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文化

  • 迷影

    作者:[法]安托万·德巴克

    《电影手册》前主编讲述关于电影之爱的历史,重建一个“疯狂地怀抱雄心,且疯狂地真诚”的时代

    【编辑推荐】

    ◆ 《电影手册》前任主编撰写,大量一手文献、私人档案、当事人谈话,为法国迷影史上的各派人物树碑立传,重构一代迷影文化的精神脉络和社会背景。

    ◆ 一部以《电影手册》 为 支点,以巴赞、侯麦、朗格卢瓦、特吕弗、戈达尔等“电影恋人”为核心的迷影史。

    ◆ 法国电影文化研究领域不可不读的翘楚之作,数次再版,讲述一段关于如何发现电影、观看电影、放映电影、收藏电影、保护电影、评论电影和捍卫电影的文化史。

    ◆ 为热爱电影的人重述一种观看的方法,提供一种关于如何沉迷、如何创造乃至如何从过去获取某种永续精神力量的迷影路径。

    【专业推荐】

    本书以细腻精微的笔法,通过令人惊叹的史料和开阔的历史视野,书写了法国电影文化史上最热血沸腾的年代,是一部电影文化史的范本和力作!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安托万·德巴克教授如他所形容的巴赞一样,在电影和历史的“辐辏地”持续关照和还原着这一群影响了当代巴黎、法国乃至世界电影的影迷,这令他的《迷影》一书居于不可或缺的“汇流处”,它让电影与总体艺术、与人的行动,尤其是与现实的关系显现出来。由此,蔡文晟老师的深入、准确又富于灵性的译介,让曾经和当下的中国影迷得以循踪历史及其复杂性,更恰在、也唯有在其“汇流处”了悟迷影运动的深远意味。

    ——王方,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

    德巴克的经典《迷影》既像一双穿透历史的眼,亦如一双兼具诗意评论的手,更是一颗电影思想的大脑。

    ——孙松荣,台湾电影学者,北艺大教授

    初识蔡文晟是在夏尔·泰松(曾任《电影手册》主编、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艺术总监)的研究生读书会,他总是问题最多,思路最快的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后,他对我说,要跟随安托万·德巴克(曾任《电影手册》主编,现为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电影学教授)攻读博士。即将学成归来时,他又一次来到安德烈·巴赞的墓前,诉说着传播电影文化的夙愿。如果“迷影”是一种信仰,他也许就是一个“天选的传灯人”吧。

    ——李奇,巴黎第三大学电影学博士,目前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内容简介】

    “迷影之于我的意义,乃是一种涵盖了对电影、电影导演、影评人以及观影者的爱。”——安托万·德巴克

    那些活动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的狂热影迷究竟是怎么看电影的?

    他们会坐在放映厅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姿势?他们如何主持电影俱乐部?

    他们的团体活动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他们如何借由谈话、书信,以及私人或公开的写作去分享自己的观影日记?

    ……

    迷影曾是一种属于法国的热情,影迷不仅为之阅片无数,更奉献身心——就看过的片子交流雄辩、撰写评论、谒见导演、创刊办报,甚至是主持电影俱乐部。据说,正是这股极其特殊的风气,让20世纪那些大师级导演在解放时期到1968年间的巴黎无不名重一时。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恰恰是所谓的迷影文化“造就了”希区柯克、霍克斯、罗西里尼、雷诺阿等多位电影艺术家,是影迷将他们拱进严肃作者和知识分子之列,从而跟阿拉贡、毕加索、约翰·凯奇等人一样,成为20世纪文化的创造者。

    这些影迷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本书中,安托万·德巴克将逐一为这些日后纷纷当上批评家、导演、作家、记者的“电影恋人”立传、画像,尤其是巴赞、侯麦、朗格卢瓦、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洛尔、达内等人。他在巨细靡遗地描绘这几个伟大身影的生命历程、热情理想和奋战事迹的同时,更以一种超越电影及其历史的眼界去加以审视之:毕竟,这些深受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传统、结构主义影响的影迷,确实能从一个另类的视角去观照那些涌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思想潮流、艺术形式以及重大的论题。

  •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

    作者:[英]霍华德·沃伦德

    【内容简介】在霍布斯的道德和政治哲学中,最受关切的主题是什么?针对道德和政治义务,霍布斯提出了何种洞见?

