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
-
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
钱锺书、杨绛夫妇保存的“不忍毁去的”珍贵信函。这些信函承载着不容小觑的文献价值、文化含量,字里行间皆是故事、故人和温情。
--
全书收入致钱锺书、杨绛夫妇的信函277封,以及钱、杨二位先生的若干复函。这些信函始自1946年,至2014年止,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信函作者包括二位先生的至亲好友、学者同人,乃至译者、读者逾90人。信中的一些内容不仅可补罅年谱、别传的失载,也为读者认识钱、杨二位先生的多种人生向度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本书所收信函呈现了钱锺书和杨绛二位先生的部分工作、生活、心境、交往、论学状况,既是时代的记录,也见证了学人之间的友情和思想共鸣,于学术史当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整理者吴学昭添加了详细的注释,介绍相关人物,交代相关事件,英法文信也逐一翻译,使读者阅读起来往往收获信函之外的新知。
-
隋唐帝国权力结构及制度演进
在权力的秘密里,探寻盛世与乱世的根源。在权力的分配里,看清帝王与臣子的博弈。
本书以隋唐帝国的权力结构演变为主线,通过详细解读杨坚杨广父子的皇位传递、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称帝、李隆基消灭韦后及太平公主等历史事件,讲清楚了隋唐时代权力结构的逻辑、血亲的争斗、国策与武力体系的变化等。
-
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
抓取马可·波罗中国之行的重要历史细节
勾勒其探索未知世界的传奇人生
于文字缝隙中洞见历史光束
~~~
★ 中青年元史专家对马可·波罗的最新解读
★ 以独具全球视野的原创力呈现生动内容
★ 史实依据与叙事艺术并重,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
~~~
马可·波罗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世界的一把钥匙,塑造了欧洲大航海和文艺复兴时代的中国观,为中西文明友好互鉴留下了重要历史印记。他行走于东西方的传奇经历更成为一个引人入胜又扑朔迷离的故事母本,被演绎、被争论、被研究、被致敬,始终热门。
今年恰逢马可·波罗诞辰770周年、逝世70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与严肃的学术性传记不同,它更注重趣味性,以《马可·波罗行纪》为故事底本,将来自史料、专著和论文的史实材料,通过巧妙的结构组织和富有现场感的故事讲述方式生动呈现,带领读者进入马可·波罗“探险”世界的历史。
本书是中青年元史专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晓林对马可·波罗中国之行的最新解读,以独具全球视野的原创力,有理有据又有趣地勾勒了马可·波罗的传奇人生。
~~~
开始于1271年的中国之行,是马可·波罗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这位传奇探险家,以其不凡的旅程和深刻的洞察,成为中西文明互鉴的璀璨星辰。他的足迹踏遍东方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灿烂文明带回欧洲,为西方世界扫除地图上的东方迷雾。同时,他将西方的文化与知识传播至东方,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合。
这段长达二十四年的旅程,是马可·波罗留给世人的一笔丰厚遗产。如今,他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人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重走马可·波罗之路。
-
古埃及神话
近200幅彩图全面揭秘古埃及神话的起源与演变,
深度领略神秘莫测瑰丽绮幻的古老伟大帝国。
三联神、八元神、九柱神,
世间万物皆具神性。
几千年来,古埃及人对众神的崇拜与国王的权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共生模式,并随着国家的命运起起落落。那些凌驾于众神之上的神连同神谱上次要的神共 同维持着宇宙的秩序、伴随日升日落的生死循环、季节的变换,以及大地上包括人类的所有生物的命运。
这是一本讲述古代埃及最伟大神话的书,太阳神拉、鹰神荷鲁斯、天空之神努特、女神伊西斯,以及祭司与法老、死亡与复活、尼罗河的洪水与庄稼收成、莎草纸与象形文字,所有古代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一一跃于纸上。
精装双封,四色印刷,超大开本,平铺欣赏!
