对审判对象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审判中都使用了哪些手段?本南丹蒂是如何一步步被与巫术和异端画上等号的?——除了作者抽丝剥茧的讲述和分析,本书末尾还附有审判档案的原文,供读者零距离观看审判过程。
★还原大众信仰与民间文化实相,揭示信仰与权力的关系,窥见近代欧洲早期的文化冲突
巫术审判、猎杀女巫背后实际上是正统文化对大众信仰、民间习俗,以及有悖当时教会规范的各种思潮的压制、塑造和同化。大众信仰的复杂性远不是审判席那些饱学之士所能完全掌握的,但教会似乎有自己对巫术、女巫崇拜、秘密信仰的单一理解。之后,权力就将这些“理解”强加给了审判对象,也强加给了大众信仰。反过来,对本南丹蒂的审判过程,事实影响了宗教当局对巫术的认识,因此,大众信仰也影响了精英信仰。这是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持久的冲突,也是文化“互相渗透”的过程。
★聚焦“小人物”,还原他们的心态和精神世界,倾听被遗忘、遮蔽和扭曲的庶民之声
作者与E.P.汤普森、娜塔莉·戴维斯一样,眼光朝下,关注自下而上的历史,关注历史夹缝中的边缘人和小人物。没有审判档案,这些人本来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也不可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知。他们都是一些什么人呢?辛苦谋生的农夫,为患病孩子四处求告的父亲,饱受癫痫之苦的农妇,为了糊口而谎称自己能通灵的妇女,声言能用咒语治病的裁缝,被邻居告发的“女巫”,乡村磨坊主,妓女,牧羊人……在宗教法庭上,一些人没什么文化,来自底层,面对压力,在审判官和法学家的引导下,明知承认某些“罪行”会受到惩罚也不得不承认。
★利用丰富的材料,点亮诸多颠覆人们认知的细节
作者在宗教法庭的审判档案(诸如口供和庭审记录)、欧洲而各地相关民间传说和大众文学读物等多种材料间穿梭,呈现了复杂多样的巫术与民间信仰的细节,诸如各种节庆的游行和狂欢活动、异端团体的秘密聚会(如半夜拜鬼仪式)、治病驱邪和施咒等迷信活动(包含一些骗钱的把戏)、祈祷丰收的仪式,狼人、骑着公鸡和公山羊的巫师、挥舞茴香束的本南丹蒂、亲吻恶魔屁股的男男女女……
-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
◆ “变成相机的男人”:《Provoke 挑衅》创刊人、森山大道“最爱的宿敌”,摄影的思想者与实干家如何用人生回应摄影的意义。
◆ “阅后即焚”:是什么,让中平卓马宣布与摄影决裂,将自己的所有摄影作品烧光?为什么,是植物图鉴?推翻自己的激进宣言,风格秀异的摄影写作。
----------------------------------
【内容简介】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是日本传奇摄影师中平卓马的摄影评论集,共35篇。书中,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摄影创作者都必须面对的困境——我们如何透过照片逼近真实?同时,作者也通过书名逼迫摄影与自我表现的关系,照片如果不是传达作者的意旨,那照片是什么?按下快门,一切因此结束。
-
没有奶奶们查不出的事儿
新锐悬疑作家兆斜系列长篇,关于奶奶们多管的那些“闲事”
遇事不决,除了量子力学,还可以求助这群“侦探奶奶”,她们有着探究生活的热心肠,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闲工夫”,任何不起眼的“闲事”落到她们眼里,都能成为刨根问底的契机。小说通过主角奶奶们对于一通来电的一连串追问,生动讲述:有时候,“多管闲事”也是一种美德。
都市生活小品,社区版《摩天大楼》
故事将笔触伸向生活的角落,住宅小区、街道、菜市场……看似平凡的场景里上演着并不相通的人生悲喜。小说有着如《摩天大楼》般精巧的叙事结构,在谜案中窥见人们彼此守望相助的温暖。
旁敲侧击洞察世间人性,插科打诨讲述世情悬疑
故事通过主角奶奶们的视角观照社会百态,以“过来人”心态指点迷津。由“多管闲事”引发的一出出小冒险,是丰富平淡生活的调味剂。轻悬疑叙事融合喜剧元素,刺激之外伴有欢笑,欢笑之余温情入心。
——————————
【故事简介】
秋老虎时节,天堂街小区住户李国珍正挤在菜市场买虾子,再度接到打错的寻人电话。原来,她的手机号曾属于一个名叫“龚雪”的女孩。屡屡打来的询问电话,夹带关心的生日问候,让李老太太泛起疑心:龚雪会不会遭遇不测?
