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子书
-
奥德赛博
学者王德威推荐,作家赵松作序,
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得主盛赞;
作品获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引力奖),
让我们把时间浪费在赛博世界!
⚫️编辑推荐
✔收录本书的《孢子》曾获2020年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引力奖)短篇小说奖,《无定西行记》曾获美国最受喜爱推理幻想小说翻译作品奖银奖。
✔借助超越科幻界限的书写,对“科幻”的概念进行厘清——
并非在既有印象中提纯,而是毫无保留地投入更广阔的世界,去寻找,也去质问,由此辨认出更纯粹,也更为珍贵的“科幻”。
✔特殊的多层封面设计,来自赛博世界的邀约。
⚫️内容简介
走在山路上,路边是繁茂的桫椤……
穿过虚假的风景,穿过山沟里的废弃工厂,穿过夏夜的稻花清香,穿过嵌套的沉浸系统,穿过意识的渊面下记忆的垃圾场,穿过成串的数字0与1,穿过不再重要的人类文明,他去寻找一杯可以拉丝的醇酒。
《奥德赛博》是一本独特的科幻作品集,收录中短篇小说八篇,评论三篇。其中篇幅最长的《后来的人类》原题为《奥德赛博》,期刊发表时题为《后来的故乡奥德赛》,结集成书时采用当前的篇名,并将原始的篇名作为书名。
⚫️名人推荐
糖匪的小说是令人着迷的混合体,诉说一则又一则后人类传奇。科幻赛博格加宇宙奥德赛:物种裂变、人工智能、古典情愫、现实生命相互渗透。等待,向往,追寻,考验;亘古的题材进入未来的此生,持续绽放新意。
——王德威(哈佛大学教授,评论家、学者)
这些小说来自一位故事高手,声音有力,想法新颖。我很高兴有更多人阅读她的作品。
——莎拉·平斯克(美国作家,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得主)
糖匪的“繁意象”科幻小说,抒情性地调用了寓言与童话特质实现科幻理念,创造出眼花缭乱的异世界,作为省察我们自身现实的强武器。在她笔下那些脆弱又坚强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德里克·昆士肯(加拿大作家)
-
脱缰之马
继《蒙着眼睛的旅行者》《说部之乱》之后,
又一本朱岳式的智性小说。
浸透日常的虚构,像缭绕不散的雾;
试图跳出马形的疯子是如此真诚。
内容简介
有这样一个世界,其中每个人到了一定时候,都会写一本书,记述自己的经历,写出的部分会被遗忘,写得越多忘得越多,书写成后,作者将忘记自己做过什么,忘了自己是谁,之后将有新的意识从空洞中滋生,渐渐把空洞注满,由此生成一个新人。
这些人也已遗忘自己写下的书,即便有一天偶然拣起,翻开书页,展现在眼前的亦将是陌生人的回忆,就仿佛纯然是想象的产物。
收录作者未曾结集出版过的短篇小说24篇:
因身体受潮长出两对新耳朵,而利用耳朵写作的作家;必须彼此注血,来使双方交替复活的注血鬼;奔跑到了极限,显形为人,又失去马的速度而跌回马身的马;一篇以数字3开头,关于鉴赏与灾难艺术,如圆周率般无穷无尽的小说……
-
绿色的夜
★怪奇梦域,艺术诸神共演共舞;冷酷世境,爱与美遭暴烈亵渎。
★收录三岛13—32岁创作短篇小说17篇 中文版首次面世
★著名译者陈德文亲自选译 追溯其极致文风形成轨迹
——————————
本书是三岛由纪夫13—32岁期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合集,包括《绿色的夜》《桧扇》《恋爱与别离》《玫瑰》《艺术狐》《脚上的星座》等十七篇,由陈德文选译,应当均为简体中文首译。
三岛由纪夫的作品特色鲜明,铺排的细节描写糅合着持续的浪漫、疯狂病态的激情,又嵌入有日式的细腻内敛。本书收录的文章皆带有这种风格,但也明显有他在找到稳定方向前的尝试痕迹。从少年时代的青涩,到青年的成熟,此脉络的记录是本书特色,对于喜爱、研究三岛的专业读者来说尤为重要。
-
多样性团队
团队的多样性,对于企业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样性团队》这本书,向组织者展示了如何建立一支有多样化视角和能力的团队,让企业得以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同样,规模化的人口效应也将让国家在创新力竞争中,拥有更多元化的视角,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梁建章,携程网创始人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将拥有认知多样性的人集合在一个团队里有多么重要,它提供了应对当今时代复杂挑战的新视角。
——简-安妮·斯图尔特,亨利商学院教授(英国皇家特许管理协会年度图书颁奖词)
当下的商业进入VUCA时代,充满不稳定(volatility)、不确定(uncertainty)、复杂(complexity)、和模糊(ambiguity)的变量。管理者要如何解决复杂问题、迅速发现机会、保持自我成长、永远走在变化前面?英国管理咨询专家马修·萨伊德认为,关键就是拥有一支真正的“多样性团队”——
这个时代,管理者最需要什么样的团队?