天猫旗舰店版赠送含33个王朝的超完整《古埃及王名表》,普通版赠送祭司与神海报+塞莎特女神书签
-
绥靖时代
○想要获得“我们时代的和平”的人们,却走向了极力避免的战争
○从英国外交活动讲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人与事
【编辑推荐】
20世纪30年代,面对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不愿重蹈覆辙的人们选择了绥靖政策。作者布弗里精彩讲述了在这个绥靖的时代里各方势力所展开的活动,为我们描绘了一心求和的张伯伦、坚持备战的丘吉尔、虚与委蛇的希特勒,还有诸多在本国与德国之间活跃着的外交家们。
“这是一场在荣耀与可怕战争之间的两难选择,他们无从得知如何在这场抉择中获胜。”布弗里将为我们呈现在这个绥靖时代里英国进行重要抉择的背景环境,为我们讲述这个从虚假的和平走向战争的故事。
【内容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避免新的冲突发生也许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最普遍的愿望,“不要重蹈覆辙!”这句口号在欧洲人耳边久久回响,而这种观点也将影响欧洲的未来,并成为英国人所实行的绥靖政策的核心。
蒂姆·布弗里将本书所讲述的时期定为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通过重新构建英国一次次“绥靖希特勒”的谈判,展现了在纳粹于欧洲开展领土扩张等活动时,英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外交失败和议会内讧,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了英国绥靖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影响,表明最终走向战争的结局并非是少数人的盲目选择,而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关于当时的英国,本书进行了深入的档案研究,包括部分从未使用过的资料,对英国大臣、贵族和业余外交官在该时期的各项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作为与不作为,决定英国的选择并影响了欧洲的命运,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
【媒体推荐】
一篇关于国际关系中愿望思维外交和意外效应法则的引人入胜的叙述。
——阿里·安萨里,《今日历史》,*年度图书*
蒂姆·布弗里以极大的天赋和自信,将他的主题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优雅地勾勒出历史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呈现出扣人心弦、节奏明快的叙述。本书生动、细腻,充满了令人惊讶的细节,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处女作。
——亨利·赫明
过去没有一本关于绥靖主义的书能够如此生动、详尽和引人入胜地揭示 20 世纪 30 年代末上演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政治阴谋。蒂姆·布弗里出色地展现了当时的紧张局势、政治手腕和无数戏剧性事件……这是一部最引人入胜的政治剧,读者在放下书本后仍能久久回味。堪称佳作。
——詹姆斯·霍兰德
蒂姆·布弗里引用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有趣的资料来源和人物,对在那个十年里轻信、自私和糟糕的判断悲剧性地、无情地战胜了道德和理智的情况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学术性描绘。这是对历史最好的报道。
——卡罗琳·穆尔黑德
这是一位杰出的年轻历史学家的精彩出道作。蒂姆·布弗里写了一本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况的书,读起来就像是一部惊险小说。我爱不释手。
——彼得·弗兰科潘
-
时代的精神状况
了解这个时代,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
《时代的精神状况》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重要作品,出版80年来不断再版,是一部存在主义哲学的经典。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1930年9月纳粹党在大选中的巨大成功。面对30年代的社会危机、虚无主义的兴起、民族主义的热潮,雅斯贝尔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家庭、工作、国家、教育、艺术、科学等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他表面上是在批判时代的精神状况,实际上却是在追问人类的本质。针对这一问题,存在主义给出的答案是,人之为人,就在于做出自己的选择,承担自己的责任。
*****************************************
★哲学史上震撼人心的经典名著
★被翻译成英、法、俄、意、日等十多种语言
★对技术时代人的生存状况的诊断书
★著名翻译家梁锡江教授德文直译
*****************************************
雅斯贝尔斯是康德的唯一传人。他像康德那样,不止一次地离开学院范围及其概念化的语言,去向一般的读者大众发言。——汉娜·阿伦特
在初版近一百年之后,《时代的精神状况》在今天这个技术时代与当时一样有效,促使我们去澄明人之为人的存在本原。——陈高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作为存在(生存)哲学的经典之作,《时代的精神状况》致力于“澄明”20世纪西方的时代精神,并凸显人的“超越”,值得深入研读。——罗松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糖与雪
【编辑推荐】
·在不同历史时期制作冰淇淋需要什么材料 ?
·没有机械制冷技术的过去 ,人们如何制作冰淇淋 ?
