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文化

  • 死之孤独

    作者:[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

    社会学大师诺贝特·埃利亚斯在85岁高龄之时,将死亡作为“文明进程”研究中一个论述相对不足的题目加以探讨,把死亡描述为被“文明”掩盖的对象。或者说,死亡,因其残酷性而被隔绝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成为“文明进程”中尚未发展出应对之道的重要环节。死亡,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甚至可能是一个艺术/技术问题——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死亡。作者从以上角度透视死亡,汇集成这部关于死亡的沉思录。

  • 中医的传承

    作者:许小丽

    ★知识的内容以何种形式呈现并被保留?

    ★学习方式决定了认知风格

    ★三种传承方式解读现代化语境下中医知识和实践的代际相传

    ★人类学教授潘天舒、中医学史教授张树剑联袂推荐

    ★新增中文版序及译者序

    ★中医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有自然科学属性,也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属性。本书探讨了中医秘传、个人化传承和规范化传承三种模式下中医知识的教与学,反思中医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在方法和形式上的转变所带来的知识传承的结果和效应的改变。当所谓的“秘密知识”开始在现代高等教育课堂上作为“规范化知识”进行教学传授时,会发生什么?这些知识是否可通过教学对任何人透明、开放?

  • 唐宋儒家道统系谱建构研究

    作者:郭畑

    全面追溯唐宋儒家道统系谱萌芽、建构、分裂、解构与重构的历史过程

    呈现传统儒学向新儒学的历史转型

    聚焦孟子在宋代的升格运动等诸多历史公案

    --

    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统”的观念自韩愈倡导之后就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文明的延续、转型与发展,而对儒家道统论以及道统人物系谱的研究,也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研究的焦点。

    本书在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搜集和梳理的基础上,全面追溯了唐宋儒家道统系谱萌芽、建构、分裂、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涉及孟子在宋代的升格运动,曾子和子思道统地位的确立,两宋时期新儒家各学派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论争等儒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呈现了中唐至南宋汉唐儒学向程朱理学转型的历史过程,以及儒学以道德性命之学连接“内圣”和“外王”的宝贵尝试。对于重新思考和激活儒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或有一定的启发。

  • 帝国的科学

    作者:[日] 水野宏美

    作者考察了1920年代到1940年代间日本对于科学的讨论和推动。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面临着构建一个何种类型的现代化帝国的问题。

    发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显示出一种普遍的可检测性和普适性,并以此获得了存在的合理性与权威性。对于那些非西洋式的、依靠自身文化特色建立起现代形象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自身的文化和逻辑将受到来自普适性的挑战,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将被动摇。因此,如何将“放之四海皆准”的科学容纳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和神话逻辑中,解决传统文化与科学间的冲突,成为日本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问题。

    作者提出了本书的核心问题:战时日本是如何将非神话的理性的科学和宣扬神道的民族主义相结合的?日本人想要发展的科学,是一种怎样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出现了新的解决契机。

  • 战弓图文史

    作者:[英]麦克·洛兹(Mike Loades)

    弓箭,是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发明之一,是冷兵器时代不可或缺的武器装备。本书以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系统介绍了战争史上四大著名弓箭的发展历程:

    演变史:四大弓箭的起源、沿革及其历史影响;

    技术史:弓箭材料、设计、工艺、制造的发展变迁;

    军事史:战争中弓箭的后勤保障、排兵布阵、战术战略等。

    冷兵器专家麦克·洛兹(Mike Laodes)倾力奉献

    一部专业、有趣、多图、易读的冷兵器史

    一书阅览四大弓箭历史全貌

    长弓比铠甲更胜一筹吗?

    弩弓为何背负着阴险、邪恶的名声?

    复合弓何以长盛不衰?

    日本和弓到底有何不同?

    穿越历史,领略冷兵器的独特魅力

    10余次战弓实测、50余场著名战役、70余份史学档案、300余幅珍贵图片……作者通过真实历史事件、射击效果体验与现代弹道学测试,描述了弓箭的起源、设计、应用、发展,阐释了弓箭对人类战争、文明演进的历史影响,奉献了一部专业、有趣、多图、易读的冷兵器史。

  • 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

    作者:[美] 丹·P.麦克亚当斯 / 丹·麦克亚当斯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将去向何方?

    为了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我可以做些什么?