马修指出,当下各领域中的组织都有专业化趋势,但如果每个成员看待问题的参考框架高度重叠,那即便是精英团队也会做出平庸、错误甚至灾难性的决策。管理者要依靠多样性团队做出长链条的判断和决策,警惕“集体失明”。
怎样拥有一支真正的多样性团队?
本书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二战”传奇情报组织“X站”、1996年珠峰登山队事故和硅谷崛起的历史过程,总结出组建多样性团队的4项原则:合理搭建多样性、保持适当的权力梯度、培养局外人思维、引导组织内部信息流动。
如何让多样性团队持续发挥最高水平?
进化科学中,把个体智慧相互连接的整个网络效应称为“集体大脑”。本书援引这一概念,提出是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推动着集体大脑不断进化,达到了应有的思考水准。这是维持多样性团队所遵循的原理。
全世界最成功的多样性团队都在做什么?
亚马逊“会前15分钟黄金沉默” | 谷歌“心理安全”原则 | 桥水基金“极端透明”沟通法则 | 古驰“影子董事会”……
-
花神的女儿
◎荣获美国历史学会女性史琼·凯利(Joan Kelly)纪念奖
开创了关于女性与自然、科学和知识的历史研究范式
安·希黛儿以其作品的经典性影响了大批相关领域的学者
◎从古罗马司花女神到欧洲女性植物学家
18、19世纪的启蒙运动为女性打开了植物学大门
却又用“女性”标签压制她们在科学领域的更多探索
女性为植物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莫大贡献
但在男性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专家文化下
她们却难以独立署名
【内容简介】
《花神的女儿——英国植物学文化中的科学与性别(1760—1860)》是书写1760—1860年英国博物学文化中的科学与女性的经典著作,出版后影响了大批相关领域的学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详实的史料聚焦了博物学史、科学史上重要却被忽略的边缘人群,再现了女性植物学家在性别意识形态严重束缚个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兼顾学术理想并平衡家庭生活。本书的引进出版,对中国读者认识植物学文化以及女性植物学家的生活与学术深有裨益。
【专家推荐】
这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探讨了植物学为何在林奈时代的英国被推崇为适合女性的科学,成为女性重要的文雅活动。希黛儿也剖析了19世纪科学职业化和专家文化影响下女性植物学实践遭受排斥的过程。本书为我们理解植物学、理解女性打开了新的视野,提醒我们唯有了解女性的植物学实践,才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当时的植物学文化。
——伯纳德·莱特曼 加拿大约克大学科学史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希黛儿用翔实的证据展示了女性为植物学、博物学文化贡献良多,让人们重新正视人类与植物交互的多样性,也启发我们拨乱反正,反思科学世界图景,以实际行动丰富我们的生活世界。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
简洁如照片
《简洁如照片》涉及到了约翰·伯格所有作品背后的主题——故事,诗,艺术,哲学,社会观察,等等。他揭示了爱和分离的关系,诗歌如何赋予语言祈祷的承诺,先锋的运动和时代的落后力量之间的张力。他在伦勃朗的画中重新发现了神秘的力量,也重新审视了卡拉瓦乔的经典画作。他还探索了家对于早期人类,以及今天城市中成千上万移民的意义。这本书“包罗万象”,是伯格对对周围世界的美丽而又亲密的回应。
-
我的名字叫“害怕”
一本书带你认识恐惧以及各种情绪,探索内心世界!
