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最新电子书

  • 广岛

    作者:约翰•赫西

    1945年8月6日8点15分,一枚神秘的“新型炸弹”在广岛上空爆炸。三十余万普通市民对此毫不知情,随着一片无声的亮光闪过,他们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直接促成了二战的终结,也让世人见识到原子弹那魔鬼般的危害。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赫西应邀调查广岛原子弹爆炸,用清晰、冷静而克制的文字,记录了六个普通人的平常经历和他们四十年的人生轨迹,折射出“被爆者”一代的创伤记忆。 佐佐木敏子 东亚罐头厂人事部职员,正转过头与邻桌的女孩说话。 藤井正和 医生,刚在私人医院的门廊里坐下,准备看报纸。 中村初代 一位裁缝的遗孀,正从厨房窗户往外瞧自己的邻居。 威廉神父 德国传教士,正躺在吊床上看教会杂志。 佐佐木文辉 年轻的外科医生,在医院的走廊里,手拿一份血液样本,准备去做试验。 谷本清 广岛卫理公会牧师,刚到一个富人家的门口,想把一车衣服卸下来。
  • 京都历史事件簿

    作者:林明德

    京都时空多堆叠,无论名胜古迹,或是街角巷弄,皆有过往事迹存遗。正因完整保留了许多故事,才使京都散发着历史弥新的魅力
  • 《温故》三十

    作者:刘瑞琳主编

    2014年推出的第三辑《温故》,“影像”专栏刊出了一组拍摄自1945年在青岛停留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安提坦号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生动再了1945年11月5日美国海军军舰上的水兵登陆青岛的情景,给抗战胜利后的时代转折留下了一幅清晰的画面。 本辑《温故》“特稿”专栏,刊发了中华民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李继锋采访白先勇老师的文字稿,《走近真实的白崇禧:白先勇先生访谈录》,两人就“白崇禧、李宗仁与蒋介石的三角关系”、“蒋桂战争”、“白崇禧的真实面相”、“四平街之战”、“白崇禧去台和亡故的真相”等近代史上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温故》“记忆”专栏,艺术家马良《时光旅行和情书》以文字开启了一段美妙的“时光旅行”,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外婆、爸爸、妈妈、姐姐之间发生的许多动人故事;孟彦弘《父亲》从十岁时对父亲的记忆写起,记录了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奔波劳碌的一生, 从这位出生于1937年的平凡父亲身上,我们却能看到时代巨变给一个普通家庭带来的种种影响,同时感受到父与子之间深沉的情感。江青《皇宫 皇冠:庆“皇冠”一甲子》记录了作者与台湾“皇冠杂志”的创办人平鑫涛及其夫人琼瑶将近一个甲子以来的相识、交往;张新颖《生命的完成:超越受难者的身份》选自最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第十七章,以丰富的史料呈现了沈从文离世前最后一段岁月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从1982年的回乡之旅到1988年的离世,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 《温故》“人物”专栏邵盈午《天存硕果沾文苑:记施蛰存先生》一文回顾了作者自1985年起与施老的多次通信和1986年亲往上海拜访施老的经过,对于这次见面过程中谈及的“施老与鲁迅的关系”、“施老晚年花费大量心血进行金石碑版研究的原因”等话题更是详细记录,文章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诸葛计《吴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的故事:回忆恩师吴于廑先生》记录了1959年自己作为学生,与当时接受改造的吴于廑老师一起下乡,在武汉武昌县豹澥公社劳动期间一些难忘的往事;《现代“芸娘”:记钱存训的夫人许文锦》综合散见各处的史料,描摹出张充和的挚友、钱存训的夫人许文锦一生的事迹。 《温故》“往事”专栏王克明以《任芝铭存稿》一书所收任芝铭先生早年家书中涉及土地的内容为切入点,撰写《微观民国土地往事》;顾晓悦《<小说月报>和20世纪40年代的作家》回顾了父亲孤冷观20世纪40年代主持《小说月报》时与包天笑、张恨水、秦瘦鸥、程小青、郑逸梅、周瘦鹃等作家的交往,他们各自与《小说月报》的渊源,20世纪40年代文化界的繁荣景象由此可窥一斑; 1938年至1941年已晋升中校的帕姆弗雷特军医担任驻刘公岛英军末任医官长,《刘公岛札记:英租时期末任医官长夫人的回忆》即是他的妻子卡琳回忆他们一家人在刘公岛度过的人生中极为难忘的这段时光。 《温故》“文本”专栏,梅振才《何妨余事作诗人:读史学家唐德刚诗词遗稿》,系统分析了唐德刚诗词创作的内容、风格、诗论思想。
  • 战争特典001:隋唐英雄

    作者:宋毅

    这是一个最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最辉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乏失败的英雄,不乏韧性的反抗,不乏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不乏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它就叫做隋唐! 十余位著名学者、编剧、作家、出版人联袂推荐,一百五十余幅全彩高清大图,打造史上最精彩的隋唐英雄史。
  • 安禄山服散考

