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子书
-
行为科学统计
★ 一本“有魔法”的统计学入门教材,全面更新至第9版
★ 被无数学生和老师强推的经典教材,时隔15年完整再版
★ 以往版次获豆瓣千人9.5高分推荐:“相见恨晚,泪流满面,原来统计学没有那么难!”
★ 资深统计学教授方平、姜媛领衔翻译,译文准确流畅
本书是统计学经典入门教材,两位作者有几十年应用统计和实验设计的教学经验,作者根据读者和学生的反馈,追踪统计学新发展,对本书进行了多次修订。自出版以来,本书一直是全球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应用统计学教材。
本书非常大的特色在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超越公式之外的统计学原理,有技巧地展示了统计分析的过程,循序渐进,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统计学的本质。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逻辑推演,向读者展示了每个统计概念的含义,帮助读者理解每种统计方法适用于何种情境,以及运用每种方法的关键点。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和课后练习,以帮助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真正理解统计思想。
如果你想真正学习一门社会科学,那么统计学基础知识是你必须了解的。如果你觉得统计很难,觉得自己数学不够好,担心自己学不会统计学,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
-
冰雪海
海冰如同一面明镜
映照出极地生物的生存策略
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
你只看到定格的肖像和沉默的风景
而这本书所要做的,是“二次显影”
本书记述了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前往南极途中所遇海鸟与海兽,包括9种信天翁、13种鹱、7种企鹅、3种鹲、5种鲣鸟、2种海燕、2种贼鸥以及6种南极海豹和4种鲸豚。
第一章“冰”按照由船艏到船艉的顺序,介绍了在“雪龙”船上看动物的N个地点、N种方式,穿行于浮冰覆盖的海面。第二章“雪”记述了作者踏上南极陆地,在我国3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罗斯海新站、长城站及其周边区域见到的极地生物,那里是一片为雪覆盖的广袤荒原。第三章“海”将“南极科考沿线”的范围扩大至热带海域,以科普诗的方式呈现了一场海天之间的生命旅程。
全书采用二维码集纳了160条文末注释和15页参考文献,可在章节末尾扫码查阅,同时可扫码收听6段来自南极大陆的现场录音,配合全书近300张彩色图片,不亚于一场纸上的“蓝色星球”视听盛宴。
-
最后的耍猴人
我们中的一些人曾如此生活
CCTV、凤凰卫视专题报道,杨锦麟作序推荐
以真实的影像和文字记录一个消失中的民间中国
《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近二十年持续跟拍记录
豆瓣5000+评价8.8分
在中国民间,那些牵着猴子、四海为家的耍猴人多半来自河南新野,新野耍猴人每年都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每到6月麦收后和10月秋收后,大批耍猴人忙完了地里的农活,就开始外出耍猴,卖艺赚钱。
从2002年开始,《中国国家地理》记者马宏杰深入新野耍猴人群体,跟随他们扒火车、露宿街头,记录他们日常遭遇的酸甜苦辣和命运的流转变化。
耍猴人杨林贵,耍猴二十余年,到过黑龙江、西藏、海南,也到过越南、缅甸、俄罗斯,在景德镇,一个16岁的女孩看完猴戏,对他说:“老爷爷,你这一生给多少人带来了快乐啊!”杨林贵听后,那天一路上都很开心。
耍猴人乔梅亭,靠耍猴赚的钱帮助五个弟弟相继成家,自己终生未婚,却被弟弟们认为他有所偏袒,自己为了养老存下的18万元也全部被人骗走……
耍猴人鲍风山、鲍庆山、苏国印和田军安在黑龙江牡丹江市街头耍猴时,被当地森林公安局无理刑拘一个多月,一只他们赖以为生的猴子在被公安局没收后死亡,他们自己也面临着“非法运输野生动物罪”的指控……
此外,还有女耍猴人、当过国民党特务的耍猴人、给猴戏做道具的手工艺人……耍猴人的故事如同中国社会的一个切面,他们的时代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时代,马宏杰用持续二十年的记录为我们作证,就在不久之前,有人曾如此生活。
-
现代精神之花
【亮点推荐】
☆“日常生活&档案生成”系列最新篇,新锐学者徐前进继《流动的丰盈》《驶于当下》后的又一力作!
☆把东北作为一种方法!一次极具先锋意义的思想实验,一次本土视角的城市深观察;从日常景观中重新发现东北,发掘隐藏的中国现代精神;呈现被人忽视的日常生活,留下时代变迁的文本,用记忆对抗遗忘
☆我们都是日常生活的专家之“城市”篇,用个体的经验感受,通向具体真实的日常叙事。
人民大街、流行音乐、垃圾箱、电梯、快速路、地铁、早市、辅导班……这些转瞬即逝的日常景观,在生长与消失中,记录着一个东北工业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历史学学者陈恒、社会学学者陆远、作家班宇、人类学学者黄剑波诚挚推荐!
