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文化

  •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作者:[美国]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关于人类未来

    要想阻止全球变暖,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关于技术创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零排放都具备坚实的逻辑基础,但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要基于创新驱动。

    关于投资机会

    “零碳”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那些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的国家将是未来十几年引领全球经济的国家。

    诚如比尔·盖茨在书中一再强调的,实现零排放并非易事,但如果我们遵循他给出的计划,这个目标定会实现。无论你是政策决策者、企业家,还是忙于生计的普通民众,你都可以贡献力量,一起帮助这个世界避免气候灾难。

  • 没关系,是伊坂啊!

    作者:伊坂幸太郎

    伊坂幸太郎首部随笔集首次出版!

    从小青年到从小青年到好青年的热情十五年。

    这本书不会让你的烦恼消失,但能让它看起来可爱一些。

    ——————————

    先来做个伊坂幸太郎厨力测试:

    ①如果去无人岛只能带三样东西,他会带□□、□□、□□。

    ②看到□□□□先生满场发名片,心里觉得好有排面啊。于是自己也学上了。

    ③父亲总喜欢往□□□上抹口水。

    ④比起像狼一样以牙还牙,更喜欢像羊一样□□□□的世界。

    ⑤想写本像好莱坞电影一样套路化的娱乐小说,命名为《□□□□》……

    得分不及格的话,就该来读一读这本书啦!

    ——————————

    本书内容始于伊坂幸太郎作家出道当月,出版于他出道10周年之际,又于15周年增补大量新内容及回顾性吐槽,最终引进于第20周年。

    在小说界崭露头角,却依旧坦言不会写随笔的伊坂,为了不辜负编辑和读者的期待(也为了糊口),硬着头皮挑战了五花八门的随笔约稿,使出浑身解数完成了本书中108篇亮点各异的短文。

    这里没有什么人生哲理,只有一位想要努力写好随笔的畅销小说家的努力、日常、家人、憧憬对象、推荐作品、创作秘辛,以及烦恼和牢骚。

    「不写小说时,我也是个普通人。但普通人的生活也可以很可爱!」

  • 章鱼的心灵

    作者:[澳] 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 Peter Godfrey-Smith

    做一只章鱼或乌贼是怎样的?

    动物是否能意识到自身感觉到的一切?

    完全不像人脑的大脑会如何看待世界?

    哲学×演化 → 心灵×物质

    主观经验的演化起源也许未必以“有类似人脑的复杂大脑”为前提

    特别说明:乌贼也是本书的重要角色!

    ◎ 编辑推荐

    ☆写作层次丰富,拓展多元新知:这 是一部视角多维的自然志和哲学分析笔记。作者作为一名哲学家,跳离扶手椅中的空想推论,一跃潜入海面之下,搜寻探究他心问题(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的信息拼图。他以人类的心灵,观察、跟踪和理解章鱼、乌贼等他者的心灵,让文字在哲学和科学之间无缝切换。

    ☆收录作者本人的潜水摄影:作者早年就通过博客记录下自己的潜水经历、与章鱼和乌贼相遇的种种趣闻,还有前沿的研究报道。本书不仅通过文字重现了这个哲学家对头足纲动物产生兴趣的过程,还穿插了作者和潜水同伴在水下(尤其在章鱼城邦架设GoPro相机)拍摄到的精彩照片和视频截图。书中还精选了部分彩插,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头足纲动物调色、摆造型和追赶打斗的细节。

    ☆从潜水爱好到学术研究,从专业探索到社会关怀:作者的写作和思考并不止步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研究旨趣。作者在书中还为我们展示了海洋环境变迁的一角历史,他本人同时积极投身澳大利亚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与海洋保护行动,并把这本书题献给每一个保护海洋的人。

    ☆已翻译成20多种语言版本,备受各界赞赏:《科学》《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金融时报》《卫报》《华尔街日报》《伦敦书评》等科学媒体、大众文化媒体和潜水专业杂志赞赏热评。本书还曾入围2017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终选。

    ◎ 内容简介

    海洋是心灵(mind)的起源地,或者说,心灵最早期的模糊形式是在海洋中形成的。痴迷潜水的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研究者彼得·戈弗雷-史密斯,关注从演化角度探索意识是如何从生物体的身体基础上产生的、动物是如何演化出主观经验的,也就是动物身为这种动物的特别感受。当这位全身包裹着橡胶的哺乳动物代表和一只同样对他充满好奇的头足纲动物在海中相遇,物质和心灵既在物理层面互相牵引,也为身心关系的研究带来了不同于人类的、他者意义上的全新认识。

    在大约6亿年前,哺乳动物与头足纲动物走上了各自的演化之路。头足纲动物从只能吸附着平移,到像齐柏林飞艇一样自由地游向高处,然后到彻底抛弃外壳、再无固定形状——在身体形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们的感官、行为和心灵也在输入和输出的反馈中演化出了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它们的大部分神经系统不在大脑,而是遍布全身;它们用触腕卷上你的时候,并不是在触摸你,而是在感觉你是否能吃;关于章鱼的高智力趣闻传得神乎其神,可是它们的寿命又令人费解的短暂……如何去理解这些接近外星智能生命的动物的心灵?这本既关于哲学也关于动物演化的小书或许能够带来启发。

    ◎ 媒体推荐

    说这是一本哲学书是成立的,因为戈弗雷-史密斯是一个很少见的在现实世界中搜寻线索的哲学家。渊博且富有好奇心,他小心探索,又细细欣赏。他是充满善意的自然探索者。他从

    不教条,还惊人地敏锐。

    ——卡尔·萨菲那,《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令人入迷且意义深远……戈弗雷-史密斯潜入海洋,进行了一次非常独特的哲学之旅。我们跟着这位活力满满的潜水者,同时也是一位令人钦佩的作家,看他研究和思考头足纲动物的生命和意识的起源……从本书的书名,以及戈弗雷-史密斯对自己和章鱼相遇的描述,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相信,这些动物都有意识。