    本书告诉我们,通过创造自己的生命故事,我们得以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人生历程和发展走向,并最终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

    生命故事的发展贯穿我们的一生,从婴儿咿呀到垂垂老矣。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使命,我们不必追随社会时钟埋头往前赶,屏蔽自己内心的需求。只要完成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我们就能在回顾自己的生命故事时,相信自己创造的是一份有价值的礼物。

  • 女性主义城市

    作者:[加拿大] 莱斯莉·克恩 著

    女性生活在男人的城市里

    公共场所不是为她们而设计的

    女性的恐惧绝非无缘无故

    这个城市需要听到她们的声音

    女性与城市的关系,远比你意识到的复杂。

    建筑师视而不见的女性:多伦多市的“风效应指南”假设了一个“标准的人”,这个人的身高、体重和表面积都与一个成年男性一一对应。你永远不会想到,性别偏见会影响摩天大楼的高度和位置。

    困在心理地图里的女性:“你为什么一个人在晚上走?”“你为什么要抄那条近道?”关于强奸的迷思塑造了女性的心理地图,限制了她们的行走。

    从历史中消失的女性:“如果我们穿越隧道回到过去,我们总会在大街上发现一个女性漫游者正从波德莱尔身边走过。”

    通过城市历史、流行文化和私人经历,女性主义地理学家莱斯利·克恩揭露了隐藏在人们眼前的东西:我们的城市、家庭和社区中先天内置的不平等。

    克恩提供了“女权主义城市”的一种愿景。她讲述了恐惧、母性、友谊、激进主义以及独处的快乐和危险,全新绘制了女性主义城市的地图,以建设未来更公正、更可持续、更有利于女性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女性不会被抹去。

  • 中国梦境

    作者:[美]康儒博

    ⭐列文森奖、儒莲奖双料大奖

    ⭐超越弗洛伊德、荣格的释梦新经典

    ⭐著名中国宗教和文化史家康儒博作品

    ⭐绘制中国梦境

    ⭐解码庄周梦蝶

    ⭐沟通天人鬼神

    ⭐论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

    【内容简介】

    梦,人人有之,人人未明所以。

    梦是什么?它非花非雾,倏然来去。

    我们做梦时发生了什么?它能使我们“卧看翠壁红楼起”,也能顷刻夺走眼前的花花世界,唯余“觉时之枕席”。

    梦能预言未来吗?梦到兰草、熊罴,果然就能诞下宁馨儿吗?梦到刀悬梁上,又主何吉凶?

    该如何解读梦的密码、获 取预言?是否有一本“答案书”可供质证?

    梦能否沟通阴阳、沟通人与物,令我们暂时摆脱沉重的肉身,飞抵物外之境?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的梦与做梦的书,通过梳理战国后期至晚唐(公元前300年至公元800年)的占梦书、经史注疏、志怪小说、佛道文献、敦煌写本等有关资料记载的关于梦的奇闻轶事,作者以不预设弗洛伊德、荣格或者任何其他西方或现代对梦的理解方式,分析了中国前现代关于梦的文本,为人们几千年来苦苦追寻的问题,找到了与众不同的答案。本书一方面揭示了中国古人如何应对奇异梦境,另一方面将中国梦境观带入更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构建起了古今中外对话的桥梁,并吁请大家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中的梦境观。

    --------

    【编辑推荐】

    著名中国宗教和文化史家康儒博作品

    康儒博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视角,在汉学界享有盛誉。在研究中国文化与宗教时,康儒博凭借其对原始资料的深刻洞察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的娴熟运用,创作出了这部学术性与文采兼具的作品。

    荣膺2022年度列文森奖、儒莲奖双料大奖

    列文森奖青睐于那些能“通过比较性洞见或开创性研究,推动中国学术与广泛思想论域相联”的作品,多位中国学界熟知的学者,如魏斐德、孔飞力、巫鸿、宇文所安等,都曾荣获此奖。儒莲奖,被誉为“汉学界诺贝尔奖”,旨在表彰国际汉学领域的杰出学者。

    一部关于中国人如何看待梦的精彩而深刻的研究著作

    绘制中国梦境,解码庄周梦蝶,沟通天人鬼神。本书重新审视了梦境这一神秘领域,描绘了中国梦境图景,展现了古人对梦境的解释、想象和文化内涵的领悟。

    论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中国梦,这一富有诗意和深意的概念,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更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本书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让您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中的梦境观,发现梦境的无限可能。

    【名家推荐】

    《中国梦境》是一部关于中国人如何看待梦的精彩而深刻的研究著作。除了将大量文本与全球各地的梦研究进行对话以外,康儒博还邀请我们将镜头转向自己。当我们试图理解这些材料时,我们怎么看待做梦?在研究中国文化与宗教时,康儒博运用了他对原始资料的深入了解及他那深刻的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这是一部堪称典范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文采斐然的作品。

    ——摘自“列文森图书奖”的颁奖词

    康儒博为我们带来了一本极具洞察力、内容丰富而翔实的研究著作,它将使读者在解读中国文献中与梦有关的段落时更具鉴赏力。我已经开始期待阅读姊妹篇,也期待发现该书在未来早期和中古中国文献与文化学术研究中必然产生的影响。

