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文化
-
新冠时代的我们
《质数的孤独》作者、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
在疫情期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从未想过要为丢垃圾获得许可。
我们从未想过要按照民防部的新闻简报来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我们也从未想过会有人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下死去。
这样的事不应发生在这里,发生在我们身边。”
《新冠时代的我们》可视为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记录了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对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做出了深刻思考。
2020年2月,新冠病毒开始在意大利肆虐,3月4日,意大利宣布全国停课。意大利著名作家保罗•乔尔达诺迅速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说:“我并不害怕生病。但我害怕病毒可能造成的改变。我害怕一切归零,但我更害怕这一切到头来只是枉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所以,就像弗洛伊德在醒来后写下自己的梦境一样,乔尔达诺也试图在新冠肺炎流行之时,记录下当下的感受。他从数学概念出发,讲述大流行病对人类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反思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反噬。整部作品短小精悍,立足高远,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时代标本。
-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
·新文化史权威达恩顿,时隔八年再出新作,集既往研究之大成
罗伯特·达恩顿是闻名遐迩的新⽂化史研究专家,始终致⼒于书籍史和⽂化史的研究。他的代表作品《屠猫狂欢》被奉为标志着新⽂化史理论和研究⽅法⽇臻成熟的经典之作。《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是达恩顿时隔⼋年推出的最新英⽂作品,也是中⽂世界时隔⼋年再次推出达恩顿的新作。这本书可谓是达恩顿书籍史研究的集⼤成之作,是⼀部真正结合了书籍、⼈物和思想的社会⽂化史。
·浸入式写作,见证法国大革命前夜基层社会的混乱与生机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以一位图书销售代表1778年的环法之旅为主线,用浸入式写作带读者亲历图书贸易的各个环节,感受出版业的激烈竞争和大众高涨的阅读热情。作者达恩顿利用丰富的纳沙泰尔出版社档案材料让法国大革命前的图书世界重焕生机。在这里,书商们为了实现销售在乡镇奔走,贸易路线受政令影响不断改变,关于图书需求的情报飞速流转。他们把满族读者的需求当作生意努力经营,谁也没有想到自己正在为一场革命做准备。
·五十年档案研究之结晶,全面复原图书世界的真实状况
罗伯特·达恩顿钻研纳沙泰尔出版社档案半个世纪,对旅行日志、银行账目、书信往来等各种史料做了精细的文本分析。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中,达恩顿通过对众多城市和人物故事的娓娓道来,将启蒙运动、大众阅读与近代贸易结合,描绘了塑造今日世界的革命性变革酝酿之时的历史微观图景。
·新文化史开拓者林恩·亨特鼎力推荐;北京大学高毅教授倾力翻译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英文版出版后,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推荐。新文化史的开拓者林恩·亨特(Lynn Hunt)称赞到:“只有⼀位故事⼤师(达恩顿)才能为18世纪的书籍世界注⼊如此鲜活的⽣命。”耶鲁大学教授约翰·梅里曼(John Merriman)更称罗伯特·达恩顿的研究创造了“⼀种思想的社会史”,是“这个时代乃⾄任何时代最为优秀的历史学家之⼀”。本书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高毅领衔翻译。
~~~~~~~~~~~~~~~~~~~~~~~~~~~~~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是新文化史大家、书籍史权威、《屠猫狂欢》作者罗伯特·达恩顿的最新作品。
故事围绕⼀位来自瑞士的图书销售代表展开。1778年夏日的⼀天,29岁的让-弗朗索瓦·法瓦尔热动身上马,开启了⼀趟环绕大半个法国的公务旅行。他受雇于纳沙泰尔出版社,任务是拜访沿途书店,推销书籍、查收账目、安排货运、调查市场。在历时五个多月的行程中,他翻越汝拉山脉,沿罗讷河直抵地中海,横穿法国中部地区,途径里昂、马赛、图卢兹等重要城镇。法瓦尔热详细记录了沿途经历。这份珍贵的旅行日志无异于⼀场18世纪法国外省出版市场及图书贸易的导览。与它同样完好⽆缺地保存在纳沙泰尔出版社档案中的,还有上千份内容翔实的信件、银⾏账⽬、交易记录,涉及出版业有关的各⾊⼈群。罗伯特·达恩顿充分利⽤这批宝藏,在本书中描绘了⼀个处于历史重要关头的,⼈物鲜活、⽣机勃勃的图书世界。达恩顿⽤精彩的浸⼊式书写带读者走进图书贸易的哥哥环节,并亲历竞争激烈且秩序混乱的18世纪图书世界。当时市场上流通的是什么书籍?这些图书怎样到达读者手中?通过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为读者铺陈了变革前夕法国社会阅读和基层人民生活的全景画卷,以及塑造今日世界的革命性变革酝酿之时的历史微观图景。
