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最新电子书

  • 县中

    作者:杨华

    编辑推荐:

    ☆ 整体视野+田野调查+野蛮思考+直白写作

    ☆ 《县乡中国》作者杨华教授再献县乡研究力作

    ☆ 在一线直面县域教育危局,从学理剖析县中衰落症结

    ☆ 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良策,从源头缓解全民教育焦虑

    ☆ 呵护万千县乡孩子们“走出去”的梦想

    《县中:中国县域教育田野透视》是一部关于县域教育的田野调查力作。作者依托从调研中获得的一线案例,以整体视野展现了当下中国县域教育的现状:从宏观层面的县域教育治理的制度与政策、县域教育体系的构成与运行,到微观层面的家校关系与学校管理、教师流动与学生成长等。作者重点从学理上深入剖析了县中衰弱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县中振兴的独到方案,回应了县域教育为谁发展、如何发展这一重要问题。

    本书语言平实、贴近读者,案例典型、发人深省,分析到位、切中要害。教育公平、高考制度、“双减”政策、校园霸凌、青少年抑郁等牵动亿万人心的焦点话题,书中均有涉及并予以深度讨论,其中不乏充满勇气的见解和分析。作者对县乡孩子命运的牵挂让人动容,对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思考令人赞佩。

  • 一句话停止内耗

    作者:[日]托米

    在推特拥有39万关注者的精神科医生托米,经过与患者的无数次面谈,总结出的面对人际、工作、人生压力时,读了就会让心放松的221段话。他告诉你“让别人失望也没关系”“不改善人际关系也无妨”“真正值得你烦恼的事情没有那么多”“想要变得强大,抛弃执念就行”……全书采用标题+语录的方式,随时打开阅读便能戳中你的心,获得解答和救赎。

  • 语境中的法学家

    作者:[英] 威廉·特文宁

    本书是英国杰出法学家威廉•特文宁以切身经历为线索,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理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这既是一部引人入胜且通俗易懂的学术回忆录,讲述了特文宁教授的思想与著述在非洲、北美洲以及欧洲的语境中长达六十余年的发展;又是一部严肃而权威的法学理论专著,探讨了法律的概念、法律教义、法律推理、语境中的法律、法律与发展、法律现实主义、法律多元主义、法学教育、重新思考证据、法律与全球化等有关法理学、比较法以及部门法的理论与实践议题。特文宁教授在提出自己原创性观点时,勾勒了自己有关法学这个激动人心的学科的独到立场:这门学科在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可谓无所不在,是理论与实践、概念与价值、事实与规则之间独具启发的结合。本书的论述既针对所有法学学者,也面向其他非专业人士,它展现出法学这门在“二战”后岁月中历经变迁、扩展以及多样化的学科的重要性与魅力,并展望了它的未来发展与潜力。

  • 罗马的崛起

    作者:[英]凯瑟琳·洛马斯

    【编辑推荐】

    罗马早期的历史无疑是吸引人的,但因为材料稀少、复杂而难以可靠地讲述。洛马斯以一种综合性的方式来处理这个故事,介绍了相关的一手材料和现代对它们的评论。在本书所覆盖的这段历史中,这个台伯河畔的小村落发展成了一个国际都市,控制了意大利半岛的大片地区,并准备好跨过大海,与另一个强国一决胜负。洛马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审视了罗马走向成功的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探索了罗马在公元前1000—前264年间的发展,以及它对意大利控制的本质。最初罗马只是几个新兴势力之一,后来却实现了辉煌的统治地位,本书分析了罗马人是为什么及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其复杂的政府形式,到其有创新性的与其他国家交流的方式,洛马斯展示了罗马的独到之处。

    【媒体推荐】

    这套丛书均由罗马史研究专家执笔,代表了学界对罗马文明兴衰史的最新诠释,面向研究者和广泛公众群体,是最新最完整的讲述罗马兴衰的丛书。——黄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这套丛书由三位罗马史专家执笔,以四部曲的形式呈现罗马作为城邦的崛起,作为帝国的开端、胜利与悲剧。在宏大的框架之下,作者运用细腻清晰的笔触和翔实而多元的资料,融合了欧美古典学界过去数十年对历史分期等诸多问题的新思考。这一系列作品还将视野延伸到罗马帝国的历史与“欧洲的诞生”以及“西方的崛起”的关系之间的叙事。每卷末尾均附有作者精心撰写的延伸阅读,反映了进入21世纪后的罗马史研究新成果,为读者提供深入探索的机会。——刘津瑜,美国埃默里大学罗马史贝蒂·盖奇·霍兰讲席教授

    洛马斯清晰的叙述和最新的考古知识正好结合在一起,将罗马崛起为世界强国的迷人故事带给了更广泛的读者。——克里斯托弗·史密斯,罗马英国学校负责人、圣安德鲁斯大学古代史教授

    凯瑟琳·洛马斯基于神话、书面资料和考古地层学的成果,对早期欧洲的政治基础做出了清晰的历史性综合描述。——西蒙·斯托达特,剑桥大学

    从一段鲜为人知、文献贫乏的历史时期梳理出可靠而引人入胜的信息,并以一种易懂而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洛马斯为此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她的书因其对最新考古学证据知识的广泛使用以及对罗马崛起时的意大利背景的独特表述而与众不同。——蒂莫西·康奈尔,曼彻斯特大学

    这是一本非常明晰、迷人的书。它提供了非常广泛且最新的综合描述,并出色地将罗马城邦及其向霸权的崛起置于更广阔的意大利背景下。——詹姆斯·理查森,梅西大学

  • 众生百态

    作者:常建华

    《众生百态:清代刑科题本里的“打工人”》一书从营生分类,描述了清朝刑科题本档案中“剃头匠”“木匠”“铁匠”“篾匠”“开豆腐店的小业主”“挖煤的”“茶农”“演戏艺人”等从事多种职业的底层劳动群像,梳理他们在纠纷中反映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史料中蕴含着这些普通人的生存逻辑与社会应对策略,构成了清代普通人的历史。

    该书呈现了常建华教授近年来利用清朝刑科题本对于清代社会研究的思考,揭示了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是社会史理论方法探索与历史书写实践新的尝试。作品既有历史考证的厚度,又兼具大众趣味。

  • 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

    作者:[英] 蒂莫西·C.W.布莱宁 / 蒂莫西·布莱宁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蒂莫西·C. W.布莱宁,炉火纯青集大成巨制!面向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融深刻的思辨、精辟的理论、翔实的史料、生动的记述、明了的语言于一体,呈现近代欧洲权力与文化激烈交锋与隐秘融合的时代大势与关键细节,打造历史研究与写作的典范之作!