    ——李安琪(Antje Richter),《哈佛亚洲研究》(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康儒博对中国的梦与做梦的研究方法是广博的,没有陷入永恒主义之中;而现代的梦研究常为永恒主义所渗透,后者相信存在普遍方法与普遍真理,这能给人带来安适感。事实上,康儒博对所有“主义”都不以为然。他认为,将传统物化为单一的信仰体系(如“佛教”与“道教”),只会混淆我们对这些传统的理解,使我们的注意力偏离构成梦与信仰等复杂文化现象的多元信息。虽然该书有时在作为其基础的批判性理论方面着墨过多,但这些理论探索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书不仅在中国的梦与做梦的研究方面,而且在更广泛的宗教研究与社会史领域,都向前迈出了亟需的一大步。

    ——蓝山(Nelson Landry),《宗教研究评论》(Religious Studies Review)

    《中国梦境》在中国与跨文化的语境下,令人钦佩地综合了过去与现在的梦学研究,同时康儒博在过去二十五年学术生涯中不断锤炼分析工具箱(如宇宙学、话语共同体的概念,以及讲故事的述行性与符号功能),此书也展示了其令人信服的新应用。此外,作者认识到做梦是一个具身的过程,梦、身体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递归的互动,这显然使他决定引用整个社会科学语料库(如人类学、历史学与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与例子。以上因素促成了这部值得称赞的跨学科研究著作,汉学家与梦学家都能开卷有益。

    ——克里斯托弗·乔恩·詹森(Christopher Jon Jensen),《亚非学院院刊》(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三十多年过去了,康儒博已经成为研究中古中国宗教的杰出学者。《中国梦境》对以下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它提供了关于梦生活各个方面无与伦比的分类组合;我们看到了复杂的分类法、析梦(基于不同的文字游戏、口语及书面语、《易经》中的卦,以及中医),还有著名占卜者传记的大量译文。尾注占据了全书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与梦相关的学术资料集……在学术书评中,“影响深远”一词早已被过度使用,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本书是康儒博多年研究的成果,它激励着许多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究这一迷人而至关重要的主题。

    ——何复平(Mark Halperin),《宗教史》(History of Religions)

    康儒博的第六部著作《中国梦境》以其在前五部著作中探究的材料、主题与论点为基础,拓宽了我们对中国中古早期宗教世界的理解。《中国梦境》同样慷慨激昂,梳理了汉学与宗教研究以外的学术研究,以寻找相关的比较案例与方法论见解,然后为读者设计了新颖的框架,以更好地阐明他们自己研究领域(亚洲宗教传统或其他领域)中的现象。在又一本书的篇幅中阅读康儒博独特的学术声音——时而谨慎详尽,时而有条不紊,时而俏皮诗意——总是令人愉悦的。《中国梦境》可能也代表了康儒博处于一个特别的自我反思的时刻,因为梦本身的离奇本质不断挑战着人类试图将其合理化的努力。我们目睹了作者不断扩充与调整自己的理论总集,以更好地描述早期中国人在睡梦中遇到的异域性存在者。

    ——徐恩熙(Alexander Hsu),《网上评论》(H-Net Reviews)

    虽然这本书是为学术界读者撰写的,但其文字却引人入胜。最后,它强烈建议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梦的假设:哪些是可知的,哪些是不可知的,又有多少是文化背景的产物。

    ——琳恩·小笠原(Leanne Ogasawara),《亚洲图书评论》(Asian Review of Books)

    对于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及心理学、神学和文学等各种比较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来说,这本书应该极有价值。本书试图从数十年来对梦的研究与思考中提炼出重要的意义。这赋予了本书以不朽的品质。

    ——杜志豪(Kenneth DeWoskin),《中国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这不是一个很多人写过的主题,也不是一个一眼就能看出作者已成功发现其材料范围与深度的主题。康儒博能够在如此漫长的时期内描述出一致的诠释模式与方法,这既是对他自己学术研究的致敬,也是对大量存世中国古典文本的致敬。

    ——《凯瑞·布朗评论》(Kerry Brown Review)

  • 神器有命

    作者:冯渝杰

    “神圣汉帝国”的证成,关键在于深掘当时人的感知和体认,本书即是围绕原始道教的成立、汉魏禅代的发生与汉家秩序的崩解所展开的一次“心灵考古”。为消弭“汉家”构造中的家、国对立,谶纬以其超验的神圣叙事“为汉制法”,由此达成融通公、私的“天下一家”构想,“汉家”遂成为天下人的信仰空间。因为解灾除厄、归命汉家的普遍强烈愿望,“致太平”不仅成为贯通汉末经学、谶纬、道教的知识基础与共同主旨,也成为士人、隐逸、宗教群体的行动指南与价值归宿,还是促成汉魏禅代及汉家秩序解体的思想和信仰要素。以汉帝国神圣性格为轴心,思想与历史交互推进,渐次展开为汉家→王汉→师汉→辅汉→代汉→忆汉的演进轨迹,浮现出谶纬神学、原始道教与汉家德运终始的内在逻辑

