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文化

  • 黑皮肤,白面具

    作者:[法国]弗朗兹·法农

    【内容介绍】

    法属海外省的法国人,尤其是安的列斯人,在法律层面上是法国公民。他们鄙视非洲的其他黑人,而作为黑人,他们在面对白人时,内心又存在着自卑感。他们在潜意识中承认了白人的优越性,以白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的一切。本书就是从他们的这种精神迷惘和由此导致的精神痛苦入手,揭露长期的殖民统治在黑人的心理上留下的伤痛。

    【编辑推荐】

    作为20世纪一名研究殖民主义精神病理学的思想家,法农用他那字字泣血的语句替被殖民统治的黑人群体发出了一声强有力的呐喊。自问世以来,这本书唤醒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凭借着对殖民者以及被殖民者的精神分析,对于那些想要了解数百年来殖民政策的影响及后果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不读的佳作。

    本书对世界各地的民权、反殖民和黑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对白人世界中的黑人心理无与伦比的研究,于1952年出版时就因其科学的分析,富有诗意且优雅的语言而受到欢迎。如今这本书仍然是研究革命斗争、种族差异和殖民主义的一部力作。

    【名人评价及推荐】

    作为一名作家,他展示了种族、肤色的问题是如何隐秘地与一系列的文字和图像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是法农作为人的一面,使我们无法放下这本书,而非他的医学专家或知识分子身份。——《纽约时报书评》

    一个奇怪且令人不安的分析、革命宣言、形而上学、散文诗和文学批评的混合体,但也是人类赤裸裸的呐喊。——《新闻周刊》

    一部复杂且具有原创力的著作,在如今有关种族主义本质的所有讨论中,仍然是至为关键的文本。——《文学评论》

  • 巴巴罗萨行动

    作者:[法]让·洛佩 / [格鲁吉亚]拉沙·奥特赫梅祖里

    1941年6月22日开始的巴巴罗萨行动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战争的序幕。两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展开了直接对决。德军凭借“闪电战”战术一度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苏联红军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与压力,用血肉对抗敌人最猛烈的炮火。

    在本书中,两位作者以战争的进程为线索,通过查阅新的文献档案,详实地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生动地还原了战争中的人与事件。作者没有局限于战争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更久远的过去,对交战各方的文化传统、政治诉求、经济状况乃至领导层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挖掘。书中既有宏大的战略分析、详尽的战术推演,也有对个体苦难历程的细腻呈现,全方位描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绝对战争”。

  • 清代的合同

    作者:俞江

    本书在《徽州合同文书汇编》影印本、点校本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利用大量的第一手合同文书资料,结合前人研究和其他相关资料,对清代合同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导论部分论述合同的起源、合同文书的统一性及合同关系的类型。其后,分七编(分家合同、家族合同、邀会合同、管业合同、调处合同、禁约合同、应役合同),每编讨论一种合同大类,或两三种意义相近的合同种类。从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出发,一步步向外,探讨同姓家庭的联合组织(如家族),以至异姓家族的联合组织(如会、禁约、里甲或保甲),从而展现传统基层社会的整体面貌。

    类型化整理了古代的合同,将古代合同整理区分为七类合同(分家合同、家族合同、邀会合同、管业合同、调处合同、禁约合同、应役合同),并加以详细讨论。利用大量的第一手合同文书资料,结合前人研究和其他相关资料,对清代合同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法制史、社会史研究领域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读者认识古代合同以及传统民间社会、经济、法制、民俗、信仰等各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 不散的筵席

    作者:[英]吉莉安·莱利

    吃饭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关乎口味,更关乎品位和文化。《不散的筵席:艺术中的饮食文化史》以绘画艺术作为切入点,讲述“吃饭”这件事在人类历史中的演变以及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作者吉莉安•莱利检视了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在各式各样的绘画作品中对于食物的呈现,指出艺术作品补充了大量文字史料所无法提供的信息,比如肉类、鱼类、奶酪和蔬菜如何风干,或者如何使用蜂蜜来保存蔬菜。此外绘画艺术还能展现过去人们耕作、放牧、狩猎、收获以及交易的情景。通过讲述艺术作品中食物与神话和宗教之间的广泛联系,吉莉安•莱利也回答了一系列看似无解的问题:比如引发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究竟是哪种果实,以及我们对基督教艺术中出现的果实的误判其实受到其象征意义的误导。

  • 纸的文化史

    作者:[德]罗塔尔·穆勒

    【编辑推荐】

    ★关于纸张的全球文化史,全面介绍从纸张的诞生到它在全球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带来的文明浪潮和文化冲击。

    ★2000年获得阿尔弗雷德·科尔文学批评奖,2008年获得约翰·海因里希·默克奖,入围2012年莱比锡书展专业书籍奖。

    ★作者罗塔尔·穆勒是德国文学与 历史专家,柏林洪堡大学荣誉教授,曾任柏林自由大学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讲师。

    ★大量引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贯穿古今,充满文化底蕴,多方面呈现出纸张这一文明象征物的演变轨迹。

    ★深入广泛地探索纸张在世界文明中扮演的角色,全面感受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风起云涌。