·蛋筒冰淇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
【内容简介】
冰淇淋在欧洲曾经是贵族专享的甜点。可是在当今社会,购买一个冰淇淋是一个普通人也能负担得起的消费。
从 17 世纪的意大利柠檬冰糕到 20 世纪的美国草莓冰淇淋,这一广受欢迎的冷饮经历了技术变革和民众喜好的变化。如果没有新技术简化了冰淇淋的生产,没有生产成本的降低,也许冰淇淋是始终属于少数人的美味。
追随冰淇淋在欧美传播的脚步,从意大利、法国、英国再到美国,我们会发现它的历史充满了神话、传奇和各种趣事,它的事业逐渐发展壮大,直至在现代食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还收录了若干选自早期出版食谱的冰品、冰淇淋配方,读者可从中一窥当时人们对冷饮的口味偏好和研发者的创新之举。
-
外族的智慧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相遇发生了无数次,在这些相遇中,一些文明存续、壮大,另一些则衰落,甚至湮灭。怎样正确、恰当地对待外族文明,是永恒的发问。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莫米利亚诺的代表作,旨在说明希腊文明与其周边文明在希腊化时代的交流和联系,以及希腊人的态度对自身历史命运的影响。作者研究了希腊人对罗马人、凯尔特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等外族人的态度,通过分析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这几个文明的政治、文化和知识互动,莫米利亚诺认为,正是由于希腊人对外族文明的畏惧与虚构,以及拒绝学习他们的语言的自傲,最终将自己送入了文化自大的幻影中。
-
回音室
▶著名艺术史学者、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全新中国艺术专著
以考古发掘般的严谨打捞史料中的细节,结合前沿研究方法与成果,呈现艺术史学者多年的思考结晶
▶跨国界、跨时代、跨语言、跨学科,打破艺术史研究的藩篱,重新认识20世纪初的中国艺术
谢赫在加尔各答,康有为在罗马?摒弃泛泛的传统东西二元论叙事,以全球化的眼光颠覆关于东西方艺术的固有认知
以“气韵生动”一词的翻译与流转为线索,揭露思想传播中的“回音室”现象,连通古今与中西,细致入微地讲述“中国艺术”在20世纪的形成
▶中英双语完整呈现,特别制作阅读折页,追踪“回音室”中的每个声音!
完整收录作者英文文稿,方便对照阅读、研究
随书附赠折页,辅助理解“气韵生动”与“韵律”的传播路径
▶巫鸿、包华石、郭伟其、阮圆 知名学者联袂推荐!
·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艺术品流入海外,西方掀起了中国艺术的热潮。以“气韵生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画论与彼时的西方思想潮流不谋而合,经历冈仓天心、劳伦斯·宾扬、喜龙仁等多位汉学家的转译,在多种语言的回音室中流动、循环。而留学海外的陈师曾、滕固、刘海粟等人又将其从日语、德语、英文等语言译回中文,并应用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中,进一步奠定了谢赫“六法”在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在这部创新之作中,著名艺术史学者柯律格运用多元材料,突破固有的观念和既定的边界,以世界主义的视角重新思考艺术史的边缘和被形塑的“中国画”。
·
通过发现和重构中国美术进入国际语境的若干关键历史时刻,柯律格教授引导我们思考“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二元观念如何通过理解和误解而逐渐形成,又如何成为人们思考中国艺术的基础框架。这是一本叩问深层问题的书,灵活的叙述也非常引人入胜。
——巫鸿
·
柯律格针对晚清民国时期中国艺术史的世界主义思想基础提出了新颖的见解。这部历史佳作考察了其中关键性的“遭遇”和翻译上的细微差距,引导读者重新思考东西二元论,并欣赏艺术世界中丰富的跨国融合。
——阮圆
·
柯律格教授的演讲力图打破“东西相遇”的泛泛之谈。从“六法”翻译入手展现“跨国”语境中的观念纠缠,在北京年度讲座结束之后的写作中,柯律格进一步将这一语言循环流动的跨国空间概括为“回音室”,既形象地描绘出跨越欧亚大陆的艺术观念世界,也勾起我们对讲座现场的回忆,仿佛精彩的演讲与问答至今余音绕梁。面对不断突破边界的对象,柯律格的研究同样很难简单界定为“中国艺术史”,这一充满创意的著作本身,也必定将如“回音室”一般。引起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重要话题做出强度不一的种种回响。
——郭伟其
-
瀚海行脚
本书收录了西域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在六十载新疆考古与研究中创作的十五篇考古手记,记录和叙述了他从开创伊犁河流域考古开始,到发现孔雀河青铜时代墓葬、主持并参与楼兰、尼雅、克里雅、丹丹乌里克、小河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过程中的所见、所思与所感,也呈现了他一生投身考古事业不断求索的时间脉络。
全书二十六万余字,插图照片一百五十多张,全部与王炳华先生曾经踏查、发掘过的考古现场紧密相关,再现了新中国第一代新疆考古人历经的艰辛与奉献精神,也通过详实的叙述给读者带来一个近距离了解考古工作的视角,让我们可以通过孜孜求索的王炳华先生的行脚笔记,获得西域考古研究的沉浸式体验。新疆考古事业从无到有、由沉寂到为世界关注,在王炳华先生的瀚海行脚历程中得到了圆满的见证。