好事又八卦的李国珍决心管一回闲事,找来了老姐妹——观察力惊人的向英老太太、眼神不好但人缘好的解德芳老太太,还有跑腿青年史达才、刘振邦,开始了寻找女孩龚雪的曲折历程。而一桩埋藏了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事件真相,也在这场看似“多管闲事”的查访中,一点儿一点儿被揭开面纱……
-
修女
狄德罗幻想艺术的杰作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先声
文学史上最伟大和备受争议的的作品之一
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恩格斯
《修女》是十八世纪法国作家、思想家狄德罗(1713-1784)的书信体小说,讲述女孩苏珊因家庭偏见被迫成为修女、辗转几家修道院的生活,展现她所遭受的不公平境遇,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教会、反教权的小说,它所反对的,是道德偏见,是非人性,是陈旧固化的社会秩序……多层次的内涵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复杂耐读的作品,以动人心魄的语调写就,被誉为“一部最激烈和最勇敢的书”,也狄德罗创作生涯中阶段性的代表作。
-
诺娜的房间
★融合安吉拉•卡特《染血之室》惊悚声调与宝拉•霍金斯《火车上的女孩》心理悬疑
★连获西班牙国家文学奖、西班牙评论奖、杜尔塞•查孔文学奖
★西班牙短篇小说女王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兹•库巴斯代表作
《诺娜的房间》是西班牙作家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兹•库巴斯的最新作品,2015年出版后被众多西班牙媒体评为年度好书,并荣获西班牙国家文学奖、西班牙评论奖和杜尔塞•查孔文学奖。
《诺娜的房间》中的六个故事充满安吉拉•卡特短篇集《染血之室》那种令人胆寒的声调和宝拉•霍金斯《火车上的女孩》令人揪心的紧张,把女性的日常幻想变成了噩梦、妄想和偏执。一个小女孩妒嫉妹妹诺娜受到家人特殊的关注,经历了一场残酷的觉醒;一个即将被房东赶出门的姑娘在街头偶遇一个老太太,在老太太家中的遭遇匪夷所思;一个丧夫的老太太从巴塞罗那独自来到马德里,却意外发现年轻时的丈夫,由此陷入一场时间的漩涡……
库巴斯重新审视童年与成年、孤独与家庭、故乡和城市的日常生活,向我们展示出蕴含其间的神秘、意外和震颤。
-
回忆
如果现在停止不前,就到回忆里去看看
法国百万畅销书作家、《微妙》作者大卫•冯金诺斯温情力作
“回忆就像终点,或许也是唯一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
《回忆》是一部在平淡中带着温情与幽默的小说,于2011年首次出版,入围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和费米娜文学奖,后改编为同名电影。
全书从祖父离世讲起,以一家三代人的爱与离别为主线,讲述生活的沉痛与时间的残忍,娓娓道来,亲密关系所拥有的力量不仅慰藉着当下,也滋养着最珍贵的回忆,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和一个家庭的传承。在主线之外,还有一条名为“回忆”的副线,文艺史上的名人轶事、小说人物的回忆穿插其中,与主线彼此呼应,平添阅读趣味。
* 法国百万畅销书作家、电影导演大卫·冯金诺斯充满温情回忆与自传色彩的小说代表作,入围当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和费米娜文学奖 * * 一部充满幸福回忆的家庭画像,一部承载生命轻与重的人生纪事 * 同名电影由《漫长的婚约》《玫瑰人生》主演让—保罗·卢弗执导
-
月球上的父亲
在月球矿业逐渐没落时孤注一掷,买下二十亩土地留在月球的父亲;
仿佛停留在空中,却穿行于针脚般的月球与丝绒般的地球间的旅行者;
地外探索一无所获的人类,将注意力转移到虚拟技术革命上来;
无法被看清全貌的大船;无限的榻榻米铺就的房间;杀手与刺客在黄昏的博弈……
由八十六张画 和四十四篇小说组成。
编辑推荐
一本插画先于小说诞生,却好似从未与文字分开的“图+文”奇异故事集;
一本看似松散,却又紧密交织,绝不适合一口气读完的轻度烧脑读物;
一本处于《命运交叉的城堡》与《宇宙奇趣》之间的近未来幻想作品。
图文互补的思维迷宫尝试,搭建精巧的异世界的创作野心:
“以小说写作,夺回为他人所绘的插画!”