    ★纸在世界文明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是白色魔术,亦是神的艺术;它不只是历史,更是文明的大未来。

    ★让你经由帝国君主、商人、纸厂工人、作家和媒体人的引导,穿越时间长河,体验一段充满趣味又有着迷人内涵的历史和文化旅程,见证纸张的优雅与魔力。

    【内容简介】

    《纸的文化史》是一本全面介绍纸张从诞生到它在全球的发展历程的文化专著。全书以纸张的原材料和技术演变为线索,巨细靡遗又饶富兴味地探究纸张所及的各个领域,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作者详细描绘了人与纸张的关系,思考这些关系背后的关键价值。它不止是一部技术史, 同时也是经济、政治、艺术和庶民的历史。在电子媒体当道的今日,本书将帮助你重新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文化本质。

    【媒体推荐】

    “全面而宏观的文学历史作品。”

    ——《华盛顿邮报》

    “这本书阐述的白色魔术让读者醉心仰慕。”

    ——《出版者周刊》

    “就算是喜欢电子书的人,也会十分乐见本书能够付梓。”

    ——《纽约书评》

  • 与屠刀为邻

    作者:[法]让·哈茨菲尔德

    ★ 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经典作品,屡获国际殊荣和读者赞誉

    ★持续十四年实地调查,关注屠杀惨剧的第一现场和劫后余波

    ★集合数十位当事人的口述文字,同时记录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声音

    ★ 还原不含杂音的事实真相,直面人性的幽微之处

    发生在卢旺达小镇尼亚马塔的大屠杀开始于1994年4 月11日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5月14日下午2点。这期间的每一天,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胡图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亚马塔的山岗上屠杀图西人。当地约六万名图西人,有近五万死于屠刀之下。

    在这场屠杀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彼此并不陌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邻居、同事、朋友、爱侣甚至家人。有的胡图人前一天还曾和图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间,他们就拿起了屠刀,有组织地对所有图西人展开屠杀。一部分图西人钻进沼泽、树林和山上,每天像猎物躲避猎人似的逃命,白天吃生食、喝露水,晚上睡在泥浆里,好不容易才活到了屠杀结束。然而,当他们回到镇上,却发现刽子手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得像从前一样,和这些胡图人继续生活在一起……

    大屠杀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胡图人为什么要这样屠杀图西人?屠杀过后,他们该如何继续生活?带着这些问题,哈茨菲尔德来到卢旺达,住在当地人身边,经过长达十四年的走访调查,采访了众多幸存者和屠杀者,力图从多个角度还原大屠杀的真相,理解这场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浩劫。

    「名家推荐」

    哈茨菲尔德笔下那些独一无二的声音迫使我们去直面不可想象、不能想象之事。弄清卢旺达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可我们没有权利就此逃避它,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有道德的成年人理应肩负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哈茨菲尔德的这本书。

    ——苏珊·桑塔格

    哈茨菲尔德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卢旺达大屠杀刽子手们的声音,读来令人痛心。它又一次提醒了我们:人类完全有可能做出毫无人性之事。

    ——菲利普·古雷维奇,《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作者

    让·哈茨菲尔德的“卢旺达大屠杀三部曲”细致地观察和记录了卢旺达东南部一个小镇的幸存者与屠杀者在屠杀之后的记忆与生活。作者堪称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法国作家之一,他的身影虽然很少出现在书中,但他的文字足以彰显他那伟大的灵魂。这部作品以微妙的语言,运用口述史这种看似古老原始的方式,使人性剥去一切掩饰,显露出最核心、最幽暗的角落。

    ——《纽约客》

    书中的每一段讲述都同样痛彻心扉,每一个声音都独一无二。若是在别人手里,它们可能只是一些零散收集的故事,但哈茨菲尔德把这些故事汇聚起来,赋予它们以力量,迫使人们对这个时代的种族灭绝做出积极的回应。

    ——《出版人周刊》

  • 走出帝国

    作者:[美] 苏思纲

    汹涌的排华浪潮中,他孤身鏖战,誓死捍卫中国人的尊严。

    ★编辑推荐

    ◎ 哪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权利,沉默换不到公平,唯有抗争才能赢得尊重!

    ◎ 在美国汹涌的排华浪潮中,中国人在美国社会被排挤到了人下人的地步。绝大多数人听天由命,王清福却誓言抗争到底。他写文章,办报纸,宣扬中华文化;他在 各地巡回演讲,与反华分子辩论,捍卫华人尊严;他在美国国会作证,成立民间组织,争取华人权益。他是我们不应忘记的华人平权运动先驱,是当之无愧的“黄皮肤的马丁·路德·金”。

    ★学者推荐

    ◎王清福是美国早期引人注目的华人权益倡导者,但现在知之者甚少。苏思纲将王清福的生平呈现在世人眼前,并将其置于更大的背景之下,包括近代中国的经济、美国的排华立法和新闻媒体。苏思纲是一位细致的研究者和出色的作家,曾旅居中国多年,通晓中文。他查阅了大量此前未被人重视的史料,为我们献上了这本生动有趣的著作。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华人历史的认识。