    ✒️

    横跨法兰西、德意志、不列颠,沿着历史大路与小径的轨迹,跟随要人与公众的脚步,追踪曲折变革的过程,拼合从路易十四的绝对主义、腓特烈二世的开明专制、乔治三世的爱国主义训练到启蒙运动之争、公共领域兴起、民族国家登场的旧制度文化全景图,洞察现代世界如何从明暗交织的18世纪破土而出!

    聚焦卢梭╳赫尔德╳亨德尔╳海顿╳华托╳诺伊曼、建筑╳绘画╳期刊╳小说╳歌剧╳音乐会,呈现一段别开生面、宏伟壮观的欧洲文艺史,感受杰出巨匠领衔的创作潮流,勘破不朽名作背后的权力位移,见证冲击社会政治、改变人类面貌的文化领域大革命!

    法国史学者高毅、英国史学者陈晓律、德国史学者邢来顺联袂推荐,读懂近代欧洲历史,反观今日全球景象,应对未来全新挑战! 当代,TikTok、短视频、AI等新媒介层出不穷,权力与文化的博弈仍在上演,而政治文化始终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实践维度。“一旦思想经历了变革,现实便难以维持”,权力唯有顺应文化变迁,方能持续强势,一旦罔顾文化变迁,只能成为历史。

    >>>

    内容简介

    1660年,“太阳王”路易十四亲政在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在这至关重要的百余年中,旧制由盛转衰,启蒙熠熠生辉,公共领域兴起,民族国家登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蒂莫西·C.W.布莱宁在本书中探讨了改变18世纪欧洲权力格局的文化革命。漫长的一个多世纪中,王公贵族以古典方正的建筑、光辉崇高的绘画、庄严肃穆的歌剧呈现权力的文化,公众人民则在期刊、报纸、小说、图书室、咖啡馆中彰显文化的权力,逐渐显露的新生力量给既有秩序带来了撼动根基的挑战,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纷扰与骚动,法兰西、德意志与不列颠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最终走上了迥异的发展道路,整个欧洲就此迈入现代世界的新篇章。

    >>>

    作者简介

    蒂莫西·C.W.布莱宁(Timothy C.W. Blanning,1942—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专攻从17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近代欧洲史,对几个世纪中的绘画、音乐、文学、思想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2016年,荣获英国国家学术院奖章。著有《浪漫主义革命:缔造现代世界的人文运动》《追逐荣耀:1648—1815》《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弗里德里希大王:开明专制君主与普鲁士强国之路》等十余部作品。

    >>>

    相关评论

    高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雅特聘教授,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

    布莱宁关于启蒙时代欧洲文化与权力关系的探讨相当精彩,很好地揭示了政治文化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深化近现代世界史的研究,可能还有助于治国理政的实践。

    陈晓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

    欧洲世界权力与文化的圆舞曲自近代以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如作者所言,文化的权力发生了位移,它不再由权力的掌控者直接控制,而是由“公众”来界定。在当代,权力与文化的博弈仍在上演,读罢本书不难理解很多问题。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雅学者,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前会长:

    文化是权力的创制者,也是权力的终结者。权力顺应文化变迁,方能持续强势,构筑权力的文化;权力罔顾文化变迁,只能成为历史。这就是文化的权力。本书以法国、普鲁士和英国为例,生动诠释了权力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法国研究》(French Studies):

    一部出色的文化史著作。在各国内政变革、国际霸权争夺、公共领域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下,布莱宁讨论了欧洲旧制度下的建筑、文学、艺术、音乐等,视野广阔、内容精彩,不时还有幽默的妙语,让人读来愉悦。

    《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布莱宁是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他在本书中展现了广博的学术功底、独到的阐释路径、大气的行文风格,为历史写作树立了新的典范。同时,他的研究表明“政治史”与“文化史”相互交织,武断分割两者并不可取。

    《历史》(History):

    布莱宁阅读了广泛的文献,同时精于理论。他凝练地指出了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十分出色,堪称一流。

  • 如何走好你的学术之路

    作者:[英] 唐·J. 韦伯

    【学者推荐】

    本书对于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本重要的学术写作指南;对于大学管理者和学科带头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培训手册。如何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进行同行协作?如何提升高校对外部的影响?研究者个人和研究机构都能够从这本书中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

    —— 孙华,北京大学教授,《学术写作与表达》通识核心课主持人

    这本书击中了当前青年学者与研究生的痛点——学术焦虑。虽然有志于学术,但是治学之路绝非坦途,不是所有人都能摸着石头成功过河的。作者所列的建议,既有在认知上提升对于学术工作的认识,也有在实践上建构共同体的卓见,更有在情感上保护学术热情的高招。我相信,这本书的读者如果能够知行合一,是可以在学术上走出一条光明大道的。

    —— 郑伟平,厦门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手把手地引导学者成长,充分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特征与魅力。无论对于学术研究的初学者,还是拥有一定经验的年轻学者以及学术带头人、研究机构的管理者来说,本书都可谓难得一遇的“指南车”。我愿向所有有志于学术之路的读者推荐这本文不甚深、词不甚俗、常读常新的方法书。

    —— 杨果,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写作与交流课程教研室主任

    从读研究生开始算起,我在学术道路上整整摸爬二十年了。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通透感,潜意识中也时常有一个声音,“如果能早点儿领悟到这本书中的奥妙,这二十年的路可以走得更好、更快些”。现在,我愿意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和年轻的同事,然后跟他们一起大步快跑。

