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
-
道可道
这本书首先是一本更新换代型的《老子》读本。作者结合最新的考古材料和前沿海内外研究成果,以缜密的考据和分析破旧立新,把所有重要的疑难问题都推到了证据和逻辑所能达到的极限,并力图扫清每一个思维死角。
这还是一本充满思辨趣味的书,尤其适合那些怀有纯粹的思辨兴趣的读者。循着作者的分析脉络,我们会得到如最精彩的本格推理小说一般的阅读享受。
这还是一本丰富的文化史。作者以《老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宏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地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社会科学的眼光,以当代的人文素养,反观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 第1版 (2018年5月1日)
精装:页
-
不莱梅和弗莱堡演讲
本书收录了著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1949年德国不莱梅以及1957年德国弗莱堡所做的系列演讲。不莱梅演讲标志着海德格尔在经过战后审查以后,在哲学上重返公共领域,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主题则是海德格尔后期反复讨论的技术问题。海德格尔在这个系列演讲中第一次对技术问题作出了集中处理。讨论海德格尔的技术思想,这一卷是不可绕过的基本材料。弗莱堡演讲则包含着著名的海德格尔为弗莱堡大学建校500周年而作的“同一律”一文。
-
演讲与论文集
本书是海德格尔著作中值得重视的一部,法国的《读书》杂志甚至把本书选入“理想藏书•哲学类”(世界古今哲学)前十种,把它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哲学史上的经典相提并论了。
本书收集了十一篇文章,除一篇作于1936-1946年间,其余均为1950-1954年的作品。全书编为三组。第一组是对“存在历史”的“另一个转向”意义上的技术之本质、形而上学之终结问题的思考;第二组是对存在的“聚集”运作以及与之相应的本源性“思想”的思索;第三组的主题是早期希腊思想,是海德格尔对存在历史的“第一个开端”的探讨。
-
爱的悖论
编辑推荐:
爱是对自由的束缚吗?“自由的爱”意味着什么?在爱这一论题上,帕斯卡尔•布吕克内通过对旧道德和新观念的剖析,阐释了人们对于爱的不同理解,对爱和自由的真谛做出了精彩的论述。书中充满了警言妙语,通过《爱的悖论》一书,读者可以对婚姻和爱情的本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内容介绍:
爱将人连接,而自由使人分离。二者如何共存?这是今天所有恋人面对的两难境地。作者帕斯卡尔•布吕克内透过婚姻与爱情的各种变体,对浪漫激情与结婚的挑战,性解放与摇摆的忠诚,以及爱情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痛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剖析出爱的各种悖论,对爱这一永恒的话题作出了全新阐释。
-
辩护的政治
陈肖生博士通过系统分析罗尔斯的公共辩护理念,一方面试图一般地解决实践上的合法性危机问题,另一方面对罗尔斯的“政治学转向”、尤其是其晚期政治哲学提出一个详细的批判性阐释。他不仅提出了诸多有原创性的见解,对一些重要思想家做了有见识的批判性分析,而且有力地澄清了罗尔斯晚期政治哲学中容易遭受误解的地方。这部著作在总体上代表了国内年轻一代政治哲学研究者的最高成就,其论点、叙述和论证与国外某些同类著作相比也毫不逊色。
——徐向东
根据陈肖生博士的分析,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的“政治性”, 首先是以公共辩护原则为基础的“辩护性政治”。他认为,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可以说是在实践理性的新哲学基础上系统地重建了社会契约论传统通过公民同意为现代政治原则奠基的努力,书中澄清了许多对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误解。这一阐释思路,不仅系统阐发了罗尔斯的政治哲学思想,也对我们如何观察宪法、最高法院、定期投票和代议政府结构等现代政治体制提供了新的出发点。
——李 猛
-
中世纪晚期的认知理论
此书为著名中世纪哲学研究者、科罗拉多大学哲学教授罗伯特·帕斯诺关于中世纪晚期认知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品。本书着重梳理了中世纪晚期(1250-1350)的哲学史流变与发展的脉络,是该领域最杰出的研究作品之一。作者集中探讨了在中世纪晚期得到广泛关注与讨论的“认知理论”,并指出,占据当下心灵哲学与知识论领域主流地位的议题,例如意向性、心理表征、怀疑论以及实在论等等,在中世纪晚期也引发了激烈的辩论。作者通过解读托马斯·阿奎那、彼得·约翰·奥利、维威廉·奥卡姆等数位关键的中世纪哲学家的作品,试图全面地分析与展示他们关于认知问题的论点与见解。
