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文化

  • 纠纷与秩序

    作者:[日] 中岛乐章

    本书利用大量徽州文书,深入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开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状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志《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 什么是情感史?

    作者:王晴佳

    【编辑推荐】

    世界史学名家王晴佳,用一本小书讲透情感史:从史学史与基本概念梳理、认识论与方法论探讨到案例研究,系统完整。书中还有大量东亚,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的案例研究,深入浅出,适合入门学者。

    直击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对各史学领域均有所启发:情感史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包括种种传统-现代的历史分期,自然/社会、身/心的二元论,男性中心与西方中心的历史叙述等。方法上打破了文本材料至上的观念,关注口述证言、身体姿态动作等人类各种表达方式。价值观念上超越语言学转向与后结构主义思潮,质疑所谓的“中立客观”态度,重新引入对历史学者道德立场的思考……如此种种,都为当代史学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也为普通读者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角度,而本书是对这些变革的集中呈现。

    【内容简介】

    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从自然/社会、身/心的二元论,到男性中心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述,也带来更多反思:究竟什么是历史事实?史料的价值如何检验?历史学家是否应该持有道德立场?历史叙述是否需要连贯一致?

    本书为世界史学史专家、光启情感史主编王晴佳教授多年来介绍与实践情感史研究的论文集,系统梳理情感史的缘起与发展、理论与价值、方法论与认识论,并在此基础上以案例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评论推荐】

    当代史学出现了一个“情感转向”,将历史研究从理性层面拓展到感性层面。本书从理论探索与方法实践两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外学界的最新进展,尤其是情感史与社会史、性别史、身体史、心理史、儿童史、动物史、医疗疾病史等领域的关联,为读者在知识上开拓了一个崭新与宽广的天地。

    ——黄克武 “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员

    王晴佳教授从世界史角度叩问“情为何物”的脉络,思考情感研究对当下人文学科的启发。全书从西方情感史的发生及论述开始,佐以现代东西方案例,钩沉发微,颇有洞见,尤以顾颉刚研究最为引人入胜。“情理之辨”是传统中国学术的重要命题,王教授以情感史作为方法,为传统命题带来崭新维度。

    ——王德威 哈佛大学东亚系与比较文学系教授

    王晴佳本人是情感史这一史学新趋向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不仅在书中对其理论和方法问题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提供了个案研究。我尤为喜欢关于顾颉刚的那几篇,其对一代史学大家自负自傲又自卑的复杂心理状态和情感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总之,对那些希望了解情感史的发展脉络、理论方法及今后研究取向的读者,这都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必读书。

    ——王笛 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

  • 印地语公共领域1920—1940

    作者:[意]弗朗切斯卡·奥尔西尼

    论语言与文学如何影响和塑造社会公共领域

    这部著作引入“公共领域”概念,以被称为现代印地语文学“黄金时代”的1920年至1940年为背景,探讨了“剧变时刻的文学文化全貌”。本书拓宽了语言一文学的传统研究视野,全面呈现了在与文学、历史、社会及政治的互动中形成的广阔的印地语公共领域。书中富于创见性的视角、观点及材料为深入认识和思考现代印地语文学的发展,并以此理解印度民族主义和殖民时期印度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想象提供了可贵的思路和方法。

    ——郭 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古代印度斯坦是一片形散而神不散的邦国林立的土地。本书立体地描绘了印度民族主义知识精英是如何把隐形的“不散的神”显然锻造为对抗殖民话语的团结纽带,并为印度的独立构建了一套属于自我的语言、文学和政治思想体系。

    ——穆宏燕(北京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

    图书亮点或编辑推荐:

    语言和文学繁荣的时代往往是人类精神文明飞速前进的时代,1920—1940年的印度印证了这一事实。19世纪上半叶,在英国思想和制度的影响下,许多受过教育的印度人开始发展规范准则、机构以及一种语言,以表达对“统一”“进步”“共同文化遗产”等新概念的需求。供争辩和辩论的公共空间得以建立,规范准则得到发展,由此,人们认识到他们正在进入共同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不仅容纳了,更是超越了人的社会存在。20年代,文学和政治角色、公共空间与制度、出版市场以及文学和政治读者都在数量上均实现了增长,从而带来了质的飞跃。新主体发出不容忽视的批判性声音,而且还时常形成真正的“反公众”。印地语文学媒介的开放性和视野成就了大胆的实验,促使产生了新的文学类型,缔造了独立作家。与此同时,19世纪的努力所形成的潜在公众似乎终于真正地现身。规范性趋势与批判性声音之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语言和文学是呈现这种张力的显著标志。对于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而且很多人是第一次承担公共角色,这是一个振奋人心、令人陶醉的时代。印地语界把这个时代称作现代印地语文学的“黄金时代”,而且各领域都展现了真正的、超乎寻常的文学创造力。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上半叶以标准印地语为基础形成的北印度地区性公共领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言、文学、性别、历史以及政治话语的角度分析印地语区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而探索语言和文学勾勒与书写一个新的民族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现代印度的政治、文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实践、新视角、大胆批评,以及重新讨论一切的意愿,助推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统一的印地语受教育群体的品味。1920年至1940年是一个振奋人心、令人陶醉的时代。印地语界把这个时代称作现代印地语文学的“黄金时代”,而且各领域都展现了真正的、超乎寻常的文学创造力。

  • 欧洲反犹史

    作者:[德] 格茨·阿利

    ◆当邻人变成恶魔,亲友反目相向

    ◆欧洲为何走向种族迫害的深渊

    当初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出声……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自1880年以来,在民族主义和社会危机的推动下,西欧和东欧地区的反犹太主义愈演愈烈,引发了许多悲剧。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利首次将现代反犹太主义作为一种跨国现象进行考察,在不减轻德国历史罪责的前提下,他说明了竞争和嫉妒、歧视和大屠杀如何在许多地方为驱逐犹太人和种族灭绝埋下伏笔,最终导致二战期间纳粹占领终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本书以泛欧洲的视角,对大屠杀的历史成因进行了全新的剖析。

  • 反求诸己

    作者:罗祎楠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学者如何反观并分析自身的认识实践过程,照亮被“实证思维”长期遮蔽的方法世界。作者尝试以“史观”与“历史质性分析”勾勒这一方法世界的基本形式,以新的方法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转型”“士大夫政治”等经验问题与“治理现代性”“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等理论问题。在“反求诸己”的认识实践过程中,“历史”可以获得远比“研究对象”丰富的意涵,为理解自身时代提供更多可能性。由此,本书以“方法”为切入点,讨论了时代变革中“为学”者可能的精神生活。

  • 旧物的灵魂

    作者:郭婷

    跟随拥有老灵魂的青年人类学者,

    踏上跨越时空的寻访之旅,

    打捞闪耀于旧物背后的文化与记忆。

    ★古着、饰品、古董瓷器与二手书,一件件旧物,串联起一些闪光的人与记忆

    ★爱丁堡、波士顿、香港、上海,人类学家的爱物之旅,细数韶光流动的掌故私藏

    ★包慧怡、林垚 诚挚推荐

    从古董店到古着,从古瓷到古书,《旧物的灵魂》立足于“物”,却与消费主义和囤积癖针锋相对。四海为家的郭婷在学术游牧生涯中实践“旧物永续”的信念,将每一个临时住处变成与友人分享美的驿站,以人类学家的视野爬梳旧物的历史,又赋予它们在使用中被珍惜的鲜活生命。本书的“时光术”实为一种生命魔法:善待此刻此地,哪里有审美和劳作的激情,哪里就有筑家的可能性。

    ——包慧怡(作家,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郭婷以一颗挚诚之心珍重对待每件旧物,复以隽永的笔触钩沉背后的故人故事,将岁月埋藏的线索向读者娓娓道来。徜徉其间,细微处常有不经意的感动;掩卷之余,时光的回味更令人怅然若失。

    ——林垚(上海纽约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

    在《旧物的灵魂》中,青年学者郭婷踏上跨越时空的旧物寻访之旅,在牛津街头的慈善店偶遇古董瓷器与黑胶唱片,流连于爱丁堡古着店的大衣与配饰,漫步以二手书闻名的威尔士小镇,探访历经数次战争的布拉格斯特拉霍夫图书馆,逛香港独立书店感受城市精神,在上海的沙利文咖啡馆重温老克勒舅公的蝴蝶幻梦……

    这份对“物”的珍惜,并不是执着物质拥有本身,而是对制造者的感激,对“拥有”的珍重,以及透过人与旧物的关系所生成的更广阔的存在和时间。

  • 现代日本的缔造

    作者:[美] 马里乌斯·詹森

    如果现代化是一盘国际棋局,日本是如何入局的?