名人推荐
一个人要在白天沉睡多久才能参透孤独?一个人要在母亲怀里依偎多深才能沾染月光?晓江的宇宙是他为自己无私地想象和构建的,这么不巧我和你在认识对方之前闯进去之后离不开。
——欧阳应霁(作家、漫画家)
漫画里的空间出离空间的束缚;小说里的科幻出离科幻的功利主义;人物的欲望出离欲望的隐晦目的——正是这些出离,拓阔着胡晓江作品中无以名状的魅力。
——廖伟棠(诗人、作家、摄影家)
-
路边野餐
【故事简介】
外星人神秘造访地球后离去,留下六个高辐射、高污染的造访区。
二十多年来,凡接触者,或皮肤剥落而死,或生下畸形怪胎。僵尸纷纷从附近的墓地中爬出,游荡在人间。
可仍有一些人,为了生计游走在杀机四伏的造访区,倒卖外星人留下的高科技物品,过着刀头舐血的生活。
他们 被称为“潜行者”。
对死亡的恐惧、对金钱的贪婪、对命运的愤懑……他们在折磨中渐渐扭曲,走向崩溃。
然而,如果人类的这场浩劫,不过是外星人一次无心的路边野餐,所有的苦痛挣扎,所有绝望中的微弱希冀,还值得吗?
※※※※※※※※※
【编辑推荐】
◆外星人为何不侵略人类?《路边野餐》给你一个zui残酷的答案。
◆提前14年预言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79年,《路边野餐》被改编为经典电影《潜行者》,书中以“外星人造访区”隐喻核污染,而电影拍摄外景地塔林也恰恰曾遭核污染,包括导演塔科夫斯基在内的三名主创都受此影响,数年内相继去世。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爆发。
◆外星人的一次路边野餐,却成了人类的一场浩劫。
◆已发行134个版本,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31种语言。
◆莱姆、厄休拉·勒古恩、西奥多·斯特金……科幻大师纷纷拨冗作序的科幻经典。
◆《阿凡达》《湮灭》《路边野餐》(毕赣执导)……影视经典纷纷致敬的科幻大师。
◆经典电影《潜行者》(塔科夫斯基执导)原著小说。
◆全新译本。
◆初次收录厄休拉·勒古恩序言、作者鲍里斯后记。
※※※※※※※※※
【名人评价】
◆一般而言,“点子文学”的主人公都是提线木偶,但雷德却是个有血有肉之人。我们关心他的命运,因为他的生存和救赎都处在危急关头。毕竟,这是一部俄国小说。——厄休拉·勒古恩(科幻奇幻大师,《黑暗的左手》作者)
◆(《路边野餐》有着)栩栩如生的复杂故事,富有想象力的细节,以及道德和智力的成熟。——厄休拉·勒古恩(科幻奇幻大师,《黑暗的左手》作者)
◆阿卡迪兄弟对忠诚和贪婪、友谊和爱情、绝望、挫折和孤独的处理巧妙而灵活,造就了一个真正精彩的故事……你将难以忘怀。——西奥多·斯特金(科幻大师,雨果奖、星云奖得主)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举足轻重的经典科幻。绝对推荐。——主流英语媒体《完全评论》
◆如果你只打算读一本俄罗斯科幻小说,这本小说应该是阿卡迪兄弟的黑暗而含义丰富的《路边野餐》。——主流英语媒体io9
◆阿卡迪兄弟对世界的看法既独特又充满人性……书中人物对他们所处的混乱世界的矛盾看法,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这本书注定会让你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感到一份不确定性。——主流英语媒体Discover
◆去读《路边野餐》吧,这是一部现象级作品。——科幻媒体《科幻信号》
-
玩偶与珍珠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zui私人的阅读分享;直接译自波兰语原著
▷从被誉为“波兰《红楼梦》”的文学瑰宝——《玩偶》出发
▷探寻虚荣、爱情、异己性、魔术师、炼金术等诸多主题
▷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错觉和流浪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
【内容简介】
《玩偶与珍珠》是托卡尔丘克的一部分析波兰作家普鲁斯的长篇小说《玩偶》的散文作品。《玩偶》是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被誉为波兰的《红楼梦》。《珍珠颂》是由米沃什译为波兰文的一个童话,关于一位王子到民间寻宝而忘记自我的故事。
