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最新电子书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者:[英]诺曼·斯通(Norman Stone)

    “一战”入门普及读本,牛津大学教授、撒切尔政府顾问经典之作,200多页看清“一战”全貌。

    进入20世纪,科技的大发展让上至政治家、知识分子,下到市井民众都相信:世界在进步,科学将拯救人类。“一战”就是从这样的繁荣和进步中脱胎出来。世界文明的龙头欧洲内战不断,继而演变成世界战局。事实证明,表面的欣欣向荣,不过是人们的幻觉而已。

    战争爆发后,人们的又一个幻觉是:战争将是短暂的。然而,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彻底戳破了幻想的泡沫,人们开始领教到真正的现代战争的威力。上千万人死亡,四个帝国被摧毁,甚至战胜国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一战”把人类从19世纪强行拖入20世纪。1914年的欧洲就像是一尊众人仰慕的巨像,4年之后,这片大陆面临着从经济到社会、从生活到梦幻的灾难性破碎。诺曼·斯通在本书中,改变了以分析为主的历史专业写作方式,转而以叙事为主,穿插新颖独到的见解,深度解读20世纪欧洲各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关系,真实具体地刻画昔日的文明中心,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一战”这个20世纪重大又复杂的论题。

    ------

    【编辑推荐】

    1.入门普及读本,200多页看清“一战”全貌。节约时间成本,性价比高。

    市面上有关“一战”的书多是厚重的大部头,让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化繁为简,勾勒“一战”轮廓和进程,为读者提供简明而清晰的线索,使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20世纪的复杂论题,节约时间和精力成本。

    2.牛津大学教授、撒切尔政府顾问经典之作,权威作者权威解读。

    诺曼•斯通从13岁就开始阅读两次世界大战史料,将延续数年的漫长战争浓缩进短短200多页的书中。作者多次获得历史写作大奖,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关系史有独到犀利的见解。读者不仅可以快速掌握“一战”脉络,还能吸收战争史的全部精华。

    3.浓缩精华,寥寥数句尽显大片质感。

    战争是血腥残酷的,但战争史的书写不一定非要苦大仇深。诺曼•斯通摒弃其他学者一贯使用的严肃冷峻的战争史写作手法,没有干巴巴的理论,他用戏虐和讽刺的笔法,不仅扒出了“一战”中的囧事,还吐槽了“一战”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用幽默揭示战争真相,尽显智慧。如参战法军是由出租车运送到前线的,而且计程表还在计数;奥匈帝国糟糕的铁路管理让专家们觉得军事行动的速度比一辆质量过得去的自行车的速度还慢,等等。

    4.干货贯穿始终,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师益友,白领拓展知识地图的好帮手,中青年系统提升自身见识的参考书。

    本书并非八卦历史书,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书写历史,对重大历史节点多有评述,干货贯穿始终。

    【赞誉推荐】

    诺曼•斯通毫不留情地抨击平庸的想法,他引导我走向经济史研究,这是挽救生命的建议。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畅销书《货币崛起》《基辛格》作者

    这是大众读者最需要的理想作品,读者们需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战争的起因、过程、结局和影响。

    ——《书单》(Booklist)

    斯通的书非常有趣,充满了稀奇古怪的细节,对于想要博古通今的人来说,这将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并享受思辨的作品。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诺曼•斯通总是避开那些众所周知的史实,转而探索那些经常被忽略的领域和细节,他流畅又简洁地讲述战争的故事,不断抛出各种幽默和彩蛋。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诺曼•斯通的著作可读性极强,从头到尾都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甚至对于那些认为欧洲史不会再有迷人之处的读者来说,他的书都可以让他们惊喜连连。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只有一位专家能做到,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战争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内,还能将上层政治、犀利的评论和丰富多彩的细节融合在一起。

    ——《金融时报》年度图书(Financial Times,Book of the Year)

    他既睿智又不落俗套,对世界大战充满挑衅性的解释包含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对文笔的掌控力,如同一只透彻的眼睛揭示那些相关的事实,又如同一只敏感的耳朵去感知警句隽语。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我们需要另外一种“一战”历史吗?就诺曼•斯通的这本小书而言,是的——因为它自有其新鲜和与众不同,尖锐的观点就如同弹片一般飞来飞去……他用机敏诙谐语言和鲜为人知的轶事来讲述。

    ——《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诺曼•斯通的著作成功地将简洁与全面相结合,讲述事实与非主流观点擦出闪耀的火花。

    ——《电报》年度图书(Telegraph, Books of the Year)

    少数几个既有文笔又能用智慧写作的在世的历史学家之一……诺曼•斯通的作品是一部有趣而富有见地的著作。

    ——《星期日电讯报》年度图书(Sunday Telegraph, Books of the Year)

    这本书充满了生命力,闪烁着隽语的光芒,同时伴随着谴责和赞扬……斯通对战争的介绍可读性强,发人深省,令人愉悦。

    ——《星期日电讯报》(The Sunday Telegraph)

    大胆、挑衅、诙谐……诺曼•斯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

    ——《旁观者》周刊(Spectator)

    发人深省、新颖独到,即使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在某个下午读到这部令人刺激的作品。这恰好就是伟大历史著作的标志。

    ——《旗帜晚报》(Evening Standard)

    犀利,却能说服每个人。

    ——《独立报》(Independent)

    一阵见血……他对细节独具慧眼。

    ——《卫报》(Guardian)

    可读性极高的、充满刺激的历史。

    ——《BBC 历史杂志》(BBC History Magazine)

    这本书为刚刚来到这个领域的读者做了一个非常出色的介绍,专家们将欣赏作者的洞察力,我们则会从这位非传统的历史学家那里享受全方位的解析、犀利的旁白和幽默。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解读如此复杂的主题,很多冗长的著作都没做到如此清晰。

    ——《今日历史》(History Today)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对语言的精通、思维的独特性,以及非常规的方法使他的一切作品熠熠生辉。

    ——《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英]诺曼·斯通(Norman Stone)

    “二战”入门普及读本,牛津大学教授、撒切尔政府顾问经典之作,快速了解“二战”的不二之选。

    在经历过“一战”前所未有的破坏之后,全世界人民都在渴望持久的和平。然而胜利者更看重利益的重新分配,而不是稳定。“一战”并不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复仇的火星在“一战”的余烬中跳跃。“二战”期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如果我们失败了,全世界,包括美国和所有我们熟悉且关心的国家,都将坠入一个新的深渊,一个扭曲了科学、更加凶险或者可能更加漫长的黑暗时代。”

