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
-
青春燃烧
宫崎骏、高畑勋、押井守、富野由悠季、大友克洋、安彦良和、川口开治……他们注定是日本动漫产业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最为举足轻重的一代人,他们大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度过青春期,而那个时代,正是日本战后左翼社会运动最激烈的时代。日美安保条约掀起了长达十多年的社会运动风潮,正是这场日本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社会运动,洗礼了整整一代日本年轻人,其中的很多人投身日本动漫产业,共同打造出日本战后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文化产业,铸就了战后日本动漫的黄金时代。
本书从动漫人和动漫作品的角度出发,探寻黄金一代动漫人的青春岁月,追寻左翼社会运动与日本动漫亚文化的关联与脉络。
-
什么造就了城市
抽丝剥茧现代城市规划利弊,勾勒人类未来生活蓝图
《众病之王》《基因传》作者悉达多·穆克吉
《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激赏推荐
◎ 编辑推荐
☆ 城市因何而生,又将往何处去?交通拥堵、雾霾污染、贫民窟乱象、阶级割裂等城市困境,是否存在四两拨千斤的解决之道?
☆ 执业30余年的美国殿堂级建筑师乔纳森•罗斯,寻根溯源,细致梳理了人类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受巴赫平均律的启发,他提出了解决当前城市病、打造宜居城市的五个原则,并用丰富故事和案例讲述了人类是如何践行这些原则的。
☆ 到21世纪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的物种。建造什么样的城市,决定了我们将如何生活。
◎ 内容简介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在拥堵的街道上或地铁的轰鸣中度过一天最初的一个小时,目之所及的是千篇一律的“国际范”写字楼、纵横交错的高桥地道和茫然失序的人群车辆。这就是城市生活的本来面貌吗?城市应如何建造,人类该如何生活其中?
乔纳森·罗斯认为,城市就像自然界的有机物一样,不断感知并适应周围的变化,而理想的城市,是人类与文明的碰撞和联结。受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启发,作者进一步提出,只有通盘考虑五个方面——凝聚、循环、韧性、社区与同情,人类才能实现文明与自然的长远和谐,城市才能更宜居,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全书将历史、社会学、哲学和城市规划理念融为一炉,用一个个故事讲述了全球城市的历史演进与现实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城市的变革与可能。
◎ 名人推荐
这本关于城市的未来的颠覆性的、构思雄伟的书,是我们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读物。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环保主义者和音乐家,罗斯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百年城市之旅。我们不禁慨叹城市的韧性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巴赫告诉我们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和组织性是什么,城市的新陈代谢又是什么。读毕此书,我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城市和周围的世界。我无法放下这本书。
—— 悉达多·穆克吉,《众病之王》《基因传》作者
乔纳森·罗斯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分享了他对城市的辉煌愿景。《什么造就了城市》构想了城市、生态和社会的未来发展。任何生活在城市或关心城市的人,都会有所收获。
——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作者
罗斯对城市历史、规划理念与实践的阐释令人振奋,他将同情心、巴赫的平均律和当代科学理念融合在了一起。
—— 菲利普·格拉斯,当代著名作曲家
-
库页岛往事
从19 世纪中叶开始,曾经属于中国的库页岛,就变成了沙俄的萨哈林,变成了俄国监禁犯人的苦役岛;而直到今天,其在许多国人心中仍有一份特别的纽结牵连,一种挥之不去的复杂与沉重。
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选题,从库页岛的历史出发,钩沉几千年来东北地区与中原内地的交往历史,更聚焦近五百年来中国、俄国以及日本在黑龙江流域的进退与战和。作者充分利用中文、满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资料,对库页岛的历史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他通过俄国文学家契诃夫的萨哈林之行,横向截取了1890年库页岛历史面貌的片断,又通过库页岛几千年的历史演进,纵向勾勒出库页岛与华夏历代王朝之间的关系,既有现场感,又有历史感。通过作者的描述,读者对那一片故土有了认识或者是有了重新的认识。作者在文前开列“主要人物小传”,附录中撰集“库页岛历史纪年”,极大地方便读者阅读。
-
海贝与贝币
★ 尚未上市即引起媒体热议,入围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
