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
-
学术研究方法论
1803年出版的《学术研究方法论》记录了谢林1802年夏季学期在耶拿大学的讲授课内容。这门课程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和关注,谢林从他的“同一性哲学”立场出发,不仅阐发了“科学的整全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哲学的本质”等经典哲学问题,而且深入讨论了学术机构的“科学使命和道德使命”以及学术机构内部的各门科学之间的有机关系。这些思想对于威廉•冯•洪堡(1809年筹建柏林大学)的现代大学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就此而言,谢林的《学术研究方法论》(1803)和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1794)、康德的《系科之争》(1798)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在这部讲授录里,谢林尤其阐发了从事哲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本书和谢林的许多著作一样,同时发挥着“哲学导论”的作用。
本卷亦收录了谢林于1802年发表的几篇重要论文,即《论自然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的关系》、《论哲学中的建构》、《论哲学视域下的但丁》。这几篇论文涉及的问题与《学术研究方法论》相互呼应,更全面地展示了谢林的“同一性哲学”的思想。
-
论物体
《论物体》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588-1679)的一部专论其物体哲学或自然哲学的著作。该著最初以拉丁文写成,于1655年出版。1668年,该著作为《霍布斯哲学著作全集(拉丁文版)》第一部分的内容予以再版。1839年,威廉·莫尔斯沃思将其翻译成英文,作为他所编辑出版的11卷本的《托马斯·霍布斯英文著作集》的第1卷出版。霍布斯不仅对译著进行了修订,而且还对原著进行了增补,甚至重写了其中两章。因此,莫尔斯沃思强调说,英文版《论物体》表达的“完全”是“作者自己的观念和意思”。本书就是根据这个英译本翻译出来的。
霍布斯是唯物主义第二种形态即机械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物体观是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因为按照他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的唯一对象是物体,而物体有两类:一类为自然物体,一类为国家。据此,霍布斯将其哲学区分为两个部分:“自然哲学”与“公民哲学”(公民哲学又细分为“伦理学”和“政治学”)。在《论物体》这部著作中,霍布斯在对其哲学的一般原理做出阐述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他的“自然哲学”,其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
《论物体》主体部分共分4篇30章。第一篇“计算或逻辑学”共6章;第二篇“哲学的第一根据”共含8章;第三篇“论运动与量的比例”共10章;第四篇“物理学,或自然现象”共含6章。
-
双性人巴尔班
1868年,位于巴黎贫民区的医学院街,一间简陋、肮脏的阁楼,一名男性自杀身亡,旁边放着一本自传的手稿。1
897年,这本自传以《阿莱克西纳·B的故事》为名,被一名法医学家编辑出版,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位生活在黑暗之中的双性人的故事。这部双性人的自传以感情充沛的笔调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孩经受的折磨和动荡,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男性绝望的苦涩。
1978年,在研究性史的过程中,福柯发现了这名“声名狼藉者”的生活。福柯把这部自传连同那些讨论“真实性别”所依据的医学和法律文件一同编辑出版,并附上一篇重要导读,阐释了双性人的身体如何成为话语/权力管控的对象。福柯借助“无确定性别”的快感概念,回应了19世纪以来医学和司法要求确定“真实性别”的做法。
-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全五冊套書)
一個人如果停止思考,就失去身而為人的資格
一個國家如果放棄哲學,就放棄了成就偉大的條件
什麼是哲學?如果要給一個最簡單的答案,那就是:「人對於自身處境的反思」。
當然有些人想得比較淺,有些人則想得比較深。相較於一般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學,哲學家的所思所想就更為深邃,他們的哲學不僅是對自身處境的反省,更是對於所屬時代的回應。
如何讓自己的思考更深刻、更周全,這有賴於哲學的訓練。
法國自中學階段即重視哲學教育,其目的不在於把學生訓練成專門解答問題的機器、把學生教育成順服的國民,而是要養成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將學生培養成懂得批判思考的公民。《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系列是翻譯自法國高中的哲學教科書,中譯本分為五冊出版,主題分別為:政治、道德、主體、文化、理性與真實,其中又以主體哲學為核心。
主體是「思考的存在,是感知的基礎,也是行動的起源」。(第三冊)由此出發,我們將發現:
──我們是認識的主體,我們會意識到自己理性能力的限制,而追問:我能知道什麼?如何區別真與假?(第五冊)
──我們是道德的主體,我們要追問:我應該做什麼?什麼是善?什麼又是惡(第二冊)
──我們是政治行動的主體,我們可以期望什麼?這裡要問:國家的角色是什麼?公民的角色又是什麼?(第一冊)
──我們所在的共同體是一個文化主體,我們如何理解所屬共同體的語言、藝術、宗教與歷史?如何與不同於自身的文化交往共處?(第四冊)