    “二战”是横亘在现代人心头的一个梦魇。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下,在绝望和怨恨的浪潮中,有关人类进步的观点悉数遭到了彻底的否定。七十多年来,它的阴云一直未曾消散。本书将读者带回到“二战”扣人心弦的凶险时局,深度解析一场欧洲战争如何演变为世界灾难,再现了一个扭曲了科学与人性、漫长而崩裂的黑暗时代。

    -----

    【编辑推荐】

    1.“二战”入门普及读本,200多页快速了解“二战”,节约时间成本。

    “二战”史书以其厚重和细碎让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化繁为简,勾勒“二战”轮廓和进程,为读者提供简明而清晰的线索,使读者快速了解20世纪的复杂论题,节约时间和精力成本。

    2.牛津大学教授、撒切尔政府顾问经典之作,权威作者权威解读。

    诺曼•斯通从13岁就开始阅读两次世界大战史料,将延续数年的漫长战争浓缩进短短200多页的书中。作者多次获得历史写作大奖,对历史问题和国际关系史有独到犀利的见解。读者不仅可以快速掌握“二战”脉络,还能吸收战争史的全部精华。

    3.浓缩精华,寥寥数句尽显大片质感。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和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安德鲁·罗伯茨评价本书是“二十年来最好的战争‘短篇小说’”。

    诺曼·斯通摒弃其他学者一贯使用的严肃冷峻的战争史写作手法,没有干巴巴的理论,他用戏虐和讽刺的笔法,不仅扒出了“二战”中的囧事,还吐槽了“二战”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用幽默揭示战争真相,尽显智慧。

    4.干货贯穿始终,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师益友,白领拓展知识地图的好帮手,中青年系统提升自身见识的参考书。

    本书并非八卦历史书,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书写历史,对重大历史节点多有评述,干货贯穿始终。

    【赞誉推荐】

    诺曼•斯通毫不留情地抨击平庸的想法,他引导我走向经济史研究,这是挽救生命的建议。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畅销书《货币崛起》《基辛格》作者

    诺曼·斯通实现了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他在200多页的篇幅里写了一部全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总结了整个冲突,并以机智、敏锐和可读性极强的方式呈现出他一生的研究主题。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书中所有的结论,但没有人会怀疑诺曼·斯通是当今英国历史学家中最有独创性、最机智、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安德鲁•罗伯茨(Andrew Roberts),

    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和皇家艺术学会会员,

    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得者,

    著有《索尔兹伯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泰坦》

    《战争风云: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史》《拿破仑大帝》等

    在所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中,这一本是最出乎意料的。史学家诺曼·斯通只用200多页的篇幅就讲述了整个故事。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在一颗卫星上观察地面上的大规模运动。这本书非常具有启发性,专注于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

    ——《每日邮报》(Daily Mail, Book of the Week)

    这是大众读者最需要的理想作品,读者们需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战争的起因、过程、结局和影响。

    ——《书单》(Booklist)

    斯通的书非常有趣,充满了稀奇古怪的细节,对于想要博古通今的人来说,这将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并享受思辨的作品。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诺曼•斯通总是避开那些众所周知的史实,转而探索那些经常被忽略的领域和细节,他流畅又简洁地讲述战争的故事,不断抛出各种幽默和彩蛋。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诺曼•斯通的著作可读性极强,从头到尾都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甚至对于那些认为欧洲史不会再有迷人之处的读者来说,他的书都可以让他们惊喜连连。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只有一位专家能做到,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战争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内,还能将上层政治、犀利的评论和丰富多彩的细节融合在一起。

    ——《金融时报》年度图书(Financial Times,Book of the Year)

    他既睿智又不落俗套,对世界大战充满挑衅性的解释包含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对文笔的掌控力,如同一只透彻的眼睛揭示那些相关的事实,又如同一只敏感的耳朵去感知警句隽语。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诺曼•斯通的著作成功地将简洁与全面相结合,讲述事实与非主流观点擦出闪耀的火花。

    ——《电报》年度图书(Telegraph, Books of the Year)

    少数几个既有文笔又能用智慧写作的在世的历史学家之一……诺曼•斯通的作品是一部有趣而富有见地的著作。

    ——《星期日电讯报》年度图书(Sunday Telegraph, Books of the Year)

    这本书充满了生命力,闪烁着隽语的光芒,同时伴随着谴责和赞扬……斯通对战争的介绍可读性强,发人深省,令人愉悦。

    ——《星期日电讯报》(The Sunday Telegraph)

    大胆、挑衅、诙谐……诺曼•斯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

    ——《旁观者》周刊(Spectator)

    发人深省、新颖独到,即使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在某个下午读到这部令人刺激的作品。这恰好就是伟大历史著作的标志。

    ——《旗帜晚报》(Evening Standard)

    犀利,却能说服每个人。

    ——《独立报》(Independent)

    一阵见血……他对细节独具慧眼。

    ——《卫报》(Guardian)

    可读性极高的、充满刺激的历史。

    ——《BBC 历史杂志》(BBC History Magazine)

    这本书为刚刚来到这个领域的读者做了一个非常出色的介绍,专家们将欣赏作者的洞察力,我们则会从这位非传统的历史学家那里享受全方位的解析、犀利的旁白和幽默。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解读如此复杂的主题,很多冗长的著作都没做到如此清晰。

    ——《今日历史》(History Today)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对语言的精通、思维的独特性,以及非常规的方法使他的一切作品熠熠生辉。

    ——《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 红色方案

    作者:[英]罗伯特•福尔奇克(Robert Forczyk)

    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老牌霸主、殖民强国,不仅国力强盛,而且是海军强国;

    而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强国,国力不弱,陆军更是其他国家无法匹敌。

    既然如此,为何英法联手都打不过德国?

    人们普遍认为法国战败的那些原因,是否是决定性因素?关于1940年法国战败的著作已有多部,为什么还要再写一本关于该主题的书?