★ 穿过传统中国史的缝隙,书写一部藏在海贝里的全球史
栖息在马尔代夫群岛周边海域的软体生物——海贝,从史前时期开始,就被货贸至亚非欧大陆的各个区域,并逐渐转变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货币。作者从这一微小的海洋生物着手,把从考古时期到二十世纪初的历史碎片拼凑起来,以全球史的视野,对亚非欧大陆内外的贝币进行了考察,描绘了一个奇妙且引人入胜的贝币世界,展现了一部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海贝与贝币》描绘了在两千年时间里,以贝币为媒介的市场是如何将语言复杂、文化多元的印度洋世界整合为一体的,而全球资本主义又是如何终结这个世界的。全书按区域展开分析,同时又超越区域的界限,结合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种叙事体系。海贝文化体现出了一种“全球在地性”,即它既是地方性的,也是全球性的;而将陆地世界和海洋世界联系起来的贝币世界,则为全球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书荣誉】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有关海贝的传奇,还是一部由贝币交错串联起来的全球史。这是杨斌教授的一部世界史力作:它既向我们展示了贝币在全球体系内作为支撑性基础货币的区域和地方性特色,又揭示了它在东半球传播的广度。从海贝本身到其作为货币的兴衰,本书描绘了一幅它在东半球六个区域内传播的历史画卷。
——帕特里克·曼宁,
匹兹堡大学安德鲁·W. 梅隆讲席教授、美国历史学会前任主席
杨斌的《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是迄今为止对这种主要货币(贝币)最全面的研究之一。它建立在坚实的历史资料之上,必将与万志英的《财富之泉:11~18世纪中国的货币和货币政策》等作品一样,成为货币史上的经典。《海贝与贝币》应被放在全球历史学家和货币史学家的书架上。
——丹尼斯·O. 弗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研究人员和教员若在他们的书目和课程大纲中加入这一研究成果,定会有很大收获……世界史的学生和教员在用海贝拼凑我们全球历史的碎片时,会从这部重要的作品中获益匪浅。
——埃里克·施皮雷尔,美国马萨诸塞州格罗顿学校助理教师
-
帝制时代的中国
美国版“国史大纲”,美国大学中国通史教材
“帝制”二字,讲透中国历史四千年
“走进帝制”的历史,“走出帝制”的进程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贺凯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著作,
197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专门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而写的,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文明从史前到1850年的漫长历程。
这部涵盖整个中国历史的著作篇幅并不很大,但选材独到,叙述精当,很符合美国大学优秀通史教材的特色。自出版以后,被美国的大学广泛地作为中国史的基本教材而采用。
作者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形成阶段,从远古时期到前3世纪;早期帝国时代,从前3世纪到10世纪;晚期帝国时代,从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古代的这三个时期都以数章的篇幅分析,分别涉及通史或政治史、统治模式、社会经济组织、宗教文化发展和文学艺术的成就。
◎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汉学经典名著,美国大学广为流行的中国通史教材。
全书仅仅400多页的篇幅,就能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较为详实地叙述了中国4000年的历史。
“帝制”二字,讲透中国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历史特点。
◎ 媒体及学者推荐
此书是伟大的汉学之精华与经验之集成,是愉悦又艰辛的治学之体现……在贺凯教授诸多杰出的学术成就中,此书是最富有魅力的。——《哈佛亚洲研究学报》
贺凯巧妙地完成了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他向读者提供了关于中国文明方方面面的丰富知识……为汉学家、老师和学生展示了通史式中国史的另一种写法。——《亚洲历史学刊》
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其组织结构……如此结构可以给予读者一个关于中国历史的直观又综合的视野……——《历史》
毫无疑问,它将成为大学课程中的标准。它扎实但不艰涩,可以被推荐给任何一个想要了解关于古代中国文明的入门知识的人。——《华裔学志》
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帝制时代的中国——中国历史文化简史》是一个完美的入门。它文字极佳,组织合理,是一部记录了从历史之初到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史的著作。——《东方学报》
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著作,试图用四百多页的篇幅囊括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亚洲华尔街日报》