-
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
⭐李峰、陈伟、朱腾、陈侃理、郑威一致推荐
⭐尤锐(Yuri Pines)作中文版序
⭐一部重写秦史的里程碑之作,从“网络”视角重构中华帝国之形成
【编辑推荐】
◎从全新视角构建中华帝国的形成过程
传统观点认为,中华帝国的形成是自上而下征服的过程,本书则将帝国视为一种互动网络,分析网络中多元主体的作用,挑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北方中原的单一中心范式。
◎重新认识东亚南部在早期中华帝国形成中的地位
本书以东亚南部作为研究焦点,建构其在帝国网络形成过程中的主体性,纠正早期中华帝国研究中“重北轻南”的倾向。
◎重写秦史的里程碑之作
在宏观层面,通过研究区域间交流的模式与互动网络变动的性质,以理解秦帝国扩张的方向、过程及结果;在微观层面,探讨了秦地方政府在南方的活动,是如何通过改造人口流动与资源转移的模式,以及促进地理与环境知识的积累,从而影响帝国社会经济的。
◎文献翔实,言必有据
广泛运用里耶秦简等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以及考古资料,吸纳多项最新研究成果,学术视野广阔,学术分量厚重。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秦汉帝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试图证明中华帝国的建立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过程,展现了长江以南早期区域间交流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中华帝国扩张的方向。
本书的首要目标之一是,根据传世文献、考古证据、出土法律文献及里耶档案文书等大量资料,将有关长江以南中华帝国早期势力的广泛且多元的文献证据,与重构公元前后数百年间东亚南部互动空间的历史学、考古学叙事相结合。本书主要关注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向长江以南扩张及紧随其后的一段时期,从网络视角探讨了帝国的形成,并将其视为根植于东亚大陆上,通过文化、经济与政治军事关系联系起来的各社群之间长期互动的过程。对于中华帝国克服恶劣环境、瘟疫及后勤方面的困难,以巩固对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的统治而言,这一网络被证明至关重要。本书也首次探讨了古代东亚帝国网络与远距离互动框架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怎样塑造了中华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轨迹及其对欧亚全球化的参与。
《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共8章,围绕早期帝制国家的形成、世界体系模型的适用性以及对帝国的比较研究所展开的讨论,对东亚研究、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名家推荐】
南方地区的加入,在中华帝国的形成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过去大多数著作中将这一过程描述为由秦帝国发起的军事征服不同,马硕此书将其描述成为一种经济、文化、人口流动和行政网络的延伸,乃至于秦帝国对既有网络的参与和利用。马硕先生不仅精研包括里耶秦简在内的秦汉简牍文献,而且谙熟西方各种政治和经济史理论,视野宽广,因此他写出来的秦汉史往往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值得推荐的是,他基于里耶秦简,揭示了秦帝国地方行政和市场的互动(或者说国家对市场的直接深度参与及市场经济对国家行政的关键支撑作用),让我们看到了早期中华帝国的运行机制和其深层逻辑。与地中海地区的古代帝国相比,这可以被看作是早期中华帝国的重要特点之一。
——李峰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教授
通过对先秦、秦汉时期考古资料、出土简牍和传世文献的深入研究,该书作者马硕博士主张,早期中华帝国的发展植根于此前长达数百甚至数千年历史的跨区域互动网络,秦国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的多个互动网络之间,这一特点对理解其征服、行政措施与经济政策而言至关重要。《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以边疆地区作为研究焦点,指出帝国的许多关键制度与管理机制形成于边疆地区,军事行动与行政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将边疆人口纳入帝国管控的社会中,并开发利用边疆的资源。与既往研究偏重从帝国中央政府的角度“俯视”被兼并地区不同,该书从基层社会的角度分析秦汉帝国在长江以南扩张的历程,分析东亚南部各地区的人口为何参与或退出帝国所创建的网络。作者认为,中国史始终是世界历史中重要的活跃因素,秦汉时代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转型加强了跨区域远距离的经济交流,开启了中古早期的“全球化”。