-
尼采,自由精灵的导师
这本书收录了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者埃利希·海勒的十篇重要论文,从各个角度阐释了尼采的重要思想,也提出了作者个人在尼采研究方面的观点。全书围绕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重要著作中的核心观点,他对于艺术的态度,以及他与布克哈特、歌德、里尔克、叶芝、维特根斯坦等思想家在智识上千丝万缕的交互与共鸣展开论述。尼采认为他的哲学打破了所有传统思想的框架,重新估量了现有的价值体系,而后世对其哲学的理解和阐释也是对其哲学本身的批判与超越。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上,海勒发掘了尼采真正的重要性,进而对特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混乱、焦虑和创造进行了理解。
-
功利主义
本书是20世纪后期英美学术界研究功利主义的代表性著作。
今天,功利主义正处于这样一种境地:其讨论者日益鲜明地站在对立的营垒中,进行直接而尖锐的争论,或批评之,或为之辩护,中间的公允已越来越不可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约翰?罗尔斯提出的正义论。罗尔斯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一种契约论伦理观,以对抗此前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这一理论的提出使哲学家、法学家和政治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于功利主义的观点,决定对它是取是舍。
在为它辩护的人们中,许多人意识到必须对这一理论的古典形式作必要修正,使之能避开某些严重的批评。本书作者之一斯马持就属于这一流派。另一方面,反对者也不得不考虑是站在契约论一边来反对它,还是以某种其它理论为依据。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威廉斯,其观点代表着从怀疑论立场对功利主义的批评。
本书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国内曾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
-
实践现象学
本书是一封邀请函,邀请读者怀着赤诚初心,以现象学的态度追问我们专业和日常生活的意义。作为一种质性研究,现象学始于哲学传统,不断吸引着人文科学和专业实践领域的人士用其方法进行探究。而本书的目的,便是引领读者真正“做”现象学研究,去践行现象学研究和写作。
马克斯•范梅南在本书中凝练了其方法论上的创新成就,阐释了“实践现象学”的三个方面:哲学方法、人文科学方法和语文学方法。他用严格、深刻而不失平实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扎实的方法指导、丰富的研究案例和动人的现象学文本范例。同时,他梳理了现象学思想传统,对现当代主要哲学家和人文学者的现象学作品进行引介。对于实践现象学而言,这些作品的首要意义不是提供既有理论基础,而是为探索生活现象和事件的原创研究提供洞见。由此,读者能够辨别实践现象学的独特性,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原初意义上的现象学研究。
除了在教育学领域,范梅南的现象学还在护理学、医学、临床和咨询心理学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拥有现象学的方法敏感性,对日常生活也有莫大的启迪作用。如果你对人类经验保有好奇之心,想学习探究经验的方法,不妨翻开此书,开启实践现象学探究之旅。
-
正义与幸福
“正义”与“幸福”是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关键词。本书集中呈现了作者十年间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本书,作者试图证明在当代语境下正义与幸福的概念关联:现代政治社会是一个合乎权利的秩序,而非合乎自然的秩序,在价值多元主义的背景下,如果想要成就一个完整的社会,就必须在政治社会的层面接受正义原则的安排,在伦理共同体的层面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前者确保个体在制度上不被羞辱乃至赢得自尊,而后者则承诺安全性、确定性、可靠性乃至幸福本身。在上述问题意识的指引下,本书进一步探讨了当代自由主义的家族内部纷争,并与社群主义、共和主义、保守主义展开对话,为这个亟需政治共识和想象力的时代提供一种思想上的可能性。
-