出版《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並不意味著我們主張將法國的哲學教育「移植」、「照搬」到台灣來,而應該是一種文化視野的參照。「原來別人是這樣做的……,那麼我們台灣可以怎麼做?」這才是我們想問的問題。
正如同柏拉圖在《理想國》的「洞穴寓言」所說的,人們必須掙脫在洞穴裡的鎖鏈,到洞穴之外看看外面的風景,才能對自身的處境有更深入的反省與思考。
哲學思考是公民素養最重要的一環,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可能期待哲學家皇帝降生,但我們可以期許我們的國家是哲學家的國度,讓這個國家的每個人都是懂得思考的公民,在路上遇見的都是哲學家,彼此可以經由意見的交換,共同謀求幸福的生活,這是偉大的共同體的繁榮景象。
康德在〈答「何謂啟蒙?」〉這篇文章的開頭曾說:「啟蒙是人之超脫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期盼本書成為我們鍛鍊思考的磨刀石,成為我們自我啟蒙的開端。
■ 本書五冊重點討論課題如下: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探討政治的哲學之路》
政治哲學導論╱社會╱交換╱國家╱正義與法律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思考道德的哲學之路》
道德哲學導論╱自由╱義務責任╱幸福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3:我能夠認識並主宰自己嗎?──建構自我的哲學之路》
主體哲學導論╱意識與無意識╱知覺╱他人╱欲望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4:文化是讓人脫離本性還是實現本性?──思索文化的哲學之路》
文化哲學導論╱語言╱藝術╱勞動與技術╱宗教╱歷史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5:人認識到的實在是否受限於自身?──探索真實的哲學之路》
理性與真實╱理論與經驗;論證╱詮釋╱生命;物質與心靈(精神)╱真理
-
伊西斯的面纱
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出那句著名的箴言“自然爱隐藏”,到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以“存在”和“解蔽”的方式对这句话进行解释,《伊西斯的面纱》对自然的秘密这一概念的讨论涵盖了近2500年的历史,从揭开面纱这一隐喻的角度追溯了人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
异端
如果所有人都站到了你的另一端,如何证明你是对的?
这有一本有趣又深刻的哲学漫画,送给偶尔也想特立独行的你。
以1600年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为开端,本书带我们游历了1646年的巴黎,1650年的剑桥,1670年的海牙,1686年的汉诺威……穿越回哲学诞生现场 ,哲学家一点没有课本中的架子,而是念着幽默的台词,奔波于一个又一个极富创意的分镜。跟随他们,我们得以发现异端用真知对抗教会、皇室的过程,围观思想者彼此会面、辩论的战况,更见证了许多改变历史、开启时代的关键时刻:
伽利略偷偷拿起望远镜,宇宙的图景发生了改变,地球“开始转动”;
笛卡尔逐步证明“我思故我在”,人变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认识的疆界被拓宽;
洛克和霍布斯就国家的理想形态展开对垒;斯宾若莎用无神论进击教会
……
被当成异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而为人却放弃了思考的权利。
《自然》《出版人周刊》鼎力推荐※精装全彩印刷※“前言评论”年度独立图书
一本让人爱上哲学的搞笑漫画,谁说哲学和我们没关系?
一部教人独立思考的启蒙绘本,从此告别人云亦云。
一份重塑认知的珍贵礼物,证明自己,是每个人天生的权利。
跟着漫画回到进击的哲学现场,见证开启现代的10个时刻。
-
爱欲之死
【内容简介】
爱欲是勇于否定自我,肯定他者。
爱欲与他者密切相关,是个体在自我的王国里无法征服的疆土。
爱欲以超验性、彻底的独一无二性为前提。当今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而爱欲的经验不在其中。
个体的内在危机在于,一切事物均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从而毁掉了爱欲的渴望。吸引自我的、被自我所渴望的他者,无处可栖。
这是一个没有了爱欲的社会。
爱欲之死,是自我反思之死。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疲怠社会》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
【编辑推荐】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现实社会和人类心灵。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批判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存在。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轻快、明晰,可读性强,诸位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为其《爱欲之死》作序。韩炳哲在欧美已产生较大影响,作品被译成近20种文字,包括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评赞。
(5)在国内学界迅速觅得知音。来自哲学界、艺术界、文学界、传播学界、IT界的诸位大咖分别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
(6)韩炳哲作品系列图书共9种,包括了作者主要和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数字媒体时代社会状况、个体心灵的全面关注和思索。将于2019年7月份出齐。
(7)数字媒体时代爱欲之死的悲情扣问和深切剖析!
