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文化

  • 爱因斯坦与柏格森之辩

    作者:吉梅纳·卡纳莱丝

    本书是对时间这一至关重要问题的几乎百科全书式的探究。 1922年4月6日,在法国哲学学会由知识分子促成了爱因斯坦与柏格森的一场会面,结果两人之间爆发了尖锐的争论。柏格森认为相对论更适用于认识论的范畴,时间必须以哲学的方式加以理解;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一种嫁接在科学上的形而上学,不是科学。爱因斯坦则针锋相对地回应说哲学家的时间并不存在,在物理学家的时间之外最多只有某种心理学意义上的时间。

    争论过去几个月后,爱因斯斯坦因为发现光电效应法则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柏格森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写作了《绵延与同时性》,他的哲学生涯也因这场争论而焕发了第二春,并于192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哲学家和物理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巅峰,然而他们对时间问题的看法从未达成和解,分歧贯穿余生,而且影响深远。

    这场争论的背景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由来已久的分野与交锋。伴随着相对论的提出及其所引发的世界性影响,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让这种传统的争锋变得更加尖锐。本书就是对这场争论及其余波的精密梳理和精彩反思,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证明了关于时间之谜的争论是如何改变了精神的历史进程,堪称一部以时间为主题的思想认知简史。

    柏格森在争论中的名言是:爱因斯坦先生,我们比你更像爱因斯坦。

    相对论一出,爱因斯坦受到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广泛关注,他很多时候被视作一位思想家,而不仅仅是物理学家。但爱因斯坦并不领情,在时间问题上,当柏格森试图将相对论与哲学并轨的时候,爱因斯坦毫不客气地将哲学排除在外。

    而时间向来是哲学家们热衷于攻陷的堡垒。没有了关于时间的话语权,他们该怎么办?

    柏格森对时间的理解,毫无疑问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的重要推手之一。他怎会甘于被爱因斯坦逐出时间的论坛?

    这场交锋作为一个事件,显然是逻辑的必然;所有有趣的、令人意外的事情都随之发生了。打开这本书,这两位在不同领域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并以其头脑深远地影响了我们所生活其中的世界的人物,会竞相告诉你更多你之前所不了解的东西。

  • 娱乐何为

    作者:[德] 韩炳哲

    娱乐的无处不在预示着全新的事物即将来临。人们对世界和现实的理解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娱乐升级成为一种新式范例,即一种新的决定什么具有处世能力、什么没有,也就是决定什么是存在者的存在模式。因此,现实本身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娱乐效果。

    娱乐的绝对化导致世界变成享乐的世界,受难精神将这样的世界解释和贬低为沉沦、虚无,甚至是非在。然而,受难和娱乐其实并不完全相异。娱乐的纯粹无意义与受难的纯粹意义是紧密相连的。

    小丑的微笑与痛苦之人痛苦扭曲的表情看起来惊人地相似。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

    1.这本书讲什么?

    娱乐充满当今世界每个角落,从手游到电视节目,这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交流方式。该怎么来理解这个现象?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受难精神转向娱乐精神又是如何发生的?韩炳哲分析了不同的娱乐形式,音乐,电影,俳句,绘画,媒介,文学,并讨论了康德、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劳森博格等人的相关理论。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西方历史是一部基督受难史。在当代社会,功绩成为新的受难模式。倘若能够逾越这种受难的时代,不仅会产生品质优良的娱乐,还会产生令人愉悦的娱乐,即借助美好事物进行的娱乐。

    (2)生命并不是通过实际性和目的合理性来实现的。真正的幸福来自放纵、发泄、奢侈、无厘头(das Sinn-lose),也就是与基本需求相脱离。

    (3)在古典音乐领域,巴赫的模仿性改编在音乐层面上将上帝与欲乐完全融合在一起。

    (4)日本的俳句和浮世绘作品,禅宗的偈语对现世日常和短暂瞬间的肯定,与受难精神形成了对立。

    (5)娱乐升华成一种新式范例,一种新式世界及存在的形式。为了存在,为了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就必须要有娱乐性。只有具有娱乐性的事物才是实在的抑或现实的。受难精神与娱乐精神相辅相成。