    作者:沈睿文

    安禄山因发动安史之乱兼之特殊身份与宗教信仰而为学界所重,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密切注意,相关研究极多,亦颇多发覆。《安禄山事迹》是研究安史之乱的重要文献,本书主要围绕此书,结合考古学资料,考察发生在安禄山、唐玄宗以及二人之间的物事,意在揭示有着宗教信仰的安禄山、唐玄宗的生态。
  • 微历史·宋朝人

    作者:赵家三郎

    《微历史@宋朝人》内容简介: 微历史,即以“微博体”的写作方式书写历史。现代生活的很多图景都可以在宋朝找到源头。如商业信贷、商品一条街、博览展销会、夜市、24小时夜店餐饮连锁店、商业广告、职业经纪人等等,这一切活泼元素,成就了富贵喧嚷的大宋社会。 《微历史@宋朝人》史海中曲径探幽,还原了11世纪中国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探源了古今世俗生活的内在联系,许多发现,令人拍案叫绝。
  •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作者:袁腾飞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讲战国七雄,各国兵争舌战,风云际会,政客过招。奇招、绝招、阴招、险招令人眼花缭乱,大战、小仗、明争、暗夺令人目不暇接……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袁腾飞以其独到的“史话体”,为我们轻松解读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
  • 奥斯曼帝国闲史

    作者:杰森·古德温(Jason Goodwin

    纸页上的一场盛宴……高贵而睿智,充满有趣的点缀,全书以一气呵成的激情写出……古德温对帝国的逼真描述如此丰富、充满细节而令人过目不忘,以至于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显然,他雄心勃勃,力图把对他所钟爱的这个帝国的阐释塑造成一件艺术品。天啊,他居然成功了! ——让•莫里斯,《独立报》 一本不可思议的作品……他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激情写作,在渲染重大事件之余,不忘及时呈上大量出人意料、几乎可谓毫发毕现的细节描述…… ——劳伦斯•詹姆斯,《泰晤士报》 这位《星期日邮报》的前任记者兼约翰•李维恩•莱斯文学大奖得主,对奥斯曼帝国所作的描述像一张花纹繁复的波斯地毯一样精美……古德温将野蛮与文明之线巧妙地编织,其间还夹杂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羽饰。 派尔斯•布伦顿,《星期日邮报》 古德温的作品令人赞叹。对于奥斯曼帝国的探究为数不多,而且大都局限在学术圈内。古德温的这部作品却一反学术作品的枯燥平淡,大量运用了戏剧性的场面和细节。 菲利普•马斯顿,《星期日泰晤士报》
  • 文明之光(第三册)

    作者:吴军

    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继创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之后,将视角拉回到人类文明史,以他敏锐的眼光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有机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画卷。 作者所选的创作素材来自于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对其内容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文明之光》系列第三册每个章节依然相对独立,书中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多样性。内容涉及音乐、美术、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硅谷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启迪、微粒子和宇宙天文学、环境保护八个专题。 吴军博士的《文明之光》系列,为读者全面了解人类文明史中那些绚烂多彩的璀璨文明,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 费正清中国史

    作者:[美]费正清

    ★ 基辛格博士最为推崇的“西方第一中国通”,邓小平赞誉“为中美建交作出了巨大贡献“” ★ 华夏文明4000年连绵不断的深层原因洞若观火,晚清-明国-新中国风云变幻的时代把脉人。 ★ 原名《中国:传统与变迁》,费正清先生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堪称西方汉学领域的第一通史。 ★ 其冷静态度和独特角度,又令本书对当下中国社会充满警醒与启发意义。
  • 光荣与梦想2: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1942-1950)

    作者:[美]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自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著名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史无前例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美国社会放在全球背景下描述,如此强烈的对比,勾起读者的强烈兴趣。
  • 万历十五年

    作者:[美]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中华书局的增订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字,精选彩色历史图片10余幅。
  • 罗马帝国衰亡史(下册)

    作者:[英] 爱德华·吉本

    被吉本所贬抑的古代基督教,可参看古罗马教父奥古斯丁合自传和对天主的歌颂为一体的《忏悔录》等。至于对法国启蒙运动的承接,启蒙思想先驱孟德斯鸠写过一本《罗马盛衰原因论》,博览群书的吉本是肯定读过的。不过两人的看法和侧重点不一样,孟德斯鸠认为罗马之盛是因为共和制度和开明法律等,衰则是君主独裁等造成;他以古讽今,将历史写成政论,通过此书第一次概述了自己的社会理论,来反对当时的专制暴政。   沿着此类思路,启蒙运动影响所及,第一个伟大成果是法国大革命。在这一事件上,到底是由英国式自由文明浸淫出来的吉本,与法国思想家们分道扬镳了。对此,很多人感到可惜和不解,如《吉本自传》的中译者戴子钦说,吉本在评价历史时首先强调独立和自由,但在现实中却保守、落后、反动,最突出就是对法国大革命强烈反感,反对民主。鲲西《罗马古寺旁的沉思》也说,从吉本“对柏克《法国革命感想录》热烈的称许已可看出他对法国革命所怀的恐惧了。很难想像一个对千年以前罗马帝国兴亡的命运如此热烈关切的人,会对发生在自己时代的事缺乏历史的清醒认识。”指这是吉本的“狭隘或局限”。今天我们已能从不同角度重新看待法国大革命和柏克等,对吉本是否明于史而昧于时,也就另有所思量。以我粗浅的了解,很喜欢吉本的平和、通达、理性、睿智。这样一个看透了历史更替、帝国兴衰的人,会对现实不清醒?的确“很难想像”。也许正是他太清醒了。
  • 民国北京城