——陈伟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史记》《汉书》等历史巨著在论述早期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时往往秉持着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叙事立场,但不断出土的考古文化遗址及金石、简牍文献却一再提醒人们注意传世史著眼中的早期中国的边疆对先秦秦汉文明之形成的深刻介入。马硕的大作显然对此有着足够的认识,并在综合利用传世及出土文献、考古资料而对早期中国的文化区系展开长时段观察的基础上将秦汉帝国视为由若干地域构成的网络,进而以其南部领土的社会治理实态为例,把早期中华帝国的运转理解为各地域间就军事、资源、人口等因素展开广域交流的宏观图景,修正了关于秦汉帝国之“中心”与“边疆”的习惯性界定。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书还试图从对早期中华帝国发展史的解读出发反思“世界体系”等术语在早期帝国史研究中的应用,表现出了作者的令人钦佩的理论雄心。
——朱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书采用“帝国网络”概念,克服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在“统一”和“征服”之外提供了第三种叙事。书中探讨了经济交通、资源交换和文化交流方面的丰富现象,体现出网络中多元主体的能动作用。作者以统摄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的超广角镜头,重构江南山地从进入华夏政权的互动网络到成为帝国领土的千年历史;又以过人的语言能力和学术精力,广泛汇集中、英、日、德历史、考古和出土文献等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言必有据,帮助读者一窥国际学术的前沿风景。可以说,本书的译介为中文学界引入了双重的“大视野”。而在微观上,作者独具慧眼地关注新地迁陵的货币化以及粮食、金属和动植物资源的开发等问题,在史料稀少而颇显沉寂的中国早期经济史领域中探索新路。这些都将启发有关秦汉乃至整个帝制中国历史的思考,并刺激我们的研究在精耕细作之上,大刀阔斧,别开生面。
——陈侃理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
有关长江流域及以南如何逐步成为中华帝国之一部,传世文献记载的历史过程充满了单向的军事扩张与征服,而南方出土的文献材料则提供了丰富的细节。马硕先生的这部书不同于传统叙事方式,从更宏阔的东亚大陆的地理维度,讨论了新旧领土内各社群在文化、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互动情形,进而提出中华帝国在东亚南部的建立是一个基于空间网络的过程;同时充分结合秦汉简牍文书,主要以迁陵县为例,探索了地方政府在南方如何通过改造人口流动与资源转移的模式来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该书既展现了作者在早期中国研究方面的理论成就,又反映了作者在史学微观分析方面的卓越能力,特别是所倡导的将传统的秦汉帝国南方边境研究转换为中华世界新的经济与文化核心的重构研究,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郑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
寻找六边形
1949年,康奈尔大学年轻的博士候选人施坚雅怀着对中国研究的热情来到战争中的四川,安顿在成都西南的高店子,展开了对中国乡村的田野调查。他努力学习四川话,住进农户家中近距离体验乡村生活,也常常坐到茶馆里与人聊天,观察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从市场角度研究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逐渐从市场运作中发现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密码。
基于在高店子的田野调查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施坚雅在本书中引入“中心地”“六边形模型”等概念,剖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及其现代变迁,提出了著名的市场体系理论和基层市场社区理论,跳出行政划分的范围,为中国研究开拓了新局面。本书是施坚雅模式的理论起点和基础,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反响,至今仍是中国研究绕不开的经典之作。
-
冥想
冥想是一座古老的智慧宝藏,如今已演化为一种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欢迎的心理调节方式。本书是法国备受国民欢迎的心理医生安德烈写给普通人的冥想入门读物,自2011年首版以来,仅在法国就已畅销逾60万册,被译为10余种语言,堪称经典。
本书体量轻巧,仅10万余字,共分为25节,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冥想的各个方面。每节均从解读一幅名画开始,其解读之细腻敏锐令人拍案。在扎实的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功底的加持下,安德烈医生对冥想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将其充分融入日常生活的体验当中。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字通俗晓畅,不失丰富细腻的情感,阅读体验上佳。
-
黑死病
一个典型英国普通村庄的村民们,面对历史上最惨重的瘟疫,会有怎样的生死经历?