从《玩偶》与《珍珠颂》出发,托卡尔丘克向我们呈现了一堂文学大师的阅读课。探寻了虚荣、爱情、异己性、魔术师、炼金术等诸多主题。托卡尔丘克希望通过她的阅读图谱带领我们思考: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错觉和流浪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
【媒体推荐】
“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她运用观照现实的新方法,糅合精深的写实与瞬间的虚幻,观察入微又纵情于神话,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具独创性的散文作家之一。她是位速写大师,捕捉那些在逃避日常生活的人。她写他人所不能写:‘世间那痛彻人心的陌生感。’……她的文风——激荡且富有思想——流溢于其大约十五部的作品中。”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讨论普鲁斯的小说《玩偶》的这部作品,证实了她自身也独具特色。托卡尔丘克可能是她的同代作家中,唯一一个真正理解了传统——以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产生的问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精神社区——的人。书中讨论了科学与艺术,知识与形而上学,个体的内在自由与外在的历史的关系。但书中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普鲁斯。托卡尔丘克怀着对老前辈的敬意,缓缓阅读着小说。”
——格拉齐亚·鲍尔库夫斯卡, 波兰文化期刊Res Publica Nova
“《玩偶与珍珠》证明了普鲁斯那部小说的伟大,也记录了托卡尔丘克结合自己的世界观和经历进行的一次私人阅读的体验。她认为《玩偶》是一部启蒙小说,描写了人们寻找,并且找到了生命意义的过程。”
——卡兹米尔茨·麦西格,波兰文艺期刊Fraza
“她以一种来自女性的、天然的细腻与温柔,同时以敏锐的目光,努力沉入万物内心,融为世界的一部分,然后替万物发声,替世界讲述。这是托卡尔丘克的不同之处,也正是她的不凡之处。”
——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授 赵刚
“托卡尔丘克始终秉承着波兰多元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悠久传统,提出着可以引起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广泛共鸣的普遍问题。”
——波兰驻美国大使 彼得·维尔泽克
“托卡尔丘克跟随着自己的好奇心,大胆地前行,从不受困于种种边界和类型的藩篱。她笔下的人物都鲜活地存在于书页之间,他们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巴黎评论》
“在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她是欧洲最重要的人本主义作家之一,致力于欧洲大陆的思想和散文主义小说传统。”
“托卡尔丘克童年时便通过她对童话和神话的敏锐直觉,建构了她对万事万物——人、动物、植物、风景等——之间联系的理解,成为作家后的她试图通过想象力证明,童年时的好奇心并没有被成人社会粗暴地切断,依然在她的作品中延续。”
——《卫报》
-
亲爱的图书馆
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 | 一本探索图书馆的百科全书
《纽约客》专职作家深入图书馆行业
横跨七年的非虚构写作,为一百万本书哀悼
“在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苏珊·奥尔琳的笔调——写作自然和得体,对其书写的主题保持热情,并带着一种很强的幽默感。”——何伟(彼得·海斯勒),著有《寻路中国》《江城》
·
★ 故事缘起:1986年洛杉矶图书馆大火,超百万册书烧毁,谁是焚书凶手?