-
邱园的故事
改变世界的植物园——邱园摄影图集
250张黑白照片讲述邱园的前世今生
编辑推荐
250张黑白照片,见证摄影技术和邱园的发展历程
精选的照片时间跨度为1844年至20世纪70年代,即摄影技术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和彩色摄影技术到来之前。其中有来自专业摄影师的作品集,也有个人拍摄的照片,大多是初次面世。无论是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伦的人物摄影、欧尼斯特·威尔逊的植物笔记,还是使用银版摄影法拍摄的棕榈温室、立体摄影时代的T形温室等,这些珍贵的照片承载着近代摄影技术的发展之路,也唤醒了一座爱的植物园的深情往事。
讲述邱园的前世今生、台前幕后
园长威廉·胡克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改变了邱园的命运,欧尼斯特·威尔逊等植物猎人去世界各地探险带回大量的植物品种,邱园在二战期间自创示范补给田指导公众种植蔬菜……这些事件娓娓道来,叙述了邱园经历的沉寂、扩张、繁荣等历史变迁。幽静的杜鹃谷、夏洛特王后的乡间别墅、古希腊-罗马式的石雕、备受宠爱的水仙花、第一处玫瑰藤架等布置则为邱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书中照片记载的重大改变和事件,推动着邱园成为世界顶尖的“植物学研究机构”和“欢乐园”。
朴素又温暖的收藏佳品
“邱园的故事”由植物园工作人员讲述,怀旧珍藏,简约设计,色块区分章节,哑粉内文纸凸显老照片历史质感。一幅幅静态的照片带我们回顾往昔,也许只是一花一草、一砖一瓦的设计,也许只是悠闲的下午茶时刻和植物猎人席地而坐的瞬间,看起来平凡朴素的场景,诉说着数代的邱园工作人员倾注一生的热情和心血。故事中的点点滴滴被寄托着美好的愿景,没有这些殷实饱满的过往岁月,就没有今日“植物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内容简介
本书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了邱园成长为一个大型公共机构的历史,讲述了一座充满爱的植物园的故事。其中囊括了邱园景观建筑的建造历程、邱园如何收集植物和接待游客、邱园各部门员工的协调配合,以及邱园在战争年代受到的创伤和战后的复兴等历史记忆。近代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历史细节得以保存,并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翻阅这本由照片串联起的“故事书”,我们仿佛走进了邱园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看到和听到那一个个美好瞬间中的人和事……
媒体推荐
《邱园的故事》是本季度的黑马……它没有把邱园当成英国旅游行程中的必打卡景点来介绍。这些照片通过殖民扩张、贸易、工业、医药、战争,甚至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价值观等多维视角呈现了园中植物的重要价值和邱园的世界影响力——《纽约时报》评论
如果你正在查询邱园的历史,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很棒的老照片——亚马逊读者评论
今天自然爱好者的必读书籍——亚马逊读者评论
-
笑之大学
日本喜剧之王,编导演全能的娱乐巨匠
陈道明、何冰主演人气话剧《喜剧的忧伤》原版作者
日剧学院赏最佳剧本七冠王、日本奥斯卡最佳编剧
木村拓哉、堺雅人、天海祐希、小栗旬、深津绘里……作品演员表永远明星云集
从《古畑任三郎》《新选组!》《我家的历史》
到《有顶天酒店》《魔幻时刻》《大空港2013》
专攻喜剧30年,横跨舞台剧、电影、电视剧
畅谈创作生涯“一路开挂”的故事
全面揭晓制造欢笑与感动的秘诀
「毫无保留,我道尽了自己的工作。」
编辑推荐
说起日本乃至世界级的当代喜剧大师,三谷幸喜可能是影迷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名字。他凭借天赋、热情和技艺,横跨舞台剧、电视剧和电影等领域,执笔/执导了众多打破常规、机敏睿智、令人捧腹又温情脉脉的喜剧杰作,成为在日本家喻户晓的一代国民喜剧巨匠,在中国也人气颇高、拥趸甚众。
如此成功的三谷喜剧,搞笑的秘诀是什么?他有哪些编剧法则和风格偏好?多年来是怎么保持旺盛创作力的?不爱回顾过去的三谷在本书中首度揭开自己喜剧的帷幕,挨部细数入行30年来20余部作品苦乐交织的创作历程,相信读者会从中发现这位宝藏创作人诸多不为人知的惊喜。
◎ 创作生涯全回顾,天才般地将喜剧融入推理、职场、大河剧等各类型
从儿时独自玩的人偶游戏,到大学时代组建的剧团,内心一直潜藏着渴望:打造符合自己想象的世界;编剧生涯起步于为综艺节目写台本,搞笑短剧、电视剧集、电影剧本……稳扎稳打、精益求精,只想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医疗剧、法庭剧、推理剧、大河剧、人偶剧……浪漫爱情、科幻奇幻、家庭伦理、职人困境、多线群戏……挑战众多类型题材,但“最后还是会回归喜剧”;不具备领袖气质的“社恐宅男”,当剧团团长都勉为其难,居然还得亲自执导筒!导演心路满布矛盾,“以影迷编剧的身份执导电影才是原本该有的样子”。
◎ 在娱乐圈“搞事业”,凭实力一路避坑,收获豪华演员班底,终成喜剧之王
在影视圈的摸爬滚打,宛如真实热血职人剧:临危受命、爆肝赶稿的刺激,被制片人逼到绝境更激发出潜能;工作人员对剧本胡乱删改,气到想亲自拍片示例节奏把握;现场拍摄者对剧本的思考浮皮潦草,因缘际会上阵执导,观众纷纷买账真是莫名其妙~
作品与演员互相成就,凭尊重和才华揽人心:在《古畑任三郎》中尝试“对号入座式写作”,以田村正和为原型,塑造时髦有品位的侦探形象;与《了不起的亡灵》女主角深津绘里有表演趣味上的共同语言,从不NG的她在三谷作品中尽显喜剧天分;《新选组!》起用很少有机会演大河剧的新人——堺雅人、小田切让、藤原龙也……因为“他们10 年后会成为引领时代的演员哦!”
