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文化

  • 柏拉图书简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此译本由年轻的柏拉图学者完成,作为译著,译文忠实于古希腊原文且文笔优美;作为研究,文前题解、文中注释详尽而深入。目前国内虽然已有一种柏拉图书信的译本在先,但未加笺注,帮助有限。因此,这个译本可以称得上柏拉图书信研究领域的填空之作。

    译本在追求“信”与“达”的基础上,兼顾文本的文学价值。语言从容不迫,不紧不慢,稳步前行,既保留了古希腊原文雍容宁静的风度气质,读起来也晓畅明白,毫不缠夹。几可媲美另一部柏拉图译作,即吴飞老师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柏拉图的作品,除了对话录之外,还有十三封书简。这些书简是柏拉图实际写就,还是虚拟性的、类似于小说的文学创作,迄今仍是不解之谜。这些书简展现了柏拉图一生的行迹,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柏拉图与现实政治的关系,以及柏拉图对哲学的理解。

    本译本基于希腊文文本译出,同时吸纳多个英译本、法译本的注释,意在提供汉语学界第一部可靠翔实、可供研究者使用的译本。

    译者为每封书简撰写“题解”,说明书简写作的时间、语境、收信人身份,概述书简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并指出西方学界相关的研究和争议。注释部分极其详尽,广纳各家之说,涉及文本问题、背景考证、义理阐释等等,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文本。篇末另附有人名和地名索引,可供读者进一步查考。

  • 哲学分析教程

    作者:黄敏

    本书是为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而写作的分析哲学教材,主要讲授分析哲学中的核心部分,即分析方法。这是一部研究型的导论,通过仔细研究主要哲学家的方法论设计思想,系统地揭示了分析方法的哲学基础,从而表明分析哲学为什么是一种值得尊重的哲学形态。本书的写作突出哲学分析方法背后的哲学洞见,力图展示高度技术性的分析形式是如何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并起作用的。本书覆盖分析哲学的早、中期阶段以及理想语言学派,重点描述分析哲学中的弗雷格传统与罗素传统的建立以及发展。除了作为高阶读者了解分析哲学的指导性读物,本书也可以充当分析哲学核心文献精读课程的辅导材料。

  • 巴塔耶

    作者:[美]斯图尔特·肯德尔

    乔治·巴塔耶的生活是个悖论。因其与莫里斯·布朗肖、米歇尔·莱里斯和安德烈·马松、雅克·拉康和科莱特·皮诺的友谊而闻名,又因为与安德烈·布勒东和让-保罗萨特的争执而声名狼藉。作为公共生活的教父而闻名,就像尼采,伟大的隐士。因他匿名的色情小说而闻名。最出名的是他是那个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虽然他全部作品的不同部分仍然存在大量未知。 巴塔耶生活在反对中。他是生活在天主教国家的神秘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他激烈反对他的时代典型的知识分子潮流:超现实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法国社会学派,同时保留和整形他们的重要课程。实际上,从艺术到社会学、心理学、神学和经济学领域巴塔耶都做了重要贡献。他成为下一代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最有影响的话题。更重要的是巴塔耶引起了二十世纪思想和文学领域的后结构主义革命。 斯图尔特肯德尔提炼一个引起争论的作家的生活和工作,成为简明又丰富的传记,展现出巴塔耶及其时代的张力和矛盾。既吸引人又有可读性,对跨学科文化和知识分子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本书十分有价值。

  • 恶,或自由的戏剧

    作者:[德]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这是一部典型的记录西方近现代思想的源流和嬗变的思想家群传。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在此把“恶”描写成人类自由的一种可能,或者说,人类自由可以带来“恶”。本书不仅提示了一种社会风险,每个人对自己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在本书中,作者邀请读者做一次进入黑暗之心脏的探险之旅:思考的基点是伟大的神话——原罪,该隐和亚伯、约伯、普罗米修斯的原罪。然后是从古代和基督教征服恶的尝试(柏拉图和奥古斯丁),到霍布斯、格伦的限制策略,再到启蒙运动以降改善人类的失败的规划、诺斯替派的抉择,以及萨德、波德莱尔或约瑟夫•康拉德等近代人物笔下的恶,最后梳理了尼采的虚无主义,并以希特勒的世纪中黑暗的疯狂现实作结。

    在本书末尾,作者提出了对“恶”的正确态度:我们无法摆脱恶,但必须对它进行彻底叩问,弄清人自身是怎么回事。对此所作的思考也涉及另一些问题,如宗教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 好的爱情

    作者:陈果

    每个人都向往爱情,但是却少有人懂得如何真正去爱。

    多少情侣明明爱得死去活来,到最后却还是会分开。

    这是因为,我们能用一秒钟爱上一个人,却不懂得如何用一生去爱TA。

    复旦名师陈果,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好的爱情就是长久的爱情,而长久的爱情,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好的爱情就是爱一个人的全部,意味着你要去爱TA的每一面。一次又一次地爱上美丽的TA、糟糕的TA、能干的TA、失落的TA……