葛兰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学界对马克思主义语言学思想研究的深入,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重要代表人物葛兰西的语言观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书从语言学视角,对葛兰西霸权思想的由来、核心概念的语言学意蕴、葛兰西语言观与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之同异比较、对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等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的见解。这些探讨有助于发现一直被忽视的葛兰西霸权思想的语言之维。
-
向死而生,活在当下:濒死体验死亡哲学课
本书是英国重症监护室医护佩妮·萨托利博士在护理濒临死亡病人过程中,经过20多年案例观察和采访等,在濒死体验领域对死亡进行探索的一本人生智慧书。濒死体验和人们临终心理一样,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近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一直都在进行。书中通过对数十个濒死体验者的案例研究,以及他们讲述的那些令人震撼的经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死亡,并能更平静地面对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死亡。人人终有一死,生命不过是向死而生。相信本书会激励读者更好地活在当下,并启发读者对如何过好这一生的深刻思考。
-
哲学的指引
如何控制自身的欲望?如何应对职场关系?
普通人是否需要掌握前沿科技?
金融危机时如何处理财富?
抑郁、愤怒时应该怎么做?
孤独是不是坏事?
如何战胜残疾与精神疾病?
如何看淡生死,做个坚韧不拔的人?
作者结合西方哲学、遗传学和演化生物学知识,鼓励我们用科学理解世界,用哲学指引生活, 分清哪些事必须坚持,哪些事必须放弃,保持开放的心态。跟随古罗马智者爱比克泰德学习斯多葛处世之道,能解答21世纪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媒体评论】
可读性非常强,用好懂的文字、哲人对话和许多历史轶事给人以启迪。
——《华盛顿独立书评》
马西莫·匹格里奇为所有立志成为新世代马可·奥勒留的人写了一本很棒的启蒙书。
——认知心理学家 唐纳德·罗伯特森
本书证明了以下三点:一,斯多葛派思想在今天依然适用;二,斯多葛派的智慧能用生动的文字来表达;三,作者天赋异禀,将哲学转化成抚慰人心、提升自我的文字。
——《谷歌时代的柏拉图》作者 丽贝卡·戈尔茨坦
【编辑推荐】
★ 科学用来理解世界,哲学用来指引生活,写给21世纪的《沉思录》。 纽约城市大学哲学教授/生物学家,结合遗传学、演化生物学知识,与罗马智者展开一场跨时空对话,汲取斯多葛 (Stoic)处世哲学,用科学/哲学解答当下生活难题。
★ 话题多元,紧贴现实,既是生活指导手册,又是哲学箴言录 以斯多葛派智者语录开篇,从世界观、人生价值、爱情、家庭、职场,聊到理财、 旅游安全、减肥、残疾、孤独与抑郁、临终关怀,哲学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
★ 实用又有启发性,带你亲身体验一种古罗马哲学生活 。作者结合亲身经历,探讨在信息时代如何随时体验古罗马哲学生活。书后包含【实用主义12守则】,马上动手,自我提升。
★ 哲学版的《自控力》,让我们掌控生活,做自己的主人。斯多葛派曾培养出“哲学皇帝”马可·奥勒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思想家蒙田、哲学家叔本华,并影响了克林顿和奥巴马两位美国总统。它鼓励我们尽可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听天由命,更要尽力生活。
-
尼采思想传记
时至今日,尼采思想仍然是西方哲学史、文学史、思想史上无法绕过的一个难解之谜。其核心观点也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价值重估的社会观点,永恒轮回的宇宙规律,作为人类理想的超人学说,作为历史解读的权利意志。
《尼采思想传记》从尼采酷爱的音乐着手,依据他生平的重大事件与著述顺序,清晰地展示其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主旨,最后以提示其思想对后世之影响收束。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没有在书中掺入自己的“微言大义”,也不怎么做出“补正纠偏”,而是以尼采的思想发展为红线,辅以对其思想形成有特殊作用的生平材料,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翔实和生动的尼采思想史。
-
仿制药的真相
仿制药是在品牌药专利到期之后,合法仿制出来的廉价版本。据称它的成分、效果与品牌药几乎一样。仿制药的广泛应用被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的进步”。
如今,仿制药占据了药品市场近90%的份额。但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它是充斥着不守信用的造假者,还是不乏确保品质的折扣商?