    沃伦德将问题聚焦于一处:是什么赋予了人们按契约行事的义务。他提出,如果霍布斯想要论证公民应该服从市民法,那么他关于义务的理论必须拥有融贯的构造。沃伦德围绕《利维坦》这一核心文本,通过严密且深入的论证,拨开围绕在霍布斯思想周围的层层迷雾,令其义务理论得到清晰融贯的表达。

    本书不仅在霍布斯研究领域树立了典范地位,其影响力更是延伸到一般的道德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领域。

    【编辑推荐】●本书作者霍华德•沃伦德是英国著名霍布斯研究学者,194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PPE专业,其研究和编辑出版的霍布斯著作,在霍布斯学界以及政治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延伸至道德哲学、伦理学等领域。

    ●本书与施特劳斯的同名专著并称霍布斯研究传统中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典范著作。

    【序言】

    序言

    詹姆斯·霍华德·沃伦德

    格拉斯哥大学政治学系,1955年11月

    [vii]霍布斯的政治学说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特征,一方面形成了一种“官方的”解释,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就是学院里的学生们被期待对之熟练掌握,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对文本本身与该解释之间存在相关(approximate)关系的普遍怀疑——尽管无论是“官方的”解释,还是怀疑的根据,都不时地发生变化,但这种状况却似乎一直存在。这并非由于霍布斯一向被视为一个极其粗心的思想家;他显然并不比洛克这样的人更自相矛盾,也不比卢梭更模棱两可,然而在这里,在界定其中各种解释可合理地冲突的领域方面,评注却一直更为成功。在霍布斯这里,这一悖论的根源在于这个事实,即在其道德和政治哲学中,关于什么是他的最核心的主题,尤其是什么是他对其道德和政治义务理论的解释,存在着最多的疑惑。

    鉴于这种不确定性,因此把精力投入到例如他的物理世界理论或心理学假设,抑或其对契约论的贡献而不是他的义务理论上,就令人颇感意外。因此,对这一主题进行重新考察可谓正当其时,如果这本著作对该问题能做出任何贡献的话,那么它就不辱其使命了。

    就其实质上呈现在这里的样子而言,本书的论题写于1949年,凭借的是对《利维坦》(Leviathan)的反复阅读直至获得其前后融贯的论证,而且使该论题与霍布斯的其他英文和拉丁文著作相对勘。尽管我认为在《利维坦》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我以下的观点,但我还是在不顾及其来源的情况下,选择阐释霍布斯著作中那些最明确和简洁地表达其立场的文本。[viii]尽管霍布斯政治学说的不同版本存在些许差异,但这是次要的,并且我在其思想中也没有发现,为着当前的目的,有什么特别需要予以指出的发展或变迁的证据。

    与通常的研究相比,我更加广泛地直接引证霍布斯的文本。这比其他做法似乎更为可取。如果完全建立在文本的页码索引上,这会使读者除开本书之外,还要像玩杂耍一样翻阅莫斯沃斯(Molesworth)的故纸堆。广泛运用意读的方式似乎也不是很好。除了我不想模仿霍布斯的风格并因此尽可能让他为自己说话外,还有就是,那些已相当熟悉霍布斯著作的读者也可以在自己一眼即可识别出的相关段落中更简单和迅速地读到论点,而不是必须陷入那些忠实程度不一的意读之中不能自拔。

    我试图根据其不同的著作建构一个对霍布斯义务理论的解释,并且全然关注他自己的论述以及其学说的内部融贯性。因此,我不对这一理论在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进行解释,也不使其变成对二十世纪福利国家理论“有用的”(live)鉴借。起初我希望对霍布斯的观点做某种历史的解释,我为此目的而收集的材料表明,尽管霍布斯排斥其在牛津受到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教育,但是他对亚里士多德的依赖比过去设想的要大得多。然而,这些材料被排除于目前这项研究之外,否则会干扰这里所给出的论证。同时,它将在对霍布斯理论的解释中引入一种猜测,而这种猜测不同于那种完全建立在内部证据基础上的猜测。无论如何,比起霍布斯的理论如何发源或如何解释这样的问题,我更关心的首要问题是他的理论是什么,我发现这是一件任务量很大的工作。