    3.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繁荣发展,人们的交流和感情模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对于娱乐的理解和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何为好的娱乐?如何享有好的娱乐?作者提出了新的观点。在“娱乐至死”的警世恒言之下,韩炳哲却揭示出好的娱乐与基督的受难精神一样,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哲学意义。

    (2)思想面对当代社会现状,将会说些什么?思想者应该怎样思想,写作?韩炳哲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样本。

    4.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西班牙《国家报》)。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社会情况和人类心灵,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杨小刚)“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思郁)。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批判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存在,具有“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夏可君)。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贾克防)。诸位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为其《爱欲之死》作序。韩炳哲在欧美已产生较大影响,作品被译成近20种文字,包括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评赞。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哲学家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5.中文版作品及其评价。

    (1)韩炳哲作品系列图书共9种,包括了作者主要和有代表性的作品,计划于2019年7月份出齐。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精神政治学》(已出)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已出)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已出)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6月即出)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疲怠社会》(6月即出)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6月即出)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8月即出)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8月即出)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8月即出)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2)在国内学界迅速觅得知音。来自哲学界、艺术界、文学界、传播学界、IT界的诸位大咖分别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IT经理世界》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 莱布尼茨、牛顿与发明时间

    作者:[德] 托马斯·德·帕多瓦

    艾萨克·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围绕时间的本质展开的重要讨论标志着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这发生在机械钟表的精确度跃升的时代:摆钟和精密怀表问世后,私人计时器在大城市的市民阶层中迅速普及。物理学家和科学评论员托马斯·德·帕多瓦借助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引人入胜的传记,铺陈出我们理解时间的历史。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时间是如何在十八世纪来临之际变得无所不在,并成为自然研究的中心课题的。简而言之:为什么近现代(德文“Neuzeit”,本意为“新时间”或“新时代”)是名副其实的。

  • 人类的终极问题

    作者:袁越

    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变老?创造力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三个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人类的过去,才能看清我们的未来;只有了解了死亡的本质,才能弄清生命的意义;只有了解了创造力的来源,才能明白人类为何变成今天的样子。本书作者借助专业的科学背景、大量的阅读梳理、实地的采访调查,把目前已知的这三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和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并借此传达这样的理念:今天世界上的所有人几万年前都是一家人,我们是同一群非洲居民的后代,共享同一个地球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的利益也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进化绝不只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互助才是进化的主旋律。而创造力,正是从这种万物相连的信息共享机制中诞生的。

  • 德国观念论的终结

    作者:【德】瓦尔特·舒尔茨

    《德国观念论的终结——谢林晚期哲学研究》初版于1955年,是瓦尔特•舒尔茨的教职论文。在本书中,舒尔茨对谢林晚期哲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认为晚年谢林对于理性与绝对者的关系进行了更彻底的也更艰涩的思辨,谢林晚期哲学绝非一种基督教哲学,而是纯粹的、正统的、继续向前推进着的、 以“主体性的自我建构”为基准的观念论哲学。相对于德国观念论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峰点的传统看法,他在本书中声称,德国观念论正是在谢林晚期哲学中才达成了最终的形态。谢林晚期哲学中强烈地表现出了理性永远无法把握它的前提和根基,而这也最终宣告了德国观念论这一思想范式的终结。在本书的最后,舒尔茨还继续讨论了谢林晚期哲学的自我中介的范式在克尔凯郭尔、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回响,试图对谢林那为人所忽视的晚期哲学做出更精准的历史定位。

    【名人推荐】

    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个“神圣家族”(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里面,谢林扮演着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这个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正确地评估了谢林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功绩和定位,但另一方面,它也暗含着一个贬低性的判断,即认为谢林哲学尚未达到它应有的完满性,因此仅仅是黑格尔哲学的一种铺垫和准备。虽然爱德华·冯·哈特曼和海德格尔等哲学家都曾经对“从康德到黑格尔”这个近乎僵化的思维模式提出过质疑,但真正在这个领域里面给人们带来颠覆性认识的,乃是瓦尔特·舒尔茨于1955年发表的里程碑式的巨著《德国唯心主义在谢林后期哲学中的终结》。从此以后,学界对于谢林的关注度和研究深度整整提高了一个档次,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趋向于这样一个认识,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谢林才是德国古典哲学或德国唯心主义的完成者和终结者。——先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文版“谢林著作集”主编)