“关注普通人和琐碎的事项,试图将那些转瞬即逝的日常景观转化为面向未来的档案。”
“事实上,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东北,就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理解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多元、多歧与曲折。”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次先锋的思想实验,作者以在地的观察视角,从空间、物质、人物着眼,考察一个东北工业城市具体层面上的景观与抽象意义上的城市内涵。那些正在变化或已经消失的事物,逐渐成为现代精神的象征。记录东北城市的日常景观,这既是普通的,又是特殊的,它意味着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那些生长的、消失的事物,正蕴藏着我们未曾仔细了解的现代精神,属于中国城市的现代精神。
---
【作者简介】
徐前进,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伯明翰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学。著有《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驶于当下:技术理性的个体化阐释》《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译有《启蒙运动的纲领〈百科全书〉序言》,近年来致力于思考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理论,以实践性的写作开拓文字制度的边界,发掘此时此地的思想意义。
---
【相关评论】
一次对东北工业城市的个人记录,强调当下的日常生活,重视自我和感觉能力,关注普通人和琐碎的事项,试图将那些转瞬即逝的日常景观转化为面向未来的档案,这当然也是一种历史写作,亦是一种理论思考的努力。
——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黄剑波
我们或许很熟悉“东北文化”,却对“文化东北”充满隔阂与误会。事实上,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东北,就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理解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多元、多歧与曲折。在本书中,我仿佛听到赖特·米尔斯有关“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呼声,在半个多世纪后,这一呼声得到了来自东北的响亮回应。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群学书院”主理人 陆远
-
杀手的影子
约瑟夫·保罗·富兰克林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震惊整个美国的白人至上主义连环杀手。已知的二十余名受害者都是被他视作“敌人”的犹太人、黑人和跨种族情侣。
为什么理解富兰克林这样的杀手非常重要且急迫?
仇恨总有条件和目标——它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富兰克林死了,
但他所期望的种族仇恨还活着。
只要还有偏见和歧视,他就能存活。
他带来的阴影至今绵延不绝。
在研究的所有连环杀手中,FBI心理画像专家道格拉斯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他们是天生的,还是人造的?是自然生成还是后天教养而来的?”答案,就研究结果所知,两者都是。实际上,是出于两者之间的活跃互动。尽管身为一名连环杀手有着可怕的成就,但富兰克林并不特别,他带来的阴影也绵延不绝。
富兰克林曾亲口告诉道格拉斯,他是如何使用白人至上主义者报纸的。就和性捕食者使用暴力色情内容的方式一样,这些报纸既为他有关种族暴力的幻想火上浇油,还坚定了他认为自己在一项更宏大的运动中扮演英雄角色的信念。今天的互联网充斥着这样的空间,有人从事着完全一样的行径,培育并散布充满仇恨的谎言和阴谋。
约瑟夫•保罗•富兰克林和他的同类们投下的阴影绵长幽暗,消除它们的阳光必须更明亮、更强烈。
-
完全肉食指南
一本书告诉你关于肉食制作的全部技巧
1000张图全面展示,306个部位逐一剖析
一起来进行肉类的烹饪大实验!
肉食爱好者必读!激活你的味蕾
独家秘诀,超人气店主厨为你全面解说!
◎ 编辑推荐
本书知识内容丰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并配有简明图表和详尽的解读。读者可借此书对肉食相关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是肉类烹饪爱好者的绝佳指导读物。
本书由日本株式会社辻料理教育研究所特别监修,专业的团队,保证了这本肉类百科的权威性。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说了肉食的丰富知识,以及烹饪过程中有用的数据及信息。理解了肉类及其料理过程的原理,下厨的过程也会更加轻松愉快。
超人气店主厨为读者全面解说,囊括Mardi Gras的无上幸福牛排大全、Le Mange-Tout的烤整鸡、trattoria29的最强汉堡肉、野本家的完美炸猪排、肉山的顶级烤牛肉,以及每天都想吃的肉类小菜best10等优质内容。
开本尺寸适合翻阅查找,图文并茂,便于操作时参考。以简练的笔触高度概括专业知识,适合想学习肉类料理知识的读者随时阅览。
◎ 内容简介
吃肉真是太好了!大口吃肉的爽快,热爱美食的人一定知道。本书对肉类的组织和其美味的定义做了解说,也从烹饪科学的观点出发,全盘揭示了肉类的秘密。此外,书中还加入了食用肉类图鉴,配以插图解说食用肉类的品种和部位,供大家参考。理解了肉类及其料理过程的原理,下厨的过程也会更加轻松愉快。跟随本书,读者将体验肉类的烹饪大实验,肉食爱好者不容错过!