黑死病迄今仍是降临在人类头上的最大灾难,在14世纪夺去了地球上约一半人口的生命。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村庄保存着异常丰富的历史文献,享誉世界的经济史学家约翰·哈彻借此重现了这里中世纪的日常生活。本书 以罕见的细节揭示了这些恐怖时分的生死体验,从而让我们得以透过居民的眼睛来审视这些大事件。
在细致保证史实准确性的前提下,本书描述了当地居民的遭际,以及他们的知识和信念。书中叙述的人物,取材于真实的村镇文献中有名有姓的村民;一幕幕场景,刻画了当时人们在这样的重大事件中在所难免的经历。最后,本书还细致入微地解析了黑死病带来的社会经济巨变。
-
彼美淑令
一个多世纪来北朝墓志的出土大大改变了中国中古史料的基本景观,为中古史的新视角和新叙事提供了可能,其中聚焦于北朝女性个体生命史的书写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书所收十一篇文章,都是利用新出墓志,加上其他类型的石刻史料和传统文献史料,尽力描摹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讲述一个个具体的女性故事,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生际遇的女性故事,合起来,力图展现一个不同以往的北朝历史画卷。
-
德勒兹哲学词汇
-编辑推荐-
★没有任何东西,比一本逐个解读德勒兹的概念,同时强调概念的相互蕴涵的小词典更合适。
☆没有人比德勒兹能更好地说明词汇应该是什么:不是关于一般主题的意见汇集,而是一系列逻辑草图,它描述思想同样多复杂的、可题名的和可签名的行为。
★只有德勒兹的概念在它们的真正内容上被更好地认识、被认真地对待,这样一些用法才会增多并多样化。
-内容简介-
本书按字母顺序介绍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主要术语,同时基于如下原则:哲学家只有在他自己的语言、他自己的词汇或他挪用的共有词汇中才是可理解的。
作者对每一个概念的考察都包含了三个在文本中以星号(*)表示的层次:基本定义是便于初学者理解的;科学考察针对有经验的学生;最后是一种更自由的探究,允许一种更广泛的解释。
-
蹒跚前行
1870年以前,人类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缓慢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被不断膨胀的人口吞噬。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明创造加速推进,技术能力每过一代人得以翻番,最终改变了全球经济生活的面貌。前人以为,这种力量将帮助我们建立起完美的理想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本书中,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布拉德福德·德龙讲述了1870—2010年工业实验室、现代公司组织和全球化如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物质繁荣,它们给人类和全球带来了何种变化,以及为何没能帮助我们建立起理想社会,反而使全球陷入了气候变暖、经济衰退、不确定性与不平等加剧的困境。
本书以令人惊叹的广度与深度,向读者揭示了加长版20世纪的发展真相:远非大幅跃进,而是蹒跚前行。
★知名经济学家布拉德福德·德龙关于加长版20世纪全球经济史的宏大叙事!《经济学人》《金融时报》2022年度好书!钱颖一、克鲁格曼、皮凯蒂、萨默斯等推荐!
★聚焦人类加速发展的加长版20世纪,不拘泥于国家和地区,也不拘泥于经济领域,而是囊括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科技进步、发明创造、全球化、制度变革、动荡宏大叙事。翔实的史料,动人的细节故事,加上作者强大的驾驭能力,是书写20世纪全球经济史的经典之作。
★历史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当下国际经济形势,在历史上有很多相似的时刻。历史有助于研判未来。
★钱颖一、保罗·克鲁格曼、托马斯·皮凯蒂、劳伦斯·萨默斯等重磅推荐。
这本“20世纪”经济史覆盖了从1870年到2010年跨越140年的“加长版20世纪”,这种独特叙事本身具有深刻的底层逻辑。德龙认为这期间人类在实现经济增长和追求公平理想两个方面徘徊前行,在曲折中迈进。这本著作内容丰富,视野宽阔,不仅是20世纪的历史叙事,更启发我们对21世纪人类未来的深入思考。中国读者尤其会从中受益,它把我们熟知的“加长版20世纪”中最后30年放进140年的全球历史长河中审视,帮助我们清醒定位当前和未来。
——钱颖一,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权威的经济史著作……提出了精彩的问题,并梳理出大量关键事件。
——保罗·克鲁格曼,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德龙以渊博而扣人心弦的风格讲述了一个故事:自187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如何塑造了当今的全球经济,又如何让人们追求公平的理想落空。实现经济正义,为所有人提供更平等的权利和机遇,仍然任重道远。
——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作者
只有历史提供的经验教训才能指导我们在如今的动荡岁月中设计前进路线。在阐述经济活动及其长期影响方面,我从未见过如此具有启发性的著作。所有关心全球体制未来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劳伦斯·萨默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
