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
-
豆腐
[内容简介]
《豆腐》是“世界最美的书”得主朱赢椿全新的概念主题书。在一块豆腐里,感悟中国人吃的智慧,品尝平淡生活的情与味。一句“白菜豆腐保平安”蕴藏着至简的哲理;一盘小葱拌豆腐教人处世“一清二白”;一声卖豆腐的叫唤,回荡着浓浓的乡愁……豆腐已经不只是一味简单的美食,更 是一个代表 了历史、饮食、文化的精神符号。
全书收录古往今来与豆腐有关的古诗词、小品文、民间故事、戏曲童谣,邀请200多位知名作家、诗歌爱好者共同书写豆腐故事,并特别专访当代豆腐匠人,讲述豆腐制作的工艺;呈现形式好看且好玩,既有名家水墨画、珍贵老照片、书法作品等,也有视觉创意十足的俗语和灯谜。
从风味到形态,从美食到文化,一本书吃透中国豆腐;传统与现代融合,趣味与创意兼备,呈现一道道赏心悦目的豆腐盛宴。
[编辑推荐]
人间至味,不过一块豆腐
营养美味,好吃不贵
质地柔软,不易破碎
★用料实在,严选来自各行业的优质稿件
200余位作者共同书写豆腐故事,各界知名人士倾心参与创作:冯唐、麦家、刘亮程、陈晓卿、叶蓓、喻恩泰、黛青塔娜、林曦、Tango等。
★匠心制作,获奖设计师朱赢椿精心打磨
设计精美,细节巧思,厚达1000多页,内页采用柔软字典纸,翻阅无压力;封面采用浮雕起鼓工艺,模拟豆腐质感,高度仿真,锁线装订,可180度平摊。
★豆香情浓,品尝三餐四季里的人间百味
一块豆腐,吃出人生百味;豆腐是家的味道,是挥之不去的故乡记忆,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主要成分:名家随笔、书法绘画、民间故事、戏曲童谣、古诗词、老照片等
保存方法:无须冷藏,常温保存
温馨提示:搭配《肥肉》,风味更佳
-
作为思想的“国语”
划时代的日语思想史
曾获“日本学界龙门”三得利学艺奖
“国语”问题的背后,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一不断折磨着日本近代意识的重大问题
--
对于近代日本来说,并不是先确立了“日本语”,再在其基础上构造出(日本)“国语”的。事实恰恰相反。
作者结合日本“语言的近代”的概念,从语言思想史的视角来探讨“国语”理念的历史。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说“国语”是日本殖民主义的思想史基础,日本语的“近代”本身的特质也可以被清晰地刻画出来。
但“国语”理念不能仅仅从政治、思想层面来考察,还要立足于“语言”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谱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试图证明:被归结到思想史、政治史、文学史等方面的“语言思想史”,其自身往往也是具有独立轮廓和固有构造的。
-
我们如何思考
英语世界ZUI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写给普通人的哲学入门书
*
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等知名大学推荐给本科生的阅读书目
*
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大力推荐!
*
这是迄今为止我所知道的最好的哲学入门书。
———休·普莱斯(澳大利亚哲学家)
***
在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自哲学诞生以来困扰许多思想家(如笛卡尔、休谟、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自我、心灵、自由意志、上帝、命运、善良和正义等。通过简练的叙述、逻辑严密的论证,西蒙向读者揭示了思想家们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历程,并提出了他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本书自1999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后,畅销多年。它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哲学知识和思考方法,也向读者描绘了哲学的本质及其魅力。
-
变革之声
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音乐是如何演变的。——《大西洋月刊》
焦亚写过一系列关于爵士乐的书,广受好评,但《变革之声》可以说是他内容涉及最广泛、最具启发性的作品。”——《卫报》
《变革之声》是焦亚的重磅力作,一部横跨4000年的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在这部重要的作品中,焦亚向我们展现出音乐仍然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重拍》(Downbeat,美国权威爵士乐媒体)
焦亚细致审视了音乐“颠覆”的一面……他让我们相信,音乐绝不是深层政治目的的附属品,亦非大众品位的简单指标,而是人类社会内在的一股深刻力量,推动变革,充满魅力。——《新评论家》杂志(New Criterion)
——————
★以全新视角审视音乐发展,音乐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强大 音乐从不是闲适生活的附属品,它具有颠覆性力量,能够推翻现有的阶级与制度、颠覆古板的陈规并建立无畏的新世界。美国音乐史学家特德·焦亚跳出以审美为基础的叙事,用全新视角挖掘音乐的历史,为我们讲述了音乐的非凡故事。
★美国杰出音乐史学家三十年心血力作,一部强有力的文化史 特德·焦亚耗时近三十年,深入民间传说、古典文学、哲学、社会历史、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考察了音乐在推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一部深具研究价值的文化史。
★音乐爱好者必读的新经典,音乐从业者案头必备 本书提供了审视音乐的全新视角,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这是一部珍贵、翔实、有独到见解的音乐史。而身处音乐产业中的从业者更会从书中收获很多真知灼见,从而更深入理解音乐的过去和未来。