-
达尔文的危险思想
查尔斯·达尔文用他的《物种起源》为生命的多姿多彩提供了一种解释:是演化和自然选择造就了这个星球上缤纷的生命。但他真的如这部划时代著作的书名提示的那样,解释了物种的起源吗?
自诞生的那一天起,达尔文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理论就引发过很多争议:被曲解、被滥用、被否认,并且引发过一次又一次激烈的辩论。虽然今天的多数人已经不再相信生命是神创的产物,并接受演化和自然选择才是生命多样性背后的力量,但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认为,很多人,包括很多世俗的学者⸺哲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甚至生物学家⸺对演化和自然选择仍然存在误解。他们的思维中或许已经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但却仍然为一种变相的“创造论”和无法解释的“奇迹”留有一席之地。在《达尔文的危险思想》中,基于公认的科学事实和缜密的逻辑论证,丹尼特提出,演化是一个机械的算法过程,这种算法过程不仅决定了羚羊的速度、老鹰的翅膀和兰花的形状,也同样决定了心灵、意义、道德等一部分学者不愿意用演化和自然选择来看待和阐释的概念。丹尼特在书中没有把对演化和自然选择的论述局限于生物学领域,还将其拓展到了文化、语言、社会等生物学以外的其他领域,把对演化和自然选择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
一介平凡的影迷
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晚年最后的私人观影手记
创刊百年的日本权威专业杂志《电影旬报》1982—1987专栏集结
特别收录近60幅大师亲笔绘制的珍贵插画
从迪士尼、斯皮尔伯格、伍迪•艾伦、塔可夫斯基到濑尾光世、黑泽明……
妙趣横生的迷影生活记录,视角独特的世界影史切面
披露电影对个人动画、漫画创作的影响,道尽对电影的爱与憧憬
“一年看365部电影这个习惯,我保持了十几年都没有改变……这是我一边画漫画一边达成的纪录”——手冢治虫
“自从知道手冢治虫老师每天都看一部电影后,我也会尽量去看。”——知名游戏监督小岛秀夫
编辑推荐
“一年看365部电影这个习惯,我保持了十几年都没有改变……
这是我一边画漫画一边达成的纪录。”
手冢治虫以“漫画之神”地位享誉世界,狂热影迷的身份却可能少有人知。
在繁忙工作的夹缝中,他十余年来仍保持着平均每天一部的惊人阅片量。创刊百年的日本权威专业杂志《电影旬报》特邀手冢治虫开设了影评连载专栏,由此集结成书,60篇私人观影手记尽皆体现他广博的、对影像的见解,以及对电影无限的爱与憧憬。
◎ 来自“漫画之神”、动画导演的独特视角影评
手冢眼中的伍迪·艾伦是创意天马行空的一流“漫画家”,斯皮尔伯格站在当今电影界顶点但高处不胜寒,迪士尼和黑泽明则是心中的偶像标杆……扎实影史功底+观影感受锐评+脱口秀式吐槽,阅读体验堪比爽文。
◎ 妙趣横生的迷影生活记录
逢年过节时与电影为伴的孤独身影,相亲结婚的夫人也是电影同好的幸福缘分,漫画赶稿期溜去看片被蹲守的编辑围追堵截,IMAX、3D电影初体验的激动震撼……手冢一贯的幽默文风辅以近60幅珍贵插画,娱乐性十足!