★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我们终将死去,但我们的生命会在这里永存
★ 也是一本探索图书馆的百科全书:梳理历史,探访内部,展现图书馆平静表面后的庞大复杂体系
★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Goodreads超60000读者好评,占《洛杉矶时报》畅销榜50周
★ 《纽约客》专职作家力作,“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私人图书馆馆主文泽尔贴切翻译
·
1986年4月29号上午,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发生了一场火灾。七个多小时后,火才被完全扑灭,四十万本书被烧毁,七十万本书被损坏。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图书馆火灾事件,却迟迟没找到真凶。
三十年后,《纽约客》专职作家苏珊·奥尔琳偶然得知此事,她决定重启调查,追踪涉嫌谋杀百万册图书的神秘凶手。她走访嫌疑犯的亲友,请教当时的馆员和办案人员,借助最新的纵火侦查技术,甚至亲手烧毁了一本书。在一次次交谈和质问中,在一趟趟图书馆漫步后,一场调查逐渐变为一场长达七年的图书馆之旅:
她还原了火灾当天的现场状况,从1635年版本《圣经》到《华氏451》,记下每一页被烧毁的文字;她也还原了火灾后的全城救书行动,从无名之辈到商业大亨,记下每一个为书奔走的爱书人;她探访每一个少为人知的部门,从咨询台到货运部,详尽介绍现代图书馆如同机械般精准的运作方式和庞大体系;她回溯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前世今生,从白人男士专用的小房间到无家可归者的庇护所,亦展望了图书馆作为公民教育中心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也是一本了解图书馆的百科全书。在历史的灰烬中,跟随苏珊·奥尔琳的脚步,让我们走在静谧而丰富的书架间,走进有序空间背后的复杂体系,走向每一座隽永的图书馆——火可以烧毁书籍,但无法烧毁知识,更无法烧毁我们的记忆和好奇,我们的生命故事。
·
在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苏珊·奥尔琳的笔调——写作自然和得体,对其书写的主题保持热情,并带着一种很强的幽默感。——何伟,《江城》《寻路中国》作者
这是经典的奥尔琳式写作,她将对一场毁灭性火灾的探索,变成一次进入无限丰富世界的旅程,里面充满意想不到的人物,发生着意想不到的事情,怀着意想不到的激情。——埃里克·拉森,《白城恶魔》作者
这是一本只有苏珊·奥尔琳才能写出来的书。她以某种方式成功地将一个图书馆火灾的故事转化为另一个故事——关于扫盲、公共服务、市政内斗和愿景,关于一个日益私有化和社会孤立的时代中的公共空间,关于洛杉矶如何从偏僻小村庄转变为创新领地和公民参与的典范城市,以及在一个繁华的民主国家的生活和状态中,图书馆将永远扮演的核心角色。除此以外,这本书就像一座美好的图书馆,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故事和人物。对于爱书人来说,没有《亲爱的图书馆》更好的书了。——戴夫·伊格斯,《圆环》作者
奥尔琳创作了一本极具洞察力和多样性的书,跟任何一间地方图书馆书架上的宝藏一样丰富。——今日美国
就像在图书馆的房间和书库中漫步,你可以在书中的任何一页发现一些有趣得意想不到的东西。——国家公共电台
一次真实犯罪、历史、传记和沉浸式新闻的完美结合。奥尔琳的编年史以探究、渲染、机智、戏剧性和深情的方式,赞美了图书馆——作为避难所、社区中心和开放的大学,由有责任心、同情心、创造力和弹性的人管理。——书单
奥尔琳是一位长期为《纽约客》供稿的作家,数十年来一直用人类的故事吸引着我们,她的新书是对人类抵御遗忘的堡垒——图书馆——进行一次广泛、深刻、个人化又极具吸引力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图书馆是如何发展,如何应对萧条和战争,以及如何在不断为资金而奋斗的情况下欣欣向荣。在节假日里,美国的每一个爱书人都应该会送出或得到这本书。你会情不自禁地读完《亲爱的图书馆》,并对这座奇妙的地方属于我们所有人而感到感激。——《华盛顿邮报》