    跨越四个世纪,俯瞰日本跌宕起伏的现代化之路

    聚焦三次剧变,回顾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选择

    -------------------------

    ◎内容简介

    何谓“现代日本”?其萌芽与发展有着怎样的历程?其间的每一个节点,是独一无二,还是令人有所共鸣?从支离破碎的群雄混战之地,到20世纪末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演变是如何实现的?

    这是一部横跨四个世纪的日本史巨著,以1600年关原之战为起点,直达20世纪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剑桥日本史》主编马里乌斯·詹森以现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为线索,带领读者走过江户、明治、昭和、平成时代,环环相扣地探讨日本的政治与经济、思想与文化、军事与外交,揭示现代日本如何在改变、抗争、革新中诞生。德川幕府强权统治的建立,佩里准将迫使日本开埠,日本在“二战”中战败,这三者先后开启过日本历史上三个痛苦剧变的时期,作者精准捕捉到其间的关键人物与重要事件。从被迫打开国门,到主动求新求变,再到疯狂对外扩张,这些行为无一不是国际社会及日本国内各种力量博弈、不同思潮冲撞的结果。

    这部视野广阔、包罗万象的作品还呈现了日本的文学艺术、社会风貌、百姓生活,作为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亦使本书的叙事更具意趣与人性色彩。

    -------------------------

    ◎作品看点/编辑推荐

    ★以德川家的嫁妆八扇屏风为切入点,全景式展开跨越四个世纪的日本现代化之路

    谈起日本的现代化之路,人们通常想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而本书作者,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剑桥日本史》主编马里乌斯·詹森向更深处溯源,指出日本现代化的伏笔在17世纪就已埋下,他以德川家的嫁妆——一架八扇屏风为切入点,展开日本跨越四个世纪的现代化之路,从政治与经济、思想与文化、军事与外交等方面,全景式呈现现代日本如何在改变、抗争、革新中诞生。

    ★聚焦日本历史上的三次剧变,回顾决定历史走向、影响当今国际格局的关键时刻

    在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的历史中,总有一些关键时刻、关键选择决定事态的发展。本书聚焦德川幕府、明治维新和“二战”后的美国占领时期,捕捉重要人物与事件,揭示日本的现代化演变是其国内外各种力量博弈、不同思潮冲撞的结果。这种演变时至今日仍深刻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政治、军事格局。

    ★一部为宏大叙事而作,也为普通人而作的日本史,集50年研究之大成,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

    与广而深的史学分析并行,这部作品生动刻画了人情世态:天皇的生活也充满遗憾,江户时代的大名一生都被迫用亲眷做人质,不堪压榨的农民逃荒时都不得“跨省”,几经风雨的商人家族各有独门家训,一代文豪背后常有辛酸的家史,近现代日本政治家是个高危工种……真实、丰富、生动的事例令人对历史叙事产生深度共情。

    ★揭示政坛动荡、经济泡沫、社会固化、少子化、内卷等当前困扰日本的问题早已埋下伏笔

    20世纪后半期,日本一度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当前日本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那时已初现端倪。日本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能否被复制?其间的成败得失有哪些可供借鉴、对照之处?这些也是本书着力探讨的问题。

    ★近50幅高清影像,再现历史长河中重要事件、市民生活、人文艺术的缩影

    德川家康珍藏的屏风画,精细入微的古代江户全图,热闹非凡的歌舞伎剧场,天皇、将军、政治家的人物影像尽收眼底,直观感受日本的历史与文化。

    -------------------------

    ◎媒体/名人推荐

    ◎詹森的日本现代史观有两个颇具价值之处。其一,他拒绝孤立地将日本看作封闭的岛屿……他认为,日本的政治演变几乎总是对外部事件的反应;比如,佩里的舰船、西方殖民主义、俄国的扩张、1929年世界股票市场崩溃,等等。其二,他力求展现日本的自由主义始终是有机会的,独裁和战争不是日本武士的本能和必然结局。

    ——伊恩·布鲁玛,《洛杉矶时报》书评

    ◎要回答……现代日本的问题,詹森的历史著作是绝佳指南。本书集五十年研究之大成,将壮阔的广度与生动有力的逸闻结合。它的平衡感也令人钦佩,虽然詹森对日本的喜爱显而易见,但他对日本一些傲慢无情的领导人的批评是严厉的。

    ——杰弗里·欧文,《星期日电讯报》

    ◎既重视延续也重视变革,在深厚的传统背景下,作者聚焦于三个痛苦剧变时期:德川幕府、明治维新和“二战”后美国占领时期。本书提供来自作家、政治家、实业家三者的声音,这尤为重要,难以想象还有比这更广泛的研究。