    传统观点:

    1. 和平主义和失败主义风行导致士气低落。

    2. 错误的法国军事学说,特别是机动战和坦克的运用。

    3. 和平时期预备役部队训练不足,导致陆军装备无法应对现代化战争。

    4. 马其诺防线的不利影响,据称它破坏了法国陆军的战斗精神且占用了资源,这些资源本可以更好地用于发展装甲师。

    5. 呆板的军队指挥机构在战役之前犯下了多项错误,事实证明,他们也无法应对变化无常的现代战场。

    6.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部无法调和的政治分歧与腐败现象,据称,这些现象削弱了国家团结一致面对侵略的能力。

    新观点:

    1. 陆军缺乏空中支援,野战军战术层面的防御火力不足。

    2. 法军和政治领导人执着于联合作战的概念,没有采用将自身资源投入重大战役的计划。法国工业没有做好大规模制造新武器的准备,军事领导人无法及时训练士兵,为他们配备新装备,重建本土陆军和空军的努力失败。

    3. 法国长期痴迷于维护大国形象,没有与盟国制定阻止德国入侵的军事计划;忽略了帝国形象并不能加强法国安全的事实。

    4. 英国无法在地面或空中为法军提供支援。英国投入的远征军规模小且训练不足,并且缺乏拥有火炮坦克的装甲师,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拒绝投入“喷火”战斗机,无法夺取了空中优势。

    而且,现有著作几乎只关注“黄色方案”德军西线攻势的开始阶段,而摒弃了德军攻势后来的阶段,即“红色方案”,或者仅将其当成短暂的尾声。许多著作在1940 年6 月3日英国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退后就停止了叙述,似乎那就是法国战役的结尾,从而忽略了英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又向法国派出第二支远征军并再次撤退的事实。

    那么,法国战役真的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就结束了吗?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即便是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的读者也往往认为下一件大事是不列颠之战。

    可是,法国战役还持续了数周。英国又派了一支部队在法国登陆,意图继续战斗或者帮助法国人坚定信心。此后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例如,英国第二支远征军司令布鲁克违反命令不战先逃;德军对屠杀战俘毫无悔恨之心,尤其是对那些英勇奋战的法国殖民地部队;“兰开斯特里亚”号的灾难;1940年6月21日—24日与意大利的短暂冲突……

    1940年6月传奇式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后,仍有大量英军部队与法国盟友并肩抗击德军。在阿布维尔发动一次猛烈反攻,接着又在索姆河沿线顽强防守后,英军被迫从勒阿弗尔、瑟堡、布雷斯特和圣纳泽尔再次撤退。法国垂死挣扎的同时,政治家和军人却在争论该做什么——到底是逃往英国或北非,还是寻求停战。

    本书焦点是“红色方案”和1940年6月的海军和空军的行动,详细介绍了法国战役结束前三周的情况,并解释了这段时期对战争余下阶段英法关系的影响。本书还从军事、政治与人性的角度讲述了1940年6月法国的崩溃,以及意外缴获的军事装备、燃油和工业资源如何增强了第三帝国打击下一个对手苏联的能力。

  • 古代经济

    作者:[英]M.I.芬利

    古代经济与现代经济有何不同?古代经济是否存在现代经济理论所揭示的特征和规律性。芬利认为,在古代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经济领域,古代经济更多的是与财富、地位和身份等联系在一起的,并非纯粹盈利与否的问题。这一对古代经济的解释,不仅加深了对古代世界的认识,还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长久以来的传统观点,而且揭示了现代经济理论的缺陷和局限性。

    《古代经济》的出版使得“古代经济学成了一个变幻莫测的领域”,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对古代希腊罗马经济持续不断的激烈争论。

  • 巨兽

    作者:[美]乔舒亚·B.弗里曼(Joshua B. Freeman)

    从英国的纺织厂到20世纪的美国、东欧和苏联的钢铁厂和汽车厂,再到今天中国和越南的巨型工厂,这是一趟贯穿三个世纪的全球工厂之旅。。

    .

    这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史,更是一部建筑壮举和劳工运动的编年史。

    .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工厂制造的世界中:现代生活建立在三个世纪以来的工厂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但是,庞大的工厂也加剧了我们对未来的恐惧,过去,威廉•布莱克称它们为“黑暗魔鬼工厂”。

    .

    著名历史学家乔舒亚•B.弗里曼讲述了工厂的故事,并探讨它如何反映了我们关于工业化和社会变革的梦想和噩梦。

    .

    他带领读者踏上贯穿三个世纪的全球工厂之旅,从英国的纺织厂到20世纪的美国、东欧和苏联的钢铁厂和汽车厂,再到今天中国和越南的巨型工厂。

    .

    他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查尔斯•狄更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亨利•福特和约瑟夫•斯大林等批评家和拥护者追踪关于工厂和社会进步的争论。

    .

    他记录了工会和工人权利组织对行业惯例的抗议行动,探讨了工厂是如何成为令人惊叹的事物,让艺术家和作家连声惊叹,盘点了查尔斯•谢勒、玛格丽特•布尔克-怀特、查理•卓别林、迭戈•里维拉和爱德华•伯汀斯基的作品中所出现的工厂

    .

    【本书获誉】

    《巨兽》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从工业革命直到现在的全球工业时代。这是一家关于工厂及其工人管理的权威著作。它提供了一个犀利的视角,说明工厂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

    ——梅西(Macy),《纽约时报书评》

    .

    当美国梦的幽灵在报纸的头条新闻里回荡时……《巨兽:工厂和现代世界的形成》是每个美国人都应该读读的。

    ——乔纳森•罗斯(Jonathan Rose) 《华尔街日报》

    .

    最终,弗里曼先生不能决定工业是代表进步还是反乌托邦,这种矛盾心理与他清晰的头脑和眼光是相辅相成的。他经常让工人为他们自己说话,但他们并不总是情愿的。

    ——米科德斯科特•W.伯格(Mixedscott W.Berg),《华盛顿邮报》

    .

    弗里曼承认,工业化付出了巨大的人力代价,但是并没有使所有工厂都糟糕到像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描述的“魔鬼工厂”那样。

    ——亨利•格拉巴(Henry Grabar), SLATE

    .

    弗里曼追溯了工厂的兴起和它与启蒙运动的进步思想交织在一起的前因后果。

    ——亨利•L•卡里根(Henry L.Carrigan),《书页》

    .