◎ 迷影彩蛋连环抛,考古三谷欢乐多,揭秘一位“geek”型影人的奇趣脑洞
喜欢好莱坞电影和美式情景喜剧,向伍迪•艾伦“隔空喊话”;喜欢“无能之人重新振作起来”的故事、“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挑战”的设定、“冒牌货反过来压真家伙一头”的情节;喜欢制片方强人所难的离谱要求,障碍越大越来劲,“因为有限制才能创作”;喜欢历史,想写天才身边的普通人,在书里翻翻找找来寻获灵感;喜欢以“形式之美和理科思维”来创作剧本,愿意做技术型编剧;喜欢用长镜头乃至一镜到底,充分发挥舞台剧出身的优势;喜欢挑战新类型、新想法,凡事只要有趣都想试试看,至今仍在等待“直播剧”的邀约……
◎ 台湾知名设计师操刀装帧设计,精致内外双封,Pantone专色油墨印刷;全书内页甄选高品质纯质纸,内文双色印刷、版式友好,开本轻巧便携,诚意满满,值得影迷珍藏。
* * *
三谷创作秘语
✍ 喜剧、密室、群像,作品里的三个重要元素
✍ 写剧本是从“脑海里冒出某个画面”开始的
✍ 坚持让每个角色都有存在的意义,为此下足功夫
✍ 用纸人和心理图表思考每个出场角色的心情
✍ 99%的逻辑为的就是突出那1%破绽的魅力
✍ 个人理解的幻想类作品里,出场人物都必须穿着鞋子
✍ 写剧本时一定会把“广告”的存在考虑进去
✍ 不会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不把剧本打印出来就很难客观看待
✍ 编剧如果太过坚持自己的意志,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别别扭扭的
✍ 只要是自己写下的剧本,就应该负起责任,亮出自己的名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国民喜剧大师三谷幸喜关于舞台剧和影视作品的创作访谈录,由日本知名搞笑艺人、作家松野大介采编而成。
“不爱回顾过去”的三谷,首度完整畅谈自入行以来共20余部作品的编剧、导演心得和创作故事,谈及自己写作的灵感来源、坚持何种编剧法则和风格偏好、作品从构思到完成有哪些苦与乐、对合作者和演艺界有怎样的看法、多年来如何保持旺盛创作力……本书揭开了三谷喜剧的帷幕,把目光投向幕后,对于所有从事创意工作、身处娱乐行业的人,这本制造欢笑与感动的秘籍都值得一读。
-
中美相遇
★理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应该从两百多年前的中美相遇开始
贸易战、留学生、移民、种族歧视、朝鲜半岛问题……困扰今日中美关系的这些话题其实并不新鲜,它们都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清朝与美国的相遇。中美因贸易结缘,而今却要因贸易反目成仇,甚至彼此脱钩吗?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针对特定国家移民的种族歧视法“1882年排华法案”,为何目标对准了中国?今日的朝鲜半岛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干涉东北亚的战略楔子,可谁又知道,美国进入朝鲜半岛竟然是中国从中牵线介绍的呢?
★还原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真相,颠覆对晚清、对美国的固有认知
教科书中呈现的历史,往往带着各种先入为主的现代观点,将过去简化为一两句盖棺定论。然而历史从不简单。为何中国会轻而易举地将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才获得的权利统统授予美国人?清朝真的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往来吗?为何中国第一位派往外国的大使竟然会是个美国人?《中美相遇》以生动的叙述,还原200多年前真实的中美交往。回到历史发生的时代,认真检视每一个细节,我们会发现,很多我们自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其实与真实相去甚远。
★关注大事年表背后的个体故事,让历史回归人本身
历史终究是由人构成的。从珠江口民妇郭梁氏之死,到密西西比州没法上学的林家女孩,从努力适应新大陆生活的留美幼童,到大搞“夫人外交”的慈禧太后……中美关系,不只有波澜壮阔的战争与条约,更有无数活生生个体的一言一行。正是通过这些小故事、小人物,我们才更容易看清被大事件掩盖的历史本质,看清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命运之间复杂深刻的联系。
★以史为鉴,窥视中国走向发展、走向世界的曲折道路
从康乾盛世到积贫积弱,到今天的再度强大,中国在过去的200年里走出了一条无比曲折的道路。为了走向复兴,清朝发起了洋务运动、公派留学等种种举措,却终于一败涂地。这些政策是否有可取之处,又为何失败?晚清的道路究竟错在哪里?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为何如此坎坷?为什么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的地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逆转?何谓先进,何谓落后?