◎ 多面手全才的视野与胸怀
不仅注目于过去的影史,也始终关注前沿技术潮流;鞭策从业者改善电影、动画、漫画现状,并对影像之未来心怀希冀;字里行间亦洋溢着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和关照,国际视野和人文精神令人感动,无愧于大师之大。
◎ 精致小开本,内外双封,锁线平装
正封为手冢制作公司独家授权的特别版插画,扣题原专栏名“看一看、拍一拍、放一放”;封底及内封插画活泼俏皮,“花式观影经历”跃然纸上。封面四色印刷,选用工艺美术级涂布纸印彩凝;内文为80g纯质纸,光洁顺滑,版式舒适,值得收藏。
内容简介
作为漫画家和动画导演的手冢治虫,每天的日程表都排得满满当当。即便如此,他仍立誓每年看足365部电影,甚至还“接单”了《电影旬报》专栏,哪怕“正事儿”截稿日近在眼前。这本忙里偷闲的随笔集,展现了手冢治虫广博的知识面、风风火火的迷影生活,以及对电影无限的爱与憧憬。从华特·迪士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伍迪·艾伦、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到濑尾光世、黑泽明……无论是动画、真人电影,还是带来视听新体验的“硬核技术大片”,字里行间都奉上了手冢兼具影迷和创作者视角的敏锐洞察、一贯的幽默趣味和深刻思想。此外,本书还特别收录了57幅杂志连载时手冢亲笔绘制的插画(原专栏名为《看一看、拍一拍、放一放》)。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我是什么生物。这本书试图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我不相信书本会给我任何答案——你也不应该相信这本书。我走出书房,走进荒野,尽可能回到了过去。”
作者亲身模仿獾、水獭、狐狸、赤鹿、雨燕的生活方式,写出了Being a Beast(《动物思维》),而在本书Being a Human中,作者也想通过某种方式(带着儿子,茹毛饮血,荒野生存),模拟重回三个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段:
①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3.5万到4万年前)——那时人类首次表现出了考古学家所说的“行为现代性”,那时的人,与土地和许多物种有着亲密、虔诚和令人欣喜的联系。他们活得很长,少有疾病,而且几乎没有人类暴力的证据。最早的人类艺术出现在欧洲南部的洞穴墙壁上,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艺术之一。作者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是最有利于人类繁荣的时代。“野蛮人”比起现代人,更快乐、更高贵。
②新石器时代(约始于10000年前)——人类开始管理土地,种植自己喜欢吃的果树。流浪者停止流浪,他们的地理世界变小了。他们不再需要了解大量的物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从对一切事物的敬畏和依赖转变为对少数事物的控制。人类开始被控制。他们必须待在自己的居住地,定居带来了政治、等级制度和法律。生命缩短,瘟疫蔓延。人类不再被季节的循环所推动,而是被供需所压制。编纂和束缚扼杀了思想。艺术中出现了窒息的痕迹。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开始变得无聊和痛苦。
③启蒙运动时期(17-18世纪)——启蒙运动继续并系统化了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革命。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和自然正式分离。作者认为,在那之前,一切都孕育着某种灵魂。启蒙运动将灵魂从非人类世界中清除出去。宇宙现在是一台机器,基督教思想的革命让人类被允许在一段时间内依附自己的灵魂。达尔文最终把它拿走了,让我们成为机器中的机器。
现在,将人类视为经济人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世界上只有物质,我们也只是物质。我们身处假定我们是原子实体的经济结构中,我们想知道为什么感到不快乐。我们是需要灵魂的,与自然有连接的人,我们能有的,是沉闷的、贬低人的自由市场辩证法。
这本书是一个人类尝试去感受这种联系。作者来到荒野之地,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与思考,将这种亲身地模拟过去人类历史中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出来。同时,作者将对人类历史的思考,融入了这种描述——我们什么时候发现“自我”的?这种发现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原子化、物质化的?我们在何时丢失了灵魂?!作者用亲身经历,强烈地批判了现代性,甚至批判了自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号召我们与自然,重新发生联结,找回生而为人的旧石器时代的灵魂。
-
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
◆19世纪末的德国,经济崛起却政治保守
◆“一战”后的德国,民族复兴的焦虑掩盖了魏玛宪制的脆弱
◆发现一个在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徘徊的韦伯
···
【内容简介】
他激烈批评俾斯麦和德皇保守的社会政策,却更失望于资产阶级的政治软弱;他在“一战”中出于德国利益稳步 推动“体面和平”的实现,却被自私的政治领袖葬送;他在魏玛制宪中期盼卡里斯玛威权领袖重振大国荣耀,却未料到纳粹主义的兴起……
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营造了一个神话,就是韦伯作为一个天然领袖被极度冷落了,但他们描绘的这幅伟人肖像是根本不恰当的……我的目标是根据对原始资料的谨慎分析刻画韦伯的政治人格,这不是一种片面的意识形态解释,而是力求描绘出韦伯的全部复杂性,包括他的内在矛盾与模棱两可。
——沃尔夫冈·J. 蒙森
现代有谁知道这个春天将怎么熬过去?首先是政治上,然后是财政上。一切都堕入了黑暗之中,如临深渊。最恼人的事情是这个“君主制”摊上了这个一个君主!(在柏林!)这些绅士理应免受伤害。但是还有什么办法?他们干下了一切丢人现眼的罪孽,让人爱莫能助。局面就是这么荒诞。