    —— 黄伟,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计量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厦门大学郑伟平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杨果副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黄伟研究员诚挚推荐。

    ★众多资深学者几十年来工作中的经验、乐事、反思与成就,毫无保留与你分享。

    ★获取研究灵感、扩充研究方法、拓展研究思维、有效同行协作、参与学术会议、发表期刊论文、协调教学与科研、扩大研究影响、应对外部资助,涉及各个学术环节,全方位指导走好学术之路的每一步。

    ★对于博士生、青年教师来说,本书可指点迷津,助力确定研究方向、顺利发表论文、缓解学术压力;对于陷入瓶颈的资深研究者来说,本书可助力提高产出速度,让研究重回正轨。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本开创性学术指南,涉及了一个在众多研究方法类著作中从未被过多讨论的领域:如何增强学术研究者的研究潜能和成就。

    为何有的学者在从事研究活动时更加成功?研究者可以参加哪些活动来提升自身和其他人的研究质量?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管理经济学讲席教授唐·J. 韦伯以专家的视角,汇编了无数备受尊敬的“过来人”的心得体会,即来自不同大学的不同研究环境的优秀学者的经验与反思,并结合自身几十年来的经历、观察、听说或采用过的公开或未公开的实践,从实际出发总结出了100条实用建议,旨在指导学术研究者产出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目标:有目的地共同提升社会研究成果的质量。

    对于刚入行,想了解最佳研究实践的博士生、青年教师来说,本书是必备的学术生活指南。对于迷失方向、想让研究重回正轨的资深学者来说,本书可指点迷津,助力提升研究产出速率,增加研究成果在高质量期刊上的发表概率。

  • 民众的愤怒

    作者:[美] 巴里·埃森格林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巴里·埃森格林

    ☆经典作品,7年等待,终于面世

    ☆经济衰退、分配冲突、全球化、技术变革,不平等如何激发西方民粹主义?

    ☆一本书讲透西方民粹主义思潮的本质

    ☆社会是一座休眠火山,民粹主义的沸腾就是火山进入爆发期

    ——————————————————————————————————

    内容简介:

    ·经济不景气、社会不平等,以及民粹主义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带有反精英、独裁主义和本土主义倾向的激进政治运动有时成功, 有时失败?

    ·为什么在某些时刻政治中间派能够稳住局面, 而在另一些时刻极端分子占据上风?

    关于民粹主义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至今日,民粹主义如幽灵般仍长期存在于西方国家。

    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简单地说,民粹主义是一种诋毁经济和政治精英,崇尚“人民”的政治意识形态。民粹主义者认为,人民需要从那些无能的、不负责任的精英手中夺回权力。通常,民粹主义者对精英的不信任会演变为对专家的不信任,因为民粹主义者认为精英和专家与“人民”有距离。民粹主义运动的另一个标志性元素是对所谓“救世主”的信仰,“救世主”不仅可以直接与“人民”交谈,也承载着普通人的希望和梦想。

    在这本西方经济史中, 知名经济历史学家巴里·埃森格林聚焦于研究全球民粹主义的历史。他将当今世界时局与19—20世纪早期的民粹主义浪潮进行对比,认为民粹主义思潮往往在经济衰退时更为兴盛,那时更易让民众认为,精英是邪恶的。然而,尽管部分银行家、金融家和政客对西方经济社会的混乱负有责任,民粹主义者的解决方案往往过于简单,并且在经济上适得其反,民粹主义者经常堕落为煽动者,并具有仇外心理。

    解决民粹主义者所提出的担忧并无单一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但埃森格林认为,支持和改善国家福利与社会保险体系,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经济中受冲击更大的群体提供缓冲与保障,是一个可行的出发点。

    这本书于当下而言,颇具前瞻视野与宏大格局,它清晰地解释了历史上民粹主义的吸引力和危险性,对于任何不仅想要了解民粹主义的现象与本质,而且想要更深入地理解全球性经济危机与民粹主义之间究竟有何联系的读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

    编辑推荐:

    1.了解西方当代政治的适时之作。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经典作品,7年等待,终于面世。经济低迷、通货膨胀、逆全球化浪潮,致使世界处于高度不确定性之中。这本书于当下而言,不但恰逢其时,更颇具前瞻视野与宏大格局,帮助读者了解民粹主义的起源,厘清民粹主义产生的经济与政治环境,提供有效遏制民粹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对策。

    2.全景式剖析回顾西方当权者政治反应与解决方案。作者重点梳理了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19—21世纪民粹主义意识形态、前民粹主义运动及其政党的历史。深度剖析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等欧美多国民粹主义剧变历程,全景式回顾西方当权者政治反应与解决方案。

    3.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民粹主义能够形成浪潮?作者提出了几个主要深层因素:经济增长缓慢、贸易全球化、创造性破坏、社会保障缺失、社会救助缺位、贫富差距扩大……正是这一个个小波浪逐渐汇集,最终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危险力量。

    4.紧扣当下时政热点话题,看懂变局背后深层逻辑。2024年美国大选,特朗普是否会重返白宫?从2016年特朗普当选、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2022年法国大选不容小觑的极右翼代表玛丽娜·勒庞,2023年阿根廷右翼自由派候选人哈维尔·米莱获胜,甚至特朗普追随者助其再度参选,以及整个欧洲对民粹主义政党的支持中可以看出,蠢蠢欲动的民粹主义情绪近年在西方国家如影随形。然而,民粹主义并非仅为西方国家所特有,本书既可为所有政府决策者总结历史教训,又能帮助普通读者认清民粹主义的根源与危险,做不盲从的思考者。

    5.4位导读教授,8位学者专家倾情推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丁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政治经济学长聘副教授席天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尹继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哲,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副教授梁雪村,联合力荐。从比较历史,国际关系、公共事务、社会发展、区域国别等不同学术视角深度解读民粹主义。导读文语言晓白生动、诙谐幽默,帮助您快速掌握本书精髓。

  • 此生有味

    作者:林卫辉

    像苏东坡一样走遍大江南北,尝遍中华美味,在食物中感悟人生、获得疗愈!