  • 古籍鉴定与保护

    作者:刘玉才、陈红彦主编

    本書爲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古籍鑒定與保護”課程教材,以歷次課堂教學講義爲基礎,藉助國家圖書館豐富的教學案例和珍貴文獻支持,由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的專家合作撰寫,内容涵蓋古籍出版印刷、古籍鑒定、古籍保護與修復、圖書館古籍工作諸方面,力圖勾勒中國古代書籍纂集、形制、刊印、流通的歷史,加深對中國書籍文化的理解。作爲古籍鑒定與保護領域的首部教材,本書立足學術前沿,兼具深度與廣度,不僅可藉以學習古籍出版印刷的知識,還能提高古籍鑒定的技能,指導古籍修復保護的實踐。本書圖文并茂,既可作爲教材,又可作爲古籍收藏愛好者的指南。

  •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手册

    作者:李路路 / 朱斌

    本书是一本关于以迈向共同富裕为背景的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研究手册。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的核心议题是社会不平等,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受到学界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形成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本手册围绕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社会不平等的多元形式、社会变迁与社会不平等、研究数据五个主题,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不平等研究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与分析。本手册有助于读者认识中国社会不平等的状况和形成机制,为控制和削弱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学术基础。

  • 故国曾在

    作者:[巴勒斯坦] 萨里·努赛贝 著 / [美国] 安东尼·戴维 文字协助 / 萨里·努赛贝 / 安东尼·戴维

    人类最可怕的悲剧之一,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而忘记对其他人的好奇,忘记去了解其他人经历过的悲剧;尤其是面对仇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呢? 本书的作者萨里·努赛贝正是一个葆有这种好奇心的人。

    萨里·努赛贝出身于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记忆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与数次中东战争,这一地区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巴以冲突是如何源起与演变的?为何国际社会多次斡旋都无果而终?巴勒斯坦的年轻人如何看待国家的未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萨里讲述自己与家族的爱憎沉浮,以及巴勒斯坦人的艰难求存;他的人生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从一心治学到游走于巴以政权之间促成和谈,他的经历颇为戏剧性,曾被巴勒斯坦人斥为“叛徒”,又被以色列当局抓入监狱。

    中东冲突很难找到“中间立场”,萨里可谓在夹缝中生存,但他始终坚持和平与共情。在犹太人的苦难已经广为人知的今天,探索巴勒斯坦人的视角或许可以令我们对中东问题,甚至是更为宏大复杂的问题,形成更完整全面的认知。

    ◎ 作品看点/编辑推荐

    ★ 打破偏见,兼听则明。从被忽视已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视角,重新审视巴以困局

    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到大量以纳粹大屠杀为主题的书籍,犹太人的血泪已广为人知,古城耶路撒冷似乎也成为犹太人的“应许之地”。但我们却鲜少听到巴以冲突中的另一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声音。纵观历史与这个时代,这本书都是难得一见的稀缺之作,它从巴勒斯坦人的视角解读巴以困局的起源与演变,被哈佛大学学者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 巴勒斯坦公共知识分子、和平运动先驱亲述,回顾多方奔走、夹缝生存的大半生

    作者萨里·努赛贝出身于扎根在耶路撒冷1300多年的古老阿拉伯家族,他深谙阿拉伯文化,青年时代被身为开明政治家的父亲送往欧美顶尖大学留学,因此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在目睹中东战争与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后,他放弃书斋生活,与英国妻子一同回到耶路撒冷安家。他一方面在巴勒斯坦高等教育机构任教,将和平的理念传递给年轻一代;一方面与阿拉法特治下的巴解组织接触,任巴解组织驻耶路撒冷代表,与以色列进行斡旋。他致力于在巴以问题中找到“中间立场”,开辟反思与对话的空间,几经碰壁但不改初衷,正如他在书中说,“这些年来,我也有不少理想被无情摧毁,但我相信人生远远不是种种错误所能概括”。

    ★ 是传奇的个人史、起伏的家族史,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

    伴随着数十年漫长战乱与冲突,作者的长辈带着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老去,作者的孩子在动荡中出生、成长。巴勒斯坦的历史在几代人的记忆中传承,但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巴勒斯坦也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而如今这片土地却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这样一段悲情的历史引人深思。