我们如何认识百余年前的晚清,也同样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眼下的中国。
◎ 内容简介
1784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华;100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从蒲安臣使团到留美幼童,从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若说这是一则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却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崭新无比。”
-
中国话
☆侦探小说般层层推进的语言学科普
☆九大领域诠释中国话的前世今生
☆重新发现中国人的文化史
▎编辑推荐
九大领域解读中国话的起源与传播
重新发现中国人的文化史
◎粮食作物称谓的传播
——为什么东非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尼群岛上“米”的发音都非常相似?
——为什么中国普遍北方吃粳米,南方吃籼米?
——为什么中国台湾的阿美人会把“小米”供奉为神灵?
◎家畜动物称谓的兴衰
——为什么历史上“猪”的曾用字“彘”“豕”“豝”都消失了?
——为什么楚国“虎”的发音——“於菟”和东南亚地区的发音非常相似?
——汉语的“马”是草原上的印欧人传入中国的吗?
◎金属加工冶炼的历史
——为什么青铜器上的铭文会被称作“金”文?
——越南为什么会用“铜”作为他们的基本货币单位?
——“铁”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词汇吗?
◎血缘亲属称呼的异同
——“爹娘”是比“爸妈”更老土的词吗?
——“哥”什么时候取代了“兄”?
——“妈”(ma)是全世界的语言中对母亲的通称吗?
★名人推荐
本书对“语言中的历史线索”已有非常精彩的论证,深入浅出又饶有意味,但这并不只是“趣味历史”而已……因为语言中异于规律的现象不仅可以提醒我们对结构的重新认识,也可以补齐文化交流中“缺失的一环”,有时是被遗忘的历史。对中国人来说,这样的书实在是太少了。
——知名书评人 维舟
本书内容广博、材料翔实,伴随着优美的文笔徐徐展开,读来有“山阴道上行,使人应接不暇”之感。相信读者诸君读了本书之后,一定会对中国人与中国话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更为深刻地了解认识!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盛益民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分别深入探讨了中国的饮食、数字、动物、称谓、地名等方面的文化。一方面,作者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分析语言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又从横向的空间维度,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播、交流。作者借由语言,探索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为我们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不同民族间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轨迹。
-
神奇的设计思维游戏书
这是一本设计思维的游戏书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设计思维创新中心出品,内容权威可信。内容结合创新过程中的团队组建、需求洞察、创意形成、问题发现等环节,选取了能够直接促成创新成果的游戏,能够有效地指导创新过程。
◎内容简介
不管市场多么艰难,总有企业做得风生水起,这些乘风破浪的企业无疑都拥有无与伦比的产品力,而产品力的核心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越来越挑剔的顾客谈何容易?1987年哈佛设计学院院长彼得·罗(Peter Rowe)首次提出了“设计思维”的概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斯坦福d.School、德国HPI学院的成立,标志着设计思维进入了教育领域,从而为更多的人赋能创造力提供了一整套方法。
游戏是设计思维独特的创新策略,本书作者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从合作游戏、探索游戏、分析游戏、脑洞游戏、建设游戏5个方面,编写了75个设计思维游戏,让似乎难以捕捉的灵感变得“可遇”“可求”“可实践”。
这本设计思维的游戏书,将会激发团队的无限创新力,在团队中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开展创新项目还是建立新团队,你都可以利用书中的游戏,发现每个人不同凡响的创造力,成为真正的创新者。
-
伊朗简史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
千年丝路上的明珠,享有盛誉的波斯诗歌,中东火药桶,当下举世瞩目的核危机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一个多面的伊朗?