    1955年,海德格尔的学生瓦尔特·舒尔茨(Walter Schulz)出版了《德国观念论在谢林晚期哲学中的完成》一书。这部指导性的著作为观念论哲学,尤其谢林的观念论哲学开启了一个尤为独特的研究领域,该领域正是由海德格尔照亮。——劳赫·胡恩(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教授)

  • 爱与圣奥古斯丁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在汉娜·阿伦特移居美国后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思想的影响。本书在阿伦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是阿伦特早期及后期与奥古斯丁之间持续的思想对话;这部早期作品在阿伦特思想建构中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她日后所达成的独创性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根源。编者J.V.斯考特和J.C.斯塔克在阿伦特本人修订版的基础上,为这本书提供了精心的导读和研究文本,构成一部非常完备的学术著作。

  • 无身体的器官

    作者:[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这一回,知名段子王、炫酷哲学家齐泽克诞生出了德勒兹的孩子。

    ☆☆齐泽克与德勒兹之间的“相遇,而非对话”。

    ☆☆对一些德勒兹主义的概念的颠覆,对一些“特别时髦”的德勒兹主义者的抨击。

    ☆☆“本书献给那些假想的自由的神奇时刻,也献给那些被回到‘正常’现实所困扰的希望。”

    ☆☆关键词:齐泽克☆德勒兹☆黑格尔☆俄狄浦斯☆精神分析☆希区柯克

    ==============

    在这部极具争议的作品中,一位文化理论巨人沉浸在一位法国思想巨人的思想中。

    在他的尖锐的风格中,齐泽克将德勒兹的作品与俄狄浦斯和黑格尔连接在一起。这二者,正是这位法国哲学家试图远离的。

    齐泽克颠覆了一些德勒兹主义的概念,其目的是探索电影《搏击俱乐部》和希区柯克的作品中的“无身体的器官”。

    最后,他抨击了他所认为的“特别时髦”的德勒兹主义者,认为这样的做法会把德勒兹变为当今“数字资本主义”的理论家。

    齐泽克用他超凡的能力和无所畏惧的论证,致力于重建一个比我们所知所想的更为真实,也更激进的德勒兹。

  • 《精神现象学》义解

    作者:庄振华

    本书是一部逐段考释《精神现象学》的评注性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吸收国内外学者《精神现象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并经过多轮课堂教学、同行讨论的锤炼后写作而成的。本书不满足于对国内外某家某派观点的单纯介绍,而是基于自身的判断,对这些观点有取有舍,并重新界定辩证法、规律、理性、精神等关键概念,对黑格尔与现代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特质与思想史地位等问题提出作者独立的见解,堪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因此,本书对于推进我国黑格尔研究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大有裨益。

    如果说近现代思想家中有谁能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肩,黑格尔一定榜上有名。而他的《精神现象学》又是西方哲学史上媲美《理想国》《形而上学》的一部经典著作。此书历来以晦涩难懂著称,且不说在普通读者那里,它那熔意识、知识、逻辑与历史于一炉的风格往往让人不明所以,单就专门的黑格尔研究界而言,对这部书的解读也是时异而常新的。在崇尚人的行动与征服的年代,人们认为这是一部讲述人的自我实现的书;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承平时代,欧美诸多学者大多只希望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挖掘书中主体间性“主体间性”(Intersubjektivitt)并非黑格尔的术语,它是当代学者研究黑格尔自我意识学说乃至整部《精神现象学》的一条路径。本书中的“主体间性”主要指人际关系,尤其指通过改造、重建或修复人际关系而寻求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的那种思路,它本质上还是立足于个人,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共同体(Gemeinschaft)层面,即还没有基于共同体本身来看待个人。当然共同体并不是跳出主体间性去另外寻得的什么东西,它是主体间性的内在根据。所以我们在主体间性能容纳“共同体”这个含义的一两处地方,也可能会以主体间性泛指这两重含义。的资源,为他们有关商谈伦理、承认的斗争或社会性的学说背书;而在学院研究界,一股将近半个世纪的回到意识哲学的潮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黑格尔研究界。但遗憾的是,这三种路径虽然都各自在某个层次上反映了黑格尔的部分看法,但就《精神现象学》整部书而言,恰恰是黑格尔要在他的第三、四、五章中逐一加以突破的立场,而黑格尔自己的根本立场则是作为意义世界本身的精神,别无其他。