拟人化的叙述,融合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有趣又有料。
捷克知名作者精心创作,已在9个国家出版,
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巧妙结合,值得反复阅读和收藏。
◎ 编辑推荐
☆捷克知名作者精心创作,已在9个国家出版,帮助孩子探索内心世界,认识自我
作者拥有丰富的童书创作经验,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引导我们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恐惧,并通过探索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认识自我。这本书视角非常独特,已经在9个国家出版。
☆通过拟人化的冒险故事,帮孩子更直观地认识恐惧以及各种情绪
作者将“害怕”这种抽象的情绪拟人化,以“害怕”为第一人称,呈现出一条完整的故事线:小男孩乔治与“害怕”之间的冒险故事,帮助孩子更加直观地认识恐惧等各种情绪。这就让全书内容更加新颖有趣,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包含大量科学知识和案例,条理清晰,有趣又有料,生动不枯燥
共有12个章节,从“害怕”对人们有什么作用,到人们的几种基本情绪;从恐惧情绪的来源,到人们在感到恐惧时的常见反应;从大人和动物的恐惧有哪些,到如何克服恐惧……读完这本书,你可以和恐惧做朋友,承认、理解并接纳我们自身的恐惧,并学到丰富的知识。
☆ 幽默的语言,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值得反复阅读
在介绍与“恐惧”等与情绪相关的知识时,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语言表述非常通俗易懂,并且十分幽默。整本书包含了漫画、故事、互动游戏、小诗、小测验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知识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呈了出来。一边读一边就会觉得真是太有趣了,甚至忍不住哈哈大笑。
☆超大开本,充满设计感的插图和版式,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巧妙融合
由来自捷克的插画师卢卡什·乌尔巴内克和雅各布·卡舍绘制和设计,插图和版式灵活简洁,色彩丰富,还有超大的开本,使这本书充满了现代感和艺术气息,值得反复阅读和收藏,也适合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恐惧的百科全书,不论你胆大还是胆小都适合阅读!
你会经常感到害怕吗?在你害怕的时候,大脑中都发生了什么?有没有什么都不怕的人?你知道大象害怕老鼠,鲨鱼害怕海豚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恐惧吧!除了恐惧,你还可以认识快乐、悲伤、愤怒等其他情绪。
在这本书里,你将和一个叫乔治的小男孩一起,与一个名叫“害怕”的大家伙展开一场冒险。
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承认、理解并接纳我们自身的恐惧,会让我们变得更出色。你可以和“害怕”做朋友,并学习到丰富的知识!