    ——史蒂芬·凯夫,《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在彼得·戈弗雷-史密斯看来,章鱼的异质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识的本质,而且它们这种有意识的状态不能通过简单类比人类的意识来理解。戈弗雷-史密斯从认为意识是演化的产物出发,再到承认意识有更原始的起源:动物的意识是连续过渡演化的。

    ——埃米娅·斯里尼瓦桑,《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

    我爱这本书,它在书中娴熟地交织了自然志、哲学和好奇心。本书带我们潜入深海,不止潜入波浪之下,还近距离地接触了神秘且有高智力的章鱼,透过数亿年的演化史叩问意识的本质和起源。戈弗雷-史密斯通过生动、文雅的叙述为我们讲述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詹妮弗·阿克曼,《鸟类的天赋》(The Genius of Birds)作者

    ◎ 获奖信息

    ★《纽约时报·书评》年度编辑推荐

    ★《出版人周刊》2016年季度十佳科普著作

  • 技术与文明

    作者:张笑宇

    【编辑推荐】

    我们有石器时代的情感,中世纪的组织,却有着神一样的技术,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

    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最危险之处并不在于机器能够变得多么像人,而在于人在多大意义上已经变得像机器——像机器一样只在规范之内定义自己,接受权威灌输和社会主流观念的潜移默化以及消费主义的各种操纵,而无力反思更高层面的问题。毕竟,人的自由意志能力,并不体现在他们愿意做什么,而体现在他们不愿意去做什么。

    .

    ★我们总是过分强调精神与观念的伟大,却常常忽视技术对人类这一物种根本性的塑造能力

    ——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是启蒙运动时代的大知识分子的思想缔造的,还是科技进步缔造的,抑或是在国家和国家间的竞争中缔造的?如果没有现代技术的加持,新教改革能否发生,启蒙运动能否发生,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能否发生?

    ——当下流行的那些经典解释框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或者左翼思想,它们有多少成分是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之前就发展出来的?在今天,它们还有多大的有效性?

    .

    ★以技术驱动为视角,从两千年人类历史长河中,选出14个历史关键时刻,洞察人类不可逆转的命运走向

    ——弩,如何扣动了中国大一统的扳机?——圣本笃会与现代资本主义有何关系?——如何看待技术型制度与信念型制度间的差异?——为什么说火枪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走向?

    ——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发生于英国?——为什么“光荣革命”的意义不只是立宪革命,更是一场“技术革命”与“资本革命”?

    ——铁路的发明跟威权政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机枪的发明如何让20世纪世界格局重新洗牌?——核武器的发明如何改变“国家工厂”的模型?

    ——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机器取代了传统的基因进化,是人类进化的新形式,称为一种更高效地改变人类“性状”的方式?——如何理解当下中国制造与世界的关系?

    ——为什么说在技术型社会中,人人平等,但技术专家却比其他人更“平等”,这是进入技术社会必然发生的事情?

    ……

    作者积十数年之功,依凭规模庞大的知识基座,以技术发生为经线、人类攀爬技术天梯为纬线,导演了一场文明演进的大戏。

    .

    ★物种规律:一种崭新的观察世界史演进(人物/历史事件)的视角

    ——过去人类惯常的观察视角,要么是以具体的个人在具体时空的活动为出发点,要么是试图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提炼某个主义或历史规律。

    ——但本书以为,更有意义的视角不是提炼历史规律,而是提炼物种规律: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规律远超于历史学家们熟悉的帝王将相史、文明史或思想史。

    ——在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之外,农夫、工匠和商贩们代表的庞大却易遭忽视的底层物质力量,必须得到反馈。

    .

    ★刘擎、吴国盛、吴思、刘苏里、张树新都被书中的洞见打动

    本书以丰富的实例技术发展与社会演化的互动历程,学识渊博,语言和思想皆雄辩有力,既晓畅易懂,又洞见灵现。

    .

    技术是人类意志的延伸,几乎内化于人的本质。人类处理与技术的关系,约等于处理人类自己——层级累进、彼此缠绕、相生相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人类度过幼年、少年、成年期后,不免反思“技术进步”的结果,争论可想而知。而一项论述得以成立,核心环节是提出正确的问题;进而解决这个问题,表明该项论述是成功的。

    同时完成两项任务的作品并不多;而洞见迭出的论述,从来可遇不可求。作者积十数年之功,依凭规模庞大的知识基座,以技术发生为经线、人类攀爬技术天梯为纬线,导演了一场文明演进的大戏,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引发讨论和争议乃题中之义。我期待接下来的讨论和争议。

    ——刘苏里 万圣书园创办人

    .

    青年政治学家张笑宇讲述了一个关于技术与文明的故事。他打破了专业铁笼的束缚,进入跨学科的“汇流”视野,来探究技术发展与社会演化的互动历程。从细致的个案考察中呈现时而令人惊奇的发现,从而阐发独到而宏阔的分析思考。

    这是一个妙趣横生、充满真知灼见而发人深省的故事,甚至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最终,这是关于我们的时代与未来的故事。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远行归来,没想到竟一口气读完《技术与文明》。本书实例丰富,洞见灵现,令人甚为惊艳,有一种几年前读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时的酣畅漓淋感!虽然有些思考,比如关于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的关系、中国发展与世界关系,似可再进一步深入和展开,但能在当下读到一本由中文青年作者原创、以技术驱动为视角且学识渊博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已殊为不易,可喜。

    ——张树新 阿拉善SEE生态公益学院院长 中国互联网产业奠基人之一

    .