    好的爱情就是爱一个人的一生,意味着你要去爱TA的每个阶段。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年少轻狂的TA、风华正茂的TA、唠唠叨叨的TA、白发苍苍的TA……

    好的爱情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千变万化,又始终如一。

    翻开本书,感受爱情的艺术,让爱永远不会被时间打败。

  • 唐望三部曲

    作者:卡洛斯·卡斯塔尼达

    编辑推荐:

    畅销欧美五十年、新时代思潮的开山力作

    一位人类学家学习印第安巫术的奇特纪录

    一个关于心灵成长与自由意志的传奇故事

    唐望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完全的认知系统革命,他让我们认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一个永不止息地改变的世界。

    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卡洛斯•卡斯塔尼达在墨西哥沙漠偶遇印第安巫士唐望,从此踏上长达十年的心灵秘境之旅。这位接受理性训练的学者,跟随着唐望这位精神导师,重新发掘生命的力量和意义,进而反思主流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

    《巫士唐望的教诲》《解离的真实》《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以下简称“唐望系列”)记录了卡洛斯•卡斯塔尼达在1960到1970年间师从印第安亚基族巫士唐望•马图斯学习巫术的对话。

    1960年经朋友介绍,卡斯塔尼达在亚利桑那州结识了巫士唐望。在卡斯塔尼达的坚持之下,唐望将他收为门徒,逐步教他服食仙人掌科致幻植物“培药特”和“魔鬼草”,从而在各种奇怪的体验中,进入一个对生活及事物全新的认识体系,探寻到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也收获了诸多奇异的经验。例如,有一次他感觉到自己变成了乌鸦,而且能够飞翔,但他认为这些经验全是幻觉,可唐望却坚称这种感觉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验相同,是真实的。

    为了弄清楚亚基族的超凡的认知方式,卡斯塔尼达甘愿放弃原有知识体系的深造、身体力行地学习并接受唐望的训练。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他努力像该部落的巫士那样去生活,并将过程中,巫士与人类学家两种不同知识体系的思维交锋,忠实记录下来,这也构成了“唐望系列”的核心问题:卡斯塔尼达在服用印第安草药之后,所感受到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及感受到的世界又是终极的实在吗?抑或只是终极实在的表现方式之一?

    通过师徒之间的对话,读者将会对世界和生活有全新的认识,亦会明白如何再日常生活中发现和面对真实的自我,领悟生命的智慧,从而在跌宕起伏的现实中找到平衡与和谐。

    “唐望系列”自1968年在美国出版以来,取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几十年来长销不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连作者卡斯塔尼达本人也成了炙手可热的文化偶像,1973年3月5日,美国《时代周刊》将它的封面报道献给了卡洛斯•卡斯塔尼达,用长达六千多个单词的篇幅来阐述他的生平、作品和影响。”“唐望系列”早已跻身于新时代思想经典著作之列,并被誉为“新时代思潮的开山力作”。“甲壳虫”乐队的主唱约翰•列侬、垮掉派代表作家威廉•巴罗兹、电影艺术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以及天才诗人、“大门”乐队的吉姆•莫里森无不公开表态,宣称卡斯塔尼达的作品给他们带来了灵感和启发。中国著名作家史铁生也将唐望作品视为“灵魂伴侣”。

  • 中国传统色

    作者:郭浩 / 李健明

    《中国传统色》从中国古代汉语中重新发掘和整理中国古代颜色词汇,并以故宫文物提取的色谱对应,形成中国传统色的集大成,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古代汉语颜色意象图谱。

    中国古代汉语中颜色词非常丰富,而颜色词的丰富也代表了文化、文明的进化高度。从古代典籍、诗歌、绘画、雅乐等方面提取具有中国颜色意象的批量词汇,加以考据、引证,并回到当代语境的解读,特别是对应到故宫文物提取色的精确色谱,这本书将是一次打捞中国失落颜色的文艺复兴。

  • 强者的温柔

    作者:[古罗马]塞涅卡

    作为一位斯多亚哲学家,塞涅卡命运多舛,主张坚强、不动心、甚至冷酷。这是“斯多亚”的教导给人的最重要的启示:做一个傲然独立的强者。另一方面,塞涅卡的文字中也可以察觉出一种“温柔”:塞涅卡对于人间的痛苦,对于情感的狂野与细微之处,对于人性的普遍弱点等,有一种极为敏感的体察。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位灵魂的医生。塞涅卡最痛恨的是对于人的生命和尊严的侮辱与伤害,他对于残暴尤其不能容忍,不遗余力地痛斥声讨。这从本选集中所选的《论愤怒》、《论仁慈》、《论恩惠》等文字中可以清楚看出。