    ★ 凸显利益相关方的微妙心态,直击复杂局势。关注平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处境

    和平看似众望所归,但作为和平运动的领导者,作者却被以色列人抓入监狱,一度被认为是比恐怖主义者还危险的人。而在巴勒斯坦一方,领导者的态度也耐人寻味。国际社会多次斡旋巴以冲突均无果而终,哈马斯的日益壮大令局势更加复杂。在讲述自己戏剧般经历的同时,作者也揭示各方微妙的心态与立场,并着力展现巴勒斯坦平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处境。

    ★ 梁文道力荐并撰写导读,知名译者何雨珈倾情献译

    文化学者梁文道撰写导读,令读者轻松获得背景知识,进入阅读状态。知名译者何雨珈倾情献译,译笔纯熟流畅,生动再现原著风貌。

    ◎ 评论推荐

    萨里·努赛贝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也是他动人的个人经历。他极为正直地展现着真挚有益的政治愿景。在中东冲突中很难找到“中间立场”,但他开辟了一个反思和对话的空间,平衡了历史的狡猾与个人带有讽刺意味的冒险和抱负。在面对复杂处境时,他展现了充满希望、慷慨正义的景象,使这本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霍米·K. 巴巴,哈佛大学人文学科高级顾问

    《故国曾在》是一部敏锐、伤感、幽默的回忆录,它重新审视巴以问题的悲剧,也描绘了巴勒斯坦社会的生动图景。

    ——阿摩司·奥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

    恶棍与受难者,爱国者与傻瓜,战争与和平,背叛与腐败,当然也少不了一段浪漫往事……这本书戏剧般展现了巴勒斯坦近几十年的历史。

    ——阿摩司·埃隆,《纽约书评》

    最可怕的悲剧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其他人的故事,忘记了对其他人的好奇,以及对其他人可能经历过的悲剧的了解……萨里·努赛贝就有这样的好奇心。

    ——梁文道

    这是有史以来对巴以冲突最好的个人记叙之一。

    ——伊桑·布朗纳,《纽约时报》

    太精彩了……强烈推荐给想了解巴勒斯坦民主困境的人。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slate杂志

    一个令人钦佩的人写的一本令人钦佩的书。

    ——莱昂·维塞尔蒂尔,《纽约时报书评》

    《故国曾在》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对问题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并对双方的博弈进行了精妙的分析……这个复杂的人——精明、理想主义、务实、梦想家、和平战士——非常值得了解。

    ——查尔斯·马修斯,《旧金山纪事报》

    引人入胜……《故国曾在》聚焦受困的希望,进行了一项伟大的研究。

    ——罗伯特·马利,《华盛顿邮报》

    在一场妥协常常被视为叛国的冲突中,努赛贝为了公平与和平而斗争。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书,它内容宏大、令人钦佩,而且非常有趣。

    ——杰弗里·戈德堡,《洛杉矶时报》

  • 大庆

    作者:侯丽

    唐晓峰、戴锦华、裴宜理、宋念申、严鹏、班宇 诚意推荐

    复兴之路的建设奇迹,一座城市从诞生到震惊世界的故事;

    前三十年的历史缩影,揭开共和国石油生命线的神秘面纱

    曾经高度保密的共和国城市大庆,将在这本书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全景式讲述石油工业的中国发展史,重点关注新中国前30年政治逻辑下的具体实践,体认大历史中女性个体的理想、情感和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序时强调,“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其中,特别指出“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懈努力”。在革命与改革之间的“建设”,指的就是1949-1979年社会主义建设,而“大庆”就是这其中最好的代表。

    --

    一本城市史研究的别致之作,是关于大庆油田这座模范“城市”如何成为时代工业地标的故事。国外关于城市的书籍非常多,但中国学者自己写的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而且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如此密切的著作,却不多见。《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着重探讨社会主义中国早期建设、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土地和资源利用,以及城乡分化等问题。书中采用双线叙事,一方面透过大庆城市的设计与建设,折射出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环境变化及政治路线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女规划师晓华的个人经历,讲述她在大庆的工作、生活与大历史中的个体抉择。双线交织,互为补充。书中记录的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持续改革,以及城市建设在国家和地方一级的协商方式,殊为难得。同时也涉及粮食和能源的故事,这是决定新中国生死存亡的两大关键因素。

  • 金钱、道德和做派

    作者:[加] 米歇尔·拉蒙

    ★ 一幅法国、美国中产阶级图鉴

    美国社会学协会前主席米歇尔·拉蒙,跨越印第安纳波利斯、纽约、巴黎、克莱蒙费朗四地,系统、深入访谈近200位成功人士,覆盖商人、律师、记者、医生、大学教授等数十种重要职业,首度展现法、美两国中产阶级的集体画像,深刻揭示他们的金钱观、道德观和文化观。

    ★ 一部中产阶级不轻易透露的划界“标签词典”

    中产阶级尊敬什么样的人?在内心深处,他们用什么标签区分和排斥他人?什么品质赢得上司青睐,什么品质被下属背后吐槽?进取、高雅、诚实、实干、虚伪、钻营……在160次半开放式访谈中,法、美两国中上阶层开怀坦言,畅谈精英们的秘闻腹诽。

    ★ 论中产阶级“鄙视链”的形成

    我们为何崇尚“圈子文化”?中产阶级的优越感从何而来?为什么中产阶级常常以金钱、权力和地位衡量人,也爱用文化品位标榜自己?工人阶级的道德感更强吗?为什么利己必须“精致”?掌握相当话语权的社会精英,会对其他圈层的人产生什么影响?