    [ix]读者可能会发现脚注数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它们几乎仅仅只是对霍布斯的文本或本书其他部分的引证,抑或只与其他评论人的观点有关;与未在其他地方更为充分地表达出来的主要观点有关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包含在这里面。因此,它们是为那些试图研究某个特别问题的读者所准备的,而其他人可能会遭到忽视。这本书的完整初稿完成于1953年年底,在可能修正的地方吸收了自那时以来的对该主题的相关研究。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欠下许多文债。过去,我受益于和导师以及朋友们的讨论,其中必须提及的有,马克能(D.M.Mackinnon)教授、福克(W.D.Falk)先生和基德(R.Kydd)太太,他们激发了我对霍布斯哲学的兴趣并提升了我对它的理解。更直接说来,我受惠于奥斯丁(J.L.Austin)、麦克拉艮(W.G.Maclagan)教授以及哈里森(W.Harrison)先生对我的手稿的通读,并感谢他们给予的宝贵建议和批评。同样的感谢还要送给我的妻子,她的乐观和鼓励使得写作一直是一件愉悦之事。

    在出版物中使我受惠最大的是奥克肖特(M.Oakeshott)教授和已故的泰勒(A.E.Taylor)教授对我的评论,这将在本书附录中得到查验。尽管我经常不赞成他们的评论,但我必须强调的是,他们并不因此而使我少受其惠。

  • 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

    作者:李猛

    兰陵萧氏作为齐梁皇室,在南朝的政治史、佛教史以及文学史上都有独特的位置,历来都是南北朝文学、史学乃至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一书不拘于学科限制,以晋唐佛教文献以及传世史部、集部文献为基础,以齐梁皇室的佛教活动与相关撰述为主要线索,融合文史,深入讨论了齐梁时期的佛教、佛教影响下的士人思想变迁与诗文创作,以及内外典籍编撰等诸多领域的问题。

    本书是对目前中古史研究领域细致分析史料、诗文等文本的进一步延展和开拓,动态地解读了佛教文献的文本变化,深度分析了其年代、层次、史源,并发掘佛教文献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对现有南朝文学史、佛教史、政治史乃至中古士族等领域的研究模式有所突破。

  •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作者:蓝勇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是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蓝勇近年来发表的历史地理学术论文合集,涉及历史地理与生物、天文的跨领域研究,历史地理与古代经济发展研究,古今地名、历史人物故居现象研究,历史地理与资源、生态发展跨领域研究,古代科技与生产力研究等领域研究。

    本书中不仅含有大量史学资料,更有作者跨越千山万水实地考察与访问的一手资料,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将成为珍贵的田野考察资料。作者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关怀,如通过地理、生物、经济等多方面权衡,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异议,对移民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通过大量考察与历史文学比对,对历史名人故居真伪提出质疑,从长远的历史观出发对当下各地为提升经济而造出的“遍地先贤”现象提出批判;对中国与西方在传统制造业的继承发展上在先进制造技艺和落后传承途径的不同进行详细分析,等等,这也体现了历史学在方法论上的作用,对于当下及未来的人文、经济、科技的发展,是有借鉴和指导的益处的。

    同时,作者在研究以上问题时,开创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提炼出了属于中国历史地理的“话语”,如乡土历史重构、地域泛化、干涉限度差异、科学的历史与文化的历史等,都值得推广和传播。作者的出发点更是先验的,中国的学术话语应该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不应该盲目以西方学术理论观点为指导,特别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话语提炼”本身就具有开创性。

  • 生肖奇谭

    作者:[日]南方熊楠

    东京大学百人票选“日本伟人NO.1”南方熊楠

    历时10年完成的博物学巨著!

    有关中国生肖的各种知识尽在本书中。

    南方熊楠是日本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誉为“知识巨匠”“超前百年的智者”。他自幼聪慧,精通二十多国语言,一生从事的研究遍及生物学、民俗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个领域,是全球知名的博物学家、民俗学家,还担任过天皇的讲解员。

    《生肖奇谭》是南方熊楠的经典巨著。基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借助古今中外的典籍传说,他以自由而有力的独特风格,写就了这部前所未有的有关中国生肖的博物志。

    猫和狗为什么关系不好?野猪和蝮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人和其他动物的寿命是如何决定的?这部南方熊楠历时10年完成的集大成之作会带你一一解开这些谜团。

  • 筑业中国

    作者:[美] 郭伟杰

    【编辑推荐】

    ☆ 第一个在近代复兴中国古典建筑的建筑师是美国人,他也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老板、朋友与合作者,而他的生涯长期隐没在历史之中,无人深挖,他探索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