当代数字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交流和情感模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对于爱欲(Eros)的理解和渴望,不再像古希腊时代那么简单明了。在日渐自恋和同质化的人群里,人们寻求爱欲,却备受孤独,且丧失了精神上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作者分析并揭示了这一困境的根源和实质,呼吁人们勇于否定自我,肯定他者,重建想象力,重塑爱欲。
-------------
【名家评论】
阅读韩炳哲的这部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哲学家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翻译家,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
在木心先生的诗歌里,“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在我们这个时代,生活要迅速得多,一生可以爱很多人。然而实际上已经没有了“爱”,“爱”是如此唾手可得,却又难以企及,珍稀到难觅踪迹的地步。所谓“唾手可得”乃是因为爱早已成了一种个人性的消费商品,所谓“难以企及”是因为很少再有人愿意为爱牺牲自己,发现他人的存在。
——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个人主义曾解构了集体迷狂的权力话语,却又带来了现代性情感危机。自我与他者本是相互让度而实现存在,看作者如何批判与重新建构人我关系。哲学式嵌入的智慧,直面现实的淋漓,会带来一场新的头脑风暴吗?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
爱欲牵引灵魂的爬升。“爱欲之死”是振聋发聩的低吼!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在消费社会,谁究竟在消费什么?爱欲被套上枷锁,妆成性欲;消费刺激,以思想埋单。《爱欲之死》的原作与译文俱佳,值得细细品读。
——贾克防,西北师大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资本主义这一以自由为名的型态早已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联合体,它不再用身体的强制、思想的管控维持自己的意识形态统治地位,而是渗透到我们精神的每一个角落,感官、情绪、欲望都成为新自由主义生产—消费机制的利用对象,让我们在丝毫不觉得丧失自由的情况下拱手出让自己的自由,这就是韩炳哲所说的精神政治的含义。在这样的统治秩序中,我们主动按照功绩社会的竞争标准进行自我管控,因此深陷抑郁症的旋涡,我们将自己的爱欲投射到各种感官消费之上,因此遭受爱的无能为力,我们沉浸在社交媒体的群体话语噪音中,却无法形成任何统一的集体整治行动。韩炳哲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
-
古典柏拉图主义哲学导论
本书全面梳理了从学园开始至晚期新柏拉图主义之间九百年的柏拉图主义哲学史,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其中代表性人物的主要观点和彼此的思想联系,给出了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全貌。全书采用哲学史脉络梳理加论题分述的方式,全面概括了柏拉图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分析了其与其他同时代思想的关联
-
狄奥提玛的孩子们
本书是对被污名化的德国审美理性主义传统的正名。通过详细梳理从莱布尼茨到莱辛的美学思想,作者重申了德国审美理性主义的重要价值:美学的核心概念和主题应该是美;美存在于对完善的感知之中;完善存在于和谐之中,而和谐是多样性的统一;审美批评和生产由规则主宰,而规则是哲学家发现和系统化基本原理的目标。这些核心观念的思想根源,正是柏拉图《会饮篇》中讲述的狄奥提玛的教义,即美总是相关于爱,相关于永恒与完善之物,相关于真与善,相关于和谐,相关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因此,当代美学要想走出自身困境,就必须重新聆听狄奥提玛的教义及其哺育的审美理性主义思想传统,让美学重新与美相关,让美重新与真、善相关,让审美活动重新以和谐为目标,让艺术重新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启示哲学导论
本卷中译除1842/43年的“启示哲学导论”外,还加入了另外三个文本,即1839年的“对肯定哲学本原的另一种演绎”,1841年的“柏林首讲”和1850年的“论永恒真理的源泉”,这四个文本共同构成了一个进入“启示哲学”,或者说谢林晚期哲学的“大导论”。其中“柏林首讲”奠 定了谢林晚期哲学的基调,同时表明了他最终的关切。本卷中1842/43“全集版”的“启示哲学导论”则是谢林对“启示哲学”专门做的第二个导论,第一个导论是1832年慕尼黑的“肯定哲学奠基”。本卷中导论的论说策略是,通过批判从康德以来整个德国唯心论的思想进程,来论证“否定哲学(negative Philosophie)”和“肯定哲学(positive Philosophie)”之区分的急迫性,并论证从这一区分向“启示哲学”过渡的必要性。“肯定哲学”的任务是颠覆形而上学始于巴门尼德、在近代哲学中达至巅峰的“思有同一”传统,要求从作为“先行于一切思想的不可预思之在(das unvordenkliche Sein)”出发,重新建立存在与思想的“历史性的、现实的同一”,进而超越形而上学传统的思辨同一性,因此谢林也就把自己一直以来所构想的“同一哲学”提升为了一种历史性的实践哲学,进而终结了近代哲学并为现代哲学开辟了道路。“对肯定哲学本原的另一种演绎”和“论永恒真理的源泉”是对这一处理方式的进一步呈现,特别是前一个文本,极受当代新实在论的推崇。