★入选多家媒体年度好书,媒体人与音乐人一致推荐 入选《大西洋月刊》年度15本最佳图书、《华盛顿邮报》年度50本非虚构好书、《图书馆杂志》年度最佳艺术书籍、《书单》年度最佳艺术书籍。《卫报》《华盛顿时报》《重拍》等众多媒体及音乐家特里·莱利、弗雷德·赫希等一致推荐。
——————
内容简介:
关于音乐,我们读过太多被粉饰的记述。局外人与反叛者的努力被抹去,净化后的新形象站到台前。事实上,音乐中那些可耻的元素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源,是人类音乐创作与革新的动力。
在本书中,美国屡受赞誉的音乐史学家特德·焦亚回溯了音乐四千年的发展历程,他从史前人类时代的自然声景写起,一直写到当今的真人秀、歌唱大赛和网红视频,通过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与深刻的思考,向我们展现了被掩盖的不屈真相。
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真实故事。音乐是变革的媒介,分裂的根源,也是人类生活的魅力源泉。
-
中文打字机
本书以中文打字机为对象,追溯了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历史。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本书通过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近一个世纪之间,中文使用者在发明中文打字机的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尝试、经历种种失败或成功的故事,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重新获得独特地位。
-
观念的形状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会告诉我们什么?除了可以鉴定年代的材质,可以赏析感受的艺术形式,可以遥想的历史和故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聆听的信息?在我们凝视它们的那一刻,可否感受到一种联结,那生生的气韵,汩汩的精神,通过物质形式,埋葬后重见天日,直达到我们这些现代人的面前。全书从耳熟能详的72件文物出发,兴味盎然地为读者讲述其中的古老智慧和哲学思想。这些“观念”均有其“形状”,就这么活泼泼地来到你的面前,等待着与你相遇的这一刻。
--
文物,并不是僵死的“东西”。它们是一群曾经活过的人的思想、信仰和意图的表达,像琥珀一样,凝固了我们祖先眼中的宇宙、世界、他人和自己。中国文明和文化的DNA,就藏在这些琥珀里面。本书以72件文物为载体,分18个主题,讲述了从上古到王阳明数十个世纪中我们祖先的哲学思考。这些思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精神底色,也奠定了中国人需要坚守的路。
-
观念的跃升
在这个残酷而混乱的星球上,只有一个物种有条不紊地发展壮大,这就是我们人类。而推动人类走向胜利的,正是因为我们拥有想象力,能够重新想象世界,并在现实世界中将其构建出来。思想,正是想象力的产物。
在石器时代,早期智人就发展出我们现在的大部分观念:区分生死、符号交流、想象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存在。进入农业时代,经历了社会组织观念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从酋长到国王的演进,知识分子出现,书写文字,制定法律,神化王权,建立起工作的伦理、家庭的观念。
人类进入轴心时代,相继迎来了摩西、琐罗亚斯德、孔子和古希腊诸贤,他们不仅提供了创世的观念,还有救赎的观念和博爱的观念,影响广泛涉及肉体和精神、国家和教会、政治和宗教。而这些观念预示了我们现在的思考方式,统治了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达1400年之久。
在信仰的时代之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接踵而至,发现世界,也发现人性。18世纪是启蒙的时代,是订立现代世界法则的思想大爆发时期,孕育出自由、民主和平等等现代社会的基础共识。进入19世纪,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崇尚暴力、种族血统、科学至上、历史必然性以及对国家的崇拜流行。“进步时代”被鲜血溶解,消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20世纪的恐怖事件中。
历史,从未终结。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是否会让我们放弃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分化、多元、不确定的世界?……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思想才是真正的主角。思想既是人类攀升的关键能力,也是人类生活方式变化和历史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现在赖以生活的基本思想工具,都是在上万年的历程中发展起来的。如果要真正了解人类历史和我们自己,就要直面思想的演变和观念的价值。
这部大历史视角下20万年人类思想史,将带你领略人类知识的全貌,重新理解社会,认识我们自己。
【编辑推荐】
☆继《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简史》之后,又一解答人类文明逻辑的巨作
从狩猎采集为生的小团伙,演变为人口规模达数十亿的全球社会,从原始人类的洞穴和森林,到城市化、全球化和数字化的现代世界,人类为什么能崛起?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人类历史进程?如何应对当前世界的不确定性?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跃动、观念跃升的历史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变革和思想的先导! “比肩汤因比、布罗代尔的历史学家”从思想的视角,来看20万年人类大历史。一部人类观念发展的史诗级作品。
