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文化

  • 伏尔加河上的水电站

    作者:[俄] 布尔金·叶夫根尼·阿纳托利耶维奇

    这是一部伏尔加河水利史,甚至苏联水利史。

    1930年2月12日,联共(布)中央决定开始对伏尔加河能源和灌溉问题进行研究,伏尔加河大规模改造由此起步。苏联历史恰恰在几个月前发生转折——1929年,“新经济政策”被中止,第一个五年计划上马,其后延续了一个甲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斯大林模式”形成。到1989年最后一座水利枢纽(切博克萨雷)投产,伏尔加河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与苏联兴衰之路近乎耦合。在本书中,关于伏尔加河水利枢纽的筹备和建设经过、大规模搬迁、劳改营犯人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对文化遗产的选择性抢救的描述,为更广泛地了解现代社会的水利建设和“斯大林模式”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斯大林模式”被很多人认为是近现代史上集权主义的典型代表;相反,也有推崇者肯定苏联政府在国家发展上的巨大成就。在本书描绘的伏尔加河水利建设中很容易找到两种迥异观点的证据,既有古拉格、自然和人文生态悲剧,又有发电、航运、科技等千秋之利。但无论如何,“苏联”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次别开生面的探索。

  • 堂吉诃德的世纪

    作者:【日】清水宪男

    《堂吉诃德》是中国读者最为熟知的西班牙文学名著,不过,对于堂吉诃德生活的时代,大多数读者或许不甚了解。

    本书以《堂吉诃德》一书为引子,从文学进入历史,从虚构进入史实,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方方面面。

    全书分人物、职业、饮食、疾病、动物、技艺和书籍等诸方面,各章下又细分小标题,结合史料和文学作品,介绍了当时的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种饮食,诸种疾病,以及和人类密切相关的动物、技艺等等内容,既有考据,又有可信的描述,全面再现了西班牙中世纪黄金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

  • 所有权的终结

    作者:[美] 亚伦·普赞诺斯基 / [美] 杰森·舒尔茨

    本书是关于数字时代个人财产权保护的一本著作,2016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全面、资料详实、简明易懂。全书共十章,从知识产权保护、用户协议、互联网技术多个维度展开论述,分析了技术革命如何一步步消解用户的财产权与自主权。作者认为,所有权的概念逐渐走向消亡,用户不得不让渡所有权换取使用权,注册、付费和订阅等新型合同关系正进一步取代了用户的所有权;推而广之,日常社会行为也受到各大公司内定的使用条款,民众通过立法手段获得的个人权利保障变得岌岌可危。对于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保护个人财产所有权,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美源

    作者:杨泓 / 李力

    中国古代艺术辉煌灿烂,但因屡遭历史的战乱和劫难,传世者寥若晨星。所幸的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开展,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面世,犹如开启了许多深埋地下的文物库房。数量空前的古代艺术珍品呈现于世人的面前,使我们有可能据以改写中国艺术史,特别是唐宋以前的古代艺术史。大量丰富的新获得的文物考古资料,一时还难于被艺术史家,尤其是广大中国古代艺术爱好者所熟悉,因此,必须有人从事开路架桥的劳作,本书的编写,正是想达到这一目的。

    两位长久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专家,将美术考古的最新成果分类整理,每类文物又以其发展最成熟、最辉煌的时期为重点,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墓葬俑群,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以及唐宋以来的墓室壁画,等等,进行扼要的介绍,并配有600余幅彩图,力图全面勾画中国艺术历史的发展轨迹,与读者一起探寻发现中国艺术之美。

  •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作者:〔法〕弗朗索瓦·孚雷 / 〔法〕莫娜·奥祖夫 主编

    ※法国大革命史系列压轴之作

    ※一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

    【编辑推荐】

    法国大革命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话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时代各流派代表学者研究法国革命史的经典作品大多被译成了中文。《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作为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重量之作,是大革命史系列的一部压轴之作,其中译本出版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内容简介】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代表作,亦可谓迄今为止大革命史系列的压轴之作。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修正史学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孚雷和莫娜·奥祖夫带领的专家团队,对法国大革命做全面梳理和重新评价。