◎ 读者评价
从内容到画面的艺术感都太棒了!孩子经常会受到各种形式恐惧的困扰,通过这本书来介绍是一种很有趣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可以了解很多有趣的信息。这本书绝对值得在您的书架上占有一席之地。——捷克书评网站Databazeknih.cz读者评论
一本不论大人和孩子都可以看的书。这本书用一种形象而有的方式表明,恐惧是我们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恐惧变成了一个黑乎乎的小家伙,充满了想象力,书里还有很多互动式的游戏,比如怪物画廊。而且可以从任何位置阅读这本书,即使反复翻页,也总能找到新的细节。——捷克书评网站iLiteratura.cz读者评论
-
梅里雪山
1991年1月,云南梅里雪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登山事故,中日友好联合登山队十七名队员遭遇雪崩,全部遇难。这是人类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难。在一百多年的现代登山史上,梅里雪山也成为人类唯一无法登顶的山峰。事故发生后,中日双方进行了多方搜索。搜索队伍中一位名叫小林尚礼的日本登山队员,更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为了让山难队友们的亡灵回到亲人身边,一再深入梅里雪山搜寻,并已成功找到了十六具遗体。《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就是小林尚礼多年艰辛搜寻的记录。本书以纪录片式平实而细腻的文字,壮美与温柔兼具的影像,记录了令人心碎的恐怖山难,艰辛的搜寻,梅里雪山的神秘风貌,山脚下人们的朴素生活,三次转山之旅和当地生活的变化。在跨越多年的搜寻中,他从傲慢的外来登山者,逐渐转变成为神山的守护者,一位自然主题的摄影师和作家。而雪山之残酷与神圣,自然对其心灵和生活的荡涤,也同样荡涤每一个热爱雪山、热爱自然的灵魂。
-
运送孩子的火车
有时候,
我们不得不放弃一切,甚至是母亲的爱,
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命运。
一个热衷于给鞋子打分的孩童,一列从那不勒斯驶向北方的火车。
从愤然出走到回归故里,跨越四十八年的人生抉择。
基于二战后意大利的真实历史改编,“那不勒斯四部曲”译者陈英倾情献译。
————————
《运送孩子的火车》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作家薇奥拉·阿尔多内关于儿童教育与成长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开始于1946年秋天的那不勒斯,那里贫穷、绝望,大多数人都是文盲,七岁的男孩亚美利哥和母亲生活在贫民区一间很破的房子里,他与成千上万的南部儿童一起上了火车,到北部家庭生活几个月。亚美利哥远离他熟悉的原生环境、他的母亲与那不勒斯的小巷,找到了自我与梦想,改变了人生的既定命运。1995年他故地重游,还是看到很多街头小子,他们没有未来,没有家庭支撑。回顾自己的过去,亚美利哥和故乡一刀两断的决绝态度也发生变化。儿童的成长需要关爱,作为成功男人的亚美利哥通过对侄子的关爱,内心也得到了救赎。
————————
★ 一个热衷于给鞋子打分的孩童,一列从那不勒斯驶向北方的火车,一段充满个人情感与经验的历史记录。
★ “我的母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从愤然出走到回归故里,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一切,甚至是母亲的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命运。
★ 面对原生家庭和收养家庭,我们该做出怎样的抉择?爱有很多种面孔,一个放我们离开的人会比让我们留下的人更爱我们吗?等我们长大后,应该怎样面对自己分裂的生活?从生长于贫穷城区的小孩到令人尊敬的音乐家,层层设问之下,是对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的印证。
★ 基于二战后意大利的真实历史改编,已被翻译成25种语言。阿尔多内以儿童的语言,讲述被遗忘的历史、对重生的痛苦反思,与对出身、阶级的勇敢检视。
★ 《运送孩子的火车》探讨了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强烈推荐给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粉丝读者。——《图书馆杂志》
————————
【名人推荐】
在这个艰苦而最终被救赎的家庭中,童年的纯真与战争的残酷交织在一起。有时候,恰恰是那些不可能的选择和命运交叉的道路,使我们走到了远远超出想象的地方。
——丽莎·温盖特(Lisa Wingate),美国作家
文学胜于政治。我在读了《运送孩子的火车》后说了这句话。
——米凯莱·塞拉(Michele Serra),意大利作家
【媒体推荐】
阿尔多内精心制作的故事探讨了身份和归属感,强烈推荐给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粉丝读者。
——《图书馆杂志》
阿尔多内成功地描绘了在艰难环境下,我们成长所要面临的挑战。
——《出版者周刊》
亚美利哥的第一人称视角写得非常精美,这部偶尔透露着忧郁气质的小说描绘了对作为爱本身那种深刻的普遍性。
——《书单》
-
黑豹红狼
☛彻底颠覆奇幻史的新物种!☚
• 出版后立即当选《时代》周刊“100本奇幻永恒经典”!