    【内容简介】

    历史学家只能等待重大事件发生后再去记录,但技术早已为重大事件在什么时间以怎样的形式发生埋下了伏笔。

    本书以技术驱动为视角,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筛选出14个关键历史时刻,洞察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命运走向:

    ——弩,如何扣动了中国大一统的扳机?

    ——圣本笃会与现代资本主义有何关系?

    ——如何看待技术型制度与信念型制度间的差异?

    ——为什么说火枪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走向?

    ——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发生于英国?为什么“光荣革命”的意义不只是立宪革命,更是一场“技术革命”与“资本革命”?

    ——铁路的发明跟威权政府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机枪的发明如何让20世纪世界格局重新洗牌?

    ——核武器的发明如何改变“国家工厂”的模型?

    ——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机器取代了传统的基因进化,是人类进化的新形式,称为一种更高效地改变人类“性状”的方式?

    ——如何理解当下中国制造与世界的关系?

    ——为什么说在技术型社会中,人人平等,但技术专家却比其他人更“平等”,这是进入技术社会必然发生的事情?

    …………

    作者积十数年之功,依凭规模庞大的知识基座,以技术发生为经线、人类攀爬技术天梯为纬线,导演了一场文明演进的大戏。

    我们总是过分强调精神与观念的伟大,却忽视技术对人类这一物种根本性的塑造能力。技术如同一道地平线,每增高一分,人类文明的图景就被改变一分;如今,技术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从未想象过的运行规模和层面,世界正在发生缓慢而坚定的转变,无论是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还是近代的启蒙运动先驱者,从未有人明确告诉我们该如何组织社会,如何与技术的力量共存,一切只能由我们自己摸索。

  • 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作者:[美] 斯蒂芬·盖斯

    销量30万册的“微习惯”系列新作;

    针对拖延症、自卑感、强迫症、纠结心、讨好型人格……想法再好,计划再棒,不去做也没用。提升行动力,让你在状态不佳的时候,也轻松找到做事的力量。

    ◎ 编辑推荐

    ☆ 回家太晚了,运动服忘了洗,去健身房是没戏了,今天就不锻炼了;

    该开始工作了,可是有点饿/不在状态/桌面太乱……先搞定这些再说;

    想搭讪,但我又做不到妙语连珠,万一惹人家反感呢?别自讨没趣了;

    这件事我努力一下也许能做到……算了,还是让小A去吧,她比我熟练。

    ☆ 找借口、拖延症、自我安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完美主义,让你迈不出第一步的绊脚石。想法再好,计划再棒,不去做也没用。

    ☆ 销量30万册的“微习惯”系列新作,让你哪怕在状态不佳的时候,也轻松找到做事的力量。

    ☆ 针对完美主义5大表现,分类提出22种对策。利用微习惯策略,以不完美思维获得不完美但有意义的进步。完美主义会给你不做的理由,不完美主义却能加速你的行动。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微习惯”系列作品之一。在本书中,盖斯介绍并分析了完美主义的定义与危害,区分了整体上的完美主义——追求更远大目标的积极心态,以及具体的完美主义——脱离现实、故步自封的消极行为模式。

    盖斯应用微习惯策略,为完美主义者提供了22种实用的解决方案,告诉他们如何变成更快乐、更健康、更高效的不完美主义者。不完美主义者并不会嘲讽完美人生,他们只是不强迫自己做到完美,珍视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并能勇敢面对失败,结果反而比完美主义者更容易获得成功。完美主义代表着限制,而不完美主义则预示着自由。

  • 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

    作者:[英]安德鲁·G.马歇尔(Andrew G. Marshall)

    当爱变成“我爱你,但没有在爱里的感觉”

    七步重燃爱火,回归幸福旅程

    ◎ 内容简介

    其实,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了解亲密关系的发展时序,更不知道如何在各个阶段正确经营自己的婚姻。

    婚恋治疗师安德鲁·马歇尔认为失去相爱的感觉,并不意味着亲密关系的结束。他提出了重燃爱恋的七个步骤,帮助我们破除相爱不相恋的心理羁绊,重建婚恋中的情感纽带,最终收获亲密关系对此生最丰厚的回赠。

    ◎ 编辑推荐

    在婚恋关系中,我们梦寐以求的是甜蜜幸福、恩爱一生的相知相伴。然而,当激情褪去,我们爱彼此,却不再深爱。渐行渐远的关系,让婚姻出现裂痕与危机,甚至导致终生的不幸。

    太多的伴侣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越容易陷入我爱你,但没有在爱里的“爱无感”。

    感情越稳定,激情却越少;

    在一起越久,沟通越困难;

    相爱容易相处难,爱输给日常的琐碎。

    ◎ 名人推荐

    爱情,或许是怦然的心动;相守,却需要长久的经营。如何表达爱,经营爱,修复爱,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条分缕析的拆解了爱与亲密中的常见问题,并极具针对性地提供了行动指南,它将帮助你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审视亲密关系,阅读它,相信你将会因此走上幸福的旅程!

    ——幸知在线女性心理成长平台创始人&CEO 潘幸知

    过去,人们离婚往往是因为恨。现在,离婚往往是因为不够爱了。为什么婚姻中我们会出现热情不再的感觉,怎么样才能重燃爱恋?相信这本书可以帮助很多家庭,让婚姻回归爱的旅途。

    ——樊登读书首席内容官 樊登

  • 我的几何人生

    作者:[美国]丘成桐 / [美国]史蒂夫·纳迪斯

    从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到震动世界的“数学皇帝”,他走过了怎样的人生之路?