-
观念的力量
●20世纪著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用观念的演变解读历史的暗流
●囊括诸多经典伯林议题,了解20世纪思想潮流的入门佳作
●依据普林斯顿2013年修订版,新增名家前言,首刊伯林未出版文字
●全新“伯林文集”,典雅装帧,宜读宜藏
书斋里生长起来的观念,为何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观念的力量》收录伯林此前不曾集结成书的22篇文章,从伯林对自身学术道路的梳理,到令他成名的俄国思想家研究,再到令他享誉世界的自由论述,无不以优雅的文字和磅礴的论证,证明伟大的观念可以革新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理解,而可怕的 观念也可以给世人带来厄运和灾难。
马克思主义、浪漫主义、自由和犹太复国主义,伯林对这些迥然不同的观念的论述都包含在这部精彩的文集中……观念不再仅仅是观念,没有人能像伯林这样,将它们光辉或不那么光辉的历史,都抽丝剥茧地写出来。
——尼古拉斯·费恩《星期日独立报》
这部可读性极强的著作涵盖了伯林最为关键的研究领域。它很显然是为伯林思想的入门佳作……所有与伯林紧密相关的论述,尤其是自由和人类价值,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诺埃尔·马尔科姆,《星期日电讯报》
[本书]不仅用清晰通透的方式把握住观念在历史上具备的力量,并且告诉我们该如何运用伯林的思想来理解当今世界所发生的一切。
——美国外交专家斯特罗布·塔尔博特
-
功与过
一本不一样的社科书!
人们如何评功论过?
顶尖社会学者对日常生活的有力透视
“21世纪社会学之父”查尔斯•蒂利写就的优秀通俗读物
▷编辑推荐◁
顶尖社会学者对日常生活的有力透视
一部洞察幽微、机智轻快的大家小书
作者查尔斯是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21世纪社会学之父”、“美国最多产、最有趣的社会学家”
一本不一样的社科书!没有社科文本通常的呆板沉闷气味,案例丰富、机智轻快,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和想象的空间
▷内容简介◁
世界著名社会科学家查尔斯•蒂利在他那本令人大开眼界的书《为什么?》中,揭露了一些关于人们寻找借口和给出理由的惊人真相。如今,他带着对人类关系之复杂性的更为深入的探索回来了,这一次他所检视的是,当我们评功论过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人都评功论过,但其背后隐藏的动机却鲜为人知。蒂利带着他惯有的机锋和令人惊叹的洞察力,对人们互相之间,以及面向自我的责怪和夸扬的方式投去了兴味盎然和发人深省的一瞥。他在本书中收集的故事,有些很是日常,有些不太常见;有些是个人的经历,有些是别有深意的幽默故事——有奥斯卡得主热情过火的演讲,有在国会小组前的证词,有情侣间的恶言相向,还有职位晋升和诺贝尔奖颁奖中的各种争议。借取自文学、历史、流行文化中的例子,蒂利主张人们不仅寻求对功与过,还寻求对正义的理解。罚当其罪,论功行赏,罪有应得。《功与过》构思精巧,行文精湛,是一本革新我们对我们所施予的功过的理解的好书。
▷媒体赞誉◁
蒂利在其著作等身的职业生涯中,始终贯注于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简单模式。在本书中,他不落窠臼的系统表达可能会重塑我们习以为常的判断。
——亚历山大•施塔尔 《纽约时报书评》
蒂利利用陀思妥耶夫斯基、达尔文、茶水间谈话和真相委员会等不同的来源,阐明了功与过的归与何以源自并重新界定功过的施予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蒂利敏锐地分析了人们如何受功,社会又如何归过,以及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本书最生动的例子来自作者自己的生活,书中既有理论性的东西,也有很生活化的内容,它对社会互动进行了细密的分析。
——《出版人周刊》
在这本书中,查尔斯•蒂利出色地延续了他的使命,即展示关系社会学如何揭示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这本书展示了为什么蒂利被称为21世纪社会学的开山鼻祖。以其一贯清晰的解说与综合分析,他揭示了社会互动的简单核心机制。
——亚当•阿什福思 《南非的巫术、暴力和民主》
作者蒂利是过去20—30年间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
—— 唐世平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这是一本令人着迷的、富有见解的书,它所涉及的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过程。令人惊叹的是,作者毫不费力地从《罪与罚》讲到圣心大教堂,中间还出现了杰克•韦尔奇(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巫术、福特“探险者”、玻利维亚的节日、奥斯卡金像奖、诺贝尔奖、菲利普•罗斯的《凡人》、沃尔玛的性别歧视和天皇等内容。在阅读这本书前,我丝毫没有系统思考过功与过的问题。
——林恩•伊登 《全世界着火》作者
-
怪奇人物博物馆
如果没有涩泽龙彦,日本该是个多么无趣的国度。——三岛由纪夫
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
关于史上奇人异事的随笔集
★编辑推荐
◎三岛由纪夫盛赞的日本暗黑美学大师 涩泽龙彦
涩泽龙彦是对三岛由纪夫、寺山修司等人影响甚深的“暗黑美学大师”。三岛由纪夫曾经感叹道:“如果没有涩泽龙彦,日本该是一个多么无趣的国度。”
◎史上重量级怪客们在本书大集合!