这部书的优点在于一卷在手,中国史的大体脉络很清楚,而且作者关注很多文化的例证,因为他有过很好的汉学训练,这是晚近新的西文中国史不具备的。——陆扬(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
皮娜·鲍什
◎内容简介
皮娜·鲍什(Pina Bausch,1940—2009),德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编导家,“舞蹈剧场”的创立者。对20—21世纪的舞蹈、舞台艺术乃至当代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全面研究鲍什舞蹈生涯和舞蹈艺术的著作,作者通过第一手的笔记和访谈资料,对鲍什的生平、思想、代表作品、创作方法、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本书作者是专业的舞蹈艺术研究者和实践者,多年研究皮娜·鲍什,编著有《皮娜·鲍什研究及评论集》,对皮娜·鲍什的艺术有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
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结合具体的舞蹈剧场案例《交际场》,对鲍什舞蹈剧场的创作方法和实践进行了解剖式分析,发人深省;亮点之二在于参照皮娜·鲍什的编舞和教学方法,编写了一整套供舞蹈家实际操练使用的指南,对于从事舞蹈和戏剧的读者尤其具有实用价值。
◎编辑推荐
皮娜·鲍什有一句名言:“我在乎的不是他们如何动,而是他们为何而动。”鲍什的舞蹈将人物与场所深度结合,从中缔造出全新的传达艺术理念的方式,晦暗与光明、绝望与希望交织出现,可谓在舞蹈剧场中重置了人的存在本身。而观众在观看演员舞蹈的过程中,他们的观感、反响和理解,也构成作品的一部分。
“每一次,你都是初学者。”声名已如日中天的皮娜·鲍什在采访时这么说。也许这正是她成功的秘诀:从不自我重复,永远在挑战习惯。每一部作品诞生,她都带给世界新的东西,新的冲击;而即便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间也在自我裂变。因此,她的影响如此广泛,长远,她值得认真阅读。
如果你只是阅读她留下的影像,你既无法感受到她的舞蹈剧场的现场性,也很难把握她的思想。是的,当代多少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认为她的舞蹈是哲学,是思想。只有书本可以抵达舞蹈静止之处的思想。而关于皮娜·鲍什,你目前找不到多少中文读物,更找不到哪本书像这本一样,让你觉得皮娜·鲍什近在咫尺。她仿佛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打开这本书。
◎业界推荐
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学者来说,本书不可或缺。
——《剧场》(Theaterforschung)
皮娜·鲍什的作品无疑构成20世纪创造力的高水位线。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她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在任何可想象的媒介中的源泉。
——作家,巴尼·诺里斯(Barney Norris)
她挖掘日常生活的欢乐与恐惧、挫折与困惑,寻找隐藏在这些情感里的真相。
——罗伊德·克莱门卡(Royd Climenhaga)
她是当代的经典。
——德国舞评人彼得·施达姆
皮娜·鲍什质疑公认的、既定的社会和性别结构,用她的舞蹈语汇竭力为女性辩护,使她们免受具有侵略性、破坏性的父权制的影响。她的舞作没有故事,而是直接的、个人的和普遍的人性体验。
——曹利群,著名乐评人
“舞之,跃之,否则我们终将迷失”,我小心翼翼地将这句话揣在口袋里。这句宛如生命的箴言,始终定格在开机屏幕上。生死在旋舞中,别叫心在身里死去。皮娜让我变了一个人。
——庄加逊,作家、译者
-
镰刀与城市
从古至今,死亡一直笼罩着每一个人。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关于死亡的解释和丧葬的规定,身处其中的人们又是如何面对现代化和城市化的环境?不同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又是如何运用新方法来管理和应对跨越时代和地区的变化?上海开埠以后,人口激增,几次战争带来了大量人口涌入租界,为租界的丧葬管理带来难题。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民族冲突时有发生,但西方的死亡文化也同时影响了上海,甚至日后中国各地城市,成为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本书论述了近现代上海城市中死亡文化的变迁,提供了解读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角度,并引导读者重新思考这一动荡岁月中,中国人与死亡的关系。
-
业
- 编辑推荐 -
★如何将主体从意愿和行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何让人类的行动从目的—手段的循环中挣脱出来?
★“神圣人”系列之外,意大利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吉奥乔·阿甘本至为重要的一部著作。
★运用哲学、历史语法学和法学这三套理论工具,阿甘本悉心处理了其分析理路中“行动”、“过错”和“姿势”这三大范畴。
★阿甘本在书中探索了道德性与守法性之间的构成性关联,并对西方的道德和法律结构发起了批判。
★本书不仅统合了阿甘本思想的各个重要主题,还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理论视野朝着东方哲学(佛教哲学)的全新转向。
- 内容简介 -
全书分四章。