    ★ 文化社会学的典范之作

    对话布迪厄理论体系及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的探索之旅。结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定量分析、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文化理论工具剖析文化现象。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文学风格的写作相得益彰。对社会分层、精英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不容错过。

    ——————

    【内容简介】

    本书对法国和美国160位成功男性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访谈,对他们如何定义“值得尊敬的人”进行了比较研究,为社会中上阶层(专业人士、经理人和商人)提供了一幅罕见而极富启发性的集体画像。

    通过精彩的文化分析、比较法以及文学风格的写作,米歇尔·拉蒙阐明了三种“符号边界”:以诚实 、正直、具有职业道德为基础的道德边界,以财富、权力、职业的成功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边界,以受教育程度、才智和高雅品位为基础的文化边界。中上阶层成员正是通过这三种“符号边界”,将自己及其所在阶层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本书展示了在形塑社会生活方面占据相当分量的精英阶层的文化,将拓宽我们对现代社会分层、等级制度、社会不平等再生产等问题的认识,是对皮埃尔·布迪厄理论体系的一次重新评估。

    ——————

    【各界推荐】

    ◆ 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是社会学家技艺的杰出典范。

    ——美国社会学协会前主席、《社会冲突的功能》《理念人》作者 刘易斯·科塞

    ◆ 一项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研究,将为未来文化社会学的讨论提供高水平的基础。

    ——《美国社会学杂志》

  • 远西旅人

    作者:皇甫峥峥

    ☆从闭关锁国到开眼看世界,晚清士人如何重建对国际局势的理解?与外界的交流如何带来观念的变革?

    ☆晚清外交风云录,一书尽览中西交汇的智慧与抉择!

    ☆斌椿、志刚、张德彝、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六位旅西使臣书写西方模式的转变。

    ☆北美历史学界对于晚清外交史研究转向的风向标之一,美国图书馆协会2019年度杰出学术出版物。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 方的认识与外交信息体系的构建过程。作者通过考察六位出使欧美的使臣的书写模式,揭示了从1860年代初到1895年间清朝如何逐步重建与西方列强交涉所需的外交信息体系。本书突破了传统学科界限,结合外交史、文学史、思想史与信息史,详细解读了晚清外交官如何书写“西方”,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信息秩序的演变。

    书中不仅结合了传媒学理论,剖析了使臣们如何运用不同体裁和传递方式构建西方叙事,还探讨了信息在阅读集团中的演变和重新利用。同时,本书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历史相结合,展示了晚清士人信息采集的多元性、内外张力,以及使臣自身文化、思想、社会关系对其信息整理方式的影响。

    全书分为八章,从清朝政府对国外信息采集的局限开始,逐步展现了出使大臣的身份转变、驻外使臣的制度化、文书流通的电信化以及江南私人出版业对清政府信息掌控的颠覆性。最终,在甲午战争前夕,晚清士人对于西方形成了与官方意识形态相交错的共识与话语,这一观念变革与使臣们构建的信息秩序紧密相连。本书为理解晚清时期的中西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

    【名家推荐】

    在这本见多见广、争论激烈的书中,皇甫重写了晚清中国与西方外交互动的历史。由于没有一个单一的中国,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内部一致的西方,中国的外交家们毫不奇怪地发现,他们所发现和所写的西方与他们自己所代表的不同观点密切相关。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 柯文(Paul A. Cohen)

    在皇甫丰富而易读的叙述中,19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再是西方奇迹的一维监视器,而是复杂且完整的人类个体,对他们的传统和周围的世界有细致入微的理解。她的工作肯定会改变教学实践,并获得对19世纪中国思想史的理解。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盖博坚(R. Kent Guy)

    这项重要的研究通过清朝最早的驻欧外交代表的眼睛,提供了对“西方”的诱人一瞥。皇甫一丝不苟地重建了这些人物丰富的认知宇宙,并证明了感知“他者”的行为随着1860年后新信息秩序的出现而改变。

    ——迈阿密大学历史系教授 斯蒂芬•哈尔西(Stephen Halsey)

    结构和语言都很优雅……表明总理衙门的外交努力促使人们对已知和未知地区的思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肯塔基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墨安屴(Emily Mokros)