    ☆详细记述茂飞建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金陵女大、湘雅医学院……并出任国民政府首都计划(南京)顾问的具体过程,客观评价茂飞的建筑遗产和影响力,填补历史空白。

    ☆是建筑史,也是近代史:从建筑项目切入,详细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中,教会、买办、美国外交官、国民政府、民族主义……几股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一个特别复杂的近代中国跃然纸上。揭示建筑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之间盘根错节的相互关系。

    ☆通过建筑,理解权力、文化、身份、形式、空间;理解近代中国;理解全球化。

    从清华园里的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到燕园的博雅塔和贝公楼,到南京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和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到上海的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大来大厦和圣玛利亚女校(张爱玲母校),到长沙的湘雅医院及医学院早期建筑,到福州的福州协和大学;从设计中山陵的吕彦直,到中国建筑师学会首任会长庄俊,从“大上海计划”主持人董大酉,到设计美琪大戏院的范文照;从清华周诒春校长、复旦公学李登辉校长、燕京大学司徒雷登校长,到孙科、孔祥熙、王正廷、宋子文和蒋介石,亨利·K. 茂飞不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却是与中国渊源最深的一位。

    茂飞在中国的二十年间,设计的建筑遍及大江南北,尤其以校园建筑和规划最为著名。他参与制定的建设南京的《首都计划》受阻于战火,他成立的公司早已关门歇业,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已经几经沧桑。但是在五四运动开启的“中国文艺复兴”潮流中,这位外国建筑师提倡的“中国建筑的适应性”和“中国建筑的复兴”,无论在理论思辨还是在建筑实践中,都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不仅仅是建筑,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都要面对并且给出答案的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中国为中心,重点介绍了亨利·茂飞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位鲜为人知的美国建筑师最初于1914年来到中国为雅礼协会设计校园,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被持续二十年的专业和文化挑战所吸引:如何保护中国丰富的建筑传统,同时使用最新的西方技术设计新建筑。茂飞的建筑是一种妥协——他曾称之为“旧瓶装新酒”——本书从这些“瓶子”的视角出发,理解茂飞为自己在中国的建筑找到一个中间地带的追求,同时也审视了一个未来难以预料的动荡社会。茂飞建筑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美学或技术,它们无意中成为一种政治象征,因为中国的统治者,如蒋介石和孙科,都要求他提供城市规划建议,以满足他们对城市改造的期望。

    针对20世纪非西方背景下执业的西方建筑师的严肃研究很少,少数出版的相关著作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或荷兰的殖民地建筑上。因此,该书对美国和中国的建筑史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 当经济遇上法律

    作者:邱澎生

    明清中国的一些商业城镇曾经发生经济组织、经济法令乃至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动,进而促成当时的制度变迁。针对苏州商人团体、苏州与松江棉布加工业、云南铜矿业与重庆航运业的种种经济组织,还有重庆债务与合伙诉讼、明清商业书的传播,邱澎生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借以呈现当时中国在“经济组织、法律体系、文化观念”三者间的密切互动,希望能进而论证这些变化如何共同构成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至于如何比较明清中国与西方商业制度史的异同,邱澎生主张:与其斩钉截铁地简化近代西方种种复杂的发展历程,研究者或许可以保持更开放的心态,来探究包括中国在内的西方以外地区如何进行其各自的市场演化道路。

  •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

    作者:[美] 马立博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是由西方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环境通史,在广泛吸收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各历史时期各地区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会通,对中国的长时段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考察。书中指出,在数千年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由市场联系的中央政权和农业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而中国发达的农业在养活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单一化。

  •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作者:周濂

    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提供理解现实的脚手架

    在严肃的思考中获得直面复杂事态的勇气

    「编辑推荐」

    ★ 公共声音之外,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作为学院知识分子,周濂老师以其思维的清晰与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公共声音之一。他对现实问题能够做到如此清晰而深刻认识的来源都可以在这本著作中找到答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提供理解现实政治的脚手架。乔纳森·沃尔夫在《政治哲学》中开篇即说,政治哲学只需回答两个问题:“谁得到了什么?”以及“谁说了算?”以政治哲学的术语表达,前者涉及的是“正义”问题,后者涉及的就是“正当性”问题。本书从区分“正当性”与“证成性”出发,通过辨析政治哲学上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国家、权力、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分析工具。