    ——陈国维,纽约大学亚太裔美国人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应该感谢苏思纲,他使王清福不再被人遗忘。他从历史的故纸堆中翻捡出大量材料,写出了一本内容翔实、可读性强、鼓舞人心的传记。通过本书,我们终于听到了美国华人的真实声音。它不仅是给华裔的礼物,也是给所有美国人的礼物。

    ——王灵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教授

    ◎苏思纲在对中英文资料详尽研究的基础之上,讲述了这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人的精彩故事,以及他入籍美国的历史背景。苏思纲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历史学家和作家,他很好地说明了王清福对美国建国原则的信念、对华人身份的认同,以及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为公平和平等进行的顽强斗争。这是一本引人入胜、值得一读的书。

    ——于仁秋,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美国华人民权运动家王清福为同胞争取平等权利而不懈奋斗的精彩一生。19世纪末,美国经济下滑,失业率高企,部分美国人将此归咎于华人劳工,排华势力逐渐抬头,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排华法案》。王清福为了捍卫华人权益,在美国各大报刊发表文章,四处演讲,同反华人士公开辩论,积极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纠正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他是美国华人平权运动的先驱,被誉为“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 乐园之丘

    作者:[荷]米尼克•希珀

    女性身体到底由谁说了算?独属于女性的身体部位,又一直在被谁审视和评价?

    在《厌女》基础上更进一步!从人类起源追溯厌女根源及父权制的底层逻辑,重现女性权力诞生与被剥夺的历史。

    性别偏见、身体暴力、母职惩罚、生育困境……女性为何总是遭遇不公?又该如何突破性别困境?一部揭示女性有关自身的观念如何被父权社会所误导,并逐渐失去权力的跨文化研究之作。

    【内容简介】

    性别偏见、身体暴力、母职惩罚、生育困境……即便到了21世纪,女性仍然不得不背负着这些“原罪”,艰难前行。而这一切,都源于女性独特的身体部位,以及试图以此控制女性的古老社会机制——父权制。

    本书博引大量案例,从人类的起源追溯父权制的形成历史,讲述女性独特的身体部位如何使其拥有权力,最终又因此被无情剥夺。失去权力的女性被污名、被降级,不平等成为社会常态和难以跨越的障碍,女性也因此常常遭遇不公。这背后的深层根源是什么?在新的时代,意识觉醒的女性又将如何突破性别困境,一一拆解屡屡反扑的性别歧视力量?本书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本书看点】

    1.在《厌女》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度梳理厌女的根源及世界范围内父权制的形成历史。

    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一书中提出,父权制社会正是以厌女症为核心机制的社会。那么厌女的深层根源是什么呢?以厌女为核心机制的父权制又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米尼克•希珀教授在这本书中做了精彩的回答。本书内容不仅是对《厌女》一书的呼应,而且补充回答了诸多《厌女》中没能进一步展开的问题,且更具世界性的视野。

    2.揭示了女性关于自身的观念如何被男性话语所误导,并逐渐失去自我及权力的历史。

    女性的身体,由谁说了算?独属于女性的身体部位,又在被谁审视和评价?在女性看似已取得对自身话语权的现代社会,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观念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影响和误导。作者为我们系统梳理了这段历史,并提醒女性,重新掌握有关自己身体的话语权。

    3.解释了社会上诸多不平等现象的深层原因,具有广泛的话题性及重要社会意义。

    2021年里,因性别不平等造成的社会事件不断,一再引发有关性别暴力、性别偏见、生育困境、家庭主妇无价值感等问题的广泛讨论。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作者从世界各地的起源神话切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为女性精准辨识性别不平等的根源,一一拆解屡屡反扑的性别歧视力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支撑。

    4. 2021年第六届中欧国际文学节重点推荐作品,作者的分享视频获得了广泛关注。

    【名家推荐】

    米尼克•希珀(Mineke Schipper)的《乐园之丘》是关于女性的社会性别以及性别特质的一部现象级著作。本书检视人类文明史上各种有关女性身体部位的图案,从古代的各种谜团到当代社会文化话语中的图案都包括在内。作者敏锐地指出,一些关于女性的信息是从男性的角度被提供和收集的,而女性对自身社会性别和性别特质的观点,其表达则被长期“消音”。女性的特性被物化为私人财产。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观念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被强化和巩固而成为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的。它还揭示了女性自身如何被关于女性身体的男性话语所误导,这一点也十分引人注目。对于女性身体的情感混杂着权力、恐惧和不安,这种情感深深渗透了人们关于这一话题所述说、书写的一切。有关女性身体的男性角度的机制和形成,其过程贯穿人类历史。本书十分精彩地揭露了这一过程,并借此熟练地展现和探索了两性的权力与无权。通过这一有力而充满启发性的方式,本书不仅修正针对女性身体部位的父权偏见,也重新申明,性别特质是赋予女性权力和女性赋予自身权力的源泉。