  • 德意志意识形态

    作者:[德] 卡尔·马克思 /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 存在与事件

    作者:[法] 阿兰·巴迪欧

    本书自1988年首版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当代哲学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著作,同时也让阿兰•巴迪欧成为今天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哲学家。《存在与事件》是巴迪欧对其哲学蓝图最全面的论述,他重新梳理了自柏拉图以降,经由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卢梭、拉康的欧洲哲学传统。在深度上,他的这个宏大的哲学蓝图足以与海德格尔和德勒兹的蓝图相媲美。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代表作。正是在本书中,巴迪欧提出了“数学=本体论”的命题,透过重新建立本体论来确立真理、事件、存在、主体的哲学地位,这可以说是近代哲学的全新开始。在左翼思想界,巴迪欧正成为今天思想界和学术研究之中不可绕过的一个环节。《存在与事件》的出版正式宣告了一 个数学本体论的巴迪欧的出世。他充分吸纳了康托尔的集合论,尤其是策梅洛-弗兰克尔公理化定理、哥德尔的集合结构理论、科恩的力迫法和对康托尔连续统的命题的证伪等数学思想,从数学的维度来理解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新了唯物主义的基底。本书讨论了西方哲学的关键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斯,黑格尔,卢梭,海德格尔和拉康等,充分体现出巴迪欧是如何受益于整个柏拉图以降的欧洲哲学传统; 本书清楚展现了巴迪欧全部哲学计划的视野及目标,也让我们能够理解巴迪欧之于当代哲学的重要性。

  • 无神论

    作者:[英] 朱利安·巴吉尼 (Julian Baggini)

    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经过深入思索和论证,自小接受无神论。在作者所在的西方,广义的基督教世界,几个世纪以来,几乎所有人理所当然地信仰上帝。可以戏仿苏格拉底的名言说,“未经审视的有神论/无神论是不可靠的”。作者以严密的逻辑、生动的语言和例证,为无神论提供了定义与肯定性论证,探讨了无神论者的道德之源和人生意义,破除了无神论同纳粹和苏联极权的必然联系。作者既反对激进的宗教又反对战斗无神论,其论证有助于澄清对无神论的一些常见误解,倡导人本主义。正如作者所说,本书为“各类读者,包括希望了解无神论系统性论证和解释的无神论者、认为自己事实上可能是无神论者的不可知论者,以及那些真诚期望理解无神论的宗教信徒”所写,是一本闪耀着思辨之光的优秀哲普图书。

    无神论通常被视为一种负面的、相当晦暗的信仰,表现为拒绝价值和目的,同时激烈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宗教。朱利安•巴吉尼在本书中首先驱除了围绕着无神论的错觉,表明没有宗教信仰的生活也可以积极、有意义、有道德。作者还直面20世纪无神论国家(如苏联)的失败,为无神论提出了一种思想基础。

  • 康德的世界

    作者:[德]曼弗雷德·盖尔

    在这部引人人胜的康德传记中,曼弗雷德·盖尔独巨匠心地将这位充满世俗智慧和人类智慧的哲学家的生活传奇与其存现代思想史和影响史上构成顶点的重要著作结合在一起。康德的世界是我们的那个应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现实的,冈为它清楚而明确地展现了我们今天面对的几乎所有雨要的精神挑战和政治挑战——从和平问题到可言和可思的界限,直到宗教的和政治的道德哲学家充满诱惑的救世许诺——并且尽尽可能地提出了,解决办法;与此同时,这个世界还指出了某些任何事实的捕述和解释都无法理解的东两:道德世界的道德准则。在这个道德世界中,全体公民都能享有自由和平等,而理性的法庭虽然赋予争论以权利,却不赋予战争以权利。设身处地地把握康德哲学的现实意义,就是《康德的世界》最大的心愿。

  • 爱之云梯

    作者:詹姆斯·莱舍 / 黛布拉·尼尔 / 弗里斯比·C.C.