神秘的地狱火俱乐部、开膛手杰克、雌雄莫辨的法国女装骑士波蒙、精准地预言到世界大战的大预言家诺查丹马斯……涩泽龙彦带你去揭开这些神秘人物的面纱。
◎《怪奇人物博物馆》 涩泽龙彦最为轻松随意,充满趣味的作品
日本著名评论家东雅夫表示,涩泽龙彦的这部随笔集宛如“喝了威士忌后,穿着睡衣盘腿坐在地板上听涩泽龙彦讲故事”,语调轻松诙谐,史上种种不可思议之事被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臭名昭著的“地狱火俱乐部”的发起人达什伍德
描述出末日景象的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
惊世骇俗的法国女装骑士波蒙
神秘的开膛手杰克
炼金术士卡缪斯特罗……
史上重量级的怪客们在本书大集合!
★媒体推荐
◎涩泽龙彦的作品对我来说非常有冲击力,让我的世界观整个地为之一变。——日本文学评论家东雅夫
◎这本书让我领会到,大千世界无所不有。——日本读者
-
打破玻璃盔甲
“古典作品由于耳熟能详而被罩上了玻璃盔甲……现在我们的心中已经长了茧——我们不再觉察它们。”(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克里斯汀•汤普森在《打破玻璃盔甲: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中认为,必须剥去这种心灵之茧,打破透明的盔甲,才能让我们重获对于艺术的知觉——在熟悉中发现新奇,在陌生中寻找规律,不断练就新的观看技能。为此,她找到了新形式主义的分析路径,以十一部影片为例,从不同面向证明了这个路径的灵活性。她认为,批评家们常常使用已经固化的方法,再去选择适用那些方法的影片。新形式主义却不然,它鼓励批评家对每部影片都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不断地修正他们的分析中的假定。
因此,汤普森的分析新颖多样且富有启发,涉及的影片涵盖广泛的范围:从普通的好莱坞片影片《恐怖之夜》到《晚春》《湖上骑士兰斯洛特》这样的大师之作。她提出了一种形式的历史方法来对待现实主义,并以《偷自行车的人》和《游戏规则》作为实例。《舞台惊魂》和《劳拉秘史》这两个案例则说明了古典影片如何通过与观众的预期进行游戏,从而将自身的惯例陌生化。其他章节还分析了塔蒂的《于洛先生的假期》《玩乐时间》和戈达尔的《一切安好》《各自逃生》。
尽管新形式主义分析是一条严谨、独特的路径,但它避免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和深奥概念:本书各章也可以视读者的兴趣单独抽出来阅读。然而,本书的总体目标远远不止是让特定的影片更易理解、更具吸引力,而是提出那些将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的新方式。
-
逻辑学Ⅰ
《逻辑学》(大逻辑)发表于1812-1816年,是黑格尔严格意义上的代表作,其重要性犹在《精神现象学》之上,在精微缜密和艰深晦涩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导论和入门之径,那么只有基本掌握了《逻辑学》,才真正能够窥探黑格尔哲学的堂奥。
《逻辑学》(大逻辑)在二十卷本中文版“黑格尔著作集”中的位置是第5、6卷。本书(第5卷)相当于该书上卷,内容为黑格尔临终前修订过的1832年版“存在论”。第6卷相当于该书下卷,内容为未经修订的1813年版“本质论”和1816年版“概念论”。
新译本《逻辑学》延续了译者翻译的《精神现象学》(2013)的风格,忠实准确,流畅通达,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黑格尔的真实文风和思想面貌。
-
他者的消失
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
那朋友似的、地狱般的、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他者已让位于同者。如今,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造成侵害。扩散之势愈演愈烈。使社会体害病的不是异化、退隐、禁令和压制,而是过度交际、过度信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
如今的时代标志不是由他者带来的压迫,而是由同者造成的抑郁。当今社会中有诸多极具标志性的现象,譬如恐惧、全球化、恐怖主义等,韩炳哲的新作所探究的正是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的同质化的暴力。
韩炳哲用他的文章和书籍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的书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
1.这本书讲什么?