在第一章“案件与过错”中,阿甘本从历史语文学分析出发,揭示了这两个词模糊的词源,以及它们在概念层面的亲缘关系。他指出,这两个概念是法律建筑的前提,但构成法律领域的,是“罪”这一概念。由此,他过渡到卡尔·施密特的相关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法学中“制裁”这一概念。
在第二章“crimen与karman”中,阿甘本考察了常与“案件”、“过错”联系在一起的拉丁语crimen和梵语karman的关系。后者即“业”,在佛教中指的是行动背后的意愿。他认为,“karman指的就是crimen,也就是说,存在一种可以归责并产生后果的行动”。承认这一点,便可引向意愿概念的诞生。
在第三章“意愿的困局”中,阿甘本阐述了古代世界经由亚里士多德到基督教世界的转变史,这也是意愿概念的诞生史。他指出,与佛教立场类似,柏拉图想要在“是”和“思索”之中寻找人的善,亚里士多德的答案则是“成为”和“行动”。这组对立概念是本章的论述重点。
意愿是将行动固定在主体上的哲学装置,使主体为其行为担责,也就变成了可归责的、可制裁的。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必要“超越行动”——这正是第四章的标题。在最后一章中,阿甘本思考了“善”与“行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意义。他指出,实现善的必要性正是亚里士多德的遗产。
全书的落脚点是对姿势的分析。除了佛教学说,阿甘本关于姿势的理论探索还指向了瓦尔特·本雅明的《暴力批判》。他对该文本的兴趣在于,如何将人类的行动从目的—手段的循环中解脱出来。而这也是他在作为本书前言的《姿势的本体论与政治学》一文中重点加以考量的。
在前言中,阿甘本总结道:“我试图在书中说明,行动、原因和过错的概念之间存在构成性的关系。我提出的假设是,这三个概念共同构成了将人的行为嵌入法律的领域并让其变得‘有过错’的装置(dispositivo)。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行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归责给某个主体。人的行为是crimen。这个拉丁语单词可能和梵语中的karma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业’——有亲缘关系,其原始含义指的是主体的行动与其后果之间无法摆脱的联结。我们早已习惯于这样的法律与道德观念,即人必须回应自己的行动。这似乎理所当然、无可置疑。然而,切不可忘记,20世纪至为伟大的神学家弗朗茨·卡夫卡的全部写作,无非是固执、近乎偏执地追问这唯一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有过错?’究竟是为什么,人类的心灵会这样设想,认为他的种种‘行动’应该归责于他并让他有过错?”
-
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
地方志是当今存世历史资料中数量最丰富、类型最复杂的文献之一。本书是迄今为止首部跨学科探讨方志内容的专著,也是英语世界中有关方志的最早专著。作者将方志视为“活的文献”,考察了从编纂动因、生产过程、传播途径到阅读使用的整体“生命史”,并从中发掘出丰富的个案,分析了方志对维系明帝国的政治版图、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围绕方志编纂,地方官府、家族、士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复杂互动。本书的细致考证与诸多新论,对印刷史、出版史、书籍史与地方社会史研究均有禆益。
-
列维纳斯传
◎ 内容简介
这部独一无二的传记,由踪迹和面孔构成,为我们描绘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伊曼纽尔•列维纳斯的生平与思想。作者所罗门•马尔卡穿梭于时空,寻访列维纳斯的人生踪迹:从他童年时代的立陶宛小城考纳斯,到战前的巴黎,再到纳粹集中营;从达沃斯到鲁汶,从梵蒂冈到特拉维夫;从东方以色列师范学校的走廊,到索邦大学的阶梯教室;从他寂寂无名独自工作,到被全世界所熟知。
交织在列维纳斯人生踪迹之上的重要面孔,都在本书中参与了他的人格写照:挚友莫里斯•布朗肖、让•瓦尔,导师舒沙尼先生;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人,胡塞尔、海德格尔、罗森茨维格;还有对话者,保罗•利科、雅克•德里达,以及教宗保罗二世等。因此,这本传记也是对20世纪的独特一瞥。它的优长之处是充分挖掘了列维纳斯的犹太特征,又如实展示了他在哲学家身份和犹太身份之间所取得的平衡。这是理解列维纳斯的关键。
◎ 编辑推荐
伊曼纽尔•列维纳斯是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犹太思想家。列维纳斯也是纳粹集中营幸存者,这一经历对他的思想影响至深。西方与犹太在这位探究“他者”的哲学家身上共存。
本传记作者所罗门•马尔卡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跟随列维纳斯学习。在列维纳斯于1995年去世后,马尔卡花费五年的时间来为这部传记做准备。本书完整记录了列维纳斯出生于东欧,求学于法、德,成名于法国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历程。
列维纳斯既是典型的20世纪法国哲学家,发展了存在、有、他者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概念,同时,他也是一位百分之百的犹太思想家,犹太文化独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贯穿着列维纳斯的一生。本书忠实再现了列维纳斯身上的双重属性,既关注《塔木德》的光辉,又关注苏格拉底式的哲学思辨。
本书属于我思“墨涅摩绪”系列。
◎ 业界推荐
我的思想受惠于三个人:海德格尔、布朗肖、列维纳斯。