    ——张晓红,深圳大学副校长

    我最近读了这本书,认为它对男性和女性都是很有批判性的读物。我一直向周围所有的女性朋友推荐它,它已经成为我们在家庭餐桌上常常讨论的话题。

    ——睿墨涵,第六届中欧国际文学节主持人

  • 守卫生活

    作者:[美]罗伯特·卡尼格尔

    本书是现代城市思想家简·雅各布斯(1916—2006)的个人全面传记。1961年,雅各布斯写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从此改变了世人对城市及城市生活的看法,时至今日,在任何有关城市规划的讨论中,她的思想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本书以细腻的讲述,揭开了这位女性非凡的一生。她养育了三个孩子,写了七本书,拯救所居住的社区,被捕两次,参与了数千场辩论而从未落于下风。回溯过往,她还是一个挑战老师的学生,高中时代的“诗人”,初抵纽约后在《时尚》《钢铁纪元》《建筑论坛》等杂志媒体上磨练写作技巧的撰稿人。她在纽约这座多元化的大都市中观察街道生活,吸收知识,直至写出了著名的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她积极参与有关城市规划的讨论与运动,对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并亲身抗议。她反对美国城市规划巨擘罗伯特·摩西的纽约高速公路计划,以及城市更新浪潮下的改造计划,这将令其中实实在在的居民生活被迫发生重大改变,她为此挺身而出,组织抗争,一度得到小罗斯福总统夫人等人的发声支持。因为她,邻里居民的个体生活未被摧毁,而纽约这座城市也得以保有今日的街区风貌。

    《守卫生活》以时间为序,讲述了简·雅各布斯在斯克兰顿的童年及少年,在纽约的成长及巅峰时代,以及在加拿大的晚年时光。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始终好奇城市是如何运作,始终将城市中生活的人放在首位,以常识和独立思考挑战权威的杰出女性,同时也将我们带入到20世纪下半叶,那个勇于提出问题、直面挑战、愿为他人利益奔走疾呼的智识年代。

    编辑推荐

    ☆ 这是“美国城市教母”简·雅各布斯的思想历程,更是一位女性的智识人生

    凭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等杰出著作,雅各布斯一跃成为20世纪城市思想界的一抹耀眼异色。本书将她对城市生活的思索与热爱从头道来,向我们展现了雅各布斯个人思想的成长传奇。除此之外,作者亦细腻而敏锐地书写了雅各布斯在当时因身为女性所遇到的攻击和她的反抗。她往返于各样家庭杂事,响应他人的需要,在极大程度上没有那些往往支持着男人职业生涯的小支柱和额外补贴作为缓解。就是在这样的现实下,她为被损害的群体发声,亦努力开辟自己的独立空间,守卫自己的生活。

    ☆回顾美国20世纪下半叶思潮激荡、勇于反抗主流话语权的智识年代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经历着现代主义统治下的城市更新运动、“冷战”格局下的高压政治,以及因越南战争而起的反战精神与反叛思潮。在那个主流话语拥有绝对权威的年代,雅各布斯的反传统姿态犹显犀利。借由她的生平,我们也得以回望那个以独立思考立身、勇于提出问题的智识年代。

    ☆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2016年度优秀图书之一

    《世界建筑》(World Architecture)杂志“2016年度十佳建筑书籍”

    入选2017年“安德鲁·卡内基非小说类杰出作品奖”长名单

    俞孔坚、戴锦华、侯丽、王军、许知远推荐

    ◆ 名人推荐—————————————————————————————————————

    《守卫生活:简·雅各布斯传》生动地刻画了20世纪深受人们爱戴和敬仰的女性之一简·雅各布斯的人生与个性,让我们看到,雅各布斯是一位天生的逆袭者,一位为平常的城市生活而奋战的勇士。“简·雅各布斯”并非历史,她属于世界,更属于当代的每个城市。

    ——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她的生命洞穿了20世纪的岁月,她的书写铭撰了20世纪的城市。以行动击溃权力的堤防,以言说踏破陈规的象限。她的思想的灼热、智慧而丰富,一个时代、一个领域的领袖与榜样;她的生活平实、饱满而真挚,一位邻家妇人的热诚与力量。这是简·雅各布斯的生命故事,一抹其岁月印痕的显影,一种与她的时代与思想的重逢方式。

    ——戴锦华,北京大学教授

    一位通过手中的笔、不懈的独立思考,改变了她所生活的城市和这个世界的伟大女性。她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推倒了现代城市规划所信奉的信条,然后又帮助它从一片狼藉中重建。

    ——侯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雅各布斯是书写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不容忽视的里程碑式人物,她视城市的生命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她的真知灼见,成为1990年代以来重演美国大城市改造历程的中国城市的镜鉴。她守卫生活,平凡而非凡。

    ——王军,高级记者,故宫研究院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城记》等

    简·雅各布斯是我心中的英雄,她几乎单枪匹马地改变了我们对于城市生活的看法。如今,这部详实的传记,令我对她的理解更为丰富、生动。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本书对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简·雅各布斯,做了一流的深度解析。比起单纯的个人思想史,卡尼格尔更多地聚焦于雅各布斯这位非凡女性的个人生活,在这些细节中揭示她的思想的形成过程,即便是那些不熟悉雅各布斯和她作品的读者,亦可通过本书了解到,一个有着好奇而顽强心智的人,是如何改变了我们看待城市的方式。

    ——《纽约书讯》(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 从设计看企鹅

    作者:[英]菲尔·巴恩斯(Phil Baines)