☆领略人类知识的全貌,重新理解社会,认识我们自己
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现在赖以生活的基本思想工具,都是在上万年的历程中发展起来的。如果要真正了解我们自己,就要直面思想的演变和观念的价值。
☆陈嘉映、刘北成、苏德超、大卫•克里斯蒂安、尼尔•弗格森等盛赞的学术通识读物
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既是当世历史学巨擘,也是致力于为大众传播知识的杰出历史作家,获得诸多奖项和荣誉。本书面向普通读者,是学术通识写作的标杆之作。
【名人推荐】
一部大历史视角下的思想史,颇有新意的尝试。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本书试图跨越科学与人文、考古与历史、思想与实践的鸿沟,为我们提供一幅我们现在赖以生活的思想观念从何而来的全面画卷。对常见观点和潜在假设的挑战和重新解释,令人有兴奋和愉悦的阅读感。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头脑中的想法可以让我们比没有头脑更疯狂,这就是观念的力量。世界原本混沌,让一切变得清晰的是观念。让观念的发展史变得清晰的是这本书。
——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一部关于想象力和思想如何塑造20万年智人历史的杰出著作。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著名历史学家、大历史学科开创者)
宏大的视野,同时充满有趣的细节。这是一部每一页都有新思想的思想史。
——约翰•格雷(John Gray,英国著名哲学家)
一部典范之作。不可思议的旁征博引,总是通俗易懂,时常诙谐幽默,《观念的跃升》不仅是思想史家必不可少的读物,也是对人类过去感兴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读物。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
正义的回响
☆编辑推荐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碧,历年法律随笔集,以女性视角解读女性相关热点案件
◇买妻案、家庭中的冷暴力、弑母、性别暴力、生育权等女性权益屡受侵害,在法律中是否有男权主义的偏见?
◇罗翔作序推荐:“陈老师是我写作的引路人,带我们看到法治温情脉脉的一面。”
◇全书以热点实际案例作为解读对象,囊括女性议题、嫌疑人权利、网暴与举报、程序正义、律师之道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法律话题,为普通读者提供思考社会案件的法律视角。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赵宏教授联袂推荐,适合每一位关注法律与社会新闻的读者,更适合立志投身法律事业的初学者
☆内容简介
《正义的回响》是中国政法大学陈碧教授撰写的法律随笔集。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每个个案的判决都是法理、事理与情理的平衡。公平和正义,不仅要在法条中体现,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桩个案中得到回响。陈碧教授结合近几年的热点案件,尤其是女性权益相关的热点案件,从法律中的情理视角解读买妻、性别暴力、拐卖妇女儿童、弑母案等20余个热点案件,剖析案件判决中的法制与情理的考量,在讲究逻辑与理性之上,关注民众的常情常感,感受法律的公正与温度。
本书不仅适于刑法学课堂教学及自学之用,更适用于普通人学习法律常识的需求。
☆媒体推荐
陈老师是我写作的引路人,带我们看到法治温情脉脉的一面。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罗翔
陈碧是我身边最有勇气的女性之一,她的文字自由洒脱,没有学术文的酸腐气和塑料味。写得出其不意,读来每每让人兴趣盎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赵宏
陈碧老师是法治写作的黄药师,作为出众的故事小能手,她很少释讲复杂的法理,也几乎不炫耀专业术语,而是用法的一条线穿起古今中外的案件,最后在闭环结颗佛头母珠。
——澎湃新闻“法治的细节”主编 单雪菱
-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价值,女性主义的思想是‘活下去的思想’”
★
战争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女人天生就是和平主义者吗?
女性主义就是追求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战斗吗?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作者 上野千鹤子
从国家、民族、暴力的全新角度考察女性主义的 集大成之作
“对于那些想要平淡的日常,希望明天也能像今天一样活着的女人来说,英雄主义就是敌人。”
————
【编辑推荐】
1、上野千鹤子是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先驱与领袖人物,近些年在东亚女性主义的传播中成为代表人物、明星学者。《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厌女》等著作在中国持续热销,其本人也获得了读者的喜爱与广泛关注。
2、本书是上野千鹤子女性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与经典论著。是她首次围绕国家、暴力、性别等议题进行思考的总结式作品。在日本长销不衰,极具学术价值与思想价值。
3、本书以全新视角探讨女性主义。从本世纪 9·11 事件开始,追溯到上世纪的慰安妇诉讼以及之后爆发的海湾战争,阐释了“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价值,女性主义的思想是‘活下去的思想’”这一经典论断。本书还特别收录上野千鹤子东大退休演讲——同名文章《为了活下去的思想》。是全面了解上野千鹤子女性主义理论的必读之书。
————
【内容简介】
战争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
女性能和男性一样成为士兵吗?