——雅克•德里达
我真的欣赏并理解了《总体与无限》中所有关于家庭之伟大的页面。……在德里达之前,只有列维纳斯以这种方式谈论了这一点。
——保罗•利科
哲学常常是一种去语境化的思想事业,列维纳斯的哲学则需要重置于他的生命语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失眠、倦怠、逃离、责任、人质,一系列发人深省的哲学概念,需要生命的体验去激活。恰如列维纳斯所说,我们不能把接受到的信息与作为必要的对话者的脸分开。所罗门•马尔卡所写的传记为我们呈现出对话者列维纳斯生动的面孔。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
这本传记交织着作者对列维纳斯的回忆、对其亲友的访谈、对其生平“地点”的探访……它们构成了列维纳斯的“踪迹”。通过这些“踪迹”,我们既在走近列维纳斯,与此同时,他对于我们又变得更加陌生。我们看到了他既普通又神圣的日常生活,这既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思想,又似乎比他的思想离我们更加遥远。通过这些“踪迹”,我们离他既近又远,这恰恰也是列维纳斯所阐述的“亲近”,列维纳斯在其中既是理解的对象,又保留为他者。
——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孟子曾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对于列维纳斯尤其如此:他的哲学与他作为一个犹太人所曾接受的教育、遭受的苦难密不可分。这本传记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知其人”,从而让我们更好地“读其书”、入其思。
——朱刚(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为哲学家,列维纳斯始终拒绝“所说”的内容与“言说”的行动分离。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言辞,应当得到其行动和生命的见证,否则所有高谈阔论和学问真理,也不过是欺诈的修辞。这本传记吸引我们。它不仅记录了列维纳斯生活的踪迹,也见证了他的哲学。在这个言论思潮泛滥的时代,我们自然迫切关心,那些扣人心弦的论述,能否被说者的行动和生命见证。
——刘文瑾(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面对犹太人大屠杀造成的人性困境,从纳粹集中营幸存的列维纳斯提出将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在解读犹太经典时,赋予伦理学超越一切宗教概念的神圣性。或许,列维纳斯没能像同行一样受到重视,他显得“太犹太”了;作为犹太人,又被同胞诟病“基督化”。但正是在他总被曲解的话语里,我们看到了爱,“帕斯卡的‘没有贪欲的爱’”。
——张引弘(青年学者)
伟大的心灵,孤独的旅程,思辨的一生。列维纳斯一直是西方文明中的异乡人,他独自思索着最艰深的哲学问题。
——公维敏(本书译者)
-
继往以为序章
回应西化的“傲慢与偏见”,爬梳“八二宪法”如何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变革,一部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的宪法研究著作,探讨中国宪法制度如何展开。
王绍光、黄宗智、汪晖、苏力等多位学者一致推荐
【本书卖点】
1.王绍光、黄宗智、汪晖、苏力等多位学者一致推荐,“雅理中国”系列003号图书;
2.从宏大历史事件到特写镜头下的个体决断,呈现一幅多层次的立体的中国宪法史画卷。每一部宪法的背后,都有一篇史诗。本书点、线、面结合,既有大历史的跌宕书写,也有对人物的细节刻画,打开了宪法研究必要的历史纵深;
3.有着深刻的“问题意识”,始终扎根在中国大地。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历史及批判性分析对比美国宪法,本书试图回答:“八二宪法”,作为改革开放历史时期的国家根本法,它在文本上确认并规定了什么,追根溯源,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宪法第一条所言称的根本制度,到底规定了什么?作为一部法律,“八二宪法”又是如何实施的?;
4.回应西化的“傲慢与偏见”。对西方的经验和理论,作者反对“接轨心态”,反对不加区别的拿来主义,中国宪法学者可以借用外来的概念工具去理解中国的理论和实际,有勇气、能力与想象力去探究我们自己的宪法;
5.一堂生动的“宪法课”。本书的宪法叙事并不枯燥,而是以历史和规范文本为基础,从具体的人、事出发,追根溯源,爬梳“八二宪法”如何容纳时代的大变革;并且,书中呈现的“宪法观”,有趣生动,引人深思,值得广大法学人士阅读。
【图书简介】
一部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的宪法研究著作,探讨中国宪法制度如何展开。书中讨论的“宪法”,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或某种西方的普世理论,而是站在中国宪法(尤其是“八二宪法”)的自身实践基础上,展现中国宪法和制度的自身逻辑与发展道路。
全书辑集了作者2010年以来的9篇作品,记录下一位青年学者10年来的学术探索。作者有着深刻的“问题意识”,在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历史基础之上,不仅探讨了中国宪法研究中的概念、范畴、方法和理论,还通过批判性分析对比美国宪法,试图打破西方理论的普世神话和话语霸权,进一步提出立足于中国实际的研究方法。同时,围绕中国宪法的实际框架,具体分析和研究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合理性及其积极意义。
【名家推荐】