    黑格尔的精神学说实际上是近代以来的世界观对自身的一次真正全面而深刻的反思。精神不是主观思维或其客观投射,而是意义世界本身,它固然必须通过个人来成全,但它首先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而实在的整体,是黑格尔所谓的“事情本身”。因此离开意义世界这个基本立足点来谈论《精神现象学》的种种做法,虽然也能抉发出书中的某些闪光点,但始终无法得其要领。现代哲学对近代思想所寻求的种种确定性都已失望,然而现代思想所揭示的那种有限性处境往往又导致人的迷茫无归,我们是时候深切反思近现代所共有的内在性世界观了。基于这一考量,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真正抱着了解之同情的态度,根据黑格尔自己在这部书的前五章中历尽艰辛后获得的那个立足点——精神,来重新审视与研究这部思想史名著,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与通行的种种解读既有部分交叠,又在根本点上大异其趣的一幅《精神现象学》图景。本书在观点上不求处处获得读者的认同,但如能激发起学界对《精神现象学》的深层次再研究,可谓功不唐捐。

  • 沙沙生长

    作者:郭小寒

    回顾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按年代划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高晓松、老狼、朴树、小柯等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校园民谣,二是以野孩子、小河、万晓利、周云蓬等为代表的城市新民谣,三是以宋冬野、马頔、陈鸿宇、程璧、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新民谣。

    作者曾以文化记者的身份,采访过众多中国民谣领军人物;其后担任野孩子、周云蓬、万晓利、小河等音乐人的演出经纪人,亲身参与创建了中国民谣从地下走到地上、从内地走向港台的过程;后又以互联网平台创业者的身份,与陈鸿宇、程璧等新一批音乐人一起生发、成长,探索独立音乐更广阔的未来方向。

    “沙沙生长”既是民谣音乐的生长,也是听众、读者和从业人员的生长,本书试图全景式记录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变化,这些与中国民谣音乐相关的发展历史和个人记忆,也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切面。从中我们看到这些民谣音乐人怎样用自己的风华换取历史,而匆匆行走的年轻人,又怎样与脚下的土地重新产生连接。

    ***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民谣人物群像,一代人的共同情感记忆

    ——从老狼、朴树、叶蓓的校园民谣时代,到野孩子、万晓利、小河、周云蓬的城市新民谣场景,再到宋冬野、李志、陈鸿宇、程璧等互联网时代民谣音乐人的崛起,本书是对中国当代民谣30年来发展变化的珍贵记录。中国当代民谣陪伴着70后、80后、90后们一路成长至今,已经成为一代人的共同情感记忆。最初听歌和写歌的人们都已不再年轻,新的音乐元素不断融合又不断更新,青春的情怀却未曾更改。

    *

    ★资深音乐企划视角的专业解读+身体力行的执行经验+文化记者出身的文字打磨,呈现一部丰富而动人的中国当代民谣小史

    ——作者身具中国当代民谣发展的亲历者与观察者的双重身份,既能带我们沉浸式地体验中国当代民谣的流变历程,也能给我们冷静清晰地梳理民谣发展脉络,更有众多民谣歌手生动翔实的创作故事和生活细节,一手的音乐演出的执行经验和幕后花絮,以及从业者的真实心境与思考。本书试图记录的是中国当代民谣的发展变化,这些与中国民谣音乐相关的发展历史和个人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切面。

    *

    ★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助推,梁文道、老狼、野孩子、张玮玮、周云蓬、小河、五条人、陈鸿宇、程璧鼎力推荐

    ——作者与中国民谣的诸多重量级音乐人都有过密切合作,书中写到的音乐人们,有的是她采访过多次的好友,有的是她深入合作的伙伴,有的是她一起“江湖走唱”的队友。2020年《乐队的夏天》第二季里,她作为“专业乐迷”出场。本书兼具众多音乐人的认可与推荐,是音乐爱好者尤其是民谣爱好者的必读之作。

  •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作者:雷克斯·巴特勒(Rex Butler)

    -编辑推荐-

    ★在《千高原》和《什么是哲学?》之间相隔了大约十一年。如何解释这个延迟呢?