    皇甫对档案、电报、私人信件和报纸的仔细挖掘,加上她对外交官日记、政治文章、旅行写作和诗歌的细致阅读,为专业外交使团和新信息秩序的复杂历史的出现提供了许多批判性和原创性的见解。

    ——《中国近代史》 Ke Ren

  • 三国前夜

    作者:张向荣

    洛阳城北的夏门,四方之通衢,人流如织;因为面对北邙山,亦是人鬼殊途之地。

    夏门外的门亭,自然是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大将军梁冀特意把李固、杜乔的尸体扔在夏门外,好让天下人都能看见,即使贵为三公,和他作对就是这般下场。他还下令,如果有人胆敢悼念哭丧,一律以罪论处。

    梁太后同 意杀死“李杜”,既有维护梁氏家族的私怨,也有对士大夫为维护礼教而迸发出的力量的担忧。“李杜”之死仿佛一曲前奏。二人为了天下的纲纪而被权臣所杀,把汉家天下的和谐表象撕开了一道口子,那个老问题再次被抛出来:

    天下到底是汉家之天下,还是天下之天下?

    这将成为此后一百年风云变幻的核心,隐藏着汉家是存续还是终结的密码。

    ————————————————————

    旧邦新命,共致太平,重重吊诡,逐鹿群雄

    《祥瑞》作者张向荣再探汉家故事

    礼教与秦制混合互补,家国天下因何坍塌?

    皇帝和士大夫残酷共生,谁才是最终赢家?

    以群风群貌挑战刻板印象,填补东汉书写空白

    李开元、于赓哲、刘勃、仇鹿鸣——力荐

    ————————————————————

    《三国前夜》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接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

    本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

    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进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

    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作品,是文学的主体。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往事的历史,历史由谁来书写,成了历史的空白。张向荣先生的学术专业是文学研究,他先写成《祥瑞》,今又写成《三国前夜》,用自己热爱的非虚构历史写作,填补了历史书写的空白,值得阅读,也值得深思。 ——李开元

    一切危机都起自于青萍之末,高厦倾覆之时才能看见根基之腐烂。本书是对三国乱局根源的把脉。——于赓哲

    把繁复的学术研究转化为轻盈叙事的笔力罕有其匹。没有核心事件,没有主要人物,却把二百年政治生态、社会风气的变迁呈现得行云流水,浓墨般的暗夜,终于弥漫得浩瀚无垠。——刘勃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这段话,提示在当时人心中,三国历史实际上处于东汉中期以后诸种问题的延长线上,本书则尝试勾勒出这一线索。——仇鹿鸣

  • 列维-斯特劳斯传

    作者:[法]伊曼纽艾尔·卢瓦耶

    -编辑推荐-

    学者、作家、美学家

    忧郁的形象

    现代人类学之父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

    不仅改变了人类学

    还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

    ★ 荣获2015年法国费米娜散文奖、布朗利河岸博物馆玛蒂娜•奥布莱基金会奖。英语译本获法国声音奖优秀翻译出版奖,德语译本获德国爱因哈德基金会传记文学奖。

    ☆ 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冒险家的故事,展现一个年轻、世故、富有魅力、英俊潇洒的列维-斯特劳斯,他那令人难忘的声音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和进步的意义。

    ★ 首位获得法国国家图书馆列维-斯特劳斯个人档案查阅许可的传记学者。

    ☆ 遍览261箱珍贵文献和资料,开启深入了解这位结构主义大师工作和生活的崭新视角。

    -内容简介-

    在这本屡获殊荣的传记中,历史学家伊曼纽艾尔•卢瓦耶讲述了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真正的知识分子冒险家——的故事。本书以列维-斯特劳斯生平的四个主要时期为线索,为我们开启深入了解这位结构主义大师工作和生活的崭新视角。

    •1908—1935年:在一个被同化的犹太家庭中度过他的童年、充满希望的学生时代和他对政治与智识运动的首次尝试。

    •1935—1947年:作为一名年轻的教授,他于1935年离开巴黎前往圣保罗教授社会学。他在巴西腹地进行了曲折的探险,在那里发现了作为他者的美洲印第安人,这使他成为一名人类学家。从1941年起,他在纽约开启了新的学术生涯。

    •1947—1971年:“二战”后,他回到法国,开始了他创作最伟大作品的时期。在数十年的紧张工作中,他重塑了人类学,将其确立为一门提供全新世界观的学科。1955年,《忧郁的热带》一书向全世界提供了无可争议的证明。在那些年,他成为法兰西民族丰碑,也成为享誉全球的知识名人。