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平等是女性也要和男性一样参战吗?
9·11事件揭开了21世纪的帷幕,历经了史无前例的“战争与破坏的20世纪”后,我们又在新世纪目睹了如此不近情理的暴力。而在国家与暴力的新的结合之中,又增加了性别这一变量。我们不得不面对“男女共同参与暴力”这一难题。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是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上野千鹤子,围绕国家、暴力、性别等议题进行思考的总结式作品。她从本世纪的 9·11 事件开始,追溯到上世纪的慰安妇诉讼以及之后爆发的海湾战争,在这些暴力事件中,思考性别这一不确定因素在国家和暴力体系的新构成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她发出了“逃出去,活下去!”的呼号,进一步确认与阐释了“女性主义是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受到尊重的思想。”
本书是上野千鹤子继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之后又一女性主义力作。
-
女性史
本书为由乔治•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五卷,时间分段是在20世纪。
本卷认为,在当代,女性的身份在多种文化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进一步变迁,从静默的他者和被注视的客体,慢慢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开始融合汇聚,并在20世纪中后期到达了一个文化认同的高潮。在媒介传播的影响下,女性不再是世界一隅的孤立个体,而成为一个有着相似意识形态的集体。她们享有共同的审美爱好和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更为趋同的女性特质,女性事实上由复数逐渐向单数收缩。
综上所述,20世纪是一个“女性”身份彻底被重构和确立的时代。女性反抗着父权制的枷锁,但在资本主义和商业媒介的合谋之下,她们也越来越陷入了另一种单一身份的陷阱。
本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且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适合从学者到历史爱好者各类人士阅读,是探讨女性历史不可回避的经典权威著作。
-
企鹅哲学史(上下)
A.C.格雷林教授以洗练、精确、睿智的笔法,指引读者穿越横跨东西、纵贯2500余年的思想丛林。《企鹅哲学史》上承刘易斯、罗素等哲人著哲史的传统,系统性地梳理了从古希腊到现代哲学的脉络,又续写了自杜威以降、20世纪下半叶直到今天的哲学版图与前沿思考。
尽管自己身处西方分析哲学传统,但格雷林对欧陆思想的了解和介绍同样清晰深刻。此外,他还大胆地将印度、中国、波斯、非洲等传统上游离于西方哲学主流话语之外的思想也纳入哲学史的视野。在格雷林笔下,哲学史不再是冷僻艰涩的苦旅,他的“铁口直断”让人不再迷惑于传统哲学教材的曲折论述,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各个更为专精的哲学分支的大门。
★ 《企鹅哲学史》不仅值得购买,而且值得在书中随处勾划、折角。对于一部学术著作,没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
——迈克尔·迪尔达(Michael Dirda),《华盛顿邮报》
★ 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是针对那些试图忘记、甚至想毁灭思想遗产的自我仇恨文化的解毒剂。我们很容易将当下的狭隘关注与真正恒久重要的东西混为一谈。格雷林提醒我们:哲学是持久的,它的过去并不遥远。事实上,它将继续以它的方式与我们相伴。
——约翰·卡格(John Kaag),《攀登尼采:关于成为你自己》(Hiking with Nietzsche: On Becoming Who You Are)的作者
★ 在这份全面的哲学史调查报告中,格雷林为我们提供了一张印象深刻、包罗万象的伟大思想与思想家的清单......也许格雷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对复杂思想进行分类、对比和澄清的能力。这本佳作是如此优雅、清晰、精确,无疑是任何“研究思想的严肃学子”所不可错过的宝藏。
——《出版商周刊》星级评论
《企鹅哲学史》(上卷)以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为起点,一路穿行过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最终将脚步停留在了世纪末的尼采、布拉德雷与杜威。上卷以哲学史的时序为轴,伟大的哲人、纷繁的学派、涌动的思潮、冲破思想桎梏、颠覆旧学的创新思想者们在原本恢弘却又混沌的思想画卷中渐次浮现,在作者提要钩玄的笔下,深邃幽隐、盘根错节的哲人哲思显得明快畅达。
《企鹅哲学史》(下卷)主要书写19世纪末之后的哲学思想。由于分析哲学的兴起,下卷按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分庭抗礼的哲学史发展态势,以平行结构逐一解析两套体系的思想发展历程。无论是胡塞尔、海德格尔这样的欧陆哲学权威巨擘,还是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这样的分析哲学执牛耳者,都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间变得面目清晰。此外,本卷视野还兼及中国、印度、阿拉伯-波斯、非洲等地区的哲学传统,勾勒出迥异于欧美传统的、异质文明的哲学视域。
-
超文化
因新技术而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去远”文化空间,由此产生的“切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实践和表达形式。全球化进程起到了积累和集聚的作用,异质的文化内容簇拥到一起。不同文化空间相互叠加,相互渗透。时间同样失去边界。簇拥起来的林林总总,不仅让不同地域,也让不同时段失去了遥远性。更准确地反映当今文化之空间性的,不是感知上的跨、间、多,而是超。文化发生了内爆,也就是说,文化被去除了遥远性,成为超文化。
超文化性产生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者。超文化旅行者去往的不是反世界,也不是彼处,实际上,他居住在此处与彼处成对称关系的空间里,他就在这儿,“内在空间就是他的家”。在景观的超空间里冲浪或浏览,与朝圣者以及浪漫主义的旅行者的行进方式都截然不同。超文化旅行者从一个此处去往另一个此处,超文化因而是一种关于此在的文化。