    ——简·达利,《金融时报》

    ◎詹森总是在政治舞台背后审视文化和社会发展。他通过叙述具体日本人的经历,避免了抽象的理论化,使叙事具有强烈的人性色彩。

    ——《外交事务》

  • 公民们

    作者:[英]西蒙·沙玛

    ★一部必将改变对法国大革命传统印象的惊世之作

    ★公认的叙事大师的代表作,立体展示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以及个体在革命洪流中的命运跌宕与爱恨情仇

    ★新文化史经典,专注三大主题:爱国主义与自由的关系;现代公民身份是如何被塑造的;暴力与革命的关系

    ★22幅高清彩插,亲临历史现场, 切身感受大革命带来的兴奋与恐怖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大革命史研究中的一部经典,是法国大革命史学中修正派观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文化史的典范。作者西蒙·沙玛以其独特的视角、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分析和大师级的叙事能力对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和重构,在许多方面颠覆了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传统解释,被誉为是一部 “精彩绝伦的”(理查德·科布)、“里程碑式的”(尤金·韦伯)、“令人惊叹的”(T.C.W.布兰宁)、“生动而富有洞见”(科林·琼斯)、“独具风格且雄辩”“极具可读性”(霍布斯鲍姆)、“令人敬畏而又常常温暖人心”(乔治·斯坦纳)的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史、文化史和叙事史。

    在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诸多作品中,西蒙·沙玛的这本书独树一帜,对法国大革命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极富挑战性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吸引了广大的读者(首印40000册,且不断再版),成为其中最耀眼的一颗珍珠。

    【内容简介】

    西蒙·沙玛在这部充满挑战性、波澜壮阔的编年史中写道: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旧制度远非奄奄一息,而是充满了活力和能量的迹象。这颠覆了许多传统观点。沙玛主张,大革命并没有产生一种“公民的爱国文化”,相反,在此之前这种文化就已经存在了。他认为,特权等级对新鲜血液持开放态度,“资本主义贵族”深入参与工业企业,支持技术革新。如果沙玛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路易十六政权的财政危机并不必然会导致革命的结果,相反,是一种在浪漫主义支持下的、对暴力的崇拜引发了一个被偏执狂笼罩的国家的历史巨变。

    【媒体推荐】

    这不是一部寻常之作。沙玛不仅精彩地描绘了人物、事件、言辞的谵妄、节日和处决。他还以一种喷薄而出的富有诗意的想象力来记录历史。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令人惊艳的博学和睿智所展现出的耀眼才华。毕竟,他的编年史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名家大戏。

    ——劳伦斯·斯通,《新共和》

    《公民们》,就像它所效仿的19世纪的伟大叙事作品一样,既愉悦身心又增进学识。与其他最近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家不同的是,沙玛把一个划时代的人类事件所带来的兴奋感——连同它那令人锥心的恐怖——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新闻周刊》

    沙玛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他对革命的描述往往令人惊讶,他精彩的叙述使我们相信,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许多东西都是错误的。

    ——《时代》杂志

  • 史之阙文

    作者:杨博

    本书在疏通出土简牍典籍文字与文本基础上,从出土简牍典籍所见战国秦汉史事的角度,整合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与古文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梳理简牍典籍所述文献稀缺的战国早期史事,辨析秦汉时人对战国早、中期史事的“整齐化”处理,探讨简牍典籍抄本所见秦、汉时期学术图景,以及西汉诸王、列侯制度等相关史事,分析简牍游戏规则、民间信仰等多种记录所体现的秦汉时期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面貌,从而进一步揭示简牍典籍在战国秦汉史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

  • 雅克·拉康

    作者:吴琼

    -编辑推荐-

    ○ 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时隔13年修订再版

    ● 新增修订版序言,回顾近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 理解晦涩、缠绕的拉康无法绕开的扛鼎之作

    -内容简介-

    击碎主体性的迷梦

    穿越欲望的幻象

    最终达至对主体症状的突破

    继康德之后,拉康给出了第四批判:纯粹欲望批判

    本书首版于2011年,时至今日仍然是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本书分上下两册:

    上册可以被看作是关于拉康生平的“小型传记”,作者结合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背景,详细叙述了拉康和拉康学派的传奇。

    下册是作者在细读了拉康《文集》,研读了拉康的研讨班作品和国外有关拉康的主要研究成果后,从“主体间性”的概念和视角出发,对拉康庞杂的理论所展开的全面梳理。

    本次作者除做小幅修订外,还增加了一篇修订版序言,回顾了这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 追寻美德

    作者:[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

    【编辑推荐】

    《追寻美德》是美国圣母大学名誉教授、当代著名伦理学家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的经典著作,引进版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宋继杰教授翻译,强强联合,精彩呈现!