站在政治的高度,跳出法条谈宪制,这本书树立了一个典范。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这是一本带有较浓厚的“历史感”和“真实感”的书。这里,“宪法”绝对不是个简单的文本或某种普世理论,而是一个形成和演变过程,其中包括历史人物的抉择和其历史情景,也包含政治和司法实际,更包含变与不变。在这样的视角下,宪法和宪法学成为一个变动中的、多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有矛盾又有抱合,既有碎片也有整体。作者使用了生动的文字和实例,使得全书可读性较高。
——黄宗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荣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
如何发现中国问题,如何形成适合中国历史条件和时代变迁的概念、范畴、方法和理论,几乎是所有知识领域面临的挑战。不但需要反思简单的移植和搬用,而且需要对传统范畴和外来概念同时置于具体情境中加以审视,才能形成有说服力的理论。沿着苏力、强世功等对中国宪制的探索思路,田雷在中国政法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又一个富有生机的范例。
——汪晖,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不是关注概念层面的应然,而是从经验层面关注当代中国的一些宪法实践,田雷教授的研究非但拓展了宪法研究,也出色例证了社会科学的宪法研究进路。
——苏力,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编辑推荐】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中国宪法史一路磕磕绊绊,终于在以“八二宪法”为开端的改革阶段稳固下来,本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探讨在改革开放的风云变幻中,宪法制度如何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变革和制度创新,揭示宪法在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上的演进。
本书装帧设计夹带“私货”,重庆为西南地区“法学重镇”,又和作者的求学、工作经历息息相关,故封面以重庆的摄影作品为主设计。摄影师是美国国家地理、星球研究员签约作者,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国家地理》《这里是中国》。
-
个人知识:朝向后批判哲学(重译本)
波兰尼颠覆了传统客观主义科学观,把“人”作为科学参与的主体,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几乎所有门类知识的考察,批判了客观主义的知识观,通过对知识的隐默性、分立性与寄托性的强调,从而最终构建起了自己以“个人知识”为标识的认识论。波兰尼认为,相对于传统认识论所依托的可明确表述的逻辑理性,人的认知运转中还活跃着另一种与认知个体活动无法分离、不可言传只能默会的隐性认知功能,而这种默会认知正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本质。
-
仪式、政治与权力
作为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研究政治仪式的专著,该书对仪式这一人类学的核心议题与政治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解释了仪式为何一直都是政治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指出无论是保守还是革命的政治群体,其成功都与仪式的有效使用息息相关。本书探讨了潜藏在仪式的政治作用中的诸多普遍原则,使用了古往今来、遍及全球的各种仪式资料,既显示出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同时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
热土荒丘五十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瑞德维拉扎教授的学术生涯回忆录。从19世纪末开始,中亚地区有许多闻名于世的考古发现,这与享誉世界的老一辈考古学家如M. E. 马松教授、普加琴科娃教授等杰出学者的长期努力密不可分。他们是本书作者的考古学引路人和人生导师。这部回忆录反映出一个曾经辉煌的中亚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以及一大批优秀的考古学家是如何在考古实践中成长的往事。
作者的求学生涯、随后参与或主导的一系列考古工作,以及和师友之间的交往,构成了本书的主体。作者叙事简洁流畅,论述清晰缜密,书稿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通过本书,读者既能深入了解北高加索和中亚重大考古项目的发展脉络,也能走进考古学者的日常生活,了解考古工作的艰辛与趣味,更能切实体会到两代优秀中亚考古学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这是一部能够激励人们爱上读书治学、激发对考古学的好奇与兴趣的不可多得之作。
◎编辑推荐
考古可不是蹲在土坑里磨洋工,马松导师一天的行程安排会严格到连学霸都偷偷叫苦。
就算导师是世界闻名的考古专家,学生也会忍不住偷偷送他一个外号。
当画了三天三夜的古城遗址平面图被白蚁啃得七零八落时,谁都会被气到只想在床头痛哭。
在被导师抓到睡懒觉之前,捏着牙刷冲到考古场地需要几分钟?
未来的考古学家也会抱着偷摘的沙地西瓜,被骑毛驴的看瓜人一路狂追!
当天气变得寒冷,野外的考古学家,不要犹豫,像猫一样睡到厨房的灶台上去吧!