在没有他者(朋友、爱欲,甚至是地狱)的世界里,彻底自恋的自我只会身陷沮丧,迷失方向,无意义感,最终导致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本书深入揭示了“同质化的恐惧”——所有人、事同化到丧失了边界;作者对同质化的分析和批判,依旧是在数字信息时代大背景下展开,并努力从传统和经典中发掘自我与他者“共在”的空间。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如今的病态时代标志不是压制,而是抑郁。具有毁灭性的压力并非来自他人,而是来自内心。网络和数字媒体改变了这一切,数字化的世界清除了他者的存在,同质化的恐惧席卷整个社会。
(2)恐怖活动是同质化暴力的一个恶果,是以独特性的恐怖对抗全球化的恐怖。
(3)做自己,求真我,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这些词汇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成为带有强制性的自恋。我沉溺在自我之中。抑郁便是源于自我性力的自恋式积滞。
(4)数字化媒体是“去身体化”的。它遮蔽了目光的交流,夺走了声音的“纹理”,使他者之语言、他者之思想、他者之时间纷纷销声匿迹。
(5)如今众声喧哗的倦怠社会里没有倾听可言,而未来的社会或可称为倾听者的社会。人们需要一场时间革命,开启一种完全不同的时间,一种容纳他者的神圣时间。
3.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人之自恋自古已然,当代社会的网络平台和数字媒体、智能手机助长了这一趋势,但人们是否由此感到价值实现和人格完满?在被“赞”包围的小小自我里,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已被无情恼!本书对于反思技术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对人的感知、自我感知、交往和社会控制等问题具有极大启发意义。
(2)思想面对当代社会现状,将会说些什么?思想者应该怎样思想,写作?韩炳哲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样本。
4.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西班牙《国家报》)。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社会情况和人类心灵,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杨小刚)“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思郁)。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批判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存在,具有“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夏可君)。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贾克防)。诸位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为其《爱欲之死》作序。韩炳哲在欧美已产生较大影响,作品被译成近20种文字,包括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评赞。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哲学家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5.中文版作品及其评价。
(1)韩炳哲作品系列图书共9种,包括了作者主要和有代表性的作品,计划于2019年7月份出齐。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已出)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已出)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已出)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6月即出)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疲怠社会》(6月即出)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6月即出)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8月即出)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8月即出)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8月即出)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2)在国内学界迅速觅得知音。来自哲学界、艺术界、文学界、传播学界、IT界的诸位大咖分别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IT经理世界》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
倦怠社会
否定性的社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溢着积极性的社会。
从这一范式转移出发,韩炳哲展示了当今社会的病理形态,其中包括忧郁症、注意力缺乏症、过劳症等精神疾病。它们不是传染病,而是梗阻症,不是由否定性的、免疫学上的他者导致,而是源于过量的肯定性。
因此,一切免疫学式预防和抵抗措施都失效了。韩的论述最终以一个社会远景结束,他有意赋予其一个含有歧义的名称“倦怠社会”。其中,生命变成了生存,生存导向对健康的狂热崇拜,健康带来了疾病和僵死。
失去了死亡的否定性,生命自身僵化成为死亡。
一部为当下全球化时代做出诊断的重要作品。
********************
1.这本书讲什么?