    【内容简介】

    1935年夏天,企鹅第一批10本平装书出版,每本书定价6便士,也就是一包香烟的价格,迈出了实现其出版理想,即以低廉价格向普通民众提供高品质阅读的第一步。这也是英国第一批大众市场平装书,由此在英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平装书革命”。

    如今,企鹅这个经典出版品牌几乎已经成为书籍设计和出版品质的代名词。它在书业艺术领域定义了什么是标准与经典,什么是艺术和美,影响了英国人乃至世界的审美品位、思想、知识和性格。

    本书从企鹅第一本平装书的诞生开始,选取了540个在企鹅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封面,从设计切入,串联起企鹅品牌建构、发展和重塑的精彩故事,并探索了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艺术家和编辑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之交织在一起的英国文化、平面设计、摄影、插画、印刷技术等的发展流变。从最初经典的三段式网格、颜色编码等,到后来更多地尝试插画、摄影等多种视觉呈现方式和不同风格,将设计与内容完美结合,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开放、成熟和自信的“企鹅”。

    在当今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冲击下,实体书出版行业面临着极大挑战。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鹅品牌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并未减退,甚至在内外交困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稳固了自己的出版阵地,并让读者越发坚信“实体书必须存在且无可替代”。那么,设计在多大程度上孵化了企鹅的这种影响力?这些对于现代出版业有何启示与借鉴?关于这些问题,这本书会给我们答案。

    【编辑推荐】

    1. 1座设计博物馆×540个经典封面,呈现书籍设计艺术的发展流变

    从最初经典的三段式网格、颜色编码等,到后来更多地尝试插画、摄影等多种视觉呈现方式和不同风格,那只“高贵又亲民”的企鹅越发开放、成熟和自信。

    2. 客观详实的企鹅出版史,给纸质书乃至现代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企鹅的发展历史中,注重品质、承担社会责任与经济驱动并行;在保持传统和延续性的同时,不断寻求革新与改变;积极与当代多元文化对话;在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时,积极进行战略调整。

    3. 给设计师的企鹅设计大师课: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个经典的系列

    爱德华·扬、扬·奇肖尔德、汉斯·施穆勒、杰尔马诺·法切蒂……

    “企鹅经典”“海雀绘本”“乐谱”“现代诗歌”“伟大的思想”……

    4. 给普通读者的书艺设计鉴赏读本,捧起纸质书阅读,守护实体书阵地

    这本书鼓励你拿起书本阅读,给你带来大于“设计”和“企鹅”的东西,就是阅读实体书带给人的那种专注、平静与安宁。

    5. 全新大开本设计,选用进口特种纸,全彩印刷,呈现纸质书不可替代之美

    透过纸张细腻呈现书籍的装帧设计之美,带你游走于书页和美丽的书封之间,给你纸间看展的独特艺术体验。

    【媒体推荐】

    图书的封面设计是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视觉结果,但是这“简单”的背后,有着异常复杂的思考、争论甚至是厮杀,在《从设计看企鹅》中,你读到的不仅仅是设计,更是这个开启了平装书时代的品牌是如何在阻力中建立自身视觉体系的过程。这本书会让设计师有共鸣,但更重要的是,它为出版者、营销编辑和普通读者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来理解设计的意义。

    ——孙晓曦,平面设计师、PAY2PLAY联合创始人

    企鹅出版社八十多年的封面设计史,你看不到任何僵化和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一直在寻求突破、创新。一个八十多岁的出版品牌,依然生机勃勃,依然在开花散叶,依然是这个产业设计的灯塔。当本土出版业的从业人员尝试从现有市场寻找一些可以参考以及“致敬”的设计范本时,不如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看看那些卓越出版商的设计思考和设计方法。《从设计看企鹅》,是一个非常好的入口。

    ——艾藤,平面设计师

    《从设计看企鹅》是一本书中瑰宝!当然,它讲述了企鹅作为一个标识和出版品牌的深刻发展史。然而,通过欣赏封面了解企鹅,也会给读者一个极好的机会去了解设计,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书籍有着何种影响,以及商业设计和美学理论如何深刻地反映我们的时代——过去的和现在的。

    ——白丽雅,资深出版人

    以企鹅图书为代表的平装本革命将人类从借书时代带入买书时代。便宜的价格、方便的开本、高品质的内容曾经成就企鹅,一代代设计师与时代风潮的激情碰撞则让企鹅长久立于书业浪尖。这只欢脱的小企鹅如何凭借经典作品和设计艺术走过八十多年历程,成为世界第一出版品牌?这背后,几分是神话,几分是时运,几分是数代人的勤奋加天才?《从设计看企鹅》《企鹅75》会从历史与实战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作者、出版人与设计师的相爱相杀。

    ——沈宇,爱书人、编辑

  • 美国的分裂

    作者:[美] 小阿瑟·M. 施莱辛格

     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肯尼迪总统的特别助理、美国重量级历史学家小阿瑟•M. 施莱辛格作品简中版首次引进

     战后美国最擅长叙事的严肃史学家,作为时代和事件的亲历者,提供全局性和独到性的历史眼光

     从历史和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调和身份认同和政治正确之间的矛盾

     “大熔炉”或是“巴别塔”,到底哪一个才是美国?