凯瑟琳·埃班对仿制药覆盖全球的产业链进行了历时十年的调查,揭示了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及其给全球公众健康带来的可怕风险。通过采访举报人、调查员、医务人员,梳理美国药监局数千页机密文件中的海量信息,埃班曝光了一个欺诈猖獗、伪造数据的行业。企业管理者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规避几乎每一条安全生产原则。而病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服用这些药物,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后果,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孤立的,仿制药产业可谓是全球化的终极试金石。凯瑟琳·埃班这本惊心动魄的纪实文学将引领读者见证一项公共卫生领域的创举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场骇人骗局。
-
越秀碑刻
《越秀碑刻》是研究岭南金石的一本专题性图书,收录广州市越秀区碑刻一百方,分宗教、学宫、祠堂、名胜、墓志、其他六大类别,以图、文、考略的形式著录。图,即拓本或照片图录;文,即释文玉并加标点;考略,即简略的考评与研究文字。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广州市越秀地区所存金石的现状况以及内容,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价值、文献补充价值、书法研究价值、文学欣赏价值等。
-
求索秩序
作为《秩序与历史》系列终章的《求索秩序》,通过对柏拉图、赫西俄德和黑格尔的深刻分析,集中阐明了前几卷中关于超越的经验。沃格林致力于在此书中完成“在众多现代科学的视域下重述人性”的目标,并借此抵挡当下时代让人的生存产生畸变的各种力量。
由于沃格林的突然离世,《求索秩序》的论述未能充分展开,但是理论框架已基本完成。这本总结性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沃格林作为20世纪重要哲学家的地位;同时,它也为读者自己对秩序的求索提供了一种典范。
★ 五卷本《秩序与历史》终章,沃格林的绝笔之作
★ 直指现代混乱的哲学求索,反思性批判的学术典范
当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并不是哈贝马斯和罗尔斯,而是沃格林和施特劳斯。——詹姆斯•罗兹
思想者的真诚首先在于,随时准备推翻自己的定见从头开始!出生于自由思想之家的沃格林的“史稿”,不同样(且首先)在冲击西方学界近两百年来的启蒙传统观念吗?——列奥•施特劳斯
现在所谓的社会科学中的解释学转向,沃格林从开始学术工作起就已经在践行了。——于尔根•格布哈特
-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这本书是加德纳教授所撰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中型导读。康德专家保罗·盖耶誉之为“二十多年以来所写的最佳导读”,韩东晖先生谓其“非常出色,篇幅不大,但要害处决不放过”。这本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康德生平和《纯粹理性批判》背景的介绍,最后部分阐述了康德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两个部分,一个承前,一个启后,写来要言不烦,错落有致,把康德哲学的来龙去脉说得十分周到,颇见作者的思想史功力。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核心。加德纳大体遵循亨利希-艾利森的解读路数,与斯特劳森-盖耶的不同,基本上反映了英美康德学界的主流见解。
-
撼动世界史的思想家格斗
从中学生到上班族都爱听的4堂趣味哲学课!
如何用思想改变世界?且看哲学家的一招一式!