• 轨迹奖年度惊悚小说 ·雷·布拉德伯里奖年度科幻奇幻
• 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作品 ·Goodreads读者票选年度奇幻
• 《华尔街时报》《时代》《华盛顿邮报》《GQ》《Vogue》年度图书!
• 奇幻大师尼尔·盖曼读完就后悔“为什么这么晚才读”
• 乔治·马丁听说这本书被称为“非洲版《冰与火之歌》”,发邮件给作者说“我好兴奋”!
★ 邪术肆虐的狂野世界 ★ 气味引领的追猎之旅 ★ 骗子传颂的矛盾传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老非洲的一切狂野与生猛,终于在《黑豹红狼》中重获新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剧情简介】
“那孩子死了,其他没什么可说的。”
在狱中,追踪者,那个长着狼眼的男人述说起一段传奇。他的故事太过诡异荒诞,没有人敢真的相信。
追踪者鼻子很好,能凭借气味找到任何人,哪怕那人在世界尽头或死之国度。化为人形的黑豹找到他,带来可疑的委托——寻找一个失踪三年的孩子。
他发现,自己必须踏遍全大陆最凶险的角落,横跨污秽不祥的暗土,穿越古老神秘的十九道门,而挡在他身前的,是食人吮血的怪物、危险肮脏的密谋与操纵一切、掩埋一切的夜魔。
这个孩子身负全世界的真相,这场追猎注定左右全大陆的格局,但追踪者向来蔑视一切正统,嘲笑一切大义,他唯一想做的,只是找到孩子,送回母亲身边……
【名家媒体评论】
• 《黑豹红狼》是那种我读过之后会后悔为什么一直没读的小说。这是一种让人感觉很古老的全新事物,以最好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尼尔·盖曼(奇幻文学大师)
• 这部作品极大程度上与众不同,它的语言激荡着力量,它的想象力包罗万象。——萨尔曼·鲁西迪(布克奖获奖作家)
• 《黑豹红狼》重新定义了奇幻,而且在未来的很多年内都会是如此。——《休斯敦纪事报》
• 要说《黑豹红狼》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是预示着马龙·詹姆斯这个系列会成为自《冰与火之歌》被改编以来,最受关注、影响力最大的冒险史诗之一。——《科克斯书评》
• 在《黑豹红狼》中,虚构的非洲感觉像马尔克斯和博斯在达利的协助下绘制的地图。——角谷美智子(普利策奖获奖评论家)
【内文金句】
1) “眼睛见到的,嘴巴并非都该说出来。”
2) “冷淡而温和的蛇,那是最危险的。”
3) “世上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你待在许多灵魂之中,哪怕是你认识的灵魂,却依然孤单一人。”
4) “我遇到过男人和女人,他们认为是爱的东西包围着我,我却是全部十三个世界中最孤独的一个。”
5) “女人本来就有名字,但男人就喜欢给她们另起一个。
6) “任何人都不可能被敌人出卖。”
7) “悲伤不是缺少快乐,而是快乐的反面。”
8) “真相吞噬谎言,就像鳄鱼吞噬月亮。”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是英国作家肯尼思•格雷厄姆(1859—1932)的代表作,以他讲给天生患有眼疾的儿子的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自1908年出版以来,《柳林风声》收获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是当之无愧的英国文学经典和儿童文学瑰宝。
本书是深沉父爱的见证,是关于家园的绝美童话,让心灵在无尽幻想中获得自由。格雷厄姆的文字娴静、优雅,堪称完美散文的典范。一百多年来,许多名家为这部作品配过插图,E.H.谢泼德(1879—1976)奉献的版本是其中广受赞誉的一种。很少有人比谢泼德更能捕捉柳林世界里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喜悦了;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他们的文字和绘画是绿色与金色的结合,就像在秋天里回忆夏天的美好”。