    ★ 在层层递进的论述中明确政治哲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围绕“正当性”与“证成性”,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作者援引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大卫·斯密茨、罗尔斯以及哈贝马斯的理论,分析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理论的得与失,最后落脚于民主正当性问题,为理解现实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 论证的严密与分析的透彻,带我们由概念辨析去把握与此相关的现实。通过界定“正当性”与“证成性”“合法性” “政治义务”“政治责任”以及“正义”的关系,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脉络清晰的概念地图,便于我们澄清由于概念混乱导致的对相关现实的无视和无知。

    ★ 以理论的厚度赋予我们直面当今价值多元时代的勇气。面对今天这个纷繁的多元主义时代,面对多数人在各种问题上的独断论立场,了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掌握概念辨析的方法,无疑有利于我们坚定自己的立场,更清醒地直面问题。

    「内容简介」

    “是什么使得权力或强力成为道德上对的”是2000多年来政治哲学不断追问的问题。

    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结合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哈贝马斯及罗尔斯的观点,作者首先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区分了正当性与证成性:正当性是一种“回溯性”的概念,它关注的是权力的来源和谱系,也就是从“发生的进路”去评价权力;而作为“前瞻性”概念的证成性,关注的是权力的效用和达成的目的,也即从“目的的进路”去评价权力,确立了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从政治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区分出发,作者进一步在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之间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概念地图:国家正当性与公民的政治义务具有概念上的关联性,而国家证成性则与公民的政治责任相关联。

    由此,通过对概念关系的梳理标定了正当性在当代政治哲学概念地图上的位置,利于廓清被语言迷雾遮蔽的现实,帮助我们获得直面现实复杂事态的理论勇气。

  • 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

    作者:[法] 白乐日

    【内容简介】

    本书系法国汉学家白乐日先生去世之后,1968年由戴密微等汉学家将其重要研究成果结集出版的专题性论著。按照作者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本书分为社会与官僚制度、汉朝末年的危机、经济史和现代时间四个部分。这位眼界高远的历史学家以鲜活的学术研究风格、有目共睹的文字天赋,论述了古代中国这一大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至少在西方汉学领域,第一次有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的经济结构。白乐日先生的汉学研究在法国汉学界首次引入了社会科学的视野与方法。该著作是法国汉学从人文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编辑推荐】

    “白乐日是欧洲现代汉学之父。”——荷兰莱顿大学教授、汉学家 宋汉理(Harriet Zurndorfer)

    “作为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的追随者,很少有历史学家能像白乐日那样拥有如此卓越的学识。他坚定地认为过去是现在之镜,在美苏的世纪之后,将会是属于中国的21世纪!”——法国汉学家 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

    “白乐日教授无疑是欧洲研究现代中国的第一人。自“二战”以来,他对年轻同行们的影响颇大。欧洲的中国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领域,发挥一种学术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并且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乐日的个人影响。”——《剑桥中国史》主编、《亚洲专刊》主编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

    “白乐日的《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一书是最早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关系之整体的西方汉学著作。”——法国社会学家 让·塔里卡(Jean Taricat)

    “在《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一书中,白乐日相信中国历史能够照亮世界历史,尤其是我们当代的历史。这是本书诸多主题的统一之处,也是白乐日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法国著名汉学家 谢和耐(Jacques Gernet)

  • 布拉格:欧洲的十字路口

    作者:[英] 德里克·塞耶

    身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的德里克•塞耶,在本书中既细数布拉格风云变幻的昨日,也详述布拉格精彩纷呈的今天。被誉为“欧洲最美首都”的布拉格,拥有伏尔塔瓦河畔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其壮观的建筑群亦多彩多姿,从罗马式圆形大厅到哥特式塔楼,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到巴洛克式大教堂,从新艺术风格的咖啡馆到立体主义风格的公寓楼……可谓包罗万象。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的布拉格是各方思潮、各国文化交汇碰撞之地,距今已有千年。塞耶通过回顾欧洲史的错综过往,呈现给读者一幅布拉格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寻幽入微,言有尽而意无穷。

  • 自我分析

    作者:【美】卡伦•霍尼

    20世纪经典心理学作品

    为饱受精神问题困扰的人们打开了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大门

    在《自我分析》一书中,霍尼博士讨论了自我分析的可能性,以及个人通过使用心理分析技巧可以多大程度解决自己的问题。她谈到了神经症中各种驱力、心理分析的各个阶段患者和心理分析师分享的经验、随机的也有系统性的自我分析,以及对实际操作自我分析的可能性研究。