以上是瑞德维拉扎教授在本书中讲述的考古场地的日常生活。这绝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在这部回忆录里,无论是作者自己,还是他最崇敬的导师马松教授,以及他的考古学同学们,都是有趣生动的人物,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部能够吸引你一直读下去的回忆录。书中的黑白老照片更是满满年代感,把读者瞬间带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亚考古世界。
本书属于《新丝路艺丛》。继《地中海城记》和《陌生人马可》之后,让我们跟随“中亚考古骑士”,从北高加索的切格姆出发,穿越土库曼斯坦的梅尔夫古城、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城,直抵帕米尔西部的巴克特里亚,探寻中亚考古的艰辛岁月和辉煌成就,回味两代学者的青春芳华和趣味日常。
-
谋心
在抗日战争期间,“宣抚工作”成为日本军政当局对沦陷区民众采取的“居高临下”的统治策略。“宣抚工作”,顾名思义,是将“宣传”与“安抚”结合的一种谋略性活动。“宣抚”的对象则是日军占领区内的民众。“宣抚工作”的目的,是获取日军占领地区的民心,在当地建立日本主导、傀儡政权协从的殖民统治体系。本书通过对大量公私文献的解读,为读者呈现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对中国沦陷区“宣抚工作”的实相,并深刻剖析这一工作的侵略本质。
-
电影中的东京
现代日本的首都——东京之中,凝缩了日本人各种各样的生活。本书的特色是将东京置于历史之中去探讨。佐藤先生的电影论好就好在,他很重视人的活法,以及这些活法所带来的感动。和将电影作为文本冷静分析的方法不同,他的文章更有温度,并且,不知怎的,总有些悲伤。——川本三郎
佐藤忠男, 拥有傲视众人的阅片量,是一位令人害怕的影评人。他对东京影像的熟悉,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轻描淡写一句话,就解释了街头戏剧为什么会在新宿三丁目一带繁殖,解释了为什么小津要拍小酒馆而成濑用了一个美术馆。他为东京而生,东京也回报了他的凝视,佐藤和东京的关系,就是爱的终极定义。《电影中的东京》因此属于一生之书。——毛尖
------------------------------------------------------------------------------------------------------
◆既是媒介的又是空间的,既是现实的又是虚构的, 解读现代人如何在城市生活
◆九十多位导演、一百七十多部影片,海量阅片量支撑扎实评论
◆年近百岁的权威影评人以地方青年上京史陈述城、镇碰撞
◆明治、昭和、平成……纵贯东京这座东亚巨兽的历史进程
◆银座、浅草、新宿……解析迥异的城市区域文化如何产生
------------------------------------------------------------------------------------------------------
内容简介:
一座东京,半部日本电影史。
本书为日本权威电影评论家、日本映画大学名誉校长佐藤忠男从电影出发撰写的东京都市形象论,展现了东京历史在电影中的流变,以及名导们对都市的表达方式。东京在日本一直是开放、多元的代名词,也是其现代性的完美结晶,作者从地理和历史两个维度展现了这种开放和多元。其一,东京从江户变成东京的过程中在内部分化出完全不同的区域文化,比如山手线环线的出现促成了城中心的精英文化,传统住宅区形成的贫民区文化,郊区集合住宅形成的“团地”文化。其二,通过不同年代的电影所展现的东京形象,揭示了每个阶段出现在这里的文化浪潮,比如20世纪60年代因为经济的增速在新宿出现了酒吧街,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青年亚文化浪潮等。
本书并非僵硬的电影评论,作者作为一个地方少年来到东京,邂逅电影的心路历程充满细腻的情感。东京和电影,是他事业和人生的两面。东京和电影,也承载着经历了战前战后的一代人亲历一个城市成长为现代都市的情愫。
-
爱,需要学习
与伴侣争吵在所难免,如何将吵架转变为有效沟通,构建积极的沟通模式?
有时我们渴望陪伴,有时又希望独处,如何与伴侣营造“既彼此独立,又温暖相依”的关系空间?
孩子的到来让人欣喜,同时又会对家庭造成巨大冲击。如何完成二人世界到三人小家的平稳过渡?
倘若我们最终无可避免地迎来 亲密关系的伤痛甚至终结,如何走出伤痛,又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前任?
……
人并不是天生就会爱,爱的能力需要学习。“爱,需要学习”,是一句口号。也是一个鲜明的主张。
《爱,需要学习》 是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的重磅新作,作者将自己十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融入其中,详细解读了一段亲密关系旅程可能遇到 的困境,从不敢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到进入亲密关系后可能会遇到的沟通难题、孩子教养挑战、原生家庭的影响、出轨与分离等。作者不止提出问题,更提出了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学习爱的方法。顺利解决亲密关系难题,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 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广受读者喜爱的经典作品。
★ 和《现代性》一样优美、晓畅,让人如痴如醉的学术著作。
汪民安教授对于理论的阐述深入浅出,阅读体验极佳,他具备一种国内罕见的本雅明气质,学术随笔流畅易读,酣畅漓淋,魅力十足。
★ 身体,是个人最后一份私有财产,它与欲望、社会、权力有着怎样的纠葛?它该如何突破重重遮蔽,发出自己的声音?