《亲爱的图书馆》不仅是对一个地方或一个机构的赞美,更是对一种思想的赞美。这本书之所以让人喜欢,是因为它有一种探索的感觉,当奥尔琳为她所发现的事物感到惊奇或感动时,书中就会有一种愉悦感。苏珊·奥尔琳对1986年4月29日中央图书馆大火的描写是如此丰富而具体,就像一股热气从纸上喷薄而出。《亲爱的图书馆》讲述了一场大火,以及如何起火的谜团-——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也讲述了所有图书馆的历史,一座特殊图书馆的往事,以及奥尔琳和她母亲的私人故事:她的母亲因痴呆症而失去记忆,而奥尔琳通过书写此书来找回自己的记忆。——《纽约时报》
这是一封写给公共图书馆的美好情书。在这个图书馆的故事里,奥尔琳提醒了读者,图书馆的精神及使命是友好、平等和资讯,以及图书馆——也许我们所有人也在内——所蕴含的美好深度和潜力。——《基督科学箴言报》
奥尔琳将自己的人生回忆录、侦探小说、洛杉矶历史和对美国公共生活的兴衰的沉思交织在一起。她的叙述时而紧张,时而委婉,时而亲切,时而史诗,唤起了我们在图书馆度过的生活节奏。她为一个最能代表美国的地方和机构注入了生命力:宽敞、混乱、容忍,甚至充满希望,对各种形式的流动充满信心,尤其是在面对逆境的时候。——《华尔街日报》
《亲爱的图书馆》的确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图书馆之书。苏珊·奥尔琳又一次在没有人去探索的地方找到了丰富的素材。她的书与其说是一个直截了当的故事,不如说在深挖她自己对一个主题的强烈情感。她再一次证明,一个作家单凭感情就可以自动提供戏剧性,如果这位作家有足够的才华,以及足够强烈的感情。你真的永远不知道一个题材会有多有趣,直到像奥尔琳这样的人对它产生了真正的兴趣。——《纽约时报》
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这本书在研究上颇具野心,在写作上保持优雅,如同一扇门,让我们得进入一个充满历史、戏剧、文化和故事的地方。——《明尼苏达星论坛报》
一旦苏珊·奥尔琳开始找寻故事,她总会发现一个隐藏的世界。于是,《愿你被温柔爱过》和《兰花贼》的作者带来了这本令人愉悦、资料丰富的最新作品,故事从1986年洛杉矶中央图书馆七十万册图书被毁坏的火灾开始。不过,《亲爱的图书馆》的焦点很快平移到图书馆机构的分裂和古怪历史,接着,几乎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图书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反思。奥尔琳从各个方向进行叙事,将追捕图书馆纵火犯——此人可能是一个受挫的演员——与思辨的文字并列,探讨图书馆为什么和如何成为我们许多人所接触的最接近市政厅的事物。——《纽约杂志》
-
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编辑推荐】
♣ 医学界的桂冠诗人,科普写作的莎士比亚,奥利弗·萨克斯医生最后的遗作与漫长的告别:
广袤浪漫如宇宙或大脑,美丽幽深如记忆与神经,一部写给“好奇症患者”的万物奇谈,致敬人类大脑与科学之美的最后情书;
数十家欧美一线媒体重磅推荐,著名导演韦拉斯哈古的挚爱之书 。
♣ 介于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书写,浪漫而严谨,温柔且坚定,萨克斯医生展现出他身兼科学家、说书人与诗人的神奇魅力: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的作品一直难以归类,本书则尤其丰富而复杂,闪耀着万花筒般的好奇之思。
它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它,我们既可观望到他遥远的童年与原点,也可透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凝视无限宇宙与有限肉身。
♣ 从乌贼到蕨类植物,从躁郁症到脑中之旅,从地外生命到神经学漫游,从“最初的爱”到“最后的故事”:
“最初的爱”是献给乌贼与其他头足纲动物的诗篇,饱含着少年趣味与科学浪漫,将读者带回“成为科学家”这一漫长旅程最初的起点;“最后的故事”则是对科学与人世的爱之告白,在饱含尊严的动人讲述中,向世界缓缓道别。
♣ 躁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库鲁病……千奇百怪又触动人心的真实病例,集结作者临床生涯的精彩故事:
在局部麻醉状态下接受开颅手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幻觉?我们的大脑原来是不会痛的?将一个人从僵死状态唤醒,竟会要了他的性命?车祸中的幸存者,为何反而深受自杀冲动的困扰?