我们的竞争性的、效绩主导的社会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较之于提高生命质量,多任务处理、用户界面友好的技术正在制造混乱,从抑郁症,到注意力分散,到人格分裂,社会中蔓延着一种普遍的不安情绪。韩炳哲诉诸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发掘一种可能,在令人疲惫不堪的信息时代里开辟自我的一隅风景。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或疲劳综合征主导了21世纪初的疾病形态。这都指向一种过度的肯定性,即自我在过度狂热中燃尽了自身。
(2)功绩社会中的人,虽然摆脱了福柯意义上的规训社会,却又陷入了新的精神规训社会,比起他人的剥削,自我剥削更加严重地导致了自我崩溃。
(3)“积极生活”的态度导致焦虑和歇斯底里,人们不仅没能实现自由,反而丧失了沉思的幸福。
(4)作者主张从面对世界的倦怠回归面向自我的倦怠,在孤独和精神寻求中,为自我重建一个闲适空间。在其中人们相互关注,组成亲密的友邻社会。
(5)作者呼吁重建节日和假日的神圣意义,在其中人们能够感受自我的超越性存在和闲暇,而不只是物质性存在和消费的层面。只有逃离百货商店式的世界,重建节日庆典般的场所,生命才能获得应有的意义。
3.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在人人备感生存艰难和生活压力的世界里,努力做得更好是不是唯一的目标和出路?面对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疾病,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能否与幸福划上等号?韩炳哲提示我们,短视的和功利的思维方式,必须让位于全局性的和通向未来的智慧。
(2)思想面对当代社会现状,将会说些什么?思想者应该怎样思想,写作?韩炳哲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样本。
4.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西班牙《国家报》)。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社会情况和人类心灵,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杨小刚)“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思郁)。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批判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存在,具有“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夏可君)。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贾克防)。诸位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为其《爱欲之死》作序。韩炳哲在欧美已产生较大影响,作品被译成近20种文字,包括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评赞。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哲学家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5.中文版作品及其评价。
(1)韩炳哲作品系列图书共9种,包括了作者主要和有代表性的作品,计划于2019年7月份出齐。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已出)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已出)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已出)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6月即出)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疲怠社会》(6月即出)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6月即出)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8月即出)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8月即出)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8月即出)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2)在国内学界迅速觅得知音。来自哲学界、艺术界、文学界、传播学界、IT界的诸位大咖分别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IT经理世界》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
哲学研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维特根斯坦的遗著,开启了日常语言哲学流派的先河! ◎对20世纪哲学和语言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本必读书。 ◎本书译者十余年来一直从事维特根斯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译文严谨、准确!
◎本书根据2009年布莱克维尔出版社德文本译出!
———————————————————————————————————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了维特根斯坦从1930年重回剑桥从事哲学工作到1946年这段时间的主要思想精华,包含了他所处理的大部分哲学话题。
《哲学研究》主要是从语言角度入手处理哲学问题的,这些杂驳的哲学问题包括:词语和命题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理解和意谓?逻辑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数学到底有没有基础?人的意识状态该如何得到表达?是否存在一种私人语言?意向性的本质是什么?……
维特根斯坦以一种崭新的方式为这些古老的哲学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其紧张的思想分析和逼问开创了一种名为“日常语言分析”的哲学派别。
-
于尔根·哈贝马斯传:知识分子与公共生活
【内容简介】
斯蒂芬•穆勒-多姆经过多年深入调研,亲自采访了哈贝马斯,以及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各种人物,最终为读者奉上了一部传记大作。它是首部全面记录这位当代最富名望的知识分子生平的作品。以相关历史事件为背景,本书既记述和探讨了哲学反思与知识分子介入的相互作用,亦探索并展现了个人生活史与作品史之间的关系。本书清晰地勾勒出一位举世无双的思想家的画像:他不仅创立了交往行为理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哲学成就,而且每当他察觉社会发展滞后,不能为保证自由平等的生活条件提供可能性时,会立刻成为毫不妥协的批判者。
.
【媒体评论】
这本书真是太有趣了。——《卫报》
.
《哈贝马斯传》是一位成就非凡、仍然健在的知识分子的传记,他的读者远远超出了学术界。斯蒂芬•穆勒-多姆是一位讲故事高手,会让你情不自禁、手不释卷地一口气读完本书。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传记写作的艺术了。——《华盛顿图书评论》
.
很少人会对哈贝马斯的评判提出异议——不论是他的哲学思想,还是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所发挥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当下时代其他任何一位思想家。斯蒂芬•穆勒-多姆的这部传记作品以极大的严谨和对主人公的支持佐证了上述结论。——《国家报》
.
海德格尔精简的人生总结,“一个人出生、工作,然后死去”,可能适合放在亚里士多德身上,但绝对不能用来形容这位可能是当下时代的“希腊大学问家”的哲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不只是因为他仍然健在,仍精力充沛地书写新作,还因为他对哲学、社会学、政治理论、文化批判主义的巨大贡献,需要在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背景下,加以理解和体会。与其另一部作品《阿多诺传》一样,斯蒂芬•穆勒-多姆再次证明了他在重要思想家丰富而杂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中抽丝剥茧、去芜存菁的能力。——马丁•杰(Martin Ja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哈贝马斯之前是,现在也依然是一位典范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柏林人,对旧世界的意义有着清醒的认识,对新世界的前景又充满了希望。这本书是关于这一挑战、对哈贝马斯所做出的承诺的典范之作。——《澳大利亚人报》
.
公共知识分子是一个被危及的物种——幸好还有于尔根•哈贝马斯。——《南德意志报》
.
那些刻上了哈贝马斯烙印的大辩论、历史学家之争、关于科索沃战争及欧洲政策的争论,又浮现在读者眼前。——亚历山大•卡姆曼,德国《时代周报》,2014年6月12日
.