★ 疫情危机下的封锁、都市中家园概念的缺失、对居住空间的激烈争夺、大型商场中物的牢笼……种种空间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又如何困扰着我们每个人?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对身体、空间等论题所做研究的成果结集,分为“身体的技术”“空间的政治”“后现代性的谱系”三个部分,共十九篇文章。第一部分的六篇文章论述“身体”在西方学术史中的地位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第二部分的六篇文章是作者对“空间”问题的研究成果,集中讨论了身体的社会学,以及权力如何把个人的身体局限在空间之中,第三部分收录的七篇文章是对后现代理论的各位大理论家德里达、罗兰•巴特、乔治•巴塔耶、福柯等的精彩评论,以及对后现代性理论的发展线索的整理回顾。
汪民安教授以后现代哲学的理论视角,考察个人身体、社会生活和现代政治的关联性,洞察细微,挖掘深入,表达精辟,会让读者对身体、对各类空间、对后现代哲学及其研究方法有更多的理解与启发。
=======================
汪民安老师关于身体、空间和后现代性这三个当代哲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的论文集,既有深入丰富的学理性,又贯穿着生动有趣的日常生活经验,无论是文笔还是分析能力都让人赞叹。个人认为,国内学者当中,汪老师是最具备本雅明般气质与作品风格的人。
—— 江海一蓑翁(豆瓣网友)
虽然我也认同学术写作不需要文笔这回事,但真的存在这种学者能把复杂的理论渗透在遣词造句的刻意制造中,比如汪老师。头发和家乐福的写作是完全的巴特式的效仿,汪老师对尼采和巴特两种断片式的、警句式的写作做了精准的譬喻,从此来看汪老师或许也是他所描述的那种巴特式学者:用一种闲情逸致征服对象(理论)。
—— 二级发呆员(豆瓣网友)
-
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
缓解病痛、戒断烟瘾、感化罪犯、特务侦查……百年前,催眠术曾席卷中国上下,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疗、科技、实业、教育、政治等各领域,不仅是供人娱乐的奇观,还被赋予更多时代任务。
在这个世纪转换的动荡年代,西方催眠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并在各个阶层传播开来,师生、警察、军人、商人、职员、心理专家等各色人物积极实践,主动参与催眠知识的建构,学院与民间的声音相互竞逐,呈现对“科学”的多元解释,也形塑了当时的科学文化氛围。作者指出,时人对催眠术的理解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华人社会的心理学、精神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历史、语言、制度和知识的准备;同时,在晚清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国人通过催眠术形塑自我,想象符合时代所需的理想新人。
编辑推荐:
★清末民初席卷全国的催眠术实验,究竟是蛊惑人心的“异端邪说”,还是来自西洋的“精神科学”?
★展现一代人对精神世界与科学新知的另类探索。启蒙理性之外,国人也通过“无意识”的心理体验来形塑现代自我。
★打破精英与大众的边界,改变传统科学史的精英视角,“普通人”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与塑造者。
★打破科学与玄学的边界,揭示“科学”概念变动不居的意涵及其在不同层面的流通途径。
评论推荐:
本书让我们看到在五四的“觉醒”话语之外,“无意识”的心理体验同样开启人们对自我和身体的全新理解,提供了现代性的另一个维度。
——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李欧梵
这本书从一个全球史的观点考察催眠术由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知识流动,以及催眠术在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将近代中国催眠术放在中西、古今交织的历史脉络之中来观察其多元之意涵……邦彦展示了与主旋律并存的多彩缤纷的催眠世界。我认为这一本书揭露了一部分催眠术的面纱,又引导我们再进一步思索沉吟,去探讨更为广阔而未知的世界。我相信许多读者会和我一样在捧读之下立刻觉得爱不释手。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黄克武
该书向我们展示了科学与玄学并不见得是截然对立的两极,大众科学也不只是科学的普及和通俗化那么简单,还意味着大众也是科学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及科学的社会文化属性的赋予者。不仅如此,该书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史叙事中罕见的“普通人”,及在近代中国语境中“大众”和“科学”概念的变动不居和独特意味。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余新忠
-
居酒屋的诞生
◎酒乃扫愁帚,治愈当属居酒屋
点三四合温酒,冷奴豆腐配上味噌汤,
掀开绳暖帘,总有个位子在等你
◎一部日本居酒屋小史,浓缩社会变迁与人情百态
◎徐静波、沙青青、殳俏 诚挚推荐
············
两百多年前的江户,居酒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夜间营业禁令、酗酒禁止令,还是频繁遭遇的敲诈勒索与赖账,都没能压垮江户人对居酒屋的热情,“酒乃扫愁帚”的谚语一直流传至今。
在江户时代,什么酒最受欢迎,可以搭配哪些菜肴,经常光顾的客人是哪些人,又与今日居酒屋有何异同?
打开《居酒屋的诞生》,重返江户时代,探究居酒屋俘获人心的奥秘,透过大量插图与俳句,一窥江户市民文化。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