    70多种苏式原汁原味美食、60余载笑中带泪的吃货人生,还原一个生动鲜活的吃货苏东坡!

    苏东坡有关吃的文字都在这里了!《风味人间》美食顾问林卫辉全新力作!

    【本书看点】

    1.《风味人间》美食顾问林卫辉全 新力作,《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陈立、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文化学者胡文辉一致推荐。苏东坡的一生就是一部《风味人间》!

    2.从美食的角度还原苏东坡60余载吃货人生。

    围绕苏东坡200多篇代表性作品中关于美食的记录,涵盖对食物的选材、制作、品尝、感悟、记忆等,见证其跌宕起伏的人生,通过分析、品评其熔铸每一阶段人生况味的与吃相关的文字,探寻他“以食为天”的人生轨迹及其对饮食、生活等的态度。发掘历史上作为“吃货”的苏东坡的一面。

    3.“苏式”美食全收录,涵盖70多种美食。

    食物类别广泛,涉及酒、肉、果蔬,甚至甜品,如鸡苏水、莺粟汤,贬到哪儿吃到哪儿;有食物的制作过程,如耳熟能详的祖传“秘制”东坡肉,也有用食物解忧的经过,如“日啖三百颗”的荔枝;有见证风光时期的御赐黄柑,用皇家赏赐密云龙茶待客,也有贬谪落难时煨芋头、烧蝙蝠吃;也有借食物表明立场、态度,如借吃鳊鱼感慨自己命运,或托不吃大雁以示自身廉洁自律。

    4. 一幅囊括30多地的风味地图,循着苏东坡的足迹吃遍大江南北。

    苏东坡从眉山出发,至开封、杭州、黄州等地任官、游历,途中所见所闻或品尝、制作过的诸多美食,勾勒一条苏式美食路线,呈现各地风土人情和时代发展。比如由重庆奉节盐井和吃盐的问题,联系到历代特别是宋代食盐的制作,以及专卖政策的变化;从眉山人过年吃兔子的记忆,呈现四川人喜吃兔子的历史。

    5. 一种以食物疗愈身心、拒绝内耗的人生哲学。

    人生不过诗和酒,还有眼前的这碗饭。无论是吃酥煎牡丹治眼疾,荠菜羹治痔疮,吃棕笋促消化,崇尚蜂蜜能“治百疾”,以及当代盛行的辟谷,苏东坡都尝试过,不论身处何种荒蛮之地,只要保持热爱和期待,即便吃得粗糙,也能乐在其中。

    6. 随书附赠思维导图,直观了解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一生,随手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有味”逛吃地图。

    【内容简介】

    一部关于苏东坡生平与美食渊源的作品,以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文记录为线索,循着他为官、游历的足迹,从美食角度还原作为“吃货”的苏东坡的一生。

    从眉州到黄州、惠州等地,从猪肉、河豚到荔枝、羊蝎子……通过苏东坡在30多地所遇、所尝的70余种食物,勾勒出一条苏式美食路线,从中窥探苏东坡如何把眼前的苟且变成味蕾盛宴,呈现其苦中作乐、笑中带泪的吃货人生。同时,围绕苏东坡作品中由美食引发的感悟,探寻其对饮食、生活的态度,呈现其以食物疗愈身心、拒绝内耗的人生哲学。

    【名家推荐】

    在世间漂泊,无论人情冷暖,还是宦海沉浮,总能够寻找到美味来鼓励自己、安慰自己,能够以美食为桥梁建立起快乐。美食是山水四季的产物,因为有了美食,人与自然相通。人也能像自然一样,保持快乐。快乐是古道,青山是馈赠。

    ——陈立(浙江大学教授、《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顾问)

    卫辉是从研究苏东坡对饮食的态度中,看到了宋代的文化发展 ;又从宋代饮食状态的描述中,看到了苏东坡的思想和情感变化的轨迹。这创新而独特的研究苏东坡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推动“苏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我们开拓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和作家作品分析等方面研究的思路,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黄天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苏东坡”,其中一个叫吃货。这是“吃货林卫辉眼中的吃货苏东坡”。唯有吃货能理解吃货,唯有诗与美食不可辜负。

    ——胡文辉(文化学者)

    【编辑推荐】

    大宋美食博主苏东坡的吃货日记:一边吃河豚一边感叹死也值了;没肉吃时把骨头啃得太干净导致“众狗不悦”;第一次生蚝像发现新大陆,还叮嘱儿子不能告诉别人,免得别人不远千里来跟自己抢。黄州的东坡肉、惠州的荔枝、儋州的生蚝,这位行走的美食家,从南到北一一尝遍,无论得意还是失意,他总能竹杖芒鞋,在大自然中找到馈赠,享受当下的滋味。

  • 北京的六分仪

    作者:[美]卫周安

    六分仪,又叫纪限仪,主要用来测定60°以内任意两颗天体的角距离和日、月的角直径。康熙十二年(1673),时任钦天监监正、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设计,结合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铸造,陈设于京城观象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它连同其他4件天文仪器被德军劫至柏林。直到一战结束,《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战败的德国将其归还中国。这些天文仪器,承载的不仅是西学东渐的中西交流史,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浮沉。

    本书用通俗的方式介绍了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交往的历史。历史学家卫周安以有力的证据,打破了西方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文明一成不变、与世界隔绝的刻板印象,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开放、创新的中国。她认为,早在欧洲人来到东亚之前,中国就已经融入了一个复杂的国际交流网络。纵观历史,在贸易、宗教、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只要交往规则不是外部强加的,中国都积极地与世界互动。中国的许多历史经验是本土与外来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贯穿中国历史的全球潮流,仍将奔腾不息。