    复杂又迷人的卡拉比猜想,巍峨而艰险的几何之巅,他如何不断挑战人类智慧极限?

    从几何学到量子力学,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他如何畅意遨游文理世界?

    为发展中国基础科学教育,关注和支持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心血?

    ————————————

    宇宙的密码,也许就刻在卡拉比—丘空间的几何之中。

    ——美国物理学家、《宇宙的琴弦》作者 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

    在哈佛,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美国数学家、阿贝尔奖获得者 艾沙道尔·辛格(Isadore Singer)

    丘成桐是近四分之一 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

    ——英国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 西蒙·唐纳森(Simon Donaldson)

    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正努力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如果这种结合获得成功,最终将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

    ——《数学皇帝》,《纽约时报》丘成桐人物专稿

    ————————————

    本书讲述了丘成桐从一个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成长为一名举世闻名的顶级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困顿清苦的童年,艰苦卓绝的异国求学路,初入数学界的一鸣惊人,名声大噪后的风起云涌,对中国基础科学建设的拳拳之心……攀登科学高峰,拨开浮华迷雾,丘成桐直面盛誉、无惧挑战,讲述触动人心的传奇人生。

  •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

    作者:钱浩

    抛开玄虚概念,直面艺术本身,是全新视角的赏乐理论,也是透彻诚恳的入门之书。

    ——————————————————————

    长久以来,非专业听众在面对古典音乐时,总会习惯性地认为感人和悦耳就是作者们的创作目标,也常以为了解到作品的意象、背景、“思想内涵”,便有了欣赏的钥匙,或者会把古典音乐看作一种超凡脱俗的象征和修养身心的良药,而一旦无法把握这些要素,听者就会感到迷茫,觉得古典音乐很难。

    本书从艺术与自然状态的区分出发,逻辑清晰地破除了上述固有观念,帮助赏乐者抓住古典音乐的实质,认识其价值所在,对于入门者是实用而有效的指引,对于深思音乐之美的人亦可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

    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作序

    著名诗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西渡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大提琴家 张博

    著名钢琴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吕晓亮

    《读书》资深编辑 曾诚

    著名青年作家 唐洬

    专业荐读

  • 从马尔克斯到略萨

    作者:【西】A.埃斯特万 / 【西】A.G.奎尼亚斯

    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语美洲叙事文学领域的“文学爆炸”,将拉丁美洲文学推向了世界。加西亚·马尔克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吉列莫·卡布雷拉·因凡特、何塞·多诺索、胡里奥·科塔萨尔等极富创造力的作家,以及诸如卡洛斯·巴拉尔和卡门·巴塞尔斯这样的文学编辑和代理人在“文学爆炸”的舞台上一一登场。

    作者以其记者的敏锐洞察力和生动的文字,梳理了“文学爆炸”的起始、高潮和尾声的重要时刻,展示了“文学爆炸”与古巴革命之间的深刻渊源、文学与政治不可剪断的联系、拉美作家群彼此交往的生动日常、马尔克斯与略萨这两位“文学爆炸”主将从互相欣赏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始末等细节。

    本书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梳理那段历史,为此,作者既采访作家,也采访作家的朋友、与他们共同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书中引用的资料还包括出版物和作家之间的往来信件、个人陈词等文字资料。很多资料都是新挖掘出来的,或是之前从未发表过的。

  • 秒赞

    作者:林桂枝

    好文案就要直击人心,令人秒赞。 奥美前首席文案,被誉为“文案女王”的林桂枝倾力相授,浓缩众多爆款文案背后的创作技巧与心法,详解对于文案和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并辅以大量的文案创作实例,手把手教你写出秒赞好文案。 无论是写作社交媒体文案、文案、海报文案、电商文案、品牌文案,亦或其他类型的文案,都可以将本书作为一本随时可以拿来翻阅,随时学工具书。本书内容你既可以现学现卖,也可以花精力深度学而增长文案功力。

  •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

    作者:[美] 汤姆·尼伦

    ★高人气作家、美食爱好者 张佳玮 推荐作序,文中称“通过本书,我们看到食物是如何从自然产物镶嵌进了人类文明,如何演变衍生,甚至如何改变我们的习惯”。

    ★令美食家拍案叫绝的食材文化逸闻;令历史学家望尘莫及的食物观察视角。食物中的历史,历史中的食物,相互影响中成就人类非凡的文化记忆。

    ★吊诡奇谲的人类饮食史,以娱乐精神深耕思考荒地,既是严谨的八卦,也是严肃的思考。作者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展开一场美食家的史学探索。

    ★全书配有130幅大英图书馆等收藏机构的典藏文献彩图,丰富当下人关于“吃”的一切回想。

    ★当人们在饥饿与温饱间摆荡时,生存的征战残酷而暴戾;当人们摆脱饥饿的威胁后,味觉的诱惑又开始挑唆人类的蠢动。吃,或许是人类前进中轻易遗忘却也难以绕过的动因。作者依托中世纪传流至今的食谱,通过其内容食材等的流变,描摹了膳食的演化和食材的递嬗,探究社会与食物的交会之谜,揭示人类文化的千年变革。

    从罗马帝国分治到宇航员行走太空,横跨千年的人类历史,如果浓缩成一瓶酱汁、一盘烤肉、一碗羹汤、一场晚宴,会不会有别样的声色?

    作者汤姆·尼伦,从鲤鱼身上的蛋白质写起,到暗藏杀戮的晚宴美食,再到宇航餐中的增稠剂,抽丝剥茧地还原了一张人所共知却又无比陌生的餐桌,打捞起文明争战中食材搏杀的趣闻,揭示足以毁灭和成就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饮食习惯。

    鲤鱼,能否拯救饥饿的军团?能否促成美国南北的团结?