    弗里曼撰写的这部历史书是非常迷人的,即使是关于劳工冲突的黑暗章节,也写出了人类一直不曾放弃,在不断地寻找改变世界的方法,努力寻找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法。

    ——戴维•塞申斯(David Sessions) 《新共和国》

    .

    弗里曼是一位轻车熟路、侃侃而谈的向导,他为我们开启了近三个世纪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工厂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卡尔•海斯(Carl Hays) 《书单》

    .

    皇后学院的历史教授弗里曼在书中指出,那些大型制造企业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从微波炉到牛仔裤,我们家中和工作场所中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是在工厂制造的。

    ——《出版者周刊》

    .

    这本内容包罗万象的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他们了解他们的物质财富是如何被创造的,以及工厂系统是如何影响社会的。

    ——《科克斯书评》

    .

    丰富而极具野心……《巨兽》描述的是一个逐渐衰颓但在国家想象中依旧鲜活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史,还是一部建筑壮举和劳工运动的编年史。

    ——詹妮弗•萨拉(Jennifer Szalai) 《纽约时报》

    .

    太有意思啦……弗里曼向我们展示了工厂是如何影响我们工作、思考、运动、娱乐和战斗方式的。

    ——斯科特•贝格(Scott W. Berg) 《华盛顿邮报》

    .

    这是一部关于工厂的生动的编年史,深入挖掘了制造业中的细节,并成功地将那些在工厂围墙内外的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

    ——《经济学人》

    .

    你可能对工厂没有详细的了解,只是知道厂房可以改装成很酷的阁楼。如果是这样,你会从历史学家乔舒亚•弗里曼那里学到很多。

    ——乔纳森•罗斯(Jonathan Rose) 《华尔街日报》

    .

    从英国纺织厂到底特律钢铁厂,再到中国iPhone工厂,贯穿三个世纪的全球之旅。

    ——《新闻日报》

    .

    透过工厂的历史,弗里曼重新审视全世界工人的处境。

    ——《太平洋标准杂志》

    .

    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沿途停靠的都是工业重地,从英格兰的早期工业革命工场到现代中国制造iPhone的工厂,在新英格兰的工业小镇,亨利福特的底特律和斯大林的俄罗斯,这本非凡的书记录了巨型工厂和塑造了它们的人的历史。如果你想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来自何方,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

  • 女王的游戏

    作者:[英] 莎拉·格里斯伍德

    1474年,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举起王权之剑,直指天顶,令整个欧洲为之震动。这既是欧洲现代早期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又拉开了新世纪女王“权力的游戏”的序幕。

    16世纪,欧陆风云再起,列王纷争。在这个教派林立的大航海时代,新大陆以及欧洲的大片土地都沐浴在女王的光辉之下。她们来自欧陆各大显赫家族,彼此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血脉相连,或师徒传承,或结盟,或对峙。

    与伊莎贝拉同时代的安娜.德.博热是法国的实际掌控者。她抚养大的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嫁入卡斯蒂利亚宫廷,之后在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治下的尼德兰摄政;并于1529年代表查理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母亲萨伏依的路易丝缔结了著名的“夫人和约”(《康布雷和约》),结束了长达65年的意大利战争。

    与玛格丽特的女儿让娜.德.阿尔布雷站在对立宗教阵营中的法国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其三个儿子陆续成为国王,她本人则一直在幕后运筹帷幄。她手段强硬,对胡格诺教派的迫害令世人口诛笔伐。

    伊莎贝拉的女儿阿拉贡的凯瑟琳在丈夫亨利八世出外征战时摄政,虽然后来屈辱地失去了王后的地位,但她和安妮·博林的对抗还将在二人的女儿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身上延续下去。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之一,统治英格兰近45年。她不仅巩固了英国国教的地位,有效地牵制住了西班牙和法国两大强国,处决苏格兰女王玛丽,重创了欧洲天主教势力,更让西班牙无敌舰队折戟沉沙。终身未婚的她让“女王”这个头衔彻底摆脱了对男性的依附意味。女王的世纪随着她的逝去而终结,但此后西方世界将不断留下女性统治国家的记录,再没有人质疑女性治理国家的能力。

  • 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

    作者:[美]查尔斯·金(Charles King)

    在敖德萨,黑海最伟大的港口,一个世界自由的梦想激励着天才和创新者,从作家亚历山大?普希金和艾萨克?巴伯尔到犹太主义激进分子弗拉基米尔?贾博廷斯基和免疫学者伊利亚?梅奇尼科夫。然而,这里的死亡人数也惊人,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占领者在这里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敖德萨是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图景的挽歌,繁荣的犹太人口构成了这幅图景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对敖德萨的梦想得以在布莱顿海滩(指纽约)幸存下来的庆祝。

  • 帝国时期(岩波日本史 第八卷)

    作者:(日) 由井正臣

    ★内容介绍

    《帝国时期》是日本历史学家由井正臣的代表作。《帝国时期》作为岩波日本史系列的第八卷,介绍了1890至1952年的日本历史。1890年,是依据前一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召开第一次帝国议会的年份;1952年,则是《对日和平条约》(旧金山和约) 生效的年份。在这6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长期使用“大日本帝国”为国号,故而本卷被称为“帝国时期”。本卷承续上卷《明治维新》,全面回顾了改革之后的日本走向现代化、深度融入世界和不断发起、参与战争的历程。这段历史不仅给日本,而且给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带来了影响至今的深刻变化。

    作为研究日本近代史的专家,由井正臣以简明清晰的史笔再现了重要历史时点、历史事件上有关各方的博弈过程,更直面“战争为什么会发生”“避免战争的可能性是否存在”等历史之问,为如何看待这段复杂历史留下了一个严肃历史学家的视角和答案。

    ------------------------------------------------

    ◎读懂日本的近现代史,读懂亚洲史。本卷讲述1890—1950年期间的日本史。日本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战争,又怎样将中国朝鲜东南亚各国等国家带进苦难深渊的?日本该如何反思战争?