  • 纳粹亿万富翁

    作者:[荷] 大卫·德容

    与纳粹共生,却未曾同死。

    他们的名字长存于世,他们的财富庞大无比。

    世人眼中的他们,是设计大师,是行业传奇,是神秘的贵族也是慷慨的慈善家……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是军火制造巨鳄,是精明疯狂的投机分子,是纳粹事业资助人,也是战争机器的发动机--他们是第三帝国的“军事经济元首”。

    当强权覆灭、帝国崩塌,当战犯走上审判台,那些曾在希特勒统治下叱咤一时的顶级富豪,却最终逃脱清算、全身而退,继续享受巨大的财富,其家族至今仍然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 震动西方社会的商业调查作品,翻译版权售出20多个国家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福布斯》专文推荐

    ★ 亚马逊编辑精选2023年最佳历史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揭示了德国最富有的五个商业家族(匡特家族、弗利克家族、芬克家族,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厄特克尔家族)通过支持第三帝国的暴行,积聚了无数金钱和权力的真实故事。

    作者利用大量未披露的史料文献,展示了这些商业大亨如何在欧洲战火纷飞之际,通过主动投靠希特勒,吞并犹太企业,强征战俘劳工,并加大武器生产以装备纳粹军队。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亿万富翁绝大多数在战后得以逍遥法外,其后代如今继续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拥有宝马、保时捷、大众、安联等世界著名品牌,产品覆盖全球。

  • 鸟瞰古文明

    作者:[法]奥德·格罗斯·德贝勒 / [法]让-克劳德·戈尔万

    一本可“在纸上游历古埃及”的历史科普书

    20处遗迹纵贯3000年古埃及史

    跟随50幅水彩复原图漫游尼罗河沿岸,体验文明古国昔日的辉煌盛景

    埃及考古学家奥德·格罗斯·德贝勒联合城市复原图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

    将考古成果与艺术相结合,全景式重现生动、鲜活的古埃及文明

    ·

    编辑 推荐

    ★ “鸟瞰古文明”系列丛书第三册,聚焦《鸟瞰古文明: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地中海文明》中最为繁华神秘的古埃及,详述3000年古埃及史的方方面面。

    ★ 埃及考古学家与城市复原图巨擘强强联手,将考古成果与艺术相结合,保证专业性的同时提高内文的欣赏价值和阅读趣味,全景式重现古埃及文明。

    ★ “在纸上游览埃及”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全彩复原图将带领读者按照当年希罗多德的方式在尼罗河沿岸漫步,看到众多遗址在不同时期的模样;书中同时选取埃及史中的重点主题,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法老时代的文明。

    ★ 50多幅复原图及其他各类图片,记录神殿、陵庙、城市、墓地的原貌,讲述历史的同时为读者展示古埃及不同建筑的内外细节。

    ★ 碎片化文字对复原图进行专业性说明,除考古研究成果外,亦有古代旅行家造访埃及留下的记录、神话故事、战役记录、信件、传记节选等辅助性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法老时代的文化、思想、政治及建筑。

    ·

    内容简介

    复原是考古学的成果之一,除了再现古迹的原貌外,它还使回溯历史变得更加便利,为人们留出想象的空间。本书用 50 幅古代遗址复原图带领读者漫游古埃及,使历史不再仅存于冗长复杂的文字描述中,而是通过复原图细节及相关文字简介体现。作者精选两类古迹—为人熟知的重要城市和已成废墟、难以造访的遗址,以细腻的笔触绘制尼罗河谷中众多神殿、陵庙、城市、墓地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原貌,再现古代埃及的繁华景象。

    本书摒弃了按时间线叙述历史的传统方式,以古建筑为依托,以所选遗址的地理位置为顺序,讲述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600年共3000多年的埃及历史,每张复原图都配有碎片化说明性文字,文字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但整体成一完整体系。亦有考古研究成果、古代旅行家造访埃及留下的记录、神话故事、战役记录、信件、传记节选等辅助性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法老时代的思想与文化的各个方面。

  • 从消费社会到格差社会

    作者:[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三浦展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上野千鹤子与日本消费行业研究第一人三浦展的对谈实录。两位顶级社会学家对从消费社会演变为格差社会的现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的大众消费社会开始,经过了泡沫经济崩溃和全球化,逐步进入格差社会。所谓格差社会,是指民众之间形成严密的社会阶层划分,不同阶层之间经济、教育、社会地位差距不断加大且阶层固化的现象。在本书中,两位学者以对谈的方式解读了日本从消费社会到格差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少子化现象、败犬女、社会底层人、裁员潮、在职穷人、啃老族等等,深度剖析了问题背后的日本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扭曲以及日本人价值观的变化。

    本书对于同样进入消费社会轨道的中国而言,具有很好的警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 中国梦境

    作者:[美]康儒博

    ⭐列文森奖、儒莲奖双料大奖

    ⭐超越弗洛伊德、荣格的释梦新经典

    ⭐著名中国宗教和文化史家康儒博作品

    ⭐绘制中国梦境

    ⭐解码庄周梦蝶

    ⭐沟通天人鬼神

    ⭐论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

    【内容简介】

    梦,人人有之,人人未明所以。

    梦是什么?它非花非雾,倏然来去。

    我们做梦时发生了什么?它能使我们“卧看翠壁红楼起”,也能顷刻夺走眼前的花花世界,唯余“觉时之枕席”。

    梦能预言未来吗?梦到兰草、熊罴,果然就能诞下宁馨儿吗?梦到刀悬梁上,又主何吉凶?

    该如何解读梦的密码、获 取预言?是否有一本“答案书”可供质证?