    ★是什么让德勒兹决定用《什么是哲学?》这本书来总结他和加塔利的合作的?

    ★什么能把《 什么是哲学?》一书从德勒兹那时写作的其他作品中区分出来?

    ★这本书是否有某种特质,让德勒兹觉得他需要加塔利,或者我们能从中看出加塔利的贡献?

    在很多方面,《什么是哲学?》的作用就类似于康德的第三批判。如果说德勒兹的第一批判是《差异与重复》,第二批判是《反俄狄浦斯》,那么《什么是哲学?》就是他的第三批判。

    《什么是哲学?》弥漫着告别的气息。从某种目的论的视角来看,这本书对于德勒兹和加塔利的生活和事业来说都体现为一个适恰的结论。1992年,在此书出版一年后,加塔利就去世了。大约三年后,由于长期以来健康不断恶化,德勒兹放弃了他最后尝试写作的一本关于“马克思之伟大”的作品,在1995年与世长辞。这样来看,《什么是哲学?》几乎是预见性的,它总结了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思想,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总结了“我这一生到底做的是什么”。

    -内容简介-

    《什么是哲学?》在法国一出版,几乎立刻就登上了各大书单的榜首。但是,在1980年代这“寒冬”的十年中,1960年代蕴育了《反俄狄浦斯》的那些解放希望已经渐渐消散,1970年代中加塔利对替代性政治的实验也慢慢走到尽头。确切地说,它是德勒兹诸多作品中,被讨论最少的那些书之一。如何解释《什么是哲学?》这种相对被忽视的状态?

    在这本解释《什么是哲学?》的导读中,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作者重新安排了其章节的顺序,首先从艺术开始(“感知物,情动和概念”一章),然后进入哲学的部分(“什么是概念?”、“内在性平面”和“概念性人物”这三章),最终到达科学和逻辑(“函项与概念”和“预期与概念”这两章),之后我们将以论大脑的章节(“从混沌到大脑”)以及涉及历史和地理哲学的章节(“地理哲学”)来结束。

  • 规训与惩罚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

    福柯称此书为“我的第一部著作”,历史学家彼得·盖伊则将《规训与惩罚》描述为福柯的关键文本,认为它影响了19世纪监狱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事实上,该书自出版以来,在哲学、政治、历史乃至建筑、艺术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诸多理论家和艺术家灵感的源泉。

  • 拉康选集

    作者:【法】雅克.拉康

    《拉康选集》是拉康对其代表作品的选编,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拉康主要的理论学说,也可以感受到其文字的隐晦艰涩。

    《拉康选集》出版后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多国文字,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巨大影响。中文版最早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01年出版,断版已久,此次重版对译文进行了修订。

    本书汇集了拉康一生最主要的学术研究论文,涉及精神分析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每一篇论文的发表,不仅在法国,乃至在英美学界都引起极大的震动和反响。

    拉康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法兰西化,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伊德的学说,其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

    拉康在精神分析学史上第一个给予这门学科以哲学根基,他的思想渗入到哲学、文学评论、语言分析等邻近学科。法国作为欧洲精神分析的主战场,拉康的学说,无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欧洲学人。

  • 美的救赎

    作者:[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

    美如今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处境。

    一方面,它如通货膨胀般蔓延四溢: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美的狂热崇拜。另一方面,美失去了一切超越性,屈服于消费的内在性:它塑造了资本的美学的一面。美以及崇高或震撼所带来的对消极性的体验,完全被纯粹的快乐即点赞所取代。美最终被色情化。

    本书既为我们展示了那些以真理、灾难或诱惑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也阐明了那些建立美的伦理或政治的美的维度。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已出齐)

    《精神政治学》(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会》(2019年6月)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2019年6月)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2019年10月)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2019年10月)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2019年10月)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中欧商业评论》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如果你想入哲学之门,你就看这位韩裔德国籍大叔的作品,你可以在阅读中认识众多哲学家,然后选择你喜欢的逐个进一步了解,他将大咖们的哲学思想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话题糅合在一起,让你明白,这个世界原来如此啊!