穆勒-多姆的这部著作,以全面详实的资料为读者呈现了目前在施塔恩贝格生活的这位社会哲学家的经历和作品。它拒绝任何猎奇视角,而是稳稳地按时间线铺陈出他的各个生活阶段和作品史。——马丁•鲍尔,《南德意志报》
.
穆勒-多姆抵达了“流淌的哲学思想熔岩”深处,向人们展示了话语共同体如何在公共空间中形成,以及个体如何成为知识分子运动的熔炉和投射面。——迪特•卡尔特瓦塞,《广闻报》,波恩,2014年6月14日
.
穆勒-多姆搜集汇总了大量资料……这本书无疑将会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的哈贝马斯传记。
——安德里亚•吕迪西,《星期五》杂志,2014年6月19日
.
穆勒-多姆……的《哈贝马斯传》是一部大作。穆勒-多姆细致入微地讲述了一位学者一波三折的学术生涯,分析了影响哈贝马斯人生道路的政治思想对抗,讲述了被哈贝马斯所影响的形形色色的争论。这一切令德国的当代史栩栩如生地跃然眼前。——斯蒂芬•吕德曼,《新奥斯纳布吕克报》,2014年6月18日
.
……内容扎实,细节丰富……——乌维•余斯图斯•温泽尔,《新苏黎世报》,2014年6月24日
.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德国有一位拿得出手的知识分子,而且他本人并不在意这种地位,那么这个人就是,正如我们从这本认真严谨的传记中所了解的, 于尔根•哈贝马斯。——《达姆施塔特回声报》, 2014年6月18日
.
斯蒂芬•穆勒-多姆这部篇幅宏大的传记作品,引用了很多报章、论文、演讲和书籍中的文字,这表明,社会争论可达到多么高的智识水准。——安德里亚•吕迪西,奥地利广播公司,2014年6月20日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本书献给不愿意根据名声和舆论去评判一位重要思想家的人们。
...................
★ 读懂尼采,从这一本开始。
天才的命运是一再地被误解,以及一再地被重新发现 。
★ 周国平致敬尼采的激情之作暨成名作 ,两位哲学家横跨百年的碰撞和共鸣。
第一本正面评价和热情肯定尼采的著作,融入周国平自己的人生感悟,引起同时代人的强烈共鸣。周国平:我很庆幸自己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写了这本书,现在来写或许会有别的长处,但不可能有那样高涨的生命激情了。
★ 不了解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孤独的漂泊者已经倒下,他的影子却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
当弗洛伊德正在酝酿他的精神分析学的时候,他吃惊地发现,尼采早已道出了他的基本思想。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一切存在主义者都把尼采看作为他们开拓了道路的人。而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的号召,预示了西方社会价值观念根本变化的一个时代。
★ 触及转型时期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献给在现代世界中迷失方向的人。
尼采所谈的问题是人人都能领会的,特别是现代世界中那些迷失方向的人。尼采哲学所表达的正是现代西方人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的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这就是尼采哲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 尼采是属于青年人的。读尼采,不做20岁、30岁、40岁的老人。
我今天建议你们读尼采,是怀着一个70岁的青年的心愿,希望你们不做20岁、30岁、40岁的老人。尼采是属于青年人的,我说的青年,不只是指年龄,更是指品格。青年的特点,一是强健的生命,二是高贵的灵魂,尼采是这样的人,我祝愿你们也成为这样的人。——周国平
...................
尼采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 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
他的癫狂和孤独之下,是面对人生难题的无比真诚——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
本书把尼采当作一位人生哲学家看待,以生命意义之困惑和寻求为主线,把尼采思想的各个主题,包括酒神精神、权力意志、价值重估、超人等,贯通起来加以阐释,饱含知识分子的个体感悟和时代激情,重现一个真实的尼采——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哲人、一位无比真诚的人生哲学家。
本书曾引起广泛而热烈的时代共鸣,深深影响吴晓波、王军等一代知识分子。
...................
名人推荐:
我们的一生中总会遇见一些人、一些事或者一本书,它们出其不意地站在我们面前,改变了我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在这本书里,我们听到尼采说: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都将被重估。对于我们这一代在集体主义思想中成长的人, “上帝死了”这四个字就像是一颗震慑弹,彻底地重构了我们的思想。
我们这一代人的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正来自于尼采的存在主义哲学,我们尝试着对所谓的真理发出质疑,对所谓的体制也产生了抵抗的勇气。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不能忘记当年19岁的我捧读《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心中经历的波澜。今天我才知道,周国平是在6平方米地下室里完成这部杰作的,想以感恩之心对他说:当年您在那样一个角落里的那一声呐喊,唤醒了一位青年的灵魂,后来这位青年的写作是对这一声呐喊的回应。愿中国的年轻人在19岁的时候都能读到这本书。
——《城记》作者、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