——马克斯·韦伯
···
【学者、媒体推荐】
尽管由于命运和环境的作弄,(韦伯)没有在政治方面享有显赫的地位,但这毫不减损他杰出政治家的本色,他的伟大就像一个没有手的拉斐尔,没有功绩但却有无限的潜力。
——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韦伯是)历来登上学术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之一。
——社会学家刘易斯·A·科瑟尔( Lewis A. Coser)
沃尔夫冈·蒙森详细重建了马克斯·韦伯的政治观点……尽管蒙森打破常规的观点引起了巨大争议,但他在学术史料上全面彻底的挖掘不容置疑。
——《美国社会学期刊》
蒙森这本著作的价值不在于重新发现了许多重要事实,而在于对散落各处的文献的仔细校订,系统性的分析,以及从民主和反民族主义者的角度对韦伯突出而敏锐的批评。
——历史学家克洛泽·爱泼斯坦(Klaus Epstein)
在浩瀚的韦伯二手文献中,认真研究“政治人”韦伯因而具有里程碑意义者,首推蒙森這本经典。
——著名学者钱永祥
···
【编辑推荐】
1、本书作者沃尔夫冈·蒙森是20世纪闻名于世界的德国历史学家,在英国史和德国史研究领域名声斐然,在韦伯思想研究方面更是首屈一指。蒙森生于史学世家,其曾祖父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因写作《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父威廉·蒙森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2、本书德文版甫一出版便在学界掀起巨大波澜,蒙森对韦伯极具争议性的解读,令这本书先是遭到尖锐抨击,之后逐渐获得普遍好评。许多学者赞誉蒙森“重新发现了许多重要事实”。
3、本书是翔实的韦伯传记,也是了解韦伯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文献。本书不同于大多数韦伯传记的“造神”倾向,其目标是根据对原始资料的谨慎分析刻画韦伯的政治人格,不是一种片面的意识形态解释,而是力求描绘出韦伯的全部复杂性,包括他的内在矛盾与模棱两可。在这本独树一帜的韦伯传记中,读者将发现一个全新的在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徘徊的韦伯。
4、这是一本韦伯传记,同时也是一本史料翔实、论述有力的德国政治史。本书从经济崛起却政治保守的19世纪末德国讲起,一直叙述到民族复兴焦虑掩盖了魏玛宪制脆弱的“一战”后的德国,几十年间诸多重要的德国政治家如俾斯麦、威廉二世、胡戈·普罗伊斯等轮番上场。
5、本书译者阎克文是马克斯·韦伯著作中文本译介的专家,从事相关译介工作近二十年,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韦伯著作中译本,半数以上出自阎克文的译笔。阎克文为本书撰写的译者序,详细阐释了本书的历史价值以及韦伯的政治使命。
6、著名学者、韦伯研究专家钱永祥应邀为中文版撰写导读。导读将韦伯所处的历史与政治环境及其思想对中国目前处境的借鉴意义一一详述,可谓情理兼备、发人深省。
-
木材与文明
一部以木材为中心构建出的人类文明史
重新评估木材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看木材的独特属性如何对我们的身体、思想、社会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内容简介
从在树林中筑巢的类人猿到依靠木材生火、搭建住所、制作工具和武器的早期人类;从车轮和木管乐器的结构设计,到纸张和印刷机的发明……人类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与木材的关系。
罗兰•恩诺斯结合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将木材与文明深度融合,重新诠释了人类史,让我们了解到木材的独特属性如何对我们的身体、思想、社会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木材为中心去看待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想明白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将前往何方。
★编辑推荐
◎独特视角下的人类文明史,挖掘长久以来被人们忽视的历史的另一面。 选取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被视而不见的“木材”,以木材为中心全面回顾人类的历史和文明。
◎为“万能”木材正名,重新评估木材在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信息量和知识点超多,延伸的领域极其广泛 。从木材出发,衍生谈及石、铁、玻璃、塑料多种材料以及与木材相关的学科和领域,如生态、地理、交通、建筑、城市规划、家具、乐器甚至军事领域。
◎对人类现状和未来的深刻反思和设想具有强烈的启发性。 能引发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的生活方式、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人类与树木的关系等问题。
★媒体评价
《木材与文明》完全是对人类历史和史前史的重新诠释,而且写得非常有魄力,一针见血……任何评论都无法与恩诺斯这本书的丰富性相提并论。书中关于煤和木炭、陶器、现代木制建筑、造船史、风车和水车、森林砍伐以及其他与木材有关的重要内容……值得每个人认真完整地读上几遍。——《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是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历史调查,它重新评估了木材在我们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试图帮我们修复与自然界的关系…… ——《卫报》
恩诺斯关注由树木制成的一切东西.....从伐木、木工到造船和造纸,都精确地进行了描述,细节着实令人着迷。——《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
到冬宫去
冬宫为何能在欧洲革命浪潮中屹立不倒?