一部简史,浓缩了伊朗前世今生5000年的精髓
◎ 编辑推荐
☆由职业外交官所书,20余年的审慎观察,打破西方对于伊朗固有的他者印象,重塑对于伊朗的理性认知。对于伊朗这样一个独特的文明古国,可以不赞同它,但必须去了解它。
☆穿过漫长岁月,在不断的战争与和平交替中领略古波斯的宗教文化、诗歌、建筑、细密画之美,超出国家和文明的范畴,感受伊朗作为一个心智帝国经久不衰的力量,很好地集中解答了伊朗历史的连续性问题。
☆见解独到,深刻地挖掘了伊朗为何会成为国际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比如为何在中东独树一帜以什叶派为国教?伊朗的传统是扩张主义,还是被动防御?伊朗女性的地位和享受的权利到底如何?作者尽力呈现一个最真实的伊朗,解除我们对于伊朗的诸多误解。
☆为何美国和伊朗势不两立?伊朗政府为何执意发展核计划?来之不易的伊核协议是如何促成的,在伊朗内部和美国分别面临哪些威胁?作者冷静解读了伊朗核问题,并做出了前瞻性思考。
◎ 内容简介
从先知琐罗亚斯德时代到强大的古代波斯帝国,再到1979年革命、人质危机和艾哈迈迪·内贾德执政时期,作者生动且完整地描述了伊朗数千年的历史。他清晰又详细地解释了古代伊朗复杂的王朝更迭和在共同的文化纽带联系下各族群融合而成的现代伊朗文明混合体。书中多处具有启发意味的独到见解使得本书成为理解伊朗这片复杂土地的重要指南。
◎ 媒体&名人推荐
每一页都是对伊朗历史的精辟提炼,闪现出深刻的洞察力。迈克尔·阿克斯沃西,当代伊朗事务方面的作家和学者,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伊朗事务处的前负责人,从头开始,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金融时报》
迈克尔·阿克斯沃西是波斯事物的爱好者,比如伊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明之一的历史、波斯诗歌和现代电影等。作者在本书中将伊朗理解为一个心灵帝国(一个更深层次、人道、深思熟虑的伊朗)和一个革命性的伊斯兰帝国(对自己的独特性有了更高的认识)。
——《犹太先驱之声》
对伊朗历史绝佳的单卷版介绍。
——《新政治家》
比小说更扣人心弦……本书对于当代伊朗及其面临的挑战的描述相当于一千部纪录片和新闻简报。
——罗伯特·欧文,《展望》
这本书引人入胜、论证有力和文笔优美,描述的是一个发现自己再次处于国际事务中心的国家。
——贾斯廷·马罗齐,《帖木儿大帝》
-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奇葩说导师、得到App主理人刘擎讲透西方思想史
◎马东、罗振宇、陈嘉映、施展等倾情推荐
◎邀请你穿越时空,与19位闪烁着光芒的思想家对话
◎来一次思想的碰撞、一场观念的探险
人生的意义,人们向往的自由和公平的价值,人类文明的复杂冲突与未来趋势……这些让你困惑的大小问题,过去也困扰过韦伯、尼采、萨特等杰出的头脑。他们尽最大努力做出阐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标识。
在这部讲义里,刘擎介绍了现代视域下的19位思想大家,广泛而系统地讨论工具理性的利弊,如何面对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和全球化等议题。
思想不惑,精神明亮。你将在这19位大家的生平故事中,理解他们建构思想大厦的地基与框架。你还会在思想大厦之上,直面个人生活和社会公共领域的诸多难题,收获审慎而真诚的回答。
【名家推荐】
“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是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历史智慧,近两百年来科技的高斜率发展,改变着生活,也必然带来了惶恐。人类命运去脉固不可知,来龙却有迹可循,刘擎教授以“古今之变”为视角,带我们审视西方现代思想史,放大当下困境的草蛇灰线,掩卷未必豁然,于我却尽是拼图的乐趣。
——马东
刘擎的这部新书阐述百余年来西方的政治—社会思想,从韦伯讲到亨廷顿。像作者的其他著述一样,内容详实,持论中正,条理明晰,既是初学者的极佳入门书,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备在案头时加参考。
——陈嘉映
我们总会经历一些时刻,面对一些问题,没法不去想它,却又不得其解。刘擎老师的课程我学过三遍,每一次都感到震撼。这部新书让我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清晰与通畅。原来那些让我困扰已久的问题,并非毫无出路。感谢刘擎老师以如此平易友好、又不失深邃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家的智慧呈现给我们。
——刘润
西方思想家针对现代社会所诊断出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我们几乎全都经历了,甚至比这些思想家所想象到的还要深刻、复杂。刘擎老师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中产生出自己的问题意识,在东西方的多年求学经历让他获得了最为犀利的思想手术刀,来剖析当代的中国与世界。
——施展
这本书是写给现代人的生存指南。现代世界中困扰我们的许多问题,从人生的意义到人们向往的幸福、公平和自由的价值,从生命的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创造到人类文明的复杂冲突与未来趋势,二十世纪那些最伟大的头脑都曾反复思考过。走过这些巨人构建的思想丛林,你才会是一个真正自觉的现代人,而刘擎老师,就是你探索这片丛林的引路人。
——王立铭
-
徐迟散文选集
这一本选集,从1936年开始,迄1978年为止,经过42年。
-
根本停不下来
在戒瘾过程中反复挣扎的你,可曾知道:其实,戒不掉瘾,不是你自制力差,而是你忽略了成瘾背后自己真正的心理需求,陷入了认知误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戒瘾方法。
本书作者结合30年心理学戒瘾经验,融合4大心理流派,针对上瘾的不同阶段,定制了不同的戒瘾方法。
在本书中,作者详细论述了:评估上瘾阶段、识别上瘾误区;摆脱负面感受、重塑强大内心;向内治疗心瘾、向外修正行为;重拾生活热情,真正实现自律。
人们对上瘾的认识即将被颠覆,想要戒瘾和想要帮助亲人或朋友戒瘾的人,将会发现,从“根本停不下来”到“停下来”其实没那么难。
-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
本书是一本集研究专业性、阅读趣味性、创作启发性于一身的学术“巨”著。
它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呈现,所有词条以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以仿词典的形式编排,搜罗汇集了近乎全球的都市传说故事。作者系统地整理了具体的都市传说故事(及它们的演变)、都市传说的相关术语,简明地叙述了都市传说在一些国家的研究情况、与都市传说相关的流行文化和其他文类,等等。
都市传说(Urban Legend),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听起来稀奇古怪、异想天开、99%不足为凭,人们却愿意相信它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内容涉及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通常来自“朋友的朋友”的讲述,并被口口相传。没有人能拒绝一个据说是真实的,且令人抓心挠肝的好故事,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完备地溯源了都市传说的历史与发展状况,行文生动幽默,既是全球都市传说的分类整理,普通读者可以津津有味地阅读,也是编剧、小说家等创作者的灵感素材库。正如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说:“口口相传的经验是所有讲故事者都从中汲取灵感的源泉。”