    梦能否沟通阴阳、沟通人与物,令我们暂时摆脱沉重的肉身,飞抵物外之境?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的梦与做梦的书,通过梳理战国后期至晚唐(公元前300年至公元800年)的占梦书、经史注疏、志怪小说、佛道文献、敦煌写本等有关资料记载的关于梦的奇闻轶事,作者以不预设弗洛伊德、荣格或者任何其他西方或现代对梦的理解方式,分析了中国前现代关于梦的文本,为人们几千年来苦苦追寻的问题,找到了与众不同的答案。本书一方面揭示了中国古人如何应对奇异梦境,另一方面将中国梦境观带入更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构建起了古今中外对话的桥梁,并吁请大家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中的梦境观。

    --------

    【编辑推荐】

    著名中国宗教和文化史家康儒博作品

    康儒博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视角,在汉学界享有盛誉。在研究中国文化与宗教时,康儒博凭借其对原始资料的深刻洞察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的娴熟运用,创作出了这部学术性与文采兼具的作品。

    荣膺2022年度列文森奖、儒莲奖双料大奖

    列文森奖青睐于那些能“通过比较性洞见或开创性研究,推动中国学术与广泛思想论域相联”的作品,多位中国学界熟知的学者,如魏斐德、孔飞力、巫鸿、宇文所安等,都曾荣获此奖。儒莲奖,被誉为“汉学界诺贝尔奖”,旨在表彰国际汉学领域的杰出学者。

    一部关于中国人如何看待梦的精彩而深刻的研究著作

    绘制中国梦境,解码庄周梦蝶,沟通天人鬼神。本书重新审视了梦境这一神秘领域,描绘了中国梦境图景,展现了古人对梦境的解释、想象和文化内涵的领悟。

    论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中国梦,这一富有诗意和深意的概念,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更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本书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让您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中的梦境观,发现梦境的无限可能。

    【名家推荐】

    《中国梦境》是一部关于中国人如何看待梦的精彩而深刻的研究著作。除了将大量文本与全球各地的梦研究进行对话以外,康儒博还邀请我们将镜头转向自己。当我们试图理解这些材料时,我们怎么看待做梦?在研究中国文化与宗教时,康儒博运用了他对原始资料的深入了解及他那深刻的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这是一部堪称典范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文采斐然的作品。

    ——摘自“列文森图书奖”的颁奖词

    康儒博为我们带来了一本极具洞察力、内容丰富而翔实的研究著作,它将使读者在解读中国文献中与梦有关的段落时更具鉴赏力。我已经开始期待阅读姊妹篇,也期待发现该书在未来早期和中古中国文献与文化学术研究中必然产生的影响。

    ——李安琪(Antje Richter),《哈佛亚洲研究》(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康儒博对中国的梦与做梦的研究方法是广博的,没有陷入永恒主义之中;而现代的梦研究常为永恒主义所渗透,后者相信存在普遍方法与普遍真理,这能给人带来安适感。事实上,康儒博对所有“主义”都不以为然。他认为,将传统物化为单一的信仰体系(如“佛教”与“道教”),只会混淆我们对这些传统的理解,使我们的注意力偏离构成梦与信仰等复杂文化现象的多元信息。虽然该书有时在作为其基础的批判性理论方面着墨过多,但这些理论探索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书不仅在中国的梦与做梦的研究方面,而且在更广泛的宗教研究与社会史领域,都向前迈出了亟需的一大步。

    ——蓝山(Nelson Landry),《宗教研究评论》(Religious Studies Review)

    《中国梦境》在中国与跨文化的语境下,令人钦佩地综合了过去与现在的梦学研究,同时康儒博在过去二十五年学术生涯中不断锤炼分析工具箱(如宇宙学、话语共同体的概念,以及讲故事的述行性与符号功能),此书也展示了其令人信服的新应用。此外,作者认识到做梦是一个具身的过程,梦、身体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递归的互动,这显然使他决定引用整个社会科学语料库(如人类学、历史学与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与例子。以上因素促成了这部值得称赞的跨学科研究著作,汉学家与梦学家都能开卷有益。

    ——克里斯托弗·乔恩·詹森(Christopher Jon Jensen),《亚非学院院刊》(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三十多年过去了,康儒博已经成为研究中古中国宗教的杰出学者。《中国梦境》对以下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它提供了关于梦生活各个方面无与伦比的分类组合;我们看到了复杂的分类法、析梦(基于不同的文字游戏、口语及书面语、《易经》中的卦,以及中医),还有著名占卜者传记的大量译文。尾注占据了全书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与梦相关的学术资料集……在学术书评中,“影响深远”一词早已被过度使用,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本书是康儒博多年研究的成果,它激励着许多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究这一迷人而至关重要的主题。

    ——何复平(Mark Halperin),《宗教史》(History of Religions)

    康儒博的第六部著作《中国梦境》以其在前五部著作中探究的材料、主题与论点为基础,拓宽了我们对中国中古早期宗教世界的理解。《中国梦境》同样慷慨激昂,梳理了汉学与宗教研究以外的学术研究,以寻找相关的比较案例与方法论见解,然后为读者设计了新颖的框架,以更好地阐明他们自己研究领域(亚洲宗教传统或其他领域)中的现象。在又一本书的篇幅中阅读康儒博独特的学术声音——时而谨慎详尽,时而有条不紊,时而俏皮诗意——总是令人愉悦的。《中国梦境》可能也代表了康儒博处于一个特别的自我反思的时刻,因为梦本身的离奇本质不断挑战着人类试图将其合理化的努力。我们目睹了作者不断扩充与调整自己的理论总集,以更好地描述早期中国人在睡梦中遇到的异域性存在者。

    ——徐恩熙(Alexander Hsu),《网上评论》(H-Net Reviews)

    虽然这本书是为学术界读者撰写的,但其文字却引人入胜。最后,它强烈建议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梦的假设:哪些是可知的,哪些是不可知的,又有多少是文化背景的产物。

    ——琳恩·小笠原(Leanne Ogasawara),《亚洲图书评论》(Asian Review of Books)

    对于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及心理学、神学和文学等各种比较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来说,这本书应该极有价值。本书试图从数十年来对梦的研究与思考中提炼出重要的意义。这赋予了本书以不朽的品质。

    ——杜志豪(Kenneth DeWoskin),《中国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这不是一个很多人写过的主题,也不是一个一眼就能看出作者已成功发现其材料范围与深度的主题。康儒博能够在如此漫长的时期内描述出一致的诠释模式与方法,这既是对他自己学术研究的致敬,也是对大量存世中国古典文本的致敬。

    ——《凯瑞·布朗评论》(Kerry Brown Review)

  • 伪历史

    作者:[美]罗纳 德·H.弗里兹(Ronald H. Fritze)

    在《伪历史》中,弗里兹精准地解剖了阴谋论的社会背景。无论是怀疑论者还是信徒,这本书都能颠覆既有的信仰,激励批判性思维

    秘密、腐败、企图控制世界的光明会,能够带来新的世界秩序吗?特朗普是否真的是大型的选举舞弊受害者?伊丽莎白二世是变形的外星爬行生物吗?是谁在背后策划这一切?