  • 法国简史

    作者:[英] 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

    来自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的两千年法国史

    ★编辑推荐

    ◎英国大众历史学家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用诙谐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再现从高卢人到戴高乐这两千年的法国历史。

    ◎本书也是这位多产的作家的遗著。在这本书中,诺威奇写出了自己长久以来对法国的热爱。

    ★媒体推荐

    ◎诺威奇带着许多精彩的故事漫游了法国历史:风流的国王、骇人的瘟疫和传奇的晚宴。──《泰晤士报》

    ◎在他的最后一本书中,已故的诺威奇以令人钦佩的轻盈和温文尔雅的方式处理了法国两千年历史上令人望而生畏的广阔主题。或许是有意的,本书有一丝《1066年之种种》(1066 and All ¬at)的味道──“卡佩王朝的国王都是出色的统治者。他们稳步建立起了法国,将之从加洛林王朝时期分得的一杯羹打造成一个民族。”而且,他幽默的脚注也值得它们专属的评论。──《每日电讯报》夏日选读

    ◎这本以普通读者为对象,温暖而令人愉快的短篇法国历史,是他(诺威奇)写给他如此熟悉的国度的情书。──《旁观者》

    ◎诺威奇讲述历史如在炉边娓娓道来。──《星期日独立报》

    ★内容简介

    法国史是世界史中精彩而重要的一章。查理大帝、圣女贞德、路易十四、戴高乐等人物早已为读者所耳熟能详。这些伟大的人物是如何一步步塑造了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国的?

    本书作者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以法国历史名人串联起两千多年来法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从决心阻止恺撒入侵的高卢民族英雄维钦托利,到从教皇手中取得皇冠的查理大帝;从十字军东征带来的灾难,到太阳王创造的巨大功业;从巴士底狱摧枯拉朽的猛攻,到法国军队搭乘出租车奔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的戏剧性场面……诺威奇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与对法国深厚的感情,带我们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法国历史之旅。

  • 如何阅读尼采

    作者:[英]基思·安塞尔-皮尔逊

    ◎“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现代哲学的“炸弹” 划时代的思想巨人 尼采

    ◎十堂课读懂大师思想 让哲学不再令人生畏

    ◎英国格兰塔出版社王牌书系

    【编辑推荐】

    ※尼采是19世纪最具争议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以充满个性的写作风格及极具颠覆性的思想成为现代哲学的“炸弹”,开启近现代哲学思潮的新起点,启发了萨特、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著名思想家。

    ※英国知名出版社格兰塔王牌书系之一,广受读者欢迎和好评。

    ※本书系由当代著名哲学家西蒙•克里奇利主编,每本书均由各个领域的权威教授和专家撰写,内容深入浅出,是阅读这些大师级思想家的绝佳入门。

    ※装帧精美,小开本便于携带。

    【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 尼采是19 世纪最具争议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以极富颠覆性的方式揭示了宗教、道德、政治、哲学中的基本困境,并提出新的建设方案。尼采的重要思想如上帝已死、酒神精神、超人、谱系学、永恒轮回等,对当代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启发了萨特、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著名哲学家。

    在《如何阅读尼采》中,基思·安塞尔-皮尔逊介绍了尼采独特的写作风格,选取尼采著作中十段关键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在公正对待尼采观点的复杂性之外,同时以独特的方式整理呈现给读者,引导、激发其进行更具挑战性的思考。

    【名人推荐】

    “‘如何阅读’系列通过对作品的文本细读,让我们可以和这些大师级思想家面对面相遇。”

    ——特里·伊格尔顿

    “这套看上去薄薄的小册子是一堂真正教你‘如何阅读’的课程,而非‘如何假装阅读’。”

    ——约翰·班维尔

  • 最后的英国人

    作者:[美]黛博拉·贝克(Deborah Baker)

    ★ 2019年Kekoo Naoroji 山地文学奖获奖作品

    ★ 与尝试珠峰探险一起失败的,还有英国对印度的统治

    “对20世纪40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详细研究读起来就像最棒的小说。”

    ——悉达多·德布(Siddhartha Deb)