-
不拘一格
网飞
一家市值超 2000 亿美元
全球付费订阅用户超 1.9 亿
业务版图遍布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巨头
作为创始人兼 CEO,里德·哈斯廷斯引领网飞实现了成功转型和强势增长,并坦言这得益于一套违反直觉的管理原则:
在网飞,你不需要取悦你的老板,只要给出坦诚的反馈;你不需要层层审批,就可以决定出差标准;你不需要用加班证明自己,只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能得到丰厚报酬。
里德·哈斯廷斯认为,如果你给员工更多的自由,而不是制定规则来阻止他们发挥自己的判断,他们会做出更好的决定,也更有责任感。本书是里德·哈斯廷斯的作品,联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艾琳·迈耶,开创性地利用内外部交叉视角,揭示了人才重于流程、创新高于效率、自由多于管控的文化内核,让读者能从网飞的实践经验中获得高价值的思维启发。
1、网飞创始人兼CEO哈斯廷斯重磅作品,完整还原网飞强势增长背后的管理原则。
2、让全世界创意者联合起来。一家市值超2000亿美元,全球付费订阅用户超1.9亿,业务版图遍布近200个国家的商业巨头如何培养最有创造力的员工。
3、现象级畅销书,《金融时报》2020年度商业图书,《纽约时报》畅销书,火爆美、英、法、日、韩等10余国!
4、揭秘打造《纸牌屋》、《黑镜》、《后翼弃兵》、《超感猎杀》、《女子监狱》、《爱死亡机器人》、《毒枭》、《怪奇物语》、《暗黑》等爆款神剧背后的超级创意人才。
5、陆奇、曾鸣作序推荐;
李想、李楠、吴世春、孙陶然、杨国安、曹仰峰、吴建国、冉涛、刘戈倾情解读;
樊登、俞敏洪、符绩勋、吴军、程浩、吴志祥、陈揪帆联袂推荐。
5、企业管理者、互联网职场人、创意类岗位从业者争相阅读!
-
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
如何陪伴他们走过晚年,而不再彼此伤害?
最健康的陪伴心态,最务实的应对建议
面对难相处的父母 读这一本书就够了!
◎ 编辑推荐
在这个快速发展又变幻莫测的世界里,你或许一直在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希望活出最好的自己。
然而,父母却经常在毫无保留地爱你的过程里失去了自我。身体机能衰退已让人无比沮丧,他们还要接受自身观念落后和失去家庭话语权的残酷现实。父母可能变得小心翼翼、失落、沉默,可能因害怕孤单而对你有诸多要求,也可能以一种惯性的关爱模式,试图进入你的生活,干涉一切……这份爱让人心疼,也成为负担,让你无奈,让你抓狂,让你无所适从。
但是,谁更有机会改变呢?
趁一切还来得及,给自己一个与父母好好相处的机会吧。
☆ 与年长父母相处的实用指南
本书聚焦两代相处难题,帮助身心疲惫的你建立更健康的陪伴心态,为深感焦灼的你提供更务实的应对建议。
作者归纳出六大类型父母行为模式,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帮读者评估“父母是否真的难相处”。25个经典案例以父母的问题行为和子女的应对模式展开,在反思和梳理清楚立场和原因后,作者会带你以富有智慧的语言范式进入情景演练。案例之间环环相扣,不管父母是老后难相处,还是持续一生的人格模式,书中都有贴切的应对策略和温馨小贴士。也许你会获得摆脱恶性循环的力量,也会还会变得更爱父母呢。
☆ 作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两位作者皆为资历超过30年的社工师,接触过很多类型的“问题父母”。阅读本书,首先获得的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意识到原来有那么多人跟你有同样的处境,会让你感到如释重负。其次就是身临其境的感受,熟悉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出自作者的看护经历,因此你会看到更有针对性的建议而非宽泛的理论和模糊的概念。
☆ 成年子女视角
面对难相处的父母,请先训练自己的同理心。了解父母看似“麻烦行为”的根源,往往是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然后运用这层理解,改善你与父母的相处方式。重新认识父母的“自作主张”和不被接受的“为你好”,审视自己的沟通模式;同时以平和的心态陪父母面对老年课题,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父母很难改变,但你可以选择和他们不同的道路,尽力照顾好未来的自己,学习优雅地变老……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来自专业人士的与年长父母相处指南,两位作者有30年以上的老人看护经验,面对过许多难相处的父母,他们会帮助你与家中长辈实现更顺畅的沟通。本书针对一些复杂案例提供了中肯的建议,还有关于“如何陪父母面对老年课题”和“如何陪自己优雅变老”的贴心指南。也许你不能完全改变父母,但至少可以从愤怒、懊悔、内疚、自责的恶性循环中逃脱出来,学会接受这一切,尽可能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并不再步父母后尘……
-
阿尔茨海默病自我管理全书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权威亲身示范,独创革命性的预防、逆转方案,预防90%的阿尔茨海默病,让“老年痴呆”不再是“不治之症”。
“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柯林·坎贝尔,前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主席迪利普·杰斯特,现象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联合推荐。
◎ 编辑推荐
☆ 美国Amazon神经系统疾病类排行榜NO.1,多位权威专家、名人重磅推荐
“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柯林·坎贝尔
前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主席迪利普·杰斯特
时代杂志“医学英雄”特刊封面人物基斯·布莱克
全球现象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重磅推荐
☆ 预防90%的阿尔茨海默病,不仅面向患者,也面向健康人群
本书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测试,逐条拆解不可干预风险和可干预风险,让读者不恐慌又不懈怠,正视自己的状态。此外,读者还可以看到具有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的作者夫妇及其子女每天是如何对“老年痴呆”进行预防的。
☆ 独创“神经元计划”,将“老年痴呆”防治落实到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
医生嘱咐患者和家属“多运动,注意饮食,少吃大鱼大肉”,可到底什么程度是“多”,什么程度是“少”?