    导言

    在《会饮》(Symposium)中,柏拉图(Plato)精妙地编撰了一组赞颂爱若斯的颂词,受到众多哲学家、神学家、诗人和艺术家的青睐,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公元3世纪,普罗提诺(Plotinus)根据《会饮》中的一些内容提出了太一(the One)流溢和回归太一的双向旅程学说。一些早期基督教作者跟随普罗提诺,将对话的“上升段落”解读为灵魂上升天堂的隐晦说辞。斐奇诺(Ficino)对柏拉图《会饮》的评注斐奇诺论柏拉图式的爱——柏拉图《会饮》之义疏.梁中和,李旸,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译者注(全书译者注统一使用星号注,下文再出现不再标注译者注,特此说明。),则向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诗人和艺术家介绍了普罗提诺关于爱与美的观点,并将“柏拉图式的爱”(Platonic love)这个短语引入日常语言。《会饮》中的观点和形象还出现在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福斯特(EMForster)的《莫里斯》(Maurice)、艾略特(TSEliot)的《鸡尾酒会》(The Cocktail Party)、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和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的《禁色》(Forbidden Colors)中。对话中描绘的场面和人物出现在很多绘画里,比如彼特•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皮埃罗•泰斯特(Pietro Testa)、阿斯穆斯•雅各布•卡斯滕斯(Asmus Jakob Karstens)、雅克路易斯•大卫(JacquesLouis David)、安瑟伦•费尔巴赫(Anselm Feuerbach)和约翰•拉法奇(John La Farge)等的作品里;此外,还出现在音乐创作中,比如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和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乐曲中。1969年BBC公司制作了《酒会》(The Drinking Party),其中的音乐《全为爱》(All about Love)以及摇滚音乐电影《摇滚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中都出现了来自《会饮》的片段。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将柏拉图对爱(erōs)或热烈的欲望(passionate desire)的理解视为其力比多(libido)概念的原型,而对话中爱是“永久地拥有善好的欲求”(desire for eternal possession of the good)的想法,本身就富有哲学趣味。然而,《会饮》展示出的各种兴趣尽管历经了两千多年,但还是存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每篇颂词之间的关系,《会饮》与柏拉图在其他对话中所表达的观点的关系,以及对话对后来艺术家和文学家之影响的本质等。本文集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考察。

    第一编《会饮》与柏拉图哲学

    2通常认为,《会饮》是一篇“中期”对话,它放弃了苏格拉底式对话的某些典型特征,而倾向于《理想国》(Republic)式的庞大理论建构。但是,克里斯多夫•罗伊(Christopher Rowe)在《作为苏格拉底式对话的〈会饮〉》(The Symposium as a Socratic Dialogue)一文中认为,《会饮》并不符合这种分类法,因为它似乎一方面包含苏格拉底式的灵魂学,另一方面又囊括了柏拉图式的形而上学。在此文中,罗伊讨论了这种明显的张力。他首先反驳了各种不同的\[特别是普瑞斯(Price)、弗拉斯托斯(Vlastos)和欧文(Irwin)的\]解释策略,然后提出,实际上柏拉图式的理念与柏拉图式的灵魂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不应该根据这一特征(柏拉图式的理念)的呈现预期那一特征(柏拉图式的灵魂学)的出现。接着,罗伊说明了为什么应该把《会饮》看作一篇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并深入探讨了这个观点在哲学上的影响。

    关于《会饮》的理解,更进一步阐释性的争议集中在对话各个部分的关系上。《会饮》是一篇充满奇妙构思的作品,它把专家、学者划分成两派,两派分别希望从哲学的和文学的角度给出解释。关于手头的话题,柏拉图为什么会给出这样一种演讲排序?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论述与他(非哲学的)同道的论述有着怎样的联系?在《苏格拉底之前的颂词在〈会饮〉中的角色——柏拉图的共同接受意见法》(The Role of the Earlier Speeches in the Symposium: Platos Endoxic Method)一文中,弗里斯比•CC谢菲尔德(Frisbee CCSheffield)考虑的是,柏拉图是否以“共同接受意见法”展开论述,即将“大多数人或有智慧的人接受的观点”作为他对爱若斯(erōs)之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基础。在评价了之前每个赞颂者对苏格拉底的颂词所做的贡献之后,谢菲尔德展示了苏格拉底是怎样转化、遗弃或(极其常见地)保留蕴藏在之前颂词中的缕缕真理的。谢菲尔德进而思考赞颂者之间达成的共识是否具备哲学的或论证的力度,并且得出结论:尽管众人的颂词有效地促进了对主题的探讨,但仍旧没有充足的理由把它们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共同接受意见(endoxa)相等同。

    在《〈会饮〉的柏拉图式解读》(A Platonic Reading of Platos Symposium)一文中,劳埃德•格尔森(Lloyd Gerson)论证了,不管统一论者或发展论者对《会饮》的解读是否正确,我们如果想解决阐释上的困惑,那么就一定要以超越对话本身的视域来打量和研究。格尔森举出了一个实例来说明,一种收获良多的解读策略要建立在接受柏拉图主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接受普罗提诺思想的基础上。3普罗提诺极其简明的阐释囊括了格尔森式柏拉图主义的核心观点,这一阐释在此文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并解决了很多阐释上的难题。格尔森进一步论述说,对此还需要更多的论证来支持,即在这些对话中存在一种被称为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我们需要对这些对话进行成功的解读。