    本书形式乃属首创,名为辞典,词条为目,但并非简单解释。全书精选105个关键词作为词条,每一词条呈现为一篇长文,极具阅读性。辞典共设五卷,分事件、人物、制度、观念、阐释而述之。每词条后皆附参见条目,书末设索引,便于读者关联查考。

    全书具有一种深刻的融贯性:“批判”主旨贯穿全书,打破独断的理论和确定性的解释,将历史话语还原于现场,开拓一条政治文化研究的新路。

    “其他任何历史争论,都没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争论那样激烈和尖锐。”围绕大革命的争论是否就此终结?大革命是否终结?这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或是一个极好的出发点。

    【专家推荐】

    各方面而言,这本一千多页的辞典都是一部学术里程碑 ,一部由原创且具启发性的描述、少见的高质量文字构成的精雅之作。

    ——米歇尔·佩罗(Michelle Perrot),法国历史学家

    这是一本精彩的文集,几乎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方方面面,由目前研究法国大革命史的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撰写。作为一个整体,该书令人惊叹地证明了政治对大革命的持久意义而言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其中一些文章——孚雷执笔的“基内”、伊戈内执笔的“无套裤汉”、奥祖夫执笔的“革命宗教”——堪称微型的杰作。二百周年纪念不可能有比它更丰富更启人心智的智识盛宴了。

    —— 西蒙·沙玛(Simon Schama),英国历史学家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弗朗索瓦·孚雷观点的代表性宣言。孚雷先生及其合作者重燃对现代民主的哲学性问题的兴趣,并表明了法国大革命在建立现代政治辩论界限方面的重要性。

    —— 林·亨特(Lynn Hunt),美国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 六人

    作者:施万克

    1912年4月10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航行。这艘永沉海底的巨轮承载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直至1997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在美国上映,使得这场20世纪最著名的海难重回大众视野,一时间,有关灾难、人心、挣扎与救赎的话题再次席卷全球。但鲜为人知的是,那艘船上还有8名中国乘客,而且其中6名得以幸存。

    有关“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最早能够追溯的资料只有海难发生后西方媒体的零星报道,以及“泰坦尼克号”个别幸存者的回忆和证词:有人说他们是偷渡者,从一开始就藏身救生艇中;有人说他们是靠假扮女人混上救生艇;还有人说他们被枪指着,宁愿被打死都不愿下救生艇。这明显相互矛盾的指控背后,是不为人知也无人关心的历史真相。这6人就这样无端背负百年骂名,然后被遗忘。

    一个多世纪之后,海事历史学家施万克首次为我们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他从海量档案资料中去伪存真,拼凑起有关中国乘客的身份信息。他亲身实施浸水实验,并且按照原比例打造救生艇,只为还原海难发生时中国乘客的遭遇,破除不实指控。他还多次前往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那些中国乘客的故乡台山进行实地调查,追寻这些人为何漂洋过海而来,又在船难后去向了何方。

    就这样,施万克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方式向世人证明:这些中国幸存者绝非“懦夫”“偷渡者”,也不可能“假扮女人”混入救生艇。他们是“泰坦尼克号”事件中最不起眼的注脚,却是那个人口变迁、种族主义大背景下海外中国劳工群体的缩影,面对时代的不公、命运的倾轧,他们毫无还击之力,唯有“抹干眼泪笑呵呵”。

  • 我只会算术

    作者:[日] 小平邦彦

    本书是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得主小平邦彦先生的亲笔自传。作者以成长历程为线索,用反思的视角梳理了自己如何学习数学、走上数学研究道路的经历,再现了成长过程中的细腻思索与感受,以及在数学研究中对数学、数学教育的深入思考。本书语言凝练、行文流畅,是了解小平邦彦先生的数学思想体系与日本数学发展脉络的珍贵资料,对深入理解数学、数学教育也具有深刻启示。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