在本书中,两位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权威独创“神经元计划”(NEURO),带领读者从一点一滴入手,预防、逆转阿尔茨海默病。
N·营养(Nutrition)E·锻炼(Exercise)U·放松(Unwind)R·恢复(Restore)O·优化(Optimize)
☆ 个性化配置,精细化管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因此与其追求一套固定、现成的方案,不如跟着作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评估自身状况和所处阶段,消灭阻碍因素,在范例模板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的计划,并不断灵活调整,让自己在每一天、每一秒都变得更健康。
◎ 内容简介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痴呆症的一种类型,全球每3秒就有1人患上痴呆症,95%的人自认在劫难逃,中国至少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全球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外界的知识和建议虽然庞杂,却总是“点到即止”,每一天、每一秒,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才能使它不再成为一个家族的厄运?
身为患者家属的两位权威专家立足以上需求,根据前沿研究成果和多年临床经验首创“神经元计划”,围绕营养、锻炼、放松、睡眠和优化五个维度,在实际操作和个性化需求方面设计了量化和精细的自我测评和管理方案。在本书的帮助下,读者可以学会制作美味易上手的健康餐,进行简单负担小的锻炼,化解日常压力,拥有七八个小时的精致睡眠,维持大脑活跃,为自己和家人打造一段健康、优雅、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 名人推荐
“本书在内容质量和专业度上,是同类书中的翘楚。”
——柯林·坎贝尔,“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
“……这本书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与饮食、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它富有见地与教育意义,通俗易懂。我强烈推荐它。”
——卡勒德·胡赛尼,全球现象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作者
“生活方式与认知衰退有直接关联,而本书则堪比一位专业的生活向导。多亏了迪恩和艾伊莎,我们才终于消除一直以来的误解,找到了一种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
——丹·比特纳,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研究员、艾美奖获得者
-
风雨横渡
1772年初夏的一个早晨,伦敦城内外几乎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威斯敏斯特厅,静静等待王座法院大法官做出一个决定人类未来的判决:黑人奴隶是否应该获得自由?判决的消息犹如一阵旋风刮过大洋,在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无数黑人间点燃了一场希望之火。他们挣脱奴役的锁链,从此奋身于追求自由的斗争中。
在本书中,西蒙·沙玛以激情澎湃、超群绝伦的叙事艺术,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后,众多不知名的废奴主义者与黑人为解放奴隶而斗争的故事。他们认为,自由是属于全人类的权利,不因肤色有别。废奴者们在法庭上为遭人绑架的黑人慷慨陈词,带领他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北美战场,横渡风暴肆虐的大西洋,最终重返非洲故乡,在野蛮荒芜的塞拉利昂开创新的国度。蓄奴者的阻挠、革命者的虚伪、英国政府的干扰,甚至黑人同胞见利忘义的背叛行径,种种艰难险阻,都无法泯灭他们追求和捍卫自由的决心与勇气。
-
奉俊昊的全部瞬间
韩国资深影评人李东振探索奉俊昊导演的作品世界,从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到处女作《绑架门口狗》。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奥斯卡“四冠王”奉俊昊的所有作品。
本书共由八章构成。
第一章包含对《寄生虫》的189 个场景的详细解说以及李东振对奉俊昊导演的访谈,同时还收录了作者对《寄生虫》的评论文章,可谓名副其实的对电影《寄生虫》世界的总整理。第二章收录了作者对《玉子》的评论文章,同时还包括李东振和奉俊昊导演针对《玉子》展开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到电影《玉子》有趣而多样的故事。第三章收录了作者对奉俊昊导演以及《雪国列车》原著作者、原著画家的访谈,向读者介绍了之前从未见过的关于《雪国列车》从企划到最后作品完成的背后故事。第四至七章收录了《母亲》《汉江怪物》《杀人回忆》《绑架门口狗》的评论文章,加上对《雪国列车》的评论,这五篇评论均为作者全新创作,是2020年对奉俊昊导演探究的开始,读者可以邂逅对导演那些风格强烈的杰作盛宴的深入而有趣的洞察。第八章收录了关于《母亲》《汉江怪物》《杀人回忆》《绑架门口狗》和奉俊昊导演的访谈,向读者奉献了可以了解奉俊昊导演的人格魅力和作品世界的特殊的篇章。
——————————————————————————————
编辑推荐:
奉俊昊的电影改写了韩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他无疑是韩国电影界的荣耀,而影评人李东振在韩国影评界同样拥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他的一行评论可以撼动整个电影界。
韩国资深影评人李东振探索奉俊昊导演的作品世界,从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到处女作《绑架门口狗》。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奥斯卡“四冠王”奉俊昊的所有作品。涵盖电影分场解说、导演及主创人员第一手幕后贴身采访、电影艺术技巧及导演风格解析和选角思维、对白铺陈与即兴创作的灵感来源,另外独家收录作者年谱小传及作品介绍。
封面采用韩国插画师创作的集结奉俊昊导演七部作品主人公形象的插画,内文采用电影黑白胶片质感的版式设计,全书装帧契合电影艺术的风格与质感。
-
什么是真实?