    柠檬汁,如何令巴黎躲过黑死病的攻击?小商贩的无心之举又是如何拯救利欲熏心的大人物?

    鱼露、酱油、咖喱酱,它们怎样延续整个欧洲自中世纪以来的味觉追求?

    巧克力,它引发的世界性掠夺如何造就超级大国的崛起?

    一个对吃有着强烈追求的文字探险家,带着一股子生猛劲儿,在古远的食谱中捞得一网带着霉味的食材,烹制出一桌鲜亮的菜肴,等你开席!

  • 历史社会学的逻辑

    作者:孙宇凡

    本书以跨学科视野与取径,致力于探讨历史社会学的知识实践式理论逻辑和后设式理论逻辑,分为“从历史学到社会学”和“从社会学到历史学”两部分。前一部分分别通过解读“北美汉学三杰”(孔飞力、史景迁和魏斐德)的代表作,并与韦伯、吕炳强、赵鼎新等社会学家的权力理论、正当性理论以及有关社会学认识论展开对话,指出“迂回历史学、进入社会学”的基础,在于以理论研究纲领式对话,建立多种类型的理论关系,从而确立了历史学家作为社会学家的知识实践类型。后一部分通过文本精读与脉络对话的方式,分别分析了成伯清、第三波历史社会学代表学者(如克莱门斯)、威廉˙休厄尔的作品,引入与分析奥古斯丁式现在时间性、埃利亚斯式继替时间性、休厄尔式阈限时间性和米德式突现时间性,丰富了社会学理论所需的历史质性,进而共同汇聚于以事件社会学之中。

  • 另一种士人

    作者:[日]饭山知保

    本书主要考察的是金元时代,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之下的汉族知识界的整体氛围与环境。宋金元三朝政权的更迭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接受儒学的速度都导致了华北士人群体的仕途变得格外坎坷。在多种异质文化相碰撞时,一直抱有优越感的汉族知识分子必须要在新的形式下调整心态,重整目标,融入社会。与此同时,为了稳固统治,笼络知识分子以维持政权,异族统治者也面临着一项将儒士招为己用的艰巨任务。然而,只要统治者没有放弃科举晋升之路,知识分子总归会对考取功名保有厚望并因此而依附于朝廷,社会也会因此趋于稳定。

    本书具体考察了这个时段华北的科举情况,对当时北方士人的仕途做出了总结,即在南方士人层作为南方社会领导层的地方形成的同时,北方则形成了其独有的“另一种士人层”。

  • 在光与万物背后

    作者:[德]马蒂亚斯·波利蒂基

    《在光与万物背后》选自马蒂亚斯·波利蒂基的《诗歌总集2017—1987》,诗人为中国读者精选出81首诗,按主题分为自然之诗、城市之诗、爱情之诗、生活之诗与远东之诗。波利蒂基在诗中分享了自己在三十年间对自然、城市、生活与爱情的诸多感受,也记录了在世界各地旅行过程中受到的启发。

    在他看来,诗歌是寻求庇护、“将倾斜的世界重新归正”的方式,生活本身就是诗歌的源头。诗意,恰从生活的缝隙间透过。

  • 故事是这个世界的解药

    作者:韩松落

    在《故事是这个世界的解药》中,作家、书评人韩松落精选22位中外作家的文学作品,用一个写作者的眼光看向这些作品,并将他的阅读体验融汇成一本深刻而治愈的读书笔记,告诉读者故事何以成为世界的“解药”。本书借虚构作品所讲的故事传达对真实世界的洞察,同时挖掘故事中隐藏的道理和哲学,剖析故事中蕴含的生机和希望。

    ------

    ※前有“为了报仇看电影”,今有“为了疗愈读故事”

    著有影评集《为了报仇看电影》系列、散文集《怒河春醒》《我口袋里的星辰如沙砾》,涉足电影、音乐、文化评论等多领域的作家韩松落,全新读书类作品《故事是这个世界的解药》,为读者打开一瓶名为“故事”的解药。

    ※这本书告诉你,故事何以成为世界的“解药”

    无论多么精妙、多么宏大、多么沉重的文学作品,也是在安心地讲一个故事。本书改编自作家、书评人韩松落在知乎开设的讲书音频专栏节目,精选22位中外名家的代表作,从“故事”的角度出发,用提炼关键词的方式,为读者全方位还原作品中一个个纷繁而复杂的世界,剖析其中蕴含的生机和希望,用故事的力量治愈生活的所有顽疾,拨开生活的所有迷雾。

    ※一本兼顾深刻性、社会性、幻想性的故事指南

    本书精选22部现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涉及各大热门与小众题材,从严肃文学到类型小说,读者不仅能领略《白鹿原》《追风筝的人》等史诗式纯文学名著的魅力,也可以深入探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使女的故事》等作品高度的社会话题,还能与《克苏鲁神话》《羊毛战记》等小众作品来一场美妙相遇。

    ※带你读真正优秀的故事,为你提高阅读审美

    作为文学界具有很高活跃度的作家、书评人,韩松落将多年的写作经验代入名著的解读,用写作者的标准告诉读者何为真正有价值的优秀故事,为读者提供更开阔的阅读视野,更高级的阅读意趣。

    ------

    读松落的随笔,不管是影评还是文学评论,都让人如沐春风。他的语言简洁、凝炼,每一篇文章都像一次迷宫探险,沿途细节无穷、意趣盎然,它们显示了作者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和极深的艺术修养。——作家、学者 梁鸿