    (1)小阿瑟•M. 施莱辛格具有多重身份,作为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同理查德•霍夫施塔特、丹尼尔•布尔斯廷、埃里克•戈德曼旗鼓相当,获得过两次普利策奖、两次美国国家图书奖和一次美国历史学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同时他还是肯尼迪的白宫特别助理,一位将学者与公职人员的身份很好地在自己身上统一起来的典范。作为学者,作为“一线”观察员,小施莱辛格十分勤奋,留下十几部重要的史学专著以及数量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小施莱辛格的作品至今尚无完整中译本,小阿瑟·M. 施莱辛格史学经典系其作品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

    (2)起初是作为学者,后来是作为“一线”观察员,有时还作为亲身参与者来探究美国的内在矛盾。小施莱辛格是为数极少的能让你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的历史学家之一。小阿瑟•M. 施莱辛格一直处于美国政治的核心圈,他的作品反映出的是一个历史学家对政治权力运作和政治事件变幻的独特观察、记录和思考。

    (3)严肃史学家中最擅长叙事,作品可读性强,适合大众读者。小施莱辛格的写作手法十分高明,有着文体家的那种自然的热忱和19世纪小说家对景致和人物的专注,故事感强,有面向大众读者的质地。从内容上看,小施莱辛格的作品涉及我们长期以来关注的美国政治、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对总统制的研究,提出“帝王总统”的概念,对多元社会、美国认同、种族和族裔问题的关注,对美国政治周期论的观察等。

    (4)《美国的分裂》聚焦美国移民史和种族、族裔问题,从历史和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以调和身份认同和政治正确之间的矛盾。

    “大熔炉”或是“巴别塔”,到底哪一个才是美国?

    为什么种族主义是美国实验的巨大失败?

    美利坚何以分裂至此?

    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为何如此激烈?

    (5)《美国的分裂》初版即获《纽约时报》畅销书。简体中文版系列作品邀请复旦大学历史系顾云深教授为丛书书写万字序言,跟着小施莱辛格走近美国核心,理解美国经验。

    《美国的分裂: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追溯了美国历史上的三次移民高潮和它们在美国引起的排外主义浪潮,审视了一个又一个多族群国家的经验教训,指出美利坚民族的经典形象——种族、财富、宗教和国籍被“大熔炉”同化——正在被赞美差异和放弃同化的观念所取代。小阿瑟•M. 施莱辛格指出,多样性从一开始就是美国的标志,种族意识的高涨在一个因历史偏见而蒙羞的国家的确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后果,但是种族狂热的兴起可能会危害社会团结,使美国社会分裂到危险的程度。

  • 雨林里的消亡

    作者:[瑞典] 唐·库里克

    20世纪九十年代,年轻的人类学家唐·库里克,只身走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中,位于一片沼泽地中央,人口仅两百的小村庄嘉普恩,记录一门濒临消亡的当地语言——泰雅博语。到达后他就深深领悟到,如果不理解说这种话的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这门语言:你必须要了解他们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如何争吵、八卦和开玩笑。在这段跨越三十年的时光中,他反反复复拜访当地,每次都停留数周到半年多的时间不等,亲眼见证了语言环境日渐稀薄,记录下他所能学习到的一切。与此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已经义无反顾地融入了嘉普恩村民的生活与世界,与他们的悲欢和命运产生了交融。

    本书英文版出版当年,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推荐当季必读书目和《美国国家地理》当季最佳旅行类图书,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读者好评。

  • 仪礼与佛教研究

    作者:[美] 太史文

    作为中国宗教史、敦煌文献研究的专家,作者在本书中对丝绸之路沿线及敦煌写本中有关佛教仪典的文本做了与以往不同取径的研究。对佛教仪礼的历史传承轨迹,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了跨学科、跨文化的探讨。作者具体考察了敦煌文献中用于疗治病人的写本“患文”,通过对“患文”的文式、文体、措辞和实施场所以及参与者等文献资料的详细分析,梳理出本土化仪礼中贯穿的佛教基本观念及仪礼逻辑和仪礼结构。

  • 拜占庭的赠礼

    作者:[英] 科林·韦尔斯

    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和较短的篇幅,概述拜占庭帝国对欧洲、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世界的文化遗产。

    编辑推荐

    本书短小精悍,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对拜占庭的诸多文化遗产做了一次极好的调查。

    内容简介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一个曾经繁荣昌盛、如今灭亡已久的国家。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占据水陆交通的要津,也因此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但是较少被人注意的是,拜占庭帝国还是文化传播的中心,古希腊和基督教的文化从拜占庭向外传播,深深影响了西欧、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并由此塑造了世界。

    作者以文化传播者的个人活动为线索,讲述了拜占庭的文化遗产如何向外传播,以及接受者对这些遗产又有什么样的态度。作者将文化传播的过程放在历史大背景之下讨论,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媒体推荐

    这部体现了非凡学识的作品……以极易理解又颇有启发性的方式讲述故事,读者将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被书中的故事引入一段怡人的旅途之中。

    ——托马斯• R. 马丁,圣十字学院古典学教授

    本书对拜占庭的许多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极好的调查……韦尔斯巧妙地综合现有学术成果, 展示了拜占庭人是如何深刻地影响所有邻近的文明的……本书包含历史人物介绍、详细的地图和时间表。