超文化旅行者在向文化观光敞开大门的事件的超空间中旅行,因此,超文化旅行者对文化(Kultur)的体验就是文化—旅行(Kul-Tour)。
--------------------
韩炳哲作品(第2辑)
《山寨:中国式解构》(2023年1月出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2023年1月出版)
Hyperkulturalitä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2023年1月出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2023年3月即将出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禅宗哲学》(2023年3月即将出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么是权力》(2023年3月即将出版)
Was ist Macht?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2023年3月即将出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2023年5月即将出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大地颂歌:园艺之旅》(2023年5月即将出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2023年5月即将出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ätigkeit.
《时间的香气:逗留的艺术》(2023年5月即将出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编辑推荐】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当下社会情状和个体心灵,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东方式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存在,具有“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在世界范围内已然成为现象。韩炳哲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包括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称赞,巴迪欧亲自为其代表作《爱欲之死》作序。
(5)在国内学界和读者群体中迅速觅得知音。韩炳哲作品第1辑共9种(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出版后,来自哲学界、艺术界、政治学界、传播学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爱欲之死》《倦怠社会》《他者的消失》《在群中》等书尤受欢迎。
(6)中文世界较系统和完整的韩炳哲作品集。韩炳哲作品第2辑共11种,预计2023年5月出齐,与第1辑图书共同囊括了作者主要的和代表性的作品(计20种)。
(7)《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在全球化时代对全球文化和个体处境的诗意思辨,在回归古典的意义上重释友善的现代价值!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表达越来越与地域无关,而在一种超域的模式上循环往复,与本土/外来、遥远/切近、熟悉/陌生这些概念都失去了真实的联系。
文化失去了源初意义上的家园之感。没有边界,没有限制,没有头绪,却有强烈的杂交、融合和公共性质。人们成为带着静美微笑的超文化旅行者,行走在多姿多彩的超文化空间里,随意捡拾并拼凑着自我的身份认同。
如何理解超文化?如何实现超文化个体和谐共存?相较于莱布尼茨诉诸上帝的单子,韩炳哲回归古典希腊哲学传统,揭示出一种更有价值、更具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情感——友善,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他人、通向世界的窗。
【精彩书评】
韩炳哲摆脱了繁琐的哲学论证,他将哲学洞见直截了当地切入当下。这种植根于法德传统的批判视角,剥开了现实的面纱而暴露出它残酷的真相。这不是快乐的知识,而是发人深省的知识。
——汪民安,清华大学中文系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阅读韩炳哲,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他用短小精悍的文字,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不风,中山大学哲学系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敏锐、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韩炳哲这套语言文字炼金术,对概念的追根溯源,无论对于外语学习者还是哲学爱好者来说,都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
——安尼,首都师范大学德语系
就算不懂得海德格尔独创的那些术语体系,仍然不会影响对韩炳哲本人想要讨论的话题的把握,这也正是韩炳哲的批判哲学小册子之所以厉害的地方。
——毛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媒体评论】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超文化这一概念是对全球化、赛博空间和大数据时代文化现象的一种令人振奋的探索。
——《晨星报》(Morning Star)
-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
【编辑推荐】
民族志是一种知识,致力于回答“人类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恒久的问题
民族志不仅戏剧化地描述生活,还将分析生活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两位研究兴趣不同的人类学家要写这样一本阅读指南?