-
派对恐惧症
❈ 陈楸帆、淡豹推荐。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星云奖提名。入选《纽约时报》《巴黎评论》《洛杉矶时报》《ELLE》年度好书。、
❈ 作者是师承安吉拉·卡特、奥康纳、麦卡勒斯的美国新生代小说家。她以细腻敏感又古灵精怪的声音,打破科幻、奇幻、现实主义、成长小说文类界限,直面最 接地气的女性话题。
❈ 八篇故事,带来八种惊奇与洞察,有关女性生活和内心的混乱与狂喜,思考性、权力、快乐、痛苦和自我挣扎,书写生活中那些未曾言明但无处不在的真相。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它们都会促使你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活选择和情感关系。
————————
这是一部小说集,由八篇小说组成。作者将现实和幻想混合在一起,讲述了八个有关自我意识和成长的故事:脖子上绑着丝带的女子原本一直拒绝丈夫取下丝带,最后终于妥协,导致离奇事件发生;独居时,一个女人记录下与其他人交往的细节,以人际互动中的种种困境,审视孤立状态下的人性;改写经典美剧中的警探故事,讲述女性职场生活的真实困境和诡怪的都市传奇……作者塑造了许多或迷茫或坚定,但都努力追寻理想的女性形象,用她们的视角探索何为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世界。
------------------------
这部书是充满野性的,覆满亮片和鳞甲,安吉拉•卡特、凯莉•林克、海伦•奥耶耶美这些寓言作者的影响在马查多的作品中闪耀,也混合了科幻、恐怖故事的元素。
——《纽约时报》
这本书有一些科幻,有一些幻想,通篇都幽默风趣。马查多的小说讨论的是一些不可思议的身为女人的方式:完全做她自己。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这是一部令人意外、独具一格、野心勃勃的小说集,充满了猎奇的故事,但它们揭示的是有关身为女性的那些无处不在又未曾言明的真相,而这是那些更“现实主义”的写作所难以企及的。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派对恐惧症》是无与伦比的:作者用荒诞奇诡的叙事才能讲述的是那些切中要害,但此前却被我们忽略的事……马查多展现了发自肺腑深处的写作可以多么独特、具有颠覆性、充满骄傲和乐趣,即使这肺腑已经受到创伤。
——《洛杉矶时报》
《派对恐惧症》的语言如此富有质感,你简直想把这些句子拿起来放在手指间摩挲……一种强健的女性主义精神流溢在整部书中,作者对女性身体的思考集中于性、权力、快乐、痛苦和自我挣扎。很少有作者像马查多这样善于在写作中激发身体感觉:在血肉中栖息的无数种感受及其混乱与狂喜。马查多将迥然不同的、互相冲撞的元素融为一体。
——《波士顿环球报》
《派对恐惧症》是一部令人赞叹的处女作,黑暗而熠熠闪光,如黑夜,如刀锋。
——书籍论坛
在马查多笔下,似乎一切事物都经历了摧毁和重生。
——《明星论坛报》
-
忘记我
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钱秀玲,一个出身江南望族的女子,在二战期间于纳粹枪口下挽救了110名比利时人质的生命,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比利时国王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
她出身名门为何远赴欧洲求学,鲁汶大学双博士毕业为何隐居村落行医救人,钱氏兄妹如何联袂德国将军谱写一桩让世界惊叹的英雄壮举,当荣誉纷至沓来,她留给世间的遗言为什么是“忘记我”?