    本次精编版根据原书第三版全面修订,不仅新增了麦金太尔亲笔的第三版序,还增补了四万字全面梳理麦金太尔学术生涯和创见的导读。

    我们该如何谈论道德,才不会失之伪善和做作?作为社群主义的代表作,品读麦金太尔的《追寻美德》,能让我们在自由主义已然衰落的时代,重新探索人类道德的坚实根基。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麦金太尔从现代社会的道德无序出发,对西方道德观念与整个现代性的精神进行了全面的检视与反省。这是一部关于伦理思想史的著作,也是一部对西方文明的基本动力与假定进行深刻批判的著作。它的论证的力量与气魄,它对美德生活的强调,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伦理学从元伦理学向实质伦理学的转变,使其不仅成为“当代伦理学研究的转折点”,也成为近四十年来思想界激烈争论的焦点。

    【名人评价及推荐】

    《追寻美德》是一部颠覆性作品。其极强的可读性能让非专业人士都清晰、生动地领会麦金太尔的观点。他关于这类问题的写作体现了优秀的现代传统。

    ——《纽约书评》

    麦金太尔的观点值得任何一个人认真对待,只要你认为仅仅是接受多元主义并不等同于民主,只要你还担心政客们总是对天底下所有事情发表意见,只要你能静下心来思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在几个世纪以来是多么重要。

    ——《经济学人》

    《追寻美德》是一本严谨的、雄心勃勃的、具有原创性的著作。它是对整个西方道德哲学史的重新诠释,写出了这段历史的衰退、倒塌和可能的重生。

    ——《乡村之声》

  • 爱、性欲与母权

    作者:[美] 艾里希·弗洛姆

    弗洛姆精彩语录

    - 谁拥有这种自然生产力的神秘力量?只有女性,而人类的生命和生存依赖这种能力。 男性缺乏这种至关重要的自然生产力,难道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残缺?难道他们不会特别羡慕和嫉妒女性?

    - 女人远不及男人虚荣。诚然,女性有时不得不表现出些许虚荣心,那是因为她们要么处于或曾经处于不得不寻求恩惠的境地,即所谓的“弱女子”;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冷静的观察都能驳倒“女人比男人更虚荣”这一天方夜谭。

    - 我们不是机器!生命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生命本身就是目的。生命的过程,比任何机械成就都更加重要,而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我们热爱生命。

    -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是幸福,而是活力。生命中最糟糕的事不是承受痛苦,而是漠不关心。

    《爱、性欲与母权》为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关于性别的理论结晶,由其生前的长期助手雷纳•芬克整理编辑,并撰写序言。

    本书主要从母权、性别与性欲以及爱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其中母权主题参考和分析了巴霍芬的理论,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母权理论的现代意义;针对性别和性欲则主要关注两者的相互关联及其对性格的影响;最后在探讨爱与社会性格的关系时,弗洛姆剖析了自私与自爱的差别,并提出经典问题:“我们还热爱生命吗?”

  • 黑麦王国

    作者:[美]达拉·戈德斯坦

    两千多年来,俄罗斯人始终保持着他们与食物亲密而奢侈的关系。炉灶里的“面包浴”,土著萨米人的松枝制盐法,“乞讨面包皮”中的仪式感,因食物匮乏而起的排队文化……在好客传统与紧张的食材之间,蕴藏着一个民族的厨房巧思。

    达拉·戈德斯坦分别从饮食习惯、餐饮结构、特色美食入手,诠释 了俄罗斯变化的与不变的、流行的与过时的饮食用语。在东方与西方、平民与贵族之间,俄罗斯创造了大众又私人的饮食文化。作者精准捕捉到其中矛盾又自洽的部分,从黑麦面包出发,以独特的跨文化视角讲述星散于美食间的民族历史,将这片广袤土地的社会生活揉进黑麦面团,建造起一个集合了东方与西方、集体与私人、贫乏与富足的美食帝国。