因为通常没有人教读者如何阅读民族志,而是指望他们自己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传统的民族志导读要么介绍主题概念,要么归纳理论观点,但本书作者们希望传递一种开放式对话的感觉,在提供分析文本技巧的同时,还能引导人们一探人类学知识的特质,并培养出读者自己的人类学想象力。
这本书从巨量的民族志文本中选取精彩节选,并进行评论和论证,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启发式的布局。各种视角被组合起来,提供了一个改进后的理解民族志的方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民族志成了理解人类处境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不是唯一途径,但作为一种知识,它值得被理解和尊重。
【名家推荐】
凭借真正的制图天分,作者带领我们穿越民族志的迷人地带,以及它的不同对话者。本书将一些重要的新视角带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导游一如既往地坚定和敏锐,让我们在旅途中停下来了解旅程的方式,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动力。
——史翠珊,英国剑桥大学
这是一本好书,也是阅读民族志文本的绝佳指南。作者对世界上许多时代和地区的民族志进行了明智的抽样,成功地揭示了人类理解每一篇文章的复杂特性,并激励人类学家以全新的方式思考比较的概念。
——迈克尔·D.杰克逊,美国哈佛大学
作者们为阅读和理解民族志提供了一条迷人的途径,它赋予了民族志适当的创造力……它常常令人兴奋,当然也很复杂,是一本介绍重新思考该学科主要问题有益方法的著作。当作为教材使用时,肯定会带来令人满意的参与度和课堂讨论。
——《皇家人类学学会杂志》
-
火鸟之地
【编辑推荐】
★ 一本包罗万象的书。
关于传统俄罗斯的建筑、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民俗,关于传统俄罗斯的社会变迁,艾尔米塔什、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夏卡尔、《春之祭》等等熟悉的名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 一本热情之作。
唯有像苏珊娜·马西这般热爱俄罗斯传统文化之人,才能用自己的了解与热情做出这本精美的作品。
【媒体推荐】
一本以洞见、想象力、温暖和热情写就的迷人图书,带有一种将非凡的“传统俄罗斯”织毯编织到一起的见解。
——赫德里克·史密斯
在读了这本非同寻常的书之后,我再也不会以同样的方式看待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了。
——简·莫里斯
苏珊娜·马西关于俄罗斯艺术和文学的非凡综合著作《火鸟之地》,为俄罗斯艺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它成功地给了各种俄罗斯艺术一种新的精彩视角。它是一部需要被写出来而现在恰恰被写出来了的书,而且写得非常好。
——克莱夫·巴恩斯
它以东斯拉夫创造性的丰富、多样和美让读者惊叹。
——欧文·韦尔《芝加哥论坛报》
【内容简介】
本书与一片非凡的土地有关,描述了987—1917年的俄罗斯文化,内容涵盖艺术、文学、舞蹈和音乐等诸多领域。
在这部插图丰富、论述严谨、文字优美的书中,作者追溯了俄罗斯艺术和建筑的发展,从基辅诸多大教堂和宫殿的建造,到莫斯科的崛起和克里姆林宫的兴建;精巧地重塑了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们对俄罗斯的影响;生动讲述了19世纪俄罗斯惊人的艺术成就;描述了在20世纪的先锋派运动中,夏卡尔、尼因斯基、季阿吉列夫、斯特拉文斯基等艺术家对整个世界审美的改变。
-
家庭·乡里·朝堂
因为游学、科举、仕宦的需要,北宋士人长期远离家人及乡里,从而无法履行他们神圣的家庭职责:对父母尽孝。可以说,很多士人实质上成为“不孝之子”。本书则将北宋士大夫群体追求世俗抱负与履行家庭责任之间的紧张关系置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核心。在考察了2000多部墓志铭和大量其他官方或私人写作后,本书发现,北宋士人面临的上述困境,既未减少他们尽孝,也没有妨碍他们应举和奉公。相反,北宋朝廷及士人自身努力调和这一矛盾,进而促成了“禄养”模式在北宋的发扬光大。
士人的长期远游,同时使乡里的含义变得淡薄而不稳定。这一方面导致父母死后久而不葬,产生大量摈弃祖茔、建立新茔的“不孝”现象,另一方面又直接促成了一种新孝行的“流行”。这场自下而上,由士人发起,以维护壮大家庭、宗族、乡里为目标的运动,与当时的儒学复兴汇成一股潮流,促成了理学的最终胜利。换言之,北宋时期对士人孝道的重新界定,不仅标志着政府对士大夫“私人”家庭事务的大规模干预,而且直接影响了宋代及后世家庭、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变迁。
【专家推荐】
《家庭•乡里•朝堂:北宋士人与孝道》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两个最具特色的现象——对孝道的推崇和以仕宦为荣——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孝子,又孜孜以求于登科入仕,常常使作为人子的士人在赡养父母并为之守孝和远离亲人家乡、光耀门庭之间挣扎。
通过细致深入分析北宋士大夫有关其父母、亲人和自身的书写,这本书从多个角度阐明了这两个互相抵触的追求如何塑造了北宋士人的行为,以及他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书中对这些精英人士自身经历和内心情感的生动描述,为我们了解宋代士大夫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大数据和量化分析日益塑造历史写作的时代,张聪却逆流而行。她采用了一种传统人文学科方法研究宋代官员自身所处的一个艰难困境:在照顾父母与频繁离家远宦之间取得平衡。
这是一本异常感人的学术著作……讲述了北宋时期背井离乡的士人们如何履行孝道理想,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官员对他们纪念父母和记录历史的责任的理解。我们不应对这两个问题如此紧密交织而感到意外:毕竟,对父母的记忆正是我们理解过去的核心。
——韩森(Valerie Hansen)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
法国知识分子的终结?