    第二编解读柏拉图的《会饮》

    在《柏拉图〈会饮〉中的医术、魔法与宗教》(Medicine,Magic,and Religion in Platos Symposium)一文中,马克•马克弗伦(Mark Mcpherran)论证说,这三个论题将厄里刻希马库斯(Eryximachus)的颂词与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的、阿伽通(Agathon)的颂词联系了起来,并且最终与苏格拉底基于曼提尼亚的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得来的关于爱若斯的教义联系了起来。人们一般将厄里刻希马库斯的颂词理解为乏味学究的肤浅评论,但马克弗伦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柏拉图将一位著名医师的评论纳入《会饮》,是为了适用和拓展他那个时代的科学与宗教习俗,以便服务于新的和更高级的哲学。

    在此篇对话的诸多颂词中,美在经历爱若斯时所扮演的角色都充当了主要话题。在《柏拉图〈会饮〉中永恒的美和相适的幸福》(Permanent Beauty and Becoming Happy in Platos Symposium)一文中,加百列•理查森•李尔(Gabriel Richardson Lear)探究了美的价值,并引出了美与善好(good)的关系这个棘手问题。李尔认为,我们之所以看重美,部分是因为我们崇敬美丽的创造物,它们能赋予其创造者身后的纪念。当我们感知善好的事物是美的时,这便唤起了我们要永久拥有幸福的欲望。与美的遭遇激发了创造的活力,因为它直接与我们所欲求的不朽相联系。李尔主张,美是“恒定与自足的辉煌外显”(a shining forth of stability and selfsufficiency),是如此善好以至于被所有缠绵情欲的世人所珍视。

    相比于美和善好,苏格拉底自己的地位则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鲁比•布罗代尔(Rudy Blondell)与大卫•里夫(C.D.C.Reeve)的两篇论文对此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见解。在《紫罗兰研究:〈会饮〉中的阿尔喀比亚德》(A Study in Violets:Alcibiades in the Symposium)一文中,里夫利用阿尔喀比亚德(Alcibiades)提及的苏格拉底体内的德性“神像”(agalmata)——“雕像”或“形象”——来阐明苏格拉底的朋友和伙伴们到底能够理解他多少。里夫探讨了“神像”这个词的各种意义,以此来确定到底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认为苏格拉底体内拥有这样的“神像”。里夫开篇便提供了一个将“agalmata”这个词作为“神的雕像”的实质性说明,阿尔喀比亚德在多处对该词的使用似乎都隐含着这个意思,里夫认为,这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否认4以及他在对话中的大体形象是相冲突的。阿尔喀比亚德最终还是误解了哲学家的本质与地位。不过,“神像”这个词却恰当地表示了哲学家体内确实拥有的东西。因为“神像”原本就传达了通往神性的桥梁这种观念。因此,被阿尔喀比亚德所曲解的哲学家的真正本质并不是一种完全的神性,譬如哲学家的善好可以被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而是哲学家能够激发其他人走向哲学追问的神圣生活。

    在《苏格拉底处在“爱的阶梯”上的何方?》(Where is Socrates on the“Ladder of Love”?)一文中,鲁比•布罗代尔探讨了苏格拉底是否已经具有了真正的德性,或者还是仅仅开始着手寻找真正的德性。柏拉图体现了哲学家模棱两可的形象:一方面,他被刻画为在热切地寻觅智慧的人,他缺乏善好,并且欲求他所缺乏的善好;另一方面,他被刻画为已经实现了德性的典范。布罗代尔提供了一个关于上升步骤的说明,并且估计苏格拉底或许已然占有了哪一步。她最终得出结论:柏拉图不是依循一种次序,而是使用一种印象式的办法将苏格拉底置于所有步骤之上,以此来挫败我们试图把苏格拉底固定于某一步的企图。

    黛布拉•尼尔(Debra Nails)《落幕后的悲剧》(Tragedy OffStage)以对话最后一幕中苏格拉底为之辩护的奇特论点为开端,论点的大意是“同一个人可以兼长悲剧和喜剧”(223d25)。当我们将苏格拉底的论点运用到《会饮》中时,我们必须考虑是否以及在哪方面《会饮》可能已经对悲剧和喜剧做了处理。尼尔认为,悲剧—喜剧的特征与《会饮》的内容及“本质”关系不大,并指出对话真正的悲剧在于柏拉图《会饮》中刻画的人物“落幕后”的真实命运。

    在《柏拉图式的爱的德性》(The Virtues of Platonic Love)一文中,加布里埃拉•卡罗内(Gabriela Carone)问:如果真是这回事,那么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爱若斯时,苏格拉底对爱若斯的描述该如何来帮助我们理解爱之本性呢?卡罗内收集了一系列通常被提出来反对柏拉图观点的反对意见,并且论证:柏拉图的解释具有描述的和规范的两个方面。他关于爱若斯的理论拟定并因此表达了我们爱欲之经验的某些方面,同时它也寻求解释一个人如何能够既没有理解他的或她的爱欲之本性,也没有理解爱欲之真正的对象。