---【内容简介】---
18世纪,欧洲战火不断,哲学家康德在安静的小镇散步,脑中却在激烈搏斗:怎样才能终结战争?不是终结一次战争,而是终结一切战争。康德把想法写进一部大书,同时忍不住自嘲:这也许 只是一个哲学家的美好梦想。然而几世纪之后,他的梦想化身为联合国,在海湾战争等战争中发挥作用——康德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一股国际上的重要力量。
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笛卡儿、尼采……哲学明星们可不只会在咖啡馆空谈,他们用思想的拳头打造了实实在在的历史。
4天里的4堂哲学课,把哲学与世界史两条线索拧在一起,聊聊那些关于自我、关于人类的话题:法律与正义、战争与和平、理性与感情、“我”与世界。这部小书会帮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从各国政治制度、霸占头条的国际新闻内在的哲学逻辑,到“我是谁”这个经典的困惑。
来,跟着天才教师茂木诚观摩哲学家们的直拳勾拳过肩摔,通过他们的一招一式,看思想如何改变了这世界!
---【编辑推荐】---
1. 哲学家是思想上的大力士,拳拳到肉打出世界史。
哲学结合世界史,让你看到“文弱”的哲学家如何改变了世界!笛卡儿如何扭转了人对世界的认识?康德如何为联合国的形成奠基?……假如没有这些哲学家波的热血格斗,世界可能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
2. 从中学生到上班族都爱听的4堂趣味哲学课,好看又好懂的哲学入门书!
◎哲学很抽象?这本小书把哲学放在历史的剧情里,让哲学像传奇故事一样跌宕起伏;
◎哲学很“高冷”?作者茂木诚是把大量高中生送入名校的天才教师,这本书采用课堂问答的形式,由他用大白话耐心为你解惑;
◎哲学难入门?通过理解哲学家思想背后的故事,立马和他们混熟,简直可以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笛卡儿、尼采等哲学明星谈笑风生!
.
3.你看到每天的新闻,但你真的“看到”了吗?拿出4堂课的时间,看到世界的纵深。主题覆盖政治、战争、宗教、自我——“美国的正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用道德和理性两种视角看核武器、基因工程,会看到什么?……4堂课带你看穿新闻大事件背后的思想交锋,理解这世界的逻辑!
-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和尚能算命吗?如何用佛教理论将一位正在向你推销开过光据说能转运的佛像、法器的“高僧”怼到无言以对?——放生就一定能得到福报吗?当一群大妈手提各类生猛海鲜准备在公园绿地里开一场“水陆大会”的时候,你如何有底气地向她们侃侃而谈:“大妈,其实你们的行为并不符合佛教的某某说法……”——禅宗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的理论从哪里来,它的宗旨又指向何方?当你的朋友向你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禅宗小感悟”牌鸡汤时,你如何给它撒上一把名为“理性”的胡椒面?
作者相信,一切看似高深莫测的学问,都能通过逻辑和理性来一一厘清其脉络。佛学这门深深写入中国文化基因的学问,它的发展与流变是怎样的?当我们说出“有缘”“报应”这些来源于佛教的词汇时,它们本来的意义是什么?从白马驮经的竺法兰到为求真经不惜“偷渡”的唐三藏,驱使他们的动力究竟是对宗教的虔诚,还是对知识的渴望?佛祖当初究竟说了些什么,让一代代高僧和佛学家从中推出了一个逻辑严谨却又光怪陆离的佛学世界——想成佛就不要做善事?因为“一念三千,十界互具”,所以导人向善的佛陀本身却“性具善恶”?不守戒律,不念佛经,呵佛骂祖,反而能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我们本着“严守逻辑,科学抬杠”的务实精神,对一切有关佛学的问题,都一一追问到底。
在初版后的几年中,作者林欣浩老师对本书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大量删改了第一版中趣味性不强、自己不满意的段落,并融入了近年来对哲学、佛学的最新思考成果。修改幅度较大,无论对上十万老读者,还是对初次接触本书的新读者,本书都是值得珍藏的经典读物。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