【亮点推荐】
★备受霍布斯鲍姆、托尼·朱特推崇的历史学家,犹太“虚构三部曲”作者,对知识分子前辈及同仁的尖锐点评。一部让众多“文化生产者”无地自容、汗颜不已的锋芒之作!以冷峻犀利的目光,剥去知识分子的光鲜外衣,于历史的检验和道德的拷问中,淬炼出真正的“知识分子内核”。
★字字珠玑的知识分子功过书,幽暗尽显的法国百年文化人物像:于“恐犹”浪潮中挺身而出,高呼“我控诉”的左拉;虽有瑕疵,仍被奉为知识分子楷模的萨特、加缪、波伏瓦;或许是巴黎最后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的布尔迪厄;桑德口中水准堪忧、狭隘自大的维勒贝克、芬基尔克罗、泽穆尔……
★回望19世纪末至今的法国知识分子史,洞察其群体构成、思想特征的演变历程,剖析知识分子与统治阶级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撕开大众媒体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假面。在20世纪的诸多考验下,有谁未因各种主义思潮而迷失,不为权力利益所折腰,始终冷静判断、认清方向,秉持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理性?
★见证思想“启明星”光辉的黯淡和法兰西文化的迟暮。当右翼势力在各处抬头,当保守排外取代了开放包容,我们是否还能相信理性的力量和知识分子的“灯塔”之光?这个时代是否还能造就“伟大的知识分子”?
---
【内容简介】
法国知识分子因“恐犹症”而兴起,是否将在右翼转向中迎来衰亡?
法国知识分子曾被世人视为效仿的楷模,无数次体现了文人勇敢介入公共空间的责任担当。然而,从左拉时代的知识分子到当下的维勒贝克之流,历经了法西斯主义、反殖民主义、种族冲突等层层冲击后,著名以色列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看到的是法国知识分子的不断衰落和“伟大”的终结。
桑德从19世纪末左拉等人公开对抗“恐犹”氛围开始,细致梳理了“知识分子”概念的形成及其结构,揭秘文化领袖们鲜为人知的思想人格“幽暗面”,并借助伏尔泰、卢梭、托克维尔等代表人物剖析这一群体的本质。知识分子凭借自己的文化创造活动和社会介入行为累积声望资本,追求独立自治的同时,又难以摆脱“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者”的角色。在社会科学领域不断细分,信息碎片化、知识浅薄化、娱乐至上,知识分子与权力所有者关系已然改变的当代背景下,似乎再难产生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法国知识分子已死?知识分子精神已亡?”这是桑德面向现代社会的两大叩问。
---
【作者简介】
施罗默·桑德(Shlomo Sand,1946— ),国际著名以色列学者,特拉维夫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任教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为波兰裔犹太人。主要研究方向有民族与民族主义、法国知识分子史等。其犹太研究相关论著被称作“虚构三部曲”,在西方学界引起广泛讨论,赢得了巨大的赞誉。另著有《知识分子、真相和权力:从德雷福斯事件到海湾战争》《词语和土地:以色列知识分子和民族主义神话》。
译者:
樊艳梅,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理论。译有《W或童年回忆》等作品。
---
【相关评论】
施罗默 • 桑德是熟谙法国知识分子前世今生又兼具“旁观者清”优势的知识分子史专家。他的这本专著,不仅是探究法国的特殊性及其“伟大”知识分子消亡与否的知识分子史佳作,更是他这位早就立志充当“知识分子”的专业历史学家,以自身方式直面所处时代、“介入” 当今世界的见证。纵观全书,谋篇布局立意高远,别具一格;内容表述张弛有度,洞见迭出;文字叙说鲜活生动,雅俗共赏…… 不难想象,移译这部于法国知识分子史研究热潮消退有年情势下推出的新作,将使中国读者对法国知识分子重新投去更多关注目光。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吕一民
桑德这部有关知识分子的研究专著以丰富的视角进入了近代以来法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时又以真切和多元的学术脉络开启了何为知识分子精神的学术对话。作者有着广博的学术视野、敏锐的批判性精神和诚挚的生命体验,从而将现代知识分子史里最具魔幻魅力又最具复杂性的法国一脉揭示了出来,这无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知识、理性和自省精神在当今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唐小兵
很少能有作品将缜密的历史研究与热情的政治介入相结合,而这正是桑德在这本博学又见解独到的书中所达成的……通过重新检视“法国知识分子”的长期历史,桑德对我们的现状提出了有力的批评,能够帮助我们构想未来政治智识显现的形式。
——巴黎索邦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 拉兹米克·科伊兴扬(Razmig Keucheyan)