    ◎正面历史。无文字删节!从日俄战争、甲午战争,到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到战败,再到战后日本的改革和颁布新宪法,等等敏感历史事件,悉数呈现。

    ◎早稻田大学日本近代史专家由井正臣代表作,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初晓波教授翻译。

    ★名人推荐

    这套《岩波日本史》出版于2000年代初,其一贯的执笔方针引领了当前的全球史这一历史学潮流。虽然内容是日本史,但是并不受限于一国历史的视角,而是采用了在世界史中安排日本史,或者在日本史中引入世界史的想法。《岩波日本史》全九卷,字数加起来可达日文100万字。如此分量的日本“通史”在中国恐怕是第一次被全部翻译出版,我向引进出版这套书的新星出版社致以深深敬意。

    ——马场公彦(岩波书店前总编辑)

    现在回顾日本现代史的时候,我们日本人中的半数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生的,不要说明治维新,即使是亚洲太平洋战争,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而变得日渐模糊。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一时期是现代日本发展的基础,如何认识这一时期,与我们现在的生存方式直接而深刻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如何认识这一历史时期的问题上,屡屡引发政治上的争论,日本人与外国人,尤其是与亚洲的民众在认识上的分歧变成了国际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帝国时期》涵盖的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时间跨度,并不是一个已有定论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着大量至今仍未能彻底解决的遗留问题的时代。

    ——由井正臣(日本历史学家)

  • 人类大瘟疫

    作者:[英] 马克·霍尼斯鲍姆(Mark Honigsbaum)

    20世纪初,现代医学和技术的高歌猛进曾让人类无比自信地以为自己已经战胜了流行病。然而我们错了。

    潜藏在自然界黑暗角落里的神秘病菌突然现身人类的大都市,导致成千上万人感染甚至死去。从导致上千万人丧生的大流感,到突然降临“天使之城”洛杉矶的鼠疫;从导致美国贵妇人神秘死亡的鹦鹉热,到感 染后会出现大出血的埃博拉,每次疫情的暴发都令人猝不及防,打击着人类的自信。

    病菌的突然到来一时间会导致社会恐慌,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但也有人迎难而上,去寻找病原体的真实面目。

    通过抽丝剥茧的探案式写法,作者为我们揭示了“微生物猎手”们是如何找到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讲述了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遇到过怎样的阻碍,不同的“猎手”之间产生过怎样的分歧,最后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以及尚有哪些谜题至今仍未被解开。

    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空前进步,但也正是全球化和城市化导致了病菌的全球扩散。短短几个小时,病菌就可能乘着国际航班跨越大洲和大洋,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在短短数天内,感染城市里成千上万的人。

    我们人类必将与病菌继续共存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性的流行病还将会不时地出现。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反思过往的教训,在研究病菌的同时,不断改善导致瘟疫暴发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不再狂妄自大,也许,我们在应对下一场全球性流行病时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

    【编辑推荐】

    ● 10场全球性流行病大暴发,9种潜伏在自然界黑暗角落的致命病菌突然出现在人类大都市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医学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曾自信认为自己已经可以预测流行病的暴发了,有些人甚至狂妄地以为人类已经征服了病菌。然而,我们错了。

    大流感 1917年,从全美各地招募来的新兵被派往美国的几十座大型军营接受训练,准备开赴欧洲战场。然而,来自不同免疫学背景的人被迫在几个星期内大规模聚集在一起,这为流行病的传播创造了极佳的条件。一种致命的流感病毒正在伺机而动。

    鼠疫 对于1924年的洛杉矶人来说,黑死病只是发生在中世纪的遥远传说,是不可能出现在这座以清洁著称的现代都市的。然而,“黑色死神”突然降临“天使之城”,将人类打了个手足无措。

    鹦鹉热 “一战”后的美国歌舞升平。养宠物成了许多中产阶级以上人士的喜好,象征“忠贞爱情”的鹦鹉成了很多家庭主妇的新宠。谁曾料到,如此美丽可爱的鸟儿身上也潜伏着致命的病菌,贵妇人们纷纷中招。

    军团病 1976年,两千多名“美国军团”的退伍老兵在费城一所豪华酒店举行年会,会后,相继有人患上肺病,并有人死去。导致疾病的元凶是什么?豪华酒店这样的现代建筑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艾滋病 1980年,美国一些城市的男同性恋群体中突然暴发了一种怪病——患者满口长疮,淋巴结肿大,免疫力低下。一时间,美国民众把矛头对准了同性恋群体,同性恋者迅速被集体污名化,甚至有人将这次流行病暴发称为“同性恋瘟疫”。事实果真如此?

    埃博拉 2013年,有“血疫”之称的埃博拉在贫困落后、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的西非国家暴发。满怀热情的国际抗疫人员来到非洲帮助当地人抗疫,但随后他们发现,他们不仅面临着疫病的威胁,还要面对传统社会的不理解和挑战。抗疫之路充满坎坷!

    寨卡 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夕,巴西一些地方突然出现了大量小头畸形婴儿病例。巴西社会出现恐慌,上百名卫生专家联名呼吁国际奥委会将此次奥运会改址或推迟。作者亲赴疫区,为我们一探究竟。他发现,疫情较严重的地区都是贫民区……

    SARS 中国人的一段共同记忆……

    新冠 正在席卷全球……

    ● 病毒猎手、防疫专家与无形敌人的精彩对决,悬念丛生,迭宕起伏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对抗疫情的前线作战人员,那么病毒猎人、防疫专家等“微生物猎手”就是防疫指挥官,实验室就是抗击致命病菌的中枢。他们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寻找导致疫情的真凶,探索和开发战胜疫病的“灵丹妙药”,为前线人员指明方向,带去希望。这是一场生死时速,他们越快成功,就会有越多的人得到救治。

    然而,他们的探索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探索过程跌宕起伏。他们可能被既有的理论所误导,不断走弯路;可能被不同文化的人误解,在现场调查疫情时被当成“巫师”和外国间谍追杀;也可能自己也被病菌感染,生命垂危;甚至可能追寻一生,最终仍然一无所获。

    然而,只要有人锲而不舍,一直追踪,真相最终将浮出水面,或者说,至少我们会离真相越来越近。我们将与病菌继续搏斗下去,希望之火不会熄灭。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时代,重新定位和反思人类与病菌的关系

    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我们的文明空前进步,但也正是全球化和城市化导致了病菌的全球扩散。短短几个小时,病菌就可能乘着国际航班跨越大洲和大洋,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在短短数天内,在空间狭窄、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感染大量人口,导致成千上万人死去。