著名作家徐风,历时十六年追寻这段尘封往事,曾赴比利时、台湾地区,遍访当事人后代、故旧和唯一存世的获救人质,独家获取大量未为人知的故事细节,抢救挖掘被时光湮没的珍贵史料,以非虚构的笔法重返历史现场,还原一个时代的波诡云谲和一位女性传奇人生背后的中国精神。
-
印度次大陆
本书是作者为密歇根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印度文明通史”课程讲义,简要概述了世界古老文明之一的印度次大陆文明的发展历程。
译本经过校译者细致的校订,更正了台版译文的错译、漏译之处,统一了专有名词,增强了译本的可读性、可信性。
印度次大陆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孕育了领受河流滋养的大河文明,其独特的地缘强有力地塑造着次大陆文明。世世代代的印度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着属于自己 的辉煌灿烂的文化。
这里也是古代国际贸易的十字路口。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环绕着印度次大陆,见证着多元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早在公元1世纪,来自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希腊商人已经学会利用季风的周期性,勇敢地驶向印度及更远的地方;同时,中国人也建造了可以航行于海洋进行国际贸易的巨大帆船。奢侈品海洋贸易快速发展起来,连接了罗马、希腊化中东、印度、东南亚与中国的港口。阿拉伯海上密密麻麻的大帆船将印度文明的智慧与富庶,载向了东亚、西亚、北非和欧洲。
作者摒弃繁复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用十分简洁通俗的文字和最短的篇幅,生动叙述了印度次大陆从古典文明的发祥到现代文明建构的历程,上至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兴起,下迄南亚民族国家的建立,涵盖印度次大陆从古至今的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展现了印度次大陆5000年丰厚的文明史全景。
-
自我坦白
-编辑推荐-
☆福柯晚期讲座集第三本,拜德雅持续增量中!☆
○ 深化自我解释学研究——
接续1980年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达特茅斯学院所作演讲(收录于拜德雅出品《自我解释学的起源》一书),福柯在多伦多系列演讲中继续深化了对自我解释学的研究:对整个古代自我文化和在早期修道团体中出现的基督教自我解释学进行了透彻比较。
● 处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点——
主体谱系学、主体和真相的关系以及对古希腊—罗马的持续兴趣,贯穿于多伦多系列演讲始终。这次演讲介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处,这三次转变发生在1980年代初,至此他的研究被纳入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计划之中。
○ 自我坦白:说出自己的真相——
福柯在此次多伦多的研讨班上,重拾其在《主体解释学》讲课中对“说真话”的探讨,详细分析了“说真话”在古希腊、希腊化时期、罗马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含义。这与他在性史研究中注意到在西方社会里性方面的禁忌和坦白自己真相的义务这两者之间存在联系是密切相关的。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于1982年5月31日至6月26日在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举行的第三届符号学和结构研究国际暑期研讨班上的五次演讲,以及由他主持的研讨班讲课。
“自我坦白”是这一系列讲座的主题,也是福柯关于“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他致力于阐明自我解释学的历史形成。在分析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苦行”“修行”实践中所特有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关系的特殊类型,即主体必须与自己建立一种占有和主权的关系之后,福柯研究了基督教发展的前几个世纪中,在修道院团体里诞生出来的一种自我解释学,这种解释学被认为是主体对其自身内在性的探索和解读。至此,自我解释学在古代和基督教早期发生了一个明显的断裂,为了界定这种断裂,福柯引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区分,即两种形式的禁欲主义:一种面向真理,另一种面向实在。
在演讲之余,福柯还在多伦多大学举办了系列研讨班,专门对古代作家的文本进行详细研究,他对古代自我文化的分析正是基于此。在这些研讨班上,他还提到了古代“说真话”概念的不同含义,而这正是他后来作品的重要主题。
-
多面的制度
从三皇五帝到品秩爵位,从中央集权到地方自治,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从正式规章到潜在规则,在古往今来的社会发展中,“制度”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也一直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者密切关注的焦点话题。虽然制度研究的历史悠久,然而“制度”为何?它如何形成、如何呈现、如何研究?其变迁的动力又何在?很多问题仍未在学界达成共识。
本书源自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系列讲座,聚焦于“制度”这一极富内在张力的对象,邀请阎步克、邢义田、邓小南、刘志伟、侯旭东、应星、周雪光、周黎安、刘世定九位知名教授,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讨论古今中外的制度及制度研究的理论方法,希望在路径的交叉中激活思想,拓宽制度研究的视野。
-
大分流
★费正清奖得主彭慕兰经典代表作,资深译者奉献中文世界全新译本
.