-
观念的变迁
观念史、思想史、学术史、哲学史虽有重叠的部分,但也拥有各自独特的研究领域。传统中国在确立政治思想的意义方面成果巨大,这使得与中国政治思想变迁紧密关联的观念史研究所需的洞察、发掘、比较,成为可能。
观念史虽未成为思想史研究的主流,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念史研究来审视特定的思想或者思想家的基本假设及其辩证动机,从而发掘思想的大原则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观念对政治思想的历史性影响。
————————————————————————————
本书从观念史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历史中“政治、天命、心性、国家、君王、臣民、道德、仁义、礼法、忠孝、公私、华夷”等12组观念的演变历程做了阐述。这12组观念24个字,本意各有所指,但在政治、社会的发展脉络中各自经历了融合变化。这些词我们看似熟悉,时常用到,却很少深入思考,更不知道其在历史演变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本书立足文献,细致剖析了这些政治思想史的关键文字,揭示了其原初含义及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变化的特征与脉络,被誉为思想史研究“由小学入经学”的典范之作。
-
同盟的真相
本书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对日本包括空域在内的实际管控、美军人员在日本境内享有的治外法权甚至不受日本宪法约束等历史及现况,梳理、分析美日两国之间的公开协议、军事密约,将美日联合委员会及“安保法体系”的“潜规则”拉出水面,最终指向“美日间隐秘的法理关系”。作者指出,正是这些不合理的体制导致了美日同盟的畸形关系,影响了战后日本的社会结构,致使日本社会方方面面处于扭曲状态,陷入危机之中。本书直击当前日本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核心,为解读美日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加深读者对相关历史及东亚局势的理解。
-
蒙古、安多与死城哈拉浩特
1907年11月10日,一支由俄罗斯著名的中亚考察家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带领的考察队离开了莫斯科,准备前往中国西部,计划在这次为期两年的考察中,对蒙古的中部和南部、青海湖地区以及西藏东北部和四川北部地区进行考察研究。与科兹洛夫同行的还有莫斯科大学的地理学教授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洛维奇·纳帕尔科夫、地形测绘员彼得·雅科夫列维奇·纳帕尔科夫、植物和昆虫类收集家谢尔盖·西里维尔斯托维奇·切蒂尔金,以及十名护卫队员。当列车离开凌冽的北方,载着这十四人去往中国西部的戈壁沙漠之时,大概没有人能预料得到,他们的这一次中国之行,将带来一次人类考古学历史中的重大发现,揭开一座被尘沙湮没的古城——黑城哈拉浩特的全部秘密。
在《蒙古、安多和死城哈拉浩特》一书之中,我们除了获悉科兹洛夫的考古发掘成果之外,还可以在他的考察记中,看到对当时当地民族学与社会学的调查、地质学与地理学的勘探、生物学的采集与研究、生态学的考察等方面的详细记载。是我们了解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民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一部描写20世纪中国西北自然生态景象与人文风貌的生动记录。
-
花盐
《昨日的边城》作者龚静染小城三部曲之一
三百年川南小城史,重现一个昔日的盐业重镇
川蜀历史地理文化非虚构之作,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见证
-
川盐入黔、川盐济楚、盐务稽核、战时盐务、永利化工、川盐股票……中国近现代盐业发展的每一步,它都参与其中,并常常成为其中的主角。一个川南小城,三百年沉底盐史,说尽了川盐的沧桑。
《花盐》是龚静染小城系列之二,聚焦五通桥,以当地花盐产业为纽带,串联起从清初到现在的三百年。该书本为《桥滩记》修订,因过程中新材料的重重发现,而另起炉灶,立意结构均有改向。全书分卤泉涌、凿井之地、鹾商春秋、西迁重镇、戏里有盐、咸味江湖六部分,既是小城三百年发展的时间线,也是六个维度对小城的解读。
-
在这本书的写作中,我更集中于盐的讲述,突出了小城与盐的历史关系,把时间框定在从清初到现在的三百余年中,因为这是小城成为蜀中大盐场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江湖飞地变为工商业重镇的关键时期,对川盐之兴衰也有所映照;同时在文本结构上也隐约有史的脉络,内容中有不少新鲜的东西,并在考证上力求真实客观。我认为它已经具有非虚构写作所应有的面貌。——龚静染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