    作者:杨照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讲述的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明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一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新事物、新生活、新享受层出不穷的同时,皇宫、官场、士人群体中充满黑暗、腐朽;王阳明思想上的突破,提供给士人不一样的理想,但它出自黑暗的政治压迫和挫折;财政混乱、宦官外臣结党、皇帝或不作为或胡乱作为……然而,在种种高度矛盾下,明朝为何还能延续那么多年,本书对这个关键问题也做出了解答。

    你会看到:

    举国若狂的炫耀服饰、饮食,凸显身份就要穿别人穿不起的衣服,彰显所饮所食、餐具和排场;

    快速增长的人口,使明朝从经济生产到社会组织、官僚体系发生方方面面的巨变;

    遭遇了一连串挫折危难,王阳明在龙场获得了思想与精神上的突破;

    崇祯皇帝在位不到17 年中竟然用了50 个阁臣,平均每任任期4个月,可见服务明朝的皇帝有多难……

  • 金陵刻经处大事记长编(1864—1952)

    作者:金陵刻经处

    1866年,“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居士(1837—1911)刻成《净土四经》,标志着金陵刻经处的创立,其刻版印经事业一直延续至今;经过欧阳竟无(1871—1943)、吕澂(1896—1989)等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已成为海内外闻名的文化机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陵刻经处不仅是一个出版(雕版、印制、流通)机构,也是一个研究、教育机构,先后创办“祗洹精舍”和“支那内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佛学研究人才。近现代杰出人物谭嗣同、梁漱溟、熊十力、蒙文通、太虚大师等都曾在此求学,汤用彤、梁启超、章太炎等都曾到此问学讲学,陈三立、蔡元培、沈曾植、赵朴初等社会名流都与此有因缘。

    本次出版的是《金陵刻经处大事记长编》上册,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了从1864年杨仁山居士专心研究佛学到1952年“支那内学院”停办这近九十年的大事。一部金陵刻经处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佛教百年兴衰史的一个缩影。再者,本书的出版也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思想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

    作者:侯灿

    1979年,乘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之机,中央电视台邀请新疆考古研究所对楼兰古城古道进行调查、考察。1980年3月,楼兰考古队进军楼兰,对古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考察与发掘,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沙漠考古,填补了我国科研工作者以往没能进入楼兰古城遗迹进行考古发掘的空白,并且纠正了既往学者的一些认识。具体来说,本次考古调查与发掘的主要内容与收获包括:寻找城墙遗迹,重新勘定了古城的确切位置;发现了由城内由西北流向东南的古水道遗迹,对城市的用水问题与结构布局有了新的认识;着重考察清理了城中的佛塔与房屋遗址,采集到许多细石器文化标本与魏晋时期的文物,特别是出土了60多枚汉文木简文书;发掘了城郊的平台墓地和孤台墓地,确定墓葬的时代是两汉时期。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之上,丰富了对于楼兰王国的史前文化时期、两汉时代与魏晋时期的历史认识。

  • 交换之物

    作者:[美]柯浩德(Harold J. Cook)

    本书是作者潜心研究20余年的经典作品,重新解释了科学革命的原因,厘清了近代科学发展与商业全球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将焦点放在荷兰的黄金时代。17世纪,远洋贸易的繁荣将“新世界”带到欧洲人眼前,荷兰掀起“郁金香热”。为了得到一颗球茎,有些人甚至不惜卖房卖地。曾被当作洋葱吃掉的郁金香球茎,成为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伴随着商业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不仅享受着未知世界的财富,更渴望全面了解客观世界,目光从探索神学的世界转向关注世俗世界,从追问神谕转而追逐利益——靠倒卖商品和信息为生的经纪人出现;东方的药材、香料在欧洲迅速流行;不带任何宗教偏见的新型大学建立;荷兰医生可以和在日本的同事一起研究针灸和艾灸,翻译中医文献……