    •1971—2009年:他坚称这个世纪已与他无涉,但与之相悖的是,这个距离却允许他能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犀利和反叛风格阐明现代性。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习惯于看到老态龙钟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照片,或是他在亚马孙河流域邋遢不堪、饱受文化冲击的样子,而本书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世故、富有魅力、英俊潇洒的列维-斯特劳斯。与其说作者把列维-斯特劳斯描绘成一位现代人,不如说她把他描绘成一位伟大而不安的同代人。

    -名人/媒体评论-

    卢瓦耶经过精心研究,创作出一部睿智而敏锐的传记,无愧于她的研究对象——20世纪最伟大的法语知识分子之一。她对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描绘,既严谨又丰厚,字字珠玑,栩栩如生。

    ——迈克尔•哈金,怀俄明大学

    对许多人类学家来说,从列维-斯特劳斯的著作中不断迸发出灵感是一个谜。他告诉我们,他的工作受到许多影响,评论家认为还有其他影响,但这些影响并不能真正解释他非凡的原创性和独立性。卢瓦耶对他的生活和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开这个奇妙的谜团。

    ——莫里斯•布洛赫,伦敦经济学院

    这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的第一本真实传记,他活了100多岁,一生充满荣耀和荣誉。卢瓦耶的这本书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奇书,从头至尾都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世界报》

    卢瓦耶生动地描绘了这位人类学家和他所处的时代。但她也邀请我们想象一下,作为我们这个世纪的思想家,列维-斯特劳斯是如何为他自己的世纪而存在的。

    ——《波士顿评论》

  • 中世纪政治思想史

    作者:[英] 沃尔特·厄尔曼

    西方中世纪研究大家写给知识公众的读本

    用清晰的线索勾勒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和法律发展

    自成一家之言的典范性政治思想史

    --

    从5世纪到12世纪,当欧洲大片地区仍然无人居住时,一个社会已经成长了起来。这个社会必须学习如何组织公共生活秩序。今天西方的许多基本政治概念就是在这一时期及稍后一段时间形成的。

    在这本写于1960年代的小册子里,作者追溯了西欧政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例如主权、议会、公民权、法治和国家等我们熟悉的观念。在他看来,中世纪有两条意识形态的主轴影响着一系列观念、制度以及历史进程的发展。以13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理论在欧洲重现作为分水岭,在此之前主导历史进程的是神权——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在此之后前者则逐步让位于自然法——自下而上的意识形态。作者展示了这两种政府观念的冲突过程,以及它们的罗马或日耳曼根源,并解释了中世纪社会中教会权力的主导地位,以此诠释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和法律。

  • 东亚的律令与国家

    作者:赵晶 / [日] 吉永匡史 编

    律令是古代东亚世界共享的指标性元素之一,中古中国的法制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周边国家在法律移植之际所做的创造性转化等,始终是东亚文化交流史、比较法制史密切关注的课题。日本的古代(法制)史学者立足本国史料,旁及中、韩文献,援入日唐比较的视野,在这一领域颇多创获。《东亚的律令与国家——日本古代法制史史料学》遴选、迻译了日本学者对日本古代法制史料的十四篇经典解题,涉及各种史料的编撰背景、编撰者、体例、内容、版本、研究状况及使用方法等,或许有助于更多的中国学者透过日本古代史料观察唐代中国,进而以域外之眼反观日本古代(法制)史。

  • 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艺术

    作者:[美] 约翰·马尔恰里

    探索永恒之城的辉煌艺术遗产,走进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

    编辑推荐

    一部深刻而详尽地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艺术及其赞助体系的著作

    探索永恒之城的辉煌艺术遗产,走进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

    揭开罗马艺术与权力的秘密,感受文艺复兴大师的非凡创作

    ◎梳理文艺复兴时期罗马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展示了从罗马的古代遗迹到文艺复兴杰作之间的历史联系。作者详细描述了这一时期罗马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在不同教宗和赞助人影响下的演变,阐述了不同赞助角色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揭示了艺术家与赞助人、赞助制度之间复杂的关系。

    ◎着眼艺术与社会的互动,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罗马艺术的丰富世界

    本书提供了细致的分析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带领读者深入了解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杰作和它们背后的复杂故事。本书讨论的话题时间跨度长、内容覆盖面广,但它并不局限于探讨任何单一艺术家或赞助人的生平,而是侧重于宏观视角下的艺术和社会互动。作者将复杂的历史和艺术脉络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遗迹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本书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为一般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有趣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1300年—1600年前后罗马的艺术、艺术家和赞助人的故事。约翰·马尔恰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罗马当时的艺术和艺术项目,讨论了罗马城中多样的赞助模式,以及不同教皇当权时期的赞助差异,同时分析了当时兴起的别墅文化。作者将这一时期的一批杰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项目置于实践、竞赛和互相竞争等语境下进行讨论,让读者从多个方面领略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伟大及对后世艺术活动和艺术理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