    从圣殿骑士团和以色列十个失落部落的神话,到纳粹、犹太人贤士议定书和UFO,罗纳德·H.弗里兹探究了边缘思想和阴谋论:人们为了理解周围世界而选择的思想模式。正如弗里兹所揭示的,当阴谋论、神话和伪历史主宰一个社会的思想时,事实、现实和真相就会被抛在一边。

    这是一本社科版的《达芬奇密码》;一本美国的“走近科学”。

    所有人都听说过这些传闻:这个世界被一个蓝血蜥蜴人群体控制,秘密社团主宰了社会的上层精英;特朗普是美国大选舞弊的受害者。弗里兹深入探讨了荒谬的信仰出现的原因,以学术的严谨揭示了现代神话的出现历程。从神秘的圣殿骑士团到UFO,这本书是对历史和神话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之作。

    在《伪历史》中,弗里兹精准地解剖了阴谋论的社会背景。他审视了秘密社团的传说、圣殿骑士团神话以及51区外星人的谣言。通过将这些叙事置于历史背景中,弗里兹揭示了神话如何影响我们对过去的理解。无论是怀疑论者还是信徒,这本书都能颠覆既有的信仰,激励批判性思维

    一段令人大开眼界的“走近科学”之旅。从关于以色列十失落支派的说法到爬行类外星人理论,弗里兹航行在垃圾历史的混浊水域中。通过考察这些神话的起源、动机和影响,弗里兹揭示了人类为何对秘密着迷。《伪历史》是在复杂世界中辨别事实与虚构的明灯。

    专业评论:

    弗里兹对这些疯狂信仰的历史以及人们被它们吸引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人类喜欢好故事’是他最基本的主张之一,事实上,一些疯狂的理论一开始就是虚构的。” ——《每日邮报》

    在《伪历史》一书中,弗里兹带读者踏上了一段启发性之旅,让读者了解那些被他称为“恶性形式的垃圾知识”。 这本书追溯了怪异幻想爱好者之间的共同联系,从纳粹的超自然崇拜,到外星人绑架论者,再到我们这个斑驳的时代的新馆疫情否认者和QAnon拥趸。” ——《独立报》

    弗里兹最擅长的是探索将人们推入后真相世界的心理机制和历史力量。 ” ——《选择》

    从光照派到蓝血蜥蜴人,揭开美国盛行的阴谋论背后的社会焦虑

    一个秘密和腐败的阴谋组织正在密谋控制世界事务;唐纳德·特朗普是大规模选民欺诈的受害者;扎克伯格是会变形的爬虫类外星人:在关于人的历史中,谎言永不眠!

    作者简介:

    [美]罗纳德·H·弗里兹(Ronald H. Fritze)

    阿拉巴马州雅典州立大学的历史和宗教学教授。他已撰写和编辑十本著作,包括《捏造的知识》和《对于埃及的迷狂》

  • 本雅明书信集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著 / [以] 格肖姆·肖勒姆 编注 / [德] 特奥多·W.阿多诺 编注

    书信集收录德国思想家本雅明信件300多封,由肖勒姆、阿多诺合力编辑,编年编定,加以注释。展现了本雅明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文笔,揭示了思想轨迹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和他所处时代的思想家及各类人物的关系,对于理解20世纪前半期欧洲文化和思想人物有特殊的参考价值。

  • 明日战场上想起我

    作者:[西班牙] 哈维尔·马里亚斯

    ★西班牙当代著名作家哈维尔·马里亚斯经典代表作

    ★斩获多项国际文学奖 中译本首度引进

    【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西班牙法斯腾拉特文学奖】【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

    ★意外身亡的情人 消失的目击者 亲密关系中的骗局与背叛 甚至,不期而至的杀意

    ★在亲密关系这场战役里,我们每个人都输得如此彻底

    ★《明日战场上想起我》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诠释了“欺骗”这个词的含义。所有人都持续不断地活在欺骗之中,也都在不自觉地欺骗别人……小说要处理的就是这样的情境下发生的事:我们无从分辨什么是切实可靠的,不清楚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是该继续活在欺骗之下,还是应将一切推翻重来、摆脱欺骗。——哈维尔·马里亚斯

    ★马里亚斯把我们带向了艺术和文学更加深远和宽广的地方。——余华

    ★马里亚斯的书既博学又精确,充满无休止的延伸思考。他融会了欧洲南北方文学的精华,巧妙结合了英式含蓄和西班牙式悲剧。一切都隐藏在极黑的黑纱下,一个秘密总是掩藏起另一个更加难以启齿的秘密。你几乎可以将马里亚斯的所有小说放在同一个坐标系里——横坐标是历史、时间、争执、背叛、猜疑……纵坐标是个人命运、爱情、信任、婚姻、秘密……他的每个故事都位于两点的交汇处。——法国《世界报》

    ★马里亚斯像诗人一样写悬疑故事。——《卫报》

    ---

    谁能料到有天一个女人会在我怀里死去,而这甚至是我第一次拥她入怀。她死在凌晨三点,丈夫远在伦敦,两岁的孩子则在几步之隔的另一间卧室安睡。

    现在想来,我越来越觉得她是个从未活过的人,她死了这么久,甚至比她活着时我们相识的时间还要长,虽然那时我曾见过她,和她说过话,还亲吻过她:对我来说,她只活了三天,我在那三天中的几个小时里曾见证过她的呼吸。尽管如此,一切也可能不是真的:所有逝去的生命都比那变化无常、仍活着的生命更为长久。