    【编辑推荐】

    ☆ “美食界奥斯卡”詹姆斯·比尔德奖得主最新力作

    ☆ 十三万字浓缩千年历史,一本书揭秘俄罗斯漫长岁月里的饮食变迁

    ☆ 见微知著,从黑麦出发,延伸至对俄罗斯不同食物品类、历史阶段与社会现实的探讨

    ☆ 卷心菜包肉、卡沙粥、布林尼煎饼、西伯利亚饺子……带你领略欧陆文化与亚洲亲缘饮食同构下的饕餮盛宴

  • 哲学原理

    作者:[法国] 笛卡尔

    《哲学原理》是笛卡尔晚年对其哲学思想进行总括和全面梳理的集大成之作,最早用拉丁文写成,于1644年出版。此后由隐修院院长克劳德·皮科(Claude Picot)将其译为法语版本,并于1647年出版。

    这本书主要展示了笛卡尔是如何从他经由反思而得出的自然原理出发,一步步推出了从宇宙天体到地界万物的全部自然现象。这些自然原理与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经由认识论的怀疑而达到的确定无疑的形而上学原理相呼应,笛卡尔认为它们构成了哲学之树的“根”。而由这些数量不多的根系,可以长出物理学的“参天大树”,并分化出医学、力学、工程学、伦理学等“枝干”。整个《哲学原理》便是对这一生长或分化过程的详细呈现。

    相比于自叙传式的散文《谈谈方法》或集中于形而上学思辨与论争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更加完美地展现了笛卡尔思想的整全性、融贯性与包容性。《哲学原理》一方面综合了笛卡尔《谈谈方法》和《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许多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在笛卡尔的所有著述中,《哲学原理》也是唯一一部对天界与地界的各类现象进行了完整而成体系的自然哲学解释的学术专著,这在客观上使得该书实际成为了研究笛卡尔物理学及其自然哲学最重要的一部书。

  • 写作成瘾

    作者:[美]琼·博尔克(Joan Bolker)

    “15分钟!这听起来好得难以置信!”

    好吧,作者承认,她给这本书起名为《写作成瘾:每天15分钟完成博士论文》,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她也承认,你不太可能真的以那种速度完成一篇博士论文。她真正想说的是,当博士论文写作者陷入困境时,仅仅15分钟的写作也比完全不写要好得多,关键在于形成写作习惯。

    这本书提供建议,教你如何培养写作的习惯,让你如果每天不写作就会感到不完整,并强调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截止日期,以免感到气馁;还提供策略,用于应对内在和外在的干扰,抵御写作障碍。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跟博士论文写作相关的一些更棘手问题的建议,比如如何谨慎选择你的导师。这本书甚至包括了一个对导师有帮助的附录,它可以成为导师和学生之间真诚讨论彼此期望的基础。

    这是一本学术写作自助手册,虽然书中的一些建议只适合博士论文写作者,但其他许多信息(比如怎样战胜写作障碍)对任何从事写作的人都很有价值。这本书是一套你可以使用的练习,帮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写作的方式。

  • 希罗多德的历史方法

    作者:[美] 唐纳德·拉泰纳

    希罗多德研究必读之作

    洞察其文学技巧与智性习惯

    探究《历史》的开创性成就

    --

    希罗多德为文学开辟了新天地,他是西方第一个从对历史事件的真切追忆与混乱偏颇的回忆中创造出秩序与意义的散文作家,具有讲述故事、捕捉真相的复杂技巧。

    本书关乎希罗多德的智性习惯与文学原则,从修辞与写作传统、叙事技法、材料来源、主导思想等方面全方位解析其“研究”(即“历史”) 可能的内在“方法”。通过分析《历史》当中反复出现的特定风格、哲学成见、论辩习惯、研究技巧与塑造性观念,拉泰纳考察了这部著作的奇特构造,帮助读者把握希罗多德在文学与历史研究方面的开创性成就。

  •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作者:黄永年

    本书是文史名家黄永年先生以北朝隋唐史专题论文为基础,撰写的一部政治史著作。全书共分十五章,系统讨论了北齐、北周至唐宪宗时期的政治发展演变。作者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着手,考辨史料,抉发历史真相,解释政治现象。全书脉络清晰,多树新义,对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推进,如北齐内部的文武之争、唐初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武则天掌权后形成的“李武政权”、玄宗时期的内朝和外朝之争、神策军的政治本质等,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北朝后期至中唐的政治演变历程多有启发。同时,作者围绕许多重要问题,对旧史记载及现代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辨析,提出不少商榷意见,澄清了一些基本史实。本书观点鲜明,见解精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学习和研究北朝隋唐政治史的必读书。