    贸易与交换不仅让世界各地的商品物资流通,更带动了知识、文化的传播,信息经济兴起,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随之改变,激发了科学的诞生。

    柯浩德将大航海时代的经济史、社会史、医学史、思想史整合在统一的框架内,发现科学革命是由商业、交换全球化引发的,科学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交换的历史。

  • 清代刻工与版刻字体

    作者:郑幸

    刻工研究一直是传统文献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本书是迄今为止部对清代刻工作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的著作。全书共分五章,分别对清代刻工的题名方式、数量与分布、组织运作形式、代表性刻工的刻书活动及其与出版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写样者、刻工对清代版刻字体风尚的影响等问题,展开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全书一方面立足于版本学、目录学等传统文献学科,搜集与整理了数千条刻工题名材料,从而奠定了比较深厚的文献基础;另一方面,又尝试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出版史、文化史、艺术史、经济史等其他领域,将刻工这一群体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同时始终贯彻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既有对清代刻工整体情况的全局性把握与观照,又有对具体个案的细微分析与考述,从而使整个研究显得更为系统深入。总的来说,相比此前多局限于刻工名录整理等范式的简单研究,本书实际上是尝试从刻工这一群体入手,对整个清代出版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出一定的思考与探讨。

  • 第三共和国的崩溃

    作者:[美] 威廉·夏伊勒

    【名人评价及推荐】

    历史学家夏伊勒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落败于希特勒第三帝国之过程的目击证词,生动而令人感慨。——《纽约时报》

    这是一部补全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品,同样卷帙浩繁但可读性极强,再度呈现出夏伊勒的亲身经历和他对大量历史材料的消化吸收。——《柯克斯评论》

    威廉·夏伊勒不仅是法国在二战中失利崩溃这段历史的研究者,还是亲历者。他目睹法国这一欧洲大陆的军事强国面对纳粹德国的入侵毫无抵抗之力,在短短六星期之内就彻底沦陷。这是如何发生的?在对遗留的大量档案进行了近十年的研究,并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首脑、将军、外交官和普通民众做了数百次访谈之后,夏伊勒在本书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法国亡于内耗。这种内部的分裂与矛盾可以上溯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并不因战争的爆发而稍有减缓。本书记录并分析了二战爆发前后法国国内外发生的各项重大事件,并详细记述了各方人物的思想与行为。

  • 结社的艺术

    作者:张艺曦 主编

    一部研究士人社群的突破之作,呈现明清士人的日常生活与学术活动。以结社为题,跨越中国、日本、越南等地,看文人社集如何彰显士人流风,影响东亚世界的汉字文化圈。

    1. 著名学者王汎森作序,李孝悌、吕妙芬、巫仁恕、左东岭一致推荐

    2. 突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将改变学者对社集活动,尤其是16—18世纪的东亚知识分子社集活动的理解。过去关于文人社集的研究,多偏重在晚明的江南。本书全面地处理了明清时期各个地区诗社、文社及以科举为主但扩及经义诠释的制艺文社,并将探讨的区域从中国扩及日本与越南,改写了过去对16—18世纪东亚学术思想史的理解;

    3.跨学科式写作,从多元面向进行探讨。结合文、史等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明清士人各类社集活动,从政治、社会、宗族、空间、文学、思想、医学、宗教等多元面向进行探究,呈现明清士人日常生活与学术活动的多元性,以及社群网络间复杂的关系;

    4.精细化,多角度,不执着于单一性质的社集。本书将社集作为一个总称,从城市空间、地方家族、身份阶层、书画医学与科举等议题进行个案研究,就“社集”提出了不同观点,多面展现了明清文人丰富的社群生活;

    5.史料详实,书中尝试运用大量地方志、家族族谱等资料,建构地方社集的发展史,同时附上作者自制的图表,为读者提供了便利;