    第三编《会饮》、性与性别

    柏拉图的《会饮》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古典时期性行为和性别建构的理解,5由吕克•布里松(Luc Brisson)、安吉拉•霍布斯(Angela Hobbs)和杰弗里•卡恩斯(Jeffrey Carnes)所著的三篇论文为少男之爱(paiderastia,又译“娈童恋”)的本质(布里松)、同性恋背景中女性隐喻的作用(霍布斯)、《会饮》中关于同性性行为的观点对现代法律理论的影响(卡恩斯)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解。在《少男之爱与智慧之爱——柏拉图〈会饮〉中的阿伽通、鲍桑尼亚和狄奥提玛》(Agathon,Pausanias,and Diotima in Platos Symposium:Paiderastia and Philosophia)一文中,布里松阐明了古希腊男性性关系的实践,这对我们阅读与了解《会饮》是一个极其必要的背景。他认为柏拉图是在评论对知识的欲求,即智慧之爱(philosophia)的同性恋习俗。狄奥提玛的颂词对这种评论至关重要,她用“孕育”的形象取代了“传播”的形象,用“灵魂”的美取代了“肉体”的美。

    在《柏拉图的女性隐喻》(Female Imagery in Plato)一文中,安吉拉•霍布斯试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我们将柏拉图提出的哲人的孕育形象放入他文集中关于“女性”和“男性”形象的语境中,那么我们对这一孕育形象的理解就会被极大地丰富。有一种流行的女权主义观点认为,柏拉图盗用并最终遮蔽了女性,但霍布斯不赞同这种观点。对柏拉图的理解一旦到达某个程度,我们就会得知,他同时乐于接受作为男性的哲学家和作为女性的哲学家,因为性别在他的哲学阶梯中并不是关键因素。在文本中,柏拉图并没有明确地否定女性角色,他同时运用了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并以此说明我们应该把自己从不相关的文化约束中解放出来。

    在《法庭上的柏拉图——〈会饮〉对法律理论的惊人影响》(Plato in the Courtroom:The Surprising Influence of the Symposium on Legal Theory)一文中,杰弗里•卡恩斯评论了近来一些受到争议的、涉及同性恋的法庭案例[《罗默诉埃文斯案》(Romer vEvans)、《鲍尔斯诉哈德威克案》(Bowers vHardwick)以及《劳伦斯诉得克萨斯州案》(Lawrence vTexas)]。他在建构主义同性恋学说与本质主义同性恋学说——那些案例经常以这些学说为基础——的对峙中展开讨论,并评价了在何种程度上这可被认为是《会饮》的一份适当遗产。

    第四编《会饮》的回响

    最后这一部分探究了柏拉图的《会饮》对后来的艺术家及作家的影响。在《柏拉图〈会饮〉与古代小说传统》(Platos Symposium and the Traditions of Ancient Fiction)一文中,理查德•亨特(Richard Hunter)论证了《会饮》与小说之发展的紧密关系。他通过探究古代小说是如何使用和模仿《会饮》中的主题的,来阐明《会饮》与古代小说的关系。亨特认为,柏拉图的作品预示了后来的古代小说之形式和内容的发展。

    詹姆斯•莱舍(James Lesher)在《柏拉图〈会饮〉的一些著名后像》(Some Notable Afterimages of Platos Symposium)一文中鉴别并描述了大量由柏拉图的杰作《会饮》所激发的艺术作品。他同时提出疑问:在柏拉图的所有对话中,为何仅《会饮》有大量的6视像回响?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会饮》对话中的“爱”这一话题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在于对话中含有众多的戏剧性元素,在于苏格拉底和阿尔喀比亚德的形象极富感染力,在于对话缺乏清晰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信息故而未能限制其魅力。

    在《柏拉图〈会饮〉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回响——从布鲁尼(1435)至卡斯蒂隆(1528)》[The Hangover of Platos Symposium in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from Bruni(1435)to Castiglione(1528)]一文中,迪斯金•克利(Diskin Clay)贡献了一篇关于《会饮》融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文学之种种方式的力作。克利聚焦于皮埃罗•贝默波(Pietro Bembo)的《阿什罗》(Gli Asolani)、斐奇诺对《会饮》的评注即通常所谓的《论爱》(De Amore)以及卡斯蒂隆(Castiglione)的《朝臣》(Il Cortegiano),逐一说明了这些著作如何受柏拉图模式的影响,又如何转变了这一模式。