这座舞台上暗藏着一个王朝国祚绵长与最终消亡的线索。
内容简介:
在俄国君主制最后的150年里,欧洲风云变幻,工业化迅猛发展,市民阶层崛起,现代政治思潮席卷各国,无不给罗曼诺夫王朝带来挑战。
正如君主制并非一成不变,冬宫及其广场也扮演着多种角色:它是皇室居所、帝国展示权力的舞台、匠人与建筑师的训练场、艺术品博物馆,也是首都市民生活的中心。在这里,君主与平民相遇,皇宫与城市交汇。
成千上万民众从各地来到圣彼得堡,成为宫殿的建筑工、建材供应商、差役仆从、守卫士兵、艺术家、文物管理员……他们与皇室成员一起上演着一幕幕精心编排的君主制大戏。而1917年,当布尔什维克占领冬宫,这座由人民搭建、打理、参演的舞台也最终由人民继承……
编辑推荐:
这是俄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奢华宫殿,也是一座巨型的历史舞台,这里曾上演:权力争斗、篡位政变、皇室丑闻、暗杀爆炸、化妆舞会、节庆阅兵……成千上万民众与皇室成员共同演绎这一幕幕精心编排的君主制大戏。
欧洲的革命年代,当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与杜伊勒里宫被焚烧,冬宫为何毫发无伤、屹立不倒?在舞台控制权的争夺中,一座宫殿如何从君主制的象征转变为公民国家的代表?
从皇室成员到冬宫的建筑工、供应商、差役仆从、卫兵、艺术家、文物管理员……全景式展现圣彼得堡的崛起与俄国君主制最后的150年。
评论推荐:
冬宫,这是一个权力登峰造极的公共空间,也是一个宫闱扑朔迷离的私人空间,它更是平凡人们透视不平凡人生的历史空间。从夏宫到冬宫,从彼得大帝到女皇伊丽莎白,再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他们看似宫廷和国家的主人,但是本书作者却告诉你:人民不仅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这些统治者命运的真正主宰者。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俄国史教授、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副理事长
这是一部既渊博又妙趣横生的空间文化史。冬宫是了解帝俄历史的一个独特视角。作为一个物理空间,它是君主的居所,是皇室展示财富与权力的舞台;随着人民逐渐登场,它又成为公民活动乃至政治事件的场所。我读的时候经常在想,希望能看到以类似手法书写中国建筑历史的书!
——陆大鹏《罗曼诺夫皇朝》译者
这是一项雄性勃勃且研究充分的著作,它以冬宫为线索,描述并分析了统治者与首都人民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它将政治、建筑和社会历史结合起来,揭示了皇宫作为君主统治工具的作用。书中有关于皇宫的建造、工匠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人口的增长及其与帝都的关系等部分,都有很有启发性。
——理查德·沃特曼(Richard Wortman)哥伦比亚大学欧洲法律史荣休教授
-
铁路与中国转型
作为现代性的一种象征,铁路自清末以来一直在中国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本书透过铁路系统的视角,考察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和转型,探讨铁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又是如何反过来塑造作为科层系统和经济系统的铁路。
在研究路径上,本书使用了“机构”这一概念,亦即从铁路机构的组织运作出发,研究了与之相关的技术、管理、市场、观念、政治、战争等不同面向的问题,从而构建了一种关于中国铁路史的综合性叙事。在这种“实践的”历史研究过程中,本书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断裂与延续、本土与外来、精英与民众等议题展开了富有启发性的讨论。
-
春山夜行
★韩松落首部小说集,以时光的松脂,裹住凛冽的西北
★跨越30年的传奇故事集,以悲悯之心观照时代罅隙里的野草闲花
★余秀华 李修文 张悦然 笛安 但汉松 张巍 隆重推荐
“我想写什么呢?其实并不复杂。不管当时还是现在,我想写的,始终就是一些画面和漂浮在画面上的凄怆感 。”
【内容简介】
《春山夜行》为韩松落首部小说集,也是一本是带着九十年代气息的、“私小说”式的小说集。这本书创作时间跨越30年,从带有一定自传色彩的《妈妈的语文史》到近些年作者打捞记忆写出的“农场故事”“世情”系列,都有着些许传奇色彩,为在时光中远去的边缘人立传,也留下了二十年前的西北世界的粗粝和温暖。
以悲悯之心观照时代罅隙里的野草闲花,包括但不仅限于拾荒人、异乡人、畸零人、浪人狂人,以及荒城与繁花,笛声与歌声,白月光与红薯炉……凡此种种,在《春山夜行》里聚成发光星体,这光芒足以把韩松落罩在“临时的神龛”里,成为中国当代小说谱系当中如此独特、无可替代的瑰丽样本。
——作家 李修文
这本短篇小说集里有一个广阔的世界,从祁连山脚下,到正在膨胀的城市,无不充斥着某种点到为止,自然弥漫的荒芜。他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但是杰出的作品就是在普通人的普通故事里表达出诗意。更何况,在《春山夜行》里面,你不只能读出诗意,还能读出独属于小说家韩松落的画面感与音乐性。
——作家 笛安
-
如此苍白的心
★西班牙当代国宝级作家哈维尔·马里亚斯代表作,引发欧洲文坛轰动,必读作家的必读作品
★罗贝托·波拉尼奥、萨尔曼·拉什迪、奧罕·帕慕克、J. M. 库切、余华、张悦然盛赞!