    无法拯救,无可挽回。所有的一切都奔向自身的消亡,所有的兴奋或痛苦都只能持续一瞬间而已,随即消逝,犹如踩实的雪面,犹如孩子做的梦。

  • 西游八十一案

    作者:陈渐

    ☆重磅地位:中国文化悬疑小说的殿堂级作品载誉收官!叙事、人物、结构、悬念设计、文化元素、主题思想等,堪称文化悬疑小说的写作典范。

    ☆荣誉满载:2022年连续登上日本“这本推理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两大全球权威推理榜单!代表中国小说首次入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全版权呈现:系列作品的中文繁体版、日文版、泰文版、越南文版相继出版;《西游八十一案:西域列王纪》由爱奇艺+万达影业联手改编为影视剧《四方馆》,檀健次主演。

    ☆新颖设定:九九八十一难,实为八十一案!将吴承恩笔下的神魔世界,重新还原到历史现场!十万八千里漫漫取经路,成为一个接一个的罪案现场!

    ☆全新演绎《西游记》:妖魔鬼怪一一现出人形,名著《西游记》焕发新奇光彩!每个人、每尊神、每头魔、每只怪,全部原型登场!文学名著和真实历史交相辉映,古典叙事和现代探案融会贯通!从“降妖除魔”取经,到“惩恶缉凶”探案。

    ☆名家推荐:导演陆川、表演艺术家陈佩斯、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作家马伯庸、央视主持人任鲁豫、作家雷米、爱奇艺众拾工作室总经理王旭东、日本推理作家三津田信三……隆重推荐。

    内容简介: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实为八十一案,这些案环环相扣,连绵不绝,穷尽人世间罪案的种类,案案直指人性深处的贪婪,自私,恶。

    大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西行取经的玄奘回到长安,本以为这是八十一难的终点,不想,整个长安城,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杀机四伏。这座在《西游记》原著中,连八大金刚都不敢涉足的都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绝命天局?

    这是一代帝王临死前的最后搏杀,也是大唐帝国第三位君主登基前的喋血彩排,更是女皇刚刚迈入历史殿堂的那既轻又惊的一步!

    七日、七谶、七悬案,一根绳索套上煌煌大唐的脖颈——大唐能否摆脱这次死亡翻滚?玄奘和他的弟子将怎样以大唐为道场,破局证道,揭秘九九八十一案的最后真相?

    翻开中国文化悬疑小说的殿堂级作品《西游八十一案》,和作者陈渐共赴这场由外向内的文化之旅——西游究竟是西天的路还是心中的路?灵山究竟是远方的山、山上的佛,还是内心的自洽与图满?

  • 2181序曲

    作者:顾适

    “我有责任去书写我所见到的女性。”

    雨果奖提名作家 顾适 幻想小说集

    ------------------------------------------------

    ★内容介绍

    本书为科幻作家顾适全新幻想短篇集,共收录八篇中短篇科幻作品,其中包括雨果奖入围作品《〈2181序曲〉再版导言》。

    《〈2181序曲〉再版导言》(雨果奖提名作):16个角色全员女性,写尽冬眠时代群像——冬眠的人,是否还有经济权利?婚姻是否存续?是否还应尽抚养义务?抛下一切前往未来是否是一种逃避?而那些无法冬眠被“剩下”的人,他们又该怎么办?

    《择城》(星球奖短篇冠军):洪水降临,人工智能逃生系统本该带她逃生,却自作主张去救其他人。AI如何判断优先救谁?随着她展开调查,一场算法和人性的较量浮出水面。

    《弑神记》(主打新作):这个世界,神没有性别,妖也没有。天帝爱上了来杀自己的狐妖,他们不断转变性别、相爱相杀,终于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彼此。

    ------------------------------------------------

    ★编辑推荐

    ◎雨果奖入围作家顾适最新短篇集,收录近年来口碑高分作品,以及首发2篇全新作品。

    ◎作者为著名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个人合集《莫比乌斯时空》市场反响热烈,多次加印。作者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科幻星球奖文学奖、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等重要科幻奖项,作品被译为英、意、德、西、日、韩、俄等多种语言。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知名学者戴锦华、宋明炜、李广益,知名艺术家曹斐推荐!

    ◎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人类冬眠、虚拟现实等大众关切的热点科技话题。让读者洞悉科技发展趋势,抢先看到未来。

    ◎女性笔下的女性角色,她们性格各异,充满力量。作者通过展望更加平等的性别观以及可能的积极未来,呈现给读者逾越更多边界的科幻奇观。

    ------------------------------------------------

    ★名家推荐

    顾适长于以她细密的语言奇妙、精准地勾勒出她的想象世界,魅人且真切,挚情且深思。在日常与悚然之间,在生机与灭寂之间,在悲悯与示警之间。柔软的情感之缕往复回旋、丝丝入扣地编织出她的世界骨架与叙事结构。女性笔下的女性角色以其柔韧和智慧背负并包裹着关于未来的忧思、质询和希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戴锦华

    在《三体》之后,顾适是新一代的创世者,她用莫比乌斯时空弥合黑暗森林间二元对立、另辟蹊径重新让科幻繁花不拘一格重重绽放。这几年来,她持续不断带给我们惊喜,这本新书是她呈现给读者的逾越更多边界的科幻奇观。

    ——韦尔斯利学院讲席教授 宋明炜

    在顾适用科幻丈量的未来中,你仍能感知当下的尺度。

    ——艺术家 曹斐

    如果我们的科幻作品都是这个水准,那么就可以和美国掰手腕了。

    ——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广益

  • 迟湖

    作者:黄昶

    本书是00后写作者黄昶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在湖中找一个寻不到的人,在洛阳村中遇见洛阳,在夜半呼唤一条龙,在台风天追踪无雨的台风眼,在棋局中找生命的疑问,在迷途中重构一个过去的故事,在美梦星寻找另一个现实的家……

    在一个个似真亦幻的世界中,他总在找寻那个不见的人、遗失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