    我们人类必将与病菌继续共存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性流行病不是“会不会出现”的问题,而是“何时会出现”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反思过往的教训,先从人类力所能及处着手,在以科学对抗瘟疫的同时,不断改善导致瘟疫暴发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不再狂妄自大。也许,我们在应对下一场全球性流行病时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 一本生命攸关的书,为普通读者量身定制超好读的瘟疫史著作

    作者新闻学和历史学的知识背景与从业经历,使得本书既能从容地呈现跨越百年的历史长卷与思想史深度,又不乏新闻广角的宽度和热点。尤其是,作者采取了一种探案式的写法,善于设置悬念,然后为读者一步一步抽丝剥茧地揭开真相,让读者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很过瘾。

    本书两位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译者,为相关医学专业术语增加了数十条注释,进一步为我们扫除了专业壁垒,更加方便普通大众读者的阅读。

    ●反思现代瘟疫史的经验与教训,国际国内专家学者、主流媒体倾力推荐

    新冠疫情全球扩散,从历史中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经验与教训?本书荣获《金融时报》2019 年年度最佳图书;复旦大学高晞教授欣然作序,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北京大学张大庆教授、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上海大学张勇安教授等专家学者倾力推荐;《自然》《科学》《时代》《卫报》《新观察家》《纽约时报》《金融时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百家国际国内媒体合力报道。

  • 现代医学小史

    作者:[墨西哥] 弗兰克·冈萨雷斯-克鲁希

    回顾现代医学诞生演进的500年历史,重拾医学关怀生命与人的内核

    病理学教授风趣而专业的文笔,讲述医学趣闻,阐述医学的神圣使命

    解剖、外科、传染病、生育,基础科目的故事中充满冒险和胆识,鲜血和痛苦。

    其中既有伟大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奇迹,也有不堪入目的失败、猎奇的治疗手法。

    从古至今,医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当我们求医,医学一定能够根绝疾病吗?

    用理性客观的视角,解读有关医生、患者、疾病的正常关系。

    =======================================

    现代医学的历史,是由无数杰出的医护人员,用鲜血与胆识所写下的动人故事。在人们与疾病对抗,完善现代医疗手段的500年历程中,孜孜以求寻找病痛根源的精神、消除病症挽救生命的热情,构成了医学的人文主义内核。

    书中选取现代西方医学中代表性的七个侧面,讲述学科演进中的趣闻轶事:解剖学的诞生、外科手术的革新、瘟疫扰动人类的历史、生命起源的奥秘、产科的发展与治疗方法的演进。当今的人体成像技术使我们得以窥探五脏六腑,移植手术让器官随心所欲地替换,植入有功能的基因,从而改变了自然界每一个生物体的独特命运。医学既是一门以人体为对象系统化研究的科学,也是一门关乎生死的艺术。

    医学史的主角是同我们一样平凡的男男女女,他们造就的医学历史熠熠生辉,虽然难免会有失败的尝试和愚昧滑稽的猜想,甚至会遭到时人误解,被当成卑鄙的罪犯。微生物学泰斗路易·巴斯德不惜玩弄把戏,抬高身价,从而损害他的声誉;”外科学之父“约翰·亨特据说脾气暴躁。但本质上医学仍然是一项造福他人的事业,医护人员仍是关怀生命的集体。

    如今我们创造的技术以更先进的、更大规模的手段破坏自然,我们更应该尊敬医学这门学科,它的目标是更好地减轻人类的痛苦,治疗人类的疾患。理解医学历史的科学与人文内核,也是关怀我们自己。

    =================================

    冈萨雷兹-克鲁兹是一位写作大师、一位博学智慧的语言的魔术师,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人及的作者。

    ——书单(Booklist)

    这本严谨、内容丰富又轻松易读的书,带领读者穿过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的医学历史旅程。作为作者的第十本通俗作品,雄辩地展示了重大医学进步与社会事件发展之间的互相依赖。

    ——桑托·V. 尼克西亚,南佛罗里达大学病理学与细胞生物学,教授

    (Santo V Nicosia,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nd Cell Biology, USF)

    冈萨雷兹-克鲁兹撰写了一部优美俏皮的著作,包含大量的基础知识,还有对医学专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人与事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描述。

    ——马丁·科恩,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勒纳医学院,医学人文系主任

    (Martin Kohn PhD., Director, Program of Medical Humanities, Cleveland Clinic)

  • 中国人史纲

    作者:柏杨

    * 柏杨诞辰100周年纪念版,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亲笔作序,古代史专家权威审校,刘瑜、雷颐、白岩松、倪匡、钱理 群鼎力推荐。

    * 人性史观: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聚焦被历史淹没的普通中国人,讴歌人性,尊重人权。

    * 人民视角:大篇幅描写人民群众创造的成果(唐诗、元曲、《红楼梦》等),展示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

    * 公元纪年,方便理清历史时间线,不用为繁琐的年号苦恼。

    * 中西对照:每章结尾,列出同时期东西方世界对比,在国际视野下,才能更清晰地读懂中国历史。

    * 《中国人史纲》直接激发了漫画科普大V“混子曰”创始人二混子创作《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的欲望。

    《中国人史纲》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时代讲起,至20世纪初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为终,以100年(一个世纪)为纪年单位,是一部囊括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大历史。

    柏杨无意对帝王将相进行虚伪的歌颂,他舍弃所有无谓的帝号、谥号、尊号,把他们拉下神坛,直呼其名,视为普通的中国人去评判。同时,柏杨也把目光聚焦于被历史淹没的普通中国人,他同情劳苦大众、蔑视权贵军阀,以人性和人权作为唯一的立足点。因此,《中国人史纲》是一部有态度、有人情味的中国通史。

    我们能从《中国人史纲》中了解到五次影响中国国运的重大转折:

    三次大黄金时代(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李世民时期的盛世大唐,入关的满洲人建立的大清王朝)

    大分裂时代(大混战的五胡十六国与南北朝)

    大黑暗时代(高度集权、闭关锁国、钳制思想的明朝)

    正是这五次重大转折,奠定了中国的疆域、文化、价值观、经济结构、社会分层和国际地位。

    而通过柏杨的笔触对中国历史进行回顾时,我们也能发现,历史在不断重演,几千年来中国也总是在吃同一种教训: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的四五十年,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