    6.呈现一种有效的学术运作方式。历史的实际本是浑然一体的,由于近代学科细化的格局划分,学者常常固守于各自的疆域而精耕细作,却颇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本书以“结社”作为主题,邀约各领域的研究专家施展各自的学术优势予以聚焦式的研讨,为相关的学术领域带来诸多启示,并为以后的学术运作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明清士人社群的突破之作。书中结合文、史等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明清士人各类社集活动,围绕社集与城市空间、地方家族、身份/阶层等,从社会、宗族、空间、文学、思想、医学等多元面向进行探究,呈现明清士人日常生活与学术活动的多元性,以及社群网络间复杂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十八世纪日本与越南的文人社集情况,有助于从东亚的视角深化明清思想史、文化史与社会史研究。此外,书中呈现的各种跨界交接与多元问学的现象,也为以后的学术运作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名家推荐】

    过去关于文人社集的研究,多偏重在晚明的江南。本书突破了以往所有相关研究的成果,全面地处理了明清时期各个地区诗社、文社,以及以科举为主但扩及经义诠释的制艺文社。除了学术、思想、文学,这些文章进一步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了社集与地方家族、社集与身份/阶层,以及社集与书画、医学等方伎的课题;并将探讨的区域从中国扩及日本与越南。这些视野新颖、成果丰硕的研究,完全改写了我们过去对16—18世纪东亚学术思想史的理解,是研究明清思想的必读之作。

    ——李孝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委员)

    本书结合文、史等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明清士人各类社集活动,从政治、社会、宗族、空间、文学、思想、医学、宗教等多元面向进行探究,呈现明清士人日常生活与学术活动的多元性,以及社群网络间复杂的关系。本书的内容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明清士人社群的认识,书中呈现的各种跨界交接与多元问学的现象,也挑战了我们现代学术分科与专业的狭隘。

    ——吕妙芬(“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系学界最新、最全面的关于文人社集的研究,指出明中叶以后,社集几乎成为知识分子的全民运动,不但与地方家族结合,更跨越不同的城市网络,反映当时的士风转变,牵动地方与中央的政治局势;流风所及不仅是其他职业如医者,更影响到东亚的汉字文化圈,如日本与越南之风气。

    ——巫仁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以“结社”作为主题,邀约各领域的研究专家施展各自的学术优势予以聚焦式的研讨,是一种有效的学术运作方式。由于近代学科细化的格局划分,学者常常固守于各自的疆域而精耕细作,却颇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但历史的实际本是浑然一体的,世事变迁,人际纠纷,乃是各种势力聚合而成的结果。哪怕是作为独立性很强的诗文创作,离开复杂的历史整体也很难言说清楚。“结社”本身便是明代人文活力展示的窗口,而明清之际又是人文精神变化的纠结点。由此,本书的学术内涵,将会为相关的学术领域带来诸多启示,并为以后的学术运作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泪之地

    作者:[美]罗伯特•哈姆斯

    【编辑推荐】

    ★全球著名非洲历史研究学者的权威著作;

    ★重现赤道非洲混乱而残忍的开发过程;

    ★全球化背后,被人遗忘的残酷殖民、贸易史;

    ★亚马逊编辑精选最佳历史图书。

    【内容简介】

    三位最早进入非洲腹地的著名冒险家;

    三段交织着猎杀、奴役、欺诈和掠夺的探险旅程;

    赤道非洲残酷血腥的全球化进程。

    本书通过三位最早进入非洲腹地的著名冒险家的旅程,展现了欧美殖民者对赤道非洲地区残酷掠夺的历史。外部力量的介入,使赤道非洲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雨林分权统治)分崩离析,代之以殖民酋长制度、自治邦等殖民统治方式,殖民者以科学和人道主义的名义,利用贸易、欺骗等手段对原住民进行了极为残酷的剥削。全球化使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却使赤道非洲变得面目全非。迄今这一区域仍然是全球最贫穷、最混乱的地方之一,还在饱受内战、恐怖主义、极端贫困和海盗的困扰。