    ——关玉红,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 透明社会

    作者:[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

    当今社会,到处洋溢着“透明”的热情,而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下对距离的热情。

    距离和羞耻心无法被纳入资本、信息及交际的高速循环。因此,人们便以“透明”的名义消除了所有谨慎的回旋余地。它们被照得通亮,被剥夺殆尽。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无耻、更加赤裸。

    恰恰于信任不在时,人们对“透明”的呼求声才愈发响亮。在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是不会执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会是一个不信任的、怀疑的社会,由于信任日渐消失,社会便开始依赖监控。对透明的大声呼求恰恰表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已然脆弱不堪,真诚、正直等道德价值越来越失去意义。

    作为一项新的社会命令,透明正在取代日渐式微的道德审查机构。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已出齐)

    《精神政治学》(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会》(2019年6月)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2019年6月)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2019年10月)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2019年10月)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2019年10月)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中欧商业评论》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如果你想入哲学之门,你就看这位韩裔德国籍大叔的作品,你可以在阅读中认识众多哲学家,然后选择你喜欢的逐个进一步了解,他将大咖们的哲学思想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话题糅合在一起,让你明白,这个世界原来如此啊!

    ——关玉红,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 暴力拓扑学

    作者:[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

    有些事物,永不消逝,暴力即属此类。

    暴力性表达并非现代性的标志。暴力只是变化多端而已,其表现形式随社会局势而变。如今,它回到皮下、交际之下、毛细结构和神经元的领域,呈现出微观物理学的形态;这种形态的存在,无需在统治或敌对关系中的那种否定或排斥性。

    它从可见转为无形,从粗野蛮横转为沉思内省,从正面直击转为病毒性感染。暴力起作用的方式不是公然袭击,而是蔓延传染。

    作者在本书中首次揭示了暴力事件的变形记,从君权和血亲等前现代社会的斩首,经由现代规训社会的畸变,最终到了今天绩效社会和倦怠社会的抑郁。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已出齐)

    《精神政治学》(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会》(2019年6月)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2019年6月)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2019年10月)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2019年10月)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2019年10月)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中欧商业评论》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如果你想入哲学之门,你就看这位韩裔德国籍大叔的作品,你可以在阅读中认识众多哲学家,然后选择你喜欢的逐个进一步了解,他将大咖们的哲学思想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话题糅合在一起,让你明白,这个世界原来如此啊!

    ——关玉红,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注解

    作者:楼巍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是一本晦涩然而又十分重要的哲学著作,它集中了维特根斯坦长期哲学思考的成果,也是他细心编辑、编排过的一本书。

    为了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和理解《哲学研究》,本书力图逐句逐段地解释该书中的难点,厘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维特根斯坦的运思过程,帮助读者弄清楚主题之间的过渡。同时,本书还力图帮助读者区分开“维特根斯坦自己”和“对话者”,呈现二者的对话过程,并对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哲学作出述评。

  • 哲学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英]蒂莫西·威廉森(Timothy Williamson)

    【未读·思想家】从常识到推理,一本教你用哲学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说明书。英国科学院院士、皇家学会会员、牛津大学哲学家蒂莫西·威廉森40年哲学炼成之路。

    【编辑推荐】

    1.实用:一本教你用哲学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说明书。哲学有什么用?哲学可以说是最无用的学科,但是无用之用最有用。从普通常识到逻辑推理,威廉森揭开了哲学方法论的神秘面纱,让你系统地理解哲学架构。这种哲学方法论不仅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你分析、解决人生难题。

    2.前沿:在科学破解一切的时代,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蒂莫西·威廉森从科学哲学、分析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逻辑学等角度回答了哲学的前沿问题,引导我们思考哲学的未来,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哲学到底是什么,甚至建构自己的哲学。

    3.权威:真正的当代顶级哲学家,有大量头衔背书,出身牛津,又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长,是正统的西方哲学继承者,走在行业的最前端,思考最艰深的哲学技术问题。

    【内容简介】

    所有的学科都是从人类最初的好奇开始的,哲学思考的种子也诞生于每个普通人的好奇。我们从常识中逐渐推理出了各学科的精密体系,也建造出了人类的哲学大厦。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座由科学哲学、分析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逻辑学等学科铺展出来的设计蓝图。跟随作者的思考,我们会推翻自己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刻板印象,会认识到哲学是用什么工具让人们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兴趣走向对永恒与无尽的思考。

    宇宙如此广阔,哲学与科学始终并肩而行,共同向着人类晦暗的未知与已知的混沌空间前进。那么,你是否有勇气、有野心、有好奇心进入人类最初与最终的事业?你,是否为未知而战栗?