    韩松落老师的这些文章可以同时发生于阅读前后,既是绝妙的引导,也是温柔的判定,如需吞服两次的药丸,一次用以提神,一次用以安眠,需常备于心灵。——作家 班宇

    松落的这部读书文稿,从多个角度阐释了他庞杂的阅读趣味和美学诉求,当严谨、通达又不乏趣味的文本分析带领阅读者体验小说的魅力时,也彰显了松落对文学的严谨判定。如果你是一个文学的爱好者、好奇者,这部色彩斑斓的书稿将带你领略不同类型的文学之美。——作家 张楚

    听韩松落解读文学,有一种体贴、开阔和自由的感觉。在他这里,只有文学,不分中外、雅俗。好的,就是好的。——作家、书评人 魏小河

  • 凶年(全2册)

    作者:[美]大卫·西蒙(David Simon)

    凶杀是这里的日常,街头是他们的战场

    多线叙事、全景描写,真实记录凶案组警探们的完整一年

    经典美剧《火线》原著 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

    他们直面死亡冷酷无情,对待尸体一视同仁。

    他们插科打诨脏话连篇,率真诚实嫉恶如仇。

    他们被街头百姓白眼嫌弃,遭警局高层出卖牺牲。

    他们与疑犯斗法、跟证人周旋、同律师角力,

    他们是践行正义的巴尔的摩警探,

    是一群不够坚定但足够可爱的理想主义者。

    巴尔的摩是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人死于非命。这让该城警局重案组成为了政治、新闻、腐败和善恶的漩涡中心。大卫•西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允许无限制跟踪报道巴尔的摩警局重案组的新闻记者。他用纪实手法,根据自己1988年以实习警察身份深入警局一整年的调查报道写就《凶年》一书,对于美国的社会犯罪现象以及警察的执法行为做了真实披露。作品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后被改编成美剧《火线》《凶案组:街头生活》等,并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

  • 成为波伏瓦

    作者:[英]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迄今为止最好的波伏瓦传记!”

    “任何一个对波伏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不可错过的传记”

    “她启发了全世界的女性,并改变了很多人的思考方式”

    《金融时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重磅推荐

    梁鸿、毛尖、黄昱宁、张莉 共同推荐

    《成为波伏瓦》是根据近几年新曝光的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记等材料撰写的波伏瓦全新权威传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波伏瓦如是说。这本开创性的传记引入波伏瓦此前从未被出版的日记和信件等全新材料,把她从萨特的阴影中拉出来,使她站在属于自己的聚光灯下。这本传记将为读者呈现一个更为真实立体的波伏瓦,也让我们重新看待波伏瓦和萨特的关系。

    本书还将呈现很多此前不为人所知的波伏瓦的个人细节,这些新的细节会增强波伏瓦的神秘感,也会使我们对波伏瓦更加着迷。为什么这位“女性主义偶像”要着力打造自己的形象?为什么关于她和萨特的关系她会频频“撒谎”,或是声称自己不是一个哲学家?也许带着这些新的细节,我们能更进一步地去认识真正的波伏瓦。

    【编辑推荐】

    ★依据更独家的丰富材料撰写。包括2018年曝光的克洛德·朗兹曼与波伏瓦的情书、只有法语版本的波伏瓦学生时代日记,以及对波伏瓦养女的采访等。

    ★作者更权威,凯特是牛津大学的波伏瓦和萨特研究专家,资料的引用整理严谨细致、权威可信,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并配13张珍贵照片。《金融时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文学评论》重磅推荐。

    ★为什么波伏瓦要在回忆录中抹掉其他男人,给萨特一个最重要却与事实不符的位置?隐秘的爱人?同性的伴侣?波伏瓦在自传中隐瞒了多少?

    ★长时间以来,人们提到波伏瓦会认为她只是“萨特的伴侣”,而这本传记,让波伏瓦从萨特的阴影下走出来,探讨她的生活、她的作品、她的思想,以及她的爱情。

    【媒体推荐】

    一本值得慢慢品读的书。有太多细节引人入胜,让人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但它值得我们花时间慢下来,去欣赏这个启迪了全世界女性以及改变了许多人思考方式的伟大女性。

    ——《星期日泰晤士报》

    在柯克帕特里克的传记中,波伏瓦被还原到她的完整作品中,她的复杂性和她的勇敢都得以展露—而不仅仅是一句断章取义的引用。

    ——《文学评论》

    一部值得赞扬的传记。它超越了之前那些带有厌女症情结的波伏瓦传记,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不凡女性的激荡人生和复杂矛盾。

    ——《爱尔兰观察报》

    柯克帕特里克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波伏瓦与女性主义的复杂关系,同时作者也给出了很丰富的讨论……给朗兹曼的信件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帮助我们理解波伏瓦的新资源……最重要的是,柯克帕特里克写的波伏瓦传记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波伏瓦强大的道德信仰,以及在战后她是如何将其投入到她的政治参与中的。

    ——《卫报》

    柯克帕特里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比之前的波伏瓦传记都更加细节详实,分析到位的波伏瓦哲学分析……她的厉害之处在于把波伏瓦的逻辑和她的生活联系了起来……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波伏瓦传记。

    ——《立场》杂志

    柯克帕特里克不厌其烦地爬梳了波伏瓦的评论、日记以及她晚年所接受的采访,从而让我们能够重新去认识这位鼓舞人心的女性主义者、哲学家和存在主义者的丰富人生。这本传记将让新的一波读者爱上波伏瓦——像她这样的具有政治意识的女性主义者现今已寥寥无几,而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她们。

    ——萨梅拉·哈里斯, SA周刊

    这本传记十分重要,因为它给读者们提供了一个对西蒙娜·德·波伏瓦的人生和作品的基于证据的新解读,这个解读激进有力,非常必要。这部学术性的优秀传记令人叹服,它将久久地停驻在读者的心里。

    ——苏珊娜·利普斯科姆, 英国罗汉普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我们还需要另一本波伏瓦传记吗?当然!这本传记终于把波伏瓦的哲学思想,而不是她的情感生活作为传记的焦点了。凯特·柯克帕特里克从新发现的材料入手,带着尊敬,心怀同情,卓有见地地重新审视了波伏瓦的一生,以及她的一生是如何被她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所引导,且受限于她的境况遭遇。这本精彩的传记来得太及时了!