    【媒体推荐】

    我们过去的这段经历听起来可能令人沮丧,贪婪或自我一次又一次地颠覆正义的确令人震惊,但康涅狄格州对钢琴键的渴望如何会导致半个地球之外的阿拉伯商人之间的枪战,也令人着迷。我们可能会认为全球化是一种现代综合征,但《泪之地》证明,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利润的行为已经跨越了全球几代人。

    ——亚马逊书评

    在这本详细描述中非殖民化的书中,罗伯特•哈姆斯借鉴了四十年的学术经验,写出了一部既具有区域性又具有真正全球性的历史。这本书讲述了士兵、奴隶贩子、俘虏和国王的故事,一个原则遭到背叛、社会遭到破坏的故事。对于任何对资本主义和帝国感兴趣的人,本书至关重要。

    ——玛雅•贾萨诺夫(Maya Jasanoff,《黎明守望》作者)

    本书证实了罗伯特•哈姆斯是非洲历史最激动人心的叙述者。这本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戏剧性,也是对20世纪初刚果河流域史学的一次批判性干预。哈姆斯以生动的散文展示了欧洲统治在当时的赤道非洲意味着什么,在我们这个灾难性的时代它仍然意味着什么。他以令人兴奋的方式解读新档案,引人入胜,令人不安,具有启示性,令人愤怒,而且永远不会无聊。这是一部应该书写的历史。

    ——丹尼尔•马加齐纳(Daniel Magaziner,耶鲁大学教授)

    本书生动地描述了“争夺非洲”之前的时期,当时欧洲探险家疯狂地为帝国扩张和瓜分赤道非洲打造滩头阵地,罗伯特•哈姆斯揭示了全球贸易网络相互交织的利益,这些网络掠夺并破坏了非洲大陆的刚果盆地。

    ——奇•迪迪埃•贡多拉(Ch. Didier Gondola,《刚果历史》作者)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非殖民历史上一个关键时刻的精彩而优美的书。罗伯特•哈姆斯揭示了19世纪最后几十年非洲社会复杂变革的全球和地方背景,特别关注雨林生态系统和强大的非洲本土文化反抗,是一本博学、平衡、及时、引人入胜的书。

    ——弗里茨•安德森(Frits Andersen,奥胡斯大学教授)

  • 近代知识考古学

    作者:[日] 子安宣邦

    本书以子安宣邦出版于1996年的《近代知识考古学——国家、战争与知识人》(岩波书店)为基础,选入《日本民族主义解读》中四篇相关论文,新编而成中文版,是“子安宣邦作品集”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其中,“知识考古”最能体现作者多年来坚持的批判性视野和话语分析式思想史方法。正如福柯研究历史时注重“知识”“话语”“观念”的产生机制及与权力的关系一样,本书注意在特定的思想史空间中确定某一概念或思想学说出现的“事件”性及其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联。对于柳田国男“一国民俗学”、战前京都“支那学”、近代与近代化论、“日本民族”概念、人间伦理学和“种的理论”等所做的剖析,均非一般概念学术史的考镜源流,而是解构主义意义上的话语分析和知识考古。作者对“近代”日本的深度反思,贯穿其著作系列的始终,而以此书为发端。

    也就是说,《近代知识考古学》的出版在子安宣邦先生的学术生涯中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预示了他此后二十余年的批判视野和思想史方法论路径。对于要全面了解他的研究的中国读者来说,可以视此为一本导论性质的著作。

  • 传播理论导引

    作者:[美]理查德·韦斯特(Richard West) / [美]林恩·H.特纳(Lynn H. Turner)

    《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用通俗、有趣的方式介绍传播理论。本书清晰、直接地解析理论,提供各种各样引人入胜的实例与应用,帮助读者学到传播理论的基本知识,并且爱上传播理论。本书主要面向的是那些对传播理论所知甚少、甚至完全不具备传播理论背景的读者。作者用30章的篇幅,将传播理论分成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修辞学)、大众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六类加以详细介绍,对传播理论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做了实用、有趣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探索。阅读本书后读者将了解,理论化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自我、我们的经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文化。