    ——《出版人周刊》

    这本史书提醒了我们,我们的三个重要文明都得益于拜占庭文明。强烈推荐。

    ——《图书馆杂志》

  • 证据法检索一本通(上下)

    作者:张卫平

    ✍️ 编辑推荐

    ⭐️罗翔老师倾力推荐:《证据法检索一本通》是证据法规范的集大成之作,凝聚了诉讼法学家的思想智慧。本书编著采取“民行刑一体化”的归类范式,方便读者快速定位相关联的民事、行政与刑事证据规范,是法律工作者当之无愧的“好帮手”。

    ⭐️99%的法律人都在找证据,事实胜于雄辩。

    ⭐️神探李昌钰博士:让证据说话 ,对历史负责!

    ⭐️张卫平教授帮大家分析、归纳、总结了民事、刑事、行政三大部门法证据规范,专设数个一级标题,实现不同规范的大类组合,方便读者迅速定位检索内容 。

    ⭐️增设民事证据导读内容,帮助读者深度理解民事证据运用规范。

    ⭐️增设行政证据法篇,例如,行政机关负担较重的举证责任,刑事与行政互通线索与证据,行政机关在处罚、许可、强制等执法程序须调查取证。同时,行政证据法律规范也有类似民事、刑事领域的共通特征与规则,三者的并列有利于相互间的对照与明晰,在异同之间适应各自的司法实践与需求。

    ⭐️赠送张卫平教授证据法试听课,封底扫码即可观看。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二级法学教授张卫平老师编著的一本法律工具类书籍,为了更好地帮助法官、律师、教师、学生及其他法律实务工作者系统全面地掌握证据的规范体系,快速、有效地查找证据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权威案例,也是公民查阅、运用法律规范的便捷工具。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涵盖了民事证据、刑事证据和行政证据三个部分,是国内唯一权威的证据法律规范的工具书。本书收集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之前发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司法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等,对民事、刑事、行政领域的证据规则与证明规范进行了细致的汇编整理。

    ✍️ 编著者简介

    张卫平

    ⭐️天津大学卓越教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授。

    ⭐️专著《法学研究与教育方法论》获得2021年第七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检察理论研究 会副会长、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检察院咨询委员、国内14所大学客座教授。

    ⭐️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独著、合著68部。

  • 探寻与阐释

    作者:罗平汉

    本书探讨了有关中国革命的六个问题: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为何失败、抗日战争前期中共组织的发展与巩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经济政策与经费来源、延安整风是如何发动的、“五四指示”后陕甘宁边区的土地征购、老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全书立意新颖,史料扎实,注重史料挖掘与史实考证,是一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术普及读本。

  • 伟大的考古学家

    作者:[英]布莱恩·费根 编

    编辑推荐:

    多位享誉国际的考古学大家联合执笔,辅以大量历史图片与珍贵画作

    重现70位对现代考古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传奇考古学家的传奇人生

    梳理现代考古学的发展脉络与重大成果

    带领读者重新认识考古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70 位对考古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考古学家的小传,勾勒出考古学自19 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轨迹。本书忠实地为读者们呈现了这些考古学先驱的坚守与执着,睿智与远见,困惑与不甘……他们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也呼应了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时刻:科学兴起、进化论被广泛接受; 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与去殖民化运动;女性的觉醒与女性主义的兴起;上世纪70 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本书无论作为考古学普及读物还作为考古史、科学史著作,都具有极高的可读性。

    一部由70 位考古学家的精彩人生交织而成的考古史,带你领略考古学300 年间的风云变幻,见证考古学与人类历史的伟大时刻!

    一部考古学的《史记》,通过70 位考古学家的人生故事,带领读者走进考古学、认识考古学、喜爱考古学!!!

    通过这些富于才智、充满想象力且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但让我们了解到成为考古学家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更让我们认识到考古学之于人类认识自身的贡献。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插图的选配让阅读本书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其文字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不列颠考古》

    不论你对乌尔遗址还是对挪威海湾中的维京沉船感兴趣,这本图文并茂的读物都是你不二的选择。——《密涅瓦》

  • 明智光秀与本能寺之变

    作者:胡炜权

    天正十年(1582)六月二日,在京都发生了一宗改变日本历史走向的事件——本能寺之变。即将结束乱世、统一日本的织田信长被其亲信明智光秀率兵突袭,寡不敌众,最终在本能寺的烈焰中自杀,享年四十九岁。然而,在接下来的十日里,明智光秀陷入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其后更是被赶来为主君报仇的同僚羽柴秀吉击溃,光秀据传在山科小栗栖村遇袭身亡。

    命运的轮盘悄然转动。为信长成功报仇的秀吉辗转建立了丰臣政权,而本为织田盟友的德川家康也间接得到机会独立,为日后创建德川幕府设下伏笔。

    时至今日,明智光秀发动政变的原因始终不明。是积怨已久的爆发,还是利欲野心的驱使?是为了匡扶正统、替天行道,还是有幕后黑手推波助澜、操纵时局,抑或另有因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书是首部华人学者探究这桩历史悬案的专著。