    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历史显示,能够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

    在历史的循环往复中,中国走过了五千年,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不屈不挠,正如柏杨所言:

    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在排水倒海的浪潮中,它会倾倒。但在浪潮退去后,昂然地仍矗立在那里,以另一面正视世界,永不消失、永不沉没。

    阅读《中国人史纲》,了解中国的过去,再去开创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

  • 了不起的古希腊

    作者:王冬妮

    【内容简介】

    公元前3100年—前1600年的克里特文明和公元前1600年—前1100年的迈锡尼文明,共同开启了古希腊的高光时刻。自此,文明步履不停。

    阿喀琉斯的愤怒、奥德修斯的归乡、赫克托的死去,谱写了《荷马史诗》的千古绝唱。

    走过诡谲的神话时代,城邦时代翩然而至。雅典的民主之路、斯巴达的军事高峰不可企及。

    两次希波战争的艰苦胜利,还有至今依然无法绕过的戏剧、诗歌和哲学成就,了不起的古希腊从此登顶。

    跳脱诙谐、酸爽热辣的语言,时常引发灵魂一问的串讲,还有对历史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深度思考,一部有着侠义情怀的古希腊史徐徐展开。

    【编辑推荐】

    1. 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博士王冬妮酸爽热辣讲述古希腊高光史:奇葩的神、有趣的人、一展文明的高光时刻!

    2.幽默有趣堪比《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三五句一个包袱,逗得你拿不稳书,却又比它更干货;风格酷似郭德纲版单口相声《谁有我折腾》:神仙打架,嬉笑怒骂,成王败寇,英雄梦想,城邦崛起,所向披靡……

    3. 一部跨越古希腊阅读圈层的国民读物,更符合当下中国年轻读者口味的古希腊知识科普!①大胆使用时下流行的年轻人词汇,充满少年感,打破西方文化经典与中国年轻读者的次元壁;②阿喀琉斯、阿伽门农、奥德修斯等一众鲜活妖艳的古希腊人群像让你欲罢不能;③跳脱诙谐、画面感十足,堪比一幕幕精彩的舞台剧;④个性评说,金句频出,侠义情怀,理性批判,古希腊从此再也不会遥不可及!

    4.才艺双全的作者亲自手绘7幅浓郁古希腊风的精美插画,带你马上回到古希腊!

  • 察势观风

    作者:谭徐锋

    所有的历史遗存都源于记忆与遗忘的缠斗,这里面不断复活与竞争的与其说是文本,不如说是个体的心性与情绪。本书试图追索的个体生命、记忆片段与思想竞逐,无疑都是近代中国的流风余韵,中间更多是激烈的一面,因为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一波一波历史巨浪的卷席之下,壮怀激烈,屡 败屡战,摇曳不定的潮与流值得重访与细分,而此前对于这些面相的讨论过于趋实,而较少注重那些在一切事物中的灵魂,殊不知僵硬的外表下面,往往有着曲曲折折的灵魂,只有人“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如果对此不能另辟蹊径,重拾对于“人事”之重视,发潜德之幽光,当然也就无法深入理解孕育这些灵魂的社会。

  • 古代生活图卷

    作者:王远

    以“过日子”为主题,从风物、民俗、生产、生活等多个角度对我国17—18世纪的百姓风貌进行解读,文字流畅风趣,深入浅出,同时辅以18世纪兴起的广州外销画为插图,比较完整地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和市民文化。

  • 1840年以来的中国

    作者:王人博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无疑最具争议也最受人关注。

    军事的视角、政治的视角、文化视角、社会视角与观念视角的近代史叙述,我们都已不陌生。

    这本《1840年以来的中国》,为我们呈现的,则是一幅与众不同的近代史图景:法学视角。

    --------------

    编辑推荐

    一本“独特”的中国近代史,写作前后历时大约25年,可谓拥有史学家的洞察X法学家的严谨X哲学家的智慧。

    1.以立宪为线索,重新梳理中国近代 史的关键节点

    1840年,在突然跌入现代世界之后,中国也曾将宪法作为救国的药方,希望依靠宪法,让中国快速摆脱困境。

    但为何中国的立宪之路,却异常坎坷?

    为什么说是焦躁的心态,让中国近代立宪之路变得痛苦而曲折?

    在本书中,抓住“立宪”这样一个关键动作,王人博老师专注考察近现代史中的重大立宪时刻:从戊戌变法、清廷预备立宪到辛亥革命、以致1949年以后的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八二宪法。

    在对这诸多“立宪”事件反思中,中国近代转型失败原因的剖面清晰显露出来。

    2. 宪法问题,并非一个单纯的法学问题,其背后交织的,是现代国家、现代文明的核心理念。

    当一个老大帝国要完成立宪转型时,必然也牵扯出更为复杂的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冲突。

    旧中国先前“独立自我喂养的精神世界”如何开始逐渐崩塌?

    西方的普遍价值如理性、自由、平等、法治、权利,在一系列“立宪”实践后究竟通过何种方式渗透进中国人的意识中,并被逐步接受?是外在的宣传灌输?还是基于内心的诚服?

    以上问题,是本书贯穿的另外一条线索。

  • 1789

    作者:[美]迈克·拉波特(Mike Rapport)

    18世纪下半叶是欧洲和北美政治剧变的时代:1756—1763年,七年战争同时在两个大陆进行;1775年,北美十三州宣布独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而城市则是这些进步运动上演的舞台。与今天一样,当时的巴黎、伦敦、纽约既是政治权力中心,又是商业财富、文化艺术中心。三大城市构筑了大西洋世界,关于自由、解放、平等的新思想在这里传播,各地的进步运动遥相呼应。

    作者迈克•拉波特相信“城市是其自身历史的参与者”。本书着重探讨了革命时代的巴黎、伦敦与纽约这三座城市如何在象征意义及事实意义上逐渐演变为权力斗争的场所;各派势力如何占领、利用、改造城市的空间和建筑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城市的景观又如何反过来成为革命经历的一部分,甚至改变整个革命的进程。

