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文化

  • 品义士

    作者:尹剑翔

    书中精选了中国历史上几十个侠义人物,这些英雄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扶危济困,深得百姓爱戴,或抗击外敌,保一方平安。他们的事迹或在正史中单独立传,或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本书将他们的故事,重新挖掘整理,并做了符合现代人观点的点评,极富可读性,让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体会到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股英雄气,在当下驰骋纵横。
  • 龙文鞭影-中华蒙学经典

    作者:

    《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此书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乔天一编著的《龙文鞭影》,在借鉴和吸收前人注释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文重新进行阐释,以原文、典故、插图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原文依据权威底本,并作适当校勘;典故准确,语言流畅,并标明出处;同时配以近百幅与典故相关的图片。另外,全书最后还附有《龙文鞭影》全文加注音,便于读者记诵。
  • 老北京的记忆

    作者:刘秋霖,等

    《老北京的记忆》讲述了定格正在消失的京味儿生活,留住一座记忆中的城,图文版老北京风物志,百余幅珍贵图片,完美展现老北京风韵,再现京城市民生活图景,描摹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画。
  • 波斯札记

    作者:穆宏燕

    《波斯札记》是著名波斯文化学者、翻译家穆宏燕所著的一本有关波斯文化的随笔集,主要讲述了波斯的从古至今的宗教、历史、文学以及中伊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凭借其对波斯文化深入广博的研究和背景知识,广泛结合中西方文化及事件,特别是中国文化中耳熟能详的事物、历史和现象,如美酒、诗歌,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带领读者对波斯丰富珍贵的文化宝库做了一次饶有生趣的概览。
  • 中国人的酒文化

    作者:木空

    酒从中国文化的血脉中延续到今天,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无限乐趣,推杯换盏之间,演绎多少风情,或许中国人的酒场生活就是中国人的酒文化。 本书共九章,包括酒史、酒礼、酒器、酒情、饮酒人、酿酒藏酒等内容,用诙谐易懂的“四不像”语言为您阐述中国人的酒文化。
  • 走进加拿大

    作者:池相庆

  • 茶人茶话

    作者:陈平原,凌去岚 编

    《闲趣坊:茶人茶话》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联手凌去岚博士合编,精选周作人、林语堂、汪曾祺、唐鲁孙、黄裳、董桥、葛兆光等中国现当代54位作家、学者的随笔、散文共70题。内分四辑:辑一“茶雅”,闲情雅致,泛谈历史与文化;辑二“茶俗”,纵鉴江山,品味各地风俗人情;辑三“茶话”,知茶论事,意在生活点滴体悟;辑四“茶事”,寻常人生,更多逸闻趣事。
  • 发现你的心灵

    作者:于丹

    《发现你的心灵》选取了“百家讲坛”的于丹,阎崇年,纪连海,孔庆东,孙云晓等名家在各地的演讲录精粹辑录而成。演讲内容涉及到人文,历史,教育,生活,保健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话题。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名家们在屏幕外不一样的亲和与激昂,睿智与幽默。在吸收知识与智慧的同时,更能领略名家们的动人风采。
  • 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作者:(德)迪特里希·施万尼茨

    这是一部欧洲人写给欧洲人看的人文知识通典,全书实际上是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和修养?比如在社交生活中,为什么必须知道莎士比亚和梵高,却不必知道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人文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善你的生活,但一定可以让你的视野更开阔、让内心更丰富、让你的人际交往更愉快。 许倬云秦晖等推荐
  • 多元文化与教育5

    作者:巴登尼玛

  • 国学入门

    作者:龚鹏程

    国学并非一门专业、一个科目,而是各种学问生发的土壤。从大处说,国学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了解本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可以避免在现今这个同质化时代被同化;具体到个体,则可增进个人的文化内涵,护养根本,滋养灵魂。 本书分为门径篇与登堂篇:上篇介绍基本材料、知识与方法,下篇藉评述民国初叶国学运动中的人物与教育,探讨其中蕴涵的各种问题,同时对现今教育问题亦多有品评。 通览全书,国学之纲维与精神尽收眼底,国学之堂奥就在书中阐释的那条宽易博大的治学之道上。
  • 弟子规详解

    作者:白平

  • 反读书记

    作者:胡文辉

    这是一本体例特别的小书,因其每篇短小,毫无水分,反而容量巨大,内容之庞杂、信息之丰富,足以与许多大书媲美。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胡文辉读书,讲求入乎其内,也得出乎其外,嬉笑言谈间透露出深度,方为学者之本色;书本之内,书本之外,处处是问题,处处是材料,收拾得住,驾驭得住,“反”其道而能行之,方为读书之真意。 读此书,文字短而精,内容杂而专,好玩者得趣味,好文者得妙文,好学者得学问,各取所需,卷帙自富。 《反读书记》为“书蠹丛书”系列的一册,是学者胡文辉的阅读手记和读书之余的随感。内容庞杂,文字犀利,话题有大有小,宇宙之大、苍蝇之微,都有涉及,既有抽象的思考,也有现实的观察,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在体裁上,既受西方学者随想录的影响,又与中国传统文人笔记一脉相承,重在言之有物,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符合当代人的片断式阅读习惯。
  • 妈祖文化简明读本

    作者:林国良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作者:(清)刘树屏

  • 1933,聆听民国

    作者:林语堂,梁漱溟,胡适,柳亚子,徐悲鸿,郑

    近几年有关“中国梦”的讨论很热烈,其实早在80年前,作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东方杂志》,就曾围绕此话题发表过一组文章。 1932年11月1日,杂志主编胡愈之向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发函400余份,提出两个问题: 一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 二是“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 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其中部分是《东方杂志》的读者。 1933年元旦出版的《东方杂志》(总第三十卷第一号)以83页的篇幅一下子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不算以漫画形式做“梦”的丰子恺)。半个月后,第2号又以“梦想补遗”收入了梁漱溟、朱自清二人的复函。 这些作者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包括柳亚子、徐悲鸿、郑振铎、巴金、郁达夫、老舍、叶圣陶、胡秋原、陈翰笙、张申府、严灵峰、邹韬奋、周谷城、陶孟和、俞平伯、何思敬、楼适夷、宋云彬、章乃器、茅盾、周予同、顾颉刚、施蛰存、周作人、杨杏佛、孙伏园、洪深、傅东华、马相伯、林语堂等,几乎网罗了当时的文化界名流。 因此,这期专栏“虽然不能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人的"梦",但是至少可以代表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梦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精英界的思想趋向,值得仔细品味。在上述名家形形色色的梦想中,流露出来的最迫切愿望就是实现民族复兴。这是与其身处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面对当时战乱频仍、兵燹不断的时局,有识之士怎会不深深担忧?本书图文并茂,首次向广大读者展现老一辈中国人的热切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