沿着20世纪经济发展历程的一趟令人激动和愉快的精神之旅。德龙把过去的众多谜团集中起来,讲述了一个杰出成就与巨大缺陷并存的历史故事,是我们理解塑造当今世界的各种力量的绝佳窗口。
——米努什·沙菲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
-
观无量
中国壁画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墓葬壁画,一类是宫殿寺观石窟壁画;一在地下,一在地上,各有千秋。作者的前一本书《观我生》聚焦墓葬壁画,以墓葬壁画的解读还原墓主人的生命故事和其背后的时代历史,而《观无量》一书则针对宫殿寺观石窟壁画展开。
“观无量”,即观照广阔无量之世界。中国的宫殿寺观石窟壁画如浩瀚之洋,其所描绘,上至佛国仙境,下至人间凡尘,可谓万象百态在其中。作者在图像之海中选择九组壁画,发掘图像中隐藏的历史讯息,还原壁画背后更宏大的时空场景,以及在此场景中生息的人的生命故事,构筑起了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国史。在这部历史中,发言诉说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那些色彩、线条和凹凸起伏,那些生动气韵和传神阿堵。
-
香料之路
【内容简介】
作者约翰·凯伊认为香料之路是历史上最惊人的反常现象之一:在任何人了解其范围和形态之前很久就已经存在,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他讲述了香料令人迷醉的原因,无数人的生计仰赖于它,众多国家和民族参与其中,有时更是不惜一战。由香料之路产生的机缘和偶然的发现,比其他任何一种全球交流都要多。
约翰·凯伊主要通过古代地理文献、旅行日记、航海日志,以史诗般的广度、令人惊叹的细节和戏剧性,叙述了跨越三个千年、环绕整个地球的香料之路的发展历史:古埃及人开创海上贸易,以获取阿拉伯地区的香料;希腊-罗马航海家为获取胡椒和姜,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欧洲冒险家怀着同样的目的探寻香料群岛;其间,还夹杂着阿拉伯航海先驱和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葡萄牙和西班牙衰落之后,英国、荷兰等国崛起,迅速接手和瓜分了它们在亚洲的领地和利益。而随着西方越来越激烈地争夺香料产地的控制权,这些地区原始纯真的面貌和香料贸易的神秘面纱逐渐被剥除。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香料没能与不断增长的世界经济保持同步,香料贸易虽未消亡,但最终归于平淡。
【编辑推荐】
◎兼具历史深度与丰富细节
本书通过详尽的古代地理文献、旅行日记和航海日志,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理解香料贸易如何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多维度的历史解读
不仅讲述了香料贸易的经济和政治影响,还深入探讨了它如何激发人类的欲望,推动探险和发现,以及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中所扮演的角色。
◎历史性与文学性的结合
约翰·凯伊的文笔优雅而富有感染力,将香料之路的历史编织成一部跨越三个千年、环绕地球的史诗,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富有思考性与启发性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讨论素材,无论是关于香料及其贸易的起源、文化交流的影响,还是关于人类欲望的本质,都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媒体推荐】
凯伊的复述既克制又有力,对于事实的选择令人信服。
——《卫报》(Guardian)
与其说凯伊的叙述浪漫动人,还不如说他较为敏锐地指出了三千多年来历史性贸易战的经济基础。
——《泰晤士报》(The Times)
这是对最古老的全球贸易及其文化和政治影响最为清晰的解释之一。
——《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提供了一场关于一个迷人而又鲜为人知的主题的细节盛宴。
——《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
-
报道肯尼迪之死
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被称为“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人物,在许多美国人看来,逝世的肯尼迪有着“比其在世时更为强大的力量”。对大多数成年美国人来说,1963年11月22日发生的肯尼迪遇刺事件形成的记忆是难以磨灭和刺痛人心的。那些在当天受命前往达拉斯负责“报道身体”(cover the body)的记者——这是一个用来形容无论总统去往哪里都被贴身报道的新闻术语——不过是在履行他们的职责,然而,“报道身体”却变成了“报道肯尼迪之死”,记者报道的该事件至今仍搅动着大多数美国人的记忆。
本书的主题就是讨论媒体记者在美国人集体记忆中的位置,哪些因素使他们成为可信的、权威的和首选的刺杀事件讲述人。芭比·泽利泽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叙事”(narrative)、“新闻权威”(journalistic authority)和“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记者是一种“阐释共同体”(interpretive community),即通过其专业地位具有的特有叙事权力来建立权威。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