《大分流》是加州学派代表人物彭慕兰的代表作,畅销20年而不衰。
在这本书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兰考察了旧世界欧亚两洲各个主要国家及其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探讨了一系列影响现代世界经济形成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英格兰没有成为江南?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兰看来,1750年,英格兰和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在人均预期寿命、农产品市场、劳动体系、土地利用、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国和日本核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并不比西欧差,整个18世纪旧世界的核心地区都面临着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局部短缺。东西方走在大体相近的经济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无明显优势。
欧洲在19世纪与旧大陆的分道扬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欧洲在煤炭资源方面享有地利,煤炭替代了木材,有利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同时,由于跨大西洋贸易的展开,新世界(美洲)比任何亚洲周边地区都更能为欧洲提供发展所需的初级产品。大量输入的外部资源使西北欧克服了自身的生态限制,人口急剧增长,制造业进一步专业化。煤炭、新世界和全球形势相结合,共同让欧洲沿着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节省劳动力的道路往前走。与此同时,亚洲的经济发展却陷入停滞。东亚经济核心地区被迫走上了劳动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的道路。
进入21世纪以后,500年前大分流开创的世界经济是否已经终结?
-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在现代政治中,理论决定政策,其关系可谓紧密。戊戌变法堪称近代史的转折事件之一,它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有没有核心思想和成体系的理论?他们的思想资源从何而来?与改革的走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二十余年来,茅海建教授沉浸于戊戌变法,从点滴的档案释证做起,依次完成了厘清重要史事、鉴注核心史料、考察康梁以外z大的改革派——张之洞陈宝箴集团的多项工作,进入到戊戌变法的“深水区”——康梁的思想研究,通过文本与史事互证、“由梁渡康”等方式,确认了在变法前形成的“大同三世说”的内涵及持该学说的康有为在政治上的权变、康有为派上层路线与下层路线并举的基本策略、康梁变法思想形似西学而主体仍为中学的本色,为戊戌变法史再添稳固的基石。
-
有书真好啊
宫崎骏选给孩子的50本书完整书单 & 阅读经验大公开!
宫崎骏70岁之际,花了3个月的时间,重读对其影响深远的儿童文学作品,从400多本书中慎重挑选出50本,一一写下推荐文,郑重地推荐给所有孩子和葆有童真的大人。
本书第I部分为宫崎骏选择、推荐的50本书;第II部分为宫崎骏围绕这50本书,讲述自己难忘的读书经历、独特的阅读体验、从阅读中汲取的动画灵感等,传达其对世界、对书籍和对孩子们的炽热情感。
★ 吉卜力审核认定,中文简体版首次授权出版。
★ 宫崎骏手绘封面画,纯美精装,值得珍藏。
★ 这本书会告诉人们,读书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情。
★ 不管时代多么艰难,我都想给孩子们加油:能出生真好。《有书真好啊》正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加油声。——日本亚马逊
★ 为了重新来过,为了不失去自己,或者只是为了享受阅读,我都希望你能读完这本书。比起孩子,大人更应该看一看。如果对读书感到疲惫、迷茫,想重新站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日本Honto书店
★ 如果这本书能成为你遇到“自己的一本书”的契机,我将不胜欣喜。——宫崎骏
-
谁人不思乡
过去的一切都不过是比喻。
反正我们啊,总在漂泊流浪。
---------------------------
《谁人不思乡》是跨界奇人寺山修司的自传散文集,以虚实相间且极富表现力的叙述方式写就,风格独树一帜。
“你是在奔驰的火车上出生的,所以弄不清具体的出生地。”寺山修司着迷于居无定所的思想,因此对母亲半开玩笑说出的这句话抱有深深的执念。父亲酗酒成瘾,母亲是私生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整日离家,将新宿的酒馆当作学校,度过了青春时代……
阅读本书,揭秘寺山修司的童年和青春时代,了解诸多佳作的创作原点。
--------------------------
一种令人醒悟的高音。在高音域和高清画质的表现力上,寺山修司应当是当代写作者之最。
寺山其实是假借自传之名,唱出了一支《马尔多罗之歌》。
——平冈正明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