    约翰·奥登是考察喜马拉雅山的地质学家的先驱。迈克尔·斯彭德是调查从西藏登顶珠穆朗玛峰顶峰的第一人。而他们的弟弟W·H·奥登和斯蒂芬·斯彭德在文坛取得了声望后,争相参加将珠穆朗玛峰顶峰交给一位英国人的探险队,这一探索成为英国对印度保持权力争斗的比喻。 这场竞争中又发生了另一件事:1938年夏天,这两个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位名叫南希·夏普的画家,而这位画家最终将选择谁作为终身伴侣取决于他们在战时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放在哪儿。

    从加尔各答到伦敦,再到喀喇昆仑山冰川冰封的野外,再到珠峰,最后的英国人也是一代人的故事。在这个令人振奋的故事中,有印度和英国的作家、艺术家、探险家、顽固分子、民族主义者、流氓和内线犯人。他们中的关键人物是一位名叫Sudhin Datta的高贵的孟加拉诗人,这个忧郁的灵魂像他那代人中的许多人一样,在对大英帝国的憎恨和对欧洲文学的深深热爱之间撕裂,他的生活将被在加尔各答发生的战争而颠覆。

    【本书获誉】

    黛博拉·贝克将小说家对内心生活的警觉、人类学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以及历史学家对重大事件的观察相结合,为我们带来惊险刺激又引人入胜的作品。它扩展了20世纪中期的文化和政治历史,而且巧妙地结合了几位男性和女性扣人心弦的冒险经历。

    ——潘卡吉·米舍尔(Pankaj Mishra)

    爱、战争、政治、精神分析、诗歌、加尔各答,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黛博拉·贝克对20世纪40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详细研究读起来就像最棒的小说。

    ——悉达多·德布(Siddhartha Deb)

  • 欧洲史

    作者:[英]诺曼·戴维斯

    《欧洲史》是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的代表作。它为欧洲历史设计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统,呈现出难得一见的整体史印象。它将传统叙述方式与特写结合,容纳了经常被严肃历史学家忽略的各种奇特事物和思想,成为近年来深具价值和说服力的欧洲通史作品。

    《欧洲史:古典时代(史前— 公元337)》是“欧洲”正式亮相之前这片陆地的历史。

    欧洲不是独立的“大陆”,而是一个“半岛”。地貌、气候、地质和动物群落共同营造了一个良性的环境,这是理解欧洲历史的基础。古希腊的历史跨越了1000多年的时间,在其全盛期,希腊人在各个领域爆发式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以内聚力著称的罗马的崛起则预示着一种新型陆上强国对“海岸线文明”的征服。吸收了希腊文化的罗马,成了一个文化混血儿,主宰了此后数百年的罗马帝国政治文化生活,直到新的文化基础——基督教出现。

  • 考古中国

    作者:许宏 / 魏兴涛 / 唐际根 / 雷雨 / 刘瑞 / 王宁远 / 孙周勇 / 赵海涛 / 蒋文孝 / 全洪 / 齐东方 / 李岩 / 杨军 / 郑建明 / 于春雷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 再审洞穴奇案

    作者:[美] 郎·富勒 / 艾伦·德肖维茨 等

    时隔50年

    《哈佛法律评论》官方再次开审

    6 位法学家重启激烈论战

    呈现一场全新的思辨盛宴

    1949年,美国法学家富勒

    在《哈佛法律评论》

    发表了他虚构的“洞穴奇案”

    五名探险者受困于山洞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

    因缺少食物

    大家约定通过抽签

    杀死并分食其中一人

    获救之后,存活的四人被以杀人罪起诉

    一审判处死刑,被告上诉至最高法院

    在这场举国关注的世纪审判中

    富勒一人分饰五角

    虚拟了最高法院5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审判

    呈现了人类对法律的极致思辨

    一举成为法律领域的经典

    是无数法学院学生的入门必读书

    50年后

    《哈佛法律评论》编辑部

    重启了这场思辨盛宴

    仍然是同样的案情

    仍然是同样的困境

    6位资深大法官与顶尖法学家

    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论战

    他们有什么新的观点?

    他们如何思考?如何论证?

    如何驳斥对方?

    最终的判决结果如何?