  • 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 1914-1916

    作者:[奥]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著 / [美] 玛乔丽·佩洛夫 编

    哲学与生活的蒙太奇

    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首个中文单行本

    ----

    维特根斯坦在一战前线所写的战时笔记,包括左手页的私人加密笔记与右手页的哲学笔记,因其与《逻辑哲学论》的写作过程密不可分,从而具备不可替代的哲学史研究价值。本书编者、英译者玛乔丽·佩洛夫依据挪威卑尔根大学维特根斯坦档案馆目前公开的版本,在完整呈现三册幸存私人加密笔记的同时,穿插编排了与之对应日期的重要哲学笔记,并以详尽的导言对两种笔记之间的关联与呼应作出了颇具启发性的阐释。

    本书真实呈现了维特根斯坦在生死边缘探寻语言和德性界限的灵魂之旅。读者在此书中可以看到青年路德维希的真实身影,从字里行间找到《逻辑哲学论》的灵感来源,以及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形成过程。本书依据玛乔丽·佩洛夫2022年新出的德英双语版本译出,是维特根斯坦战时私人笔记的首个中文单行本。

    ----

    【编辑推荐】

    “对于不可说的,应当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结束句,一句被无数次引用的哲学名言,最早出现于他1916年7月7日的私人加密笔记中。

    1914年8月7日,一战爆发没几天,维特根斯坦以志愿兵的身份入伍。两天后,他开始在笔记本上,用他那潦草的大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从9月份起,他开始在日常笔记的旁边记录下自己的逻辑和哲学思考,亦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逻辑哲学论》的雏形。通过三本幸存下来的笔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生活蒙太奇般生动地交织在了一起。

    从第一本笔记的第19页开始,维特根斯坦便刻意将自己的笔记分成了两部分:左手页是他用密语记录下来的个人感受与日常,右手页则是他用正常文字写下的哲学思考。笔记右手页未加密内容早已被出版发行,并成为阐释《逻辑哲学论》的关键。但左手页上的加密笔记却迟迟未正式出版,尽管它们早已被解密、转录,并被维特根斯坦的传记作者们大量引用过。私人加密笔记的出版历史充满波折,所具有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其人、其思想的重要文献。

    “最隐晦的灵魂”和“最明晰的逻辑”,均隐藏在这部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里。

    ----

    【名人推荐】

    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是隐藏在《逻辑哲学论》字里行间的那个人,他同时在为个人问题和逻辑难题而烦恼。佩洛夫的版本既能被维特根斯坦业余爱好者接受,同时又适合专业学生和学者阅读。

    ——詹姆斯·C. 克拉格,《语境中的〈逻辑哲学论〉》作者

    这部被长期忽视的杰作终于有了新译本……其编者、译者是美国现代诗歌评论界的女中豪杰玛乔丽·佩洛夫,这个版本将美学、文化价值关怀和哲学深度融为一体。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阿兰·雅尼克,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作者

    本书描述了一个人在黑暗年代里的灵魂之旅,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维特根斯坦同时在探索关于我们所处世界的可以言说的极限。玛乔丽·佩洛夫将这些文本以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从而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科尔姆·托宾,《大师》作者

    玛乔丽·佩洛夫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让我们能够带着合情合理的共鸣去看待神秘的维特根斯坦。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让我们对这位备受研究、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又多了一份真正的了解。

    ——珀西瓦尔·埃弗雷特,《我不是西德尼·波蒂埃》作者

  • 广州历史地理

    作者:曾昭璇

    本书是第一部研究广州历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书中深入分析论述了广州历史时期地形、气候、河道的演变,以及广州古城选址及拓展、港口更替、历代风景区的开辟等。这部专著已成为广州历史地理科研的基石,书中的观点被地理、历史、考古、城建规划、建筑等多学科在区域研究中广泛引用。由于初版在30年前,考虑到本书之价值,今次经典著作再版,收入《岭南文库》。