  • 修昔底德的路标

    作者:任军锋 编

    修昔底德是一位具有过人哲学头脑的政治史家,亦被视为西方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最生动鲜活的历史语境中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困顿,是进入古希腊人精神世界的桥梁。而他对雅典与斯巴达战争的论述,常被后世挪用于分析现代世界。

    本书为国内修昔底德研究的高水平呈现。上编“学脉源流”选译“霍布斯论修昔底德”“安提丰辩护辞”“吕西亚斯演说词”等十篇文献,展现修昔底德文本丰富的思想脉络,尤其是他继承的智术师、修辞家传统。下编“问题视域”集合了国内治西方古典哲学、古希腊史、文学和古典学的多学科学者,对修昔底德及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进行全方位解读。

  • 理学在东亚

    作者:方旭东

    周敦颐与道教之间有何关涉?

    “猪肉”与“龙肉”之推测谁堪定论?

    李退溪吸收阳明学为何又发起王阳明批判?

    儒学的“超地方性”和“在地性”如何体现?

    理学思想在东亚各国如何落地生根又发展流变?

    ------------------------------------

    【内容简介】

    《理学在东亚》全面而翔实地研究了理学在东亚各国的思想流变,通过对理学著作的文献检证探索了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内核和言行表象。全书共分有《周敦颐与道教的关涉》《猪肉与龙肉》《从利玛窦的改编看朱子的“理有偏全”说》《上元醮与皇极》《阳明丛考》《李退溪的王阳明批判》《儒学的“超地方性”和“在地性”》《朱子学在琉球的落地生根》等十二章,相继对周敦颐与道教关系、《丹决》的写作时间、版本真伪问题、柳存仁和吾妻重二对“猪肉”与“龙肉”的错误推测、王阳明论著在朝鲜和琉球的发展、李退溪对阳明学的吸收和批判等诸多问题进行了一一讨论和深入考证。本书的论述建立于扎实的史料基础和细致的分析论证之上,作者除仔细研读理学全部现存著述外,还广泛收集韩国、日本的相关理学史籍、今人论著和诸多学者观点,史料利用之广令人叹服。

  • 白色黄金

    作者:[英] 贾尔斯·米尔顿

    以小说般的叙述,揭开“白人奴隶”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英国畅销书作家贾尔斯·米尔顿的又一力作。

    据托马斯·佩洛这名困于北非二十余年的奴隶的亲身经历,生动展现白奴贸易这一鲜有人熟知的历史片段。

    ◎ 内容简介

    在1500年之后的两三百年里,曾有几百万欧洲白人被穆斯林从海上或者沿海的家中掳走,然后在北非的奴隶市场上被贩卖。

    英国少年托马斯·佩洛就是白人奴隶之一,18世纪初,他被摩洛哥苏丹穆莱•伊斯玛仪买下。当 时这位苏丹正在建造一座气势宏伟的宫殿,而这座宫殿完全是由白人奴隶建造的。因为佩洛比较年轻、机智,他成了苏丹的私人奴隶。佩洛既见证了这个残酷的政权,也目睹了这个朝廷的壮观景象。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奴役生活后,佩洛终于重获自由,他也写下了自己的故事。本书主要是根据佩洛的见闻和其他相关文献写成的。

    ◎ 媒体推荐

    贾尔斯·米尔顿有一种天赋,能找到历史上不寻常的且被遗忘的角落,并把它们变成畅销书……这不是一本枯燥的历史书,而是一部在风格上更接近历史小说而不是学术研究著作的纯正叙事文。

    ——《威廉·帕尔默文学评论》

    米尔顿的故事几乎不能再丰富有趣了,它的背景和辅助角色都和故事里的事件一样奇妙。

    ——《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熟悉的非同寻常的故事……对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插曲令人激动的描述。

    ——《旁观者》

    贾尔斯·米尔顿……为那些认为历史著作可以是激动人心、有趣的人提供了灵感。

    ——《泰晤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