    作者:董玥

    本书不是把城市作为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舞台,而是综合考察北京这个古老帝都本身的转型,以及被塑造成现代中国“文化城市”的过程。作者指出,今天所认为的“老北京”其实并不很老,它并不是帝都时代的北京,而是不那么遥远的民国北京。今天对老北京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将历史商业化的产物。北京不仅是政治活动中心,也是各类人群的生存社会。在作者的观察视野下,北京城获得了深刻的、实质性的学者叙述。 ——唐晓峰 《民国北京城》是第一部对民国时期北京的空间变迁、日常物质生活及其文化表述做出系统研究的重要学术专著,与其他研究北京的著作相比,该书的一个独特视点在于对民国时期北京的普通人群及其日常生活实践的极大关注。“传统的回收”这一概念的独到应用具有很大的启示,它对过去与现在、旧与新、物质与文化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辩证的视点。 ——张鹂
  • 三国真英雄曹操

    作者:雾满拦江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乃至大中华文化圈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曹操的一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运用谋略和智慧不断取得成功的一生。二十岁刚入官场时,他为何擅自处死皇帝心腹太监蹇硕的叔叔,向当朝权贵挑战?被贬到外地做官之后,他如何走出人生的低谷,进入帝国权力中心?面对董卓专权的局面,他怎样抓住机会,一举成为地方势力联盟的领军人物?在实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他又怎样战胜了最强大的敌人袁绍?他一生的对手刘备,怎样在他的不断打击下成为逃跑专家?面对孙权,他又为何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幽默写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为你真实再现曹操从曹阿瞒到魏武帝的奋斗之路,并从中解读成大事业者必备的谋略和智慧。
  • 宋朝饭局

    作者:李开周

    宋代是最具生活情趣的朝代,生活情趣最直接的表现在美食。本书是历史专栏作家李开周在《南方都市报》的专栏合集,作者在文中化身主人公,带着读者穿越到宋朝,从饮食习惯、食品的种类和饭局的座次等细节比较古今的异同。 点心怎么来的、御膳房的构成、皇上的下酒菜、宋代人饭后怎么刷牙,他们的酒量如何……通过文字,宋代人怎么吃,如何生活,如摊在我们面前的一幅立体画卷,是美食之旅,更是一本宋代市井生活的索引。
  • 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作者:阎学通

    历史就是一种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看透这个世界,你需要有一种历史惯性的思维。 这是一部预测10年内国际格局发展趋势的作品。未来十年,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东亚能否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欧盟、俄罗斯、日本将风采尽失?“金砖国家”将成为历史? 中国应放弃不结盟政策吗?中国应采取何种外交方式?中国的周边国家,孰敌、孰友?中国该以何种思想引领世界? 本书深刻对比、剖析了中美未来十年的实力变化,提出了2023年世界将出现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两极格局也随即形成的大胆预测,同时还将世界主要大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走势进行深入阐述,探讨了两极格局形成的必然性。作者还结合国内情势以及中国政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以及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 罗马史(第四卷)

    作者:[德] 特奥多尔·蒙森

    第四卷内容主要涉及自公元前154年至公元前78年罗马的历史,包括西班牙战争,迦太基的灭亡,格拉古兄弟的改革,马略的统治及一生,意大利同盟战争,辛布里人的战争,米特拉达特斯六世的崛起及与罗马的战事,苏拉的统治及其政体改革。此外还叙述了这一时期罗马的经济,文学,教育,宗教和艺术等等。
  • 中国历史图谱

    作者:孙占铨 编著

    《中国历史图谱》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时间上力求更为准确,并以时间为主线,横向以图的形式在有时间刻度的横坐标上铺展开来,犹如时间隧道展现在眼前;纵向以年为单位对历史事件加以描述,可收到一书在手纵观历史全程的效果。 《中国历史图谱》具有如下特点: 1.以时间为主线,主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生卒时间都能在图谱上反映出来。 2.国家、政权和民族的存在时间及变化过程都通过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形象,易形成感性认识。 3.图中每个刻度上对应记载的是本年度发生的大事,事件大小及涉及到的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不做横向比较。 4.帝王的更迭、政权的演变、所用年号都能通过图反映出来,并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配以文字说明。 通过时间主线和连续的彩色图形,一部不间断的、漫长的中国历史画卷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我们可以沿着这个时间轴线追溯历史,构思和想象若干年前我们先人的生活场景。
  •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作者:[英] 爱德华·吉本

    本书详细的讲述了几次大规模的入侵、帝国在西部的终结、意大利概况、查士丁尼的时代五、神学的影响、伊斯兰教的来临、东部帝国的衰亡、十字军东征、罗马帝国的终结、中世纪的罗马和文艺复兴的曙光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