★余华特别推荐:“文学中叙述的力量的体现,把我们带向艺术和文学更加深远和宽广的地方。”
★一个自杀谜团,三段婚姻,三次等待与怀疑,三个有关等待和猜忌、爱和背叛的故事在小说结尾汇聚于一点
★关于秘密的碎片彼此折射,反映出整体,既竭力隐藏又期待被揭开,没有等待就没有秘密;关于传统婚姻、爱与背叛,层层包裹下解不尽的承诺困境
★“我认为,当下的欧洲文学中没有一本小说能够与之相比,没有任何一本我们时代的书对我产生过如此深刻的影响。真正的大师之作。”——马塞尔·莱希-拉尼茨基(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
★“这是一本充满秘密和怀疑之书,当心。”——哈维尔·马里亚斯
---------------------------------------------------
西班牙当代长篇小说经典杰作,以第一视角讲述新婚的隐痛以及对家族秘密的追寻探究。
多年前,我的家族里曾经发生过一件事。一位女孩成年以后,蜜月旅行回来没多久,她从餐桌上起身,走进浴室,站到镜子前,解开衬衫,脱下胸罩,用她父亲的手枪枪口摸索心脏的位置。
五分钟后,枪声响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场死亡牵扯出另一场死亡,一段婚姻下掩埋着另一段婚姻。
尘封四十年的秘密逐渐重见天日,而父亲终于向我提起了他的往事……
-
郁达夫短篇小说精选集
《郁达夫短篇小说精选集》共分三册。第一册《沉沦》,选取1920 年至1922年间,作者负箧东瀛开始小说创作至正式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创作的9篇作品。第二册《春风沉醉的晚上》,大致涵盖了作者归国之后,从1923年至1926年的一段四处流转的生活,共计15篇。第三册《过去》 ,则是1927年之后,以小说《过去》为标志,作者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创作阶段,共收录了15篇小说。以上三个时期,代表了郁达夫创作的三个不同阶段。
-----------
【编辑推荐】
★五四以来浪漫主义的先声,曾与鲁迅双峰并峙的大家。
★既是文学史上的重磅作家,也是可与当代青年无限共情的文学大师。
★三册精选,对应三个不同创作阶段,完整呈现一位文学大师的创作历程。
★《沉沦》: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同名短篇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春风沉醉的晚上》:第六代导演娄烨电影创作的灵感来源,无数文艺青年“走到天将明的时候”的文学出处。
★《过去》:郁达夫风格转变之作,被周作人称赞为是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的佳作。
★一位100年前中国青年的自我袒露。关于民族、性和郁闷,关于卷和躺,关于理想与现实,关于愤怒与无力……
★130*185mm小尺寸便携本,随手可读的文学经典。
★随书附赠趣味金句贴纸,文学大师竟是我“嘴替”。
-----------
【名人推荐】
★郁达夫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如今的青年男女也深陷其中。
——许子东
★我想向郁达夫致敬,并试图呈现出他的创作基调。他用一种非常私人的视角来写作。
——娄烨谈及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灵感来源
★郁达夫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
——郭沫若
★人人皆觉得郁达夫是个可怜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沈从文
★达夫是一个很健全的时代病的表现者。
——钱杏邨
★郁达夫是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大江健三郎
-
不动天坠山
一座山城的自我裂变,时空牢笼里的苟延残喘。
在被囚禁的世界里,侠义之心何处安放?
狂野幻想大唐风物,历史暗面悬疑诡谲
天文之学,机械之道,能否在追凶途中,一窥宇宙堂奥?