- 编辑推荐 -
★埃托雷·马约拉纳——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费米眼中“能与伽利略和牛顿比肩,却不通人情事理的天才”。
★他的离奇失踪事件引发了本书关于“真实”问题的精彩哲学讨论,是物理学与哲学的一次美妙邂逅。
★“我们一旦假定一个系统的真实状态本身是不可认知的,统计模型就变得不可或缺,并且只能取代现实。”
★堪称阿兰·巴迪欧《追寻消失的真实》“姊妹篇”。不同的是,巴迪欧运用了数学理论,阿甘本则从物理学角度切入。
★特别附录马约拉纳放弃发表的文章《统计规律在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价值》。
- 内容简介 -
1938年3月25日晚上十点半,埃托雷·马约拉纳在那不勒斯登上了提莱尼亚公司的蒸汽船,出发前往巴勒莫。当时他已在那不勒斯大学教了一年的理论物理学。从船出发的那一刻起,这位同代物理学家中的佼佼者就消失了,仅留下些无从查证的传闻和推测。
我们想作出的假设是,如果量子力学有赖于实在必须被概率性遮蔽的惯例,那么失踪就是真实从概率计算中逃脱并不容置疑地被确定为真实的唯一方式。马约拉纳让自己成为真实的本质在当代物理学概率性的宇宙中一个典范的独特符号,并以这种方式制造了一个既绝对真实,又不太可能的事件。在1938年3月的夜晚,他决定消失得无影无踪,并让关于自己失踪的线索变得扑朔迷离、无法验证。他以此行动向科学提出了一个迄今仍然难以回答又无可逃避的问题:什么是真实?
-
文学体验三十讲
怕死吗?当然。觉得自己孤独吗?从来都有点儿孤独。有一点儿抓狂吗?还好。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不确定。为什么我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我不知道为好呢?世上那么多人,真的和我有关吗?我该同情什么我又能怜悯谁呢?我是不是就有点儿可怜呢?爱是什么呢?
——《文学体验三十讲》
※※※※※※※※※※※※※※※※※※※※※※※※※※※※※※
在《文学体验三十讲》中,小说家苗炜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数十部外国文学经典的阅读体验,也顺带讲述了自己对于爱欲、孤独、死亡等本质问题的思考,还有对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等基本对象的体悟:“文学体验其实就是讲我的感受,这些体验大多跟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有关。但愿你有所收获,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看看人的处境,感受细腻一点儿,心灵丰富一点儿。”
这本书只寄托一个愿望:“有一位朋友说得非常有气势,他说,他读书就是像落后于这个时代。希望你保持阅读能力。”——希望你保持阅读能力。
※※※※※※※※※※※※※※※※※※※※※※※※※※※※※※
★ 三十个文学之夜,一剂心灵解药,一本书读懂数十部外国文学经典
★ 跟随作家苗炜的阅读体验,经历文学世界里的多样人生,理解人心的混沌和复杂
★ 李敬泽、毛尖、王小峰等诚挚推荐
★ 让你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学会接受和欣赏“异己”;摆脱简单化的思维模式,有耐心去理解更复杂的叙述;反对套话,提高对情绪化表达和陈词滥调的警惕;在面对较难领悟的高级文化时,不庸俗、不抗拒;打开生活的多重面向,拥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
文学体验三十讲,是一个体验者的讲。他和你我一样,孤独着、生活着、阅读着。通过文学,我们学习与自己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
——李敬泽(作家、文学评论家)
苗老师讲课,几乎可以直接兑换成肉身经验。愉悦,是他的最低纲领,也是最高纲领,一如罗兰·巴特的文学守则。
——毛尖(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苗师傅的文字跟他真身一样,读起来像个慢性子,引经据典讲讲里面的道道,偶尔冒出点坏水。
——王小峰(作家、《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