每一个怪奇病例背后,都有着独特个体与艰难的灵魂。集诗人与医生于一身的萨克斯就如同《神曲》中的维吉尔,带领着读者在人类的认知与记忆,在大脑的沟回与起伏间浪漫游走。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导师 × 神经科学主治医生,两位优秀科学青年联袂翻译,精准把握从理论到临床的专业知识背景;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
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
————————
【内容简介】
“科学远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冷淡和抽象,而是伴随着激情、渴望和浪漫。”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一直以其极富人文色彩的医学故事写作而享誉全球,他记录下病态背后的一系列奇异大脑与独立个体,被誉为“医学界的一千零一夜”。
但不同于过往作品,本书是萨克斯在临终前回望人生,写给青春与记忆、身体与疾病、大脑与科学的最后一封情书。他写到了自己从小对博物馆、图书馆的喜爱,对乌贼、蕨类植物的痴迷;同时以一贯细腻、精确和极富人文关怀的笔触,讲述了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躁郁症等疾病的动人病例;并在大限将至之际,对纸书阅读、电子产品迷恋症、摄影技术乃至外星生命都做了精彩的思考。
他在博物、艺术、脑科学、神经医学、生物与化学、心智与认知等众多议题之间自如游弋,如同一个孩童在溪水间轻盈跳跃,将我们带回萨克斯医生“最初的爱”,回到科学的童心与原点。同时,它也召唤出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重新观看我们身边的世界、广袤的宇宙与生命的迷人之处。可以说,这本书就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生命附言。
————————
【媒体推荐】
♠对我来说,这本书与电影紧密相关。它写到了大脑、认知和记忆。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泰国著名导演)
♠生命从奥利弗·萨克斯的所有著作中喷涌而出。他曾经是、也将一直是一位杰出的奇人。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一个无聊的段落、一个沉闷的句子。
——《纽约时报书评》
♠在这部此前从未出版过的动人文集中,已故神经学家、知名作家奥利弗·萨克斯就他的医学生涯、青春岁月、心理健康领域等话题进行了思考……在探索艰深的主题时,萨克斯温柔、沉思的口吻是一剂良药,但书里也有不少轻松的时刻……对“慢性好奇症患者”来说,阅读这本最后的集子是种莫大的享受。
——《出版人周刊》
♠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的这部遗作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科学作家圣殿中的地位……他灵动的文字如显微镜一般——放大的镜头下是他个人生命中的细微场景,镜头后退又能将生活与科学囊括为一体。
——《科学家》杂志
♠充满魔法……这本书展现了神经学家萨克斯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人物》杂志
♠极其感人——书中不乏萨克斯一贯的能量和好奇,但也有他脆弱、敏感的一面……如萨克斯所言,他曾是个“满怀真与美”的普通男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萨克斯仍是那个始终如一的男孩,以永无止境的惊奇和急切,不仅与科学,还与科学史、塑造科学史的先辈进行互动……
我们不禁感到,面对未来,我们最好的机遇,就是人群中还有其他如萨克斯这般出类拔萃、充满激情、思想开明之人。
——《纽约书评》
♠如果你还不熟悉奥利弗·萨克斯,阅读这本书就是与他结识的绝佳方式……他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作者,拥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也能让读者睁眼见证地球上最微小、最被人遗忘的生命之美。
最重要的是,他能以高超的写作技艺让非专业领域的读者潜入神经科学之中。他满怀永不停歇的质疑和困惑书写着人类复杂的存在现状。他的写作文辞优美,发人深省。
——《纽约图书杂志》
♠萨克斯以这部最后的集子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文字遗产……“科学写作的莎士比亚”这个称号也许名副其实,但萨克斯拒绝与过去时代或者当代的写作者相比较。值得读者欣慰的是,或许癌症能夺去他的肉身,他的声音将永远回响。“
——《科学家》杂志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