    大卫•K奥康纳(David KOConnor)所著《诗人雪莱与史蒂文斯笔下的柏拉图式的自我》(Platonic Selves in Shelley and Stevens)一文,探究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及其追随者在其诗篇中对《会饮》一文所做的回应。奥康纳认为早在雪莱(Shelley)翻译《会饮》的三年前,雪莱已然在其诗篇《阿拉斯托尔》(Alastor,1815)中预见到了诗篇与《会饮》之间游丝细密的联系。文中奥康纳依托上述两个文本解读了苏格拉底颂词中的一些核心观念。在苏格拉底对爱若斯创造性力量的价值强调中可见作为“自恋投射”(narcissism projection)——一个关键的浪漫主义观念——之必要元素的爱欲观念。同时,奥康纳通过信仰柏拉图主义的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探究了关涉自恋的主题,史蒂文斯最具特色的诗篇中充斥着上述主题。因此,雪莱与史蒂文斯可以被视为《会饮》最为审慎的读者和评论家;他们重视柏拉图式上升的意义,但更加强调自由的价值。

    詹姆斯•莱舍

    黛布拉•尼尔

    弗里斯比•CC谢菲尔德

  • 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畅销数百万册的文学经典

    ◎连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重量级作家阿来,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

    ◎以一个有先知先觉能力的傻子少爷的视角,讲述雪域高原上最后一个土司家族的崩溃

    ◎诗性灵动的语言 | 源自藏族民间传说的灵感 | 一个时代尘埃起落的寓言

    ◎阿来认可的独家定稿版,荣获茅盾文学奖20周年全新出版,随书附赠精美实拍卡片3张,还有限量阿来私章签章版

    -----------------------------------------

    【内容简介】

    一个声势显赫的藏族老麦其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越时代的预感能力和举止。在其他土司遍种罂粟时,傻子少爷突然建议改种麦子,结果鸦片供过于求,无人问津,大批饥民投奔麦其麾下,麦其家族的领地和人口达到空前的规模,傻子少爷也因此而娶到了美貌的妻子塔娜,并开辟了康巴地区第一个边贸集市。然而当傻子少爷回到麦其土司官寨后,一场家族内部关于继承权的腥风血雨却悄然拉开了帷幕……

    -----------------------------------------

    【名家推荐】

    语言轻巧而富有魅力、充满灵动的诗意,显示了作者出色的艺术才华。——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

    我相信,在阿来那里,写作是一件有神性的事情,一切听凭机缘的发生,机缘到来时,故事自然会从某个人的意识中探出头来,在世间流传。——铁凝

    《尘埃落定》的成功,与其说是叙事的成功,不如说是语言的成功,说到底就是诗性和异质性表达成功。——吉狄马加

    他的讲述是一场能指的游戏,以非凡的感性为他的世界的万事万物重新命名。那时,便是尘埃落定。——李敬泽

    凭借作为一个作家的定力、创造力和顽强的掘进精神,阿来既能够创造性地吸收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又能成功地摆脱来自拉美小说大师的影响,从而避免成为匍匐在大师脚下的爬虫。——邱华栋

    阿来的小说,充满一股“朴拙”之气,这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反技术”的。他的文字,在虚构的空间里自由地弃跑。简约、素朴、儒雅、诗性的语言,自然而不求绚丽,尤其是“拙”,拙”得老到而且敦厚。因此,这样的“拙”,也就难免不带着诡谲的、不时也会越出叙事边界的“禅机”。——张学昕

    与其说阿来擅长讲述的藏族生活,不如说他擅长讲述的是人生活在异质文化夹缝里的分裂、游移、不安和隐痛。——张莉

  • 剑桥海德格尔研究指南

    作者:(美) 查尔斯·吉尼翁 编

    《剑桥海德格尔研究指南(第二版)/剑桥研究指南丛书》主要收录了美国学界对海德格尔思想较近的代表性研究,收人的十四篇文章里除了第一篇的作者多洛泰亚·弗里德是德国汉堡大学哲学教授、第十四篇的作者朱利安·扬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哲学教授外,其他都是在美国的大学里教书的。指南的内容包括了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各个方面,海德格尔思想与胡塞尔、康德哲学以及神学等的关系,除此之外还颇多地涉及了海德格尔思想对一些当代问题——诸如心理治疗、深生态学、技术和虚无主义,等等——的启发,对了解英语世界的海德格尔研究以及海德格尔思想本身还是会有不少帮助的。

  •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

    作者:[德]海德格尔

    本书是德国著名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1927年在马堡大学开讲座课时的讲义。全书详细研究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问题、通过提出作为一切存在领悟之境域的“时间”,来回答引导着此在分析论的、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式的追问、使读者真正了解到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实事内涵与内在体系。