  • 铁与血

    作者:[德] 卡佳·霍耶

    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悲剧

    一个钢铁帝国的诞生与殒落

    回溯改变欧洲与世界进程的半个世纪

    探究德意志与众不同的大国崛起之路

    【内容简介】

    “多年来关于第二帝国传记的最佳作品。毫无疑问,它将成为对欧洲历史上这一重要部分的关键性记录。”

    1871年诞生的德意志帝国只有48年历史,却孕育出了现代德国,并使其侧身欧洲乃至世界强国之列,欧洲历史格局由此被改变并延续至今。19世纪初对抗拿破仑的战争中培育起的德意志民族之魂,在这半个世纪中生根发芽,从建国之初各邦彼此独立的状态到“一战”爆发时的“全民保卫德意志”,民族精神在德意志人民的历史与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德意志帝国的历史遗产并不止于此。把握新兴产业革命机遇,成功实现经济飞跃的德意志崛起之路,为现代世界提供了一条迥异于其他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崛起的强国发展范例。俾斯麦在现实政治策略下对市场机制的灵活调整与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也使德意志帝国时期成为经济繁荣、国威高扬和军力强盛的代名词,“建国时代”的光辉与荣耀百余年来不曾褪色。

    本书试图讲述这个铁血帝国从1871年建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殒落、解体的短暂历史,摒弃成见,重新审视帝国的掌舵者们——从帝国的创建者“铁血宰相”俾斯麦,到带领德意志走向毁灭之路的“傀儡皇帝”威廉二世——的历史处境与心路历程,透视现实政治的复杂意涵,以及整个帝国自上而下,不同阶层人士的渴望、拼搏与挣扎。

    【编辑推荐】

    ★与当今世界局势紧密相关的一段历史:

    自英国脱欧后,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扮演着欧盟的实际主导者。在默克尔下野的今日,欧洲政局面临新一轮洗牌。在抗法战争中培育起民族之魂的德国,又将面临在欧盟中与法国展开对抗合作的态势。而1871年到1918年的这段历史正是现代德国逐渐成长为欧洲世界重要力量的关键阶段,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欧洲的过去与未来。

    ★融合最新研究成果的易读小书:

    对现代德国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思潮、民众生活进行侧写,并对俾斯麦与威廉二世这两位关键历史人物做出了审慎的重新评价,吸收了现代德国史与欧洲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以10余万字的简短篇幅,清晰呈现出50年中德意志国家建立、民族意识塑造、经济腾飞、文化繁荣、走向战争等一系列主题,全文节奏紧密、扣人心弦。

    ★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悲剧:

    作者擅长把握人物心理,不仅再现了俾斯麦、威廉二世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处境与心路历程,也利用民间档案与日记、书信材料,呈现了战争中普通德意志人民的情绪转变,揭开了这段悲剧收尾的铁血历史中,自上而下、不同阶层人士的痛苦彷徨。

    ★学术新星的独特视野之作:

    作者出生、成长于民主德国,在两德统一后前往英国继续学业。独特的成长与求学背景给霍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视野,同时她也高度关注现实政治话题,为全球多家媒体撰写德国新闻评论,这使她的历史写作具备了更多当下的问题关照。

    ★学界名宿盛赞的潜力新书:

    作为霍耶的学术首作,《铁与血》受到评论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镜报》《金融时报》等媒体纷纷刊出书评,Goodreads网站上的图书评分达4.3/5。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安德鲁·罗伯茨(皇家历史学会成员)评价这本书是“多年来关于第二帝国传记的最佳作品”。

  • 脆弱的征服

    作者:〔英〕杰森·沙曼

    近代早期欧洲扩张成功的原因,西方学界常用“军事革命论”来解释: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推动了军事革命和国家创建,由此赋予欧洲国家以竞争优势,使其可以主宰非西方政治体。

    剑桥大学教授杰森•沙曼认为这一观点夸大了欧洲在历史上所具有的优势。在本书中,他仔细考察了近代早期欧洲人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扩张,提出与传统诠释对立的犀利观点:在近代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军事革命的成果并未在其海外征服中发挥重大作用,欧洲人的技术、战术在东南亚及非洲的丛林里很难施展威力;而在美洲,传染病造成几百万当地居民的死亡,才使得欧洲人轻易摧毁当地政权;面对强大的莫卧儿王朝和明清帝国,葡萄牙人是依靠顺服策略和当地政权对海上贸易并无兴趣的倾向才拓展了海上贸易;荷兰和英国进行扩张和征服的主体是获得特许权的公司,它们所掌控的军队,士兵数量少且很少受过正规训练。

    在沙曼看来,在欧洲的早期扩张中,巧妙的外交策略、完善的后勤保障、财政支持和对海洋的控制等,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欧洲人的“征服”潜藏脆弱,西方的胜利并非必然,历史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且以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征服为例,近代早期的历史真相是欧亚之间互有攻守、征服,单向的征服与被征服关系并不存在。

    杰森•沙曼反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与立场,结合其多年来研究国际问题所带来的广阔视野,为读者呈现出近代早期世界的崭新图景,有助于后者理解当前世界格局的来源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