    跨越时空 独家完整收录

    5篇富勒原判词

    +

    6篇《哈佛法律评论》新判词

    【内容简介】

    1949年,美国法学家富勒在《哈佛法律评论》发表了他虚构的“洞穴奇案”。五名探险者受困于山洞,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因缺少食物,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获救之后,存活的四人被以杀人罪起诉,一审判处死刑,被告上诉至最高法院。富勒以一人分饰五角,虚拟了最高法院5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词。50年后,《哈佛法律评论》编辑部邀请6位法官和学者再次审理该案、撰写判词,呈现对此案的重新思考与论战,并请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大卫·沙皮罗撰写评论。本书是对这11篇判词和1篇评论的完整汇集。

    【名家评论】

    编写本案的唯一目的,是把一些有关法律与政府的不同哲学呈现给大家。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这些哲学就向人类抛出了有关选择的现实问题,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而言仍然如此。如果说本案中包含了任何预言的成分,那也不过是因为,这其中所涉及的问题都属于人类永恒的难题。

    ——朗·富勒,美国著名法学家,“洞穴奇案”构造者

    我对本次新汇集的判词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既非有意否定这些判词中的许多真知灼见,更不是在暗示我自己可以写得更好。我很确定我做不到。但我从这场持续不断的辩论中得到了一个确信:朗·富勒提出的问题给那些担忧法律和法制的人带来的挑战,就像宇宙的起源与终极命运给天文学家带来的挑战一样严峻。

    ——《哈佛法律评论》再审洞穴奇案时邀请哈佛法学院的沙皮罗教授作的导言

    这本小册子汇集了富勒于1949年所著的五篇判词以及1999年《哈佛法律评论》所发表的六篇新判词以及一篇导言的翻译,希望能用中文把这一经久不衰的永恒难题再次表达出来,或许能激发法律人进一步思考法律与人性、道德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法律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正如沙皮罗教授所言,“美酒不需要青藤,百合不需要镀金”,由富勒教授原创的这个故事从来没有完结,对于孰是孰非的判断至今依旧极富挑战,值得法律人用一生去思考。

    ——高凌云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跨语际实践

    作者:刘禾

    本书从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实践的角度,探讨20世纪初期(1900—1937)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如何在一种“虚拟的等值关系中”,通过与西方和日本等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的相互接触、交流和翻译,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想象,从而形成一种“被译介”的现代性,一些现代中国的经典话语和叙事,诸如国民性、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乃至作品的经典化与文类的建制化、文化保守主义的出现等等,都是在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作者对此逐一考察,并通过复原语言和文学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及等值关系建立的语境、时间和过程,重新思考了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 哈布斯堡王朝

    作者:[英]马丁·拉迪

    从罗马帝国到大英帝国,历史上王朝的扩张无不伴随着血腥征服。唯独一个王朝靠着结婚联姻就扩张成了横跨五洲四洋的世界霸主,这就是纵横欧洲一千年的哈布斯堡王朝。

    靠联姻“奠定基业”:

    1273年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先后将八位子女与欧洲各大贵族联姻,从而迅速崛起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举足轻重的强大诸侯。

    靠联姻“称霸欧洲”:

    1477年勃艮第公爵查理战死,马克西米利安趁机迎娶了查理的唯一女儿玛丽,全盘继承勃艮第公国,将势力延伸到法国东部和尼德兰。哈布斯堡王朝由此跻身欧陆最强大的王朝。

    靠联姻“征服世界”:

    1496年哈布斯堡的王子腓力迎娶西班牙公主胡安娜。结果西班牙王国绝嗣,哈布斯堡家族继承了庞大的西班牙王国,成为首个“日不落帝国”。

    翻开本书,看哈布斯堡王朝如何用联姻一步步称霸欧洲、征服世界!

    ◆“《哈布斯堡王朝》一书扣人心弦、丰富多彩且富有戏剧性,简练清晰又不失学术水准。马丁·拉迪讲述了欧洲最伟大的王朝统治着一个从秘鲁到菲律宾的日不落帝国的宏大故事。这是一部关于高级政治与庞大家族的编年史,阴谋与信仰贯穿其间。不愧为史诗级的历史!”

    ——西蒙·塞巴格·蒙特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哈布斯堡家族曾经是欧洲最重要的王室家族。拉迪用热情的文笔和权威的知识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并用具有发现感的眼光审视着他们的逸闻与过失,全方位地呈现了他们非凡的影响力和全球视野。真是一次令人着迷的阅读!”

    ――亚历山大·沃森,《铁壁之围》作者

    ◆“拉迪是一个清醒而优雅的作家……对于这个迷人的、有缺陷的、最终是悲剧性的王朝,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博学、更深刻的历史了。”

    ——《泰晤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