    通过各类档案、书信、游记与目击者的证词,拉波特从视觉、听觉以及嗅觉等多重角度生动描绘了一幅当年的城市全景,并将城市的历史与革命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读者将跟随作者的步伐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览法院、立法机构、咖啡店、小餐馆、酒馆、广场、公园等场所,还将看到城市中的男男女女——戴假发的贵族与律师、手茧粗粝的工匠、挥舞着羽毛笔的学者、性情泼辣的贩子,以及水手、奴隶——如何在其间生活,历史又如何在其间展开。

  • 战争之间

    作者:[美]菲利普·齐格勒

    从1919到1939,“二十年停战”期间,衰败的欧洲正走向毁灭之路;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政治、军事、文化、科学、经济、社会运动的变化发展仿佛无数曲折的支流,彼此交叉、汇合、分离,最终汇入同一片海洋。本书选取的历史片段,既有“希特勒上台”的主题,又有“查科战争”这样“并不起眼”的素材,前者已经过于熟悉,后者似乎只是不断重复的历史又一次翻版。而作者正是在变动与永恒之间定位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尽管笼罩在两次大战的阴影中,也很难说这段日子是平静幸福的,但众多普通民众的生活不能说是难以忍受的。不管个人的感观如何,时代的巨轮仍不可逆转地向前转动。1919—1939年发生的事情塑造了现在的世界,了解这一段历史,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世界目前的问题和困境。

    尽管十分困难,但作者并不满足于单纯地重述历史事件,而是希望用优雅的评述表明自己的立场,特别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欧洲的坠落与世界的改变。本书同时还列出了相关领域的重要著作,为希望进一步阅读的读者提供方便。

    编辑推荐:

    ☆ 1919—1939年发生的事情塑造了现在的世界

    ☆ 渴望和平的同时走向战争,人类如何一次次重蹈覆辙

    ☆ 从坚不可摧到烟消云散,一切都变得动荡不安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一个决心永不重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努力寻求一条新的道路,最终以第二次更具毁灭性的冲突告终。在这一过程中,欧洲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本书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主题,但并未将目光局限在欧洲,而是全景俯瞰这十年世界发生的变化,从甘地的“食盐行军”到南美洲的查科战争,从詹姆斯·乔伊斯的著作《尤利西斯》到青霉素的发明,整个世界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

    除开历史本身的魅力,优雅机智的文笔,简洁迷人的叙述,坚定不移的判断,让作者能够坦言:“我唯一自信的是,自己非常享受撰述这部书的过程,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这部书的时候能乐在其中。”

  • 地狱与良伴

    作者:[美]理查德·罗兹

    西班牙内战(1936-1939)吸引了数量惊人的天才艺术家和作家,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如巴勃罗·毕加索、胡安·米罗、玛莎·盖尔霍恩、欧内斯特·海明威、乔治·奥威尔和约翰·多斯·帕索斯等。当时的欧洲阴云密布,正日益滑向又一次世界大战,捍卫民主、反对法西斯的崇高理想和残酷的战争现实,催生了他们最优秀的作品,如《格尔尼卡》《收割者》《丧钟为谁而鸣》《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西班牙的土地》等。

    这场战争也促成了军事和医学技术的突破。新飞机、新武器、新战术和新战略都在激烈的西班牙内战中浮现。炸弹像雨点般不分青红皂白地从天上落下,首次成为可怕的现实;而进步也在恐怖中产生,志愿为西班牙保卫者服务的医生和护士,推动了战地手术和火线输血技术的飞跃。西班牙内战就是以这种方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整个20世纪的实验台。

  • 冲锋队

    作者:(德) 丹尼尔·西门子

    在希特勒登上德国总理宝座之前,冲锋队(褐衫军)是他和纳粹党拥有的最重要的暴力组织,虽然他和纳粹党领导人后来选择走“合法”道路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如果没有冲锋队的暴力作为后盾,很难想象纳粹会成为德国命运的主宰者。

    冲锋队不仅要面对与纳粹党政治路线的冲突,同时也要面对其他政党和团体组织的竞争,例如工会和代表一战老兵的“钢盔团”。它缺少经济来源,而成员又往往是身无长技的失业者,一度只能依靠希特勒到处“化缘”,一旦有了机会就用各种手段和以前批判的“托拉斯”勾结起来“赚钱”。它挑战司法,公开将罪犯称为“烈士”、“先驱”;拉拢军队,从军火库中拉走大批枪炮;挑战警察,又利用警察为显示自己存在感的政治活动保驾护航。它为失落的德国人提供情感依托,帮助他们找回自我存在的价值——通过实施各种形式(行动与语言)的暴力。它真诚地相信纳粹党的政治宣传:人人平等的德意志“民族共同体”,以至于二战结束之后仍然有人肯定这一点。它在城市和乡村兴风作浪,深入学术界、教育界,甚至利用宗教力量。

    冲锋队克服种种困难,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助力纳粹党的崛起,其演化的历程更是第三帝国政治理念与政治现实的一面镜子。唯一令人疑惑的是,如此重要的历史角色,为何一直没有详尽的专门研究,丹尼尔•西门子的《冲锋队:一部新历史》填补了这一空白。

    一种极端意识形态的狂妄、失落与残存会对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造成何种重大伤害?丹尼尔•西门子在自己的书中挖掘了众多史料,不仅探索了冲锋队产生、发展与组织形式、文化特征,揭示了该组织存续的社会背景、人员成分、行为方式和独特的心理认知,还探索了这一组织如何从之前未被承认的状态,转变为一个拥有百万成员的纳粹组织,它在二战期间在德国占领的领土上的活动,以及它对大屠杀的特殊贡献。作者提供了个别成员及其受害者的肖像,并检视他们的环境、文化和意识形态。他的书讲述了长期以来关于冲锋队的故事,它对德国公民的毁灭性影响以及对德国命运的作用,首次完整深入地讲述了纳粹冲锋队的历史。

  • 糖的故事

    作者:[英 ]詹姆斯·沃尔韦恩(JAMES WALVIN)

    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詹姆斯·沃尔韦恩依据详实的史料,从贸易史、殖民史、战争史及经济史等维度,阐释了糖为什么能从中世纪只有王公贵胄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演化成了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食材;为什么糖给人类带来愉悦的同时,却又成为破坏生态环境,耗尽资源,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甚至也是引发战争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在21世纪糖仍然是造成多种疾病肆虐全球和许多人流离失所的推手;为什么面向21世纪,仅仅开征糖税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