    ——托弗·彼得森,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教授、国际波伏瓦协会主席

    细致的研究,优美的文笔。柯克帕特里克从最新的材料里发现了此前的波伏瓦传记里的矛盾之处,包括来自于波伏瓦自己的矛盾。《成为波伏瓦》是任何一个不仅对波伏瓦的人生感兴趣,也对她的哲学感兴趣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传记。

    ——菲奥娜·薇拉-格雷, 英国杜伦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

  • 动物与人二讲

    作者:[法]吉尔伯特·西蒙东

    - 编辑推荐 -

    ★深受吉尔·德勒兹、菲利克斯·加塔利、贝尔纳·斯蒂格勒、布鲁诺·拉图尔推崇的哲学家——吉尔伯特·西蒙东首部正式出版的中译本。

    ★在其哲学名著《个体及其物理—生物起源》中,西蒙东自问:“心理与生命是如何彼此相互区分的呢?”为求其解,他感到有必要首先回顾动物与人的生命观念。在本书中,西蒙东就生命、动物与人的生命之间的统一性,还有生命与智性、习惯、本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问题,为我们呈现了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如何对此展开思考。

    ★动物与人的关系是什么?苏格拉底会说:人类理性与动物本能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柏拉图会说:人是一切动物的原型,动物是低等级的人。笛卡尔会说:动物既无智性亦无本能,它是一台机器、一种自动之物。西蒙东则会回答:动物与人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一切都是存在,我们每一次都必须以特定的方式思考存在的意义。

    - 内容简介 -

    本书脱胎于吉尔伯特·西蒙东两次课程的讲稿,主要探讨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这虽然算不上哲学的根本问题,却一再闪现于古往今来诸多哲学巨擘的思想图景之中。在书中,西蒙东为我们梳理了该问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直到17世纪的简明历史。他不仅论及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等哲学史上最重要人物的相关思想,还谈到了许多不常被哲学家们触探的作者,如亚西西的圣方济各、蒙田、博须埃和拉封丹等人的相关著述。西蒙东没有执着于将诸学说的论述推至艰深晦涩的抽象层面,而是从观念的历史维度切入,清晰地为我们呈现了不同流派的学说对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而做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不仅牵涉认识论的维度,还广泛地包括了伦理,甚至宗教,以及最终的形而上学的维度。

  •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作者:[德]娜塔莎·沃丁

    ★内容介绍

    “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母亲总是一再重复这句话。

    “亲爱的上帝,请让我感觉她感觉到的,只要一瞬间就好。”多年之后,女儿这么说道。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雷格尼茨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父亲则酗酒,终日埋首俄语书籍。——在那之后,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点一点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发现,这个家族的过往是一个巨大的谜,是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

    ------------------------------------------------

    ★编辑推荐

    ◎一部家族史,百年世界灾难缩影

    ◎20世纪东欧灾难实录,填补二战东方劳工史出版空白

    ◎堪与温弗雷德·塞巴尔德媲美的作家,用文字抢救逝去的生命与记忆之书

    ◎重写东欧史,拼接历史的碎片,完整还原悲恸个人史。12000000名东方劳工,绝非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之外的历史注脚,展示欧洲文明悲剧的全景,揭示乌克兰人不为人知的命运

    ◎斩获德语第二大文学奖“莱比锡图书奖”(非虚构类)、德布林奖,德语文学在线、《明镜周刊》、《德国时代周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等高度赞誉

    ◎一出版即译为法国、黎巴嫩、意大利、立陶宛、荷兰、西班牙、乌克兰、阿拉伯等文字,长期踞于德国图书榜首

    ------------------------------------------------

    ★媒体评论

    以家族史展现了世纪全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明镜周刊》

    ……只有通过个人性的叙述,我们才能知道历史事件是怎样影响了一个人的经历,当下的事件是怎样从根本上形塑了一个人的生命。这部作品让人看到了德国伟大的记忆艺术家塞巴尔德从遗忘中抢救逝去生命的影子,这绝非偶然。

    ——勒夫勒(Sigrid Löffler),2015年德布林奖颁奖词

    关于遗忘的重要文本。……这部扣人心弦的杰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寻找个人家族之根的范畴。

    ——德语文学在线

    人类的生命是如此渺小又如此丰富,在历史的粉碎机里消逝得又是如此悄无声息。这就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所讲述的,作者在虚构和研究、重构和记忆中游走,寻找。……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这再合适不过。……非常伟大、极富影响力的艺术。

    ——犹克‧玛根瑙(Jörg Magenau),德国广播电台文化台

    不可预知和令人大跌眼镜的线索盘根错节,活像一部犯罪悬疑片,每个细节都增添了张力,偶然又衍生出了一连串不可思议……《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是二十世纪灾难史的缩影,其影响至今绵延不绝。

    ——赫尔穆特·伯蒂格(Helmut Böttiger),《德国时代周报》

    近年来有好几部关于二十世纪梦魇的作品,它们与暴力相关,如档案中记录般遥远。虽然娜塔莎·沃丁仅展示了正在发生的故事的一小部分,但她的讲述是如此拉近了读者,我们在当中看到了我们自己。