  • 逍遥游

    作者:熊逸

    一个坚定地鄙薄《庄子》的人如何zui终投向了《庄子》,一个真诚相信《庄子》的人又真的可以在现实世界里驾驭虚舟、逍遥往来吗?《逍遥游》从历史人物与《庄子》的爱恨纠葛入手,除了“ 务虚”地辨析《庄子》的要义,还“务实”地描述出一幅幅“当《庄子》遭遇现实”的冲突画面。

    这是一本充满思辨趣味的书,尤其适合那些怀有纯粹的思辨兴趣的读者。循着作者的分析脉络,我们会得到如zui精彩的本格推理小说一般的阅读享受。

    《逍遥游》还是一部丰富的文化史。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宏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地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社会科学的眼光,以当代的人文素养,反观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

    作者:(英) 约翰·埃德温·桑兹 (John Edwin Sandys)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西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

    .................................................

    本书第一卷自约西元前600年至约西元1350年,主要讲述希腊拉丁学术的发生、演变以及希腊、拉丁学术在拜占庭时期和西方中古时期的流布与嬗变。全书首先涉及荷马的史诗研究、戏剧及其他诗歌作品的研究、演说术与修辞学、语法学与词源学、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斯多葛学派、帕伽摩学派、帝国初世纪的文学批评以及古典晚期的希腊、拉丁学术等诸多方面,视野宏远,涵括诸端。在本书后半部分,作者把目光投向君士坦丁堡,对于古代到中世纪之间文献的传承、抄录和校勘进行细致整理和深度阐述,对拜占庭学术、9世纪的经典著作、早期经院学者及其经典著作、中古时期的文献考据等情况细细爬梳,使得枝蔓繁多的中古时期的学术发展脉络一目了然。

  • 我的思想与观念 :爱因斯坦自选集

    作者:[美] 爱因斯坦

    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对话,一本书认识真实的爱因斯坦

    ★英语世界广为流传的爱因斯坦通俗著作集,畅销60余年

    以1954年Ideas and Opinions为底本,收录爱因斯坦三个文集[英译本《我的世界观》(The World as I see it, 1934)《晚年集》(1950)《我的世界观》(Mein Weltbild, 1953)]中的重要篇目,及当时未出版的新文章,共计121篇,内容丰富详实,汇集爱因斯坦对人生、科学、文化、教育、战争、友谊及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显示了爱因斯坦豁达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挚关切。

    ★爱因斯坦亲自参与编选,汇集他从青年时代到去世前的文章精华,是认识和研究爱因斯坦的必读书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张卜天全新译作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豆瓣9.3分《大问题》9.1分《爱因斯坦传》译者张卜天忠实翻译,科学严谨,典雅流畅,重现真实的爱因斯坦

    ★你或许无法成为爱因斯坦,但可以像他一样独立而真诚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认识真实、完整的爱因斯坦,他不再是标签化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鲜活可爱的人。他既超然又悲悯,既尽责又幽默。从这一篇篇袒露心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天才首先是个独立而真诚的人,爱因斯坦是一个朴素的知识分子,一个深刻关心人类命运的世界公民。

    ★金句俯拾即是,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对话,近距离感受天才思想的深邃与浪漫

    ★耳目一新的炫酷设计,卡通形象突显爱因斯坦的睿智幽默,流动变幻的银增添科技时尚感,像爱因斯坦一样个性自由

    提起爱因斯坦,我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天才”“科学家”“物理学家”等冷硬的标签,对他本人和他的精彩思想却知之甚少。爱因斯坦真实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他是如何规划人生,如何看待世界的?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他的科学灵感之源是什么?爱因斯坦是如何在动荡的时代里坚持自我的?他怎样评价牛顿、伽利略、居里夫人、弗洛伊德、圣雄甘地?爱因斯坦给5000年后的人类的信写了什么?什么是相对论?E=MC2是什么意思?种种问题,你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我的思想与观念:爱因斯坦自选集》可以说是我们真正了解爱因斯坦这个“人”的入门钥匙。

  • 道家形而上学研究

    作者:郑开

    本书深入阐发、比较了古希腊哲学由物理学(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存在论)展开的逻各斯之路,启用了“道家形而上学”概念,以分析、论证道家哲学超越自然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梳理和考辨了道家知识语境中的“形名”“神明”这两个关键的细节,系统阐明了道家“知识论语境”的复杂脉络;分析了道家伦理学及其政治社会理论,阐明了以道家自然人性论和无为心性论为核心的、超越伦理规范的道德形而上学特征,并把道家哲学概括为以心性论为基础的、“精神高于物外”的境界形而上学。

    本书的主要成就在于:创造性地阐明了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并揭示了道家形而上学的内在脉络和理论;同时,从世界哲学史尺度的比较视野,深入阐论了道家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异同,广涉康德、尼采、存在主义、哲学阐释学和后现代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