  • 哲学的开端

    作者:[德]伽达默尔

    “希腊哲学的开端,其实也代表着西方文化的开端。这个主题不仅具有历史的趣味,它还涉及我们当今的文化问题”(伽达默尔语),如何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大传统,“开端”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开端”问题的误判将影响我们对终极问题的思考。伽达默尔这样一种对前苏格拉底思想所进行的梳理考察,是与今日息息相关的,它将加深我们对自身文化命运的思考和理解。

    伽达默尔明确提醒我们:其演讲“最值得注意的关键是,我既非从泰勒斯,也非 从荷马开始,更非从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语言开始;相反,我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在我看来,此乃哲学式地解释前苏格拉底的唯一途径。其他任何方式 都是脱离哲学的历史主义”。

  • 理性的边界

    作者:诺桑·亚诺夫斯基

    我们对世界了解得越多,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就越清楚,发现可能之局限的方式,就是比可能走得更远!

    一本比肩《世界观》和《为什么》的科学哲学通识,探索科学的极限,挑战人类对宇宙、理性和自我的根深蒂固的信念。

    欧洲数学学会、得克萨斯大学哲学系、麦吉尔大学计算机系、伯尔尼大学哲学研究所推荐阅读!

    ————————————————————————————————————————

    从亚里士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玻尔,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源自科学家对人类知识极限的不断探索,对客观、理性和自我的深刻问题的一次次挑战。

    有许多书解释了人类已知的科学,而这本书则聚焦于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研究领域横跨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美国科学家诺桑·亚诺夫斯基,希望通过探索未知,指出人类知识边界,并找到突破极限的方法。

    亚诺夫斯基解读了量子的奇异性、相对论的意义、混沌理论的诞生过程、无限大的不同层次、无法用正常方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正确但无法证明的事实,为我们展示了知识的极限,并找到了制约人类认知的核心原因——隐藏在思想、逻辑和语言中的矛盾性。亚诺夫斯基认为,总结这些矛盾的共性,就能更好地理解理性的结构,找到突破知识极限的方法。

    让我们阅读《理性的边界》,顺着亚诺夫斯基的笔触,遥望理性边界之外的未知领域,跳脱现有的科学体系,重新思考世界,认识自身,理解人类思维与世界的复杂关系。

  • 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

    作者:[美]查尔斯·S. 皮尔士

    这一本兼论哲学、科学与论证学的伟大著作,收录了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查尔斯·S.皮尔士两部意义重大、影响广泛的著述。书的第一部分为《偶然与逻辑》,呈现皮尔士的概率观和逻辑观,开头最著名的两篇文章《信念的确定》《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是皮尔士本人对实用主义原则的经典阐述,标志着 实用主义的发端。第二部分收录了《理论体系》《小探必然性学说》《心智的规律》《人类的玻璃本质》《演化的爱》五篇科学形而上学短文,其逻辑学的三种假设——偶成论、神爱论与连续论,富有创见、影响重大而深远。深入阅读和了解皮尔士的形而上学见解,有助于人们克服皮尔士哲学乃至整个实用主义哲学的简单化倾向。

    毫无疑问,他具有19世纪最原创的头脑,肯定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罗素

    毫无疑问,皮尔士对当代的思想讨论会发挥极其有益的影响。

    ——约翰·杜威

    他创立了最具美国特色的学派——实用主义……他还几乎凭一人之力开创了博大精深的符号学,如今已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实际上,他是极少数真正称得上“天才”之名的思想家。

    ——希拉里·普特南

    皮尔士是有史以来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与体系建构者之一;他无疑是美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约瑟夫·布伦特

    编辑推介:

    1.本书将带领读者领略皮尔士实用主义哲学的原始创见,为现代读者形成真实正确的思想与观念,符合科学逻辑地工作与生活,提供有价值的哲学参考。

    2.皮尔士是实用主义的创始人,而这部论文集正是其奠定实用主义哲学家地位的核心思想载体。

    本书为哲学中的经典著作,是哲学专业学习者必读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