【内容简介】
武则天登基前,大唐遭遇了一场时空异变——天坠。
天坠之中,一座山城自我裂变,化为一模一样的十山世界,独立于整个大唐。
任何相同物质同处一山,所在世界都会彻底湮灭。
人们在时空牢笼里苟延残喘,无法回到唐土,看不到希望和出路。
万幸的是,侠士顾然进入了这个奇异的世界,身为外来者的他可在各山之间自由行走,给这个封闭的空间带来一线生机。
然而,当他被人做局染上污名之后,不幸沦为一件任人宰割的工具,甚至陷入一桩离奇的凶案,而案件的真相关乎整个世界的安危。
在精通天文机械之术的张昭昭相助下,在一场场险象环生的试炼后,凶手浮出水面,宇宙也渐渐展露真容。
【名家推荐】
作者梁清散创作的是一部科幻小说,却有意融入了武侠悬疑的畅快和紧张,字里行间更是充满了画面感,有着诡异惊人的视觉想象。小说中的人物一边追寻真相,一边积累了无数的思绪和情感,这让小说的结尾充满了力量和希望。看完后我甚至想知道作者是否会写下一部……
——《雄狮少年》导演 孙海鹏
《不动天坠山》是一本了不起的历史科幻。本书的背景是国人最为熟知的大唐,但梁清散通过扎实地史料挖掘,汪洋恣肆地科幻构想,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长安之外,探向粗犷与先进并存的边远山城,更通过一场时空畸变,展现了繁华盛世背后的另一种宿命。
——《天意》《天命》作者 钱莉芳
这是武侠的又一种可能性。像是一名侠客,穿着古装,背上背着类似圣斗士的箱子,放出来的则是机甲。小说有一种“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的感觉,让你觉得凉意侵人,毛发倒竖。行文不是丰腴的,而有一种瘦骨棱棱的触感。情节推进快速,间不容发,作者像在串一串冰冷光洁的珠子,把一个个惊悚的悬念利落地串起来,整体上很吸引人。一些设定很有想象力,我好奇地去查了是不是真有“米囊膏”这样的东西。
——作家、自媒体人 六神磊磊
见武侠在科幻领域生根发芽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不动天坠山》是一个庞大而繁复的“侠难世界”,所有的热血、义气在残酷的时空困局里更显荡气回肠。在这个悬疑诡谲的故事里,主角凭借艰难的求索,追寻着永恒的侠义心肠。
——《苏旷传奇》作者 飘灯
-
三体漫画
★正版授权:刘慈欣授权并监督创作,书里有刘慈欣写给本书读者的一封信。
★忠实改编:“考据式”漫改,死磕6年,扒出隐藏设定,补充海量细节。
★降低门槛:重点难点全部图解,让“小白”也能看懂《三体》故事。
★严谨科普:科学家全篇审读,保证知识可靠,修改多处硬伤。
★故事好看:360度深挖人设,故事更紧凑,可读性更高。
★修改bug:修改大量原稿错误,给读者一个更完善的“定稿版”。
★清晰护眼:16开,高白胶,极致还原色彩,弱反光不伤眼。
★首印特典:粉丝狂喜,收藏属性,错过只能等闲鱼。
—————————————————————————————————————
本书是《三体》第一部的漫画改编版,由刘慈欣授权并监督创作,书中收录刘慈欣写给漫画读者的一封信。本书通过彩色漫画,讲述了人类第一次与外星文明接触时看到的宇宙奇观,以及人类社会内部发生的分裂。全书耗时6年,近2000页画稿,通过严谨的考据,补充了海量未明说的细节。漫画版比小说版人物更生动、故事更连贯、理论更好懂,并修订了漫画原稿中的大量错误。这是一部科幻“小白”也能读懂的硬核科幻漫画,让人在轻松愉快中领略《三体》世界的壮美。本书采用16开高档纸环保印刷,弱反光更护眼。适合自己阅读,也适合送给亲友和小孩。
-
NPR 播客入门指南
无论你是谁、你的爱好是什么,总有一档播客适合你。在人人都能当主播的时代,播客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只要有一支麦克风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你就能够开启播客之旅。但如果你想要制作出品质精良的播客,则需要更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本书汇集了全球顶尖播客制作团队的制作经验,详细介绍了播客生命周期的4 个基本环节:想象、计划、制作、分享。除了幕后花絮、须知列表和解释说明,本书也带有互动功能。无论是打算当一个自食其力的单人主播,还是计划成立坐拥商业预算、为企业领衔制作系列节目的商业机构,请你把本书当成一本工具书,在制作播客时反复查阅、思考。
-
元代印刷文化与文学研究
本书立足于版本目录学,在调查并阅读数百种元刻本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出版学、传播学、书籍史、古典文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和理论方法,对于元代编选和刊刻《诗经》《楚辞》、汉魏六朝别集、唐人诗集、宋人别集、元人诗文集、历代诗文评著作、元代通俗文学典籍等书籍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梳理,动态地考察了这些书籍的印刷、流通、阅读、接受、传播的各个环节,探讨这些书籍的出版印刷与元代文学传统的建构、元代文学特色的形成、元代文学传播的之间的关联与互动,由此对于元代印刷出版文化的整体面貌、历史地位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和定位。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