    ——《法兰克福汇报》

    娜塔莎·沃丁确立了一种既古典又非凡的写作范式。

    ——汉斯-彼得·库尼施(Hans-Peter Kunisch),《南德意志报》

    革命,饥饿,世界大战,内战,古拉格,这是一个更富戏剧性的家族故事。……娜塔莎·沃丁继承了历史学家似乎无法接续的使命:将强制劳工和战俘的历史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

    ——德意志广播电台

    这本书引人入胜,读开头第一句话就把心提溜到了嗓子眼,悲壮,震撼,很难停下翻动纸页的手指。……属于赫塔·米勒和凯尔泰斯·伊姆雷一脉。

    ——《科隆城市报》

    ……一部伟大的书,对抗沉默。那是一段鲜活的,生动的,发出叩问的,绝望而又动人的历史。当然,也充满了痛苦。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书,是多重线索和寻找下的个人史书写。

    ——巴伐利亚州第二电台文化频道

    凭借有限的信息,沃丁小心翼翼地把谜一般的家族史碎片拼接起来,于是便有了这部饱受赞誉的深情杰作,堪与W. G. 塞巴尔德媲美。……《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填补了文学领域的空白,通过对母亲家族的深情追溯,为成千上万东欧人民树立了纪念碑。

    ——New Books in German

    这本书呼吁人们关注那些鲜为人知且往往不是焦点的历史议题,纳粹德国的东方劳工史即其中之一。有时候它像一本推理小说,在这本书面前你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你不知道娜塔莎·沃丁还要往窟窿里填充什么。许多东西浮出历史地表,但还有许多没有说出来。这就是书写家族史的意义。

    ——Beyond History

    此书再次揭开了德国历史上的一块伤疤。许多档案材料被刻意销毁,记忆随着当事人的去世而荡然无存,即便尚有知情人在世也大多缄口不言。……相信随着该书的传播,这段被遮蔽和遗忘的历史会重新进入公共记忆之中。

    ——中国《文艺报》

  • 史前人类简史

    作者:[英] 史蒂文·米森

    ★追溯人类历史中关键的一万五千年,用科学的眼光填补历史的空白

    公元前20000年的地球,寒冷、干燥、多风,大气中满是尘埃,四处横亘着冰川和沙漠。人类随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只能同严寒和干旱斗争,艰难地生存下去。然而,他们尚不知道自己正身处巨变的前夕——随后的一万年,气候从干冷转向湿热,地球从冰河期转向间冰期。

    就在这段时期,人类从居无定所的狩猎采集者转变成了定居农耕者。他们驯化了新的动植物、发明了农业,建造了城镇;他们开始拥有风俗和习惯,形成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并最终创造了我们所拥有的文明。

    他们没有书信、没有日记,甚至没有文字用以描绘他们的生活和见证的事件,在仰赖书面记录的历史学家眼中,他们的生活一片空白。考古学家检查他们留下的垃圾,以严谨的科学还原这段神秘的历史。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认知考古学先驱,用前沿的技术与靠谱的考古证据,呈现有趣的史前史

    汇聚考古学、遗传学、植物学、地质学、气候学、语言学、基因历史学的前沿技术,深入世界各地的考古遗址,结合科学与人文,重现不复存在的远古世界。

    不列颠的甲虫遗骸,证明了冰河时期的严峻低温;比利时的桦鼠与仓鼠,标志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开端;敲打加工过的燧石条、搭建的火炉、散落的鸟骨,见证了对整个史前世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生火工作。

    从古代沉积物中的花粉粒,追踪猎人们从地中海沿岸向东迁徙的足迹,再现史前人类餐桌上美味的天竺葵与藜;从墓室中的驼鹿雕像与狐狸牙齿和鹧鸪腿骨制成的珠子首饰,探索宗族、阶级、宗教信仰的原始面貌。

    石质工具、陶器、火炉、食物残渣、动植物遗骸、被遗弃的定居点、壁画、墓葬、基因、语言……作者米森抽丝剥茧,以有趣生动的讲述全面完整的史前史。

    ★通过一个现代人的穿越时空之旅,横跨五大洲,再现史前人类的生活全景与细节

    史前人类是头脑空空的野蛮人吗?这些人发明农业、筑造城镇,最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北欧的猎人在风雪中追击驯鹿,法国的艺术家在山洞绘制壁画,中国的制陶人同时驯化了稻米。还有一群人在乌克兰用猛犸骨骼建造房屋,在苏格兰烤榛子,在死海西岸的住所为亲人的头骨涂上石膏,并在土耳其的加泰土丘建造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

    他们驯化了绵羊和山羊,驯化了谷物与豆类,完成了人类从狩猎和采集向农业生活的转变。他们搭建村庄、打磨石器、储备食物、围绕篝火开展聚会,建立社群秩序与宗教信仰。

    穿越时空,回到石器时代,一同体验冰河时期之后面对全球巨变的史前人类,如何在努力生存的同时创造历史,成为人类文明鼎盛的基石。

    ----------------------

    内容简介:

    公元前20000年,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顶峰——大气层中弥漫着浓重的尘埃,沙漠和冰川横亘在广阔的陆地上。人类即使能够生存下来,也时刻面临着灭绝的威胁。随后的一万五千年,全球骤然变暖,气候变迁带来农业、城镇和文明的兴起。新驯化的动植物开始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狩猎和采集转向农业,人类的历史进程彻底转变了方向。

    《史前人类简史》综合了考古学、遗传学和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这一万五千年的人类历史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察。作者史蒂文·米森想象了一位现代旅行者约翰·卢伯克。读者将跟随着他的脚步,一同探索五大洲的各处史前遗迹,纵览全球人类的进化图景,并思索这一特殊时期如何为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奠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