    《广州历史地理》放在我的案头三十多年,一直是我研究岭南文献、广州文化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我作为一个广州人,对广州的历史地理,自然会感到亲切,并有兴趣去深入了解。古时读书人都很重视历史地理,二十四史、稗官野史以及各种方志都有大量的资料,前人在著述中也经常引用,但二十世纪前,历史地理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曾先生精熟广东、广州的历史地理,这本书是系统的现代式的研究成果,书中引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梳理历史上广州的地理环境,如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我尤为关注;书中论及广州历史地理,广州城的历史变化,读起来更是醰醰有味。曾先生在书最后有一些设想,对广州的城市建设也有参考价值。曾先生这一类型的著作,为岭南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我相信,每个对广州有感情,有兴趣去了解和研究的人,包括学者、广州市城市建设者,都应该看看这本书,了解广州的历史地理,加深对广州的认识与亲和感。开卷有益。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陈永正

    有很多真知灼见,如七星岗海岸遗址,南汉咸宁县的位置,明清时广州西关、河南、东关的开辟等,有些地方不囿于前人旧说,通过实地考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如汉代番禺的位置……,总之是研究广州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培忠

    1.一座海洋城市历经三千年不淹不淤,内中有什么历史地理成因?

    2.广州白云山、观音山(越秀山)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二山有什么历史渊源?

    3.番山、禺山、兰湖、菊湖、西湖是怎样消失的?

    4.广州七星岗海蚀崖“古海遗址”和坡山“仙人脚印”体现了广州古海岸和古江岸有着怎样“沧海桑田”之变?

    5.今天珠江之名来自于海珠石一段怎样的美丽神话?

    6.从唐至清,珠江江岸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7.广州四季气候形成成因是什么,气候是怎样影响当地作物种植和风物形成的?

    8.小满水、龙舟水是怎样来的?

    9.广州历史上有过多少次的旱涝灾害记载?

    10.南越越城、南汉番禺城、唐代广州城的范围和形胜有着怎样的变迁?

    11.唐代蕃坊、光塔、扶胥外港怎样见证了当时广州兴盛的外贸?

    12.宋代广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东城、西城、南城三城并立和八个卫星城镇是怎样配套建设的?

    13.宋、元、明、清的“羊城八景”怎样随着城市建设而历代变化?

    14.明清时期广州西关平原是怎样开发出十八甫商业区、纺织工业机房区、西关住宅区、十三行、沙面的?

    15.广州河南是怎样随着珠江平原的淤积引来移民建村逐步发展起来的?

    16.广州有“东村西富”之说法,清代广州东关的开辟建设是怎样进行的?

  • 大国的命运

    作者:包刚升

    著名学者复旦教授包刚升重磅新作

    理解大国政治经济变迁的崭新框架

    ————————————————————

    大国如何应对英国兴起之后的政治危机?

    如何实现国家再造?

    大国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许多人的命运

    ————————————————————

    本书的四大亮点

    1.复旦政治学教授、学术畅销书作家包刚升全新力作

    2.聚焦关乎大国命运的五大议题:危机、困境、转型、崛起与领先

    3.一本书教你洞察大国政治经济变迁背后的真实逻辑

    4.全球比较视野、丰富案例分析、崭新理论框架,极富解释力与洞察力

    ————————————————————

    阅读本身,至少为你带来的五大收获

    1.一个理解大国政治经济变迁的崭新框架

    2.一组解构大国命运过去未来的理论工具

    3.一次穿透世界历史演变迷雾的兴衰复盘

    4.一套洞察大国局势前途走向的趋势推演

    5.一场抽丝剥茧酣畅淋漓的政治学智识之旅

    ————————————————————

    许多主要大国在英国兴起之后为什么会普遍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它们如何进行艰难的国家再造?

    非西方传统大国的未来又会怎样?

    ————————————————————

    1800年以来,英国作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兴起之后,许多主要大国——特别是非西方传统大国——普遍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危机,而后又普遍地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政治重生或国家再造的过程。本书试图解释这些国家在工业革命与现代化的冲击之下所经历的政治经济变迁,理解这些变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本书用五章内容,阐述了英国兴起之后大国发展可能面临的五个阶段,即危机、困境、转型、崛起与领先,通过对具体大国案例的分析解读,构建了一个理解大国政治经济变迁的崭新理论框架,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与很强的现实意义。

    英国和西方兴起之后,为什么非西方传统大国都无一例外地陷入重大政治危机?何为传统大国的现代转型难题,大国转型究竟难在哪儿?为什么有的大国崛起导致了战争,而有的却能维系和平?中美之间会爆发剧烈冲突吗?到底何为全球领导者?全球领导者的基本特征和逻辑到底是什么?非西方传统大国是否有机会成为新的全球领导者?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作者都在本书中做了令人信服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